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年淮河流域人口问题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272.8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人口迁移的地理轨迹江西省吉安师范学校彭尾才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我们的祖先最初在这里繁衍生息。
秦汉以来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原因的变迁,我国人口不断从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流向南方的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轨迹1、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元朔二年至元封年约20年间,完全由政府实施的移民不下120多万。
绝大部分移民从迁移到定居的费用完全由官方负担,沿途有大批官吏和士卒监护,移民迁移距离最近的有2000—3000千米。
当时汉朝的总人口大约是3600万,移民占总人口的1/30。
2、“永嘉之乱”时期西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集团内部纷争四起,战乱不已。
为了躲避战乱、灾荒、饥饿,黄河流域的广大人民被迫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浪潮,大规模移向江淮流域,主要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迁徙人口多达90余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北多南少的格局开始有所改变,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长,经济也有所发展。
这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3、“安史之乱”时期唐朝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历时八年,战火波及中原广大地区,使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重大损失,中原地区经济遭受极大破坏,人民纷纷背井离乡南迁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宁绍平原地区。
这次人口迁徙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地区,而黄河流域原本人口密集区一度变成了人烟稀少的废墟。
同期的河西走廊、辽东却由于避难人口的涌入而出现了暂时的繁荣。
4、“靖康之乱”时期北宋末年,公元1125年金灭辽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宋王朝被迫迁都临安,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南迁长江流域,主要迁入浙江、江苏、湖北、四川等地,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5、“金完颜亮南侵”时期公元1161年,金撕毁了与北宋的和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了主要的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大量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入浙江。
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话题,涉及到历史、地理、经济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的人口分布、原因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夏、商、周时期在夏、商、周时期,中国的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中心,拥有肥沃的土地和良好的灌溉条件,吸引了大量人口定居。
而长江流域则因其温暖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也成为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
2. 秦汉时期随着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建立,中国的人口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和迁徙,导致许多人口迁移到中原地区。
而汉朝时期,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国家疆域的进一步扩张,人口逐渐向西南和东南地区扩散。
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成为了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徙。
3.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中国的人口分布呈现出进一步南移的趋势。
这一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南方地区的人口增长迅速。
同时,通过大运河的开通,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交流。
4. 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人口分布出现了明显的东移和西南移的趋势。
宋代时期,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导致南方地区人口相对集中。
而元代时期,蒙古人的统治导致许多汉族人口西迁,向西南地区扩散。
明清时期,随着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大规模的移民和开发使得西南地区成为中国人口密集的地区之一。
5. 近现代时期近现代时期,中国的人口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加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同时,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继续向着城市集中,而中西部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条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
不同时期的人口分布变化反映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2020.12101设计规范》(GB50773-2012)引用,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区域水灾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应用前景广阔。
6.1 在流域防洪治涝规划及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本项目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淮河流域水灾防治规划与建设中,发挥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
应用该成果编制的淮河流域平原洼地除涝规划、安徽省淮河流域排涝规划已分别经水利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研究成果应用于总投资12亿元的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外资项目,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生态导向梯级治理模式及技术应用于西淝河、高塘湖等沿淮洼地治理的规划与建设中,其中高塘湖治理采用该成果,较传统模式治理节省投资1.2亿元。
采用本项目研究成果,使工程规划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工程措施布局更加完善;同时,缩短了前期工作论证时间,节省了前期论证费用。
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颍上县八里河、凤台县港河、永幸河等洼地治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2 在流域洪水调度中得到应用根据研究成果,对淮河洪涝水安排提供了技术支撑、提高了防汛调度方案的合理性;提出的洪涝水风险管理,使得居住在低洼地群众能及早转移,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在2007年淮河、颍河等洪水调度中得到应用,减少了两岸洼地的淹没面积和水灾损失。
6.3 研究成果被国家标准《蓄滞洪区设计规范》(GB50773-2012)引用洼地风险等级评价技术、安全设施建设标准等研究成果被《蓄滞洪区设计规范》直接引用,有力推动了水利行业科技进步。
6.4 在长江流域洞庭湖区、海河流域等其他流域的蓄滞洪区规划与建设中得到应用本研究成果还可为类似地区的除涝综合治理提供借鉴,对于全国其他流域的蓄滞洪区规划建设,尤其是在全国治涝规划建设,都将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淮河重大问题研究过程及成果杨东升 许慧泽 余彦群(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合肥 230601)1 研究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经过70年的系统治理,其水利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形成由水库、湖泊、河道堤防、行蓄洪区、防洪调度指挥系统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防洪减灾体系,使淮河流域从历史上的贫困区变成国家重要的粮仓、能源基地。
试论西汉流民问题形成的原因在中国古代土地问题与社会的各种问题都紧密相关,与土地关系最密切的便是农民了,农民和土地有着天然的联系,封建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是农民主要的生产方式,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世代定居是常态”农民只要有一线生机就绝不愿抛离故土而远走他乡。
但由于受天灾人祸的影响,它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因此当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者同上地结合在一起时是农民,“而他们一旦失去土地,便成为流民。
”流民问题在我国古籍记载上屡见不鲜,在西汉尤其如此。
对于这种现象,哀帝朝谏议大夫鲍宣曾深刻分析和全面概括了流民产生的原因:凡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早为灾,一亡也;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贪吏并公,受取不止,三亡也;豪强大族蚕食亡厌,四亡也;苛吏摇役,失农桑时,五亡也;部落鼓鸣,男女遮逸,六亡也;盗贼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
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殴杀,一死也;治狱深刻,二死也;冤陷亡辜,三死也;盗贼横发,四死也;怨仇相残,五死也;岁恶饥饿,六死也;时气疾疫,七死也。
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
鲍宣论及的社会灾害包括赋税繁重、上地兼并、吏治腐败和社会无秩序状态,自然灾害包括水灾、早灾、饥荒和瘟疫。
总之,鲍宣的论述指出流民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其中社会的因素尤为重要。
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简单分析。
1、自然原因。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封建生产关系决定了农业生产和自然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每当发生了自然灾害,农民无法继续在原住地安身立命,就不得不四出流亡。
《墨子·七患》所言:“民见凶饥则亡,此皆备不具之罪也。
”中国社会传统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水、旱、饥荒。
中国是一农业大国,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密切相关,每当发生自然灾害,农民或无法土著安身,或迫于缺衣少食而不得不四处流亡。
历史气候的研究表明,两汉时期是我国气候由暖转寒的变异时期,约从汉武帝时开始,气候渐趋寒冷,自然灾害主要有早灾、水灾和蝗灾等。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中东部,横跨豫、皖、苏、鲁四省,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多重过渡性特征,是我国传统农业区,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地位。
在现代中国,淮河流域是一欠发达而又人口密集的相对落后地带,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被喻为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谷地”,其“三农”问题严重。
随着历史学界对区域社会历史研究的重视,特别是以江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逐渐兴起,学者们从不同的视野对淮河流域历史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尤其是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分别于1498年与蚌埠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与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5年与阜阳师范学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承办)联合举办了三届全国性淮河文化学术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学界对淮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研究。
现择其要者述评如下:一、经济开发学者们对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甚为关注,有关成果相对较多。
邹逸麟在《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中,从植被、土壤、人口、灾害、水系、湖泊、农业开发和城市等方面探讨了黄淮海平原的历史变迁。
淮河水利委员会编撰的《淮河志·淮河综述志》(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分自然地理、淮河水系、社会经济、自然灾害四部分,较为详尽地综述了淮河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历史状况。
王鑫义主编的《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黄山书社2001年版)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淮河流域自上古到鸦片战争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貌,细致探讨了影响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臧世骅编纂的《中国淮河流域民间工匠习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全书共10卷188个条目,作者利用多年“田野作业”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从民俗学角度介绍和研究淮河流域匠行、匠人习俗等方面问题。
宋豫秦等著的《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初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总结了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等的发展现状与演变过程,剖析了当前淮河流域人地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所存在的主要矛盾与冲突,对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进行了客观的评估,论证了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施对策。
中国历代人口普查:中国古代人口曾八落八从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新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拉开帷幕。
人口普查是现代各国政府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方法。
早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就已经开始了人口普查。
那么,中国最早的人口普查究竟从何时开始,在技术条件落后的过去,人们又是如何进行大范围的人口普查并会遇到哪些问题呢?大禹传说中最早的人口普查人口数字具体到个位令人生疑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的徐铭东老师说,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一书中曾讲到,从原始社会末期大禹治水以后,就有统计人口的数据,为13503923。
但专家认为,这个数据肯定不能作为准确数据,因为并没有文献流传下来,且这个数据具体到个位数,更难使人相信了。
徐铭东说,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先民们就意识到人口普查的重要性,比如春秋时期的管仲就曾经提出实行四民分业定居及书社制(按社登记户口),强调城乡人口、军民人口的适当比例,认为“其野不足以养其民”,比例失调,则“国贫民饥”。
而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也指出,如果人口与资源失衡会带来很严重的问题,他说,过去男人不耕田、女人不织布,还是有丰富的草木果实和野兽的皮衣可以穿,因为人少资源多,而如今一个人有5个儿子不算多,但如果每个儿子又有5个儿子,如此往复,人口越来越多,而资源还是那些,那分到的就变少。
正因如此,所以了解人口数量以实施相应措施显得相当重要。
那么,中国有文献记载,最早实施的人口普查开始于何时呢?西汉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人口普查为“避税”夸大官奴婢数量《汉书·萧何传》中记载,在反秦战争时,刘邦的军队进入秦都咸阳,萧何就先把秦朝丞相御史收藏的图书收缴上来了,所以刘邦知道此时的人口已由原3000万降到1300万左右。
可见秦朝时期是做过户口统计的,但是后来这些户口资料全部散佚。
所以现在我们知道的最早的人口调查数据是在西汉末年,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户口数,这是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户口统计。
第五章历史时期人口的大迁徙与人口稠密地区的变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很大,但从总的趋势来看还是不断增加的。
关于资料不足,已经不甚了了。
尽管晋代学者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一书中有从大禹到战国时期的人口数字,但也很难作为那时人口的依据。
因为汉代人对先秦时期的人口数字已经不大清楚,晚至晋代的皇甫谧当然就更不知晓了。
但是,皇甫谧所推论的西周已有1300多万人,和战国时的人口仍有1000余万,与范文澜先生所估计的战国时代全国人口有2000万的数字比较接近,应视作最早的人口记录。
范文澜先生根据战国七雄军队的多少,按5人出1兵计算,楚国当有人口500万,魏国当有人口3、400万,秦、赵两国当有人口5、600万,齐国当有人口3、400万,燕、韩两国当有人口300万,总计约计2000万,这样的估计是比较接近当时的实际的。
从秦汉起,各个王朝对人口的统计都十分重视,千方百计要弄清自己所控制的人口数量。
这是因为:○1劳动者是基本的社会生产力,能够创造物质财富,是统治者剥削的主要对象。
○2人多兵多,人多服劳役的人也多,统治者就不能不搜刮人口,以充实兵源和掌握更多的役使人口。
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资料十分丰富,这为研究历代人口变迁提供了方便。
这些人口就是官方所掌握的人口数字。
从另一方面讲:○1人口有税,还要服劳役,劳动人民就不能不隐满人口,以逃避压榨和剥削。
○2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迁徙无常,不入王朝版籍,户口多少就更无从知晓,因此,尽管各个王朝都有户口统计数字,但并不反映当时人口的真实情况,只能说是一个梗概。
尽管隐匿人口是普遍现象,但是,对各个王朝的人口统计数字进行比较,也能反映历代户口的增减和人口地区分布的一些特点。
历史时期影响人口数量的增减和地区分布的因素,除自然增殖、死亡和天灾外,主要就是动乱和战争。
每当改朝换代和进行大规模的战争的时候,往往造成人口锐减和人口分布地区急剧变化。
中国历代人口政策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趁此,我们不妨梳理一下历朝历代的有关人口问题。
商:开始形成长寿、多子思想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商王为了解决内部纷争和摆脱自然灾害带来的粮食威胁,多次迁都。
尤其是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更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人口大迁徙。
为了迁徙的顺利进行,盘庚制定了严厉的政策。
据《尚书·盘庚》记载:“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之,无遗育。
”即在迁徙过程中,盘庚将对叛逆不逊、诈伪奸邪、犯上作乱者,轻者割掉鼻子,严重的将处以死刑,灭绝其全家;而对听话服从的良民,则将在新都城“永建乃家”。
商朝开始形成长寿、多子的思想。
商代的青铜器上,已经出现了“万年无疆”、“子孙永昌”之类的吉祥语。
周:重视人口管理周朝十分重视人口数字的统计,设有许多掌管人口事项的官员。
据《周礼》记载,专门负责人口统计的官员——司民(司命),每年要把国都与郊野的人口,注明性别,登记在户籍册上,生者登记,死者注销。
人口数字上报给周天子时,他要慎重其事,要“拜而受之,登于天府”;大宰负责安排人口在农业、苗圃、虞衡(林矿)、薮牧(畜牧)、百工(手工业)等部门的分配;媒氏负责男婚女嫁,男30岁,女子20岁,必须结婚;司徒负责考察各地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分析它们与居民的关系,以趋利避害,让百姓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健康地繁衍生息;此外还有司商、牧人、场人、廪人等管理与人口相关事项的官员。
西周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调查。
《国语·周语上》记载,在公元前789年,周宣王在江汉之间被姜戎氏打得全军覆没,于是准备在大原(今甘肃固原)进行人口调查,补充兵源。
但大臣仲山父反对周宣王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调查,理由是:王室受到了重创,实力锐减,人口稀少,进行人口调查,其实是公开示弱,会让诸侯们轻视而不亲附。
中国古代史上的人口统计的特点和七次人口大减退1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统计人口的国家之一。
但由于历代政府调查人口都是为了征税、抽丁,因而不重视保存统计资料,直到1949年以后,我国才开展了现代含义的科学的人口普查。
2一般说来,中国古代的户口统计,户数是比较精确的,而口数则常常少到荒谬。
3政权交接时人口出现大滑坡。
4人口出现七次大滑坡,最厉害的是三国时期和和八王之乱时期,基本上是少掉了70%,最少的是宋末元初,也达到了46%。
57次人口数据统计下降中,和少数民族有关的人口下降,主要是元朝初年和唐朝初年两次。
一第一次人口统计数据的锐减--秦末(3000万~1300万)下降比例56%关于战国时期的总人口数,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有一个估计:"在七国中,楚国土地最广,能出兵百万,按五人出兵一人计,约有人口五百万。
魏兵七十万,约有人口三百五十至四百万。
齐和魏差不多。
秦、赵相当,都能出兵四十至六十万,合计人口约有五六百万。
韩、燕不相上下,韩兵三十万,两国合计也在三百万人以上。
七国人口没有详细数字,约计超出二千万。
"而近年来专家估计这个数字应该在3000万以上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约每年一次)成为遏制战国时期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公元前364~前245年,仅秦国在战争中斩首、坑俘即达182万人。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孟子的这段话是对当时残酷战争的生动概括。
秦灭六国后,人口总数估计仅约2000余万。
再经过秦之暴政和秦末战争,至汉初已减至1800万,甚至更少。
与战国时期的峰值相比,减幅至少达四成。
这是中国人口在封建制时期经历的第一次大浩劫。
后又经笔者反复对证,可靠的数据是1300万左右较为准确。
二第二次人口统计数据的锐减――西汉末(6000万~2100万)65%。
西汉是大一统王朝,国内长期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数量也迈上新台阶。
《汉书》记载西汉平帝原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户数超过1200万,人口5900多万。
论文提要入||澜怒,是举藿主瞩爨浚社会大阏遴。
天强潺戆夸议关系餮~令嚣襄袋逸区经济和衬.会纳¨J持续发艟,向且还关系到该国家或地区社会的稳定。
从人类伪史长河看,历史人口是现实人口发久嗣闽蘧是坜变天日嗣趱瓣扩震。
展的艇础,现实人豳是历史人口的延续:现实繇究历变天臣,搽l、}历史天l—l熬发震交纯及其规律,对于探索和制定解决现实人H问题的方略,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艟,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惑义。
本文蹩东学实证方法、鞭汉人瑚有关静久研究疆采鲍基蕊上,充分翻嗣传篷文献、考古瓷辩,运瓣历虫制度史、经济史方法,以及人口统计学方法,从宏观和微舭上,埘方巍避符系统和全面妁分析谤窥。
本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绪沦对西汉人¨史研究状况进行斟顾,肯定成就,指出不足,并对本文的资料的运用、研究方法和内容进行介绍。
段章是本文研究的鏊黜。
第二章攥讨入口数爨瓣意义及其变纯巍律、入门数量规模及影嘲人¨教撩变化的函索。
人|f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菸础,也是国家统治的基础{;人臼数量变化规律,足认谚{人口数量舰模的前提。
西汉时期,只宵术年一个全闭性的人¨数字,汝初、武帝时翔熬人鞲数鲎,残为史学赛争论麴煞点。
该章对照滴遥豫逐…步探讨,并对澎响人LI数爆变化的凼索,分}{:会因索耥自然因素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章对洒汉各时期及髓个西汉代的人IH‘均自然增长率进行了研究。
人门鑫然增长率楚表理久翻蘩跃速菠抉橙瓣攫标,它霹以爱渡人口数掇增撼变他。
氍歼究人口自然增K率,可以看到人口增碱速度的快慢,确定人L}总援的变化,喇时还可以预测来来人口发展趋向,以便漤先做好宏观澜控工作。
第删章探训两汉人L{数分蠢鹱况、人日分匆鬟心、大琢密菠及彩翻人翻分囊弱诸多溪豢,翻噩反映人口分枷的特点和规律,即人口分却的不平衡性和人f—f分前J的缀济法则。
第n章探讨两汉的人i__】构成,即人【J的各种纵合状况。
人口构成4i仪川+以反映人¨的…艘牲特鑫E,雯重要我爱露以反获社会、经济发震豹躲络。
西汉人口研究西汉人口研究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繁荣的时期,其人口数量和分布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口规模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西汉人口的研究,探讨其数量、分布以及人口结构等方面的情况。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西汉时期的人口数量。
虽然没有确凿的数字,但根据历史文献的记录以及后世学者的估算,可以推测出当时的人口规模是相当庞大的。
根据《史记》记载,西汉初年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数千万,远超先秦时期。
而据后人公式推算,西汉时期的年均人口增长率大约为0.1%,这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可以被视为较高的速度。
可以说,西汉时期的人口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
人口的分布是人口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西汉时期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区。
中原地区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经济和政治中心,人口数量极为庞大。
而东部沿海地区则由于其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资源以及繁荣的商业贸易,吸引了大量人口的流入。
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由于其肥沃的土地以及便利的水路交通,成为了当时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除此之外,由于相对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西部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
这种分布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时的人口流动以及经济发展的重心。
西汉时期的人口结构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
据记载,西汉朝廷曾多次进行人口普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人口数量以及分布情况,以便于管理。
这些普查数据显示了当时的人口结构特点。
首先,男性人口要明显多于女性人口,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封建社会家族制度以及户籍制度导致的。
其次,由于高婚龄和晚婚的影响,当时的人口普遍集中在青壮年人口,而老年人口相对较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汉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卫生保健条件相对较好。
总的来说,对于西汉人口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也对于认识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体系以及人口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没有确切的数据,但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以及后世学者的估算,可以对西汉时期的人口数量、分布和人口结构等方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汉代河西人口分布系统考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汉代河西地区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政治文化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交汇、物产丰富、极具战略意义的地区。
河西地区自古便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汉朝时期更是作为西域都护府的所在地,是唐代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地。
在河西地区人口分布系统的研究中,汉代的人口状况是非常重要和有代表性的一个时期。
随着人文地理学、数字人文学和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人口分布系统的研究纳入到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这对于我们对于汉代河西地区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有着重要的帮助。
因此,对于汉代河西地区的人口分布系统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拟通过对汉代河西地区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整合,对于河西地区的人口状况、居住区域及社会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汉代河西地区的人口总量和增长趋势、不同人群的分布情况、城市和乡村人口的比例、主导民族的分布以及城市和乡村人口的职业构成等。
同时,本文还将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河西地区人口分布系统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对汉代河西地区人口分布系统的研究,本文旨在探究河西地区人口状况、居住区域、职业、文化等因素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并研究与当时其他地区的异同。
同时,通过对河西地区人口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情况和历史变迁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是在数字人文和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的影响下进行的,从而突出了数字化和时空分析的手段和观点。
因此本文不仅对于学术界,而且对于人文地理学、数字人文学、历史地理学等相关学科能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预期结果和成果本文将从汉代河西地区的人口分布系统入手,分析探究当时河西地区的人口状况、社会结构、职业、文化等问题,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汉代河西地区人口分布系统的研究框架。
同时,预计将形成一组较为全面和准确的统计数据,对于历史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概括西汉至两宋人口迁移的特点
西汉至两宋的人口迁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非常大的流动规模、多方面的原因、以及广泛的影响。
首先,西汉至两宋期间的人口迁移规模非常大,时间跨度极长。
西汉以前,古代中国的人口基本上是以家庭地域性社会组织为基础的,而西汉以后,则出现了极大的人口流动。
从西汉以后,不仅官吏、士族、农民等因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而不断迁移,百姓也不断迁移,而且迁移的范围也极大,有的迁往远处,甚至迁往海外的海上岛屿。
其次,西汉至两宋期间的人口迁移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西汉末年的几个农民起义也导致了当时的人口大量迁移;其次,汉朝的几次开拓迁徙,使许多农民被迫迁移;另外,由于政治和经济变革,官吏、士族等人也由于政治变动而迁移;此外,当时也有一些贫穷的家庭和个人为了谋生而迁移;最后,当时也有一些私家贩运,使许多人口被迫迁移。
最后,西汉至两宋期间的人口迁移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迁移使得当时陆地上的人口大量流失,尤其是汉朝末年,更为严重;其次,迁移使得当时的地理格局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汉朝开拓迁徙期间;另外,迁移还使得当时的社会文化发生了变化,如宗教、风俗习惯等;最后,迁移还使得当时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
如商业和工业发展等。
总之,西汉至两宋期间的人口迁移规模非常大,原因多方面,影响也广泛。
人口迁移不仅改变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而且也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地矛盾和西汉兴亡的关系:人口增长和土地兼并成为王朝的死穴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国家,在古代,绝大部分人民都是农民,基本以土地为生。
因而,农业是一国之本,土地问题是一个王朝兴衰的根本决定因素。
当一个王朝建立初期,其人口较少,人均耕地面积较大,也就会出现安定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盛世总是会出现在王朝前期的原因。
随着社会和经济稳定,人口不断增长,人均土地占有量不断减少,最终因导致农民陷入了绝对贫困。
这时候,只需要一场自然灾害,就会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西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治时间较长的大一统王朝,其土地问题对西汉的影响都十分具有典范性。
一,西汉人均土地和粮食产量从西汉初期到西汉末期,其耕地面积在不断的扩大。
西汉初期人口仅有1000多万,因而当时的人均土地面积十分可观。
到了汉景帝,人口已经突破了3000万,而每个农民还拥有将近100亩的土地。
荀悦《前汉纪·文帝二年》载有晁错复说上之言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
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
”如果按照这个数据计算,那么汉景帝时期的农民平均土地可以达到20亩。
古代旱地农业到了西汉末期,汉朝的户籍人口达到了5900多万,而还有大量奴婢没有载入户籍。
西汉末年的耕地面积大约是8亿亩。
在中国古代,8亿亩差不多就是一个耕地面积的峰值,有在清朝时期的山区大规模开垦,才突破了这个数字。
根据计算,西汉末年的人均土地为13亩,比汉景帝时期的土地拥有量下降了不少。
耦犁那么西汉时代的人均粮食产量大约多少呢?根据晁错的话“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那么一亩的收入大约就是三石,汉代的一石大约为现在60斤,那么一亩的收入大概就是180斤。
那么,汉景帝时代,其人均产量可以达到3600斤。
到了汉朝末期,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其粮食的但产量也随之增加,大约亩产200斤左右。
如此,汉末的人均粮食产量大约是2600斤。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耕地的分配是不均衡的。
根据《汉书》记载,汉代北方人口约占全国的80%,因而在汉朝末年北方平均土地是远远低于13亩的。
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邹逸麟谭其骧撰文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迁。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
在古代,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口的数量、分布和迁徙,反之,人口条件又积极地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变化。
因此,历史时期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地域分布和迁徙,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课题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的国家之一。
《国语·周语》记载,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料民于太原”。
可知西周末年就举办过人口调查工作。
秦末刘邦进入关中,萧何首先收集秦朝的户籍地图,“所以具知天下塞,户口多少”。
说明秦帝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户口统计簿籍了。
可惜秦代以前的人口资料没有保存下来。
现存最早的人口统计数字,是《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版籍,以后历代正史地理志、全国总志、地方志大多继承了这个传统,保留了人口数字(户数或口数)的记录。
这就为研究历史人口地理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
不过应该指出:历代封建王朝编制户籍的目的是为了征收赋税和兵劳役,所以由于历代赋役制度的不同,以及中央和地方统治阶级内部利益的矛盾、社会各阶层的对抗,户口的隐匿、漏报、逃亡、流徙的情况屡见不鲜,政府所掌握的户籍与实际数字相差甚远。
尽管如此,中国历史文献上保留下来的历代人口数字,仍然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完备的人口调查资料。
两汉时期汉代的人口调查皆为户数和口数并列。
口赋(算钱)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户赋则指定为列侯、封君的收入《汉书·地理志》记载了西汉末元始二年103郡国户口数总共为户1235.6490万,口5767.1401万。
如以秦岭淮水为南北界线,北方人口占4/5弱,南方人口占1/5强。
如以汉武帝时所置14个监察区来划分,户数超过百万,口数超过5百万的有司隶和豫、冀、兖、青、徐五州,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致相当今陕西关中平原和黄河下游的冀、豫、鲁和皖、苏的淮河以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