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一方多出编次意义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02.43 KB
- 文档页数:2
重新认识伤寒:《伤寒论》条文排序的意义!(太阳病)《伤寒论》的文章结构,是以条文形式组成,据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有398条之多。
《伤寒论》既然用条文以表达辨证论治,因此,学习《伤寒论》就有一个理解条文和条文之间相互联系的意义而为基本要求。
应该看到《伤寒论》398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条文之间,无论或显或隐,或前或后,彼此之间都是有机地联系。
作者在写法上,充分发挥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参证互明、句深义永的文法和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方法表达无遗。
为此,学习《伤寒论》先要领会条文的排列组合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的布局和目的,要在条文之中学到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相共鸣,才能体会出书中的精神实质。
基于上述要求,试将《伤寒论》398条的相互关系,按六经范围加以论述,为学习《伤寒论》提供参考。
先从《太阳病篇》谈起。
《太阳病上篇》的条文为30条。
壹1~11条从第1条到第11条的内容是一书的纲领,有指导全书统领辨证的意义。
举例而言,第7条的内容辨病发阴阳,第11条的内容辨病有真假寒热,被认为是六经阴阳寒热的辨证纲要,贯穿于全书之中,占有指导的地位。
第1条的内容,辨太阳病的总纲,反映了表证的共同证候,以下凡言太阳病的皆以此条为准。
第2、3条的内容,是在太阳病总纲之下,又分出中风与伤寒两类表证,两条并列不分,意在对比,用以加强辨证论治的思路。
第6条内容论温病,看来似乎同中风、伤寒有鼎足而三的意思,但它与第3条不并列,显而易见,作者是作为风寒的类证写出的。
第4、5两条,应联系一起体会,则知作者让人从脉证两方面的变化,辨传经与不传经的方法。
第8条内容,论太阳病七日自愈,为邪行经尽,若邪气不变,则有传经之变,作者示人针刺足阳明经,使其不传以杜其邪。
说明在太阳病中有“传经”与“行经”的不同,同时也揭出预防传经的方法,并且第4条的“传”也得到了答案。
第9、10两条内容,论太阳病的欲解时和太阳中风的期待自愈日数,它说明了正复邪退要有一个有利条件,应以正气旺而方欲解,故有其临床意义。
《伤寒杂病论》性、位、量、学术思想概要四川 2012县级中医临床骨干青川县中医院苟文亮文章摘要:《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理法方药完备的中医学专著。
做为一部临床价值极高的中医经典,已为后人临床中所证实,研究《伤寒》的书籍汗牛充栋,理论众多。
《伤寒》的辨证,前人多有论述,在这里,就“性、位、量、”的辨证法,与大家共勉。
可以提纲挈领,删繁就简的理解和运用仲景的思想方法。
主题词:伤寒杂病论性位量学术思想概要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继承了《内经》等古医籍的基本理论,总结了秦汉时期人民群众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提出了以六经辨证的原则论治外感热病,以脏腑辨证的原则论治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法则,从而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被后世尊为“经典著作” 。
《伤寒杂病论》即是现今《伤寒论》《金匮要略》运用外感六经辨证论治(法思维模式;内伤杂病脏腑经络辨证论治(法思维模式;辨病结合辨证的辨证论治方法。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完备论述了伤寒外感病、内伤杂病的病因、病机、症状以及症状变化、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如果说“八纲辩证、六经辩证”是侧重于病性分析的辩证方法的话,那么“五脏”则是从病位入手, “辩方证”结合分析而确定量治疗原则的一种辩证方法。
故概括性位量学术思想为 :一、关于病性辨证病性-病-类,指病的属性分类,包括去除各种特殊情况后的伤寒与杂病各自的属性, 还包括各病往下细分出来的属性归类。
主要病性辨证方法 (六经、八纲辨证 , 各自的作用、性质和整体间的相互联系(即体系 , 进行分析研究 , 以探求对各种辨证使用方法 (辩证严谨、整体辩证、据脉论治、四诊合参、轻重缓急、明确标本。
以辨阴阳与辨标本为指导原则张仲景在自序中批评当时的一般医生, “不念思求经旨 , 以演其所知。
”可见他的著作 ,是以《内经》的理论、原则为指导的。
《内经》对诊疗疾病或辨证论治过程中 , 非常强调辨别阴阳:“阴阳者 , 天地之道也 , 万物之纲纪 , 变化之父母 , 生杀之本始 , 神明之府也 , 治病必求于本【 1】。
伤寒论在当代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意义在当代医学实践中,伤寒论作为一部古代医学经典,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伤寒论的内容详实、系统,对于诊断与治疗各类寒热发病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伤寒论在当代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意义。
首先,伤寒论的治疗原则在当代依然适用。
杨上善等人在《伤寒论方治心得》一文中提出,伤寒论明确了治疗寒热病的原则,即“表里合参、寒热循环、辨证论治、治病求本”。
这些原则体现了对疾病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并且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在当代医学实践中,我们也能够通过针对不同个体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方法在当代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伤寒论通过详细描述寒热病的临床表现和辨病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辨证论治的思路。
当代医学中,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辨证论治的方式来识别疾病的病因、路径和病理变化,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第三,伤寒论对于辨证施治具有重要意义。
伤寒论强调辨证施治的重要性,提出“始必度阳明,以观其本末;持之以和之,经其经络;以攻其标,堕其症候;望其所忌,病虽小必败。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在当代诊疗中同样具有启示。
通过辨证施治可以对疾病进行全面的调控,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第四,伤寒论的病症分类系统有助于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伤寒论对寒热病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揭示了不同类型的病症特点,这对于我们在当代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例如,伤寒论中对伤寒、温病、伤寒不解、热毒等病症进行了详细描述,这为我们对病情进行准确判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最后,伤寒论对于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伤寒论通过对寒热病的病因、病机和病理变化进行论述,为我们理解疾病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当代医学实践中,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对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和理解,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伤寒论作为一部古代医学经典,在当代医学实践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意义。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意义与应用研究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一本经典医学著作,对于现代临床医学的意义和应用价值不可忽视。
伤寒论以其全面、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临床。
本文将探讨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意义和应用研究。
首先,伤寒论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病因学观点和辨证论治思想。
伤寒论提出了“风寒切邪”、“致迁延久病”等病因学观点,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同时,伤寒论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提出了以“标本”、“病有余热寒而实”的治疗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伤寒患者给予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这种辨证论治思想在现代临床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伤寒论所提出的中药治疗方案在现代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伤寒论中所记载的中药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黄芪汤等,不仅具有抗病毒、抗发热、抗炎症等作用,还能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这些中药方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风寒感冒、肺炎等,效果显著。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伤寒论中所包含的诊断方法和病情分析方法,对于临床医生准确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以及询问病史等方法,临床医生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伤寒论中的预防理念和保健方法,如饮食调理、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等,对于我们预防和控制疾病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成果。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伤寒论所提出的治疗方法和方剂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例如,一项对于乙型流感的临床研究发现,使用伤寒论中所记载的桂枝汤加减方剂治疗患者,可以显著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此外,还有研究证实伤寒论中所使用的一些中药组方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等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伤寒论的现代临床应用价值。
然而,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伤寒论所描述的疾病范围有限,不能满足现代医学对于更多疾病的需求。
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伤寒论是中国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一篇,也是中医古籍中最早系统论述伤寒疾病的篇章之一。
该论详细叙述了伤寒的病因、病机、病症和治疗方法,对于临床医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进行探讨。
首先,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在于它确立了一个完整的病理认识体系。
伤寒疾病的发病机理是以体内外因素及体质虚实为基础的,病程呈现出寒邪入侵、病邪内伏、病邪出现外、重阳恢复四个阶段。
通过详细描述伤寒的病理变化,伤寒论为医生提供了对该病的全面认识,使他们能够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发展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此外,伤寒论还指出了伤寒疾病的不同类型,对疾病的分类和鉴别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体系为中医临床医学奠定了基础,为医生提供了指导,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其次,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
伤寒论详细讲述了伤寒疾病的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和药物应用等,为医生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并提供了针对不同病情的治疗策略。
例如,根据《伤寒论》的指导,医生可以根据病情分为阳明型、太阴型、少阳型等不同类型,并选择相应的方剂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这种个体化、差异化的治疗方法使医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
此外,伤寒论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的现实意义也不容忽视。
伤寒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伤寒论详细讲述了伤寒的病因病机,对于医生正确理解和诊治这一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伤寒论中提到的许多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等,已被广泛用于现代临床医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麻黄汤在治疗伤寒病的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等。
这些方剂的成功应用证明了伤寒论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伤寒论也对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伤寒论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医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参考。
孙思邈整理研究《伤寒论》的方法,是将《伤寒论》所有条文,分别按法、按方比附归类。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方证同条,比类相附”,以使“须有检讨,仓卒易知”。
也就是以法类证,以方类证,方法并重,重新编次,使读者易得其要旨。
《千金翼方》伤寒门凡二卷,计分三百九十二证(伤寒宜忌十五章未计算在内),方一百一十二首。
其中首论太阳、阳明、少阳病状为上卷,次论太阴、少阴、厥阴、伤寒宜忌、发汗吐下后、霍乱、阴(阳)易病、已后劳复病状为下卷。
各经病中,分别按以法统方、以方系证的原则归类。
如太阳病中首列用桂枝汤法五十七证,方五首(实为八首);用麻黄汤法一十六证,方四首;用青龙汤法四证,方二首;用柴胡汤法一十五证,方七首;用承气汤法九证,方四首;用陷胸汤法三十一证,方一十六首;太阳病杂疗法二十证,方一十三首。
在用桂枝汤法五十七证中,对桂枝汤的使用范围、主治功用、服法宜忌等,作了精确的归纳。
并对属于桂枝汤变证处理而用的桂枝汤加减方,如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等七方,亦汇集于桂枝汤法条下。
这样分类,使世称“意义幽隐、造次难悟”的《伤寒论》纲目分明,条理清楚,自成系统,颇便于学者研习。
以下伤寒宜忌诸篇,则主要采取以法类证的方法,对伤寒病治疗上的忌发汗、宜发汗、忌吐、宜吐、忌下、宜下、宜温、忌火、宜火、忌灸、宜灸、忌刺、宜刺、忌水、宜水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
如《翼方》卷第九伤寒下·宜发汗第二:大法春夏宜发汗;凡欲发汗,欲令手足皆周,一时间益佳,不欲流漓;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则亡阳,阳虚不得发汗也;凡服汤药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凡云宜发汗而无汤者,丸散亦可用,然不如汤药也;凡脉浮者,病在外,宜发其汗;阳明病脉浮虚者,宜发其汗;阳明病,其脉迟汗出多而微恶寒者,表为未解,宜发其汗;太阴病脉浮,宜发其汗;太阳中风,阳浮而阴濡(弱),阳浮者热自发,濡(弱)者汗自出,涩(啬)涩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桂枝汤主之;太阳头痛发热,身体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19)《伤寒论》古传本研究综述《伤寒杂病论》于汉末(约公元200—210年)成书,至宋治平2年(公元1065年)林亿等将伤寒部份的文字定型为《伤寒论》,史料记载的张仲景书目及卷数纷然杂陈。
宋治平至今九百余年,《伤寒论》的版本及有关专著又有大量增加,古今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整理研究。
现就近30年主要的有关文献,从《伤寒杂病论》传本研究方法,《伤寒杂病论》定型以前的古传本、《伤寒论》文字的定型和版本系统,《伤寒论》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五个方面综述了《伤寒论》版本的历史沿革,综述如下:一、传本研究方法1、宋代医家研究《伤寒论》的方法自《伤寒论》问世后,至治平二年刻印出版,后世称之为“宋本”。
宋本《伤寒论》的出版,促进了《伤寒论》的流传和研究,从而掀起了我国医学史上《伤寒论》研究的第一个高潮。
通观宋代医家(包括后为金人的成无己)研究《伤寒论》著作,其学术成就不如他们研究《伤寒论》的方法对后世的影响大。
王永谦对宋代治伤寒学家研究《伤寒论》的思想方法总结为重编补充、宋本原貌注释、归纳、医案分析等几个方面并加以论述,1、重编补充是多数宋代治伤寒学家针对宋本《伤寒论》采取的研究方法,包括①重编原文②从《伤寒杂病论》入手研究③补充《伤寒论》之不足;2、宋本原貌注释,成无己是按宋本《伤寒论》原貌顺文逐条注释的首创者;3、归纳和综论;4、医案分析,首推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
2、《伤寒论》传本的目录学研究《伤寒论》问世至今,研究注释可稽考者,约有五百余家,国内现存近四百种,散见于笔记、刊物等各种资料中。
傅元谋指出独立成书专门研究《伤寒论》的著作书目有1061种,分属753家。
面对如此丰富的医籍,有必要进行编目与分类的目录学研究。
耿鉴庭提出如下的编目与分类:1.伤寒论:本文。
别本如《金匮玉函经》等。
注释如《注解伤寒论》等。
发挥如《伤寒类证活人书》等。
论方如《伤寒附翼》等。
歌赋如《伤寒百症歌》等。
图表如《伤寒审证表》等。
医书《伤寒论》的文化意义论文医书《伤寒论》的文化意义论文《伤寒论》作为中医学术文化之经典著作,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现代中医学传承不可动摇的基础,这是经典文化的魅力,是中医学的精神支撑和灵魂所系。
1 经典的概念“经典”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有三: 一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 又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三指著作具有权威性; 《辞海》释为: “一定时代、一定的阶级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 《辞源》释为: “旧指作为典范的经书”。
从字义来看,“经”与“纬”相对,原义指织物的纵线,引申为道路、规范、原则。
“典”,《尔雅·释诂》曰: “典,常也。
”指常道、法则。
《周礼·天官》曰: “掌建邦之六典。
”引申为可作为典范、法则的重要书籍。
“经典”的英文对应词是“Classic”,源自评价古希腊、古罗马的著名建筑、雕塑和文学作品,与“古典”的词义基本相同,属同义词。
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它作为名词,解释为“文豪,大艺术家,杰作,名著经典著作”“优秀的典范”等; 作为形容词,解释为“最优秀的、第一流的、经典的”“( 为时已久的) 著名的,传统的”等。
综合考察,“经典”释义有名词性表述和形容词性表述两种,但首要释义应偏重于名词性表述,《汉语大词典》之解释与《现代汉语词典》之释义基本相同,《辞海》也类似。
“经典”是指根本性、权威性和典范性著作文献文本,是人类的文化浓缩和智慧结晶。
《伤寒论》是中医学的根本性、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著作文本,是中医学文化智慧的浓缩和结晶,是人类医学的经典文献。
2 《伤寒论》的经典特征经典就是不受时代局限的、普遍适用的、相对永恒的、具有权威指导作用的著作文献文本。
这种文化媒介不仅仅是以文字、语言或其他符号形式存在,更重要的是,它的内涵代表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价值规范,表达出铸塑人的思想、约束人的行为的经典文化力量。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时期,它所体现的中医学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天人相应、生克制化、燮理阴阳、脏腑相关的独特科学认知体系,传承2 000 年,至今仍指导应用于临床。
《伤寒论》大小同名方浅析作者:付玉娜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26期众所周知,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厚到薄、由薄到厚的过程,我们研究知识的方法,无外分析积累、归纳总结,以此实现知识的消化吸收,《伤寒论》的理论学习也是如此。
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就需要从一个个单一的知识点中走出来,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从整体角度使知识系统化,进行各知识点的横纵比较,从而使相对独立的琐碎知识形成一条条大大小小的知识链,由此,各知识链虽千丝万缕,却条缕清晰,缕出来,揉进去,运用自如。
这一条条知识链的形成过程便是归纳总结的过程,是学习研究知识的核心过程,学习《伤寒论》也遵循这一过程。
既是知识链,则必有一链贯穿,这条“链”即是知识点间共性的东西。
在《伤寒论》中,我们学习过类证、类方、类法、类症、类病等,如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柴胡剂、苓桂剂,下法、和法,心下痞、小便不利、身痛等,今天,我们从类名角度将《伤寒论》中同名而有大小之分的成对的方子串联起来,建立一条知识链,暂且命之曰大小同名对方链,简称类名链。
《伤寒论》中,名字相同而分大小的方剂有4对,分别是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大承气汤和小承气汤、大陷胸汤(丸)和小陷胸汤,(此外,大建中汤和小建中汤,《伤寒论》中也有涉及,但主要在《金匮要略》中论述)。
既然名同,便必有相同之处,而又分大小,则又有相异之因,以下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分别来探讨。
首先,方剂的命名方法有很多,如根据其功效、组成的药物、所主病证、服用方法、方剂出处等,其中最主要也最常见的是以其功效主治或药物组成来命名。
大小柴胡汤以方中主药亦即君药柴胡而命名,柴胡解经热,舒气郁,《神农本草经》记载,柴胡又能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等,有消食化积的作用,助推动少阳枢机而和表调里,一药而三用,故以柴胡名方;大小陷胸汤因其主治心下邪气水饮互结之结胸证而得名;承气者,为承顺胃气下行而制其过亢之意,泻胃中燥热内结,以使腑气调顺,胃气得以下行,故命之曰承气汤。
关于《伤寒论》研究的几个问题仲景一部伤寒.震古烁今,自晋隋唐,迄宋明清,中外注家如林,竟达四百有余。
其间编次者有之,校注者有之,设释者有之,条辨者有之,不乏贤达发明。
然由于人们所处时代不同,思维、认识有异,以及研究方法各殊,故多山者见山,水者见水,解说选出,立论纷坛。
所言皆称仲景,而所指各异;所读皆为伤寒,而理解迥别。
以致一部朴朴实实的活人书,弄得疑义横生,不着边际,无怪乎学者困惑,岁月蹬腔,而仲景之学难以向更高的研究层次进展。
历史的经验值得记取,欲使伤寒研究归寅返朴,发扬精义,余以为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悉通本貌,编次不可移易编次者,一书之先后序第也,论中排列组合蔚成整体,或先或后皆有联系,条文布局有内在契机,王肯堂谓其“冲龙出没,首动尾应,鳞甲森然”。
诚非虚语。
然不审此者,将条文随意移易,将太阳篇中小柴胡场条文,全部拉到少阳.强指小柴胡汤为少阳病之主方,而无论何病,但见柴胡证即称病后少阳。
通观全论,小柴胡汤几十七条,见于太阳篇ll条,包括小柴胡汤主证谙脉乃至加减禁忌及多种应用,如第37条谓“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纫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103条谓“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子小柴胡……”,太阳病中有柴胡证甚明,而阳明病篇三条(229—231)分别指出小柴胡汤治疗阳明病之潮热便塘、胸胁满、不大便、呕及阳明中风黄疽诸证,而少阳病有柴胡证者可用,无柴胡证者当不可用。
然长期以来,小柴胡汤专治少阳病之论,竞干人一辞,“弄假成真”,而大柴胡汤的运用亦如是观,谬种流传,相承不息,以致原著真正面目反掩,诚如陈修园谓“后人割裂章句,挪前移后,是集李杜句,究竟非李杜诗也”。
二、“以考照老”,立论当以原蓉为凭仲景书本明白如话,仲景学本至平至易,仲景门本人人可入,疏注速释本为指归彰明,然一经繁衍曲释,使赋夫与美挛同登,鱼目与夜光同珍,必注者众多而仲景之意愈晦。
《伤寒论》“方后注”文献研究《伤寒论》“方后注”文献研究》《伤寒论》作为中医经典之一,深受中医界和广大民众的喜爱和推崇。
其中,“方后注”是《伤寒论》所附的一个章节,对于理解和应用《伤寒论》的真实含义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伤寒论》“方后注”文献进行研究,探讨其价值和应用。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是中国古代医学领域里一部十分重要的专著。
在研究《伤寒论》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伤寒论》“方后注”文献的作用。
所谓“方后注”指的是对于《伤寒论》所列举的方剂的补充和解释,为读者提供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的指导。
对于《伤寒论》“方后注”文献的研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其出处和作者。
虽然在古代文献当中并无确切记录,《伤寒论》的“方后注”可能是后人在《伤寒论》创作时所附上的,或者是在《伤寒论》广为流传之后形成的。
但不论其出处如何,对于延续并发扬《伤寒论》精髓大有益处的“方后注”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其次,对《伤寒论》“方后注”文献的研究应当注重其内容。
在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方后注”理解为对于《伤寒论》中方剂的完善和修正。
方剂是中药治疗中常用的配方,通过特定的组方和剂量,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而“方后注”文献通过对方剂进行注解和说明,使其更加贴近实际临床应用,增强疗效。
不同于欧美医学体系注重症候学和病因学,中医强调辨证施治。
在《伤寒论》的“方后注”章节中,许多方剂被补充增添和改进,在治疗操作方面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例如,《伤寒论》在论述某种病症治疗时,可能只列一种方剂,而在“方后注”文献中,却列举了多种相似或有针对性的方剂。
这样的修正和补充对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选择和应用方剂非常重要。
此外,《伤寒论》“方后注”文献对于方剂的药物加减也进行了明确的解释,使得方剂在应用过程中更加灵活。
方药的加减是指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等情况,对方剂的数量和成分进行增减。
中药加减能够使方剂适应患者的具体病情,最大程度地发挥药效。
弄懂《伤寒论》病程日数的辨治意义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伤寒论》中明确提出病程日数的条文有100余条之多,六经皆有分布,不少条文竟几次提到日数,足见张仲景在临床上对病程日数的重视。
本文试图通过《伤寒论》中有关病程日数的规律分析,探讨疾病演变与日数的关系,以及日数在辨证论治中的意义。
立论合经旨,传变周为《伤寒论》的病程日数,源于《内经》,并有所发展。
《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六日,厥阴受之。
”从《伤寒论》条文分析,外感热病的一般传变规律,大体表现是:生病第一天“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而阳明病则是“始虽恶寒,二日自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初见阳明症状,“三日阳明脉大”,就成了典型的阳明病了。
而“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这就告诉我们,如伤寒三日脉不小者,就将见到“口苦,咽干,目眩”的少阳病了。
至于三阴病的症状出现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伤寒四五日,若转气下趋小腹者,此欲解也”,这是太阴病;或见“至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如果六七日不解,可能出现手足厥,此时不论是寒厥还是热厥,都是厥阴病。
可见,六经具体症状的出现,大概是太阳病在第一日,阳明病在第二日,少阳病在第三日,太阴病是第四、五日,少阴病是第五、六日,厥阴病是第六、七日。
临床常见到一些外感病,仅见恶寒发热的太阳病未经治疗,也并不出现阳明病症状,而六七天后会逐渐痊愈,这种情况《伤寒论》中记载得非常清楚,如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又说“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又说“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还说“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说明疾病据正气的强弱而演变,也可能自然痊愈。
这种情况,后世医家多有论述,祝味菊先生称为“自然疗能”,认为疾病是自愈的,不是治愈的,靠的是人体的自愈能力,治疗只是在为自愈创造条件和扫清障碍而已。
临床应用伤寒论的研究进展及意义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较高的发病率。
伤寒论是古代中医医学巨著《伤寒论》中的一篇,该篇是由著名中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详细描述了伤寒的病因、病机、证候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首先,在临床应用方面,伤寒论在传统中医医院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中医药依然是广大患者的就医选择之一。
伤寒论作为中医经典之一,其治疗伤寒的经验和方法依然被广泛应用。
许多中医医生在诊治伤寒患者时,仍然参考伤寒论中的理论,针对不同的证候综合采用调理身体、药物治疗等方法。
因此,了解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对于提高中医医生的临床技能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研究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能够为发展中医药学科提供指导。
中医药学科的发展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将传统经典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形成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医学体系。
伤寒论作为中医中的经典之一,是中医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经验和疗效,可以深入了解中医理论的内涵及其实际应用效果,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提供实用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第三,研究伤寒论的临床应用进展还可以为现代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伤寒论中的很多草药配方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具有一定的疗效,其中一些草药甚至经过研究后发现含有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
通过深入研究伤寒论中的草药,对其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可以为现代药物研发提供宝贵的资源。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运用药物相似性分析、药理实验和临床试验等方法,探究伤寒论中的草药及其有效成分在治疗其他疾病方面的应用潜力,可以为现代药物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此外,通过研究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伤寒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张锡纯对《伤寒论》的研究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 250012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盐山县人,清末民国初年名医,为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医家之一。
其临证数十年,经验丰富,疗效卓著。
对临证所创得心应手疗效显著之方,详加记述,阐明方义,附加验案,著成《医学衷中参西录》5篇29卷。
张氏对《伤寒论》倍加推崇,具悉本源,阐幽发微,精思极论,尽其理义,并将其对《伤寒论》的研究单列专篇,做专题论述,以期为后世研究《伤寒论》者提供指导。
兹就其治伤寒之学之特色,浅析于后。
一、以方类证,研究《伤寒论》关于《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研究,主要有以方类证,按法类证、分经审证三种方法。
孙思邈在六经分类条文的基础上,采取突出主方,以方类证的办法整理《伤寒论》,其后清代治伤寒大家柯琴、徐灵胎更是提出“随证立方,与《伤寒论》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的思想。
张氏对于《伤寒论》的研究,即采用以方类证的研究方法。
张氏对《伤寒论》397条进行了以方类证的综合归纳,系统全面的论述了47方证,每个方证皆以原文、方药、引用其它注家观点、按语、医案等顺序排列。
在这种以六经为纲、以方证为目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的指导下,系统地阐述了《伤寒论》辨证施治精神的精髓和真谛,对后世伤寒学派、经方学派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对掌握《伤寒论》的学习方法颇具指导意义。
二、理论上,师古而不泥古,独具创新(一)探幽发微,诠释仲景经旨张氏论述《伤寒论》,多以《内经》为法,并注重引经据典,诠释仲景经旨。
其在《六经总论》篇中指出:“伤寒治法以六经分篇,然手足各有六经,实则十二经也。
手足之经既有十二,而《伤寒论》但分为六经者何也?按:《内经》之论十二经也,凡言手经则必明言其为手经、足经者皆系足经,至言手经则必明言其为手某经。
《伤寒论》以六经分篇,此遵《内经》定例,寓手经于足经中也。
彼解《伤寒论》者,谓其所言六经皆系足经,是尤未明仲景著伤寒之深意也。
”张氏对于《伤寒论》的研究从不人云亦云,其很多观点都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