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式回到历史思想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6.49 KB
- 文档页数:2
新历史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80年代得以正式命名的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新”的文学批评流派和批评方法。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创立者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文系教授斯蒂芬·格林布拉特(1943——)。
他在1982年《文类》杂志第一期专刊的前言中打出了“新历史主义”的旗号,以后这个称谓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派别。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海登·怀特,英国的路易斯•艾德里安•蒙特鲁斯等。
由于新历史主义理论来源的复杂性、批评取向的多样性以及它作为一个学术流派的松散性和跨国性,造成了对其归类评析的特殊困难。
尽管如此,人们对其基本内涵还是形成了一些大致趋同的看法。
这些大致趋同的看法体现了作为一个批评流派的不可取代的共性,这种共性可简洁地概括为:以特有的方式回归历史。
“新历史主义”之所以“新”就在于它回归历史的方式是独特的,不是要简单地回复到旧历史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
它吸收了非历史主义批评的若干成分,特别是后结构主义,尤其是福柯的一些理论成分。
新历史主义批评要回归的“历史”不是马克思主义所着力考察的以政治、经济制度为主的社会状况,而是一种“文化性的”历史。
它的价值在于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相结合,将历史纬度输入到后结构主义批评当中,创造出一种新的历史主义批评。
正如格林布拉特自己所承认的,他们的批评实践很难划入哪一个居主导地位的理论营垒,只能置于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之间来加以说明。
另一个重要的“新历史主义”的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海登·怀特(Hayden White)也说过:“新历史主义既过于历史化,又不够历史化,既过于形式主义,又不够形式主义,而这完全取决于以何种历史和文学理论为基础来对其加以评判。
”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历史主义批评是一种对历史文本加以释义的、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
郭沫若专题答答疑2003年3月13日李平问:郭沫若与鲁迅算是同时代的人吗?答:鲁迅生于1881年,郭沫若生于1892年,虽然比鲁迅小11岁,但是,他们不仅在人生的道路上,而且在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等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活跃着许多后来都声名显赫的“海归派”人士,其中,主要有以周氏兄弟(鲁迅和周作人)为代表的“东洋派”,和以胡适、徐志摩为代表的“西洋派”。
我们知道,新文学中与“文学研究会”并驾齐驱的创造社,就是郭沫若和郁达夫等留日学生在东京创办的。
因此,他们也应该属于“东洋派”。
鲁迅是1902年到日本留学的,郭沫若是1914年到日本留学的,虽然他到日本的时间比鲁迅晚了12年,但是,那时他22岁,与鲁迅一样,大概也是在20刚出头的青年。
而且,在科学救国思想影响下,鲁迅到日本是为了学习医学,郭沫若一样也是学医。
因此,他们都经历了一个“弃医从文”的过程。
虽然,郭沫若是从1916年开始文学创作的,而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怀旧》创作于1911年,郭沫若开始创作的时间则比鲁迅要晚5年,但是,他们在新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时间则相差无几。
鲁迅的成名作应该算是他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而郭沫若的成名作则应该算是他发表的第一部诗集《女神》第二辑中的代表性作品,如《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等,这些作品是1919年郭沫若在日本得知“五四”的消息之后,进入自己创作的第一个“爆发期”,并于1920年初开始在国内(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陆续发表的。
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因为里边有好几部“诗剧”形式的作品,当时称为“剧曲诗歌集”)1921年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比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还早2年。
更为重要的是,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而郭沫若则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人”。
在一般情况下,相差十岁可以算是两代人,但由于他们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造就出来的“时代英雄”,因此,应该算是同时代的人。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增刊卢卡奇主客体的历史辩证法思想成都体育学院李 蓉 卢卡奇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是“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创始人。
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从哲学基本理论方面向教条主义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挑战,试图重建马克思主义,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
卢卡奇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历史与阶级意识》,该书是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要著作。
出版于1923年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研究和探讨了“正统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问题,以此为根本性前提,卢卡奇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为出发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这是《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副标题),重新理解活生生的辩证法,恢复被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忽视的辩证法的生动本质,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从实践和历史的高度探讨历史和自然,提出了自己关于主客体的历史辩证法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争论,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通过暴力来实现。
但是,新的困惑又出现了。
为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测的西欧无产阶级的总体革命未能实现呢?《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对当时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进行了理论反思。
卢卡奇认为,欧洲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主观条件不成熟,即是无产阶级还不具备成熟的“阶级意识”。
卢卡奇批判了第二国际的主要理论家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庸俗化的倾向,主张重建马克思主义,从而唤醒无产阶级的自觉意识——阶级意识。
卢卡奇努力通过重新发展黑格尔的辩证法来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本质,在当时是一种最新的尝试,但是,由于卢卡奇的理论观念深受德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因此,卢卡奇的理论不可避免地有某些过分的黑格尔化,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历史理解也不全面和完整。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历史辩证法思想。
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是建立在其总体性原则的基础之上的。
叶秀山提要: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把人理解为“完整的生命”,并由此出发把人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退过审美判断联结起来。
在审美鉴赏中,“事物自身”向鉴赏者“显现”出“自己”的意义,鉴赏者在“现象”中“看”到“本质”,从经验中的“有”中“看”到了“无”,召唤那个“无~本体~事物自身”到我们面前来。
“无一非存在”并非人主观强加给“自然”的,“世界”作为“整体”存在于“作为整体的自然”之中,世界有一个“无…‘在”。
哲学正是在“整体”尚未“完成”时,“看”到了“整体”,提前进入“整体”。
“整体论”可以理解为哲学的目的论,它使世界万物有始有终,有“自己”。
“理性”将“自然”作为人们“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它不仅仅是我们的工具,而且将其“评鉴”为“事物自己”。
“自己”就是“自由”,“自由”的意义只向“人”“开显”。
^必须是理性者.是自由者,是目的。
关键词:判断力审美鉴赏事物自身目的论自由作者叶秀山,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100732)康德在讨论实践理性道德问题时,已经将目标引向了宗教,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持否定态度的“超越”问题,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下一步,人们或许期望着他将随着实践理性的思路,使他的“批判哲学”“上升”到“宗教”问题,果然,康德有《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一文问世。
但是在这之前,与他的“批判哲学”直接相应的,则是《判断力批判》,而这个批判,却是把目光拉回到活生生的人世,拉回到人的“生活世界”,而经过实践理性道德哲学洗礼之后的世界,已经全然不同于为我们提供“知识对象”的“理论(必然)世界”,而是美一艺术和目的的世界。
康德这个做法,或许说明他的哲学思考的重心,仍然是围绕着“人”的问题,“人”作为有理智的存在者,或者“有理性的动物”是哲学问题的核心部分,因此他将人的“理性”分别为“理论”的和~5一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实践”的两大领域之后,感到有必要将这两大块“统一”于完整的“人”的“基地”上,因为在活生生的经验中,“人”之所以为“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生命”并不町以真的分割为“理论”和“实践”两大块,如何在“同一”的“理性”中,“理解”“人”的完整性,当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
浅析格林伯格形式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也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要辩护人。
标签:格林伯格;形式主义;文化一、格林伯格形式主义理论的产生(一)美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现实需求;30年代的美国是写实艺术占上风的时代,现代派艺术被冷落。
这种普遍用写实手法画美国的创作趋势被批评家称为“美国潮”。
造成这个历史现象有两个明显的因素:1. 30年代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艺术家社会地位发生了改变,从而影响到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态度;(1)经济危机导致经济的萎缩,艺术市场也迅速萎缩,艺术家无法靠卖画为生了,他们的作品失去了卖主。
(2)大多艺术家在艺术之外另有谋生的职业,经济大萧条也使他们纷纷失业,他们面临的不是艺术家应该怎么画的问题,而是如何生存下去的问题。
由于生存的需要,艺术家和人民群众在需求上有了情感沟通,他们的艺术不再是单纯的个人情感体验和个人情感表达,他们的作品开始反映普遍的社会现实问题和社会现实事件。
30年代美国的艺术观众从画廊经济人、艺术收藏家变成了布衣百姓。
艺术家要让平头百姓懂得他们画的东西就必须用写实的手法画人民大众所熟悉的人和事。
(3)30年代经济对艺术的影响更重要的在于艺术家社会地位的改变,这一改变是30年代美国的国家经济政策直接造成的。
在经济萧条时期,罗斯福为了挽救经济形势推行了“新政”,新政的推行帮助美国走出了大萧条的困境。
当时贫困的美国艺术家,也得到了新政的帮助。
美国政府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艺术赞助人。
艺术家从政府那里获得工作机会来养活自己,艺术家成了受雇于政府的雇员,在地位上成了劳动阶级。
2.美国在民族意识的支配下寻求美国自己的文化面貌的结果。
(1)从美国文化的发展上来说,自有美国以来,美国和欧洲的联系无一日不在,但同时美国人想摆脱欧洲影响的念头也无一日不在。
(2)就美国民众当时的心态来说,社会飞快地变化,普通的美国人在生活上所习惯的农业文明和农业的生存形式正受到工业进程全面的威胁,他们饱受转型期的困苦,带着失去的哀愁看现实,他们不往前看而是往后看,甚至感觉到代表工业文明的现代艺术对美国原本文化的伤害。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恩格斯《反杜林论》旧序。
论辩证法恩格斯(1873年-1883年,1885-1886年)这部著作决不是由于“内心冲动”而产生的,正好相反,我的朋友李卜克内西会替我证明:他曾经费了多少力气才说服我来批判地阐明杜林先生的最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我一旦决心这样做,就只有把这种被当作某种新哲学体系的最终实际成果提出来的理论,同这一体系联系起来研究,并从而研究这一体系本身,此外就别无选择了。
因此,我不得不跟着杜林先生进入一个广阔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谈到了所有各种东西,而且还谈到一些别的东西。
这样就产生了一系列的论文,它们从1877年初陆续发表在莱比锡的《前进报》上,而在这里汇集成书,献给读者。
对一个不管如何自吹自擂但仍旧极不足道的体系作问题本身所要求的如此详细的批判,这可以由两种情况来加以说明。
一方面,它使我在不同领域中有可能正面地发挥我对争论问题的见解,这些问题在现今具有普遍科学的或实践的意义。
虽然我丝毫没有想到用另一个体系去同杜林先生的体系相对立,可是仍然希望读者不要因为所考察的材料极其多样化,而忽略我所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创造体系的”杜林先生在当代德国并不是个别的现象。
近来在德国,哲学体系,特别是自然哲学体系,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至于政治学、经济学等等的无数新体系,就更不必说了。
正如在现代国家里,假定每一个公民对于他有责任表决的一切问题具有判断力一样,正如在经济学中,假定每一个买主对于他所要买来以供日用的所有商品都是内行一样,现在科学上认为也要遵守这样的假定。
每个人什么都能写,而“科学自由”正是在于人们有权撰写他们所没有学过的东西,并且以此冒充唯一严格的科学的方法。
杜林先生正是这种放肆的假科学,现在在德国很流行,并把一切淹没在它的高超的胡说的喧嚷声中。
诗歌、哲学、经济学历史科学中有这种高超的胡说;这种高超的胡说妄想出人头地并成为深刻思想,以别于其他民族的单纯平庸的胡说;这种高超的胡说是德国智力工业最标本和最大量的产品,它们价廉质劣,完全和德国其他的制造品一样,可惜它们没有和这些制造品一起在费拉得尔菲亚的博览会上陈列出来270。
恩格斯晚年书信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特色与时代价值张 茂 钰提 要: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呈现出新的历史特征,历史唯物主义也遭到种种歪曲和误解,这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为此,恩格斯在晚年写下了大量书信,尤其在代表性的“五封书信”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难题展开分析与总结,对各种思潮展开争论与批判,进一步澄清、捍卫、丰富和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在现时代重温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对我们面对新时代、新问题、新征程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恩格斯 恩格斯晚年书信 历史唯物主义 时代价值作者张茂钰,女,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博士(上海 200092)。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基础性前提。
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特别是在马克思逝世之后,作为“第二小提琴手”的恩格斯承担起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工作—— 一方面同各国工人运动领导人密切联系,探讨和指导共产主义运动的具体实践;另一方面不断深入理论问题,捍卫并发展完善历史唯物主义——在革命实践和理论论战的过程中创作了一系列著作和书信。
对此,列宁曾高度肯定了恩格斯的工作,指出“不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全面的阐述马克思主义”①。
可以说,学习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就不能脱离对恩格斯著作的深入研读。
在恩格斯的全部著作中,其晚年的历史唯物主义著作特别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
② 恩格斯晚年所著的大量书信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成仿吾先生所选的八封①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② 恩格斯在世时便考虑到他和马克思书信的历史意义,嘱托倍倍尔和伯恩斯坦编辑了马恩通信集,收录书信1300余封并出版了四卷本。
原话是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说明的主要哲理是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后面形成了中国我们的三大作风之一-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就是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形成认识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做进一步的实践,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上升为真理性的理论。
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认识,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的深刻内涵。
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
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
这两类同志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
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
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
毛泽东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
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
历史唯物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到历史解释原则[ 摘要]马克思创⽴的新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
作为世界观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为⼈们解决⼈的感性活动、⼈的本质以及⼈和⾃然关系等哲学问题提供⼀种哲学理论原则。
要彻底地运⽤好这⼀哲学理论原则, 必须理清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
历史性、实践性、价值性、⽣存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的最基本的⽅⾯。
[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性; 实践性; 价值性;众所周知,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谈到马克思的伟⼤贡献时说, 马克思使⾃⼰的名字永垂于科学史册的众多重要发现中, 有两个最重要的发现, 第⼀个是发现了⼈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史唯物主义。
第⼆个是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产⽅式和它所产⽣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伟⼤科学发现, 马克思创⽴的新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历程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作总体性概括时, 很容易被强⼤的传统观念束缚。
我们⾄今仍愿意把历史唯物主义看成是马克思哲学的其中⼀部分。
这是⼀个致命的误解, 因为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就不⼀部分,⽽是问题的全部。
传统教科书在理解马克思哲学时,把物质作为核⼼范畴, 形成了物质解释原则 , 从⽽必然把历史运动还原为物质运动, 并进⽽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马克思哲学的其中⼀部分。
这⼀解释原则的弊症在于破坏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主旨。
正因如此, 20世纪80 年代展开了对教科书的反思讨论。
刘福森教授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指出: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包含两种含义, 即存在着两种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
第⼀、作为历史观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
这种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功能就揭⽰社会历史的⼀般规律, 为⼈们提供⼀个观察社会历史的理论原则。
第⼆、作为世界观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
这种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功能是为⼈们解决思维与存在、⼈的本质以及⼈和⾃然的关系提供⼀种理论原则, 它是⼀种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配额和进口许可证)等措施保护国内具有潜力的幼稚产业,使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完成国内工业化进程,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实现进口替代ң自给自足ң出口导向的过程㊂俄罗斯进口替代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本国的特点㊂俄罗斯在转型前已经完成了国家工业化过程,1992年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俄罗斯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资源依赖型经济更加凸显㊂纵观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市场石油㊁天然气和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市场行情良好,卢布升值,凭借石油美元俄罗斯进口其所需要的工业品和食品;而每当经济遭遇危机,卢布贬值,进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替代便纳入人们的视野㊂俄罗斯自转型以来共经历三次进口替代过程,经济危机引发进口替代,进口替代又由自发过程转变为解决俄罗斯经济结构性矛盾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发展战略㊂俄罗斯第一次大规模进口替代发生在1998年经济危机之后,由于俄罗斯存在大量闲置产能,对国内产品需求的增长容易得到满足㊂2008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而急剧下跌的卢布汇率进一步推动了俄罗斯进口替代的发展㊂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进口替代在农产品㊁食品㊁消费品以及某些金融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而在生产周期较长㊁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领域还需要一定时间㊂总的来看,进口替代在价格供给弹性较大的商品上效果比较明显,而在受技术等条件约束价格供给弹性较小的商品上实施效果不佳㊂当俄罗斯经济形势好转后进口替代政策能否持续下去仍需观察㊂(巨慧慧㊀摘)20世纪俄罗斯诗学发展趋势程正民在‘俄罗斯文艺“2018年第1期撰文指出,20世纪以来,俄罗斯诗学㊁俄罗斯文学理论批评历经曲折和坎坷,有了重大发展:一方面是一大批文艺学家依然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研究,依然坚持历史主义的传统,并创作出了不少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著作;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出现了各种诗学流派多元发展的态势㊂在文艺学界,一些有理想有学识的文艺理论家,在巨大的压力下,甚至冒着被批判㊁被流放的危险,对文艺问题进行艰难的探索,把文学的社会历史研究同形式㊁结构㊁语言㊁体裁㊁叙事㊁心理㊁文化的研究结合起来,在社会学诗学之外,出现了历史诗学㊁形式诗学㊁结构诗学㊁语言诗学㊁体裁诗学㊁叙事诗学㊁心理诗学㊁文化诗学等各种诗学流派,出现了像巴赫金㊁普罗普㊁维戈茨基㊁什克洛夫斯基㊁洛特曼等一批具有世界声誉的文学理论家㊂20世纪俄罗斯诗学流派的发展,为我们展现了俄罗斯诗学如何从一元走向多元的新局面,也向我们展现了俄罗斯诗学的各个流派如何从对立走向对话和融合的新趋势,而这种新局面和新趋势的出现则大大拓展了文学理论发展的新空间,并使得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在多元对话中取得新的进展,突破了以往把内容和形式㊁历史和结构㊁内部和外部看成两张皮的理论观念,而把两者看成一个整体,由此逐渐走上了形式研究和内容研究相融合㊁结构研究和历史研究相结合㊁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相贯通的道路㊂这就为文学理论批评打下了真正科学的基础,为其创新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开拓了新的理论空间,从历史到形式,又从形式回到历史,并逐渐走向形式和历史的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世界范围内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总体趋势,为我国诗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㊂(孙㊀琦㊀摘)捷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发展现状㊁特色及启示李尚卫在‘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撰文指出,捷克是欧洲中部特殊教育与高等教育十分发达的国家,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㊂目前,捷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大约10个学士学位点㊁9个硕士学位点和4个博士学位点;其特殊教育专业呈现高层次㊁多样化㊁重实践㊁开放性㊁信息化等特色㊂借鉴捷克经验与反思我国现实,我国高校将来需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特殊教育专业应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㊁增加多样性㊁加强实践性㊁扩大开放性㊁增进信息化㊂ 提高办学规格 意味着应协调发展特殊教育专业的专科㊁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不断扩大特殊教育专业学位项目的办学规模㊁特别应强化硕士与博士学位项目; 多样性 意味着高校应提供多样化的特殊教育专业学习项目,为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的培养目标㊁开放的课程体系㊁多样的培养方法和模式㊁灵活的评价体系; 实践性 意味着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应密切联系教育实际,增强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与智慧; 开放性 意味着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应从 封闭 走向 开放 ㊁ 国内 走向 国际 ,实现开放化㊁国际化; 信息化 意味着应将现代信息交流技术融入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实现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 计算机化 网络化 ㊂(王㊀巍㊀摘)㊃191㊃。
语言本体论概述一、语言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
从两个方面来定义语言,一是从社会功能方面来说,即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标志,因为动物是没有语言的。
语言通常被当作人们交际的工具,并以此为社会服务。
一是从内部结构来说,就语言自身而言,它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成、由词汇和语法所构成的符号系统。
二、本体论现代汉语词典:本体指德国哲学家康德唯心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与现象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
本体又译为实体,是表明万物的本原、基础、本质、原因和终极性质的范畴。
“本体论”是对概念化的精确描述,是关于存在的理论,所探讨的是事物(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本原和本性的存在方式、生成运演及其本质意义的终极存在问题。
语言本体论:我的理解是,从语言文论而不是语言哲学的角度来说,语言本体论,是指在二十世纪西方兴起的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以语言为本体,并坚持文学是语言的建构、语言是文学的本质的一系列文艺理论,它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及现象学的解释学传统。
西方哲学,本体论→认识论→语言论语言本体论的哲学基础:真正为其奠基的是逻辑实证主义。
弗雷格的意义与指称的关系研究,开辟了语言论转向的先河,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则将其推向深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自组织系统为确定语言的可能世界完成了历史性的理论创造。
语言哲学代表有奥斯汀,洪堡,乔姆斯基等。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宇宙—作家—作品—读者从作品的外部研究(一种是从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中探索文学创作的决定性因素;一种认为文学主要是创作者个人的产品,于是便断定文学研究主要地必须从考察作者的生平和心理着手;还有一种主要从人类精神中的集体创造活动如思想史、神学史和其他的艺术中,探索文学的起因;还有一种要以“时代精神”,即一个时代的精神实质、知识界气氛或舆论“环境”以及从其他艺术的特质中抽取出来的一元性力量来解释文学——韦勒克、沃伦,P66)→作品内部研究,文学学→文学科学,内容(或材料)→形式,从作者→作品→读者三,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他提出的新观念把语言当作一个共时的静态的符号系统;探索其内部结构。
第29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5月 Vol. 29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7────────── 收稿日期:2007-01-08作者简介:罗建平(1954-),男,河南沁阳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政策。
- 103 -✧政治学法学研究✧建国以来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罗建平,胡继冬(河南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部,河南 新乡 453007)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运而生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的实践中,历经初步探索和曲折建立、恢复、改革发展等建设阶段,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在课程设置顺序上,它经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再到思想政治品德课、最后到共同发展融合的演变过程;在名称上,它经历了从“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到“高校思想品德课”、再到 “高校两课”、又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演变过程;在基本建设上,它经历了由不成熟、不规范到比较成熟、规范,再到在深化改革中发展,又到在创新中发展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政策;历史沿革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7)03-0103-04一、建国初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初步探索和曲折建立(1949-1976年)(一)1949-1956年的初建期建国初的一段时间内,根据新民主主义建设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需要,在老解放区教育的基础上,学习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创建了新中国的思想政治课。
这是一个创建、摸索和学习的过程。
这期间,思想政治课有着老解放区的浓厚传统,即围绕政治运动搞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951年9月10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各高等学校1951年度上学期进行“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程教学工作的指示》,规定:“为了纠正政治课与业务课对立的错误认识和只有政治课才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目的不正确看法,‘政治课’一名称应予取消,‘社会发展史’一课目应增授‘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部分,改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与‘新民主主义’及‘政治经济学’同为独立的科目。
形势与政策个人心得感悟1500字范文学习形势与政策已经有一个学期了,虽然这个学期的课较少使我们感觉意犹未尽,但我的收获却许多,尤其是在一些现在很敏感和热门的话题上有了许多新的看法。
下面是由我带来的有关形势与政策心得感悟5篇,以便利大家借鉴学习。
形势与政策心得感悟1作为当代高校生的我们,不久也将步入社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一份子,祖国“十三五”的实现离不开我们,所以,我们更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气。
我们要有正义感。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主动向上,学好专业学问,关切国家大事,为党的事业做贡献,提升自我实力。
所以在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浅显的相识。
虽然只是短暂的几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
我平常很少看新闻,很少关注国家政策、社会形势,因此对社会形势政策基本不了解。
而《形势政策》这门课,正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化的主要渠道,是每个高校生的必修课,帮我们了解和分析形势与政策。
我们上课的形式是老师讲解协作ppt演示。
虽然每周只有一堂课,但老师讲的兴致勃勃,同学们得爱好也很大。
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灵敏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养和出众实力,在课堂上,我们不仅享受着学问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欢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沉醉。
我们敬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特性来倾听哲人的训诲,当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随着世界的不断改变,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形势与政策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改变着。
而这些形势与政策的改变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肯定的影响。
作为一名高校生,对社会的了解是必需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政策的改变也确定着我们的将来发展。
大发展确定小发展,形势与政策的改变应当是必需去关注的。
我们将来的发展离不开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四周的各种改变都会影响着我们的发展之路,特殊是形势与政策的改变,这是一个社会的制度和约束的体现,这是对我们所选择的道路与发展方向的一个约束和限制,所以我们应学会相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还原论谬误的名词解释还原论谬误是逻辑学中的一种错误。
这种谬误的基本特点,是将还原过程看作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即否定了事物的现实性。
其表现形式为:在否定了某一命题的基础上,又以该命题所代表的事物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观点,否定这个事物存在的必然性,由此产生矛盾,陷入逻辑混乱,甚至出现悖论。
当代逻辑学者认为,还原论的根源在于一切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规律和原则的前提就是从本质到现象的分析,它把物质世界的结构性属性,归结为人类头脑里的概念、范畴等形式上的东西,从而忽视了对物质世界本质属性的把握。
当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还原论,则认为一切事物都可以重新回到原来的起点,恢复原状,重新得到自身。
这种还原并不同于事物的“虚无”状态,也不是回到原来的时空,而是从更高的层次、更宽广的角度去审视已经发生了改变的事物,超越了现象还原论,成为真正的本体论还原论。
以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作为认识对象的科学研究方法叫做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在历史观上,还原论者往往固执地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和进程,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及其消亡,都有着内在的、不可更易的原因。
如果想要解释历史现象,找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必须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认为只有从最初的原始阶段向最后的灭亡过程,即向着自己的“自然位置”回溯,才能揭示其原因。
因而他们在研究历史问题时总是坚持向后看,在以往发展的终点追溯其开端。
事实上,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历史运动的基本法则,是事物的内在属性,并不取决于事物本身,并不是所谓的“历史发展的原因”。
否定这种关于事物发展的本质原因的看法,必然会导致唯心史观。
历史还原论与决定论相反。
它把社会历史运动看作是被某种决定力量支配的,强调历史发展是受决定论影响的。
它的基本思想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某些具体条件的偶然变化,乃至个别事件的非本质特征,不仅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反而是实现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
这种理论在社会历史领域被称为“偶然因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概念张宽前1.历史事实与历史理解1.1历史事实一般而言,历史是指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总和,而历史事实则是指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由此也可以看出,历史事实与现实之间存在一个基本的时间差,而这也是对历史进行划分的基本界限。
在这一界限范围内,历史并不是对认识主体的直接呈现,而是通过历史资料,也即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留下来的痕迹或记载的间接呈现,这也是历史理解的基本方式。
1.2历史理解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历史事实对主体的再次呈现是不可能的,因此历史对主体的影响除其自身的遗留影响外则体现为人们对历史事实的理解。
人们对历史的厚爱并不仅仅处于对沧海桑田的怀旧感伤,而更多地体现为人们能够在对历史的理解中寻找到对现实的理解视角,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也即是说,历史理解对当下主体的实践行为能够产生理论引导作用。
当对历史的理解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概念体系,以至于人们会误以为这一概念体系本身具有某种神秘的性质,能够表述历史、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轨迹。
1.3回到历史活动本身在《神圣家族》中,马恩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这表明,马恩并不相信抽象的历史概念本身包含有什么神秘的性质,对历史的理解不应是人是理性内部的狡计,而应回到人的真实的历史活动中来。
并且,对历史的理解应当能够为历史活动本身提供指导。
2.理解视角与历史维度理解视角历史与当下的认识主体之间时间差的客观存在,决定了:1)任何一个历史研究者都不可能直接面对历史事实;2)任何一个历史研究者视之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事实不过是历史事实总和的一部分,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3)任何一个历史研究者谈论的历史事实都不是自足的、无条件的,而是通过一定的理论视角显现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论文:从星火燎原到走向辉煌摘要:中国共产党历史90年,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创先精神不断传承的演进史。
28年的中国革命,在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成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与和平建国的先锋;90年中共党史,在探索创新中,党的理论旗帜不断与时俱进;30年改革开放,在民族崛起中,举世瞩目成就彰显建国60年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创先精神不断传承,中华民族在创先传承中不断走向辉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创先精神;实践创先;理论创先;历史传承中国共产党历史90年,历经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等不同发展阶段,90年的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创先精神不断传承的演进史。
尽管90年中共党史风云交际,时代主题几经转换,探索道路历经波折,但勇于开创新道路、大胆求索新理论,走在时代前列,争做民族先锋,永葆党的先进性,则是贯穿其中的永恒的主旋律。
一、从“开天辟地”到“开国大典”:中国革命28年的实践创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949年开国大典,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了新中国的建立。
从“开天辟地”到“开国大典”,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
28年间,我党一直致力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始终处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最前沿,不断为赢得中国革命光明前途即建立新中国而斗争。
1.开创革命新道路,坚持农村包围城市,勇为人民解放先锋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党从国情出发,将革命有生力量挺进农村,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由此开创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亦即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劳苦大众摆脱锁链,获得解放,实现当家作主,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
在探索中,我党以农村根据地为革命战略重心,将占中国人口80%的农民视作革命主力军与同盟军,坚持开展土地革命,让贫苦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不断为中国革命积蓄力量。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1000字这学期,我学习了《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就那么几节课,但却使我收获很多,感触颇多。
当今社会,面对竞争、压力和各种复杂环境,以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惊慌失措,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对专业知识了理解,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即增强了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关注,也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理论,正确、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紧迫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能把自身的专业知识等在此过程中并得到锻炼,提出自身的独特见解,增强了能力,提高了政治敏感度,发散思维,也侧面地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
其实,“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依据。
而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策的相应调整。
身处在不断变革时代的大学生,从客观方面看,没有对形势和政策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没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就有可能走弯路、错路甚至于死路。
同时要想成才立业是非常困难的。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必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脚踏实地、情系人民,这必然要求大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需要高校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真正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
内容提要:二十世纪上半叶英美文学批评领域最瞩目的成就就是形式主义取代了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
从方法论上讲,形式主义批评模式把人的注意力引向文学文本自身,关注其审美与艺术的特征,使文学批评更加专业化。
然而自八十年代起文化批评开始渗透文学研究,纯形式主义批评受到挑战。
文化批评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历史批评,但并不是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简单重复。
文化批评扬弃而非抛弃了形式主义的批评方法,因而提倡从形式层面而非内容层面回归社会历史批评。
可以说这是恩格斯美学与历史的批评原则在当代条件下的实现。
本文将讨论文学研究领域中这一变革的具体内容和理论方法论意义,以及回归历史所需要的现代心理分析的中介。
本文主要讨论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以及当前流行的文化研究在理论方面的意义。
英美等国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目睹了社会历史批评的复兴。
而到八十年代,女性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文化唯物主义、新历史主义以及文化研究等社会批评已经取代了新批评和结构主义等形式主义文论,成为学术界的主要潮流。
在中国,九十年代所谓后新时期的文学批评与前一个十年也有明显不同。
如今对文学作品审美和艺术特征的强调显然有所回落,而社会历史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此外,这一时期文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也大大扩展。
纯文学之外的文化现象,诸如广告、传媒、通俗读物、日常生活等均被纳入研究的视野;而文学、历史、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界限则变得十分模糊。
那么这一转变在理论方法论上有哪些内在的逻辑?新兴的社会历史批评与西方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有哪些不同?它们与我国五、六十年代盛行的反映论、典型论有哪些本质的区别?从文学批评史的角度清理这些问题不仅能够使我们明确传统社会历史批评与形式主义批评的成就与局限,而且有助于我们在批评实践中涉及社会历史问题之时有一种理论上的自觉。
一、形式主义批评的成? 陀刖窒?/P> 在西方文论史上,对艺术形式的关注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
但是作为系统的批评理论,形式主义兴盛于二十世纪初。
当时文学研究领域特别是英美学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对形式的呼唤"。
"纯诗"、"纯形式"、"文本"、"结构"这样的批评概念以及派生的"多义性"、"模糊性"、"统一性"、"反讽"等等批评术语广泛流行。
而"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无功利"、"艺术自律"等康德式的美学观念均成为不证自明的真理。
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结构成为文学批评普遍关注的热点。
这充分反映在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芝加哥新亚里士多德学派、以及F. R. 利维斯对文学经典的阐释之中。
实际上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随着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印象主义等早期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生发展并在英语世界传播,回到文学自身的吁求已经不绝于耳。
只是这些文学思潮和运动与文学创作关系比较密切。
而到二十世纪上半叶,注重文本结构和艺术形式的批评实践终于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理论表述,并且在文学研究方法论方面建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那么这种以文本或艺术作品形式为中心的批评实践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上述文学思潮和批评流派隐含着一个与传统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完全不同的文学观念。
这种观念认为,文学不是对世界的模仿,不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形象表述,甚至不是作家主观情感的表现。
因为在形式主义者看来,历史规律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社会发展模式更多的是人为的想象,而研究作者的情感生活是传记家的事情,与纯粹的文学研究不相干。
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的"意图迷误"、巴尔特的"作者之死"这些命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反对把文学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文本之外的非文学因素上面。
文学批评应该研究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的东西,也就是雅可布逊(Roman Jacobson)所说的"文学性"(Literariness)。
文学批评家不应该越俎代庖,承担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任务。
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本、结构、以及文学特有的媒介-语言。
正是文学语言的特殊构造方式和表述世界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别于其它人类活动的审美与想象的空间。
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1942)一书中把这? 肿ㄗ⒂谖难ё髌肺谋窘峁沟难芯砍莆?quot;文学的内部研究"(The intrinsic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literature),而把传记学、社会学、心理分析等批评称为"文学的外部研究"(The extrinsic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韦勒克和沃伦的这
一著名区分就是要把材料考据、思想分析、历史考察等传统社会学批评方法摈除于文本研究之外,使批评家更加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与审美结构。
韦勒克和沃伦认为,对于批评家来说,真正重要的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即"为特定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符号体系或符号结构"。
从我国现代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看,在二十年代与八十年代也经历了两次向艺术独立性与文本审美性复归的热潮。
二十年代初在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成员之间发生了"为人生而艺术"还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艺术独立性问题。
当时的"艺术派"异口同声赞颂唯美主义,倡导艺术无用论,反对艺术功利性。
比如郭沫若对佩特的神往,郁达夫对颓废主义的迷恋,田汉对《莎乐美》的推崇,成仿吾对唯美主义批评的实践,所有这些概括起来就是艺术至上主义:文学不应该有超越自身的目的。
虽然这场争论最后"人生派"占了上风,并在文学创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但是这一讨论本身对于散播艺术独立性的观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至于后来闻一多等人的创作实践和美学思想中,"纯艺术"与"纯形"的唯美主义观念仍然发挥着极大的影响。
而八十年代我国批评界已经从纯诗、文本、艺术自律等艺术独立性观念发展为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方法论的自觉。
1984-1986年间文艺学方法论的讨论就标志着文学研究领域的"向内转"。
其后,人们普遍把审美特征作为文学艺术的重要标志,文本分析成为文学批评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而传统文学批评所强调的政治内容和社会生活现实往往被认为是没有触及文学的本质。
各种各样的形式分析方法,审美批评、结构批评、"格式塔"艺术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叙事学、文体语言批评,一时成为主流。
虽然传统批评也重视形象思维与典型人物塑造,但八十年代批评所强调是审美感性的层面以及作为情感载体的"有意味的形式"。
蔡仪等人强调理性和社会历史内容的传统文学理论模式显然无法应对形式主义的挑战。
韦勒克和沃伦《文学理论》的译本这时(1984)在中国出版正当其时。
这本在英美早已受到挑战的理论著作在中国却拥有极为广泛的读者。
实际上,"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对立和历史上所有的二元对立一样并非是平等的关系。
在这里"内部研究"所具有的权威性、优先性是显而易见的。
用姚斯(Hans Robert Jauss)接受美学的术语说,这本书正符合热衷于形式观念的中国读者的"期待视野"。
应该说,形式主义批评的成就是十分巨大的。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形式主义在英美学界基本上是占了统治地位。
八十年代在中国审美批评也覆盖了文学研究的大部分领域,包括文学理论。
从形式主义批评发展起来的一些批评概念和分析方法对文学阅读的深度和文学普及的广泛程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比如新批评的"细读法"与中国八十年代的审美心理研究,就大大开拓了文本分析的空间。
这对于作品细节的理解,对于读者审美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
更重要的是,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解剖文本的工具,不仅开发出文学本身的审美宝藏,而且为文学摆脱政治和道德理性的束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如果审美和艺术特点成为文学批评最重要的标准,那么文学作品就可以以本身的魅力直面读者大众。
特别是在美国,新批评的普及对文学研究的平民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四、五十年代,二战结束后大批复员军人面临着再学习和再就业的压力。
而他们既没有足够的知识背景又没有受到过严格的学术训练。
他们无法分享学院派掌握的那些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
他们在学术领域的立身之本只能是文学作品本身。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他们获得了一种非传统的、非学究式的接近文学的方法。
在我国审美批评对于独立的知识分子话语的形成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十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奠定了文学研究的反映论和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从此文学批评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机器以及官方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从周扬与胡风的文艺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