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相对论32
- 格式:docx
- 大小:29.05 KB
- 文档页数:3
爱因斯坦和玻尔的三次争论作文素材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爱因斯坦和玻尔的三次争论作文素材】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爱因斯坦和玻尔的三次争论的作文。
我很喜欢学习科学知识,所以很高兴能写这个题目。
爱因斯坦和玻尔,你们听过这两个人吗?他们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是大名鼎鼎的相对论创始人,玻尔则提出了量子论的理论。
第一次争论第一次争论发生在1920年代初期。
当时爱因斯坦提出了"上帝不掷骰子"的观点,他认为宇宙是遵循着确定性规律运行的。
但玻尔却坚持认为,在微观世界里存在着不确定性。
这次争论中,爱因斯坦持有传统的科学理念,坚信宇宙有一个内在的逻辑秩序。
而玻尔则代表了量子力学的革新思想,主张在微观世界存在着不可预测的随机性。
虽然当时爱因斯坦的声望很高,但玻尔的观点后来被实验所证实,这为量子理论在科学界站稳了脚跟。
第二次争论第二次争论发生在1927年。
那一年,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著名的"EPR佯谬",试图找出量子理论的漏洞。
EPR佯谬描述了一种纠缠态的情况,爱因斯坦认为这种情况违背了相对论中"信息不能以超光速传播"的原理。
玻尔当时并没有直接回应爱因斯坦的挑战。
直到1935年,他提出了"量子不可分割性"来反驳EPR佯谬。
玻尔指出,在量子系统中,我们无法确定单个粒子的性质,只有将整个系统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才有意义。
这场争论虽然爱因斯坦占了先机,但后来被证实是玻尔更加正确。
这次争论进一步巩固了量子论的地位。
第三次争论第三次争论持续到1949年爱因斯坦去世。
这次争论的焦点是统一场论。
爱因斯坦希望能找到一个统一所有基本力(包括引力)的理论,但一直没有成功。
而玻尔则更关注量子论的发展和应用。
他指出量子力学只是一个统计理论,不可能完全描述微观世界的确定性运动过程。
在这场争论中,两人都没有说服对方。
但事实证明,量子理论在微观世界有着巨大的解释力和应用前景。
宇宙终极答案 42宇宙的终极答案到底是什么?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所有学者都想要知道的答案。
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学者都曾经尝试去回答这个问题。
那么,这个问题到底有答案吗?宇宙终极答案是“42”?著名的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在其著名的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描写了一个著名的桥段,大概的意思是:老鼠建造了一部超级电脑,名字叫做深思。
老鼠们问这台超级电脑:生命、宇宙以及万物的终极答案到底是什么?经过了整整750万年的计算之后,超级电脑深思告诉老鼠的后代,生命、宇宙以及万物的终极答案是:42。
“42”到底有什么含义?至于道格拉斯·亚当斯为什么要写“生命、宇宙以及万物的终极答案是:42”?实际上,并没有人知道,甚至可能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或许,这个数字“42”只是他随便写下来的一个数字,并没有任何含义。
由于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在广大科幻迷心目当中的地位十分崇高。
因而,“42”被广为流传,成为了一个“梗”。
每当有人问起宇宙的终极答案时,都会有人直接回答:42。
甚至在国外的一些搜索引擎上,曾有一段时间搜“宇宙的终极答案是什么”或者“一切的答案是什么?”,搜索的结果显示就是:42。
不仅如此,甚至有很多人开始为“42”找各种牵强的理由,甚至找到了人类历史上和“42”有关的各种巧合,比如:马拉松的总长度是42公里195米等等。
曾经有人问过道格拉斯·亚当斯,“42”到底有什么含义?道格拉斯·亚当斯的回答是这样的:首先,这是一个玩笑。
我需要先找到一个简单并且很简短的数字,然后直接选择这个数字就可以,并没有刻意的安排。
那些二进制,十三进制,吐蕃赞普之类的推测其实全都是空穴来风,并不是真实的。
实际上,当时的情况是:我正坐在写字台边,看着花园,想了想,“42”就可以。
于是,我就把他打了出来。
生命、宇宙和万物的终极答案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抛开“小说”,就只谈如今人类认知中“生命、宇宙和万物的终极答案”,那么这个答案最有可能是什么?其实也有很多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甚至还在继续往“42”上去凑,他们凑出了“42个问题”,这“42个问题”都是科学前沿研究的问题,也就是目前科学家还不知道的“42个问题”。
关于爱因斯坦一生的20个问题关于爱因斯坦一生的20个问题据国外媒体报道,1955年4月18日,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逝世,享年76岁。
1915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终审稿出版,这是继狭义相对论之后,近代科学的又一个重大成就。
1921年,爱因斯坦因其1905年发表的论文"光电效应",即狭义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他的相对论理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科学著作之一。
对于这位伟人,我们究竟知道多少。
以下是国外媒体归纳的你该知道的有关爱因斯坦的二十件事。
1 童年的爱因斯坦学习迟钝?小的时候,爱因斯坦学说话很慢。
事实上,爱因斯坦把所有的句子都要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觉得没问题了才说出来。
有记载显示,爱因斯坦直到九岁之后才不继续这么做。
因此,爱因斯坦的父母常常觉得自己的孩子智力有问题,甚至还为此咨询过医生。
他还对抗权威,导致一位中小学校长将他开除。
他取笑历史,说他从来不需要知道这么多。
但这些特点让他成了天才。
大多数成人都认为,他对权威的过度轻蔑让他怀疑常规的至理名言。
他说话慢让他对普通事情特好奇,比如时空。
他的父亲在他5岁时给了他一个罗盘,以至于让他在晚年时还苦苦思索磁场的自然属性。
他更喜欢想图像而不是文字。
2 爱因斯坦学习不行?一些研究人员声称发现了爱因斯坦童年时表现出轻微的孤独症症状,也叫艾斯伯格症候。
剑桥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的主任西蒙-巴伦-柯洪(Simon Baron-Cohen)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文章中声称,孤独症患者通常"有着很强的系统思维能力,但是情感比较冷淡",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类型的人在数学、音乐或者绘画等学科中的系统思维能力突出。
但是这看起来并不可信。
爱因斯坦十几岁的时候就有很亲密的朋友,他们之间感情很好,爱因斯坦同样热衷参与大学组织的讨论,有很好的言辞交流,总之对待朋友很热情友爱。
3 爱因斯坦的数学不及格?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爱因斯坦学生时代数学很差,经常不及格。
现代科学十大未解之谜2014-01-26中国企业家思想TOP10存在“最小粒子”吗?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曾经认为物质、时间、空间这些东西是可以无限分割的。
《庄子·天下》中这样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用数学的语言来解释这段话,意思就是你可以把1尺长的棍子进行无数次对半分割,第一次对半分割得数是0.5尺,第二次是0.25尺,第三次是0.125尺……这个过程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
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物质是连续的,人们可以将它无限地分割下去,我们永远也得不到一个不可再分割的“最小颗粒”。
但很早就有人怀疑“物质可以无限分割”的观念,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相信最小颗粒是存在的,他把这种粒子叫做“原子”。
德谟克利特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一种不可穿透、不可分割的实体,一切原子都有着相同的性质,只是在形状、大小、重量、排列、位置上有所不同。
万物有生有灭,但组成它们的原子却不会跟着毁灭,只会从死亡的物体转移到新生的物体身上。
后来科学家们的确发现了原子的存在,但它却不是最小的粒子,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被胶子束缚着的夸克组成。
从目前的情况看,电子和夸克似乎都是最小的“基本粒子”。
之所以说它们是基本粒子,是因为任何与这些粒子的结构相关的现象,在实验中都没有观察到,它们像是一个不可再分的点,而不像质子、中子、原子核和原子那样,有可测量的大小。
粒子物理学家们建立了一个标准模型,来解释目前已发现的所有粒子和它们之间的作用力。
但并不像德谟克利特说的那样,只存在“原子”这样一种最小粒子,标准模型中包括了62种基本粒子,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刚刚被找到,这样标准模型中所有粒子的存在都已得到了证明。
然而这些今天被称为基本粒子的东西,就一定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吗?人们以前曾经认为原子是最小粒子,但后来发现它其实是个复合体。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今天不可再分的东西,明天有没有可能发现它又只是个复合体呢?这样的过程,有没有尽头呢?假如从量子论的角度来看,世界不是光滑的,在粒子世界中,物质、能量、时间、空间都表现出不连续的特征来,因而世界必定不可能无限分割下去,最小粒子必定存在。
惊险刺激的⼗⼤核战电影!前⾔近⽇,⽇本共同社和多家国际媒体爆出,⽇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核电站中120万吨核废⽔倒⼊海洋。
核废⽔,暴⼒处理!消息⼀出,像是丢出了⼀颗重磅炸弹,整个世界都沸腾了……这些核废⽔是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故的产物,⽇本在纠结了10年后表⽰,这是唯⼀处理它的⽅法。
泄露后为了避免放射性物质外泄,⽇本进⾏了净化处理,却⽆法去除氚。
它是氢的同位素,也带有放射性。
所以倒⼊海洋中,必然引来众多反对的声⾳。
核能⾃上世纪被发现并运⽤以来,就成为了悬在⼈类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只需要⼩⼩的物理反应,就能产⽣巨⼤能量。
但是,这种巨⼤的能量⼀旦失控,造成的后果也⾮常严重。
⾃1945年世界上第⼀颗原⼦弹引爆以来,全球⼈民就被巨⼤的核恐惧阴云所笼罩着。
再到1979年美国三⾥岛辐射、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和2011年的⽇本福岛核灾——也⼀次⼜⼀次的让世⼈看见核潜在的巨⼤危机和庞⼤代价,也不断证明核能依然是⼀个我们⽆法完全掌控和处理的狂暴⼒量。
电影作为⼀种艺术媒介,早已对于此⼀议题有过诸多讨论、批判。
今天就为⼤家带来⼗部与“核”有关的电影,让我们深刻了解⼀下这个“⽣命收割机”——核。
点击下⽅⼩程序,观看完整影⽚↓↓1、《⼴岛之恋》1959导演: 阿伦·雷乃编剧: 玛格丽特·杜拉斯主演: 埃玛妞·丽娃 / 冈⽥英次⾖瓣 8.6 IMDb 8.0阿伦·雷乃长⽚处⼥作。
标志着西⽅电影从古典主义转向现代主义,由同属左岸派的玛格丽特·杜拉斯编剧,雷乃在⽚中将⼴岛原爆纪录⽚与情欲段落交叉剪辑,通过⼀位法国⼥演员与⽇本建筑师之间的爱情故事将个⼈的苦难与战争浩劫相结合,对是“爱情”、“反战”、“时间与忘却”、“理智与情感”作了探讨,达到电影与⽂学的平衡。
2、《奇爱博⼠》1964导演: 斯坦利·库布⾥克编剧: 斯坦利·库布⾥克 / 特⾥·索泽恩主演: 彼得·塞勒斯 / 乔治·C·斯科特⾖瓣 8.8 IMDb 8.4美国国际安全及军情分析⼤腕约翰·派克曾说,“关于核战略的所有东西,都可以从《奇爱博⼠》学到。
林徽因散文欣赏:悼志摩林徽因经典散文欣赏:悼志摩十一月十九日我们的好朋友,许多人都爱戴的新诗人,徐志摩突兀的,不可信的,残酷的,在飞机上遇险而死去。
这消息在二十日的早上像一根针刺触到许多朋友的心上,顿使那一早的天墨一般地昏黑,哀恸的咽哽锁住每一个人的嗓子。
志摩……死……谁曾将这两个句子联在一处想过!他是那样活泼的一个人,那样刚刚站在壮年的顶峰上的一个人。
朋友们常常惊讶他的活动,他那像小孩般的精神和认真,谁又会想到他死?突然的,他闯出我们这共同的世界,沉入永远的静寂,不给我们一点预告,一点准备,或是一个最后希望的余地。
这种几乎近于忍心的决绝,那一天不知震麻了多少朋友的心?现在那不能否认的事实,仍然无情地挡住我们前面。
任凭我们多苦楚的哀悼他的惨死,多迫切的希翼能够仍然接触到他原来的音容,事实是不会为我们这伤悼而有些须活动的可能!这难堪的永远静寂和消沉便是死的最残酷处。
我们不迷信的,没有宗教地望着这死的帷幕,更是丝毫没有把握。
张开口我们不会呼吁,闭上眼不会入梦,徘徊在理智和情感的边沿,我们不能预期后会,对这死,我们只是永远发怔,吞咽枯涩的泪;待时间来剥削着哀恸的尖锐,痂结我们每次悲悼的创伤。
那一天下午初得到消息的许多朋友不是全跑到胡适之先生家里么?但是除去拭泪相对,默然围坐外,谁也没有主意,谁也不知有什么话说,对这死!谁也没有主意,谁也没有话说!事实不容我们安插任何的希望,情感不容我们不伤悼这突兀的不幸,理智又不容我们有超自然的幻想!默然相对,默然围坐……而志摩则仍是死去没有回头,没有音讯,永远地不会回头,永远地不会再有音讯。
我们中间没有绝对信命运之说的,但是对着这不测的人生,谁不感到惊异,对着那许多事实的痕迹又如何不感到人力的脆弱,智慧的有限。
世事尽有定数?世事尽是偶然?对这永远的疑问我们什么时候能有完全的把握?在我们前边展开的只是一堆坚质的事实:“是的,他十九晨有电报来给我……“十九早晨,是的!说下午三点准到南苑,派车接……“电报是九时从南京飞机场发出的……“刚是他开始飞行以后所发……“派车接去了,等到四点半……说飞机没有到……“没有到……航空公司说济南有雾……很大……”只是一个钟头的差别;下午三时到南苑,济南有雾!谁相信就是这一个钟头中便可以有这么不同事实的发生,志摩,我的朋友!他离平的前一晚我仍见到,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他次晨南旅的,飞机改期过三次,他曾说如果再改下去,他便不走了的。
最后的问题阿西莫夫最后的问题,是在公元二○六一年五月二十一日,在半开玩笑的情况下首次被提出来的。
那时正值人类在星光熠耀的舞台上首次登场。
起因是酒酣之中,以五块钱作赌注的一次打赌。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亚历山大·雅道尔及保杉·鲁波夫是“茂的模”的两个忠实仆从。
那巨大的电脑一哩又一哩长的表面,那冰冷、卡嗒作响而又不停闪着亮光的表面,背后究竟进行着什么样的活动?这两位料理员比世界上任何人都知得清楚。
他们至少对那整个电讯传递及所有回路的基本蓝图,有一大致的概念。
这个体系的复杂性与日俱增,在很久之前,即已超过任何个别的人所能全盘掌握的地步。
“茂的模”可以自我调整和自我修正。
它必须具有这种能力,因为没有任何人为的力量,可以足够迅速或堪以适当地为它作出调整和修正。
故此,雅道尔和鲁波夫只是对这庞然怪物作出一些很轻微和表面的看管和料理。
不过,他们倒是尽心尽力地去做的,没有人能比他们做得更好的了。
他们输入资料,把问题修改以适合“茂的模”的需求,最后把输出的答案翻译和整理。
很显然,他们跟其它所有同业的人员一样,都极有资格分享“茂的模”的光荣。
数十年来,“茂的模”帮助人们设计船支,测定轨迹,使人类能抵达月球、金星和火星。
但再远一点,地球那贫脊的资源,便再不能提供宇宙飞船所需的燃料。
这些冗长的旅程需要太多的能量。
人类已经以越来越高的效率来开采地球上的煤矿及铀矿。
可是,地球上的煤和铀都是有限的。
但一步一步地,“茂的模”搜集了足够的资料,能对更深奥的一些问题,作出更为彻底的解答。
就在公元二○六一年五月十四日,以往一度曾是理论的构想,终于变成了事实。
太阳的能量被储存、转化及直接地利用,规模遍彻整个行星。
地球熄灭了她的煤火,关掉了它的铀反应炉,随而开启了一个特殊的电钮,把自己连接到一个小型的供应站那儿。
这个直径一哩的供应站,以地月间一半的距离环绕着我们这个行星。
整个地球就依赖着一些看不见的太阳能光束来行走。
七天的时间,并不足以使那光采和热闹黯淡或沉寂下来。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赵鑫珊①平常我们谈论较多的只是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而对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爱因斯坦则较少提到,尤其是对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几乎根本没有触及、发掘。
这不论对美学界、科学界和教育界认识爱因斯坦,都是一大憾事。
②在所有的艺术中,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他尤其酷爱。
有一次,有人问他对巴赫有何见解,爱因斯坦则回答说,关于巴赫的作品和生平,我们只有聆听它、演奏它、敬他、爱他,而不要发什么议论!……③最意味深长的动人的情景是,他常常同普朗克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弹钢琴者是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演奏小提琴的,则是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
量子论和相对论共同构成了本世纪物理学科的两大支柱。
在科学上面他们共同描绘了物理学的一幅优美壮丽的图景,在音乐艺术中,他们同样能奏出扣人心弦的和声。
④除音乐外,爱因斯坦还推崇文学。
他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斯妥耶夫斯基和萧伯纳的作品。
在青年时代,他常常同友人在一起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
大家知道,高斯是十八、十九世纪的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可是在爱因斯坦的心目中,陀斯妥耶夫斯基比高斯更重要:“陀斯妥耶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⑤这是因为他深深地懂得它们的伦理价值。
爱因斯坦认为,文学艺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他们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他确信:“个人的生命只有当它用业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的更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
”而大艺术家有这方面的作用往往要胜过科学。
⑥在他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他们是两个闪闪发光、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
从事艺术、科学的最大乐越不是占有,而是不断的追求。
⑦这些见解无疑充分表述了爱因斯坦同艺术之所以有密切关系的深厚根源。
的确,科学和艺术是相互补充的。
前者能满足我们的理性追求,后者能满足我们的感情渴望。
⑧在爱因期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值得追求,还因为它们体现了一种绝对的和谐的美。
622021 10 世界科学FICTION 微科幻“选择你人生里最好的一年,然后我们就能送你去那一年过退休生活。
”你大概会觉得,兜售一项要让你永远消失的服务会很困难。
但假如你挑对申请人,假如你施加恰如其分的游说,呃……我的意思是,拿这个家伙为例——他叫杰弗里•查默斯,60岁,没有家人,没有子女,婚姻维持了差不多一辈子,如今是名鳏夫,妻子死于癌症。
他的申请表里就这些内容。
他孑然一身,大概在梦想着人生里更好的日子——那时人年轻,有爱情,生活如冒险。
他这笔生意可能很容易做。
“你没有听说过多重世界理论?”他当然听说过——毕竟,他此刻就坐在我的办公室里。
但是,尽可能简单地把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并没坏处。
并非人人都是量子物理学家或者多重宇宙退休方案的销售代表。
“想象一下,在那么多无限数量的世界中,存在一些极为不同的世界,但许多世界和我们的世界几乎一样。
事实上完全一样,除了某些微小的细节,譬如苹果的味道不一样。
”查默斯仅仅摇摇头。
好吧,一个水果的比喻无法提供与公司培训一样的背景信息,但这位顾客看起来理解东西比较慢。
不过,我并不惊讶——到他这把岁数的一些老人甚至连设置简单的全息屏幕都不会。
“没关系。
重要的是,这项理论如今成了实践。
我自己对于波函数和量子纠缠也了解不多,但这样的话,你获得不错的退休生活,我们的星系能喘一口气,摆脱……老化的人群。
所以我们才得到这么多补助金,而你的养老金提供方也将我们列为选择之一。
许多人都渴望这个服务能给自己的人生助推一把。
”“波函数?量子纠缠?”“量子力学的术语。
你开车的话并不需要知道氢气引擎无权选择的纠缠编译 思羽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632021 10 世界科学如何工作,对吧?只用知道这项技术能运作,这么说吧,它会让你从A 点到达B 点。
”有时候我的这番话会惹来笑声,有时候不会。
但查默斯的反应一直很冷淡,于是我估摸着这招值得一试。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作为一部投资1亿美元的文艺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于11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主人公派·帕帖尔在船难中失去了一切,上天还在他的救生船上“安排”了一头孟加拉虎。
影片在视觉创新上拥有《阿凡达》一样的野心,但没有走上盲目堆砌视觉奇迹的道路,而是在充满想象力的美景与情感之间平衡。
导演李案并不想让这个冒险故事变得更加刺激紧张,而是把派放置到宏大、纯净到极致的情境中,隔绝、迷失让他削会与吃人老虎共处,他从苦难和困境中领悟出意义。
印度少年派·帕帖尔的故事,并不止于一部纯然美丽的风景片。
1 1亿美元拍了部文艺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花了李安4年的筹备时间才拍成,原因是他根本找不齐那么多愿意冒险的投资人。
小孩、动物、水都是拍戏的大忌,将会给影片带来大量的麻烦和大量的成本,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把这些禁忌占全了,加上片名跟动画片一样缥缈,主题颇为文艺,没有人愿意把美元扔在水里。
李安花了大量时间说服投资人,最后为影片投入1亿美元以及3000人的制作团队。
虽然花了大量金钱和人力物力,但该片并非一个单纯的刺激惊险的冒险故事。
它没有宏大的场面,也没有阿凡达那样奇幻的外星人。
在印度风格的音乐中,影片花费了大量金钱为主人公派“造境”,把他放置到宏大、纯净到极致的情境中,让派远离人类社会之后感受隔绝、迷失,让他学会与吃人老虎共处,让他从苦难和危险中领悟出意义、战胜内心兽性的邪恶,同时也带领观众思考信仰何为。
从主题和类型上来看,该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文艺片。
2 老虎要吃人,却让主角活了下去影片主角派居住在加拿大,面对前来采访的作家,他开始讲述他16岁那年的故事,当时他与经营动物园的家人,为了生计带上动物坐船从印度前往加拿大。
影片的核心部分从派的家人遭遇船难之后开始。
唯一的幸存者派开始在太平洋上漂流,救生船上还有一头斑马、一只鬣狗、一只猩猩和一头叫“理查德·帕克”的老虎。
一番撕咬缠斗之后,只剩派和老虎活下来。
爱因斯坦⽯破天惊的五篇论⽂,你都看过吗?⼀爱因斯坦这块⼉⽯头掉到地球上,到1905年⽯破天惊。
在爱因斯坦这部传奇中,1905年、1919年和1922年是最重要的3个年份。
此处先表1905年。
1905年成为奇迹年,是因为爱因斯坦的五篇⽂章。
1905年6⽉9⽇莱⽐锡《物理学刊》发表爱因斯坦的论⽂“关于光的产⽣和转化的⼀个启发性观点”。
这篇⽂章是《物理学刊》发表的最成功的⽂章之⼀,因为它提出“光量⼦”假说,完满解释困扰物理学家20多年的光电效应,在物理学上第⼀次证明光既是微粒⼜是波,⼀统惠更斯与⽜顿彼此对⽴的光学理论。
即使没有相对论,单凭光的波粒⼆重性理论,爱因斯坦仍然可称历史上最伟⼤的物理学家之⼀。
16年后,爱因斯坦因这个理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篇论⽂发表前,爱因斯坦于1905年4⽉30⽇完成第⼆篇论⽂“分⼦⼤⼩的新测定”,7⽉20⽇,他将这篇17页的论⽂作为博⼠论⽂提交苏黎世⼤学。
其实他⾸先提交的是奇迹年的第四篇论⽂“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学”,但被苏黎世⼤学拒绝,因为导师们都看不懂,所以才改交“分⼦⼤⼩的新测定”。
这个苏黎世⼤学不是枪毙他第⼀次博⼠论⽂的苏黎世ETH⼤学,它⽐ETH宽容得多。
导师委员会对这篇17页的论⽂质量评价很⾼,但却再次退货,因为论⽂格式有误,还有些笔误。
最主要的原因⾮常搞笑,他们认为17页作为博⼠论⽂太短了。
看官须知,⽆论中国还是德国,现在博⼠论⽂动辄就是⼏百页。
于是,作为妥协,爱因斯坦⼜勉强加了⼏页废话,最后这篇21页的论⽂于7⽉底被苏黎世⼤学接受,8⽉15⽇爱因斯坦将它寄给《物理学刊》,最终发表在该刊1906年第4期上。
论⽂发表前,1906年1⽉15⽇,爱因斯坦凭这21页在苏黎世⼤学获博⼠学位。
这篇论⽂⾄今仍为全世界物理学论⽂引⽤率冠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4倍,⽐他的光量⼦论⽂⾼出8倍!犹太物理青年爱因斯坦并不知道他已经发表了世界物理学历史引⽤率冠军,他只是继续投稿。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一):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
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了3个月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爱迪生12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搞笑的实验.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立刻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齐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
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
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
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爱迪生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於找到了适宜的灯丝,发明了电灯.之后,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二):达尔文的故事达尔文小的时候,一次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别小看这泥土,是它长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吃,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达尔文问:“妈妈,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狗是狗妈妈生的,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达尔文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姥姥生的,对吗?”“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是上帝!”“那上帝是谁生的呢?”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个谜,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开呢!”达尔文自幼喜欢花草树木、鸟雀虫鱼.上学以后,他仍然持续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骑马、打猎、钓鱼、采集矿石、捕捉昆虫、钻进树林观察鸟类的习性.对达尔文来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问号,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常常边观察边沉思,甚至忘记了危险.有一次,达尔文在一个古代城堡上散步,像往常一样陷入了沉思.他心不在焉地迈动着缓慢的脚步,突然一脚踩空,从城垛上跌了下来.这时候,达尔文的神智十分清醒,头脑还在思考.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三):牛顿的故事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的故事》爱因斯坦的故事(1):诙谐相对论一次,一群青年学生包围了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爱因斯坦的住宅,要他用最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他的相对论。
当时,据说全世界只有几个科学家看得懂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
爱因斯坦走出住宅,对这些青年说:比方这么说你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
喏,这就是相对论!爱因斯坦的故事(2):迷路一天,斯顿高级研究所主任办公室的电话骤然响了起来,女秘书拿起话筒,听到电话里的声音:你能否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儿?秘书回答,她不能奉告,因为要尊重爱因斯坦博士的意愿,他不愿自我的住处受到打扰。
这时电话里的声音降低到近乎耳语般地说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我正要回家,但是找不到家了。
原先,爱因斯坦参加科学讨论会回来,路上一心思考着讨论的问题,不知不觉地迷了路(刚到普林斯顿)。
爱因斯坦的故事(3):职业模特儿一头乱蓬蓬的白发,一张布满皱纹的脸。
一撮横七竖八翘起的胡子,一双浅棕色陷入深思的眼睛这是艺术家为我们留下的爱因斯坦的形象。
爱因斯坦性情温和,心地善良,从来不忍心拒绝摄影师、画家、雕塑家的请求。
然而,要应付络绎不绝的艺术家,摆出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姿态实在花费了他的很多时光。
有一次,一位萍水相逢的客人问及他的职业时,他毫不思考地回答道:职业模特儿!爱因斯坦的故事(4):国籍的归属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有一次在巴黎大学演讲说:如果我的相对论证实了,德国会宣布我是个德国人,法国会称我是世界公民。
但是,如果我的理论被证明是错的,那么,法国会强调我是个德国人,而德国会说我是个犹太人。
(韩国人说:别争了,爱因斯坦祖籍韩国)爱因斯坦的故事(5):谈笑对批判1930年,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做《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
爱因斯坦闻讯后,耸耸肩道:100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就足够了。
法律辩护可看的74部电影1、《死囚168小时》 Dead Man Walking (1995) :苏珊·萨兰登奥斯卡奖作品。
西恩·潘演一个死囚,死前获得了宁静。
而凶杀事实是渐渐呈现出来的,也并非重要,重要的是死囚的心理变化。
2、《刺杀肯尼迪》JFK (1991):检察官调查肯尼迪案。
奥利弗·斯通导演,美国有人说他在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而另有一个我国网友曾说那个凯文·科斯特纳最后陈词的长镜头让他激动流泪。
很好的法庭演讲啊,被很多人赞为经典。
3、《伸张正义》 And Justice for All (1979) :又名义勇急先锋,阿尔·帕西诺主演。
北大一老师作文举例称此片主角是一个三流律师。
是三流吗?不是,只不过确实是一个在生活中挣扎的律师,为公正与恶法官作鱼死网破式的斗争。
说他是三流,太市井味了。
本片对律师在公正与职业义务之间的挣扎也有很好的表现。
4、《甘地传》 Gandhi (1982) :甘地学法律的,也做律师。
本片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
5、《丑闻》 (1950):日本法律电影,黑泽明重要作品。
“故事以一个无能而又品质恶劣的辩护律师和一位委托他对损坏名誉案件做辩护的年轻画家为中心展开”,“压轴一场法庭戏差不多长达15分钟,镜头沉实,剧力迫人”。
6、《民事诉讼》 A Civil Action (1998) :又名“禁止的真相”“公民行动”,获得当年奥斯卡提名,着名律师电影,约翰·特拉沃尔塔主演,是由畅销作家强纳森哈尔的名作《民事诉讼》改编,为一真实故事。
本片也常为国内法学老师提起,比如其中的睡醒后第一句是“我反对”情节。
一部对美国现实法律的有很集中很细腻表现的优秀电影。
《民事诉讼》故事叙述一当红律师,因接手一水污染案件而失去了一切;但与此同时,他才有机会认清法律真义及生命价值。
他在一无所有的窘境下,继续研究该案,上诉时间长达八年,最后终于胜诉。
80部结局出乎意料的经典电影(排名不分先后,每部都很精彩)(截至20121012)1.穆赫兰道【国家】美国/法国【类别】惊悚/剧情/悬疑【影片长度】146min【对白语言】英语【导演】大卫·林奇David Lynch【主演】娜奥米·沃茨劳拉·赫利【内容简介】好莱坞的穆赫兰道上,一个名叫丽塔的女人遇上了一场车祸。
车祸中的另外两个看上去显然不怎么正经的男人当场丧命,而丽塔则幸运地死里逃生。
但是她完全失忆了,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无法记起。
她从车里爬出来,跌跌撞撞地来到一座公寓,藏身于公寓外的灌木丛中……天亮了,丹尼餐馆,警察丹跟同事赫伯说起了他的恶梦,梦境中出现了这家餐馆。
不祥的预感使丹跟赫伯非常恐慌。
他们仓皇地逃进邻近的小巷中,但梦中景象突然出现……立志要做演员的金发女孩贝蒂抱着梦想来到洛杉矶,与她同机的一对老夫妇笑容古怪,她借住在外出的鲁丝姨妈的公寓。
贝蒂惊讶地发现房间里竟有一个陌生的失忆女人,她称自己为丽塔,这个黑发女人的皮包里有大量的现金和一把神秘的蓝钥匙……2.记忆碎片◎年代2000◎国家美国◎类别犯罪/剧情/神秘/惊悚◎语言英语◎片长113分钟◎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主演盖·皮尔斯凯瑞·安妮·莫斯乔·帕托利亚诺小马克·布恩◎简介莱昂纳多·谢尔比(盖·皮尔斯)总是穿着价值不菲的手工制套装,开着最新款式的美洲豹跑车,表面看上去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成功商人,可是,他却没有家,匿名住在廉价的汽车旅馆里,用现金付帐,他的生活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向杀害他妻子的凶手复仇。
原来,若干时日以前,正值新婚的谢尔比夫妇遭到了一名歹徒的袭击,凶犯残忍地杀害了莱昂纳多的妻子,莱昂纳多自己虽然从死亡线上挣扎了回来,却因为脑部的严重损伤而得了一种奇怪的“短期记忆丧失症”,从此他只能记住几分钟前发生的事情。
尽管在警方看来,这是一起每天都会发生的普通抢劫案件,但是莱昂纳多的生活却从此彻底改变了,不满于警方草草结案,莱昂纳多发誓要追查到凶手,替惨死的爱妻报仇。
残雪《最后的情人》的思考刘亚利残雪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她的创作以现代的手法,独特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创作观念和体会,没有笨拙的模仿和故作姿态的卖弄,眼于人物深层的精神世界,深入人物内心,并深挖细究,独辟蹊径,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真性情,具有鲜明创造风格和个性化特征,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残雪于2005年花城出版社出版《最后的情人》,就她本人自己来说“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也许这是一部有些奇异的小说——无视常规、放荡不羁而又过分空灵。
就连作者我,在刚写完这部小说之后,心里也是充满了重重迷雾的。
然而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这部小说在开辟空间方面是比较成功的。
”《最后的情人》确实是一部奇异的小说,可以说,整部小说没有跌宕起伏、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没有生动鲜活、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没有开合有度、浑然一体的结构。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部小说排斥人和水平面的描写,以及通常那种情节逻辑的操纵。
在同类小说中,它在这方面或许是最为走极端的。
”在这部奇异的小说里,最吸引读者眼球的地方,首先是空灵的构思,就如作者如上说的一样,是个无视常规的空灵的存在,小说在情节之外、人物之外、结构之外寻找着创作的自由,完全挣脱了传统小说注重人物塑造、注重结构完整的创作模式,在文学创作的精神层面、客观的层面上作出了大胆的、另类的努力,作者似乎是以最理性的最客观的姿态审视着作品中似乎甚至与常人不同的人物们,在奋力摆脱着眼前的迷雾,寻找着出路,所进行的非常人所能为的努力。
小说中,作者的精神旅程大开大合、大起大落,任意游走,无所牵绊,或进或退,从地下瞬间至到空中,从遥远瞬间至眼前,人物的精神活动完全失去了常理,作者不是在塑造形象而是在人物超越常规的思维的牵引下前行着,下一步是什么,无法预料,这种叙事空缺的存在这似乎就是小说最具魅力的所在,人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留给读者的仅是无果地推理的困扰。
即便如此,小说中每个人物彼此独立又彼此联系,他们之间不存在前因后果却保持着高度的紧凑,没有亲疏远近却互相完成塑造,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精神追求,乔爱看书以至于到了痴迷的程度,甚至跟老板或主顾谈生意时也不忘看小说、里根热衷于自己庄园的扩张、埃达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马丽亚眼看着丈夫乔对书籍的爱好吞噬了一切,毁掉了他们的夫妻生活,面对丈夫无时无刻的“游走”,给马丽亚自己带来了突变,也像丈夫一样陷入了“神游”的圈套,首先是倾其所有来买各式各样的首饰,将买来的首饰不是用来佩戴而是装进首饰盒,然后就是不厌其烦地编织挂毯,乔和马丽亚的儿子不专心读书一心想当个花匠,等等。
32 习惯性默认机制
回想自己在当教师的那些年里有过这样一种体验,课上完了总有个别人反映上课的内容都听得懂,可就是轮到做习题了却往往不会做,为什么?一直很疑惑,是我讲课不好还是他们真的很笨?现在总算明白了,原来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常常是分段的。
每个人的认识思维是有层次差别的,最基础的是“记住”,记住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过程、细节等等;在记忆的基础之上“理解”,理解其含义、作用,前后的逻辑关系,为什么这样等等;进一步的就是“类比”,练习题的条件、过程等与上课内容、例题虽然说法有些不同,但属于同一类,于是“依样画葫芦”加深理解;更进一步的就是“推理”,可以这样比喻,老师给了我“一把刀”并且演示怎样用这把刀切青菜,我掂量掂量就明白了拿这把刀可以用来切青菜,也可以切菠菜甚至可以砍树。
当然学习内容的难易、复杂程度会影响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
对于相对简单的内容,可以轻易的走完记忆-理解-类比-推理的全过程,很快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而对于复杂、艰难的内容甚至连记住也难。
于是,记不住的另找时间去记,理解不了的还得花时间以及通过练习等方法加强理解,直至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然而上课受进程、节奏所限,能记住多少算多少,不能理解的搁一搁(存疑),所以认识事物的过程常常是一个个片段需要不断补全。
我的记性较差,所以我的思维特点是记住必须的,尽量记得更多,记不住的交给推理。
做习题碰到不会做的难题,首先想到的是对理论、定理的理解到位了没有?是否忘了还有“存疑”没有弄明白?还是根本就“无疑”、“忽视”甚至无理由的“默认”理当如此?这就是我发现的“习惯性默认机制”。
习惯性默认机制其含义就是对一些“疑难问题”受条件限制无力进一步思考,或者由于其它更多的问题遮蔽了这个问题,使得该问题长期被忽视、遗忘而成为“理所当然”。
例如,传说有人向爱因斯坦提问,要求简单解释下相对论,爱因斯坦风趣的说:假如你和一位美女坐在一起,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但如果是和一位丑女坐在一起,就会觉得时间慢得难耐,这就是相对论。
对普通大众来说“习惯性默认机制”其实很普遍,没有“习惯性默认机制”大概人人都会疯了。
当一个理论难到无法理解却没有任何能力质疑时,就会拼命的顺其意思去理解接受,而你偏偏的“理解接受”了,到了这个地步就是“毋庸置疑”拒绝质疑。
打破习惯性默认机制,揭开隐藏的问题往往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否则就会走入迷宫甚至不可自拔。
一个理论体系就像一颗大树,由根基、主干和枝丫树叶组成。
欧几里得几何体系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几何体系,它由23条定义、五条公设、五条公理作为强大的根基,再由这些定义、公设、公理结合起来作为几何体系的主干,各种几何定理成为枝丫树叶。
欧几里得几何体系自创立以来没有一个真正的问题可以存疑以至于动摇其根基,曲面几何充其量就像立体几何一样,是欧几里得几何体系的分支,是欧几里得几何体系的发展,所谓曲面几何是从否定“平行线不能相交”公理上建立起来的说法纯粹是一个花招,因此它不属于“打破习惯性默认机制”的范畴,只能说是几何学的发展。
在我的知识范围内,属于“打破习惯性默认机制”的第一个概念好像应该就是“超距”。
人类对光的传播的认知上,一开始应该是无意识的或默认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到无法想象。
然而当“超距”这个概念被提出来时,就表明人类对光的传播需不需要时间存了疑问,于是当光超距问题被打破时,结果是发展出了光速有限-光速不变-相对论时空观-现代宇宙观这样一个膨大的理论体系。
那么在相对论中,光速不变原理就存在“习惯性默认机制”默认现行对光速不变的认知,于是更深的含义没有得以揭示;膨胀被收缩遮蔽是第二个,光源与光的关系是第三个,第四个当然就是“看见”。
之所以每次拾起相对论都从洛伦兹变换推导开始,是因为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在对相对论的认知上有欠缺,哪里有认识不到位的地方,期望通过重温发现那些缺失,仅此而已。
习惯性默认机制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每个人的精力能力有限而世界无限,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理论都认识到位,于是对绝大多数理论特别是不怎么喜欢或不怎么迫切想知道的理论抱着习惯性默认机制知道结果就可以了,但是对专业研究者就不同了,你必须对你的专业理论全面清楚认知,认不清楚就存疑。
与习惯性默认机制相反的似乎还有习惯性拒绝机制,可以引用万维钢老师在其《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中的两段话来说明:
Part one 反常识思维别想说服我
这个毛病叫做“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
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东西了,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
一旦我们有了某种偏见,我们就无法改变主意了。
Part Three 霍金的答案物理学的逻辑与霍金的答案
我曾经在一次聚会上跟一位牧师聊天。
这是一位非常虔诚的牧师,走到哪都带着一个破旧的随身听(里面有有声版的《圣经》)。
我以为我的知识足以挑战他的信仰,我问他你怎么可能相信地球是在六千多年前被上帝创造的呢?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地球上有很多东西的年龄超过一百
万年。
不料这位牧师说了一个几乎让我目瞪口呆的理论。
他说上帝创造万物的时候可以创造各种年龄的万物。
这就好比说假设我现在可以创造出来一个人来,这个人的年龄看上去是20岁,可是他是什么时候被创造的?现在被创造的。
这真是一个完美的理论,我无法从逻辑上质疑它的正确性……
一棵理论大树上的两个枝丫会互相打架,这就是悖论,悖论提示你这个理论还应该有疑问存在,可惜相对论上的习惯性默认机制甚至比光速不变原理还要强大,彻底遮蔽了双生子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