对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8
对会展经济发展的思考会展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会展经济也正在成为国际重要经济活动的公认标志。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如何促进会展经济的发展。
一、会展经济的定义会展经济即是指利用会议、展览等方式,挖掘和开发经济潜力,完成经济交流、合作和渠道经济的发展。
大型展会、会议和活动等物质和服务的需求增加,从而带动经济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会展经济的发展及影响会展经济在中国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
目前,大型国际展览中心在国内主要城市遍布,各个展会的规模、类型也日益多样化。
同时,会展经济对城市经济、火爆产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物流产业等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1. 市场推广作用更显著。
通过展会、会议,企业可以展示自身形象、产品、技术与服务,拓展市场渠道和客户资源,积极寻求业务合作机会。
2. 升级了商业服务业。
会展经济的发展也为应用科技、加强国际服务拓展、提高服务质量等提供了平台。
3. 开发了新业态新模式。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适应变革的不断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需求,探索并推广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技术。
三、推进会展经济发展的建议1. 多方合作,增强生产力。
行业协会、展览机构、会议组织等各方应积极参与,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会展经济的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流程管理的效率,创造更优质的服务环境。
2. 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对会展经济的规范管理,完善服务体系和服务质量,把现代科技手段与服务质量相结合,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提高展会市场化程度,增强竞争力。
大规模国际展览中心的发展应按市场原理进行市场化设计和管理,提高参展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展馆特色,在保证展会实力的前提下,积极稳步开发国内外市场,以此推动会展经济的发展。
我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展场馆建设问题:我国会展场馆规模偏小,竞争力较弱。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展览容量相对狭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展业的发展。
2.配套设施和服务能力不足:目前%国内会展场所大多忽略了场馆辅助功能与配套设施的统一建设。
展馆功能单一、设备简陋、配套服务设施落后,这使得会展场馆只能承担一些低档次的展会。
3.会展场馆科技含量少:在当前的国内会展活动中,科技含量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场馆建设存在着智能化系统集成性差、监控点配置不合理、控制精度低、操作不方便、系统应用效果不理想等系列问题。
4.会展经济意识落后:我国的很多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会展经济意识较为落后,它们不善于利用展会获取信息、寻找商机、推销产品、展示形象。
这不仅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
5.市民参与度低:我国不少城市市民的会展经济意识差,参与度低,同样不利于会展经济的发展。
6.举办会展的公司规模小、数量少:我国许多地方在展馆建设上,缺乏长远考虑,一味地从短期的利益出发,造成展馆规模小、数量少、设施落后。
再者,对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展馆不足的网上展览重视不够,而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多头办展甚至乱办展,出现了不少主题雷同、收费混乱、参展商品质量差等低水平的会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大场馆建设和改造力度:通过加大投入,扩大场馆规模,提高展览容量,增强竞争力。
同时,对现有场馆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其设施和服务水平。
2.加强配套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在会展场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配套设施和服务能力的建设,包括停车场、货物装卸服务、快餐中心和休闲场所等。
同时,提高展馆的多元化功能,以满足不同档次展会的需求。
3.提高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提高会展场馆的智能化水平和科技含量。
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化系统和监控技术,提高场馆的控制精度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系统应用效果。
会展业的战略发展思考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会展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在当前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会展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从全球范围来看,会展业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
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日本等,其会展业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等,也在积极发展会展业,希望通过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和展览,提升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因此,我国会展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树立全球化视野,积极参与国际会展市场竞争。
从国内角度来看,会展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消费升级,会展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不仅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会展业发展迅速,二线和三线城市如成都、武汉、长沙等也纷纷布局会展产业,试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另一方面,我国会展业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会展场馆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化水平不高、服务水平不完善等。
因此,未来我国会展业需要注重调整结构和提升品质。
一、明确发展定位,突出特色优势每个城市在发展会展业时,都应该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发展定位,突出特色优势。
例如,北京作为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可以充分发挥其在政治外交、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目的地;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可以依托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产业体系,发展以商务、贸易和金融为主题的大型国际会展活动。
二、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会展业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行业,要想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一方面,我国会展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引进国际先进的会展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国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会展组织、举办国际会展活动等方式,扩大国际影响力。
我国会展业法治化的认识和思考一、会展业法治化的现状我国会展业法治化的认识和思考一、会展业法治化的现状我国会展业自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以来,已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产业。
随着会展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对行业的规范化和法治化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目前我国会展业在法治化进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会展行业的全国性法律法规,行业监管主要依靠《合同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般性法律及部分地方性法规和政策。
这种法律法规体系的碎片化导致会展业的法律规范不够统一,法律适用的标准模糊,难以有效应对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其次,行业监管和执法力度不足。
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法律依据,我国会展业的监管工作主要依赖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这种模式导致监管标准不一,执法力度参差不齐。
此外,部分地区执法人员缺乏对会展行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执法工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二、会展业法治化的必要性1.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会展业涉及参展商、观众、主办方、服务商等多方主体,市场竞争激烈,法律法规的缺失容易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出现合同纠纷、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权益等问题。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市场行为,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保障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2.促进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
法治化是会展业走向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会展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增强我国会展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国际展会来华举办。
3.提高政府监管效率和行业自律水平。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不仅可以为政府提供明确的监管依据,还可以促进行业协会和企业加强自律。
通过法律手段强化行业自律,减少不正当竞争和违法行为的发生,从而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会展业法治化的实现路径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对会展经济发展的思考会展经济是指会议、展览和会展活动所带动的经济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展经济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首先,会展经济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举办会议和展览可以吸引大量的参展商和观展者,增加就业机会,创造经济效益,并带来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会展经济可以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客流量,推动城市的全面发展。
其次,会展经济有助于提升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举办专业性的展会可以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技术和创新的传播与应用。
通过参展或观展,企业可以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动态,促使企业加快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速度,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力。
此外,会展经济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社会文化交流。
国际性的会议和展览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不仅推动了文化和思想的交流,还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友好交往。
通过举办文化展示和艺术活动,会展经济可以丰富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会展场馆建设和管理成本高昂,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可能存在较大的困难。
另外,会展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需要引起关注,如交通拥堵、能源消耗和废物处理等问题。
综上所述,会展经济发展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推动社会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推动会展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注意平衡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采取适当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论坛·FORUMNew era and new mission2022年,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内,会展业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注入新的动能,取得新的进展。
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会展业所承担的新使命。
会展业的新使命就是要继续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局紧密相连。
例如参与主场外交,以出展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的国际合作,按照“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来具体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主张。
其次,要发掘会展业发展的新前景。
这个新前景除了国际上与各国第一阶段贸易谈判后带来的好的发展预期,也包括一些国家战略带来的良好的新前景。
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新兴国家战略,以及早前提出的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
新的国家战略,新的动能注入,就会产生新的发展前景。
在这其中,会展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必然能够在既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
另外,要重点关注一些新领域。
第一个是消费领域。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中美第一阶段贸易谈判后我国要进一步扩大进口,国家需要大力开拓提升内需市场。
而在内需市场中,消费领域的比重必然会逐渐加大。
第二个是文化消费,即文博、文创、文旅“三文”行业的发展。
此前也存在一些“三文”展会,不过主要是B2B的专业展、产业展。
但据统计,2021年,在博物馆举办的临展、在类似798艺术区等场所举办的特展或文创特展、文博特展等活动达3.6万余个,大大超出以产业类型为主的展会数量,这无疑是一个很广阔的天地。
第三个是三大攻坚战中的“县域经济”,通过会展助力城乡经济发展也值得关注。
县域经济是会展经济的第一线,实际上在县域会展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县通过会展扶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例如河北省平乡县举办的中国北方(平乡)国际自行车、童车玩具博览会,就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再如四川省会展行业协会、成都市会展行业协会举办的县域会展活动,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品通过会展活动销售出去。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政策思考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班级:11—3组员:赵薇、庞春润、王英博卢希玥、许兰兮、卢明瑾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政策思考会展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功能和作用是综合性和全方位的,规范发展的会展经济可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我国会展经济在快速发展中缺乏必要的制度和规则,因此发展我国会展经济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其规范化水平,建立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进入90年代以后,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即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各种类型的国际国内技术交流会、商品交易会、信息发布会、经济研讨会等会议逐年增加,多种集商品展示、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功能为一体,并具备信息咨询、投资融资和商务服务等配套功能在内的综合性展览展销会和经济博览会也纷纷出现,其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经构成了初具规模的会展经济。
会展经济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多个方面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会展经济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面对这种情况,认真研究会展经济的内涵、功能和作用,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规范发展我国会展经济的政策建议,是实践对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
一、会展经济的内涵及发展的背景所谓会展经济,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能够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也被称之为“会展产业”或“会展市场”。
会展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在国外的发展已有了几百年的历史。
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则有着深刻的国内外经济背景。
(一)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的高潮更加迅猛,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高新技术的开发与交流以及商品贸易活动的迅速拓展,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向他国经济的更多渗透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成为了国内外企业展示品牌、推广业务、拓展市场的重要平台。
本文将从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1. 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会展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4.2万场次,总展览面积超过了2000万平方米,参展商数目超过了100万家。
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
2. 地区分布趋于均衡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各地区的会展活动也趋于均衡。
除了一线城市外,二线城市的会展活动也逐渐增多。
例如,南京、武汉、成都等城市都已经成为了全国重要的会展城市之一。
3. 行业细分趋势明显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行业细分也越来越明显。
例如,汽车展、工博会、家博会等专业展会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重要展会。
此外,以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为主题的科技类展会也逐渐兴起。
二、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会展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会展行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2. 政策支持力度政策支持力度也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对于会展行业的支持力度越大,就能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3. 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展行业也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未来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1. 会展行业进一步细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会展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细分化。
未来会展行业将会更加注重细分领域,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2. 会展形式更加多样化未来会展形式将会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展览会外,线上展会、VR展会等形式也将会逐渐兴起。
3. 会展数字化程度逐渐提高未来会展数字化程度也将会逐渐提高。
郑州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其思考1. 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会展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郑州作为中国的中心城市之一,也不例外。
本文将对郑州市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和思考。
2. 大环境背景近年来,中国政府重视会展经济的发展,并将其作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之一。
会展经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辐射带动效应,可以带动旅游、餐饮、酒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税收,扩大就业机会等。
此外,会展经济还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郑州市作为中国的重要中心城市,也积极推进会展经济的发展。
郑州市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会展经济的发展,加大对会展产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
同时,郑州市也加强与其他城市的合作,举办各类展览和会议,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和参与。
3. 郑州会展经济的现状目前,郑州市会展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郑州市会展场馆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增加。
例如,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极大地提升了郑州市会展产业的承办能力和水平。
其次,郑州市举办的各类展览和会议数量和规模也在逐年增加。
众多的展览和会议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参展商和观展人群,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此外,郑州市通过提升会展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培育会展人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加强对会展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升会展服务的专业性和水平。
同时,还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各类会展活动在郑州举办,提高市场竞争力。
4.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然而,郑州市会展经济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会展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与一些会展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郑州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会展服务能力的不足、展会品牌建设的不够成熟以及创新能力的不强等方面。
为了进一步发展郑州市的会展经济,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和改进思路。
首先,要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形成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中国会展业的崛起与展望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会展行业的专业人士,我深感中国会展业的崛起之迅猛,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之广阔。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为会展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会展活动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会展业的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再次,中国会展业的自身努力和创新。
在发展过程中,中国会展业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同时也不断创新会展形式和内容,使得会展活动更加丰富多样,更具有吸引力。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中国会展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会展业的重要市场之一,拥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国际知名会展城市,每年举办各类会展活动数量超过 10 万场,会展业总产值也逐年攀升。
然而,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会展业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竞争严重,一些会展城市和机构存在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的问题。
会展业的专业人才短缺,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再次,会展业的国际化程度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展望未来,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会展业的市场需求将更加旺盛,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推动,中国会展业也将不断转型升级,迈向更加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会展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打造特色和品牌,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提升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影响力。
总的来说,我对中国会展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相信,在中国政府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会展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为中国会展业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我深刻感受到这个行业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从北京的国际会议中心到上海世博园区,从广州的琶洲新区到成都的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中国的会展业已经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兴产业,成长为全球瞩目的市场力量。
刘海莹海莹专栏·COLUMN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leads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新质生产力引领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个思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它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与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双向奔赴。
会展业已经从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为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先导产业,作为展示行业发展的窗口和反映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对助推产业发展和升级提质功不可没,对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
以深圳为例,近年来锚定“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发展目标,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深圳市商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全年共举办各类展会195场,展览面积1032万平方米。
其中,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关展会128场,占总数量66%;展览面积超800万平方米,占总面积78%。
会展平台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新质生产力引领。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目前,会展业与数字经济加速融合,尤其是疫情以来,“数智化”为会展业创造新需求、新模式和新增长点。
数智化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会展产业链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主办方、场馆、服务方等各个环节进行数字生态的建设,才能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动能。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会展业绿色发展刻不容缓。
中国碳市场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组成。
中国会展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中国会展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行业之一。
据国际展览行业协会的数据,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展览面积、参展商数量和观众数量最多的国家,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以下是关于中国会展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
一、现状1.发展速度快:中国会展业的发展速度快,业务涉及国际和国内各个领域。
近年来中国会展市场的增长速度、企业数量及产品数量都在逐年攀升,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2.市场规模大:中国会展市场规模已逐渐改写行业历史,在全球会展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2018年,中国共开展1734场专业会展,展览面积达到12,560,000平方米,规模令人瞩目。
3.国际化程度提升:目前,中国举办的国际会展占据了全球重要会展市场的一席之地。
不少知名的国际会展如亚洲消费电子展、纽约性健康展、德国汉诺威工业展等都选择在中国举办活动。
二、存在问题1.市场游走不稳:中国会展市场供需矛盾比较激烈,开展中心城市偏多。
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少数城市占据了会展市场份额过大,不能合理地将展会资源发挥出来。
2.服务质量不高:中国会展产业缺失一支专业、高水平的服务队伍,交通配套硬件设施也比较欠缺,散户、小展会以及参展贸易公司期望得到专业的展览服务,整个服务体系还有待于完善。
3.智能化程度不高: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正在迅速融入中国会展业,但是还有一些地区的展览集团与机构比较落后,这就使得会展业智能化发展程度相对不高。
三、发展思路1.平衡会展市场:加强会展市场调研,定期进行市场监测,分析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为各类展会提供适度的市场规划与顾问服务,以平衡会展市场,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能力。
2.提高服务质量:会展产业应加强培训,打造优秀的展会服务团队,设施和设备上要达到国际级别,建立一套完整的委托、沟通、实施、统计等级的操作流程和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3.创新智能化服务:加大对智能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投入,推动会展平台从单纯的展示平台向全方位的展示交流平台转变,采用云计算、大数据、无人嘉宾等最新技术,高效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
会展业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会展是现代市场体系和对外经济体系的展示平台,是一个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风向标。
会展活动会对其周边各产业产生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会展活动往往立足于举办城市的优势产业,城市会展与优势产业互动发展提升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会展业涉及多个服务行业,发展会展业能极大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高层次、国际性会展活动可以加强国内外对城市的了解,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过去的5年,我国许多城市会展业迅速发展,取得了非凡成绩,城市会展的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新发展格局下,城市会展将制定怎样的行动规划,助推城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值得关注。
“十四五”展望:城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从城市会展规划思考会展名城建设● 文:陈珂 ●责任编辑:裴超*****************"14th Five-Year" Outlook: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Urban Exhibition Industry——Thinking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Famous Exhibition City from Urban Exhibition Planning在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城市会展业的规划工作。
会展业是否有必要制定独立的规划?如何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如何进行城市会展业的定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资深会展专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院长刘大可教授。
城市是否有必要制定会展业规划?面对这一问题,刘大可谈到,规划是一种很有用的政策工具,一个科学的规划可以让城市会展业未来前景比较清晰,实现城市不同时期的发展衔接,使得产业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同时也可以为招商引资提供指引。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规划首先需要具备科学性、合理性。
对会展经济发展的思考**,因1935年1月召开**会议而闻名于世,中国革命在此完成第一次伟大的转折。
改革开放30年来,**会议这个城市品牌愈发显示其在城市发展中重要作用。
为更好地利用**的知名度、美誉度,塑造城市个性化品牌,中共**市委提出了提升“转折之城”、打造“会议之都”,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的战略构想。
这是对历史文化名城**崭新的形象定位,也是建设成与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相称城市的重大举措。
体育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必将能够在发展我市会展经济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我市体育事业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兴体为动力,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为出发点,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我市体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体育场馆建设不断完善,全市共有各类体育场馆三千余个,人均占有体育场地0.59平方米;能容纳2.6万人的汇川体育场和能容纳5600人的汇川体育馆,已成为**市的标志性建筑。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每年都组织全民健身社区体育大赛,市直机关拔河赛、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等群众体育竞赛,做到了月月有赛事。
我市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在230万人以上,占全市人口的35%。
竞技体育取得突破性进展,20xx年,我市运动员邹市明代表中国参加第29届奥运会,获得48公斤级拳击比赛金牌,取得历史性突破。
体育产业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体彩发行预计超过一亿元。
运用市场化运作,成功举办了20xx年全国男篮俱乐部联赛,20xx年全国女足联赛、中澳男篮国际对抗赛、中国甲a男篮西部巡回赛、全国青年女篮俱乐部联赛,20xx 年中国国家队—美国明星男篮对抗赛;20xx年中、美男篮对抗赛,中国、古巴、意大利三国拳击对抗赛,娄山关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20xx年全国a男乒乓球联赛等。
二、对会展经济的理解及基本思路会展集商品展示、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功能为一体,并具备信息谘询、投资融资和商务服务等配套功能,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诸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思考
一:引言
会展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业,是2l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会展主要分三种,第一种是公众展,是面对消费者的,比如图书展、食品展、婚宴及婚纱展,第二是针对本地市场的,如电脑展、机械展。
第三是国际商展,主要是针对海外市场。
会展经济是会议经济和展览经济的总称。
会展经济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会展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一条集商贸、交通、运输、宾馆、餐饮、购物、旅游、信息等为一体的经济消费链。
它具有促进相关产业如房地产业、宾馆业、餐饮业、交通业、商业、旅游业、信息产业等蓬勃发展,促进经济贸易合作,起到加速城市建设的作用。
它能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国内外、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树立企业形象,展示产品品牌,人们形容会展业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市场走势的指示器、加强友好的纽带、促进交流的桥梁。
从会展业的相关者来说,会展经济主要涉及政府、展馆经营者、展览经营者、参展商、观众五方。
二:概述
从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会展经济的最大作用是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所谓交易成本,是指一项市场交易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等非生产性支出。
具体来说交易成本是在市场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运输费用、谈判所花费的时间、信息成本、监督和管理成本等。
在交易成本中,信息成本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有日渐扩大的趋势。
会展是重要的市场交易平台,它是企业经济贸易交流的重要载体。
参展商之间、参展商与客户之间通过展览这个平台形成一种信息均衡关系。
通过展览,参展商可以看到业内的新产品与行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会展还是行业交流的重要场所。
总的来看,会展对于信息沟通具有很大的作用,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手段相对落后的问题。
对于我国的会展业,一方面,展览会在数量上快速增加;展览经济效益初见成效;会展经济直接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品牌意识在我国会展业中开始初步形成;因我国人口数量多,人气旺是我国会展业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特征。
另一方面,我国会展企业仍然处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成长阶段,管理不规范、不科学,会展经济在为众多产业带来巨大商机和利润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如:我国到目前为止缺乏会展经济的“市场规则”、会展行业协会不健全、展览业市场收费采取双轨制、会展业管理不规范、会展主题不明确、会展设施不配套、设备陈旧落后、会展场馆面积小、会展的规模不大、会展杂乱等。
一、对我国会展业的SWOT分析
当前,我国展会雷同现象十分严重,如几乎全国各个城市都有展馆,却没有展会名牌城市,而且大多数面积小、功能单一、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低,不具有竞争力,更不具有接办国际名展的能力。
每个省都举行家具展、食品展等,对参展企业来说使得展会的效益不高。
SWOT分析法是一种战略分析法,它的实质是:通过与竞争对手相比,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判断分析自身所处的环境,外部存在的机会与威胁,最终从战略上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运用SWOT分析法,我国会展业面临如下环境:
(一)S-strength(优势):主要体现在(1)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大。
从我国的情况看,会展业基本上还处在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呈现的基本的特征是:人口多,潜在消费市场巨大;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国外工商企业在我国大型批量采购较多;一些产业链已基本形成;涉及会展业的企业数量庞大,管理水平和效率都较低,运行质量不高;因而现阶段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的空间很大。
(2)本土化经营,文化背景一致,与客户有着深厚的民族感情,了解客户的现状和本土文化,有着固定的网络和渠道,熟悉政策环境,利用其广大的社会资本在短期内利于争夺客户。
(二)W-weakness(劣势)
主要体现为:(1)会展整体规划不够理想,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以省及城市的行政区域为基础制定会展发展战略规划。
实际上,由于会展业运作本身具有功能整合和跨边界的特点,一个城市发展会展产业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甚至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服务行业发展等相匹配。
(2)会展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
会展技术主要指信息化技术、展馆设施配套和展示技术、运输、管理技术等。
纵观我国的会展业,其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服务水平较差。
(3)人才短缺。
当前我国整个会展业中,专业人才非常少,存在着较大的缺口,这制约了我国会展的进一步发展,削弱了我国会展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4)经营规模小,服务水平低。
我国会展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相对而言都比较小,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出现了结构性供需矛盾。
一方面,一些低层次的、单一的和低技术含量的会展服务供给过剩,高层次的和高技术含量的会展服务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各省市自办会展的比例过大,专业会展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导致先期建设的高水平会展中心经营困难,正在经历高投入,低回报或无回报的时期。
(三)O-opportunity(机会)。
随着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扩大了会展业市场容量。
由于我国在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供应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前景,许多跨国公司正准备将我国变成制造基地,成为全球制造中心,这一趋势无疑会增加我国会展业市场的容量。
与此同时,一些国外会展企业的进入有利于我国会展企业与国际接轨,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力。
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国内会展企业被推到国际竞争的大潮中,在与世界大公司的同台较量中,我国的会展企业可以借鉴吸收它们的先进理念和成功运作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组织方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迅速向规范和现代化会展企业靠拢。
(四)T-threat(威胁)。
主要体现在:(1)中国加入WTO三年来,特别是大陆和港澳CEPA安排的实施,外商也越来越看好中国国会展业,中外会展企业的合作呈现多层次、全方位态势。
美国、德国、英国等会展业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公司都在寻找与中国的合作项目,或合作建立企业、或合作办会展,形式多样。
大量跨国会展企业的进入,加剧了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