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暖流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暖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 体会“暖流”的含义,感受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 难点:体会“暖流”的含义。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暖流吗?它有什么作用呢?
揭示课题:《暖流》。
2. 初读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自读情况,理解词语的意思。
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3. 精读感悟
学习第1 自然段,了解江主席看望师生的时间和地点。
学习第27 自然段,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7 自然段。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
复习生字词语。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精读感悟
学习第8-10 自然段,理解“暖流”的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江主席为什么会问王辉这些问题?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8-10 自然段。
3. 总结全文
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暖流”的理解。
4. 拓展延伸
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江主席的故事。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暖流》教案(精选10篇)《暖流》篇1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1、读课题,谈谈对暖流的理解。
2、寒冬里的南开大学涌动着一股暖流,这股暖流从何而来?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组织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巡回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组织交流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组织开火车读。
(2)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相读一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4)读完后组织评议、正音。
4.组织再默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5.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6.请大家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起因、经过、结果)(交谈前——交谈中——交谈后)第一段:(1)江主席来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大家都很激动。
第二段:(2-6)江主席对年轻人关怀备至,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
第三段:(7)同学们对江主席发自内心的敬佩。
三、指导写字1.出示全文生字,引导讨论:这么多生字中,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很快记住其中的哪几个?2.指导用钢笔描红。
四、作业设计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设置疑问,导入课文1、寒冬里的南开大学涌动着一股暖流,这股暖流从何而来?2、再读课文,划出你能感受到“暖流”的词句。
二、交流对话品读感悟1、交流感受“暖流”的语句。
2、从这些划出的句子中,你觉得江主席怎么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细细体会。
平易近人:江主席来了,他满面春风,想同学们致意。
…和蔼……兴致勃勃……抑扬顿挫……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背《滕王阁序》、《水调歌头》(练习朗读,感受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知识丰富。
)3、课文写了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
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真实、自然、生动、形象)4、齐读最后一节。
想一想,王辉为什么会打心眼里佩服江主席?反复朗读王辉的话,体会其中的激动和敬佩之情。
2 暖流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针对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人物精神,领悟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学生的真诚关怀。
2.在品味文中中国古诗词的精美的同时,体会人物精神,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的表达方法。
练习用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
【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年学生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难点】在品味人物精神的同时,练习用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
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暖流”的含义,请大家对照阅读卡,发表一下自己对“暖流”的理解。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肯定和明确)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暖流》。
[设计意图] 首先教师利用自己的语言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思维转移到老师这边,然后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和自己的理解,同学回答对“暖流”的认识,为全面认识“暖流”做好铺垫。
一、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主要做了什么。
3.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说江主席给你留下的印象。
(亲切、温和、知识渊博、关心青年人等等)(1)交流并读书推进读懂:①指名读课文第3自然段,这段话写了什么内容?你能从这段话中选取词语概括主要内容吗?(读书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地方;交流主要内容提取关键词语——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从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平易近人)②指名分角色朗读第4、5自然段,从这两段话中选取词语概括主要内容。
(江主席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的关心)③指名读第6自然段,想想这段应怎样来概括,应选取哪些词语?(关心青年的学习)(2)课文写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但并没有直接讲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的描写来刻画的。
这样写的好处是。
(指导学生填上空白)4.重点指导朗读。
(1)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你在看什么书呀?”(温和、亲切)(2)江主席强调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该背下来。
暖流【教材分析】这篇记叙文讲述了江主席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并和他们亲切交谈的事,反映了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表达了他对青年人的关怀。
学习本课,主要有两个切入点,一是阅读: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二是写作:学习通过动作、表情、语言来反映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8个生字,尤其要注意“蔼、滕、轼、阙”的字形,读准“宫阙、苏轼、和蔼、婵娟、滕王阁序、抑扬顿挫、琼楼玉宇”等词语,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和蔼、抑扬顿挫”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语言的方法,学习通过动作、表情、语言来反映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4.能明白“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学习重难点】1.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语言的方法,学习通过动作、表情、语言来反映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能明白“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知识链接】1.元曲和唐诗、宋词的区别:唐诗、宋词和元曲在句法和风格上都是不同的。
曲比较通俗,诗和词则雅一些。
唐诗主要是五、七言诗,词则要按词牌填词,句型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
曲和词类似,要按曲牌填写。
所以唐人作诗可以叫写诗,宋人作词和元人作曲则叫填词、填曲。
2. 《水调歌头》作者: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另外七位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曾巩、欧阳修、王安石。
4、《滕王阁序》是王勃写的,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并称为“初唐四杰”。
《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课《暖流》教学设计所有的情绪,融合在一起,就像一股暖流,温暖了大家的心。
5.拓展延伸:(1)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课题的“暖流”是什么意思?(温暖的感觉。
本文指江主席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令师生们心里感到非常温暖。
)将课题“暖流”换成“江主席来到我们中间”或“江主席视察南开大学”好不好?为什么?(不好,文章以“暖流”为题,点出事情的意义,江主席对师生的关心、对青年人的关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就行一股暖流,使大家感到温暖。
)(2)写一段话,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
(示例:7:50,小刚搓着朦胧的睡眼拖着步子进了教室,课代表正在收作业,叫道:“小刚,你的作业!”小刚一听马上直起了腰,呆呆地立着,突然,他一拍自己的脑门,弓着腰从书包里翻找起来,课代表敲敲桌子:“还没找到吗?就差你的.”小刚一面找一面嚷着:“我做了,别着急.”好不容易小刚把作业本从书包里拽了6.课堂小结:寒冷的冬天,江主席在南开大学和同学们亲切交谈,让我们感受到了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一代的关怀。
课堂小结四、课堂总结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1)体会到了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五、课堂练习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和蔼——(和气)满面春风——(笑容满面)热烈——(热切)情不自禁——(不由自主)2.填空。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六、作业布置1.熟读《滕王阁序》、《水调歌头·中秋》2.抄写课后练习题第三题词语。
回顾总结收获。
让学生学会概括总结。
2. 暖流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书后列出的8个词语。
3.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重难点1.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法学法运用谈话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上课之前,我先播送一则天气预报:今天最低温度2摄氏度,最高温度12摄氏度,偏东风三级。
昨日,有一股暖流自西向东移动,江苏地区气温近日将有所回升。
2.提问:在这则天气预报中,“暖流”指什么?3.导入新课:在1994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里也涌动着一股暖流。
(板书课题)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
(设计目的:1、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谈话,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暖流”的本义,为本课学习作好铺垫。
2.交流自己的理解,谈出“暖流”本指温暖的气流。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组织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巡回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组织交流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组织开火车读。
(2)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相读一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4)读完后组织评议、正音。
4.组织再默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5.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6.尝试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7.互相交流分段及段意;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看法。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2.提问:从“涌动”一词你看出了什么?为什么心情会这么激动呢?3.组织讨论上述问题。
(知道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
《暖流》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好人物的语言。
2.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过程】一.情境渲染,感受“温暖”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2.师:一起读课题。
师: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预设: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和同学们一起背诵古典诗词,让大家心里感到很温暖。
)3.师:很好,你很会概括。
而且用到了一个词“温暖”很有意义,老师也觉得用这个词来形容大家的感受很合适,很贴切。
(板书:温暖)4.师:一起读这个词。
师:是啊,南开大学每年会接待很多来访的客人,可为什么江主席的到来就让大家感到温暖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江主席。
5.资料介绍江泽民主席,学生说感想。
6.师:江主席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工作非常繁忙,他能够前来看望大家,大家心里一定会感到无比的温暖。
让我们一起读好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用心体会这份温暖。
7.师:其实,让大家心里感到温暖的原因还不仅仅在于此,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细感受。
二.一读课文,感知形象1.师:谁来读一读活动要求?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句,小组练习朗读,交流感受。
3.师:哪一组先来汇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1)“江主席来了!他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
”(2)“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你在看什么书呀?’”(3)“说着,便兴致勃勃地背起了王勃的《滕王阁序》。
”(4)“大家背完了,江主席高兴地说:‘不错,不错。
’”(5)“江主席走到阅览室的尽头,又转过身来笑着问王辉:‘你知道宋词和元曲有什么区别吗?’”(6)“他再一次向大家鼓掌致意,然后满意地离开了阅览室。
”热爱古典文学:(1)他背得抑扬顿挫,当背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2)接着,江主席又背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暖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暖流》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珍惜友情、感恩他人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暖流》的主要内容及其人物形象。
2. 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对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的表现。
3. 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对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的表现。
2. 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暖流》的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板书课题《暖流》,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暖流是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字词含义。
(2)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法,并进行简单运用。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感到温暖?这种温暖从何而来?(2)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4. 细节描写分析(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
(2)学生进行课堂练习: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细节描写练习。
5. 写作练习(1)布置课后作业:以“暖流”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法。
(2)学生进行课后写作,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2暖流寒冬时节,南开大学校园里却涌动着一股暖流,原来是前来天津视察的国家主席江泽民给师生们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课文《暖流》将把我们带入那令人激动的场景里。
课文是一篇记叙文,文章讲的是江泽民主席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并和学生们亲切交谈的事,说明了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一代的关怀。
文章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写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
第二部分是第2~6自然段,写江主席与学生们亲切交谈并和他们一起背诵中国各代优秀文学作品。
第三部分是第7自然段,写同学们对江主席发自内心的敬佩。
学习本课,主要有两个切入点,一是阅读: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二是写作:学习通过动作、表情、语言来反映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满面春风、兴致勃勃、抑扬顿挫、情不自禁、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等词语,积累词句。
2.朗读课文,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针对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精神,领悟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学生的真诚关怀。
4.在品味文中中国古诗词的精美的同时,体会人物精神,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的表达方法。
学习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方法。
【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3.在品味人物精神的同时,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难点】在品味人物精神的同时,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自由读、同桌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以学定教。
2.感知课文内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旨在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暖流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对话理解“暖流”的含义,感受江泽民主席的平易近人、知识丰富、关心教育的领导风范。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上课之前,我先播送一则天气预报:今天最低温度2摄氏度,最高温度12摄氏度,偏东风三级。
昨日,有一股暖流自西向东移动,瓦渡地区气温近日将有所回升。
2.提问:在这则天气预报中,“暖流”指什么?3.导入新课:在1994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里也涌动着一股暖流。
(板书课题:暖流)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
(设计目的:1、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谈话,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暖流”的本义,为本课学习作好铺垫。
2.交流自己的理解,谈出“暖流”本指温暖的气流。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组织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用以前我们学习词语的方法自主理解本课生词。
③将难理解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词做上记号,待会全班交流。
2.巡回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组织交流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组织学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选择自己理解得最好的一个词说一句话。
4.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江主席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并和他们进行亲切交谈。
)5.组织理清课文脉络。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2.提问:从“涌动”一词你看出了什么?为什么心情会这么激动呢?3.组织讨论上述问题。
(知道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
讨论对“涌动”一词的理解,感受因为江主席来看望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从而令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心情异常激动。
五年级语文下册《暖流》教学设计课题:2,暖流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暖流”是什么意思?本文中的暖流是指天气情况吗?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初读:(1)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
(2)理解相关词语。
(3)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席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并和他们亲切交谈的事。
)2.划分段落。
(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心情十分激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 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 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视察 2. 从“涌动” 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什么会这么激动?(江主席看望师生员工) 3. 齐读第一段。
五、作业1. 完成习字册。
2. 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3. 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教学重、难点:1.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2. 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教学过程:一、 听写词语。
和蔼抑扬顿挫沉浸阅览致意二、 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 学习第二段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 齐读第一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1、轻声读第二段,思考:江主席来到了南开,主要做了什么?(具体写了江主席与王辉等同学交谈)平易近人:江主席来了,他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
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兴致勃勃、抑扬顿挫。
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背《滕王阁序》、背《水调歌头•中秋》。
(2)分组朗读、讨论。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2.暖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满面春风,兴致勃勃,抑扬顿挫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暖流”在本课中的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4、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报一段天气预报,有一股暖流自西向东移动,华北地区气温今日将回升,然后让学生讨论并回答“暖流”是什么意思?本文中的暖流是指天气情况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掌握生字及组词。
2、检查: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并组词。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江泽民主席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并和他们亲切交谈的事。
反映了江主席对青年的关怀和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
4.根据课文内容分段,分别说出各段讲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为什么用涌动一词,从“涌动”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心情十分激动)为什么会这么激动?(江主席看望师生员工)
四、指导写字:出示全文生字,讨论用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
五、作业
1、抄写词语,新课堂练功房。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默写生字词语。
和蔼抑扬顿挫沉浸阅览致意视察
2、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自读第二段,思考:江主席来到了南开,主要做了什么?(具体写了江主席与王辉等同学交谈)
2、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江主席是怎么问的,王辉又是怎样回答的。
3、结合课文谈感受。
你觉得江主席怎么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细细体会。
平易近人:江主席来了,他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
……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兴致勃勃、抑扬顿挫。
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背《滕王阁序》、背《水调歌头·中秋》。
4.思考文中通过什么描述江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这样写得好处(真实、自然、生动、形象)。
说明了什么?(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
(1)分组朗读、讨论。
然后教师补充修正。
三、学习第三段
1、组织齐读。
提问:王辉为什么说自己打心眼里佩服江主席?
2、反复朗读王辉的话,体会其中的激动和佩服之情。
四、整体体会暖流的意思
1、和天气暖流作对比,结合全文理解本课“暖流”是什么意思?(江主席对师生的关心、对青年人的关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大家产生了激动、兴奋、喜悦的情绪)
五、作业
1、熟读《滕王阁序》、《水调歌头·中秋》
2、小练笔:写一段话,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
板书:2 暖流
满面春风和蔼兴奋喜悦
平易近人关心青年
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