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格式:pptx
- 大小:942.15 KB
- 文档页数:14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和证明声音是由于发生体的振动而产生的(2).说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3).识别回声现象,用机械运动的知识结合声音的传播速度进行简单的回声测距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闹钟”的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感悟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了解自然界及生活中振动发声的实例,能简单解释自然界及生活中一些发声现象,体会用物理语言进行表述。
(3)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利用转换法和科学推理的物理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在活动中协作交流,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难点利用控制变量思想研究物理的方法。
(固体传声)教学用具:音叉水槽铁架台乒乓球细线口琴录音机磁带蜡烛火柴真空铃(气泵,电池盒,泡沫)小闹钟(扣碗)土电话(长线)分层教学环节:提问分层习题分层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前预习:设计实验 1.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振动 2.固体液体气体能传声课堂导学:●学生展示预习作业1,老师点评补充,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振动典型实验:1.喉咙发生2.音叉发生(触摸,乒乓球,水花四溅)3.鼓面振动(桌面振动),如何观察到它们的振动?问:如何消除手拍桌面时,风带来的影响?如果纸片效果不明显如何改进?4.乐器图片(口琴钢琴笛子)展示,让学生体会是什么物体在振动?●小结1.物理研究方法小结:转换法2.知识小结: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振动。
●知识过渡:声音的传播1.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人耳的?空气。
2.声音是如何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介绍声波概念。
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3、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三、声速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1]、一般情况,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大小关系为:v固>v液>v气。
[2]、在15℃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3]、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声速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2、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1]、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2]、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3、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耳的构造:[1]、人听到声音的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典型例题】类型一、声音的产生1.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二、声音的传播:
1、声的介质:传声的物质,叫做声音的介质。
2、声音介质的种类:固体、液体、气体。
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入耳中的。
三、声速:
1、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叫做声速。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40m/s
2、决定声速大小的因素:
四、回声:
1、回声:声音的反射。
2、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时间:t > 0.1s 距离:S>17m
3、为什么在室内听到的声音比在室外更加响亮?
因为室内空间较小,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辨别不出原声与回声,所以会觉得声音更加响亮。
4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固体(最快)
液体(较快)
气体(最慢)。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二章声现象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蝉叫虫子叫大象叫公鸡打鸣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导入新知点击喇叭图片播放声音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了解不同介质中的声速。
2.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与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探究问题的方法。
素养目标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点击图片播放实验视频大量的实验事实表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常见乐器的发声体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琴类乐器——常见动物的发声体哺乳类动物——蝉——青蛙——蜜蜂——琴弦空气柱鼓面或锣面等金属片(丝)等声带腹部鸣膜鸣囊飞动的翅膀方法点拨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敲击大鼓,会发现放在鼓面上的豆子蹦起;将乒乓球靠到正在发声的音叉上,乒乓球被弹开。
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可以明显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
视频中,我们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概括得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这种得出物理规律的方法叫做归纳法。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2018•百色中考)【多选】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是()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微弱的声音C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D .向暖水瓶中灌水时,发声体是水面上方的空气柱ACD 连接中考巩固练习振动可以发声。
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
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
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片记录声音的方法。
声音的记录真空罩实验真空不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理解声音的产生应注意以下三点如图所示,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随着音乐完成各种动作,表明液体能够传声。
气体、液体和固体这些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靠介质传播。
2.真空不能传声如图所示,将一只电铃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弱。
停止抽气,打开阀门,让空气慢慢进入玻璃罩内,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响。
本实验中,抽气机是不可能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尽的,玻璃罩内不可能形成真空,但我们可以在刚才实验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如果玻璃罩内没有了空气,声音也就无法传出,即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
声音的传播跟水波的传播相似,以击鼓为例(如图所示):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其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我们把声音的这种传播形式叫声波。
【例】太空中的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太吵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答案:B点拨: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有人造空气环境,所以可以直接对话。
知识点3:声速1.声音传播的快慢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要过一会儿才能听到回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描述,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2.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及温度有关。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在同种介质中,声速随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回声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如果回声传入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不够0.1 s,人耳就无法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就会混在一起,使声音更响亮。
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提高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并学习初步的研究方法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4、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产生(1)声源:我们通常把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敲锣锣鸣是锣面振动;打鼓鼓响是鼓面在振动;歌唱家是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小提琴独奏是琴弦在振动;吹唢呐是唢呐内的空气柱在振动。
蝈蝈鸣叫是靠翅膀摩擦振动发声。
锣面、鼓面、声带、琴弦、空气柱、翅膀就是声源。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许多发声体的振动并不明显,不容易观察和找到,必须借助轻小的物体将这些发声体的振动进行“放大”才容易找到声源。
例题讲解:例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活动中,小明列举了以下四种体验声音产生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把发声的音叉的叉股靠到水面,看到水花四溅B.将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感受到讲话时声带在振动C.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当敲鼓时,小纸屑上下跳动D.一粒石子落入水中后,水波从石子击中处向四周传播解析:把发声的音叉的叉股靠到水面,看到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A正确,不符合题意。
将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感觉到讲话时声带在振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正确,不符合题意。
在鼓面上撒一些小纸屑,当敲鼓时,小纸屑上下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正确,不符合题意。
一粒石子落入水中后,水波从石子击中处向四周传播,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答案:D例2、以下几种乐器中,关于其发出乐音的物理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锣②二胡③钢琴④长号A、锣是通过打击锣面,带动空气振动而发声的B、二胡是通过弦的振动而发声的C、钢琴是通过打击木板表面而发出乐音的例3题图D、长号发声时,管壁和空气都没有振动解析:以上几种乐器的发生原因分别为:锣:锣面振动;二胡:弦的振动;钢琴:琴弦片的振动;长号:空气柱的振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但真空不能传声。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 消失 。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
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速(1)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 声速 ,声速大小跟 介质 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在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声现象的基本内容,也是声现象重要知识点。
中考题中,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考题出现频率也较高,但一般不会只考查“声音的产生”或“传播”单一知识点,结合对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利用或噪声控制等内容的考题较多。
1.声音的产生: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发声体是什么,声音来源于什么物体的振动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有的时候为了迷惑学生,会考查一些诸如“高科技产品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之类的问题,但无论怎么出题、如何表达,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考生需要牢记的,例如:手机声音是手机膜片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等等。
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多了解一些有关发声体的知识。
2.声音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没有介质,即便物体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
这是声音能不能传播出去和我们能听到声音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为了考查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经常会出现太空中宇航员与地面通话,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电磁波的传播与声波的传播等考题。
对这些问题加以理解和关注,对解答此类问题大有益处。
3.声速:对声速的考查也曾出现,但考查此知识点的考题较少,出现的频率也不是太高。
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第二章声现象基础知识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要点: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疑点: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回声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拓展: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要点: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难点: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