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第八章土壤形成分类与分布
- 格式:ppt
- 大小:102.32 MB
- 文档页数:71
重点内容第一讲绪论(土壤及土壤肥力概念、现代土壤学三大理论)第三讲土壤固相组成(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第四讲土壤生物第五讲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容重、比重、土壤结构、土壤水、土壤热量)第六讲土壤化学性质(土壤胶体、土壤酸碱度)第七讲土壤养分(氮、磷、钾)第八讲土壤形成与分布第九讲土壤污染与修复一、名词解释1 土水势:把单位数量纯水可逆地等温地以无穷小量从标准大气压下规定水平的水池中移至土壤中某一点而成为土壤水所需做功的数量。
2 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3 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土粒和孔隙)的烘干重,单位为g/cm³。
土壤比重:土壤密度,指单位体积的土壤固体颗粒(不包括孔隙体积)的烘干重。
4 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承受一定吸力时所处的能态,简称吸力。
当量孔径:与一定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
5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指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水吸力的关系曲线。
6腐殖化过程: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腐殖化过程土壤腐殖质:有机残体经微生物作用形成的结构比较复杂、性质比较稳定的高分子天然有机化合物。
包括: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
土壤有机质: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物。
7根际效应:根际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一般称为根际效应8土壤通气性: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中的空气与大气中的空气相互交换的能力9土壤可塑性:土壤可塑性是指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被外力变成各种形状,当外力消失或土壤干燥后,仍能保持其塑形不变的性能。
影响因素:有机质、土壤质地、交换性阳离子、土壤水分含量。
10土壤黏结性:在土壤中,土粒通过各种引力而黏结起来,就是黏结性。
土壤黏着性:土粒附着于外物表面的性能。
开始出现黏着性的含水量比出现粘结性的含水量高。
11.反硝化作用:在缺氧条件下,微生物将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化物和氮气的过程。
土壤类型的形成与分布一、引言土壤是地球上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广泛存在于陆地上,对人类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土壤类型的形成与分布是由多年以来的地质、气候、植被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文旨在探讨土壤类型的形成与分布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二、地质因素与土壤类型的形成地质因素是土壤类型形成的基础,不同的地质条件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土壤。
例如,火山岩地质环境下的土壤富含矿物质,具有良好的肥力;而由石灰岩构成的土壤则呈碱性,适合于某些特定的作物生长。
此外,地质运动也会对土壤类型的形成产生影响,例如构造抬升和沉积作用都会导致土壤类型的变化。
三、气候因素与土壤类型的形成气候是土壤类型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影响着土壤的水分循环、温度变化以及生物活动等。
气候因素主要包括温度和降水量。
温度的差异可以改变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速度和微生物活动水平,从而影响土壤的肥力;而降水量的差异则直接影响土壤中的水分状况,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种类的形成。
四、植被因素与土壤类型的形成植被对土壤类型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植被在根系结构、分泌物质和落叶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促进或抑制土壤中的生物活动,进而影响土壤类型的形成。
例如,阔叶林的枯落物质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丰富的有机质,而草原植被则具有较强的根系系统,有利于土壤的固结和稳定。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类型的形成人类活动在现代社会对土壤类型的形成与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等活动会导致土壤质量的变化,例如农业化肥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土壤酸化,工业废水排放会对土壤进行污染。
此外,大规模的土地整治和改良工程也会对土壤类型进行改造,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六、土壤类型的分布特点土壤类型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地球上的地理特征和各种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不同土壤类型在地球表面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温带地区的土壤类型以冻融作用为主,呈现出灰、黄、褐三大类型;而热带地区则以石灰土和红壤为主要类型。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教案第一章:土壤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的定义、组成和特性。
2. 掌握土壤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3. 了解土壤的分类和分布。
二、教学内容1. 土壤的定义和组成:土壤的概念、土壤的组成要素(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
2. 土壤的特性:土壤的吸附性、保水性、通气性、渗透性和稳定性。
3. 土壤的功能和作用:土壤的支持植物生长、土壤的过滤和净化功能、土壤的微生物作用。
4. 土壤的分类和分布:土壤的分类体系、不同类型的土壤及其分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土壤的定义、组成、特性和功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土壤实例,加深学生对土壤特性和功能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讨论土壤分类和分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土壤定义、组成和特性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土壤分类和分布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土壤形成与发育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和影响。
3. 了解土壤发育的不同阶段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 土壤形成的基本原理: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2. 土壤发育的因素:母质、气候、生物、时间和地形。
3. 土壤发育的阶段:原生土壤、次生土壤和成熟土壤。
4. 土壤发育的特点:土壤层次性、土壤质地变异和土壤剖面结构。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土壤形成的基本原理和土壤发育的因素。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土壤剖面观察,加深对土壤发育阶段和特点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讨论土壤发育的不同阶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土壤形成原理和土壤发育因素的理解。
2. 土壤剖面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对土壤发育阶段和特点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土壤物理性质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其对土壤功能的影响。
2. 掌握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湿度等概念。
第一节土壤分类一、土壤分类的目的和意义1、什么是土壤分类:根据土壤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自然性状,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自然界的土壤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2、土壤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科学地认识土壤,系统地区分土壤,从而达到合理地利用土壤。
3、分类的意义土壤分类是土壤科学水平的标志;是土壤调查制图的基础;是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技术的依据;是国内外土壤信息交流的媒介。
二、我国土壤分类的发展1、古代土壤的分类我国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土壤分类内容的最早国家。
大禹治水,遍及全国后,对土壤进行了初步分类,在《禹贡》中,将全国土地划为九州:冀,青,兖,徐,扬,荆,豫,梁,雍。
再根据土壤性质划为9种,并根据土壤肥力划为三等九级。
在《周礼》书中,传说由周公所作,在《禹贡》的基础上,把九州土壤按地形划为山林,川泽,丘陵等五大类,春秋时代管子著《地圆篇》中,考虑了土壤与植被的关系,区划出18个土类,每个土类分为5种,共90种。
古代土壤的划分有一定的科学性,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但由于时代与社会制度的限制,未得到更大的发展。
2、解放前中国土壤分类直到三十年代,我国才开始土壤调查和分类研究工作。
主要受美国Marbut 土壤分类影响,引进了大土类的概念,建立了2000多个土系,但无土种。
3、解放后我国土壤分类研究工作1954年中国土壤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借鉴前苏联地理发生分类体系,拟定了土类为基本分类单元。
,1958年开始了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由于历史等原因,延缓了土壤分类科学研究的步伐。
到1978年,在引入了苏联地理发生分类和实用土壤分类结合下,产生了中国的土壤分类,并拟定了《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
在1978年至1984年期间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并在1984年草拟了《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1985年以后,中国科学地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不断吸取国外的经验,主要是美国的诊断分类,并参考西欧,苏联的一些概念和经验,一次一次进行修改,出版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初拟,二稿,三稿,于1991年正式发表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在广泛征求国内外同行意见的基础上,于1995年又出版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
土壤发生与分类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天然资源,它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微生物等组成。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是土壤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从土壤的发生和分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壤的发生土壤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主要包括岩石风化、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积累、水分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1. 岩石风化岩石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基础过程。
岩石在长时间的作用下会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最终形成颗粒状的岩石碎屑,这些碎屑就是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2. 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积累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积累是土壤形成的重要过程。
植物和动物的残体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会逐渐转化为有机质,并且积累在土壤中。
有机质的分解还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为土壤提供养分。
3. 水分和气候水分和气候对土壤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影响。
降水量的多少和分布情况会影响土壤的湿润程度,而温度和日照时间则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质的分解速度。
二、土壤的分类土壤的分类是根据其形成过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等方面来划分的。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土壤分类系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所制定的世界土壤分类系统。
1. 根据形成过程的分类根据土壤的形成过程,可以将土壤分为物理性土壤和化学性土壤。
物理性土壤主要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颗粒较大,通透性较好;化学性土壤则是由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氧化还原作用形成的,颗粒较小,含有较多的养分。
2. 根据物理性质的分类根据土壤的物理性质,可以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粉土和黏土。
砂土颗粒较大,通透性好;壤土颗粒中等,保水能力适中;粉土颗粒较小,保水能力较强;黏土颗粒最小,保水能力最好。
3. 根据化学性质的分类根据土壤的化学性质,可以将土壤分为酸性土壤、中性土壤和碱性土壤。
酸性土壤含有较多的酸性物质,如硫酸和硝酸;中性土壤的酸碱度适中;碱性土壤则是由碱性物质如碳酸盐所主导。
4. 根据生物性质的分类根据土壤的生物性质,可以将土壤分为生物活性土壤和生物不活性土壤。
《土壤学》章节笔记第一章土壤概述一、土壤的定义与功能1. 土壤的定义: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复杂自然体,它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多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形成的。
土壤不仅是植物生长的介质,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土壤的功能:(1)生产功能:- 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 为植物根系提供支持和固定。
- 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2)生态环境功能:- 维持生物多样性,为微生物、动物和植物提供栖息地。
- 参与地球上的水循环,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和数量。
- 吸收、转化和降解环境中的污染物,具有自净能力。
- 固定碳素,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3)水文功能:- 调节降水径流,减少水土流失。
- 储存水分,缓解干旱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过滤和净化水分,影响水质。
(4)社会功能:- 提供建筑和工程用地的基础。
- 作为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一部分,反映人类活动的历史。
- 为人类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二、土壤的形成与分类1. 土壤的形成: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地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成土过程:母质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形成土壤的过程。
(2)土壤风化:母质在气候因素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
(3)土壤侵蚀:水流、风力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导致土壤流失。
(4)土壤沉积:侵蚀后的土壤物质在低洼地带沉积。
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1)气候:温度和降水影响土壤的风化和生物活动。
(2)母质:提供土壤的矿物质和部分养分。
(3)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影响土壤的形成。
(4)地形:影响土壤的水分、温度和侵蚀程度。
2. 土壤的分类:土壤分类系统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1)按土壤质地分类:- 砂土:颗粒粗糙,通透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
- 壤土:颗粒适中,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较好。
- 粘土:颗粒细小,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通透性差。
(2)按土壤酸碱度分类:- 酸性土壤:pH值小于7,常见于湿润气候区。
土壤肥料学土壤的形成分类及分布培训课件第一节土壤的形成■一、风化作用及母质类型■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形态、组成和性质变化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因温度变化和孔隙中水的冻融以及盐类的结晶而产生的机械崩解过程。
只有物理形状的改变,由大变小,而不会引起岩石的成分和性质的改变。
1)热力作用受热因昼夜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因而气温与地表温度均有相应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2)冰劈作用在寒冷地带、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由于体积的膨胀,产生960kg∕cm2的压力,使岩石逐渐崩解为岩屑。
3)盐崩作用随着水分的蒸发,浓度逐渐达到饱和,对周围裂隙壁产生巨大的压力,使岩石崩裂。
2.化学风化-水解作用水解作用是水中呈离解状态的印和OH-离子与风化矿物中的离子发生交换的反应,影响水的解离平衡,有两大因素:一为温度。
二为水中溶解的C02和各种酸类,K2A水解的结果使一些金属离子与OH离子一道溶解于水被淋失,还有一部分金属离子可被土壤胶体吸附。
水解作用是化学风化中最主要的作用与基本环节。
2.化学风化-水化作用水化作用指无水的矿物与水结合,成为含水矿物的作用。
CaSOK硬石膏)+2Hz0fCaSOi•2乩0(石膏)2良2。
3(赤铁矿)+。
40-Fe2O3∙nH2O(褐铁矿)矿物经水化后,硬度降低,体积增大,溶解度增加,从而促进物理风化。
2.化学风化-溶解作用溶解作用水是一种极性溶剂,岩石中的矿物都是无机盐,在水中都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溶解。
Ca(PO1)2+2⅛0+2C02-Ca(H2PO1)2+2CaC03矿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岩石中易溶解矿物的含量愈多,愈易风化。
2.化学风化-碳酸化作用碳酸化作用指溶解在水中的COz成为H2CO3溶液后,其可以促进对岩石的水解作用。
CaCo3(方解石)+C02+⅛0->Ca(HCO3)2(重碳酸钙)KAISi3。
8(正长石)+4H20+2C02-2K2CO3+8SiO2+A1[Si4O1o][OH]8(高岭石)这一反应在含CO2的水溶液中的速度要比在纯水中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