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与中国政府改革论要—兼论中国政府改革应然与实然的价值取向
- 格式:pdf
- 大小:364.26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际要求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统一价值追求和协调利益关系;任务是做好具体工作和解决思想问题;动力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内力的推动及社会和文化向前发展。
标签: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实际要求;方向;任务;动力在政改的进行过程中,不断根据新的形势对改革的内容做出调整,方向、任务和动力是政改的根本要求,也是实际发展中必须要坚持的要求。
在调整的同时,主要的内涵是不变的,下文将从方向、任务和动力三个方面概括出政改的要求。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1、统一价值追求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党已经逐渐清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价值目标。
这个目标,实际上包含了我们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即经济增长的“繁荣”,促进“正义”的文化,“和谐社会”的建设。
生态文明是面对国际合作和国内需求提出的符合人类社会长久健康发展的概念,政府解决经济建设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政改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的起点和终点,促使政治发展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凝聚人心、汇集力量,保证改革不偏离政治的目标和人民的期望。
2、协调利益关系改革开放30年,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伴随着利益冲突、利益分化。
一是利益格局的多元,二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
从根本上说,政治体制改革是调整利益关系,它涉及很多的人和事,要小心。
因此,政治体制改革,这一底线、范围、程度和路径必须是理性的思考,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当代中国利益变得越来越复杂,决定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积极稳妥、有序地进行。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1、做好具体工作十八大报告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了“两个必须”,“三个更加注重”,反映中国政治改革政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这些都从党、民主、法治三个层面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也是改革的关键所在。
中国政府改革价值取向重要转变 最新一期的《学习时报》刊载文章指出,目前中国政府改革的价值取 向已经或正在发生重要转变,更符合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实 际情况。
这将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制度环境、文明走向、国际地位 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文章说,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 会以来,中国政府改革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改革的目标更明 确,改革的路径更清楚,改革更具有内生性或符合本民族的文化特性,中 国政府改革步入一个更为符合中国发展实际、更为成熟的阶段。
文章分析指出,从政府组织机构改革来看,改革由以往的注重政府组 织机构的精简向注重强化组织内部管理的转变。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将朝着强化政府组织机构内部管理、 提高组织效率、完善服务程序等方面转化。
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以及 2004 年以来出台的干部管理的 六个文件,都反映了中国政府改革将注重强化组织机构内部管理的基本价 值取向。
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来看,改革由以往的注重公务员数量的精简向注 重提高公务员素质的转变。
特别是中组部颁发的五年干部培训纲要明确反映了这一改革的价值 取向。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公务员的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
从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干部是国家首要的软实力,干部的素质决 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干部的公共精神、干部的公共政策制定能力将决 定着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兴亡。
注重公务员素质的提高,将是中国提高执政能力的基本价值选择。
从政府工作的基本价值追求来看,改革由以往在效率、公平上的偏重 向强调公平与效率并重的转变。
市场管效率,政府管公平,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有效分工 的一个基本原则。
从国内外发展经验来看,政府更迭或发展受挫的一个根本原因是腐败 和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腐败必然导致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下降,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乃至政 府失效;而社会不公平则促使社会团结的瓦解和社会诚信的丧失。
中图分类号:D 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21(2001)05-0001-07 收稿日期:2001-09-03 作者简介:张国庆(1956-),男,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两难抉择”及其应对理路□张国庆(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北京100871)摘 要:在推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后发展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两难抉择”所引发的多种公共政策困境。
在“第三步”发展战略时期,中国政府行政改革所面临的政策困境及其应对理路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即大政府与小政府、强政府与弱政府、大众政府与精英政府、国际化政府与本土化政府、经济政府与均衡政府。
关键词:两难抉择;中国政府;行政改革;应对理路一、公共政策的“两难抉择”与关于国家作用的悖论 “两难抉择”是公共政策选择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它通常指在同时面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好的或坏的后果的条件下,政策主体只能或必须从中选择其一,从而引起政策主体理念混乱、价值标准冲突及心理困惑,并导致决策不能竞全功的境况。
“两难抉择”之难,就在于面对“不得不”的条件被迫选择,表现为有益(价值)的标的想全得不能全得,而无益(价值)的标的想全不得却不能全不得。
由此,导致价值标准排序以及相应的利益取舍的困惑是不可避免的。
就后发展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而言,在关系改革方向、发展道路、制度创新等重大“国是”问题上,由于涉及的价值标准和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且如果选择不当后果严重,甚至可能导致灾难,因此,抉择经常是极其困难的。
正因为如此,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公共政策的“两难抉择”历来是集中考验这些国家的公共政策主体驾御全局,实现相对优化决策的能力的领域,亦历来为决策或公共政策分析的研究所重视。
发展与进步是战后几乎所有国家共同的公共政策议题。
与此相联系,以重新定义国家的作用为基本问题,试图通过全面改革以改变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模式,实现由“国家崇拜”向“市场崇拜”的转移,构成了20世纪后半叶大多数后发展国家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共同的宏观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关于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大部制显得越来越重要。
大部制是由一个大的单位包容和管理下属多个小的单位,以实现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
我国大部制的核心目标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管理效能和解决部门之间利益冲突等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以确保取得顺利的进展。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大部制的目标和意义。
我国大部制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优化协调和整合资源,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大部制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整合分散的资源和权力,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大部制还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其次,我们需要思考大部制的实施路径和方式。
大部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推进大部制时,我们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实现目标,针对不同的部门和行业,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我们需要合理规划的时间表和步骤,确保的可行性和顺利进行。
此外,要注重各方面的协调和沟通,形成的合力和共识,确保的顺利推进。
再次,我们需要思考大部制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大部制是一项系统性的任务,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
在进行时,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阻力,需要进行各方面的协调和权衡。
同时,我们还需要充分考虑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确保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需要思考大部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大部制是一项持续的任务,需要不断进行总结和调整。
在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化大部制,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要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确保权力的运行和使用符合法治原则,有效防止腐败和滥用职权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吸收和发展最好的制度和经验,推动大部制向更高水平和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
通过对我国大部制的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的方向和路径,推动取得更好的成果。
2010年第26卷第4期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26 N o.4 2010 (总第112期)JO URNAL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 INA(SO CI AL SCIENCE EDITION)(Sum.112)文章编号:1673-1646(2010)04-0062-04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借鉴意义石玉昌(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摘 要: 大部制改革作为我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其实施的理论根据和现实可能性。
本文讨论了大部制改革的五点理论基础,并结合随州模式、重庆模式、成都模式、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阐述了地方政府进行大部制改革的优势所在。
在推行大部制改革的过程中,注重政府能力和责任的培养是大部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公共治理模式是大部制改革的具体方向,行政权三分是大部制改革的可行做法,树立中央权威是大部制改革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地方政府;大部制;政府机构改革 中图分类号: D62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3-1646.2010.04.015Theoretical Basis and Significances of theSuper Ministry R eform About th e Local GovernmentSHI Yuchang(College o f Public A dministr atio n,Huaqia o U niv ersit y,Quanzho u362021,China)Abstract:T he Super M inistry Reform,as part of new g overnment reform,has its theo retical basis and implementation possibilities.T his paper analyzes fiv e rationales about the super m inistr y reform,and co mbining w ith Suizho u pattern,Cho ng qing pattern,Cheng du pattern,Beijing pattern and Shanghai pat-tern,it elaborates its superiority.During the refor m,paying great attentio n to the cultiv ation o f the g ov-er nm ent ability and respo nsibility is its intr insic r equest;the public g overnment pattern is its concrete di-rection;dividing the ex ecutiv e pow er into three parts is its feasible procedure,and setting up the central authority is its adv antageous safeg uard.Key words:the local go vernm ent;super m inistry;government apparatus refo rm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政府先后进行过5次大的行政体制改革,每5年就要对政府机构作出重大的调整。
Value Judgments of Contemporary Government
Reform
作者: 陆家欢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出版物刊名: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页码: 73-76页
主题词: 政府改革 新公共管理 政府再造 价值取向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改革浪潮席卷整个世界。
国内外学者都对这场运动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这些内容对于我们重新审视当下的政府角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但是,任何政府改革都与价值观念的变革相联系。
这种价值观念的变革对于整个行政体系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当代政府改革的应然价值取向主要包括:政府应是促进者、政府应以结果导向、政府应以公民为本、政府应以分权导向、政府应有现代行政精神。
这些价值取向对于中国的政府改革具有启发作用。
中国行政管理 2000年第10期ZH ON G GU O XIN G ZH EN GG U AN L IZH O N GG U OXIN G ZH EN GG U ANL IZHO N GG U OXIN GZH EN GG U AN LIZH ON GG U OXIN GZH EN G GU AN LIZH ON G GU O XIN G ZHE NG GU AN L IZH O NG GU O XIN G ZH EN GG U AN L IZH O N GG 论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基本价值选择——以1998年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为例王洛忠[摘要]本文结合1998年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关情况,对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基本价值选择进行了探讨。
文章认为:市场经济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经济基础;制度创新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主要途径;精简机构,提高政府效能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行为诉求;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战略取向。
[关键词]行政改革;市场经济;制度创新;精简机构;行政效率;政府能力;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On the Fundamental Value Choice ofC ontemporary Chinese Administrative Reorganization——Illustra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al Structure Reo rganizatio n in1998W A N G L uo-z hongAbstract:T he fr equent co nductio n o f t he co ntem po rar y Chinese administ rative r eor ganization sho w s it s shor tag e of ra tio n in a certain degr ee.W ith r espect to that,the aut ho r pro ves into the fundamental v alue choice o f Chinese administr ativ e r eor ganizat ion in com binat ion w ith the r elev ant co ndit ions of centr al g ov ernmental str uctur e reo r ganization in1998.T he aut ho r pr o vides the fo llo wing co nclusions:T o Chinese administrat ive reo rg anizatio n, the m arket eco nomy is the eco no mic basis instit ut ional inno vat ion is t he major means;simplifying str ucture and impr oving g ov ernment efficiency are t he act ion pr inciples;t he sustained and steady develo pment o f social econo my is the str ategic aim.Key words:A dministrat ive Reo rg anizatio n;M ar ket Econo my;Instit ut ional Inno vation;Simplify ing Str uctur e;A dministrat ive Efficiency;G ov ernment Capacity;Sust ained and Steady Dev elo pment o f Social Economy Author:Departm 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Peking University 所谓政府行政改革,是指在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推动下,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调整和改变行政组织的体制、结构、职能和行政人员的行为方式的活动。
中国行政改革新取向摘要: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要求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构建服务型政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它是一个逐步建立和实行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也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介绍了中国行政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面对这些困难应该采取的对策。
最后,说明了中国行政改革的新取向,即执政党唯有强化“服务”宗旨,才能不断适应时代潮流和国情变化。
关键词:行政改革;历史进程;服务型政府;问题;对策;改革新取向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以及受到经济全球化背景的启发,我国传统管制型政府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因此,政府治理的范式必须适时地重塑,只有实现由传统管制型政府向现在服务型政府的成功转型,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的基本途径。
而我们也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这就说明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仍是重点,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要求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这一提法对于指导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便进入了社会转型;另一方面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步取得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
此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政府的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的治理与政府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的治理方式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
政府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的变化,以提高治理效能,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的治理与政府改革。
一、权力下放与地方治理中国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权力下放。
这一措施的出发点在于推动地方政府的自治和发展,使其具备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权力下放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权限和责任,使其能够更好地回应社会需求和解决地方问题。
此外,权力下放还有助于减轻中央政府的负担,使其更专注于国家层面的决策和管理。
地方治理的改革也是中国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推进地方治理的现代化,中国各地政府能够更好地应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地方治理的改革包括构建透明高效的政府机构,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加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和沟通等。
这些改革措施旨在改善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社会参与与意见表达中国的治理与政府改革还注重社会参与和民众的意见表达。
通过引入公众参与的机制和渠道,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意见,加强和民众的互动和沟通,增加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公众参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例如听证会、座谈会、意见征集等,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到决策和治理的过程中。
此外,中国政府还通过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吸收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治理中来。
非政府组织在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凝聚社会共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政府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反腐败与廉政建设中国的治理与政府改革还涉及反腐败与廉政建设。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打击腐败现象,推行廉政建设,以保持政府的清廉和公正。
反腐败工作包括加强监督与审查制度,实施严格的反腐惩处措施,加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开性等。
廉政建设则涉及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创造廉洁和公正的政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