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试题与解析(4.15)
- 格式:docx
- 大小:13.82 KB
- 文档页数:2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教育理论综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 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
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第三阶段的道德或道德推理( )。
A.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B.以相对的快乐主义为定向C.以人际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D.以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3. 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
A.自由发展B.自我发展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4. 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
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5. 贝尔一兰卡斯特制又被称为( )。
A.巡回教学制B.导生制C.学年制D.班级授课制6. 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7.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
A.课程类型B.教学计划C.教学大纲D.教科书8.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9. ( )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A.柏拉图B.华生C.洛克D.孔子10.主张“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夸美纽斯11.一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
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2.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
A.基本部分B.基本内容C.基本途径D.基本阶段13.强光刺眼会引起瞳孔收缩,这是一种( )。
A.获得的反射B.无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D.生来的反射14.在教室里,面对着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的,可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你仍感知它们是方形的。
2014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解析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A.2岁B.4岁C.4—5岁D.5—6岁2.鲍姆宁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成三种教养模式,不包括()A.专制型B.任意型C.放纵型D.民主型3.在试误学习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映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A.准备律B.近因律C.练习律D.效果律4.班杜拉认为,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这种强化属于()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性强化D.自我强化5.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B.任务越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越低C.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适中D.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6.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这属于哪种迁移()A.具体迁移B.重组性迁移C.同化性迁移D.顺应性迁移7.化学老师演示KMnO4制取O2的实验,这属于哪种直观方式()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图像直观D.言语直观8.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称作()A.上位学习B.命题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下位学习9.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因此,操作技能在结构上具有()A.简缩性B.客观性C.外显性D.展开性10.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二个阶段是()A.认知阶段B.定向阶段C.联结阶段D.自动化阶段11.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A.操作的熟练B.操作的整合C.操作的模仿D.操作的定向12.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这属于问题解决的哪一阶段()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13.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这种学习属于()A.符号学习B.词汇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14.某学生十分喜欢某位教师,就会自愿接受该教师的教育,在态度和行为方面与教师的要求保持一致。
单项选择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C )A.基本教育规律B.基本教学规律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B )A.130B.140C.150D.160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C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D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C.自我行动D.自我控制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A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B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C.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A )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C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D )A.一般化B.具体化C.分化D.泛化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C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C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D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13. 发现学习是属于(A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A.注意B.需要C.动机D.兴趣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C )A.健康的人格B.健康的习惯C.健康的心理D.健康的生活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A.苛勒B.斯金纳C.桑代克D.布鲁纳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B )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调节策略D.监视策略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D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B )A.行动B.内化C.执行D.泛化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A )A.形成性评价B.定性评价C.定量评价D.考查性评价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2014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A.延续性B.模仿性C.社会性D.永恒性2.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构C.社会文化传统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当代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瑞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稳定性C.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4.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曾提出“造就合法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集体本位论D.个别差异性5.在学校教育机制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6.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7.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A.分班课程 B.分班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8.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
在一次检测中,衡量是否达到检测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难易度D.区分度9.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一教育原则()。
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1.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方法是()。
一、单选题1、首先把“教”“育”两个单字合作为一个词见于A、论语B、学记C、孟子D、说文解字答案:C2、“建国君民,教学为公”“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反映了教育与_____的关系A、经济B、政治C、文化D、人口答案:B4、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的学者是_____A、霍尔B、洛克C、高尔顿D、华庄答案:A5、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_____现象A、关键期B、依恋期C、混沌期D、最近发展期答案:A解析:《学记》里讲,“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能成”,说明从古人开始就已认识到了学习的最佳期问题,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期,学习的效果就会差些。
所谓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是说: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环境影响。
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错过这一时期,就需要花费很多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可能永远无法弥补。
故此题答案为A。
6、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与动物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
这种主观性是通过人的_____表现出来的。
A、教育B、环境C、遗传D、活动答案:D7、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是_____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使受教育者在德智、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C、强调教育与生产相结合D、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答案:D8、1903,清政府颁布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是_____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寅学制D、壬戌学制答案:A9、欧美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前西德等学制属于_____A、单轨制B、中间型学制C、双轨制D、分支型学制答案:C10、对义务教育中“义务”的理解,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A、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B、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C、家长有让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D、学校有免费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义务答案:D11、以下不属于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和策略的是A 接受进修培训班 B日常教学反思C 阅读和反思性写作D 交流合作答案:A解析:接受进修培训班的学习更多的是通过外在的形式进行提高学习。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一、单选题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
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统一安排教育活动3.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 )。
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D.造成学生的被动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
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是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5.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
A.自主、合作、探究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C.学习、讨论、创新D.兴趣、发现、研讨6.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8.“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9.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
A.合作模式B.平等模式C.管理模式D.授受模式10.“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导性B.感染性C.权威性D.针对性11.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
A.强调德育的外在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12.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________。
2.教育现代化有着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一种________,一种是________ 。
3.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应当正确处理好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使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4.文化传统是教育的________和________。
5.教育具有文化的________和保存功能。
6.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________。
7.人的发展包括________发展和________发展。
8.教育制度的子制度包括招生制度、________、毕业制度、________、就业制度。
9.是一个自下而上发展的、由单个系列多个分段的学校系统。
即小学、中学后可以升入大学。
最典型的是产生于美国后被很多国家广泛采用的“________制”。
10.在过去的20世纪里,教育先后经历了三次世界性的改革浪潮:________ 、战后教育的大发展和大改革、面向新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学科基本结构2.教育体制3.教育目的4.多元智力理论5.班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评赫尔巴特(J.F.Herbart)的《普通教育学》一书。
2.简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3.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良好师生关系的特质是什么?5.班级组织的功能。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为什么说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五、材料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材料:⑴教师针对班级部分同学提问(毫无意识)。
⑵教师更容易对部分同学关注、鼓励。
⑶教师只对班上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同学关注。
分析问题的原因,应采取什么措施以实现教学过程民主化。
参考答案:一、1封建社会 2为了国家发展、为了个体发展 3现代性与传统性、面向世界与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与走社会主义道路 4现实基础、前提5传递6童年期7身体、8心理考试制度、学位制度9单轨制,六三三制10现代派教育革新运动二、1.布鲁纳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原理,借鉴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理论。
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2.1)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 A]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9.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 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4.1)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A] 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网络综合- 教师招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河南新乡)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2.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浙江省)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具有教育性 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 D.教育即生活3.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安徽省)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4.“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云南省)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5.“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浙江省)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九江市)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7.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纬汤砺畚?。
(湖州市)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8.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昆明市)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9.“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浙江省)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10.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浙江省)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11.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空1分,共161. 我国当前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特殊形式是2. 按学习的方式分类,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和。
(南京市)3. 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基本途径是。
(苏州4. 斯皮尔曼提出的“二因素理论”认为能力是由因素和因素构成的。
5. 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指、、6. 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7.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
(南京市)8.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二、单项选择题1. 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 认识活动B. 智育活动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D.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2. 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
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 有意注意B. 无意注意C. 兴趣D. 知觉3. 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株洲市)A. 知识与技能目标B. 方法与过程目标C.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D. 课堂教学目标4. 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A. 自主、合作、探究B. 阅读、合作、行动研究C. 学习、讨论、创新D. 兴趣、发现、研讨5. 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A. 教育方针B. 教材C. 课程标准D. 课程6.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湘潭市)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7.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九江市)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8. 动机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成()关系。
2014 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2 分)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是教育问题的着作是()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D.《理想国》2.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在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因为他深刻的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连续性C.差异性D.顺序性3.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A.选择功能B.发展功能C.传递功能D.保护功能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A.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C.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5.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D.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6.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A.永恒性B.依附性C.时代性D.独立性7.在影响教育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A.人口分布B.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D.生产力水平8.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A.学科课程B.拓展性学科课程C.辅助性学科课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9.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经常运用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张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着特点是()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B.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C.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D.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个人修养法12.小丽在学习时为了记住数字、年代等枯燥无味的知识,常对其富余意义,使记忆过程生动有趣,小丽使用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13.初三学生小岩晚上在家复习功课,忽然灯灭了,他根据物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了,然后检查了闸盒里的保险丝。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属柴可夫斯基作品的是(B)。
A、悲怆奏鸣曲B、1812序曲C、军队进行曲D、欢乐岛2、下列属门德尔松作品的是(A)。
A、仲夏夜之梦B、六月船歌C、蓝色多瑙河D、土耳其进行曲3.下列不属于弹拨乐器的是(C)。
A、古筝B、扬琴C、笙D、柳琴4.双簧管属于(B)。
A、铜管乐器B、木管乐器C、打击乐器D、弓弦乐器5、发源于欧洲中世纪的爱情歌曲,通常在黄昏或夜晚演唱,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是下列哪种体裁?(B)A、夜曲B、小夜曲C、前奏曲D、无言歌6、下列属于巴罗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C)。
A、舒伯特B、李斯特C、亨德尔D、德沃夏克7.下列属于弹拨乐器的是(B)。
A、木琴B、三弦C、笙D、板胡8、下列乐曲中哪首是广东小曲?(B)A、四合如意B、赛龙夺锦C、三六D、慢六板9、下列乐曲中属舞曲体裁的是(B)。
A、蝙蝠B、维也纳森林的故事C、四季D、培尔•金特10、下列属于德彪西的作品是(B)。
A、军队进行曲B、欢乐岛C、1812序曲D、悲怆奏鸣曲11.下面哪首歌曲是冼星海的作品 ( D )A.《英雄赞歌》 B.《让我们荡起双桨》 C.《祝酒歌》 D.《黄河大合唱》12.被称为“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的作曲家是 ( A )A.聂耳 B.冼星海 C.王洛宾 D.黄自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其词曲作者是 ( D )A.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B.何占豪作词,陈刚作曲C.田汉作词,吕其明作曲 D.田汉作词,聂耳作曲14.歌曲《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亚洲雄风》、《爱我中华》、《辣妹子》、《种太阳》,影视作品《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的作曲家是 ( C )A.黄自 B.马思聪 C.徐沛东 D.吕其明15.1934年获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头奖的钢琴曲名是 ( A )A.《牧童短笛》 B.《摇篮曲》C.《到敌人后方去》 D.《游击军》16.被称为“音乐之父、复调音乐大师”的是 ( A )A.巴赫 B.贝多芬 C.亨德尔 D.韦伯17.属于奥地利的作曲家有 ( C )A.威尔第 B.韦伯 C.约翰•施特劳斯 D.贝多芬18.肖邦被誉为 ( A )A.钢琴诗人 B.钢琴之王 C.钢琴之父 D.天才音乐家19.奏鸣曲是一种多乐章的器乐套曲,也称“奏鸣曲套曲”,一般有几个乐章 ( D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20.《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属于哪种体裁类别。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真题及答案(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育》,其作者是()A.柏拉图B.昆体良C.夸美纽斯D.苏格拉底2,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A.《教育论》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3.“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A.洛克B.杜威C.斯宾塞D.夸美纽斯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A.课堂教学B.个别教学C.小组教学D.现场教学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戌癸丑学制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练习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C.中枢神经D.周围神经15.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A.线条透视B.空气透视C.运动视差D.视轴辐合1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紧张性与集中性D.紧张性与选择性17.“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热爱感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A.兴趣B.需要C.动机D.理想20。
2014年全国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试题与解析(4.15)
1.人们评价是非对错最小的意义单位是( )。
A.图式
B.网络
C.命题
D.命题网络
2.西安事变,又被称为双十二事变,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一场内部政变行动,这种知识的学习属于( )。
A.并列学习
B.概念学习
C.符号学习
D.命题学习
3.学习了公交车、火车、飞机等概念后,再去学习“交通工具”这一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概念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4.下列做法符合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是( )。
A.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B.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
C.选择直观性的教学手段
D.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5.下列关于复习表述正确的是( )。
A.复习是防止遗忘的最根本的方法
B.复习要及时,当天的学习内容一定要当天复习
C.让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效果好
D.复习次数越多,记忆效果越理想
6.下列关于陈述性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个体提取线索是无意识进行的
C.陈述性知识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D.陈述性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是一种静态的性质
7.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
(判断题)
8.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和符号学习为前提。
(判断题)
9.小白小时候被大狗咬过,之后他见到所有的狗都会害怕,这属于刺激的泛化现象。
(判断题)
10.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被动的形成认知地图。
(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一个命题就相当于一个观念,它是我们能够评价是非对错的最小的意义单元。
2.【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符号学习又称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
包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理信息、词汇、图标等的学习。
3.【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4.【答案】ABD。
中公专家解析:C选项是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要求。
5.【答案】ABC。
中公专家解析:D选项错误,复习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
超额学习程度达到150%时,效果最佳;小于或多于150%,效果都不理想。
6.【答案】ACD。
中公专家解析:B选项错误,陈述性知识个体提取线索有意识的。
7.【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题目中描述的是陈述性知识的定义。
8.【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其复杂程度高于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和符号学习为前提。
9.【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10.【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