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学复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儿童心理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什么是心理学1 最早的定义:研究灵魂的学问(未对心理学作出科学的解释);2 最终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 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分为: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又称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情感过程:人们通过认识过程认识事物的时候,绝不是无动于衷的,更不是淡漠无情的,而常常是对于各种事物持有不同的态度,并对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心理学把这些主管的心理体验过程叫做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不仅认识事物并对事物产生情感,还在情感的激励下,根据对事物的认识,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自觉地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完成计划的方式、方法,还要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标,这一心理过程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分为:个性倾向+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是决定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动力系统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三、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2 西方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派3 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四、心里的实质1 心理具有物质基础2 心理具有客观源泉3 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4 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第二节小学儿童心理学概述一、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童年期:6、7~11、12岁(一般为小学儿童)。
2 小学儿童心理学(童年期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
3 小学儿童心理学概念:是研究小学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具体地说,研究小学儿童在教育影响下学习的特点、认知的发展、情感意志的变化、品德与个性(社会性)的形成,以及这个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等心理规律与心理特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纲要
1健康?心理健康?学习策略?代币制?自尊?同伴关系?社会适应?2简要说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措施。
3简要说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4小学生情绪健康的内容包括哪些?
5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6学习习惯的种类有哪些?
7小学生学习辅导的宗旨是什么?
8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
9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0小学生同伴交往的认知偏见包括哪些?
11小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什么?
12小学生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13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14举例说明自我概念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15小学生社会适应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6小学生社会适应中,学校活动适应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7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8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有何重要意义
19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搜集小学生心理健康信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小学教育心理学是指对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的学科。
学习小学教育心理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思维、情感、行为等,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
以下是小学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复习资料。
一、小学生发展心理特征1. 身体发育特征:小学生身体发育迅速,大小运动技能逐渐成熟,耐力与力量提高,但还存在一些差异。
男生多数较女生高,但在有些方面如灵活度、肢体协调方面却不如女生。
2. 思维发展特征:小学生在思维方面开始进入综合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
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加专注,记忆力及联想能力也随之提高。
在问题解决方面,他们会更多地运用逻辑思维。
同时,还会表现出好奇、探索、快乐等情感特征。
3. 社会发展特征:小学生在这一阶段,开始具备社会交往能力。
他们更容易与同龄人进行交流,也能逐步了解不同年龄的人群。
此外,他们还会逐渐掌握社会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知识。
二、小学生学习心理特征1. 学习兴趣特征: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在这其中,一些社会化因素则会对小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2. 学习认知特征:小学生的学习认知特征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等。
在学习中,他们会表现出观察能力、思考能力、集中力、记忆力等多方面的认知特征。
3. 学习态度特征:小学生具备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他们期待成功、饱受挫败时仍充满信心,偏向把失败解释为外部因素等。
三、教育调节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原则1. 注意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模式固然重要,但是否针对性突出和有效依然是教育实践中的关键因素。
2. 强化过程与内在动力:强化过程是指以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小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过程。
3. 适度的端正、快乐的心态:适当的开始和结束、适度的竞争、有利于自我控制及取得成就感,排除心理上的障碍,是保证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必要前提。
以上是小学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复习资料。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心理特征和原则进行教学设计,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小学儿童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1.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研究内容
2.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设计类型、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1.发展的内涵、基本性质2.儿童关键期
3.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4.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三章
1.小学儿童大脑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
第四章
1.皮亚杰对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
2.小学儿童注意的特点、注意规律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3.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观察力的发展阶段、培养
4.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培养
5.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6.小学儿童概括能力、思维形式的发展
7.小学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8.小学儿童想象的特点与培养
第五章
1.小学儿童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
2.小学儿童言语发展的总体趋势
3.小学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特点与培养
4.小学儿童书面言语发展的特点与培养
第六章
1.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2.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3.小学儿童学习特点的研究内容
第七章
1.小学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
2.小学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
3.小学儿童意志品质的培养
第八章
1.社会化、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3.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特点与培养
4.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5.影响小学儿童同伴接纳性的因素
第九章
1.性别角色认同2.性别的差异3.性别定型化的阶段
第十章
1.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启示2.社会学习理论
3.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4.小学儿童攻击性行为。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概述: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
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遗传、胎期环境、社会文化、家庭教育对儿童
心理发展的影响;校风、出生顺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学习的准备:学习准备的基本内容、学会正确对待学习准备中的差异表现。
第四章:学习的分类、三种学派的学习理论
第五章:小学儿童知觉、记忆、言语发展的特点及在学习中的作用、小学儿童思维的性质、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六章:小学儿童学习的动机、情绪、性格的发展与学习的关系、掌握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态度的心理成分。
第七章:掌握小学儿童道德观念的特点、道德评价能力的特点、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
第八章:掌握练习曲线的典型势态与特点、小学儿童练习中及迁移中的差异、学会如何教会小学儿童练习和学习迁移的基本策略。
第九章:掌握儿童社会背景与行为的关系、小学儿童亲逆社会的行为。
第十章:掌握教师个性、挫折忍受力、焦虑、教学风格的概论、掌握教师期望、社会背景、个性差异对教学的影响。
第十一章:掌握教学模式的分类、个性发展教学模式的主要观点。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主要内容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2情感~,3意志~)和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2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两个方面。
)其中认识过程的。
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心理现象2揭示心理规律3指导教育实践心理学的学科形式: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或交叉科学。
心理学的体系:基础性心理学(普通~,发展~,社会~);应用性心理学(教育~,管理~,医学~)心理学的主要派别:1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2行为主义学派,华生3人本主义心理学派,马斯洛4认知心理学派。
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里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1人的心理,意识是高级物质的高级反映形式2~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社会性3~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1人的心理意识具有观念性2~主观性)4~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应(1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2人能创造性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3人能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完善自己)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意义:1有助于学好教育科学理论2有助于建立科学世界观。
实践意义:1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2~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3~进行教育科研4~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促进自身的发展。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系统~,发展~,实践~,教育~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听,嗅,味,皮肤)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肌体觉)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分类:1根据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视知觉,听~,嗅,味,皮肤2知觉对象的特点:空间知觉(形状~,大小~,方位~,距离~);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真动~,似动~,诱动~)知觉的特性:整体性(最主要,最基本的特性),理解性,恒常性,选择性(1对比关系的规律2活动性的~3组合规律)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应。
第一章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2、个性心理包括三个子系统: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3、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可归纳为气质差异、性格差异、和能力差异4、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暑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个部分5、实现反射的全部神经过程叫做反射弧。
它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暑、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5个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不仅有正向的信息传导,还有逆向的反调节,形成了一个环形回路,被称作反射环。
6、无条件反射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其神经联系是固定的,是人和动物都具有而学不会的本能反射7、条件反射是个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反射。
8、眼睛心理的方法实质就是在一系列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探究自变量和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9、测验法,是以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按内容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分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分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等。
10、调查法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收集被试各种有关材料来研究心里的一种方法11、个案法,一种较古老的方法。
它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相近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12、(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的原则13、(简述)小学教师心理学的意义:1、科学的理解人的心理实质,帮助教师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了解小学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有助于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施教。
3、学习掌握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小学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水平。
14、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是亚里士多德《论灵魂》15、冯特被视为科学心理学创始人16、构造主义心理学,第一个心理派别。
奠基人是冯特,著名代表人物为铁钦纳17、机能主义心理学,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世纪生活的过程18、行为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由20世纪初创立的一个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第二章1、{简述}心理学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稳定性和可变性;3普遍性和差异性,4发展的不平衡性2、遗传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或生物前提,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3、{简答}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快速性2、协调性3、开放性4、可塑性4、小学低年级,从过去以游戏为主导性活动转变为以学习委员主导性活动。
小学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1、心理学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行为与心理过程的科学。
三个含义:一是行为,是指可观察、可测量、可记录的活动,既包括明显的肢体活动,也包括生理或身体的变化二是心理过程——个体心理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知)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情)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意)个性心理: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观等心理过程的稳定特性:能力、气质、性格三是科学,包括两方面:1、有理论体系:有与我们日常观念相一致的;也有相反的和没想到的。
2、有科学的方法2、科学心理学的建立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小学儿童心理学(P13)4、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儿童心理》5、遗传与环境的争论(主要理解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1)绝对决定论(高尔顿遗传决定论)(华生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某一因素决定的。
2)共同决定论斯腾、鲁克森伯格、格塞尔。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环境与遗传两因素共同决定的。
3)相互作用论皮亚杰等等。
观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第二章1、小学儿童的大脑活动特点1)优势兴奋2)镶嵌式活动3)动力定型4)始动调节5)保护性抑制2、大脑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主要为一节课中的节律变化)1)一节课中的变化规律2)一天中的变化规律3)一周中的变化规律4)一学期中的变化规律5)一年中的变化规律第三章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哪四个阶段?它们的时间、名称、特点是什么,(主要是第三阶段)以及对教育的启示;同化、顺应、心理运算;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及对教育的启示。
2、注意;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注意3、知觉;知觉的基本特性;方位知觉的发展;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阶段;指导小学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心理学三年级复习提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的科学。
作为一名心理学三年级的学生,复习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任务。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本文将提供一个心理学三年级复习提纲,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一、认知心理学1.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认知心理学中的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理论4. 认知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二、社会心理学1.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理论3. 社会认知在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社会问题中的应用4. 社会心理学实验设计和研究方法三、发展心理学1.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发展心理学中的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发展特点和主要理论4. 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家庭和社会中的应用四、人格心理学1. 人格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人格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和评估方法4. 人格心理学在职业选择、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应用五、临床心理学1. 临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标准4. 临床心理学在心理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六、认知神经科学1. 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理论4. 认知神经科学在认知障碍、神经疾病和脑机接口中的应用七、应用心理学1. 应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应用心理学在教育、组织和健康领域的应用4. 应用心理学在社会问题解决和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以上是心理学三年级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提纲来整理自己的复习资料,并结合课本、讲义和相关论文进行深入学习。
最全的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定义小学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发展的学科。
它是研究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心理变化的科学研究。
其目的是让孩子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发展出正确的心理态度,促进他们在身心发展上健康完善,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高尚的人格,成为适应当今社会国家的新的有素质的一代人。
二、内容1、小学期心理学基本知识:了解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人格定型发展规律,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性格素质培养方法等。
2、心理咨询技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明确师生双方的沟通期望;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及学习态度;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消除负面情绪;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矛盾及学习困难;引导并提升学生的自尊心。
3、对不良行为的处理:掌握孩子不良行为发生的原因;思考问题,分析其原因;解决不良行为,引导儿童重新建立正确的感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世界;学会改变,培养创新能力。
4、教育方法: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协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职能,树立良好的家校关系;科学安排孩子的课外活动,增强他们的丰富的有趣的文化活动,使他们的学习充满乐趣特色;正确引导孩子树立正常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建立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定期分享谈论,激发每个孩子的学习欲望;增加孩子的独立思考素养,引导他们自主处理事情,培养他们独立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5、小学心理学发展:理解小学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结合实际创设心理发展环境,建立有创造力的课堂活动,加强多学科间的关联,结合新时代信息技术理论,重视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对学生感情进行有效的引导,注重孩子的身体发展,实施切实可行的计划,教育孩子的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适当的社会实践。
6、未来发展:树立新的发展观,建立小学心理学课程体系,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智慧,融合各门学科,实施跨学科教育;做好小学心理卫生工作,探索小学心理建设的新思路,完善公共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小学心理学》考试复习提纲第一部分说明本课程教学及复习要求的层次:[识记]是指学员通过学习能知道名词、概念、原理的基本内容,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包括必要的记忆,即能回答“是什么”。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为全面的领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把握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和联系,即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
[应用] 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单一的或能综合运用多项心理学原理分析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见解、方案,即能回答“怎么办”和“如何做”。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识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3、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心理—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其核心是思维,思维是人类心理发展高于动物的本质标志。
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情感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形成的基础,而个性心理形成后又会影响心理过程。
4,学习心理学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小学教师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有助于小学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第二节对心理的基本认识●识记:1、人脑的结构: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
2、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易变的反射。
它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4、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6、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的活动产生并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
复习提纲:
第一章
心理学的建立
一是从西方来看:第一位心理学家苏格拉底:对哲学家有一题目,其价值无限高过于这里的一切木石,甚至那里的一切星辰,这就是人心。
他一生投入到“认识自己的事业”中。
柏拉图: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心理健康取决于身体和心灵,健康的心灵寓于健康的体魄。
亚里士多德:对心理学有着系统杰出的贡献。
历史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论灵魂》。
二是从古代中国来看
荀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
韩非: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聪以听,托于天智以思虑;
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等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孔子,他的思想论及了心理学的多个方面。
如:性相近,习相远;
学而时习之;
听其言,观其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等等。
从以上两条线看心理学长长的过去,基本的定论是:
心理学寓于哲学中,不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因为以上的论述基本源于两方面:
一是日常经验;
二是哲学思辩。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当科学方法第一次被运用于解决心理学问题时,科学心理学就出现了。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小学儿童心理学、
小学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小学生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的科学,是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的说,它研究小学儿童在教育影响下学习的特点、认知的发展、情感意志的变化、品德与个性(社会性)的形成,以及这个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等心理规律与心理特点。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儿童心理》
遗传与环境的争论(主要理解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
皮亚杰等等。
观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大脑活动特点;
1、优势兴奋
2、镶嵌式活动
3、动力定型
4、始动调节
5、保护性抑制
大脑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主要为一节课中的节律变化)
P73
第三章
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哪四个阶段?它们的时间、名称、特点是什么,(主要是第三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P91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阶段性的含义表现为:
1、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儿童的认知具有不同的质的特点;
2、阶段与阶段间的关系是非连续性的;
3、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方面,儿童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
4、阶段的顺序性是不可改变的,不能颠倒、不能逾越。
以及对教育的启示;
1、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还应关注儿童思
维的过程;
2、不强调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
3、承认发展中的个别差异;
4、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与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P95
同化、顺应、心理运算;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及对教育的启示。
最近发展区
儿童“能为”与“可能为”之间存在一个发展区,这个发展区对儿童来说是“最近的”,只要给与支持或通过儿童的努力就可以达到。
对教育的启示
1、在教学中应实行“辅助”学习
2、教学着眼于儿童的潜能发展
2、注意;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
注意是一种能力,它使我们把心智努力集中于对象,而这种集中是可选择的、可转移的、可分配的。
(一)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
总体趋势:从无意注意优势地位,逐渐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地位。
1、无意注意的发展
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处于同一水平。
儿童大脑的发育是儿童有意注意发展的重要条件
2、有意注意的发展
小学儿童有意注意的两个方面:
一是有意注意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逐渐提高;
二是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小学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P110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注意
(1)合理运用注意规律
(2)培养儿童相关心理品质
P113
3、知觉;知觉的基本特性;方位知觉的发展;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阶段;指导小学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知觉是对感觉刺激作选择、组织与解释的过程
(一):知觉的选择性
将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特性。
影响知觉选择的三个条件: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2、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动静关系
3、个体经验
(二)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恒常性有多种表现:
如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等。
(三)、知觉的整体性(格式塔法则)
相似性
邻近性
闭合性
好的连续性
简单性
图形-背景
(四)知觉的理解性
用已有经验对知觉对象进行解释的特性。
二)、方位知觉
初入学的儿童一般能正确辨认前后、上下、远近,但对左右方位的辨认则有个发展过程。
朱智贤等的研究发现,左右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5-7岁比较固定的认识自己的左右方位;
2、7-9岁初步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3、9-11岁较灵活的、概括的掌握左右方位。
4、记忆的分类(主要是书上第二和第三种分类,短时记忆广度);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小学儿童记忆在量上的发展特点;小学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趋势或特点(以笔记内容为主)。
5、小学儿童想象能力的培养。
第四章
1、小学生口语发展的特点及培养。
2、小学生书面言语与口语发展的趋势(看笔记);小学儿童识字的基本情况(即特点)
3、小学生内部言语发展的阶段。
第五章
智力发展的趋势(贝利的智力成长曲线);智商的稳定性;智商发展的个体差异(以书上内容为主);韦克斯勒的智力分类。
第六章
个性(人格):人格是一个人在行为、情绪和认知方面自身相对一致而有别于他人的特征模式。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前五个阶段、名称、主要的发展任务、培养方法);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此阶段任务: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展出对周围环境的态度。
培养方法:一定的育养技术;父母子女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2、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与怀疑感
此阶段任务:发展自主性。
培养方法:允许儿童做与其发展(年龄)相适应的行为,但是这些行为要符合一定3、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
此阶段的任务:发展良心;获得性别角色。
培养方法:父母应积极支持儿童的游戏活动和智力活动。
的规则和要求。
4、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
此阶段的任务:发展勤奋感。
培养方法:教师针对个别差异的学生的有效指导。
5、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基本的同一感分散或混乱
此阶段的任务:发展自我同一感,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
培养方法:鼓励青少年进行实际体验。
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
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
生物学因素;
社会化因素;
个体的自我意识。
一、最初的个性或气质
托马斯等人的研究表明先天的气质倾向是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基础.
二、体貌与体格的影响
体貌与体格特征与个性发展之间存在有意义的相关。
三、成熟速率的影响
一般认为,早熟的男孩倾向于更自信和更受欢迎,但早熟的女孩并不具有这种优势。
有些研究证明,早熟儿童在学校测验中分数较高.
第三节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家庭
一、父母的教养
1、不同的教养模式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鲍姆令特的研究:
对儿童的成熟水平进行区分:最成熟的、中等成熟的、最不成熟的三组;
自我意识;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亲子关系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