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讲义生物和生物圈
- 格式:ppt
- 大小:400.50 KB
- 文档页数:22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清单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二、生物分类的依据1.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和动物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2.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3.按照用途,可以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等);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1)非生物因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实例阳光葵花朵朵向太阳水分同一纬度,南美洲多为热带雨林,非洲则多为沙漠温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合作、竞争、寄生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适应环境骆驼刺的根系发达,适应干旱环境生物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蚯蚓能疏松并肥沃土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中获取必要的水分和无机盐;(适应)地衣的生理活动对岩石有着侵蚀作用,导致岩石风化。
(影响)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如: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2)食物链的书写方法①食物链的组成成分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②食物链的起始环量流节一定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③箭头表示物质和能动的方向。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①能量的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的数量越少;③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七年级生物第一讲生物和生物圈优秀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是七年级生物第一讲,主题为“生物和生物圈”。
根据教材安排,我们将详细探讨第一章“走进生物”前两节内容。
具体包括生物基本概念、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生物特征以及生物圈概念和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正确理解生物基本概念,掌握生物主要特征。
2. 能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并解释生物多样性重要性。
3. 解生物圈概念,认识到人类与生物圈密切关系。
4. 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生物特征和生物圈概念。
教学重点则是生物与非生物区别以及生物圈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生物圈概念图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a. 讲解生物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b. 介绍生物主要特征,结合实物模型和挂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c. 讲解生物圈概念,强调其对生物生存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身边生物和生物圈现象。
4.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生物和生物圈理解。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1. 生物基本概念和特征。
2. 生物圈概念和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生活中生物和非生物,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b. 绘制生物圈概念图,并解释各部分关系。
2. 答案:a. 生物: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非生物:如石头、水、空气等。
b. 生物圈概念图: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生物和生物圈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关系。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解身边生物和生物圈现象。
单元备课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教材分析“生物与生物圈”主要包括2章,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章分为2节,主要是生物的特征调查身边的生物。
第二章包括5节内容:一是生物圈,二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三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四是生态系统,五是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一部分内容主要阐述的是什么是环境?环境包括哪些因素?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产生了哪些影响?环境中生物因素对生物产生哪些影响?这属于第一部分内容。
第二部分内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这主要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部分内容主要阐述生态系统。
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哪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生态系统的特性——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后探讨的是,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义务这两方面。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习了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在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的训练。
为了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更好地学习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在学习之初,应让学生对生物课有充分的认识。
本单元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生物学的意义;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以及我国在生物科学领域中取得的重要成就,激起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爱国热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什么是非生物,概述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认识生物的的一般方法——观察和调查。
2、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4、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5、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6、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不断积累。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7、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调查,探究,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c)情感目标: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七年级生物第一讲生物和生物圈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走进生物世界》的第1节“生物和生物圈”。
具体内容包括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生物。
2.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交流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难点:生物的分类及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如植物、动物、细菌等)。
2. 学具:生物图册、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生物圈的图片,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
2. 教学新课:(2)生物的分类: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区分不同种类的生物。
(3)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讲解生物圈的概念,展示生物圈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范围。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及其分类。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课后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遗传和变异2. 生物的分类3.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可以分为哪几类?请举例说明。
(3)简述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2. 答案:(1)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遗传和变异。
(2)生物可以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例如: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植物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
(3)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生物圈的概念。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属于自养;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异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都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松土利于植物呼吸(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排汗、呼气和排尿/植物落叶。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如:葵花朵朵向太阳 /牵牛花清晨开放,中午关闭。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蜻蜓点水(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龙生龙,凤生凤为遗传/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为变异(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但是没有细胞结构,其他生物有细胞结构)注意:钟乳石 (能长大,不是生物)、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首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2.生物归类法按照形态结构分按照生活环境分按用途分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蘑菇属于其他生物);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1)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2)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1) 南橘北枳,“山寺桃花始盛开”“高山上植被分布的差异”“大棚蔬菜”“春江水暖鸭先知”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2) “春兰秋菊”,一枝红杏出墙来,不同水层中藻类植物分布主要受光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草盛豆苗稀(竞争关系);小麦和杂草(竞争关系);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捕食关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捕食关系);海葵和寄居蟹(共生);菟丝子和豆科植物(寄生);大豆和根瘤菌(共生)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描述生物生活的特征,能够正常的存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2、①调查:首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
②归类方法:可按形态结构特点;也可按生活环境;还可按用途。
分别分为哪些?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前者包括阳光、温度、水等;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5、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设计方案④实施方案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对照试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是十分重要的。
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不用1个实验对象(比如不用1只鼠妇):减小实验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6、①现存的每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②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环境不断变化,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7、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①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非生物部分由阳光、空气、水等部分组成。
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做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织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A食物链的起点是植物B只包括植物和动物,不包括细菌和真菌C形成捕食关系。
③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随食物链逐渐消耗,而物质流可在生态系统反复循环。
④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特征{ 一需:生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 (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四能{ 生物能进行 呼吸 (如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废物 (如人出汗,植 物落叶)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反应 (如含羞草受到 碰触叶片合拢)生物能 生长 和 繁殖 (如蘑菇由小长大,种 子萌发并长成幼苗)一具有:生物都有 遗传 和 变异 的特性(如同一株 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2.除 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1.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病毒具有遗传、变异、繁殖等生命特征,因此,病毒属于生物。
2.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属于生物,应看其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3.生长≠繁殖。
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属于繁殖。
4.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些微生物必须生活在无氧的环境里,如乳酸菌等。
5.生物体的一部分或生物死亡后的遗体不再是生物,如一片树叶、一条死亡的鱼等。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科学探究的方法之一——调查(1)类型:普查和抽样调查。
(2)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调查报告。
(3)要求: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生物分类1.抽样调查时要保证随机取样,样本大小要合适。
2.生物的分类标准除了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用途之外,还有其他的分类依据,如微生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可以按照构成身体的细胞数目分类;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有胎生、卵生;植物的营养方式是自养,而动物和某些微生物因为体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
3.同一种生物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归为不同的类群,如猫依据形态结构分类,属于动物;依据生活环境分类,属于陆生生物;依据用途分类,属于宠物等。
七年级生物第一讲生物和生物圈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生物教材第一单元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详细内容包括: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和生物圈的概念及其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 使学生了解生物的分类,认识不同类群的生物特点。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物圈,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圈的概念及组成部分。
难点: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圈的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生物圈概念图,生物分类表格,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圈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和生物圈,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2)讲解生物的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群的生物特点。
(3)阐述生物圈的概念及组成部分,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圈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不同生物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分类。
(2)播放生物圈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现状。
4. 例题讲解:(1)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让学生进行判断。
(2)根据生物的分类表格,让学生进行生物分类。
5. 随堂练习:(1)绘制生物圈概念图。
(2)列举生活中的生物,进行分类。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的分类3. 生物圈的概念及组成部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
2. 答案:(1)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生长、繁殖、应激性、新陈代谢、遗传。
(2)生物分类:猫、狗、鱼、鸟、树、草属于生物界;细菌、真菌属于微生物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生物圈的概念掌握情况较好,但对生物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生物圈的资料,了解生物圈面临的危机。
(2)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圈相关的博物馆或科普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第一章认识生物考点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1)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需要的有机物;(2)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1)植物:秋天落叶等;(2)动物:排尿、出汗、呼出气体等。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1)植物:触碰含羞草后,其叶片会合拢;(2)动物:羚羊发现敌害,立即奔逃。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1)生长:蘑菇、幼苗等不断长大;(2)繁殖:种子萌发、虎狼产仔等。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1)遗传:豚鼠亲子都是黑色皮毛;(2)变异:同一碧桃上的花色不同。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考点二: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1)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基本方法:观察法(显微镜观察等)、调查法(人口普查等)、实验法(一般采用对照实验的方式,如:“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来自空气”的实验等)、测量法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考点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2)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肥等(3)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多指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如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捕食: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竞争: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等。
合作:蜜蜂合作筑巢。
寄生:蛔虫寄生在人体内等。
互利共生: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体利用;犀牛和犀牛鸟等。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疏松土壤。
(2)不利影响:山羊捕食草根,毁灭草场等。
考点二: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章节复习一、提纲二、重要知识点:1、实验:①实验类型:对照实验; 遵循原则:单一变量 其他变量:相同且适宜 ②对照组的判断:①空白对照、②自然(理想)状态 ③生物数量不能为1:避免偶然性④设置重复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求平均值;目的:较少误差 2、生态系统: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②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生物部分是:生产者③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中不可缺少的生物部分是:生产者、分解者④物质:反复循环、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二氧化碳;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机物有毒物质:积累⑤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⑥能力: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与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有关; ⑦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食物链:①以生产者为开头、消费者为结尾 ②不包括分解者 ③箭头指向捕食者4、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①地球之肺、绿色水库—森林生态系统 ②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 ③提供氧气最多的—海洋生态系统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与环 境的 关系生物和 生物圈生物、环境关系: 生物适应环境(普遍性、相对性) 生物影响环境 环境影响生物 认识 生物—生态因素 ;东西—水分;菊花—光照 分层(水中、森林)—光照 捕食、竞争、共生、寄生、合作反复循环 有毒物质:积累(富集) 生物与环境 统一整体:—生态系统②物质和能量: ①组成: 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分解者食物链 食物网物质:能量: 流动起点:最终来源:特点: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太阳能 ①单向流动②逐级递减(10—20%)③能力: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④最大的:生物圈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