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实用文 (2)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6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选官制度。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选官制度主要包括世袭制、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1、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
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
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对后世政权的好处: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2、军功授爵制军功爵制是在春秋战国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逐渐产生和确立的形势下出现的新的军政制度。
如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爵和赐给田宅。
可见,军功的大小是用人的标准,军功大的授给的爵位就高。
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
因此这种制度摧毁了奴隶制的上层建筑,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但豪强地主由此产生,经西汉的恢复,到东汉发展到高峰,成为东汉的显著政治特点。
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发展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和士族制度的形成,使封建政治更加腐败、黑暗。
3、察举制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
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
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
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4、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
存档编号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及其启示系别文法系届别 2016届专业历史学学号 **********姓名许俊亮指导老师李云彪完成日期2014年11月20日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化进程 (2)(一) 原始社会——选举贤能制度 (2)(二) 夏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 (2)(三) 春秋战国时期——客卿制 (2)(四) 两汉时期——察举与征辟制 (3)(五)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 (4)(六)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度 (5)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启示 (6)(一)考选 (6)(二)多途选拔 (6)(三)回避 (7)(四)保密 (7)结语 (8)参考文献 (9)内容摘要: 自上古三代至明清,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选拔官吏的途径很多, 从原始社会的“选举贤能制”到夏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再到战国时代的“客卿制”、两汉的“察举”和“征辟”、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各有其历史发展的过程和时代特征。
通过对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历史沿革的分析,从中吸取经验,获得启示。
这对于当今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启示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化进程选官制度也称仕进制度, 是一个国家选拔官吏程序个规则。
繁荣以人才为本, “得人者昌, 失贤者亡”, 因此历代对官吏的选拔考核极为重视。
选官自有国家始,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 战国至秦出于客, 汉以后出于郡县吏, 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①概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 在后代不断得到发展。
可分为六个阶段,即“选举贤能制”、“世卿世禄制度”、“客卿制”、“察举”与“征辟”、“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综述1、商周时期,采用“世卿世禄制”(世官制)。
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
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
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
这种世卿世禄制,与后代的“选贤任能”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在“世卿世禄制”下,也有“选贤任能”的现象,比如商汤重用伊尹,文王起用姜尚等等。
但这种选贤任能未能打破世卿世禄制的基本原则,只是较为个别的“破格”现象。
2、春秋时期(公元前770一前475年),选贤任能成为春秋时的流行风尚。
齐桓公纳鲍叔牙之谏,重用同他有一箭之仇的管仲,委以军国要务,奠定了东方大国的基础。
秦穆公在用人上不拘一格,把来自敌国的丕豹、少数民族的由余、五张羊皮换来的奴隶百里奚,统统网罗在自己麾下,成为西方霸主。
还有如楚庄王任用“鄙人”孙叔敖,问鼎中原,饮马黄河;吴王阖闾重用楚国亡臣伍子胥,几乎灭了楚国;越王勾践重用范蠡和文种,卧薪尝胆,灭吴复仇。
整个春秋时期,选拔优秀人才的故事不绝于书。
但是,这时的选贤任能,属于一种“伯乐相马”式的人治方式,只是对世卿世禄制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新制度。
3、战国时期(公元前475一前221年),在官吏选拔上广泛推行军功制和养士制。
军功制就是把功劳大小作为选拔官员的基本条件。
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说苑〃政理》)。
特别是秦国,商鞅变法时明确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真正做到了如同商鞅所说的那样:“利禄官爵专出于兵,无有异施也。
”(《商君书〃赏罚》)养士制就是由执政的高级官员豢养一批具有特殊知识或技能的士人,作为人才储备,为己所用。
“士”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在政治上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社会群体,是当时新型职业官员的主要来源。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中兴以人为本”,自古有“得人皆昌”、“失贤者亡”之说。
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一)奴隶社会的选官制度—世袭制世袭制主要是依据血缘关系选拔官吏的制度,贵族依据血缘关系世袭爵位。
这是为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而服务的(二)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古代史上,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是复习的重点内容。
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在长期的摸索之中,选拔官员的制度逐渐成熟,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军功授爵制战国时期开始实行。
战国商鞅变法时推行奖励军功,按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的措施。
这一制度的实行,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增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它与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的状况相一致,但作为选官制度,还未发展成熟2、察举制两汉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
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
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内容。
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这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皇帝征召是由皇帝征召才能之士,由皇帝召见面试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是根据人才的才能和品德,由地方官推选为官的制度西汉汉武帝时期这套选官制度基本成熟,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
各方面突出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东汉时期,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
察举主要是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
但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基层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它将世家地主世代为官的特权通过选官制度确定下来,其选官的标准是门第高低。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全(含选官制度)01基本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萌芽于战国内容:①理论上,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②实践上,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建立于秦朝内容: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3)巩固于西汉内容: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于隋唐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于北宋内容: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
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
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
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6)发展于元朝内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7)强化于明清内容: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务机构。
西汉的人才选拔制度是什么_文化_匿名_天涯问答西汉的选官制度选官方式一:察举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这种制度秦汉以前就有,不过限于下级官吏而已。
到秦朝,已经比较广泛地实行了由下而上的推举制度,如韩信“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②,《史记·范雎列传》所载:“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这里的任,当作保举讲。
许多记载都说明秦比较普遍地实行了推举人才的制度。
汉高帝刘邦称帝不久,就感到选拔统治人才的必要,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下诏求贤,对象是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并要求登记品行、仪表和年龄。
惠帝、高后时,都曾诏举“孝弟力田”,使其为民表率。
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分别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汉初著名的政论家晁错即是通过十五年这次诏举入朝为官的。
到汉武帝时代,汉代察举遂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
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说: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四科取士大约起于西汉,下迄东汉未改。
不过有时单举其中的一二科,或全举四科,均有诏令临时规定。
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
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实授官职。
现将察举主要科目分述如下:(1)孝廉。
孝廉即孝子廉吏。
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①这是举孝廉的开始,本为举孝察廉二科,即举孝子和廉吏各一人。
然而在后来的通常情况下,孝廉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
武帝初次诏举孝廉并不顺利,原因是汉承秦法,举人失当者有罪,所以各郡国对察举孝廉并不积极,“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一、发展演变(一)夏、商、西周时期:选官制度处于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主要为“世卿世禄制”。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代替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
它以家庭血缘关系为标准来确定攻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确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宗法制度是这一政治准则的支撑与基石。
世官制下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并且世代享有采邑与封地。
当时贵族垄断了教育文化与学术,称之为“学在官府”。
世官制的建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二)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5年),选贤任能成为流行风尚。
对世卿世禄制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但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用人新制度。
(三)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在官吏选拔上广泛推行军功制与养士制。
战国时期各国相继进行变法,先后确立了封建制。
尤其是商鞅变法,在选官方面施行“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沉重地打击了宗法贵族的势力。
“士”在战国时期已成为政治上具有大影响和作用的社会群体,是当时新型官员的主要来源。
军功制和养士制的推行,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
(四)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秦统一后,在全国各地推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统治政策,军功地主与法家人物成为了主要的官僚来源,酿成了秦代苛酷的政治风格,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二世而亡。
(五)两汉时期(公元前202~220年):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主要为察举制和征辟制。
⑴察举制度就是根据国家的需要,由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和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能够担任官职的人。
它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员的最主要途径。
察举的内容有孝廉、秀才和贤良方正、贤良文学两大类科目,其中以孝廉为最多。
中国古代各朝选官制度1.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
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
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须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
即“三代以上出于学”。
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秦国:实行军功爵制,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3.两汉: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
另外,西汉皇帝还征召才能之士,令官吏陪同入京,授予官职。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
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
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
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
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
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
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
皇帝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在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中,选官是一个严谨而严格的过程,旨在确保能够选拔出具备良好品德和才能的人才来担任政府职务。
这一制度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封建社会,延续至清朝结束。
世袭与科举制在古代,选官制度主要分为世袭制和科举制两种。
首先是世袭制,这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典型制度。
按照世袭制,统治者将政府职位世袭于高门望族。
这些高门望族以血缘关系为凭据,维持并传承着政府职位。
这种制度下,官员的能力和素养并不是首要考量因素,而是以出身和血统为基础。
然而,由于世袭制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如出现腐败和不称职的官员,以及社会层级固化等,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向更公平公正的选官制度转变。
其次是科举制,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制度于隋朝开创,一直延续至清朝结束。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首先是乡试,也称为县试,考察的是基本的文化素养和品德,合格者可以参加会试。
接着是会试,也称为省试,考察的是文化学问的高深程度和辨析能力。
通过会试选拔出的考生则进入最终的殿试,这是皇帝亲自参与的考试,旨在筛选出最优秀的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选拔官员的程序更加公正和透明,为广大人民提供了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
然而,科举制度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例如只重视文化学问而忽略实际才能和管理能力,导致选官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科举制度也逐渐遇到了挑战。
其他选官制度除了世袭制和科举制,古代中国还有许多其他的选官制度。
例如,在唐朝时期实行的三省九部制度,将政府职位分为文官和武官,通过人事考试和任命制度选拔官员。
这种制度在唐朝达到了高峰,但随后陷入腐败和腐朽。
另外,在宋朝时实行的推恩令制度也是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
推恩令制度通过赏罚机制和选拔标准,选拔官员并控制官员的行为。
这种制度通过严格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来维持政府的稳定和效率。
总结在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中,世袭制、科举制、三省九部制和推恩令制度等不同的机制交织在一起,旨在确保官员的素养和能力,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讲义)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特别是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一批批廉能之吏共同维护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社会的长治久安,经济文化的繁荣,使悠久的华夏文明永葆生机,源远流长。
因此,历朝历代所推行的选官制度在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作一简要概述。
第一章选官制度一、世卿世禄制(世袭制)世,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义也。
原始社会末期,“禅让制”遭到破坏。
夏商周时,世袭制,依血缘亲疏来定各级官员的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二、军功制(一)军功制“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
”(二)客卿制魏信陵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齐孟尝君三、察举制、征辟制盛行于两汉时期,以察举制和征辟制为主要形式。
(一)察举制察,考察;举,选取,举荐。
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前 134 年)确立,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方式。
察举制的科目按举期可分为两类:1.常科,又称为岁科,各郡每年按规定举荐人才,为主要的举荐方式。
2.特科,不常采用。
(1)岁科a.孝廉,意为孝顺亲长,廉能正直。
b.茂才,又称秀才、茂材。
茂,美也。
c.察廉,又称举廉。
廉,廉吏。
d.光禄四行,四行,质朴、敦厚、逊让、有行(或节俭)四种品行。
(2)特科:可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其中以贤良方正、明经为主a.贤良方正b.明经c.贤良文学d.直言极谏e.孝悌力田f.明法g.明阴阳灾异h.勇猛知兵法(二)征辟制征,又作“徵”。
征辟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四、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由曹丕定制,至西晋时趋于完备,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其上承察举制,下启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实质上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一)产生背景察举制到东汉末年时,为门阀士族所操纵,滋生了种种腐败,士族与中小地主、知识分子的矛盾尖锐、斗争激烈。
(二)从内容上来说,选官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1)设置中正(2)品第人物——此为中正官主要职责。
夏商西周选官制度篇一: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沿革中国历代都非常重视对官吏的选拔,制定了许多种不同的人事选拔方式,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富有特点的选拔制度。
北宋的苏轼曾经总结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到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这一段话精辟地概括了中国古代官吏选拔方式上的几个主要阶段,因为经常为研究人事管理的专家学者所引用。
我们今天的讲座,基本遵循苏轼的思路,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官吏选拔方式进行介绍和评析,力求使大家对我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和发展演变有一定的了解,从中汲取好的做法和经验,不断完善我们的干部管理工作。
一、尧舜禹时期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勉强生存,这种群体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氏族,以后发展为部落和部落联盟。
氏族或部落首领具体由部落议事会民主选举产生,“选贤与能”,通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得到大家的公认,才能确立为接班人,前任首领以让位的方式实现领导权的更替。
这就是我国古代传说的“禅让制”。
在《尚书》、《史记》等古代典籍中,保留了尧舜禹时期选贤举能的一些弥足珍贵的记载。
据载,尧晚年召集由四岳(四方部落首领)组成的议事会,询问继承人的人选,命四岳“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四岳大致推举民间的虞舜,认为舜虽为“盲者子”,生活在“父顽、母嚣、弟傲”的家庭环境中,“能和以孝,蒸蒸治,不至奸”。
尧日:“吾其试哉”。
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通过“观其理家之道”,进而“以理家而观国”,后又“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
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
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候远方宾客皆敬”。
通过一系列的考察,证明舜确实品德高尚,处理政务和组织管理才能非凡,且获得众人的拥戴。
更为严峻的考验是“尧使舜入山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证明其应变能力和忍耐力都是非凡的,于是“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继续在实践中加以考察培养,尧临死前“乃权授舜”。
河南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押题信息卷(二)(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朝选官制度逐步形成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
唐朝科举制下形成的“纳卷”“行卷”制度,最大限度地推动了诗歌创作之繁荣。
唐朝科举考试没有弥封制度,考官直接面对考生。
同时,仅靠考场短暂比试而决定考生前程的方式确实也存在不合理性。
为了弥补科举考试过程中此种不足,唐玄宗天宝元年礼部侍郎韦陟知贡举,针对性地采取了“纳卷”的措施。
《旧唐书·韦陟传》载:“陟先责旧(文),仍令举人自通所工诗笔,先试一日,知其所长,然后依例程考核。
片善无遗,美声盈路。
”此后,朝廷效仿这种做法,大约在天宝年间形成制度。
所谓“纳卷”,就是指唐朝考生应省试之前,选择自己的优秀作品交纳给主试部门,由主试官们先行过目。
“纳卷”制度依然有两个不可避免的弊病。
第一,唐朝进士科“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每人选优秀作品十多首,总共就有一万多首作品。
让主试官在有限的时间里,认真读完这么多作品,并加以甄别,是一件艰难的工作。
第二,如韦陟这样“尤鉴于文”的主试官毕竟不多。
考生因此自寻出路,“行卷”应运而生。
所谓“行卷”,就是考生将自己的优秀作品选在考前送呈当时社会上各界名流,请求他们向主考官推荐,从而增加及第的希望。
与“纳卷”“行卷”等相关,唐代形成了相应的“公荐”“通榜”等做法。
即:在进士科考试之前,向主考官公开推荐考生,考前就决定录取名次。
如《唐摭言》卷六记载,太常博士吴武陵持杜牧的《阿房宫赋》向知贡举崔郾举荐其为状元,崔郾答曰“已有人”“不得已,即第五人”,意思就是此时状元乃至前四名的人选都已经内定,这时候只能内定许杜牧为第五名了。
可见,行卷制度下科举考试的名次在考前往往就已确定。
在如此科举选官制度背景下,唐人不会写诗,没有优秀作品可选,便是自绝前程。
况且,唐朝进士科考试录取名额极少,(唐摭言)中也提到彼时“五十少进士”。
沭阳如东中学首届高二学生实用文阅读题(教师版)曹志正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18分)(原创)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黄留珠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自三代到明清,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发展序列。
对此,历史上不少学者曾作过总结,例如苏轼指出:“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
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这一总结有一定的道理。
大家知道,历史上选官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制时期。
《礼记·礼运》描述当时的情形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里的“选贤与能”即当时自然而然形成的选拔公职人员的规程。
中国古代尧、舜、禹相“禅让”的传说,具体地反映了当时选拔人才的情况。
夏商以后,开始了“家天下”。
《礼记·礼运》记述了当时“大人世及以为礼”。
这里的“大人”,旧注释为“诸侯”,实际还应包括官吏,而“世及”之法,不仅仅是诸侯的传位原则,同时也是官吏的任用规程。
《尚书·盘庚》云“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秦誓上》云“官人以世”,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这种官吏“世及”的制度,即世官制。
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
周世官制的特点,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在继承权位之前必须经过国学的教育。
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
春秋时,社会开始大变革。
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制度。
到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
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唯功唯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
为了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统治者在选官方面创立了察举制。
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
荐举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
汉武帝以前察举制刚刚建立,选官多出自客士,汉武帝以后,此制逐渐向规范化发展,按郡国人口规定察举的人数,每岁举孝廉、秀才两科,即岁举性科目。
东汉末,由于“天下兴兵,衣冠世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通典·选举二》),故魏王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中正制。
这实际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
其具体做法:“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
”政府据此以授官职。
应该看到,九品中正立制之初,具有选贤用意,但不久即被门阀势力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隋唐之后,门阀势力衰落,中小地主兴起,九品中正制遂为新兴的科举制所取代。
所谓科举制,是一种考试选官的制度。
它的基本特点,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就是说白丁能否释褐为官要凭考试成绩。
此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大发展于北宋。
明清时期,科举制达到了极盛。
《明史·选举制》讲:“明制,科目极盛,卿相皆由此出。
”《清史稿·选举志》亦讲:“有清一沿明制,二百余年,虽有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
”这两段话,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科举选官鼎盛的情况,作为成熟的重要标志,是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完全合流。
学校储才以应科目,而科举必由学校。
这种“学校——科举”培养选拔人才的模式,从当时世界范围来看,无疑是十分先进的。
然而也要看到,随着我国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极度发展,明清两代的科举完全笼罩在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之下。
尤其是八股文这种内容空虚、形式呆板的经义文字,竟主宰明清五百余年的科举考试。
所以,科举制极盛之日,也是它开始走向没落衰亡之时。
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最后的一次科举考试,从此,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便宣告终结。
考察以上三个时代,不难看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1.文章结尾时说“考察以上三个时代”。
这“三个时代”分别指什么?战国时期选官制度与早期社会哪个时期制度相似、与哪个时期的制度不同?(5分)答:“三个时代”指:夏商以后、秦汉、隋唐至明清。
(3分)与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制时期“选贤与能”相似;与夏商以来的世官制不同。
(2分)2.请简述秦汉时代的察举制选官制度的本质和特点。
(6分)答:察举制的本质,是通过官员考察后推荐贤者为官。
(2分)特点:汉武帝之前,察举制选官,是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
(1分)荐举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选官多出自客士。
(1分)汉武帝之后,此制逐渐向规范化发展,(1分)按郡国人口规定察举的人数,每岁举孝廉、秀才两科,成为岁举性科目。
(1分)3.文章说科举制到明清“达到了极盛”,作者是怎么证明的?科举制的利弊各是什么?(7分)用引证法。
引用了《明史》“明制,科目极盛,卿相皆由此出”和《清史稿》中“二百余年,虽有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的记载。
明代卿相都是科举出身,清代虽有他途得者官者,但科举出身的占极大多数,足见两朝科举制之盛。
(3分)科举制之利:①考试选官,公平,平民考试成绩优秀,也能“释褐为官”。
②科举与学校教育完全合流。
(2分)科举制之弊:①明清两代的科举完全笼罩在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之下。
②内容空虚、形式呆板的八股文,长期主宰了科举考试。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4——6题(18分)(原创)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组缃中国的小说,和世界各国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
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
,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
梁代萧统编《文选》,提出了文学定义,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但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不包括小说。
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是唐代之后的事。
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陈鸿的《长恨歌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
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富于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
参照萧统的文学定义看,虚构,想象,正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正是讲求文采。
从此,小说便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
宋代的小说大致是根据史事记载完成的,没有什么虚构和富有文采的创作加工。
后来各个朝代的历史小说,大多走了宋代传奇的路子,这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
这时随之兴起的是话本。
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进行再创作的。
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
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性格见长。
由这里再发展,便成为文人的独立创作。
代表作是《金瓶梅》,它在小说发展史上开辟了一条新路。
无论《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写的都是非凡的人物或者不寻常的英雄;而《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和日常生活的道路,通过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沿着《金瓶梅》所开创出来的道路,《红楼梦》问世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中国小说发展的脉络及特点,大致就是如此。
在这里还可以发现我国小说发展的几条规律。
其一是:中国的小说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
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
文人创作与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呈现了重视情节的特点。
重视写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而是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以外在的情节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还有一条规律,就是史传文学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
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总结了史传文学的经验,说:“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矛盾的统一体,不可能有纯粹的东西。
一方面有善恶、是非之分;另一方面好人身上有缺点,坏人身上有长处。
古典小说对史传文学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对人的看法和描写上。
史传文学作品如《左传》《史记》等采取“实录”的态度写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文人参与创作的《水浒传》。
再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就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多立足于现实。
任何神话都产生于现实,由现实问题的触发而幻想出来的。
举《西游记》为例,书中写的虽是神怪奇幻的境界,但唐僧“八十一难”中遇到的所有魔怪、各种磨难都是现实生活中有的。
明代危害最大的政治势力之一锦衣卫,遍布全国,朝野恐怖。
《西游记》中所写的魔怪总是从神佛那里来,而在被孙悟空快打死时又总被神佛收去,就不是没有现实根据的。
《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大闹天宫,后陪唐僧取经,降魔伏怪,实际是继续同统治势力作斗争。
孙悟空的胜利总是大快人心,正是辛辣地挖苦与讽刺了神佛即现实统治势力。
吴承恩在他的志怪小说《禹鼎志》序中说:“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正因为《西游记》这样立足于现实,才引起当时的轰动并得到广泛流传。
(有较多删节)4.梁代萧统提出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文学定义,请写出“沉思”和“翰藻”的含义,再根据文本第四段内容,概括一下什么是“话本”。
(6分)答:“沉思”指的是文学创作中的虚构和想象;“瀚藻”指的是讲求文采。
(2分)话本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性格见长的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
(4分)5.请举出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两种(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并分别说出其特点和价值。
(6分)其一是唐代的传奇小说,特点是富于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价值是使小说从此告别了史实记载,发展成为文学创作。
其二是明代的《金瓶梅》,它是我国第一篇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和日常生活的道路,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6.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总结了史传文学的经验,其中说:“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这与《史记》的哪一传统相契合?请从《三国演义》或《水浒传》中举出一个实例加以印证。
(6分)答:不虚美,不隐恶。
(2分)举例示例:《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刻画最能体现这一创作原则。
作者是憎恶曹操的,浓墨重彩的描写了曹操自私、残忍等“奸绝”的一面,但也实事求是地写出了曹操的政治军事和文学上的雄才大略,使人物形象丰满且真实可信。
又如:作者是把关羽作为义勇的偶像来刻画的,但并没有为他的骄横、傲慢进行讳饰。
《水浒传》中,作者着力刻画李逵忠义、率真、勇猛等美德,但也表现了李逵的鲁莽粗疏,使得一个出身社会最底层的起义英雄的形象栩栩如生。
(只需举一例,但第二答必须由两个方面组成:举例+简析)(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8分)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宗白华①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荃》里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
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