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郊游前的准备》
- 格式:docx
- 大小:11.05 KB
- 文档页数:2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郊游前的准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郊游的意义和好处;
2.学习准备郊游所需的物品;
3.培养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准备郊游所需的物品;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分工和资源共享;
3.培养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
三、教学难点
1.整合多方的教育资源,如校园、家庭、社会等;
2.协调小组之间的工作,实现任务的有序推进。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解和示范;
2.小组合作;
3.游戏教学;
4.视听教学。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为了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可以先为他们展示一些关于郊游的图片和文字。
介绍郊游的意义和好处,培养学生们对这次活动的期望和兴趣。
2. 课堂讲解介绍(10分钟)
教师介绍郊游前的准备工作,要求学生按照规定购买好所需的物品,并提供一份清单,告诉学生们别忘了准备物品。
3. 小组合作(35分钟)
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所需物品的购买。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分工和资源共享,同时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每个小组要有一名组长,负责整合各小组工作,并向老师报告进度。
每组完成购买后将所购买物品汇总,向全班中的财务同学进行核对。
4. 游戏教学(25分钟)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
教师从“我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方面介绍环保知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游戏中,既可以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答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环保创意,为准备郊游做出贡献。
5. 课堂讲解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复习准备郊游所需的物品清单。
同时鼓励学生们从小事做起,培养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
六、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教学采用了多种方式,如课堂讲解、小组合作和游戏教学等。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形成了小组合作的良好氛围,同时增强了沟通、协作和学习能力,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本次环保知识教育,从小事做起,培养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有利于推动学生们真正地做出环保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