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27.00 KB
- 文档页数:11
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以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新编苏教版生物教材为蓝本,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在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的同时,注重研究新教材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究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生物教学质量,努力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二、工作目标与措施(一)本学期必修班必须完成《必修3》的`教学内容和《必修一》的复习,选修班完成《必修3》和《选修3 》部分内容的教学。
(二)坚持不懈做好常规教学1、加强备课组职能,健全集体备课制度。
仍然采用组内教师轮流编写教案和课件,相互讨论修改后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备课。
2、结合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恰当用好多媒体,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摒弃灌输式教学方法,多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主动学习。
3、作业做到全批全改,辅导耐心细致,并配合年级加强考风教育。
4、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每位教师听课一学期不少于十节,并搞好公开课的落实工作,作好评课记录。
三、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见下表:待定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精选篇2新的学期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一、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1、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大课堂、大容量、低难度、主动参与、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会的不讲、“先学”已经掌握了的不讲、内容太偏或者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不讲,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
第4节免疫调节【高考目标导航】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基础知识梳理】一、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骨髓、胸腺、淋巴结、脾、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是指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后者又可分为B细胞和T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以及溶菌酶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3、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4、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结果: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2)细胞免疫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病原体,最终被吞噬、消灭。
二、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1、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机理: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抑制3、特点:传染性极强4、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5、预防措施:拒绝毒品,洁身自爱.【要点名师透析】一、免疫细胞1、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2、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来源功能吞噬细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典例】(2011·深圳联考)下面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而与细胞免疫无关;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而与体液免疫无关B.尽管特异性免疫针对性强,对抗原的杀伤效果好,但机体最终将抗原清除还是要依赖非特异性免疫C.人体免疫系统不只清除外来细胞,也可清除自己衰老或受伤的细胞D.吞噬细胞与非特异性免疫有关而与特异性免疫无关【解析】人体免疫系统能清除外来细胞和自己衰老或受伤的细胞。
T 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关.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8.4 免疫调节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系统的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①防卫: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②监控: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
③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3.二次免疫及其特点(1)二次免疫的特点: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产生抗体又快又多,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
(2)二次免疫的基础:在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记忆细胞,当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地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更快更多地产生抗体。
三、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1.免疫失调疾病(连线)2.免疫学应用(1)疫苗——免疫中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人工标记抗体——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
(3)免疫抑制剂——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高频考点一免疫细胞的来源和作用辨析例1.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答案】C【变式探究】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小鼠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答案】B【解析】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B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T细胞。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6课时免疫调节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
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3.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考点一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细胞(1)种类(2)抗原呈递细胞①抗原:病原体在进入机体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②抗原呈递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因此,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
3.免疫系统的功能(1)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易错提醒①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唾液中的溶菌酶为第一道防线,血浆中的溶菌酶为第二道防线。
②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
(2)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1)源于选择性必修1 P68“相关信息”:抗原都是蛋白质吗?抗原都是外来异物吗?提示抗原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有的抗原是其他物质,如纤维素、多糖等。
抗原一般是外来异物,如病原体、移植的组织或细胞等;抗原也可能是自身的组织或细胞,如癌变的细胞。
(2)源于选择性必修1 P70“扩展应用”:某人右足底被刺伤后,局部感染,为什么右侧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提示淋巴结等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并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互相联系。
该人右足底被刺伤后,病原体进入体内,不断繁殖,并通过循环系统到达机体的其他部位,如腹股沟等处,产生免疫反应,诱发淋巴结发炎等;右侧腹股沟与右足底相对较近,因此,该人右足底被刺伤后,局部感染也能引发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
归纳总结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造血干细胞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物B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T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浆细胞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泌抗体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相应的细胞,发挥免疫效应考向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2022·威海高三模拟)斯坦曼因发现树突状细胞(DC)而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29讲 免疫调节[考纲要求]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 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2.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T 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 细胞在骨髓中成熟3.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判一判]1. 各类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 × )2. T 细胞和B 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 ) 3. 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 × ) 4. 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等( ×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特点 无特异性有特异性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解惑 (1)溶菌酶杀菌必然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2)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
2. 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②免疫进程③结果: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细胞免疫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②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3.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判一判)(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主要针对外来病原体( √)(2)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 √)(3)对细胞癌变的监控和癌细胞的清除表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 [思考] 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参与的免疫反映类型是什么?提示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T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细胞:体液免疫。
《免疫调节》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浙科版已将免疫内容列为必修三第三章的教学内容,其“具体内容标准”中包括“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新课标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把免疫调节视为机体稳态调节的一种方式,可见本节在高考中的地位比较重要。
作为高考第一轮复习,本节复习课的内容重点从三道防线的组成入手,接着重点分析了人体的三道防线的作用,侧重点在特异性免疫过程,本课中心内容有:(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相关作用。
(2)特异性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特点;理解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利用免疫内容概念示意图,复习和构建该章节网络结构,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综合的能力;根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流程图,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关注自身健康,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第三道防线的防卫功能。
(2)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及其关系.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高二该章免疫知识的学习,对人体的三道防线已有了认识和了解,已经掌握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对免疫调节的物质基础也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但是对特异性免疫这个难点还是比较容易出现混淆知识点的情况。
三、教学方法和教具的使用1.方法:运用概念图教学法、归纳法、总结分析方法,情景教学法2.教具: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数码相机。
四、教学过程b.总结流程图的制作意义和制作要求。
c.展示正确的流程图,并对体液免疫的过程进行总结.体液免疫这一系列过程是在细胞外液进行的,但如果一些病毒和细胞内寄生的细菌进入到细胞内时,抗体能否进入到细胞内发挥免疫的作用呢?2、细胞免疫的过程(1)展示体液免疫过程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让学生总结出细胞免疫的感应阶段和反应阶段。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必要的计划与安排。
其中《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课程内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免疫调节》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免疫调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联系和区别。
(4)说出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5)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培养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
(2)学习用网络图的方式,归纳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养成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个男孩他生活的环境却和我们不一样,他的名字叫戴维,大家都叫他泡泡男孩。
教师用一个患有“重症免疫缺陷疾病”,从小生活在无菌的塑料泡泡里男孩图片和视频,启发学生思考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和免疫调节的重要性。
教师:(1)泡泡男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2)他为什么要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呢?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问题:大卫患了“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从出生那一刻便生活在一个完全无菌的环境里。
二、建构概念教师: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同学们请阅读教材35页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归纳。
过渡:人体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就不会感染疾病了吗?三、实验探究教师出示温与艾滋病人握手共餐图片提出问题:(1)你敢和艾滋病患者握手共餐吗?(2)为什么握手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果你手上有伤口你敢与艾滋病人握手吗?(3)如果感冒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穿过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两者都会引发身亡吗?(4)为什么人患感冒不会死亡,而患艾滋病就会死亡呢?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
课前预习,根据老师的学案通过阅读教材、收集资料等方法完成学案
板书设计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组成类型
第一道皮肤、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
三、免疫疾病
四、.免疫学的应用
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实验(实践)课●复习课□讲评课
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基于主题的□基于案例的□基于问题的□基于项目的
学习(教学)模式□传递接受模式□探究发现模式●问题解决模式●自主体验模式学习活动方式●集体化学习□个别化学习□合作式学习□协作式学习教学环境□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移动网络教室□自定义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的作用和运用
设计意图、依据
导入新课
神经调节和体液
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
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
学生:免疫调节
图片
承上启下,快速
进入主题。
并且突出
免疫系统对于机体。
免疫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3.掌握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免疫调节的定义–免疫调节的作用及重要性–免疫调节与免疫系统的关系2.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免疫系统的正调节和负调节–免疫调节的信号传导途径–免疫调节的调控因子3.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免疫调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免疫调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免疫调节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结合具体案例解释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引导学生分析免疫调节的信号传导途径和调控因子;–分析免疫调节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2.学生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促进学生对免疫调节的理解;–学生小组讨论,就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教师讲授;2.电子板书,用于记录重点内容和学生提问;3.相关课本和参考书籍,供学生查阅。
五、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介绍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免疫调节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2.理论讲解(30分钟)–结合PowerPoint演示文稿,详细讲解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分析免疫调节的信号传导途径和调控因子,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关键概念。
3.案例分析(20分钟)–选取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传染病三个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免疫调节在这些疾病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
4.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5.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提问和提出自己的思考。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评估–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专注度和参与度;–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篇1)在__学年度,我们生物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首先,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好较详尽的教研组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在过去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再攀新高;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注意修正、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非常的努力,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们还对本年度的工作作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总结,决心发扬我们的成绩,克服我们的缺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组有如下特点: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我们组共六名老师,特点是“老中青”三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虽然女同志较多,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可喜的。
我和奚红凤分别是黄俊、张俊莲和何俊的师傅,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他们的课,几乎是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上好课,如何编写好复习讲义,如何批阅试卷,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我们悉心指导下,他们进步很快,张俊莲老师是本学期刚分配的,但她在教学上虚心学习,此外,每天一早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泡上茶水,让其他同志能喝上热茶。
黄俊、何俊老师电脑水平较高,他们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我组的大多数课件都出自他俩之手。
在老教师设计和指导下,本学期制作了七八个多媒体课件,为我们生物教学直观性、趣味性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
我和奚红凤老师,把多年来查阅的有关资料、教学经验等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盼望他们早日成为生物教学骨干。
我们组如有人因工外出,其他老师总抢着代课。
在公开示教活动中,一人上课、全组出动,个个都是好帮手。
高三免疫调节教案免疫调节教案高三免疫调节高三复习免疫调节视频高三免疫调节flash篇一:高三生物《免疫调节》教案免疫调节复习目标: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类型2.免疫系统的功能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复习重点:免疫系统的功能复习难点:免疫系统的功能课时安排:3课时【基础知识整合】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类型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
(2)免疫细胞:是指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后者又可分为T细胞和B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抗体、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以及溶菌酶等。
2、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2.抗体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3.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4.免疫系统除了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
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如:艾滋病2、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过强,反应过度,会造成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4、免疫学的应用(1)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第4讲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45页 [基础突破——抓基础,自主学习]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系统的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题型突破——练题型,夯基提能]题型1 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1.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解析:a表示T细胞,b表示B细胞,c表示效应T细胞,d表示浆细胞。
能识别抗原的有B 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产生抗体的细胞也可以由记忆细胞分化形成。
有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①和②过程。
c、d所含的DNA相同,其功能各不相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C2.以下关于免疫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B.B细胞和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解析: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不需要抗体参与,A错误;B细胞和T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二者的基因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二者的功能不同,B错误;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发育不全也就意味着体内缺乏成熟的T细胞,细胞免疫就有缺陷,C正确;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但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D错误。
答案:C[方法技巧]图解法辨析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题型2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技法归纳]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3个“根据〞3.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应是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的,因而是可以遗传的,A正确;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记忆细胞是B细胞、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为特异性免疫,C错误;特异性免疫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没有特异性,D错误。
免疫调节教案教案:免疫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免疫调节的种类和作用。
3. 能够运用免疫调节的方法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1. 免疫调节的作用和种类。
2. 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实验器材:培养皿、细胞培养试剂、细胞培养箱等。
3. 实验材料:小鼠白细胞。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免疫调节的概念和重要性。
解释免疫调节是一种维持免疫系统功能平衡的过程,可以调节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应答,防止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活化或低活化。
Step 2: 免疫调节的种类和作用(10分钟)讲解免疫调节的种类和作用。
包括主要的免疫调节机制,如抑制性T细胞、调节性B细胞等,以及特定的免疫调节分子,如细胞因子、抗体等。
Step 3: 实验操作(30分钟)演示免疫调节实验的操作步骤。
以小鼠白细胞实验为例,展示细胞培养、处理和检测等步骤。
Step 4: 学生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操作的指导,进行小组练习。
每个小组自行准备实验材料和器材,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Step 5: 总结与讨论(1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讨论。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免疫调节的机制和应用。
Step 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免疫调节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或参加科研讨论,进一步了解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报告或展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免疫调节学案一、【本节学习目标1、能掌握免疫系统、器官、细胞、活性物质这些概念;2、能说出免疫系统的功能;3、熟练掌握并能默写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4、能通过自己的思考能理解免疫调节在生命活动调节上的地位和作用;二、【我的学习流程】免疫系统的组成请详细写出免疫系统的组成,要包括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哪些?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分别属于什么免疫?3、详细写出体液免疫的过程4、详细写出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注意: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越强或越弱多不好,太强容易引起和。
5、什么是过敏反应?有什么特点?6、免疫系统的另外两个功能是什么,主要针对什么起作用?三、【当堂检测】1、(xx重庆高考)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2、(xx重庆高考)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3、(xx山东高考)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4、(xx新课标全国高考Ⅰ)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免疫调节》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o掌握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类型,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o认识免疫调节在维持机体稳态中的作用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模拟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免疫调节的过程和机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免疫调节和生命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认识到免疫调节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难点:理解免疫调节的复杂机制,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准备•免疫系统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调节过程等。
•模拟实验材料,如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实验、免疫细胞的功能模拟等。
•小组讨论指导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通过展示一些与免疫调节相关的现象,如疫苗接种、过敏反应等,引出免疫调节的概念和重要性。
o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免疫调节吗?它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新课讲解o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强调它们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o讲解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o详细介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包括抗原识别、免疫细胞活化、抗体产生等。
3.模拟实验与探究o利用模拟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抗体与抗原的结合过程,了解免疫调节的基本原理。
o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中的免疫调节过程,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免疫分子的功能。
4.小组讨论o学生分组讨论免疫调节在维持机体稳态中的作用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o教师提供指导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分享讨论结果。
5.总结与提升o总结免疫调节的关键概念和作用机制,强调免疫系统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o引导学生思考免疫调节与其他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维持机体稳态中的综合作用。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判一判]1.脊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分布的场所()2.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他们分化、成熟场所也一样 ()3.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等()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比较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
(2)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假设在唾液中杀菌那么为第一道防线,假设在血浆中杀菌那么为第二道防线。
(3)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外表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
2.特异性免疫三、免疫失调疾病[连一连]四、免疫学应用1.疫苗——免疫中相当于______,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人工标记______——检测追踪______在机体中的位置。
3.免疫________——进步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判一判]1.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2.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细胞()3.HIV侵入人体后存在埋伏期,原因是埋伏期HIV复制才能较弱()4.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5.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1.教材35页[问题讨论],明确免疫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2.教材35页最下面免疫系统的组成。
3.教材36页[资料分析]和教材41页[科学·技术·社会]有关艾滋病及其病毒相关知识。
4.教材37页图2-15和图2-16,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关系。
5.教材38页左边“想像空间〞、“相关信息〞及最下面考虑题,加强对知识理解。
6.教材39~40页[资料分析]——器官移植有关热点问题。
7.教材40页练习一中1、3和4;教材43页自我检测一中1、3,三技能应用。
考点87图像和列表比较法——免疫有关细胞1.如图为某生物体中的一系列生化反响示意图,对其的描绘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场所1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过程b产生的物质X可以和Y特异性结合D.细胞C和细胞E中核酸完全一样排雷(1)免疫细胞中,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等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
课前预习,根据老师的学案通过阅读教材、收集资料等方法完成学案
板书设计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组成类型
第一道皮肤、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
三、免疫疾病
四、.免疫学的应用
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实验(实践)课●复习课□讲评课
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基于主题的□基于案例的□基于问题的□基于项目的
学习(教学)模式□传递接受模式□探究发现模式●问题解决模式●自主体验模式学习活动方式●集体化学习□个别化学习□合作式学习□协作式学习教学环境□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移动网络教室□自定义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的作用和运用
设计意图、依据
导入新课
神经调节和体液
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
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
学生:免疫调节
图片
承上启下,快速
进入主题。
并且突出
免疫系统对于机体。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教学课题:免疫调节高考考点:考点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II)考点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I)教学内容:1、免疫和免疫系统2、特异性免疫3、免疫异常和免疫学应用教学重点:特异性免疫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教学性质:一轮复习教案教学课时:6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点目录:1、免疫和免疫系统(1)免疫的概念(2)免疫的类型(3)免疫系统:①物质基础(内容)②功能2、特异性免疫(1)物质基础:免疫系统(2)类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3)过程3、免疫异常和免疫学应用(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反应的两重性:正常免疫反应和异常免疫反应(2)免疫学应用二、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免疫和免疫系统1、免疫的概念: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出“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注意: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黏膜,唾液、胃液中的杀菌物质等第二道防线: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包括主要是淋巴细胞,抗体,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3、免疫系统:(免疫是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是免疫的物质基础)(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①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等:其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内可发育成T细胞,在骨髓中可发育成B细胞。
:能产生胸腺素(是一种多肽),能诱导造血干细胞转变为T细胞,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功能甚微;能调节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同时还进入血液影响免疫器官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②免疫细胞:-抗体结合体,但其认识作用不具有特异性;能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具有非特异性识别功能)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能识别、传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核记忆细胞;能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能识别抗原,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能参与体液免疫。
效应T细胞(专一性):来源于T细胞和记忆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并分泌淋巴因子;能参与细胞免疫(对体液免疫也起一定的作用)。
浆细胞(专一性):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细胞;能分泌抗体(是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淋巴细胞);能参与体液免疫。
记忆细胞(专一性):来源于T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能参与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只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但不能将抗原消灭。
例1、以下能识别抗原的一组细胞是(A)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浆细胞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④ D.①⑤例2、关于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D)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D.是通过浆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例3、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D)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产生抗体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③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位于体液和外分泌液中)a、抗体:(a)、概念: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注意:来源:浆细胞作用: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本质:球蛋白特性:专一性(b)、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注意: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正常体液免疫中的抗体的比较:(c)、功能:抗体的功能主要是与抗原(包括某些蛋白质和抗原性细胞等)特异性结合,使抗原失活或不能扩散。
(但抗体也具有抗原性和可能对机体造成病理性损害的作用)注意:抗原:(比较抗原、病原体、异物)I、抗原的概念:凡是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能够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
(抗原性能: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10000的活性物质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决定簇(抗原物质表面特定的化学基团如糖蛋白、病毒外壳),某些非生物无抗原决定簇,所以不能成其为抗原。
(抗原与抗体两个词同时存在)例4、下列对抗原和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分泌抗体的细胞只能由T细胞增殖分化而成B、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只能发生在细胞外C、如果抗原进入细胞内,抗体无法与抗原结合D、与抗体的合成、运输、加工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例5、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抗原主要是指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和异物B.抗原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C.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可被白细胞吞噬D.抗原的类型不同,但促进人体产生的抗体相同b、淋巴因子: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如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等,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起一定的作用,能整体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能促进T、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临床上常作为抗病毒的药物,本身没有杀灭病毒的作用,是通过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来抗病毒。
c、溶菌酶:是一种专门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水解酶,能溶解细菌细胞壁中的粘多糖,具有杀菌、消炎作用等。
例6、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C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2)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①防卫功能②监控和清除功能(必修3P38)知识点2:特异性免疫1、物质基础:免疫系统类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特异性免疫的过程:(1)体液免疫:(感应、反应和效应阶段)(必修3P37→图2-15)少数直接刺激产生浆细胞抗体+抗原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记忆细胞再次入侵▲: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最后经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例7、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2)细胞免疫:(感应、反应和效应阶段)(必修3P37→图2-16)淋巴因子(也可参与体液免疫)产生与靶细胞密切接触,T细胞激活体内溶酶体酶活性,使靶细胞裂解而死亡记忆细胞▲1:记忆细胞:可由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其寿命有长有短,总体上比相应的抗体寿命长,具有记忆、识别、快速增殖分化的特性。
▲2:二次免疫:当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引起机体中的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特点:反应更快、更强,持续时间更长。
例8、先后将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下图所示,该曲线表明(C ) A.小鼠对抗原A较敏感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C.二次反应比初次更强烈、更迅速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二者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又相互配合。
①对于外毒素(主要是一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②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扩散,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由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由体液免疫中抗体与之结合而沉淀。
③若细胞免疫不存在时,体液免疫也将大部分丧失。
例9、下图1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 ]填写字母):(1)参与②过程的细胞除了T细胞外,还有细胞。
(2)由图1可知,B和C细胞均由A细胞而来。
(3)E和F经过③过程后,能直接发挥免疫作用的分别是细胞和细胞。
(4)图1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 ] (至少写出3种),而细胞识别的结构基础和物质基础分别是。
(5)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细胞。
(6)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健康眼睛也将失明,这在免疫学上称自身免疫病,主要致病过程如图2。
写出下列编号所代表的物质或结构名称:①;②。
(7)人体内存在抗体的下列场所有(多选)。
A.血清 B.乳汁C.组织液 D.肝细胞内答案:(1)吞噬细胞(2)分化(3)致敏T细胞浆细胞(4)B、C、D、E、F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2分)(5)T细胞(6)①抗原②淋巴因子(7)A、B、C知识点3:免疫异常和免疫学应用1、免疫异常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免疫功能过高,识别范围扩大,属于体液免疫反应)①概念:(必修3P38)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性物质叫做过敏原。
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宠物的皮屑、羽毛、棉絮等。
(必修3P38)★:过敏原和抗原:a、过敏原具有免疫原性和个体差异,不具有反应原性;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且不具有个体差异。
b、抗原一般是大分子物质,过敏原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抗原一次就反应,过敏原二次后才会反应。
②特点:a、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b、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的严重损伤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③机理:刺激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过敏性休克)(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性胃炎)(荨麻疹、湿疹、支气管哮喘)血管性水肿)例10、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A.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B.过敏反应一般会严重损伤组织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例11、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
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C )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2)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过高,自我稳定功能异常;必修3P38)①概念: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物质进行攻击而引起,对自身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
②机理: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
③举例: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3)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过低,防疫、免疫监视功能异常)①概念: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②机理:免疫功能先天不足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③举例: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属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必修3P36→资料分析;必修3P41→科学、技术、社会)例12、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C )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C.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D.HIV主要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2、免疫学应用:(1)免疫预防:指通过预防接种,把疫苗(或免疫血清)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