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运动----几个基本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214.50 KB
- 文档页数:25
手写教案高中物理直线运动
教学内容:直线运动
教学目标:
1. 理解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直线运动的相关物理量和公式;
3. 能够运用直线运动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
1.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2. 直线运动的相关物理量和公式。
教学难点:
1. 运用直线运动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回顾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并复习相关的物理量和公式。
二、引入
引入直线运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直线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三、讲解
1. 直线运动的物理量和公式:讲解直线运动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定义和相关公式。
2. 直线运动的图像:通过实例展示直线运动的位置-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
四、实例分析
给学生一些直线运动的实例,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五、练习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六、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对直线运动的理解和掌握。
七、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直线运动的相关物理量和公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总结一、机械运动、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技巧点拨: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技巧点拨: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4.坐标系:用来精确描述物体位置及位置变化.二、时间和时刻1.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一点表示.2.时间:时间间隔的简称,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表示.三、路程和位移1. 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2.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技巧点拨: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四、速度与速率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 ,即txv ,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2.速率:①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通常简称为速率,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技巧点拨: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五、加速度1.物理意义: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Δv 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 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 表示. tv t v0-=∆∆=t v a 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 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 的方向一致.技巧点拨: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六、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0=a , 恒量=v .3.位移公式:vt x =七、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恒量=a3.公式:①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t += ②位移时间关系:20at 21t v x += ③速度位移关系:2ax v v 202t =-技巧点拨: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八、匀变速运动的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恒量aT x x Δx 2x 1n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2102v v v v t=+=九、初速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1.在1s 末、2s 末、3s 末、4s 末……n s 末的速度比为1:2:3……:n2.在1s 内、2s 内、3s 内、4s 内……n s 内的位移比为12:22:32……:n 23.在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第4s 内……第n s 内的位移比为1:3:5……:(2n-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的时间比为1-n -n ::23:12:1⋯⋯--5.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n ::3:2:1⋯⋯技巧点拨: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可等效为反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基本概念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
它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我们站起来走路到地球绕太阳运动,都可以被视为直线运动的一种形式。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特征、描述方式以及相关公式。
首先,我们来定义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条直线上沿同一方向运动的运动形式。
在直线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则描述了物体的快慢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直线运动的特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在直线上的移动速度保持恒定,即物体每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相等时,我们称其为匀速直线运动。
而当物体在直线上的移动速度随时间变化时,我们称其为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可以分为加速直线运动和减速直线运动两种形式。
直线运动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描述。
一种常用的描述方式是位移-时间图。
位移-时间图以时间为横轴,位移为纵轴,通过绘制物体随时间变化的位移来描述直线运动的情况。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时间图呈现为一条直线。
而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时间图呈现为曲线。
通过分析位移-时间图,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信息。
除了位移-时间图外,直线运动还可以用速度-时间图进行描述。
速度-时间图以时间为横轴,速度为纵轴,通过绘制物体随时间变化的速度来描述直线运动的情况。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时间图呈现为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而在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时间图呈现为曲线。
通过分析速度-时间图,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不同时刻的加速度信息。
直线运动还可以通过一些数学公式进行描述。
常见的数学公式包括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和加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给出了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位移(x)= 初速度(v0) ×时间(t) + 加速度(a) ×时间的平方(t^2) / 2**速度公式给出了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速度(v)= 初速度(v0) + 加速度(a) ×时间(t)**加速度公式给出了加速度、初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加速度(a)= (速度(v)- 初速度(v0)) / 时间(t)**这些公式是直线运动分析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情况。
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复习一、基本概念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只有质量而无形状、体积的点。
它是一种理想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2、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
例如几秒初,几秒末,几秒时。
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
时间坐标轴上用线段表示时间,例如,前几秒内、第几秒内。
3、位置:表示空间坐标的点。
位移: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
注意:位移与路程的区别.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v = s/t (方向为位移的方向)瞬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注意: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的区别.【例1】物体M 从A 运动到B ,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 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 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v 1+v 2)/2B .21v v ⋅C .212221v v v v ++ D .21212v v v v + 5、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 =△v /△t (又叫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
a 的方向只与△v 的方向相同(即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例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 ,经过1s 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 ,那么在这1s 内,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点评:对于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要注意选取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6、运动的相对性:只有在选定参考系之后才能确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或作怎样的运动。
一般以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例3】甲向南走100米的同时,乙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也行走100米,若以乙为参考系,求甲的位移大小和方向?【例4】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1小时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桥有5400米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
{{直线运动的概念与规律}}1. 质点、位移和路程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研究的问题中可忽略不计。
位移是物体的位置变化,是矢量,其方向由物体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其大小为 直线距离。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一般情况下,位移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物体作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2. 时刻与时间时刻是指一瞬间,在时间坐标轴上为一点,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时间是指终止时刻与起始时刻之差,在时间坐标轴上为一段,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
在具体问题中,应注意区别“几秒内”、“第几秒”及“几秒末”等的含义。
3.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位移)里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而公式20tv v v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即时速度的大小叫即时速率,简称速率。
值得注意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叫平均速率。
平均速度是位移和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4. 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a t v v t 0-,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应用中要注意它与速度的关系。
5. 匀变速直线运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为一恒量;当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速度增大,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时,物体速度减小,做匀减速运动。
6.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两个基本公式 v t =v 0+at 2012x v t at =+ 两个推论2202tv v ax -=02tv v x t +=7.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① 某过程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即=v 中时v =02t v v x t +=② 加速度为a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的等时间T 内的位移差都相等,即2aT =∆s 。
高三直线运动知识点总结直线运动是物体按照一定的轨迹在直线上运动的过程,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内容。
在高三阶段,学生们需要掌握直线运动的相关知识,下面将对高三直线运动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1. 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所经过的路程,与运动的轨迹和运动方向有关。
2.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即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3. 加速度: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即加速度等于速度与时间的比值。
二、匀速直线运动1. 定义:物体在同样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2. 速度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即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3.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4. 加速度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零,表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不受到力的作用。
三、变速直线运动1. 定义:物体在同样时间内位移不相等的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2. 平均速度概念: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3. 瞬时速度概念: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是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即时间非常短的瞬间速度。
4. 加速度的概念: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速度和时间的导数。
四、匀加速直线运动1. 定义:在单位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的运动称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2. 速度-时间关系: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线性变化,即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3. 位移-时间关系: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是二次函数关系,即位移与时间成二次函数关系。
4. 速度-位移关系: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为一次函数关系,即速度与位移成线性关系。
5. 加速度的概念: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可以通过速度差除以时间得到。
五、自由落体运动1. 定义:物体在竖直方向上仅受重力作用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2. 自由落体的特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在地球上近似为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米/秒的平方。
高一物理直线运动的几个概念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直线运动的几个概念二. 知识要点:(一)直线运动的几个概念1.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它是一个理想的物理模型。
物体能简化为质点的条件是: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只做平动或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才可以把物体简化为质点。
2. 位移和路程:位移是做机械运动的物体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路程是物体运动所经实际轨迹的长度。
3. 速度和速率:(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位移(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 s v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l 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t 的比值,叫做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的平均速率。
即t l v /=。
它是标量。
值得注意的是它并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4. 加速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跟发生这些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即tv v t v a t ∆-=∆∆=0,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5.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基本规律:at v v t +=0 2021at t v S += (2)导出规律:aS v v t 2202=- t v v t v S t ⋅+=⋅=2三. 重难点分析:1. 如何理解质点:在物理学的研究中,为了突出现象中的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需要建立起理想的“物理模型”。
质点就是研究物体作机械运动时的一种“理想模型”。
2. 物理学中的质点和几何中的“点”是有本质区别的:“质点”具有质量,同时占有位置,能不能把一个物体当“质点”看待,并不是由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大小来决定,而是由它的形状和体积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是主要因素来决定的,如果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起什么作用,或者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就可以拿一个只具有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这种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就叫做质点。
高考直线运动知识点一、引言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而物理是高考科目中的一项难点。
直线运动作为物理中的基础知识点,在高考中占据很大的比例。
本文将从直线运动的定义、速度、加速度以及相关计算等方面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直线运动的定义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直线轨迹运动的一种运动形式。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空间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直线运动通常用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这三个物理量来描述。
三、速度的概念与计算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与所经过的时间之比。
用符号v表示,公式为v=s/t,其中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在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四、加速度的概念与计算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的符号为a,公式为a=(v-u)/t,其中v表示末速度,u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
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
五、匀速直线运动一种特殊情况是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距离相等。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加速度为零。
这使得计算更加简单。
六、变速直线运动另一种常见情况是变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发生变化。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加速度均不为零。
对于变速直线运动,我们需要使用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以及加速度-时间图等工具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
七、直线运动的应用直线运动是物理中的基本知识点,也是很多实际问题的基础。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直线运动的概念来计算行驶车辆的速度、位置和加速度,从而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此外,直线运动还与测速仪器、摄像头等设备联系紧密,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工具和方法。
八、总结高考直线运动知识点是物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于考生来说,掌握这一知识点是提高物理成绩的关键。
通过深入理解直线运动的定义、速度、加速度以及相关计算方法,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中的物理问题。
希望本文对于高考物理的备考有所帮助。
§1.1 基本概念重点知识详解1、机械运动: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作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宇宙间的一切物体,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所以运动是绝对的.平常说的静止,是指这个物体相对于其他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静止是相对的.2、参考系:⑴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⑵参考系的四个性质:标准性:用来做参考系的物体都是假定不动的,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具有任意性,但应以观察方便和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统一性:比较不同的运动时,应该选择同一参考系。
差异性: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一般不同3、质点:⑴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质量而不考虑形状和大小的点⑵可看作质点的条件:1、运动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跟它所研究的问题相比可忽略不计,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把地球当作一质点。
2、做平动的物体,由于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用一个点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
⑶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客观并不存在。
4、位移:⑴定义: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⑵位移是矢量⑶位移仅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物体运动轨迹无关。
5、路程:⑴定义:指物体所运动的轨迹长度。
⑵路程是标量。
注意区分位移和路程: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由质点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矢量。
位移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箭头的指向代表位移的方向,线段的长短代表位移的大小。
而路程是质点运动路线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与运动路程相等6、时间:定义:时间是事件发生到结束的时刻间隔7、时刻:定义:时刻是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注意区分时刻和时间:时刻:表示某一瞬间,没有长短意义,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在运动中时刻与位置想对应。
时间间隔(时间):指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间隔,有长短意义,在时间轴上用一线段表示。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6篇)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重要知识点讲解基本概念: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也可定义为: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最核心公式末速度与时间关系:Vt=Vo+at位移与时间关系:x=Vot+at^2/2速度与位移关系:Vt^2-Vo^2=2as●重要公式补充(1)平均速度V=s/t;(2)中间时刻速度V(t)=(Vt+Vo)/2=x/t;(3)中间位置速度V(s)=[(Vo^2+Vt^2)/2]1/2;(4)公式推论Δs=aT^2;备注:式子中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这个公式也是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实验的原理方程。
●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合下述两条:⑴受恒外力作用⑴合外力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重要比例关系由Vt=at,得Vt⑴t。
由s=(at^2)/2,得s⑴t^2,或t⑴2√s。
由Vt^2=2as,得s⑴Vt^2,或Vt⑴√s。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2一、基本关系式v=v0+at x=v0t+1/2at2 v2-vo2=2ax v=x/t=(v0+v)/2二、推论1、vt/2=v=(v0+v)/22、⑴x=at2 { xm-xn=(m-n)at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1)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末的速度之比:V1:V2:V3: :Vn=1:2:3: :n(2)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时间内全位移X之比:X1: X2: X3: :Xn=1:2(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S1:S2:S3::Sn=1:3:5::(2n—1)(4)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全时间t之比t1:t2:t3::tn=1:√2:√3::√n(5)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t1:t2:t3::tn=1:(√2—1):(√3—√2)::(√n—√n—1) 应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注意:(1)、确定研究对象在哪个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掌握测量直线运动物体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方法。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沿直线轨迹运动的现象。
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有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速度与时间的比值。
三、实验仪器1. 直线运动实验装置(包括小车、滑轨、光电门等);2. 秒表;3. 刻度尺;4. 计算器。
四、实验步骤1. 将直线运动实验装置安装好,确保滑轨水平,小车可以自由滑动。
2. 在滑轨上设置光电门,测量小车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3. 将小车放在滑轨的起始位置,启动实验装置,记录小车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4. 重复步骤3,记录多组实验数据。
5. 利用公式v=s/t计算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其中s为小车通过光电门的位移,t为小车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6. 利用公式a=(v2-v1)/t计算小车通过光电门的加速度,其中v1为小车通过光电门前的速度,v2为小车通过光电门后的速度,t为小车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7.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五、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 小车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 | 小车通过光电门的位移(m) | 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m/s) | 小车通过光电门的加速度(m/s2)------- | ----------------------- | ----------------------- | ----------------------- | -----------------------1 | 0.2 | 0.5 | 2.5 | 12.52 | 0.3 | 0.6 | 2.0 | 10.03 | 0.4 | 0.7 | 1.75 | 8.754 | 0.5 | 0.8 | 1.6 | 8.05 | 0.6 | 0.9 | 1.5 | 7.5六、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说明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作用,速度逐渐减小。
一、几个基本概念t(s)0 1 2 3 4 5末x(m) 0 5 -4 -1 -7 1(1)A.前1s;B.前2s;C.前3s;D.前4s;E.前5s.(2)第几秒内的位移最大?A.第1s;B.第2s;C.第3s;D.第4s;E.第5s.(3)前几秒内的路程最大?A.前1s;B.前2s;C.前3s;D.前4s;E.前5s.(4)第几秒内的路程最大?A.第1s;B.第2s;C.第3s;D.第4s;E.第5s.【分析与解答】根据位移与路程的定义进行判断.由上表可以看出:(1)前4秒内的位移最大,为-7m,D选项正确.(2)前5s中第2s的位移最大,为一9m,故B选项正确.(3)由于物体一直是运动的,故运动时间越长,其轨迹线越长,前5秒内的路程最长,所以E选项正确.(4)第2秒内的位移最大,第二秒内的路程也是最大,路程为9m,所以B选项正确.●课堂针对训练●(1)当人坐船行驶在河中观看两岸青山时,常有“看山恰似走来迎”的感觉,这是以________为参考系的.而变换一下目光,又感到“仔细看山山不动”,这是以________为参考系.(2)第n秒内表示的是________s的时间,是从第________秒末到第________秒末的间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均以相同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是静止的;B.甲乙两人均以相同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乙为参考系,则甲是静止的;C.两辆汽车在公路上同一直线行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若观察结果是两辆车都静止,则选用的参考系,必定是其中的一辆汽车;D.两人在公路上行走,且速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同,则选择其中任一人为参考系,两人都是静止的.(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小于路程.(5)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h35min从天津发车; B.某人用15s跑完100m;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h开播; D.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E.某场足球赛开赛15min甲队攻入一球.(6)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成质点: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D.研究在水平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7)如图2-1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孤由A经B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各是多少?(8)一幢六层楼房,相邻两层楼窗台之间的距离都是3m.现从第三层楼窗台把一物体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抛出,它最高可达到第六层楼窗台,求这时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和路程.当它又继续下落经过第一层楼窗台时,求这时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和路程.(9)在运动场地的一条直线跑道上,每隔5m远放置一个空瓶.运动员在进行折返跑训练时,从中间某一瓶子处出发,跑向最近的空瓶将其扳倒后返回再扳倒出发点处的瓶子,之后再折返扳倒前面的最近处的瓶子,依次下去.当他扳倒第6个空瓶时,他跑过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滚动训练★(10)如图2-2所示,人向右水平匀速推动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在木板翻离桌面以前,则:A.木板露出桌面后,推力将逐渐减小; B.木板露出桌面后,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将减小;C.木板露出桌面后,桌面对木板摩擦力将减小; D.推力、压力、摩擦力均不变.二、位移和时间的关系(1课时)【例题】如图2-3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象,图象表示:A.A、B两人同向而行; B.A、B两人在第1s末后相遇;C.在5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 D.在5s内,A走的位移比B走的位移大.【分析与解答】正确的选项为BD.从图中看出,A的位移减小,而B的位移先增大,再不变,后减小,所以开始AB是相向运动的.两图象相交于第1s末与第2s末之间的一个时刻,即此时A、B相遇.5s内A的位移为60m,路程也是60m;B有往返,在5s内位移为30m,而路程是90m.●课堂针对训练●(1)一列火车从车站开出后在平直轨道上行驶,头5s通过的路程是50m,头10s通过的路程是100m,头20s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这列火车: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不是匀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均不正确.(2)如图2-4所示为某质点的________图象.该质点在时间为零的时刻已处在离原点________km的地方,它在前2h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2h~4h处于________状态,4h~6h 作________运动.(3)图2-5中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4)如图2-6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原点在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在0~t2时间内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甲、乙运动方向相反.(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象见图2-7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计时起点,则A.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s0处;D.甲、乙同一地点出发;E.甲在中途停止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6)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10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其s-t图象见图2-8所示,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7)如图2-9是两辆汽车由同一地点到达同一目的地的s -t 图象.试回答下列问题:①两辆车是否同时出发,同时到达?②哪辆车在中途停了一段时间?③两辆车各做什么样的运动?(8)为了研究一辆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运动的情况,可以在公路旁每隔100m 站一名拿着秒时间t/s0 4.9 10.0 15.1 19.9 …… 位移s/m 100 200 300 400 500 ……②汽车每秒内发生的位移多大?③汽车从10s 到30s 的时间内行驶的距离是多长?★滚动训练★(9)有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14N 、10N 、5N .其合力的最小值为:A .0N ;B .3N ;C .5N ;D .1N .(10)分解一个力,若已知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以下正确的是:A .只有唯一组解;B .一定有两组解; B .可能有无数解; D .可能有两组解.三、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例1】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4m/s ,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8m/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分析和解答】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v =s/t ,设全程位移为2s ,则前一半位移的时间是t 1=s/v 1,后一半位移的时间t 2=s/v 2,则整段的时间是t 总=t 1+t 2=s(v 1+v 2)/v 1v 2,故全程的平均速度v =2s/t 总=8484222121+⨯⨯=+v v v v ·=5.33(m/s). 可见,处理此类问题要注意找出位移和时间,不能草率代入v =(v 1+v 2)/2而求平均速度.【例2】如图2-10所示是A 、B 两物体的s -t 图象,试判定:(1)A 、B 两物体各做什么运动?(2)3s 末A 、B 的位移各是多少?(3)A 、B 的速度各是多大?【分析和解答】研究图象应先看纵、横轴各表示什么,采用什么单位.此题中是s -t 图象.(1)因为A 、B 的s -t 图象均为倾斜直线,说明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故A 、B 出均是匀速直线运动.(A 为反向匀速,B 为正向匀速)(2)由图象可知3s 末对应s A =0,s B =3m .(3)A 、B 的速度大小可通过求A 、B 直线斜率而得.v A =k A =tan αA =-t s ΔΔ=-0303--=-1(m/s),速度为负值,说明A 的运动方向和正方向相反.v B =k B =tan αB =0303--=1.5(m/s). 注意:处理图象问题,要注意分清纵、横轴意义,熟记各种运动的图象及意义,切不要把图象当成物体运动的轨迹. ●课堂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B .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算术平均值;C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D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2)对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如下几句话:A .物体在第1s 内的速度是4m/s ;B .物体在第2s 末的速度是4m/s ;C .物体在通过其路径上某一点的速度是4m/s ;D .物体在通过某一段位移s 时的速度是4m/s .则以上叙述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________,表示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_.(3)如图2-11所示,Ⅰ和Ⅱ分别是甲乙两物体的s -t 图象,则甲物体速度v 1=________m/s ,乙物体速度v 2=________m/s ,t =15s 时,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____m ,在位移300m 处,Ⅰ物体超前Ⅱ物体________s .(4)短跑运动员在100m 竞赛中,测得7s 末的速度是9m/s ,10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9m/s;B.9.6m/s;C.10m/s;D.10.2m/s.(5)对各种速率和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相等.(6)如图2-12所示,小球沿光滑的轨道MN运动.从过A点开始计时,每隔0.5s记录一次小球的位置(用图中的黑点表示).由图可以看出,小球在AB段做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是________cm/s.小球在经过3cm的坐标处时的速度为________cm/s.小球在BC段做________运动,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在整个AC段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7)某同学以一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的速率沿原路返回家,图2-13中哪个图线可以粗略地表示他的运动状态?(8)某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4m/s,则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9)某运动物体,第1秒内平均速度是3m/s,第2、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6m/s,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0)骑车人从A沿直线运动到B,先以15km/h的速度通过了一半位移.剩下的时间内,一半时间以12km/h的速度运动,另一半时间以6km/h的速度运动.求他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滚动训练★(11)如图2-14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铁块,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α增大),另一端不动,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是图2-15中的哪一个(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四、速度和时间的关系(1课时)【例题】一质点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2-16所示,能正确表示该质点的速度v与时间t 的图像是图2-17中的哪一个?【分析与解答】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来进行判断.在图2-16所示的图象中,质点开始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一段时间后,又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回到出发点后又静止,且两次运动的速率相同,时间相同.所以质点的速度-时间图像开始时负方向的速度不变,然后静止,速度为零,接着以正方向的速度运动相同的时间,以后的速度为零.所以只有A 图中的图像是正确的.●课堂针对训练●(1)质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A.如果在某两段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便可断定它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如果在任意两段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都相等,便可断定它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如果在某两段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不相等,便可断定它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如果在某两段不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不相等,便可断定它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如图2-18所示,以下几个运动图象中不属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如图2-19所示,表示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则A.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若在同一直线,则一定会相遇;C.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甲、乙即使在一条直线上也一定不会相遇.(4)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s-t,v-t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有:A.s-t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轨迹,v-t图象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B.由s-t图象不能求出物体速度大小;C.由v-t图象可求出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某段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D.s-t图象可以不经过坐标原点.(5)如图2-20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根据图线作出的以下几个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物体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前4s内,当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6)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2-21所示,则:①甲和乙的初速度方向怎样?其大小之比为多少?②什么时刻,两者的瞬时速度大小相等?③在前6s内,甲的速度改变了多少?乙的速度改变了多少?(7)图2-22为质点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画出在该时间内它的速度-时间图象.(8)如图2-23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图象,试根据图象说明A→B→C→D的各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各做什么运动?甲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多少?★滚动训练★(9)如图2-24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A与地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五、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改变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分析和解答】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Δv与所用时间Δt的比值,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能反映速度的大小,故加速度大时速度可以很小,反之加速度小时,速度可以很大,故D正确;物体做加速或减速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a的方向与v的方向是同向或反向,故A错;尽管Δv很大,若Δt也很大,由a=Δv/Δt可知a不一定大,故B错;物体有a时只是表明其速度变化,速度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或只有方向改变大小不变,故C错.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只有D.【例2】如图2-25所示,是某质点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1)质点在AB 、BC 、CD 段的过程各做什么运动?(2)AB 、CD 段的加速度各是多少?(3)质点在2秒末速度多大?【分析和解答】(1)AB 、CD 段的v -t 图是倾斜直线,说明这两段时间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故质点在这两段作匀变速直线运动(AB 匀加、CD 匀减);BC 段是平行于x 轴直线,作匀速直线运动.(2)因为v -t 图线斜率大小等于加速度大小,故a AB =tan αAB =0224--=1(m/s 2). a CD =tan θCD =-4504--=-4(m/s 2). (3)由图象知2s 末速度是4m/s . ●课堂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加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把正确的选出来;A .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B .没有加速度的物体速度一定不变;C .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必有加速度;D .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也为零.(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加速度大,则速度也大;B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D .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4)下列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正确的说法是:A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很小,物体的速度还是增大的;B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虽然加速度很大,物体的速度还是减小的;C .不管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关系怎样,物体的速度都是增大的;D .因为物体作匀变速运动,故其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5)由a =Δv /Δt 可知:A .a 与Δv 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C .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D .Δv /Δ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6)图2-26是某质点的v -t 图象,则:A .前2s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后3s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B .2-5s 内物体静止;C .前2s 的加速度是1.5m/s 2,后3s 加速度是-35m/s 2; D .3s 末物体的速度是5m/s . (7)飞机由静止开始运动,50s 内速度达到200m/s ,则这段时间内飞机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8)以10m/s 前进的汽车,制动后经4s 停止下来,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9)一小车正以6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运动,如果小车获得2m/s 2的加速度而加速运动,当速度增加到10m/s 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10)一子弹用0.02s 的时间穿过一木板,穿入木板的速度是800m/s ,穿出木块的速度是300m/s ,则加速度为多少? ★滚动训练★(11)如图2-27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被水平推力F 压着,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当推力F 的大小增加到2F 时,则:A .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B .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C .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不变;D .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不变. 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一课时【例1】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 钟后作匀速运动,最后2s 钟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分析和解答】质点的运动过程包括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如图2-29所示,AB 为加速阶段,BC 为匀速阶段,CD 为减速阶段,匀速运动的速度即为加速阶段的末速度v B , 故 v B =v 0+at =0+1×5=5(m/s)而质点作减速运动的初速即为匀速运动的速度,即v B =v C =5(m/s)在CD 的匀减速运动过程中:末速v D =0,由v t =v 0+at 得a =(v t -v 0)/t =(0-5)/2=-2.5(m/s 2).负号表示a 方向与v 0方向相反.【例2】以12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加速度大小是5m/s 2,求刹车后2s 末、6s末的速度.想一想答案是否合理,为什么?【分析与解答】据已知条件,如果用公式v t =v 0+at 来求速度,则v 2=12-5×2=2(m/s)v 6=12-5×6=-18(m/s).v 6为负值表示汽车倒退,这是不合理的.原因是汽车从刹车开始经过时间t =512a v 00--=-=2.4(s)后就停下来了,即在6s 的时间内,汽车只在前2.4s 内做减速运动,以后就处于静止状态了.∴ v 6=v 2.4=0【总结提高】解物理题不同于解数学题.对所得的结果要根据实际情况看是否合理.●课堂针对训练●(1)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v 0=2m/s ,加速度a =0.1m/s 2,则第3s 末的速度是________m/s ,5s 末的速度是________m/s .(2)质点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3m/s 2,若初速度大小是20m/s ,则经4s 质点的速度为________m/s .(3)质点在直线上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为3m/s 2,则质点第3s 的初速度是________m/s 、末速度是________m/s .(4)图2-30中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5)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 -t 图如图2-31所示,则:A .6s 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2-4s 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3s 末物体的速度为零,且开始改变运动方向;D .2s 末物体的速度大小是4m/s .(6)如图2-32所示,直线①和②分别表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它们的初速度各是多少?它们的加速度各是多少?经过多长时间,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7)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 作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是2m/s 2,则:①汽车经3s 的速度大小是多少?②经5s 的速度是多少?③经10s 的速度大小是多少?(8)质点在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2-33所示,若在A 点时的速度是5m/s ,经3s 到达B 点速度是14m/s ,若再经4s 到达C 点,则在C 点的速度是多少?(9)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 后速度达到10m/s ,然后匀速运动了20s ,接着经2s 匀减速运动到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在第26s 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10)卡车原来用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为道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m/s 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卡车即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起的全过程用了12s .求: ①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②开始刹车后2s 末及10s 末的瞬时速度. ★滚动训练★(11)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分别受到如图2-34所示的外力作用后,均在水平面运动,若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它们受到的摩擦力:A .F f 甲>F f 乙>F f 丙;B .F f 甲<F f 乙<F f 丙;C .F f 甲=F f 乙=F f 丙;D .F f 乙>F f 甲>F f 丙. 第二课时【例1】汽车刹车前速度为5m/s ,刹车获得加速度大小为0.4m/s 2.(1)求汽车刹车开始后20s 内滑行的距离s ;(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30m 时所经历的时间t ;(3)静止前2.5s 内汽车滑行的距离s ′.【分析和解答】(1)判断汽车刹车所经历运动时间由0=v 0+at 及加速度a =-0.4m/s 2得:t =-s405a v 0. s =12.5s <20s .汽车刹车经过12.5s 后停下来,因此20s 内汽车的位移只是12.5s 内的位移.根据v t 2-v 02=2as 得:s =)40(250a 2v v 2202t .-⨯-=-=31.25(m). 或用 s =v 0t +21at 2=5×12.5-21×0.4×12.52=31.25(m) (2)根据s =v 0t +21at 2得: t =40)30()40(255a )s (a 214v v 2200..--⨯-⨯-±-=-⨯⨯-±- 解得:t 1=10(s),t 2=15(s)(t 2是质点经t 1后继续前进到达最远点后反方向加速运动重新达到位移为s 时所经历的时间,很显然,t 2不合题意,必须舍去)(3)把汽车的减速过程看成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求出汽车以0.4m/2的加速度经过2.5s的位移,即:s ′=21at 2=21×0.4×2.52=1.25(m).也可以用下面方法求解: ∵ 静止前2.5s 末即是开始减速后的10s 末,10s 末速度v 10=v 0+at =5-0.4×10=1(m/s),∴ s ′=v 10t ′+21at ′2=1×2.5-21×0.4×2.52=1.25(m) 【例2】(教学建议:此题难度较大,高一阶段不宜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仅供有能力学生选学)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 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m/s ,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m 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 ,以后只能维持这速度4.0s .设猎豹距离羚羊x 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s 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求:(1)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 值应在什么范围?(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x 值应在什么范围?【分析与解答】解:设猎豹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奔跑60m 达到最大速度用时间t 1,则s 1=1v t 1=2v m 1t 1,t 1=3060v s 2m 11=4(s). 羚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奔跑50m 速度达到最大,用时间为t 2,则s 2=2v t 2=2v m 2t 2,t 2=m 22S v 2=25502⨯=4(s). (1)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则猎豹减速前的匀速运动时间最多4.0s ,而羚羊最多匀速3.0s 而被追上,此x 值为最大,即x =s 豹-s 羊=(60+30×4)-(50+25×3)=55(m).∴ 应取x <55m .(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即最多奔跑60m ,用4s 时间;而羚羊只奔跑3s 的时间,故对羚羊:s 4=21a42 50=21a ×42 a =425(m/s 2) s 3=21a32=21×425×32=8225(m) x 最大值为:x =s 豹4s -s 羊3s =60-8225=31.87(m) ●课堂针对训练●(12)汽车从静止开始以1m/s 2的加速度开始运动,则汽车前5s 内通过的位移是________m .第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位移是________m .(13)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式为s =4t +2t 2,s 与t 的单位分别是米与秒.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 .4m/s 与2m/s 2;B .0与4m/s 2;C .4m/s 与4m/s 2;D .4m/s 与0.(14)A 、B 两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方向不变,运动总位移相同.A 行驶的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 1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 2做匀加速运动;而B 则是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 2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 1做匀加速运动.已知a 1>a 2,则两车相比:A .A 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大;B .B 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大;C .A 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小;D .B 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小.(15)图2-35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线,初速度为v 0,末速度为v t ,则物体在t 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A .v =(v 0+v t )/2;B .v >(v 0+v t )/2;C .v <(v 0+v t )/2;D .无法确定. (16)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初速度大小是v 0,经过时间t 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A .v 0t -21at 2;B .a2v 20; C .2t v 0; D .21at 2. (17)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同2-36所示,则:A .乙比甲运动得快;B .在2s 末乙追上甲;C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 .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 远.(18)汽车以10m/s 的速度行驶,刹车后获得2m/s 2的加速度,则刹车后4s 通过的路程是多大?刹车后8s 通过的路程是多大?(19)汽车刹车时获得6m/s2的加速度,如果要在刹车后1.5s停下来,汽车行驶的最大允许速度是多大?刹车后还能滑行多远?(20)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v时经过的位移是s,则它的速度从2v增加到4v时发生的位移是多少?(2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已知在A点时速度为v A,在B点时速度是v B,则物体在A、B中点时速度是多少?在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多少?★滚动训练★(22)用轻绳AC和BC悬挂一重物,绳与水平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如图2-37所示,绳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N,绳BC能承受最大拉力为100N,为了使绳不被拉断,所悬挂的重物的重力的范围为________.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例1】列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同一平直铁路上前方500m处,一货车以36km/h的速度同向行驶,为避免撞车,列车司机立即刹车.求列车刹车时加速度的最小值.【分析和解答】货车速度记为v1,列车速度记为v2,则v2>v1,列车与货车距离越来越小,v2<v1,列车与货车距离越来越大.可见,列车刹车后,开始列车距货车越来越近.若列车速度减小到与货车速度相等时,列车还没有追上货车(或刚好追上货车),此后列车距货车越来越远,不会相撞.方法一:设列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刹车后经时间t,列车速度与货车速度相等,这段时间内货车、列车位移分别为s1、s2,则不撞车的条件是:Δs=(s1+500)-s2≥0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有:s1=v1t s2=v2t-at2/2 v2-at=v1解得:a≥0.1m/s2即最小加速度为:0.1m/s2方法二:以货车为参考系,列车做初速度为v0=(v2-v1)的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要列车不撞货车,即当列车追上货车前(或刚好追上时)速度减为零(对货车),即:(v2-v1)2/2a≤500解得:a≥0.1m/s2即最小加速度为:0.1m/s2【总结提高】本题解法很多,上述两种方法是能较好地反映物理过程和物理意义的方法.方法一的关键是分析不撞车的临界条件,方法二在方法一的基础上转换了参考系,因而更筒捷,但是,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例2】(此题难度较大,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请视实际情况而定)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以16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乙以4m/s的初速度、1m/s2的加速度和甲同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车再次相遇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和再次相遇时两车运动的时间.【分析和解答】解法一:两车同时同向出发,开始一段由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将使两车距离拉开.由于甲车作减速运动,乙车作加速运动,总有一时刻两车速度相同,此时两车相距最远.随着甲车进一步减速,乙车进一步加速,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使两车距离变小.当乙车追上甲车时,两车运动位移相同.当两车速度相同时,两车相距最远,此时两车运动时间为t1,速度为v1,a甲=-2m/s2,a乙。
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与分析在物理学中,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沿着同一直线方向运动并保持恒定速度的情况。
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用一维运动的形式来描述,即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一、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概念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位移差,用Δx表示。
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用v表示。
加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用a表示。
二、位移的描述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位移-时间图来表示。
位移-时间图是一条直线,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
若斜率为正,则物体向正方向运动;若斜率为负,则物体向负方向运动;若斜率为零,则物体静止。
三、速度的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可以通过速度-时间图来表示。
速度-时间图上的直线代表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速度恒定,图中斜率不变。
四、加速度的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为零,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不受到任何加速度的作用。
因此,加速度-时间图上的值始终为零,图像是一条直线与x轴重合。
五、运动的分析与应用匀速直线运动的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已知条件求解未知量。
例如,已知物体的位移和时间,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速度;已知物体的速度和时间,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在现实生活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汽车在直线道路上的匀速行驶就是一种典型的匀速直线运动。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汽车的位移和时间,来计算汽车的速度和加速度。
此外,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自由落体运动也可以近似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六、实例分析假设小明用自行车从家里骑到学校,路程为10公里,总用时30分钟。
我们可以计算小明的平均速度。
由于小明的位移为10公里,总用时为30分钟(即0.5小时),因此小明的平均速度为20公里/小时。
七、总结匀速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通过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规律,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初中物理运动学知识点总结(精华)一、运动的基本概念- 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改变的现象。
- 物体:具有一定质量和形状的实体。
- 位移: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置改变。
- 时间:运动经过的时间长度。
- 速度:单位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 加速度:速度每秒变化的位移。
二、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
- 位移计算公式: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 平均速度计算公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三、加速直线运动- 特点: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
- 加速度计算公式: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
- 位移计算公式: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四、自由落体- 特点:只受重力作用下落的运动。
- 加速度: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约等于9.8m/s²。
- 位移计算公式: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五、斜抛运动- 特点: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发生自由落体运动。
- 水平速度:水平方向上的运动速度。
- 垂直速度:垂直方向上的运动速度。
- 总时间:物体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
- 最大高度:物体抛出后达到的最高点的高度。
六、摩擦力- 特点:物体接触的两个表面之间存在的力。
- 静摩擦力:物体尚未开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 动摩擦力:物体已经开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七、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两个或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
- 力的分解: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垂直于彼此的力。
八、牛顿第一定律- 特点:物体在没有受到合外力的情况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惯性: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九、牛顿第二定律- 特点: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 公式:合外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十、牛顿第三定律- 特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对不同物体。
- 作用力:物体施加在其他物体上的力。
- 反作用力: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的力。
以上是初中物理运动学的重点知识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四讲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知识要点】一、基本概念⑴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_____的点叫做质点。
它是一个____模型。
⑵参照系和坐标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____的物体叫做参照系。
⑶时间和时刻:在时间轴上,时间对应一段______;而时刻则对应一个确定的____。
⑷位移和路程:位移是从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一条______,它是矢量,只与______位置有关;而路程则是物体______的长度,是一个标量,其大小与______有关。
⑸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______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分为______和______。
①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 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 方向相同。
②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 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平均速率是标量,它并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6)加速度:加速度是反映物体 的物理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 方向相同。
定义式为tv v t v a ∆-=∆∆=0,其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即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 运动,且在 内 相等。
物体运动的 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 等于零。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 运动,且在 内 相等。
物体运动的 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
二、图像问题1、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s t -图像表示运动的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是一条直线。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图线的 ,如图所示。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①v t -图像表示运动的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②直线的斜率表示 ,即斜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反之则越小。
③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 。
若围成的面积在时间轴上方,取 ,说明位移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 ;若围成的面积在时间轴下方,取 ,说明位移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 。
【重难点突破】一、是否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依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而是要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在所讨论的问题中是属于主要因素还是次要因素,若属次要因素,即使物体很大,也能看做质点。
直线运动的基本原理直线运动是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路径运动的一种形式。
在物理学中,直线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对于理解运动学和力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直线运动的基本原理,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关键概念,以及牛顿定律在直线运动中的应用。
在直线运动中,重要的概念之一是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速度 = 位移 / 时间其中,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一个矢量量。
位移的大小等于最终位置减去初始位置。
如果物体在t1时刻位于x1处,在t2时刻位于x2处,那么位移可以表示为:位移 = x2 - x1时间是物体运动所经过的时间。
在直线运动中,另一个关键概念是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率的物理量。
加速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加速度 = (末速度 - 初始速度)/ 时间其中,末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初始速度是物体在另一时刻的速度。
加速度的单位通常是米每秒的平方。
物体在直线运动中,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牛顿第二定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是由施加在其上的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即加速度 = 力 / 质量这个公式表明,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由此可见,当物体所受的力增加时,其加速度也会增加。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还具有匀速和变速运动的特性。
当物体以恒定速度进行直线运动时,称为匀速运动。
在匀速运动中,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是线性的。
也就是说,每经过一个相同的时间间隔,物体将移动相等的距离。
此外,在匀速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因为速度不发生变化。
当物体的速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变化时,称为变速运动。
在变速运动中,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变化不再线性。
此外,在变速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因为速度发生变化。
直线运动还可以通过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来描述。
速度-时间图是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形。
在速度-时间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