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八单元城市与城市化第
- 格式:ppt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67
第二讲城市化考纲要求考纲解读实践应用(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城市化的含义、动力及标志(2)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发展差异(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我国目前已形成的几大城市群的发展特点(2)十八大后,我国积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3)2016年我国多个城市饱受内涝之困,反映出的城市化问题图1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1,回答问题](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②城市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城市化,二是地域城市化。
(√)(3)世界城市化进程:①填表完成其时间变化: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
图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图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读图2,完成下表]城市化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目前发展特点(速度)城市化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回流)城市化速度快(超过同期发达国家),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人口增长快,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农村劳动力过剩等础设施逐步完善原因图3 我国不同城市的不同景观图[读图3,回答问题](1)图a、图b反映了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是:①有利:图a景观表明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②不利:图b“握手楼”布局拥挤,不仅说明居住环境较差,而且反映出中心城区房价昂贵,此现象表明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2)我们应加强生态城市建设是:①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②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教师授课备用图]1.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上图显示城市化进程,从t1到t4体现出三个变化: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群组成。
第23讲城市化1.城市化(1)含义:人口向__城镇__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驱动力错误!(3)城市化水平:可以用__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__表示,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意义:带来了__聚落形态__及生产方式、__生活方式__、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一般表现: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__稍被拉平的“S”形__曲线。
(2)阶段和特点①看城市人口比重确定城市化进程的阶段A__初期阶段__,B__加速阶段__,C__后期阶段__.②看城市化进程曲线分析变化特点a.B阶段到C阶段城市化水平__不断提高__,城市化发展速度__逐渐减慢__。
b.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处于__B__阶段.(3)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城市化的__后期__阶段,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__初期或加速__阶段.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①__生物多样性__减少。
②__水质__、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③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
④出现城市“__热岛__"现象,密集建筑群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
(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包括__大气污染__、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
(3)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①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__绿色交通__,减少城市污染.②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__自然景观__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一城市化进程的判读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城市化差异的直接原因。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城市化进程也不同。
二者比较如下:3.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例1](2017·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双选)该城市0~6 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AD)A.1985~2004年增多B.1985~2004年减少C.2004~2013年增多D.2004~2013年减少(2)(双选)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BC)A.工业化初期阶段B.工业化中期阶段C.郊区化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解析第(1)题,图示1985年企业总数为310,中心城区累计百分比为60%,则中心城区企业数量约为186;2004年企业总数为4 733,中心城区累计百分比约为20%,则中心城区企业数量约为947。
规范答题8 城市类综合题(2018·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
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
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三下表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下图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
(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2分)(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4分)(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
(3分)失分原因:对问题要求理解错误;答题要点不全;未能很好利用题中的信息。
Ⅰ 城市布局的有利条件Ⅲ 解决城市化问题的途径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改善城市环境;重视城市绿化,保护城市水域;加强城市交通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加强卫星城镇和城市新区建设,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因地制宜发展城市产业等。
1.(2018·山东东平明湖中学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进一步发挥兰州对西部发展的带动作用,2012年8月兰州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
新区位于距兰州市区北部38.5千米的秦王川盆地,该盆地是兰州周边地区最大的一块高原盆地,盆地内整体地势平坦,引大(大通河)入秦工程初步解决了新区的用水问题。
下图为兰州行政区图及兰州城区图。
第一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概念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城市功能分区(1)中心商务区(CBD):①布局: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②特点: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2)商业区:①组成及分布: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组成,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干道旁。
②特点: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3)住宅区:①特点: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
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服务性设施,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
②类型⎩⎪⎨⎪⎧ 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市政统一规划的住宅区(4)工业区: ①布局: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②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如行政中心区、文化区、混合功能区、郊区等。
[温馨提示]城市功能区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历史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行政原因。
二、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其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1)城市规模⎩⎪⎨⎪⎧ 表达:一般用人口规模表达等级划分: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
[温馨提示](1)不同城市行政区具有明显的界线,而非行政区的服务范围之间并非有明确的界线。
(2)在非均质地区,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服务范围大。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有哪些?2.如何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并对其进行评价?3.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哪些?4.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何差异?以考纲为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以真题为范| 深挖考题内涵·把握命题精髓[考题精妙][典例] (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广西南宁二模)地铁的建成对沿线地区城市功能区演变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显著带动沿线地区城市化进程。
下图为我国某一线城市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中的8个站点及其周边土地主要用途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3题。
1.枢纽站位置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辐射范围B.周边用地类型C.交通换乘D.距市中心远近2.与一般站相比,中心站周边多为( )A.住宅区B.商业区C.工业区D.生态区3.端头站周边城市化速度最快,这主要是由于( )①换乘最便利②服务业发展快③地价高④城市化起点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2江苏南通段考)下图为2010—2016年我国某大城市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4~5题。
4.该时期城市功能用地面积明显增加的是( )A.住宅用地B.商业服务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D.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5.2010—2016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A.空间形态变化不大B.中心城区逐渐萎缩C.公共管理相对滞后D.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
据此完成第6~7题。
6.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公路B.铁路C.航空D.水运7.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 )①缓解交通拥堵②优化空间结构③引发人口集聚④“摊大饼”式扩张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下图示意沈阳市浑南新城规划建设的“十字架”结构,其由南北轴和东西轴构成。
据此完成第8~9题。
8.南北轴线上自北向南的功能区规划较为合理的是( )A.文化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科技中心B.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商务中心C.科技中心、商务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D.商务中心、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9.浑南新城的建设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需大量建设的是( )A.综合性商厦B.幼儿园C.大型医院D.公安分局下表所列为我国四个城镇主要社会服务功能情况。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地主要因素.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和“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字母代表以城市为中心地土地功能分区,包括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小麦种植区、花卉与乳牛区,其中表示商业区以及花卉与乳牛区地是( >A.a和e B.a和dC.b和d D.b和c (2>乙图中,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规则地同心圆,而是有明显地凹凸,试分析等值线分布地规律及原因.(3>若要在乙图中①②③④处选建一仓储式超市,其最好地区位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建一高级住宅区,最好地区位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读:解决该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地租水平受距市中心地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地影响;(2>商业区中地批发市场或大型超市多分布于城市外缘地环路或高速公路沿线;(3>高级住宅区在区位上指向高坡、文化区或风景名胜区答案:(1>B (2>地租由市中心向周围递减,等值线在主要交通干线处向郊区凸出,地租较高.原因:影响地租水平地因素主要是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地远近,干道两旁,通达度相对较高.(3>②位于城市两中心之间,可兼顾市场分布,同时交通便利,地价相对较低④位于城市外缘,污染较轻,临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且交通便利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第2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纲展示考查方向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表、示意图、文字材料(畅通工程、私人汽车、绿色住宅、生态城市)等为背景,考查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以某一地域的特定文化现象为载体,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建筑结构和风格的影响。
基础全面梳理一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1.含义指人口和错误!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三个标志(1)错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3)城市错误!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意义4.城市化动力机制错误!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二城市化特点三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1)对城乡生活的影响1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交通等基础设施。
2城市现代文明影响传统的生活习惯和错误!劳作方式等。
(2)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2.城市环境问题四我国城市发展趋势1.城市化是不是只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多?不是。
城市化不只是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多,还表现在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上。
2.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一样吗?不一样。
郊区城市化指城市的郊区形成城市,是一个人口、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城市处在规模膨胀、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郊区化指人口、产业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产业由集聚发展到扩散的一个新阶段,是逆城市化的表现。
3.城市化就是指人口城市化吗?不是。
城市化不仅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还包括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即城市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城市化,二是地域城市化。
考点深度研析考点错误!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2.城市化进程的一般特点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对应初期中期后期后期阶段人口农村→城市→郊区城市→农村或小周边地区→中心流动方向城市城镇城区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比较大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成为主导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成为主导城市化问题不明显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堵、土地供应紧张城市环境进一步恶化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续表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原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环境恶化,交通拥堵,城市产业的迁移交通条件的改善,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城市中心区开发,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图示(2015·重庆高考)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1.下列城市中,城市国民生产总值一直稳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的是 ( )A.北京B.天津C.重庆D.上海2.有关上海的交通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间位置B.地处长江航线的出海口C.有京沪线联系祖国中部各地D.有沪杭线与全国铁路网联系3.沪宁杭城市带的核心城市是 ( )A.上海B.南京C.杭州D.宁波4.下列城市中与全国经济联系最为广泛的是 ( )A.北京B.天津 C.上海 D.广州5.关于长江三角洲为上海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正确的叙述是 ( )①农业发达,农副产品供应方便;②地势低平,河渠纵横,便于兴建自来水厂;③河网密布,水上交通发达,有“东方威尼斯”之称;④人口稠密,可就近获得高素质的劳动力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④6.长江三角洲为上海经济发展主要是提供人力和物力有关上海市城市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②是我国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③是我国最大的交通枢纽;④是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信息人才培养基地A.①②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上海市的发展目标是 ( )A.国际大都市B.国际金融中心C.国际经济、金融中心 D.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8.上海市不突出的现象是 ( )A.城市问题 B.区位优越性 C.人口老龄化 D.对国家贡献9.下列我国城市群中,目前已跻身世界六大城市群的是()A.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B.珠江三角洲城市群C.京津唐城市群 D.辽中南城市群10.关于上海的城市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际经济中心②贸易中心③国际金融中心④信息中心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1.答案: D解析:2.答案: C解析:京沪线使上海同北方相联系3.答案: A解析:4.答案: C解析:5.答案: D解析:6.答案: D解析:7.答案: D解析:8.答案: C解析: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现象不突出9.答案: A解析:我国城市群中综合实力最强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第20讲城市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郑州模拟)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D.各国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个国家城市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有(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上涨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始终高于美国,A、B项错误;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且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C项正确;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D 项错误。
第2题,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土地价格上涨;随着城市化的高水平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大,相应地,第一、二产业比重不断减小;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质量得以改善。
答案:1.C 2.C(2018·武汉一模)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据表回答3~4题。
3.1985-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4.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1985-2011年,我国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一直高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因此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加。
第4题,由材料可知1985年以来我国城市用地和城市人口均逐年递增,居住用地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最主要形式,城市新增用地以居住用地为主,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减少,故A、B项错;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量乡村人口迁入城市,以机械增长为主,故C 项错;城市用地逐年递增导致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