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古代文论文之先秦两汉
古代文论文之先秦两汉
格式:ppt
大小:219.50 KB
文档页数:49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49
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国文论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发愤抒情"诗 论主张的,是伟大诗人屈原。可以说,他 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而且他的 审美意识和庄子一样,已臻于极高的堍界: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结 微情以陈词。""发愤以抒情。"申旦以舒中 情兮,志沈菀而莫达。" 后司马迁"发愤著 书"与陆机"诗缘情"之说,都渊源于屈原的 思想。
“无为”
道家崇尚“无为”,可直接追溯到老庄的“虚静”、“心 斋”、“坐忘”等思想。老子主张“涤除玄览(鉴)”、“致 虚极,守静笃”。庄子提出了 “心斋”、“坐忘”的观 点,心斋”要关闭感官的通道,摒弃一切外在干扰,保持 一种无私心杂念的精神状态。与“心斋”相通的是“坐 忘”:“堕肢体,黝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 ‘坐忘’。”忘不仅是要忘掉仁义礼乐等世俗伦理,而且 要遗忘自己的肢体,抛开自己的聪明,离弃本体,忘掉知 识,和大道(自然)融为一体。 中国美学受老庄的影响,追求“空灵”的艺术境界,重视 心灵对于世界与尘世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 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现万象, 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 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
艺术上强调雅正,当然就要反对“淫放”,不过应 注意的是,孔子所称“放郑声, ……郑声淫” 《《论语,卫灵公》〉,是从音乐方面着眼,反 对当时以郑国音乐为代表的新兴流行世俗之乐。 《诗经》内容广泛,既有歌功颂德的“美诗”,也 有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同时还有大量描绘男欢女 爱的爱情诗。这一切,孔子"一言以蔽之", 都统 称之为"无邪",既雅且正,合乎"礼"的规范。这样 的美学思想,当然带有时代统治思想的烙印,但 比后世腐儒那"存天理, 灭人欲"的禁欲主义,要 全面而开放一些。
其次,论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论 文学艺术社会功能时,提出"兴、观、群、 怨"说。
庄子
在道家那里,道无法用言语描述:“道可 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形成 于诸神之前的混沌状态,语言无法描述 “道”的混沌状态。大“道”混然而成、 寂静而空虚,我们听不到其声音也看不见 其形体,“道”衍生天地万物,其本质是 虚空,道家学说是对于宇宙的美和神秘的 尊重。
韩非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把文艺与法 治对立起来,否定文艺和儒家经典。商鞅 将“诗书礼乐”列千“六虱”之内,韩非则有“五 蠹”之论,认为“儒以文乱法,…… 文学者非 所用,用之则乱法;"主有令而民以文学非 之",这就不只无用, 甚而有害广。可见, 法家否定文艺,不仅出于功利主义,而且 也与其法治主张和愚民政策有关。
第二节 《周易》
《周易》简称《易》,分经、传两鄙分, 经先有而传后出。经指卦形卦象、爻形爻 象以及卦爻辞,它大约产生于殷末周初时 代, 是现存最古典籍之一,是我国思想文 化的一个源头。《周易》虽有卜筮功能, 但上古时代,"学在王官",巫史掌握文化, 因而虽然经言"筮卜六事",实际却广泛涉及 天道自然及社会人生,通于百科文化知识, 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文学及文论。
wk.baidu.com
―、阴阳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美丑、虚 实、真幻、动静、情志、形神、文质、忧 乐等观念。 《易》肯定阴阳矛盾是永恒的,运动不息, 变化无穷。所以世界万物,无论动静,都 有雄伟力量郁积勃发其中。如《象传》所 描绘的乾卦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
二、观物取象。《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 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 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 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物”指自然社会的一切事物。“观”指远近大小、上 下宏微的观察,既求具体,又重变化。“观物”的 启发就是强调多側面、多层次地面对现实和反映 人生。“取象”则启发后人通过“观物”来进行艺术创 作,表明意义。“象” 之取舍,能够表现对事物、 对真实的情感选择。
五、观生观民。《观》卦九五:"观我生, 君子无咎。"《象传》:"观我生,观民也。 "《观》卦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传》,"观其生,志未平也。"所谓"志 未平",就是通过了解人们的意见情绪,来 发现矛盾所在。
六、情见乎辞。《系辞》云:"圣人之情见 乎辞。"《易》对"情"的认识主要见于《咸》 卦。《咸》上卦兌象征泽,下卦艮象征山, 泽水下流,滋润山中草木万物,山泽交感, 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彖传》〕。到后 来,从山泽交感又引申为青年男女、夫妇 人伦的阴阳交感。男女交感之情为人伦之 始,社会人生由此衍化出种种缠绵哀怨情 状,这对后世封建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墨子
“非乐”论:“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 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文章之色以为 不美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 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 子曰:为乐非也。”他认为文艺不仅没有实用价值, 解决不了人民温饱问题,而且还劳民伤财、有害 于政,因为制造乐器要耗费人力物力,演奏和欣 赏音乐也要浪费时间、耽误工作。墨子以拯救天 下民众为己任,其“非乐”论反映了他对统治者沉 溺于歌舞声色骄奢淫佚生活的愤怒抗议,有其合 理性,但此说没有对文艺的审美特性及其意义给 予应有重视。 (实际事务的实际价值,但是具有 功利主义的特点)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派往往迎合统治者的 政治需要来解释儒经,并把宗敎迷信思想掺杂其 中,武帝时就已争取到了官方的支持,成为御用 儒学。到西汉末,今文经学更与濂纬图箓相结合, 成为宗教神学化的谶纬经学。而古文经学则是在 野的私学,着重对儒经本义的训释,学风较为求 实,反对今文经学的濂纬迷信和主观臆断地解释 儒经。西汉中叶后,今文经学渐衰;东汉后,古 文经学渐盛。郑玄继马融以后, 兼取今、古文经 学,广采诸说,遍注群经,破除今、古文经学界 限和家法传统,建立了 "郑学、从而结束了今、古 文经学之争。
其次,这一吋期的文论与其它艺术论相互 杂糅,难分彼此。艺术是相通的,东西方 早期文艺都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 因此,先秦两汉学者的论乐,往往与论诗 互通,后代文论中一些重要思想,大多滥 觞于早期艺术论。
诸子百家之中,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等学派都表明了各自文艺的根本态度和基 本观点。对文艺充分肯定的是儒家,大加 否定的有道、墨、法三家。然而儒家的肯 定中包含着框定、限制文艺内容与风格的 否定性因素;而道家对文艺的否定则是基 于其审美精神与艺术理想,其本身又包含 着肯定性因素;墨法两家在否定文艺的同 时,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文论见解。
孔子
一、评诗、乐的标准“思无邪”: 孔子从文艺的社会功能出发,论诗、乐时把“思无邪”作为 评价文学艺术的标准。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曰: ‘思无邪。“《《论语,为政》〕”思无邪“三字,原出 《诗经,兽颂,钢》,”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关键 只在”无邪“二字, 原来也只是描写养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 的神态,并无深意。但在《论语》中,孔子则采用当时” 断章取义“之法,改变了原意,借用来评价整部《诗经》, 并赋予它政冶、伦理的含义。这里的”无邪“,《论语集解》 引包咸之说,谓”归于正“。”正“与”邪“是一对矛盾,所谓" 无邪",也就是"雅正"的意思。
古代文论
先秦两汉文论
第一节 概述
先秦两汉文论作为初创期文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先秦两汉文论尚未从意识形态中独立出来,成为 专门的学科。 首先,这一时期的文论还处在与其它学术混沌未 分的状态。当时的学术文化,文、史、哲不分家, 一些重要的文论观杂糅于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之 中,而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一些重要学说,也往 往涵盖了或适用于文论领域。先秦文论多见于诸 子学说与文献典籍中,两汉文论也广见于经、史、 子、集,几乎没有纯粹意义的文论篇著。
七、贲饰尚素: 从《贲》卦象看,上卦艮为山,下卦离为火,象喻山下有 火,指山上草木花叶经阳光照耀而五采缤纷景象。在这里, 上艮是实,下离是饰,表现了文饰与质素辩证统一的审美 思想。此论直接影晌了儒家文论,如孔子的“文质彬彬”; 道家美学也深受其影响,如老子“大巧若拙”之说,其深蕴 与《贲》卦足资相发,老子追求的是精工巧妙而又质朴自 然的真美境界,与“贲饰尚素”的对立统—理想正相呼应。 “贲饰尚衆”和后世“平淡”艺术风格,堪作比较。陶潜诗以 “平淡”著称,但是,平淡并非平庸,如同“贲饰尚索”不是 推崇粗俗。葛立方《韵语阳秋》云,“欲造平淡,从纤丽 中来,落其纷华,然后可造平淡之境”。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重要思想家。孟 子主"性善"说,荀子却提出了 "性恶"论。主 性善,则主张以"仁"治天下,然孔孟周游列 国,游说其主,而其道不行;主性恶,则 在主张以"仁"化民之外,更强调以"法"治天 下。荀子虽没有大力标举法治,但他的两 位学生,韩非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李 斯则大力推进法治。
刘安《淮南子》
首先,《淮南子》强调文艺本于情感的艺术特质: “雅》、《颂》之声,皆发于词,本于情”。而 人的情感,又是感于物而产生的:”人之情,耳目 应感动,心志知忧乐,手足之攒疾痒,辟寒暑, 所以与物接也 ” 其次,《淮南子》还十分注重情感的自然表现, 认为"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也。故哭之发于口, 涕之出于目,此皆愤于中而形于外者也。“ "故强哭者虽痛不哀,强亲者虽笑不和,情发于中 而声应于外。"、
历代文论家都以精辟的论述点出了中国美学的这 种特征:如苏东坡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 境。”司空图的"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落花无 言,人淡如菊"。日本著名徘句诗圣松尾芭蕉提倡 的“随顺造化,以四时为友”一说领会与阐发了 庄子所主张的艺术虚静说,即人不能逆自然而行, 不能“以人助天”(《庄子· 大宗师》),也不能 “以人入天”(《徐无鬼》),更不能“以人灭 天”(《庄子· 秋水》),松尾芭蕉为造化的天工所 感动有这样的表述:“山野海滨美景见造化之 巧”(《笈之小文》)、 “造化之天功何人挥笔尽 词”(《奥洲细路》),“无待”的境界是不少东 方艺术家一生为之不断追求的最终目标。
二、论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
首先,从人的立身、处世来讨论诗和礼乐。他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就是说,人之修身 从学诗开始,坚定站在礼的基础上,最后在音乐 的陶冶中完成品德修养。这实际上是讲诗、礼、 乐的教育作用。 孔子提倡学诗并非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实用。 所以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 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又是从 诗的实用、诗的社会功能,提倡学诗的。因为在 春秋时代,作诗、赋诗、献诗、陈诗等,都是作 为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在各国使臣交往中,往 往是从献诗、陈诗来评论其政化与社会风尚的。
荀子的思想
①文艺源于情感,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 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发于声音,形于动 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②音乐是教化民众、导人向善的有效手段:"声乐 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③而他调节皆乐之抒情及变化的基本原则就是“中 和”。《乐论》说:“乐中平。”《劝学》也提到“乐 之中和、在人的情感及其表现的基础上提倡”中和 “之美,这与宋明理学之士以”中和“原则否定和限 制情感及其表现,是不可同日而浯的。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他首创“以意逆 志、”知人论世“的方法。他非常重视自我人格修 养和主现内省,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精神堍 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寄,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养气"之说不仅激励中国古代文士对杂高的精 神品格的自我期待与追求,面且还影响了后世的 文气论。
三、通变入神。《系辞》云:“穷则变,变 则通,通则久",强调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 反对固步自封、陈陈相因的模拟守旧,"通 其变,遂成天下之文" ,艺术的永恒生命即 在"通变"之中。
四、中和之美。《易》卦以一、三、五为 阳位,二、四、六为阴位,既中且正,称 为"中正"。"中正"是吉亨爻位,是至善尽美 的象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先秦诸子思想期末论文
先秦诸子论文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
文档推荐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页数:6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页数:17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页数:2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页数:30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页数:2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简史
页数:8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简史
页数:4
简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页数:9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
页数:3
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
页数:35
最新文档
饭店包间名字大全
word无法创建工作文件,请检查临时环境变量
自行车健身比赛开幕式讲话词
2018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MySQL测试题 SQL
合勤NXC5200
铁路集中箱空箱调度优化建模案例(案例2)
微分几何教学大纲-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4.1.1_圆【精品】
(整容后办护照用)医院整容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