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发现物体的特征》l教科版
- 格式:pptx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9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3.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4.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器材准备】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
谜底:橡皮)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学生可以从橡皮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
(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引导学生在利用眼、鼻、手等器官,通过两两比较发现物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轻重,还会发现一些其他特征,比如透明度、表面光滑度、弹性、硬度等,并运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描述与记录。
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物体打交道,他们能够对一个物体进行简单地描述,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
然而,要让学生有序地观察,尽可能多地观察到物体的信息,并运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还是存在困难的。
所以需要教师在科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尝试用一些具体词汇描述物体,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探索板块,选择玻璃球、螺帽、乒乓球、橡皮、海绵、塑料杯、木块、卡纸中的一个物体,和其他物体比较,并在比较中,从颜色、气味、轻重、软硬、粗糙光滑等方面进行描述。
同时指导学生使用表格进行记录。
研讨板块,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形成共识,什么是有序地观察,有序的观察可以观察物体的哪些特征。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科学观察能力,但是在描述物体特征的时候,一些学生会将物体的特征和用途进行混淆。
比如描述铅笔盒,较多学生描述“装文具的长方形盒子”。
装文具是用途,长方形是形状特征。
所以在这节课中,首先让学生分辨特征的描述不能混入用途;其次,学生在描述物体特征时,往往只关注一两个点,在其他同学描述以后才能去寻找未被发现的特征。
所以本课还需要针对一个物体,让学生多维度描述它的特征,有意识、有序地进行观察和表述,同时通过表格记录,提升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的特征。
2.知道观察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就是在进行比较。
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器材准备】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
谜底:橡皮)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学生可以从橡皮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
(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发现物体的特征》教案
教学设计表
生3预测,说理由 活动三:探索2:掂量物体的轻 重
1 .学生掂量物体的轻重,用数 字1-5记录,最轻的用1表示, 最重的用5表示。
2 .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①介绍自己组掂量的方法 ②说一说五个物体掂量时遇到 的问题
③发现木块和塑料很难用掂量 的方法得出结果。
3 .小组展示:不同的结果,引 出掂量得出的结果还是不能统 一。
活动四:探索3:称量物体的轻 重
1 .生观察简易天平
2 .生判断物体的轻重
3 .学生思考:利用回形针称量 物体,快速知道五个物体的轻 重
利用简
4 .易天平称量五个物体
5 .小组交流汇报,五种物体的 轻重达成共识。
活动五:研讨
1.小组展示记录表,看看我们 的三次排序都一样吗?其他小
3.对比不同学生的不同答案,引出排序的结果不 一样。
活动三:探索2:掂量物体的轻重
1 .师引语:大家对五个物体的轻重预测不同,那 么我们来掂一掂的方法,比较它们的轻重。
2 .师分发物体,
师小结:我们掂量了五个物体的轻重,结果还是 不一样,古时候人们用一种简单的工具一一古代
衡器,看看这个仪器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活动四:探索3:称量物体的轻重
1 .师介绍古代衡器的制作原理。
两边一样重,平 衡。
哪边重,哪边就下垂。
2 .师演示:利用简易天平来比较木块和塑料的轻 重。
3 .师提问:利用回形针,怎样的称量方法能够帮 助我们更快速的知道五个物体的轻重。
活动五:研讨
1.师问:哪种方法更准确,说说你的看法。
一年级下册科学《发现物体的特征》教案【教材简析】《发现物体的特征》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起始课。
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体。
这些物体是物质存在的具体形式。
小学生需要从发现物体的特征开始认识各种材料,再从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这个过程是符合他们的认知需要和年龄特点的。
在这一课,学生将通过观察和描述特征来探究常见的物体,利用感官观察8种常见的物体,初步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来观察、描述并记录物体的基本特征。
教科书共3页,分为3个部分。
l.聚焦这部分内容有两个问题,前一个问题是为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后一个问题既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又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研究主题——观察自己周围的物体并描述它们。
这些问题,即可以帮助教师在探究活动开始前调查学生对物体的原有认识,又可以为学生接下来认识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
2.探索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一个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对8种常见物体进行观察和描述。
教科书首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用自己想到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这样可以了解他们已经知道的描述性词汇。
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儿童的语言使之发展成为科学词汇。
接着,教科书提示了科学观察的步骤和方法——选择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进行观察、比较。
教科书中的4幅图分别提示了4种比较和观察的方法:通过看,比较颜色或形状;通过闻,比较气味;通过看和摸,比较是否透明或光滑;通过掂,比较轻重等等。
这些方法将会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
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能较为全面地从各个方面描述物体,并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在活动手册的表格中。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描述加以规范和提炼,最后在记录表中呈现科学词汇。
必要时,教师要对一些比较难懂的词汇进行解释。
另外,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
3.研讨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讨论问题。
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反思(1)《发现物体的特征》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它承载着引领学生进入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重任。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围绕“观察一个物体”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两个活动展开教学,力求通过这两个活动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颜色、形状、气味、粗糙程度、轻重等特征,并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我通过猜谜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旨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为他们接下来独立描述物体特征提供思考依据。
学生在猜谜过程中,积极调动已有知识,从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等角度进行描述,初步感知了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特征。
在观察一个物体的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鼓励他们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
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们发现了玻璃珠、螺母、乒乓球等物体的多种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了描述。
在此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描述,记录了一些科学词汇,为后续的两两对比观察法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两两对比观察两个物体的环节中,我采用了引导发现的方法,通过木块与乒乓球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形状是物体的一个特征,并介绍了两两对比观察法。
接着,我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两两对比观察,发现更多物体的特征。
学生在对比观察中,逐渐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时,我未能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行为能力,导致部分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够细致。
其次,在引导学生描述物体特征时,我过于强调科学词汇的使用,忽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描述能力的培养。
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行为能力,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也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描述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物体的特征,逐渐提高他们的科学表达能力。
发现物体的特征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街小学马富军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会用一些科学词汇(如:颜色、形状、轻重、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程度等)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二)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三)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进一步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2.通过同伴交流,能及时地扩充自己的科学词汇库。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二、教学重点用各种感官观察不同的物体并用科学词汇描述不同物体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使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描述,意识到有些特征的描述是相对的。
四、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小组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透明硬塑料杯、海绵、1小瓶醋、不透明塑料袋五、教学过程(一)聚焦(引题)1.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体,你能说说“我们周围都有什么物体?我们怎样描述它们?”。
2.师生互动(观察物体的方法)(1)我会看:出示透明硬塑料杯,让孩子们说出它的名称,并能简单描述。
板书:眼睛(贴图)→看:颜色、形状、大小、厚薄、是否透明(2)我会闻:不透明小瓶里装着食用醋,请一名孩子闭着眼睛闻一闻并说出它的名称。
板书:鼻子(贴图)→闻:气味(3)我会摸:不透明袋子里装着海绵块,请一名孩子摸一下并猜出。
板书:手(贴图)→摸:软硬、粗糙程度、厚薄等→掂:轻重(4)我会听:老师吹响哨子,让孩子们猜出它是什么?板书:耳朵(贴图)→听:声音3.颜色、形状、气味、软硬、粗糙程度、轻重等都是一个物体的特征,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眼睛、鼻子、手和耳朵等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比较,从而发现它们的特征。
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去发现物体的特征。
(二)探究1.认识8种物体说出它们的名字,连一连。
《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天津市北辰区教学研究室樊雅富【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
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观察一个物体;2.对比观察两个物体。
通过这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颜色、形状、气味、粗糙程度、轻重等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为后面学习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
教材中观察的这些物体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感官和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学习如何用科学词汇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
【学生分析】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
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
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
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
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在行为能力上比较弱,课堂上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
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器材准备】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