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初中初三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67.15 KB
- 文档页数:2
教师姓名黄流单位名称凤山县江洲初级中学填写时间2020.6.22学科化学年级/册九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操作顺序难点名称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操作顺序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填写示例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从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交为复杂,学生容易出错。
难点教学方法填写示例1.通过XX直观演示算理XX2.XX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1、连:按要求连接好仪器 2、查:检验装置气密性 3、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然后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4、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5、点: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 6、收:收集气体 7、离:收集氧气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 8、熄:熄灭酒精灯 二、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三、实验中思考的问题 1、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怎样验满? 2、 “自主探究,积极参与”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使学生从单纯的注重学习知识转变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
通过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尝试,我感到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它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学生创设新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效果良好。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2、原料介绍:(图片展示)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可溶于水,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医疗上常用做消毒剂,制取氧气用固体高锰酸钾。
3、原理:今天我们先学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原理是: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4、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这个反应的原理是高锰酸钾固体在受热时会分解得到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并同时释放出氧气,根据我对原理分析,这个实验是固体加热分解生成另外两种固体并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固体加热固体+气体)所以我们需要用到一个固体加热制备气体的装置。
5、装置的选取:(1)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选取发生装置我们要考虑两种因素a、反应物的状态b、反应的条件,在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注意固体加热型装置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导管不要伸入试管太长,一利于气体导出(2)收集装置---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根据上一节课我们所学习的氧气的物理性质,它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排水法来收集反应产生的氧气;除了排水法以外,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氧气的另外一个物理性质,那就是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我们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氧气。
6、装置的展示:(如图两套装置)说明: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较干燥。
7、制取氧气的步骤:制取氧气的操作我们可以归纳为几个关键字:查装定点收离熄,用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以方便同学们记忆(1)查:检查装置气密性(2)装:装入药品(3)定:将仪器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点燃酒精灯(5)收:收集氧气(6)离:将导管撤离水槽(7)熄:熄灭酒精灯8、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视频)。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与反思(共五则范文)第一篇: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与反思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2、通过探究实验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原理。
3、通过对木炭、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探究实验,加深对氧气化学性质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1、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对实验的观察结果能用化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逐步知道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教学重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教学难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注意事项教学方法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具准备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铁架台酒精灯水槽集气瓶玻璃片药匙火柴线香坩埚钳石棉网干净的纸污物瓶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引言】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制取,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了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的实验。
同学们很感兴趣。
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制取氧气呢?今天我们就上一节活动探究课《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课件展示课题】【新授】一、探究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师:大家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课件展示】思考1、实验室用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分别是什么?2、比较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它们反应物的状态一样吗?反应的条件一样吗?能否用实验室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3、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4、如何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生:回答问题。
师:(小结)气体的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气体的收集装置由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决定。
师:下面同学们通过这段视频来概括一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请同学们认真观看。
《制取氧气》教学反思范文(通用9篇)《制取氧气》教学反思范文(通用9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制取氧气》教学反思范文(通用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制取氧气》教学反思1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重点介绍的氧气的制取,书中实验室制取氧气共介绍了三种方法,分别是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在常温下分解。
其中重点介绍的是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见有关于这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习题,同时也是考试中经常会出现的内容。
制取氧气这节课题我将它分成三个课时的内容,第一节讲解三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制备原理,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
第二节就是用高锰酸钾法制取氧气。
第三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生成氧气,并由此引出催化剂的概念。
在第二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在课后作为新教师的我要及时的进行反思。
因为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自我的教学能力,提升自我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
以下是我对自己上完加热高锰酸钾法制取氧气的教后反思: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首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合多数学生在原有化学知识基础上的学习。
课程内容分为开篇检测,根据已学过的知识点,设计5道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习题,达到复习原有知识点的目的,习题难度较为基础,均与学习过的气体有关,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并顺利的完成。
其次,以动植物的呼吸引入氧气这一物质的制取,学生容易接受,根据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说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并熟悉的说出这三种方法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的表现方面,这堂课的课堂气氛较好,根据课件上展示的仪器,学生快速齐声的说出其名称。
在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观察实验比较细致入微,认真的观察教师的每一步实验操作,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相关问题出现时,能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并寻出产生此问题的原因。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
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动手制取氧气。
(3)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
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
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培养
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和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和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教学方法分析
由于初三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移,他们习惯于依靠感性来认识事物,因此本节课以引导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体现学科特点,发挥实验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和探索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7-38页(二)教材分析本课题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2-5】、【实验2-6】和【实验2-7】及学习另一类主要的化学反应——分解反应;另一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氧气并实验氧气的性质。
(三)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本课题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能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三、教具大试管、酒精灯、水槽、铁架台、带导管的橡胶塞、药匙、棉花、高锰酸钾等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因为比较注重学生动手做、动口讲、动笔记、动脑想,所以学生参与活动非常踊跃。
通过探究试验,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效果明显。
分别从仪器装置的探究、学生自己动手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等方面学习了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方法。
激发了很多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不足之处是没能将每个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因为怕耽误时间讲课,没利用好优秀学生的帮助作用。
板书设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1查、 2装、3 定、4 点、5 收、 6离、7 熄巧记:“茶、庄、定、点、收、利、息”。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翰辰学校李道友组长第二课时实验室中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探究分解反应【知识与技能】(1)掌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2)了解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3)认识分解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及合作能力。
(2)初步具有对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和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唯物主义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激发兴趣,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知识点一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37页,并分组进行实验2-5,然后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室里,常用__分解过氧化氢溶液__、__加热氯酸钾__、__加热高锰酸钾__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__化学变化__。
2.高锰酸钾是一种__暗紫色__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放出氧气,同时还有__锰酸钾__和__二氧化锰__生成。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采用固固加热型,左边是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它包括的实验器材有__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带有导管的橡胶塞__,右边是收集装置,它包括的实验器材有__集气瓶、玻璃片、水槽__。
【合作探究】收集氧气时,常用哪些方法?依据是什么?答:收集氧气时常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集气法。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且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反应,所以收集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因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故收集氧气还可以用排水集气法。
【教师点拨】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2.收集纯净的气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干燥的气体用排向上空气法。
教师姓名马会兰单位名称霍城县初级中学填写时间2020年8月24学科化学年级/册九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名称制取氧气难点名称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顺序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知识点本身为新内容,实验操作过程注意事项较多,操作不规范会影响实验效果,而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储备基本上为零。
难点教学方法模拟演示实验法、PPT展示法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视频播放:潜水员潜水时需要背上氧气罐,那潜水员呼吸的氧气是怎么得到的呢?在实验室又是如何制得氧气的呢?动画播放:接下来由老师带你学习以下内容吧!1、实验药品和实验原理2、制取装置的选择3、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介绍实验药品:高锰酸钾KMnO4,它是一种暗紫色固体。
2、讲述实验原理:3、介绍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1)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A:反应物的状态 B:反应的条件因此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固固加热型(2)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A: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大小相比较 B:气体的溶解性因此收集氧气既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4、检验和验满方法(1)氧气的检验: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小木条复燃,说明瓶内气体是氧气。
(2)氧气的验满A:向上排空气法: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小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B:排水法: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5、观看实验视频播放视频过程中教师进行讲解(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然后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塞棉花的作用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4)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的底部加热;(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注意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若一有气泡冒出就收集会造成收集的氧气因含有空气而不纯。
《制取氧气》教学反思《制取氧气》教学反思「篇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重点介绍的氧气的制取,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三种方法,分别是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书中重点介绍的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我们平时也很习惯用这种方法。
而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没有作为重点介绍,只是用了三个实验告诉学生,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生成氧气,并由此引出催化剂的概念。
在学习这一节的时候,有的学生提出“双氧水在常温下能分解生成氧吗?”“双氧水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氧吗?”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课本中的实验是不能给学生解释清楚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适应当前的实验教学,也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空间,我利用了演示实验讲授了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由听教师说转为亲眼看到,由无形到有形,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了五步教学法:引发动机、自主探究、讨论引导、实践验证、创新发展。
在讲授新课之初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不仅把学生的眼光和思想都集中到了课堂上,而且随着老师的提问,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并由此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进而学生在动手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讨论,猜想,交流。
在此环节中主要想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在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的引导下,形成共识,再让学生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整节课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衔接起来,让学生的好奇心在萌发和解决的推演中得到满足和愉快。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学生自学,小组讨论,表达交流,实验探究等,通过这些活动为学生创设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师生互动中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气氛活跃。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化学课程标准给课堂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对课程标准强调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等观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2、通过制取并试验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学会分析操作错误导致的后果。
3、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氧气制取的过程和方法;2、认识到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的重要性,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3、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求实、创新、严谨、合作的科学品质,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原因、操作步骤顺序;2、氧气的检验、验满;[教学准备]:药品:高锰酸钾实验仪器:药匙、大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水槽、酒精灯、火柴、棉花等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
[内容分析]: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
但明显的经验不足,又让他们不知如何下手,在此基础上,若能让学生自己通过过自学和交流,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性质,对其实验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锻炼。
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
[教学过程]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A)二氧化锰(B)氯酸钾(C)空气(D)氧化镁2.检验氧气的方法是()(A)用火柴去点(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C)用鼻子去嗅气味(D)用天平称量3.下列有关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酸钾受热熔化后,也不放出氧气(B)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C)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D)二氧化锰是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4.同时加热下列物质,最易放出氧气的是()(A)纯净的氯酸钾(B)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C)纯净的二氧化锰(D)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板书]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一.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组装仪器;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教师姓名张杰单位名称巴州博湖县博湖中学填写时间2020年8月26日学科化学年级/册九年级(上)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难点名称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操作顺序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高锰酸钾制氧气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规范的药品选择和实验操作顺序为今后学习更多物质(如二氧化碳、氢气)的制取奠定基础。
难点教学方法1.通过视频演示进行具有启发性的讲解和示范操作2.通过师生互动、分析、讨论、归纳,掌握实验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生活中,氧气都有哪些用途呢?”(学生思考并找学生作答,教师总结)氧气能供给呼吸,可液态载用作为火箭助燃剂,工业上炼钢也需要氧气,同时还可利用氧炔焰切割金属。
提问:既然氧气用处这么大,那么氧气如何制得呢?(学生作答,教师归纳导入本课)在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顺序。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知识讲解(难点突破)提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目的、原理、用品是那些(学生讨论)展示:实验目的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
2.学习实验操作方法。
反应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高锰酸钾是固态,反应条件是加热,因此反应使用固固加热型装置。
发生装置如图,收集氧气装置如图。
用排水法收集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所需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橡胶塞的玻璃管、高锰酸钾、棉花团、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设计意图】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明确实验,展示步骤步骤一: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这是制取任何气体前均需要的步骤。
方法是安装好试管,双手捂住试管,可以看到试管冷却后导管内有水柱出现,说明气密性良好。
(视频)。
【设计意图】形象直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步骤二: 装 在试管底部均匀的装入高锰酸钾,同时在试管口放入一团棉花并塞紧橡胶塞。
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
四、实验反思
① 为什么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②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答: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底部,使之炸裂。
③为什么刚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立即收集?
答:刚开始加热时排出来的是空气。
④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答: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
⑤检查气密性,除了用手握,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答:用热毛巾包住试管。
/ 用酒精灯微热。
⑥如果某同学收集的气体不纯,可能原因是?
答:集气瓶一开始没有装满水。
/ 刚开始冒出气泡时就收集气体。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1.某同学在确定一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反应条件、药品状态
B.气体的验满方法
C.气体的性质
D.气体的用途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需接近瓶底,便于把瓶底空气排净
B.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铁夹夹在试管中部,这样比较容易固定
C.伸进试管中的导管不宜过长
D.排水法收集氧气,若集气瓶内导管过长,无法操作
参考答案:1.C 2.B
小结查、装、定、点、收、离、熄。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氧气的方法
2 会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收集方法
3.学会边实验边讨论边探究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 教学重点难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三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 教学准备
酒精灯,大试管,带铁夹的铁架台,带胶塞的导管,集气瓶,水槽,棉花,高锰酸钾,火柴,药匙,纸槽,小木条
五 教学过程
引入:图片引入,说明人自从获得生命时就与氧气结下了不解之缘,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产生活也需要氧气,所以人们曾把它叫做“养气”。
那么氧气怎么制取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实验室制法: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实验步骤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要求教师操作学生观察
(2).装: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3).定: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4).点: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部位用酒精灯外焰右前向后加热(5).收: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6).离:移离导气管
(7).熄:熄灭酒精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教学设计谢承阳陆川县良田镇初级中学教材分析:《制取氧气》是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义务九年级化学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这堂课学生已经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氧气性质等内容的学习和探究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这就为我们学习制取氧气作准备。
学习了制氧方法也为以后学习制取二氧化碳奠定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收集方法、检验、仪器装置及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教学方法:微课视频讲解教学法。
实验器材:试管架、试管、铁架台、水槽、带导管的胶塞、集气瓶、药匙、酒精灯。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虽然学生都已经知道氧气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在学习之前还是非常有必要介绍氧气在生产、生活当中的重要性。
并且还要说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中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实验,也是中考的必考点。
问题:那么我们怎样能够制得氧气呢?用哪些物质可以制取氧气?用什么样的实验仪器?组装什么样的装置呢?讲解:在实验室经常用加热固体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二、教师演示1、选择实验仪器: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导管、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等。
2、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仪器(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后,先将导管一端浸没在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观察浸没在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或松开手后看导管中是否有一小段水柱)。
3、装入药品,塞紧塞子:用药匙或小纸槽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并且在试管口塞上一小团棉花。
(注意先将试管平放、再送入药品、最后慢慢将试管直立)。
4、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为什么?)5、加热试管里的高锰酸钾(先来回移动酒精灯进行预热,然后给有药品的地方集中加热。
)6、收集氧气(排水法收集时注意当观察到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开始收集,为什么不是刚有气泡就收集?什么时候认为氧气已收集满?怎样从水槽里将集气瓶拿出来?)7、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装完毕后,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然后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的底部加热;(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6)收集氧气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7)熄灭酒精灯。
[播放视频]讲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学生观看视频[小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步骤可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利用谐音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2)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3)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是否复燃。
3.归纳总结总结归纳一: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步骤: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内的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的排出。
)管口要放一团棉花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总结归纳二、1、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实验装置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溶解性,气体的密度。
排水法适用于(氧气)气体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排水法优点:1、收集的气体较纯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收集满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氧气)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 排空气法优点:1、收集的气体干燥2、操作方便课堂练习(难点巩固)例 某同学用下图装置制氧气,请问答:(1) 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应选用(填序号_________,下同)(2) 装置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若用装置④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请写两种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实验室制取氧气氧气的工业制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圣哲学校蔡雨欣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初步掌握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了解工业制氧气的方法原理。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实验自主探究、观察等方法获得信息。
2.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去制取氧气,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收集气体的实验操作,实验装置的组装。
教学难点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情境导入分组竞赛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实验室是用什么物质来制取氧气的?请你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准。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怎么选择药品和仪器呢?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提出问题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讨论交流实验室制备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需考虑的因素。
归纳总结1.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
2.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确定。
氧气的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提出问题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如何确认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如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设计实验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并讨论总结。
归纳总结1.实验步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查”: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装药品。
(3)“定”:固定装置。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
(5)收”:收集气体。
(6)“离”:把导管移离出水面。
(7)“熄”:熄灭酒精灯。
2.氧气的检验: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3.氧气的验满。
教师姓名彭艳单位名称克拉玛依市第十三
中学
填写时间2020年8月20日
学科化学年级/册九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九年级课题名称第二章课题3 制取氧气
难点名称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制取氧气》是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义务九年级化学课最重要的内容之
一。
这堂课学生已经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氧气性质等内容的学习和探究有了
一定的知识基础,这就为我们学习制取氧气作准备。
难点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及当堂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课题2氧气相关知识,复习提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引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
2.原理:学生在笔记本上写出表达式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用的仪器:
指导学生参照课本上的装置图找出所需的仪器。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为什么?)
5、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连:连接仪器,且自下而上,从左到右,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宜过长。
为什么?
(2)查:
师讲解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提问在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如果先用手紧握试管,再将导管放入水中,能否正确查出装置的气密性,
为什么?
(3)装
示范装高锰酸钾药品,提醒学生在试管口放团棉花
提问为什么要在管口放团棉花?
(4)定
示范固定仪器
提示学生注意装仪器顺序,铁夹夹试管的位置,试管的方向提问试管口为什么要稍为向下倾斜?
将一集气瓶装满水倒放在水槽中,导管先不放在集气瓶内(为什么)
(5)点
点燃酒精灯,上下移动,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 (6)收
提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不是一有气泡产生即可收集,为
什么?提示试管中除了高锰酸钾外,还有其他物质(空气)。
收集的方法及根据
(7)移
将导管移出水面
(8)熄
熄灭酒精灯
提问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会出现什么后果呢,为什么?
总结制取氧气操作步骤:
连、查、装、定、点、收、移、熄
6、检验方法: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复燃,则为氧气。
7、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复燃,则满。
小结
小结制取氧气操作步骤:
连、查、装、定、点、收、移、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