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时间的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696.00 KB
- 文档页数:10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四单元《时间的认识》中的“经过时间”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能够运用经过时间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掌握计算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经过时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计算复杂的经过时间,如涉及多个时间段的叠加。
2.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时钟模型。
2. 学具:练习本、笔、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时钟,并提出问题:“现在几点了?如果上课铃声响了,我们开始上课,10分钟后下课,下课时间是几点?”引导学生思考经过时间的概念。
2. 讲解经过时间的概念:解释经过时间的含义,即从一个时间点到另一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长度。
3. 例题讲解: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何计算经过时间。
例如:“如果小明下午2点开始做作业,他用了30分钟做完,那么他完成作业的时间是几点?”引导学生跟随步骤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并计算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题目,如:“如果小红下午3点开始画画,她用了45分钟,那么她完成画画的时间是几点?”5. 教学难点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如何计算复杂的经过时间,如涉及多个时间段的叠加。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6.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经过时间题目,如:“如果小明下午2点开始做作业,他用了30分钟,然后休息了15分钟,再继续做作业,又用了20分钟,那么他完成作业的时间是几点?”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包括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和步骤,如:1. 确定起始时间点和结束时间点2. 计算时间长度3. 如果有多个时间段,需要叠加计算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小明下午2点开始做作业,他用了30分钟,那么他完成作业的时间是几点?答案:小明完成作业的时间是下午2点30分。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年、月、日天数的计算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年、月、日,关于天数的计算问题。
天数的计算有四种类型:有头有尾型、有头无尾型和无头有尾型、无头无尾型。
第一种,有头有尾型。
【例1】这个月轮到小红的妈妈上中班,她从4月3日一直上到5月1日,小红的妈妈一共上了几天中班?分析:因为小红的妈妈4月3日已经在上中班,而且5月1日也在上,所以开头和结尾的两天都要算进去。
计算:4月份中班的天数是:30-3+1=28(天),5月份1天, 就是29天。
第二种,有头无尾型。
【例2】中心小学从7月12日开始放暑假,到9月1日开学,暑假一共放了几天?分析:因为中心小学7月12日已经在放暑假, 所以这一天要算进去,而9月1日已经开学,所以这天不能算。
计算:7月份放了31-12+1=20(天)8月份31天答案是20+31=51(天)第三种,无头有尾型。
【例3】小明5月4日晚上买了一本书,打算睡完觉后再看。
第二天早上,他起床后就看了起来,看到5月16日看完,一共看了几天?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因为小明睡完觉后已经是5月5日了,所以5月4日这天不能算,而5月16日看完,这天要算。
计算:16-5+1=12天1第四种无头无尾型【例4】神州五号”载人宇宙航天飞船于2003年10月16日返回地面。
“神州六号”载人宇宙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升空。
中间相隔多少天?分析:本题要着重理解“中间相隔多少天?”,相隔的含义:我们要计算的天数应掐头去尾,即要计算的时间不包括2003年10月16日和2005年10月12日这两天。
计算:2003年10月16日之后的天数:31-16+30+31=76(天);2004年天数:366天;2005年10月12日之前的天数:5×31+3×30+28+11=284(天)76+366+284=726(天)习题:1、如果从7月5日开始放暑假,到8月29日开学,一共放了多少天?2、妈妈所在的班组从3月22日到4月10日,一共加工了200套服装,这个组平均每天加工多少套服装?3、小明今年暑假回乡下爷爷家过,他8月30号离开爷爷家,下一次去要到寒假,他准备明年1月15去,中间隔了多少天?2。
第六单元年、月、日第4课时计算经过时间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经过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
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上数的,也有列式计算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本课内容是为了后面运用今天所学的计算经过时间方法来解决较难的计算时间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时间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2.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时间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亮亮一共睡了多长时间?师:除了拨钟面,再想一想用计算的方法可以算出来呢?师:同学们好聪明啊,一学就会运用了,下面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练习题,看看你们都能通关吗?1.选一选。
3.(1)春风饭馆晚上的营业时间是从下午到晚上。
(2)一天共营业多长时间?3.根据下边表完成各题。
(1)两个剧场12:00以前共放映()场,12:00以后共放映()场。
(2)下午最晚结束放映的节目是()。
(3)小龙下午3时买的票,他可以看哪几个节目?4.同学们看表演。
表演从上午9时开始,预计需要1小时45分钟。
带队老师决定11时带同学们乘车离开剧场,合适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六大类应用题专项练习(含答案)计算经过的天数计算经过的天数,关键是:先确认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找到从几日到几日。
公式:经过天数=结束日期-减开始日期+1(如果跨月,要分段计算各月天数,再加起来)例1:爸爸5月3日到5月28日要出差,爸爸一共出差多少天?分析:爸爸的出差日期是从5月3日到5月28日,5月3日是开始时间,5月28日是结束时间,用公式经【过天数=结束日期-减开始日期+1】计算即可。
28-3+1=26(天)答:爸爸一共出差26天。
例2:学校7月4日放暑假,9月1日开学,暑假一共有多少天?分析:暑假是从7月4日开始到8月31日结束,需要分月统计,先计算7月天数,再计算8月天数,再相加。
7月:4日-31日,31-4+1=28(天)8月:31天(整月是几月就对应多少天)总天数:28+31=59(天) 答:暑假一共有59天。
例3:一个蛋糕的保质期是5天,生产日期是2021年12月4日,哪一天过期?分析:保质期1天,就在生产日期后加1天,公式【生产日期+保质期天数】。
这个蛋糕是4日生产的,保质期有5天,即4+5=9,9日是保质期的最后一天, 10日就过期了。
例4:小林家的洗衣机是2015年3月15日买的,保修期为2年,能保修到哪一年的3月15日?分析:保修期1年,就在购买年份上加1年,公式【购买年份+保修期年数】。
洗衣机是2015年购买,保修期为2年,就是2015+2=2017,所以保修到2017年的3月15日。
计算有多少个星期计算有多少个星期(关键:先算一共多少天,再用天数÷7,答案就是商)例题:一年最多多少周?分析:一周有7天,就是求一年里有多少个7天,用除法。
但是这道题没有说明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所以我们要把平年和闰年的周数分别计算出来再判断。
平年有365天,算式为:365÷7=52(周)……1(天)平年有366天,算式为:366÷7=52(周)……2(天)全年最多52周。
三年级计算时间的技巧引言学会计算时间是三年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需要了解和掌握如何读取时钟、计算时间的长短以及解决与时间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三年级学生计算时间的技巧,帮助他们提高时间概念和计算能力。
一、认识时钟和读取时间在计算时间之前,孩子们需要了解和认识时钟的各个部分,并学会读取时间。
以下是几个关键点:1.时钟的构成部分:时钟通常由时针、分针和秒针组成。
时针指示小时,分针指示分钟,秒针指示秒数。
2.读取时间的方法:读取时间时,先看时针,然后再看分针。
时针指向的数字表示小时,分针所在的刻度表示分钟。
举个例子,当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6时,时间为12:30;当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5时,时间为3:15。
二、计算时间的长短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经常需要计算时间的长短,比如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
以下是一些关于计算时间长短的技巧:1.计算整点之间的时间差:当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分钟数相同时,只需计算小时的差值。
例如,计算12点和9点之间的时间差,只需减去两者之间的小时数,答案为3小时。
2.计算分钟的差值:当两个时间点的分钟数不同时,需要计算小时和分钟的差值。
首先,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小时差值;然后,计算分钟的差值。
最后,合并小时和分钟的差值即可得到最终答案。
举个例子,计算12:45和10:20之间的时间差,首先计算小时的差值为2小时;然后计算分钟的差值为25分钟;最终答案为2小时25分钟。
三、解决与时间相关的问题除了读取时间和计算时间的长短外,三年级学生还需要解决与时间相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1.增加或减少时间:当需要在给定时间上增加或减少一定的时间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首先,将给定时间转换为小时和分钟的形式;–然后,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的时间数目进行相应的加减操作;–最后,将得到的结果转换为标准的小时和分钟形式。
举个例子,给定时间为2小时40分钟,需要增加30分钟。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课时计算经过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经过时间。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经过时间的公式:经过时间 = 结束时间 - 开始时间2. 计算经过时间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公式中的时间单位及换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时钟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运行,回顾时间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讲解公式:经过时间 = 结束时间 - 开始时间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公式中的各个部分,明确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练习计算:给出若干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巩固公式。
(3)讨论时间单位及换算:引导学生了解时间单位有时、分、秒,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3. 实践应用(1)情景模拟:创设实际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电影播放时间、做作业时间等。
(2)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经过时间的重要性,以及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计算练习:布置一定数量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实际应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时间现象,如家庭作息时间、上学放学时间等,计算经过时间,并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应用”环节中的“情景模拟”。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重要环节。
小明2000年2月29日出生,到2012年2月29日的时候,小明多少岁?他过了几个生日?2000+4×2=2008(年),2000+4×3=2012(年)从2000年到2012年有3个闰年,即小明过了3个生日。
答:到2012年2月29日的时候,小明12岁。
他过了3个生日。
知识梳理1. 认识年、月、日一年有12个月,包括7个大月(1,3,5,7,8,10,12月),4个小月(4,6,9,11月)和1个特殊的2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2. 平年闰年的判断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通常是闰年;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
3. 两种计时方法(1)普通计时法:时针走到几,就是几时,描述时在前面加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凌晨”等词语来区别不同的时刻。
(2)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为了简明且不易出错,经常采用从0到24时的计时法。
(3)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化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凌晨和上午的时间不发生变化;而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要加上12时;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中午12时的时间不变,在前面要加上限制词“凌晨”“上午”,中午12时之后,用时间先减去12时,然后在时间前面加上限制词“下午”“晚上”。
即学即练例题1开放时间:8:30-17:00门票:成人10元,儿童8元10人以上优惠每人7元(1)博物馆每天开放多长时间?(2)明明下午2时25分到达博物馆,他最多可以在博物馆参观多久?解答过程:(1)博物馆每天开放的时间是:17时00分-8时30分=8小时30分答:博物馆每天开放8小时30分。
(2)明明下午2时25分(即14:25分)到达博物馆,17时00分-14时25分=2小时35分答:他最多可以在博物馆参观2小时35分。
技巧点拨:本题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即可。
三年级数学下册时间和日期加减法计算题问题一:时间加法计算1. 6点30分 + 2小时20分 = ?2. 3点45分 + 1小时15分 = ?3. 9点50分 + 3小时15分 = ?问题二:时间减法计算1. 8点15分 - 2小时30分 = ?2. 4点50分 - 1小时20分 = ?3. 7点30分 - 3小时15分 = ?问题三:日期加法计算1. 2021年5月10日 + 10天 = ?2. 2021年9月15日 + 3周 = ?3. 2022年1月1日 + 2个月 = ?问题四:日期减法计算1. 2021年7月20日 - 15天 = ?2. 2021年11月5日 - 2周 = ?3. 2022年3月10日 - 4个月 = ?解答:问题一解答:1. 6点30分 + 2小时20分 = 8点50分2. 3点45分 + 1小时15分 = 5点3. 9点50分 + 3小时15分 = 13点5分问题二解答:1. 8点15分 - 2小时30分 = 5点45分2. 4点50分 - 1小时20分 = 3点30分3. 7点30分 - 3小时15分 = 4点15分问题三解答:1. 2021年5月10日 + 10天 = 2021年5月20日2. 2021年9月15日 + 3周 = 2021年10月6日3. 2022年1月1日 + 2个月 = 2022年3月1日问题四解答:1. 2021年7月20日 - 15天 = 2021年7月5日2. 2021年11月5日 - 2周 = 2021年10月22日3. 2022年3月10日 - 4个月 = 2021年11月10日。
第课时计算简单经过的时间1.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2.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的原理。
【教师准备】PPT课件、钟面。
【学生准备】钟面。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下午2时是( )上午8时是( )晚上10时是( )夜里2时是( )下午5时半是( )凌晨4时20分是(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19时是( )12时是( )24时是( )8时是( )22时40分是( )13:50是( )【参考答案】 1.14:00 8:00 22:00 2:00 17:30 4:20 2.晚上7时中午12时半夜12时(或凌晨0时) 早上8时晚上10时40分下午1时50分(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3情境图)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师:从图上说说你得到哪些信息。
预设生:火车上午9:00开车,下午6点到站,中间经过了多少小时?师:如何计算乘车的时间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简单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计算简单经过的时间)由教材例题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得到的信息,引出要求的问题,也就是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师: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谁来说说你在星期天都做了些什么事?(指名回答)师: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丰富!明明也和大家一样有一个愉快的星期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吗?(PPT课件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6:00起床6:40~7:20早晨锻炼8:30~9:00吃早饭9:00~11:00看书、做作业12:10~12:40吃午饭13:00~14:00午睡15:30~16:45打羽毛球17:10~17:50看动画片……20:00~6:00睡觉师:看了刚才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预设生:明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做每件事都用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