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1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57 MB
- 文档页数:40
传统村落古建筑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关键词:传统村落;徽派民居;乡愁;保护与开发篁岭,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东北部,是“晒秋”文化的起源地,被称为“最美中国符号”,同时还是一座拥有六百年历史的徽州古村,至今仍然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古村落属于典型的山居村落,四面环山,周围千万棵古树围绕,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古建筑搭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高低错落有致的形态。
“地无三尺平”给了篁岭一个完美的转折,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篁岭古村落居民创造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自然条件再加上丰富的人文资源给古村落带来了源源不断地寻乡之人,让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我们从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模式进行探析,以感受不一样的乡愁。
(一)篁岭古民居的形态与平面布局形成1、山居人家,聚族而居。
据道光版《婺源县志·山川》所载:“此地古名篁里。
篁岭(山),县东九十里,高百仞。
其地多竹,大者径尺,故名。
”“篁岭(村),离城八十五里,曹氏世居。
”这么看来篁岭曾是是曹氏聚居的村落。
走下缆车,迈过数十棵红豆衫木的林道后,百来栋民居房舍依靠山的陡坡便出现在眼前,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层层叠起,鳞次栉比。
篁岭的水口是古徽州村落水口文化的缩影,被称之为“地之门户”,仅反映当地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实表达了古人对于风水的诉求,对和谐吉祥的向往。
山下,则是层层梯田簇拥,弯曲回绕。
2、巷道纵横,桥井交错。
古村落建筑的布局则是依照“三桥六井九巷与天街”进行打造。
村中的桥、井、巷错落分布,俗称“三桥六井九巷”,三桥即步蟾桥、安泰桥和通福桥。
六井,井指的是“塘”,其中有五色鱼塘、方塘、尚源井、忠延井、霞披井和廉井。
九条巷则以天街为主街曲折延伸通往村落每家每户,深街窄巷,容易给人静谧幽深的空间感。
3、门厅、天井、厅堂是篁岭古民居三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开放又封闭、明亮又幽暗、室内外空间不断交替变换的格局,形成传统村落民居虚实空间的形式美。
(二)篁岭古民居的用材与主要构件形式1、结合徽州文化,民居以砖、木、石为原料,就地取材,来源于自然又反馈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