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理论渊源
- 格式:pdf
- 大小:175.66 KB
- 文档页数:2
计算机辅助教育文章一: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及其意义计算机辅助教育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和促进教学、学习活动,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及其意义。
一、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历程计算机辅助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兴起,起初主要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应用,如在大学教育中,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主要是基于纸质教材的辅助教学,即借助计算机实现电子化图书馆和多媒体教学。
这种做法虽然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由于硬件设备和软件的限制,计算机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功能,而且计算机教学资源也很有限。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得到了大大提升。
计算机辅助教育也从纸质教材转向了互联网教学,多媒体方案也日渐完善。
计算机科技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电子化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等成为新学习资源。
这种教学方式依靠电脑多媒体的视、听、说、写、练等多种方式来提供课程内容的展现和传授,让学生在互动和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科水平。
二、计算机辅助教育的意义计算机辅助教育有着许多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育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其次,它可以促进教育公平。
计算机辅助教育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突破时间、地域、学科等不足,使学生拥有相同的学习机会。
特别是许多贫困地区或缺乏教育资源的农村地区,计算机辅助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最后,它可以提升教育创新能力。
计算机辅助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谈英语计算机辅助教学南安市鹏峰中学陈嫦娥内容摘要:本文就英语计算机辅助教学,讲述了英语计算机体辅助教学的特点、教学模式,并针对英语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英语教学教学模式一、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计算机不断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新的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手段与这一新的课程理念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内化与外显,为计算机和语言教学两种信息载体的融合构建了一个交互平台,也为师生互动学习构建了一个交互平台。
可见CAI的运用,不仅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更是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一大重要举措和途径。
二、英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1)视听结合,符合学生感知规律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一生中有94%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
其中88%通过视觉,12%通过听觉获得,由此可见视觉器官是人类最重要的获知器官。
学生在学习同样材料时如能将视觉、听觉同时使用,比单用听觉学习效果会明显得多。
而英语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其形象、生动、丰富的图像及声音,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符合学生的感知规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
这种声、像结合的教学,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感知规律。
2)直观、形象,符合学生记忆规律识记材料的性质对学生的记忆程度有很大影响,形象的内容及有意义的材料有利于学生记忆。
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历史和趋势研究一、本文概述《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历史和趋势研究》这篇文章旨在全面回顾计算机辅助教学(C)的发展历程,并深入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首先概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简单教学程序到现在的高度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教学系统,分析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影响。
接着,文章将探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其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当前教育领域中的优势和挑战,探讨如何克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文章将展望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未来趋势,包括个性化教学、智能化评估、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以期为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为教育领域的科技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历史计算机辅助教学(C)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教育领域也开始探索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
早期的C系统主要依赖于简单的程序设计和教学模型,例如线性教学模型和分支教学模型,这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发展,CAI系统开始采用更加智能和适应性强的教学方法。
例如,智能教学系统(ITS)的出现,使得CAI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动态地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CAI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多媒体教学系统(MLI)和网络教学系统(WBI)的出现,使得CAI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可以通过网络、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实现远程教学、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
进入21世纪,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C 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引言外语教学是指将一种或多种非母语作为目标语言进行教授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外语教学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重视。
由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教育体制及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路径。
本文将就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进行阐述,包括其历史背景、主要理论模式、教学方法和最新趋势等。
一、外语教学理论的历史背景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欧洲许多国家开始将外语教学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此后,外语教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
1. 传统语法-翻译法时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外语教学主要以传统语法-翻译法为主流。
这种方法注重文法的学习和词汇的翻译,以培养学生对文法知识和翻译技巧的掌握为重点。
2. 语音-听说法时期20世纪30年代,随着语言学在教育领域的兴起,语音-听说法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种方法将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学习的重点,强调听说技能的培养。
3. 语言实用主义时期20世纪60年代,语言实用主义兴起,倡导使用语言进行真实交际。
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注重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4. 沉浸式教学时期20世纪70年代,沉浸式教学开始兴起。
这种方法以母语环境为基础,让学生沉浸在外语环境中,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二、外语教学理论的主要模式1. 交际语言教学模式交际语言教学模式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通过模拟真实的交际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真实交际。
2.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是基于真实生活中的任务设计的。
它通过解决实际任务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使用能力。
这种模式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合作,强调语言运用的功能。
3. 社会文化学习模式社会文化学习模式以社会文化背景为基础,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它通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促进学生的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 个性化语言教学模式个性化语言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以个人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为主。
CAI的理论基础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一次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时间是从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
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级阶段。
由于早期的CAI是由“程序教学”发展而来,其创始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因此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初期,其理论基础也就不可避免地要打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深刻烙印。
在CAI课件设计中,基于框面的、小步骤的分支式程序设计,多年来一直成为CAI课件开发的主要模式,并且沿用至今,就是行为主义影响的明显例证。
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二次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时间是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阶段。
经过廿多年的论战,在心理学领域行为主义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认知心理学已开始占据统治地位,在计算机教育应用中其理论基础也顺理成章地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转向认知学习理论。
在CAI课件设计中,人们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开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不再把学习看作是,对外部刺激被动地作出的适应性反应;而是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作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
这一时期将认知学习理论应用于CAI的著名学者是安德逊(Anderson)。
他于80年代初期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提出一种思维适应控制方法(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 简称ACT),该方法强调高级思维的控制过程,试图揭示思维定向与思维转移的控制机制和控制原则,安德逊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建造认知型学生模型,以实现对学生求解几何问题思维过程的自动跟踪与控制,并取得很大的成功。
他所研制的“高中几何智能辅助教学系统”也就成为这一时期运用认知学习理论指导ICAI的杰出代表作。
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第三次是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时间是从90年代初至今,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成熟阶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立论依据
1.研究现状: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形式之一,还将继续改进,完善。
近十年国内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呈上升趋势,这表明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研究成果的综述,发现目前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存在偏重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较少、研究对象范围偏窄等问题。
2.选题意义: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兴起,对教育改革、教育创新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应用其使,学生能尽快掌握所学内容,对学习发生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充分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必将成为世界范围的教育研究领域,成为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
二、研究方案
1.主要内容:
(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述
(2)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现状
(3)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趋势
2.关键问题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现状
3.研究方法手段:
文献法
4.具体步骤:
(1)通过查阅期刊文献得到有关计算机辅助教育的资料
(2)分析材料对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3)撰写论文。
计算语言学计算语言学(computer-aidedgrammars)又称“电脑辅助语言学”或“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
它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产物,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语言学中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
计算语言学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研究人类的自然语言及其形成过程。
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大量的自然语言材料,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方法、理论来进行定量研究。
计算语言学作为当前语言学中一个崭新的领域,得到了很多语言学家和数学家们的重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上绝大部分的交际活动都需要借助语言才能完成。
人们也离不开语言,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社会。
人类的自然语言也在发展变化,人们总结出许多的规律,我们将这些规律运用到语言教学之中,使教学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有效。
这是人们对自然语言规律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语言教学法,现在应用的还只是一小部分,而且,目前还没有普及化,还不是每个学校都能普及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必将普及。
计算机作为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入到生产和科研等领域,并且逐渐走向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然而,如果有一天,计算机不再被当作某种工具,而真正成为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计算机语言也就将成为一种有血有肉的社会语言,以后人们讲话也就将不再是那么困难。
从此,人们不仅可以像今天这样把语言看作是一门科学,而且,还可以像数学那样将语言视作人类智慧的结晶。
这种改变是革命性的,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语言学家和语言学爱好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客观精神,所以才坚持走语言研究的道路,因为这条路可以给他们带来希望。
即使是这种希望并非一定会成功,但至少它会使人们意识到人类文明的进步与伟大,同时,也使他们在探索过程中感到幸福,感到充实。
语言学家们的每一次发现,语言学上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使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每一项科研成果都会带来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提高,这种科研和探索本身是幸福的。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简称 CALL)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语言学习的过程。
CALL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的学习方式,增强了语言学习的效果。
一、CALL的发展历程CALL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最早的CALL系统是由美国一家公司在1954年开发的,名为PLATO。
该系统可以供学生通过终端机和主要的电报公司的电传线接入,进行在线学习,同时可以进行交互式沟通。
接下来几十年间,许多CALL软件出现了,如“红玫瑰”、“Edusystem”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CALL开始向更加高效、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能力;而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以让学习者在逼真的语言语境中进行语言实践。
二、CALL的应用形式CALL的应用形式主要包括课堂上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家庭作业、在线测试和在线论坛等。
其中,课堂上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是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堂上的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观看多媒体教材、进行语音识别练习和语音交流等。
此外,在线测试和在线论坛也是常见的CALL应用。
在线测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同时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作答情况,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评估和指导。
在线论坛则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三、CALL的优势与传统教学相比,CALL具有以下的优势:1. 个性化:CALL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和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内容。
2. 互动性:CALL可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使语言学习更加生动、实用。
3. 反馈性:CALL可以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和评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改进学习策略。
4. 多媒体性:CALL可以通过语音、视频、图像等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计算机辅助的语言学习研究和实践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最基本方式之一,同时语言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语言学习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计算机辅助的语言学习则成为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阐述计算机辅助的语言学习研究和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概述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辅助性的语言学习环境。
语言学习活动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CALL技术的应用已经被广泛用于这四个方面的学习。
在CALL的研究中,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CALL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差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需求选择课程、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
同时,学生可以在辅助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进行联系交流,进一步提高其语言实践能力,从而实现自主和个性化的语言学习模式。
二、CALL的优点CALL技术为语言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是因为CALL将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等新技术应用到了语言学习中。
CALL的研究与实践中,有许多的优点:1、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CALL技术可以节省学习者的时间。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迅速得到反馈和纠正。
尤其是在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下,调整发音、语调、语速的节奏和准确性都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2、促进语言交流的互动CALL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促进语言交流的互动,在线作业和讨论板块等环境下,学生们可以克服时空限制,进行互动交流,唤醒彼此的语言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写作水平。
3、扩大学生的知识面CALL技术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CALL技术将教师和学生带入了多媒体环境中,学生们可以在其中接触到更多形式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其知识面和语言学习的广度。
三、CALL的缺点虽然CALL技术为语言学习带来了许多优点,但是在应用时,CALL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计算机设备与网络的依赖性使用CALL技术需要计算机设备和网络的支持,这会带来一定的依赖性。
人工智能与语文教学关键词:人工智能;英语教育;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人工智能概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式提出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时至今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人工智能起步期、专家系统推广期和深度学习期等阶段,而在应用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和运用深度学习算法的AlphaGo战胜围棋冠军等。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已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
2023年教育部就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
因此,人工智能必将不断被融合到教育领域,并为大学教育变革提供新方式。
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人机交互与知识图谱等技术方法,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备课与教学研究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撑;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与治理提供决策支持;可以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和教师备课提供智能推荐支撑。
目前,学者们已对人工智能对英语教育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如高华伟分析了外语作文智能评阅与形成性评价融合策略;刘洋针对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英语教学的相互关系,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分析了现有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软件和系统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张艳璐对人工智能在给英语教学带来机遇的基础上,探究了人工智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赵生学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变革与策略;严燕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英语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路径。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对大学英语教育领域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如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成绩评价体系与英语领域科研等方面。
针对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分析人工智能对大学英语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与大学生英语学习提供参考。
一、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学英语教育领域的应用,将对大学英语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大学生二语习得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利用计算机来帮助教师执行教...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利用前沿的硬件和软件工具来协助教师进行教育、培训、评价和管理等教学相关活动的过程。
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各种教育软件以及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使得教育教学能够更加深入、更加丰富、更加灵活,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历史与概念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高科技公司将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来传授知识。
1961年,美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PLATO正式上线。
从此以后,各种形式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陆续涌现。
到了80年代初,随着个人计算机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量的教育软件和课件开始应运而生,各类实验室、网络教学平台相继出现。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等新技术来设计、实现和管理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是将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引入教育教学领域,通过计算机的功能来实现教育教学中诸如知识获取、学习协助、教育评价、成果展示等等目标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主要功能1、交互性: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材之间等诸多交互,极大地降低了教学的单调性,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2、自适应性:计算机辅助教学凭借先进的算法和技术,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动调节难度、速度和方式,以匹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风格。
3、可视化: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可以将抽象、复杂的知识转化成易于理解、直观可观的形式,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4、个性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为学生提供更符合其特点和需求的教育教学服务,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精准评估和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
英语教学数字化发展综述(一)“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历史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有着非常深厚的学术渊源。
英语语言学术界广泛运用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CALL)被定义为“研究计算机在语言教学与学习中的应用”(Levy, 1997). 关于“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最早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计算机刚刚以大学里的巨型主机的面目出现的时候。
美国伊里诺依大学的PLATO项目就开始开发“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系统。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涵盖了大量的信息与媒体技术在语言学习上的应用,从传统的“操练与练习”软件(drill and practice)到最新的应用虚拟技术开发的虚拟学习环境,以及利用网络技术开发的远程学习。
此外,近来兴起的互动式白板,计算机辅助交流软件(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在线社交网络(online social networks), 以及移动互联支持下的语言学习(Mobile-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MALL)也逐渐成为“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主要支撑技术。
Warschauer & Healey (1998)将“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行为主义指导下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Behavioristic CALL)。
这一类软件主要兴盛于20世纪60到70年代,主要内容为操练和练习(drill and practice)的资源。
计算机提供“刺激”(stimulus),而学习者作出相应的“反应”(response)。
最初的时候,这种“刺激-反应”的内容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的。
计算机会对学生的输入内容进行分析并且提供反馈。
更加复杂一些的程序会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连接到“帮助”页面或相应的补救性学习活动的页面。
外语教学法的发展20世纪以来,随着语言观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也不断涌现,推陈出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听说法(又称结构法)流行于美国。
这一方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它是把语言看成是由一系列刺激和反应而形成的一种习惯行为。
20世纪50—60年代初,美国开始盛行程式教学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现在的电脑辅助教学,这一方法的语言学基础主要是行为主义心理语言学。
20世纪50年代,法国开始流行视听法,这一方法的主要理论来自社会语言学和描写语言学。
60—70年代受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等影响,认知教学法也崭露头角,颇具特色。
70—80年代,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崛起,“交际教学法”也应运而生。
下面,我们来对近代的主要外语教学法进行一一介绍。
1.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是用母语翻译教授外语书面语的一种传统外语教学法,即用语法讲解加翻译练习的方式来教学外语的方法,重视语法教学。
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古典法,旧式法,阅读法,普鲁士法等。
其代表人物为奥朗多弗(H.Ollendorff)和雅科托(Jacotot)等。
外语教学法源于拉丁语教学法,盛行于15—17世纪的欧洲,当时称“语法模仿法”,是翻译法的雏形。
到了18—19世纪,西欧一些国家确定了翻译法的教学地位。
在语法翻译法中,传统语法是教授外语的基础,它将语法视作语言的核心,是外语学习的主要内容。
语法讲解采用演绎法,先讲解语法规则、例句,然后在练习中运用、巩固规则。
主要的教学方法为讲解与分析句子成分和语音、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
词汇教学多采用同义词与反义词对比和例句示范法;讲解与分析语法基本上采用演绎法,即教师给出规则或结论,要求学生记忆和用规则解释课文。
在语法翻译法所实施的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外语翻译成母语,再把母语译成外语的逐词翻译,把翻译作为课堂学习的基本手段。
外语知识的讲解、练习、巩固和阅读技能的培养都采用翻译方法。
语法翻译法重视文学语言优于口语;重读写,轻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