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政治时事政治复习教案29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时事思考026:武汉实施治庸计划1个多月问责109名干部人民日报报道: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湖北省武汉市“治庸问责”工作会议上获悉:武汉市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1个多月来,已有109名干部受到问责,其中包括3名市管副局级以上干部、19名处级干部。
政治生活角度:1、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武汉市委、市政府开展“治庸问责”工作有利于充分保障人民行使民主监督权。
2、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时必须遵循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同时,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武汉市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1个多月来,已有109名干部受到问责,其中包括3名市管副局级以上干部、19名处级干部,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同时,开展“治庸问责”有利于树立依法行政理念和权责统一的思想。
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它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等。
武汉市优化投资环境办公室出台方案,对群众反映最集中的十大突出问题进行承诺整改,要求相关的30多个责任单位于5月底前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明确工作时限,确保“3个月见成效、半年得到根本好转”。
这充分体现我国政府履行职能,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4、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时事思考006:大力弘扬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2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报告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亲切会见了报告团全体成员,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报告团成员表示亲切慰问和崇高敬意。
李长春强调,要大力弘扬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一、政治生活角度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过程是在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共同领导下完成的。
组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体现了我国政府在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同时,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蕴含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文化生活角度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又有重要的反作用。
2011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备考策略】根据近年高考命题特点,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本专题各课内容相对独立,可以从生产、消费、基本经济制度、企业、劳动者、投资等关键词入手,扩展、补充具体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2.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认识我国当前的财政、货币政策,理解扩大内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必要性。
3.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
继续关注物价、环境、教育、就业、消费等问题。
4.体现新课改理念,注重创新型和探究性。
特别注重在就业、投资等领域的探究创新。
【考点明细】考点生产与经济制度企业与劳动者投资理财的选择具体生产与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的微观主体一一企业劳动者商业银行投资明晰①生产决定消费②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③发展生产的意义①公有制为主体②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①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②公司的类型③公司的组织形式④公司经营与发展⑤企业兼并与破产①劳动与就业②劳动光荣③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④维护劳动者权益①利息、利率与本金②储蓄存款③中国商业银行体系④商业银行的业务①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②股票③债券④商业保险【构建主干体系】【主干知识整合】1、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2、企业经营与发展取得成功的因素深化整合:全面掌握公司经营与发展措施:(1)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尊重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创立企业自主品牌,形成自己的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
(4)要遵守市场规则,公平竞争;要诚信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5)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
201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备课日期上课日期教学目的:(见考点导航)重点;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基本职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难点: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汇率教法:教具:一、考点导航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3.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4.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5.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6.了解外汇与汇率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二、知识网络(板书设计):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产生、含义货币的本质价值尺度基本职能流通手段揭开货币的货币的基本职能贮藏手段神秘面纱其他职能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纸币的含义神奇的货币纸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的优点信用卡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工具使用信用卡的优点支票的含义转帐支票信用工具和支票支票的种类外汇现金支票外汇的含义外汇汇率(汇价)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三、考点疏理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②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①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
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
也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的实现。
2.货币的产生、含义与本质(1)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2011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问题复习思路序言:热点问题复习的思路高考命题以“问题”立意,以能力考查为重点。
“问题”即社会热点和政策重点,据此创设新情境,生成新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诸如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气候与环境问题等)第二类,我国长期面临的问题(诸如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八个统筹等)第三类,当前的社会热点和政策重点(诸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节能减排、物价、分配、住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外贸顺差、人民币升值等)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五、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总)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0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加快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同样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就决定了2010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变化带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特征。
原因:一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依然较低。
人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不到美、日等发达国家的1/10。
这要求“十二五”期间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下,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
二是我国虽然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
三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适应。
五是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经济的发展。
六,从国际来看,过度依赖外向型经济、“大进大出”的传统发展方式,不仅会加大风险,而且在未来难以持续。
201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备课日期上课日期教学目的:(见考点导航)重点;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基本职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难点: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汇率教法:教具:一、考点导航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3.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4.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5.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6.了解外汇与汇率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二、知识网络(板书设计):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产生、含义货币的本质价值尺度基本职能流通手段揭开货币的货币的基本职能贮藏手段神秘面纱其他职能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纸币的含义神奇的货币纸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的优点信用卡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工具使用信用卡的优点支票的含义转帐支票信用工具和支票支票的种类外汇现金支票外汇的含义外汇汇率(汇价)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三、考点疏理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②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①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
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
也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的实现。
2.货币的产生、含义与本质(1)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政治高考备考(时事政治篇)眼下,高三政治复习已进入白热化状态,现阶段,各校一般情况下一轮复习业已结束。
随着二轮复习的全面展开,时政热点问题正式浮出水面。
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
因此“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书”的做法无疑也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
把握时事政治命题的特点和方向,从而有效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时政热点问题在高考题中的切入点纵观近几年文综试卷的政治科目,对社会执点、焦点问题的考核从来没有放松过,只不过是考查的切入点有“直接切入’和“间接切入”两种不同的方式。
找准重大时政问题在高考试题中的切入点,可以使时政问题的复习事半功倍,从而更有利于整个政治学科的复习。
1.“直接切入”直接切入考点,是对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等问题考查的明显特点。
直面热点,直接切入,即对于人们关注的重点、焦点问题直接命题,题目和备选项都围绕这些主题设计,直接以这些问题作为试题的载体和考查目标,直接考查考生的了解、掌握情况。
比如,2012年安徽文综(新课标)第5、11题分别考查十八大和诺贝尔生理学奖问题,北京卷第39题考查对外关系问题,福建卷第39题考查”义利观”问题,山东文综(新课程卷)第38题考查国际关系,国家利益问题,广东政治(新课程卷)第41题考查科学发展观问题,上海卷第5题则直接以中国和菲律宾的海洋领土为切入点,直接考查维护海洋权利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本年度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影响重大、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因此,它们都具有常识性,即作为生活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人们都应该也必须关心的问题。
因此,直接切入考点是高考政治试题对于基本知识考查最常见的命题方式。
2.“间接切入”间接切入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考查不易察觉,较为综合和间接地反映命题人的意图。
由于治学科在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基础上,更为重视的是对学生理论了解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对重大时事问题直接命题外,命题人常常会间接选取较为深层次的出题点,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政治:2011届高三最新时政热点一.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及十二五规划出台1、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
《建议》强调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建议》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意见后,将交国务院平衡、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用学过的政治常识知识回答。
(1)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为何要由党来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议体现了党的依法执政。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才能制定正确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我党的执政方式是什么?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①执政方式: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②体现:《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意见后形成的。
这些体现了党的民主执政。
《建议》《建议》强调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这些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
《建议》将交国务院平衡、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这些体现了党的依法执政。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之前,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2011届高考政治热点复习教案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背景材料】2009年10月20日,由中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水利盛会——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开幕。
本届论坛的中心议题是“生态明与河流伦理”。
自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埃及、印度、日本,以及欧盟成员国等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水资、流域管理及有关社会科学、人学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决策者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对当今河流开发与保护、流域生态构建、水资可持续利用等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和研讨。
论坛旨在重新认识并构建人与河流的新型关系,唤醒人们自觉呵护河流、关爱河流的意识,呼吁社会强化保护河流的措施,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相处,共存共生。
【考点链接】历史学科: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河南是中华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地;黄帝故里;河南是华夏明的发祥地之一和北宋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之一;中原思想化是中华民族思想化的核心;龙门石窟;洛阳、开封、郑州以及安阳都是著名的古都;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历史上的黄河水患;古代对黄河的治理;历史上的关于黄河改道问题;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本”思想。
政治学科:优化资配置;加强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现代农业道路;坚持对外开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维护国家利益;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正确的价值观;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地理学科:黄河等河流的水特征;治理黄河,兴修水利;河南及郑州的自然特征和区域特征;河流的形成及其分类;河流的补给与径流量;河流与自然、人要素的关系;河流的开发与利用;洪涝、断流、凌汛、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科学用水;可持续发展战略。
【模拟高考】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量和含沙量统计图。
2011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政治: 2011 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政治生活》要点知识公民、政府、党、人大、民族宗教、国际政治【一般主要考察“原由”、“举措”】1、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怎样参加政治生活?①要履行政治权益和自由,执行政治义务(掌握 2 个权益, 3 个义务)②要坚持基来源则(掌握 2 个原则)③要依法有序参加政治生活,正确办理政治权益与义务关系④公民参加政治的门路与方式(掌握“民主决议的方式与意义”、“民主监察渠道和意义” )【联系:公民求援或投诉的门路与方式】⊙公民政治权益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察权、6项政治自由⊙公民政治义务:保护国家一致和民族团结、恪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公民参加政治的基来源则:权益与义务相一致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一致原则、法律眼前一律同等原则⊙公民参加民主决议方式:社情民心反应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要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公民参加民主决议意义:有益于决议充足反应民心,表现决议的民主性;有益于决议宽泛集中民智,增强决议的科学性;有益于促使公民对决议的理解,推动决议的实行;有益于提升公民参加政治的热忱,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公民参加民主监察渠道:信访检举制度、人大代表联系民众制度、舆论监察制度、监察听证会、民主评论会、网上评论政府公民参加民主监察意义:有益于改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益于激发公民关怀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献策的主人翁精神公民正确履行民主监察权:要负责地履行监察权,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险恶权益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给予的监察权;要采纳合法方式,坚持脚踏实地的原则,不可以扰乱公事活动⊙公民求援或投诉的门路与方式:拨打热线电话、进行信访、利用电子政务、申请行政判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法律门路2、我国的政府(1)政府工作的原由:政府性质、主旨、原则、职能、国体、意义(2)政府怎样展开工作:政府性质、主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谨慎用权、民主决议、自觉接受人民监察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制度1、人大制度——我国政体及根本政治制度(联系: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①人大是国家权益机关,常委会是其常设机关②人大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察权③人大代表的权益: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免责权人大代表的义务:恪守宪法法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察④人大制度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也是我国权益运转的规则)2、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磋商制度①中国共产党: A、党工作的原由:党的性质、主旨、地位、国体、意义B、党怎样展开工作:党的性质、主旨、地位、执政方式、指导思想⊙党的性质:中共是工人阶级的前锋队、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主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党的地位:中共是执政党,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中心⊙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系统②中共与 8 大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的内容(略)③政协的性质与职能(易错,与人大划分)(3)民族地区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①促使民族的原由:A、我国是一致的多民族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同等、团结、相助、和睦的新式民族关系。
高三政治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深化高中政治基础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提高高考政治成绩。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高中政治课本内容梳理2.重难点知识讲解3.高考题型及解题技巧4.时事政治与高考政治的结合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讨论法4.练习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高中政治课本内容梳理1.课堂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开始高三政治总复习,我们来回顾一下高中政治课本的主要内容。
请大家翻开书本,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各个单元的知识点。
2.内容梳理(1)经济生活商品与货币交换与分配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与微观经济(2)政治生活公民与国家政府与公民政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关系与宗教政策(3)文化生活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建设与现代化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4)生活与哲学哲学基础知识认识论价值观方法论3.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高中政治课本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们将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
第二课时:重难点知识讲解1.课堂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梳理了高中政治课本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将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
请大家准备好笔记本,我们一起学习。
2.重难点知识讲解(1)经济生活商品的价值量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2)政治生活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党制度民族关系与宗教政策(3)文化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建设与现代化的意义(4)生活与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认识的本质与过程价值观的内涵与作用方法论的基本原则3.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高中政治的重难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将进行高考题型及解题技巧的讲解,帮助大家提高高考成绩。
第三课时:高考题型及解题技巧1.课堂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高中政治的重难点知识,今天我们将进行高考题型及解题技巧的讲解。
时事思考029:中欧举行第二轮高级别战略对话
新华网布达佩斯5月13日电第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5月12日在欧盟轮值主席国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
双方一致同意:第一、保持双方高层交往,增进政治互信。
第二、深化务实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应结合中国“十二五”规划和“欧洲2020战略”契合点,扎扎实实推进合作,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
为对方企业赴当地投资兴业提供良好条件。
第三、大力开展人文交流,积极推动青年、地方省市、专家学者交流。
第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
一、经济生活角度
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和欧盟之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经济、贸易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共同经济利益,因而双方联系更加紧密。
2、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尝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中欧之间深化务实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有利于加强双方在人才交流、贸易等方面的合作,从而促进双方经济的共赢发展。
二、政治生活角度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中国和欧盟顺应人类历史发展潮流,政治上增强互信,经济上加强合作,从而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中欧在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可持续发展、重大国际问题上等领域存在着共同的经济利益,因而双方开展了紧密合作
3、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它坚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
中欧之间在如何看待对方发展、中欧关系和国际形势进行了广泛、深入和坦诚的交流,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华网布达佩斯5月13日电(记者杨永前赵毅)第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12日在欧盟轮值主席国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阿什顿共同主持对话。
双方就如何看待对方发展、中欧关系和国际形势进行了广泛、深入、坦诚的交流。
戴秉国表示,当今世界的大势是和平、合作与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交融、相互依存达到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广度和深度,只有全球参与、同舟共济,才能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中欧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集团,其关系与合作早已超越双边范畴,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全球影响。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对欧洲是重要机遇。
双方应该切实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增进信任,超越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共同推动中欧关系在更高的水平上向前发展。
希望欧盟尽早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以增进彼此的信任。
阿什顿表示,欧盟希望看到一个强大、发展、成功的中国,中国的发展为欧中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欧方尊重中国的主权。
欧盟致力于发展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欧中关系应成为21世纪国际合作的典范。
双方一致同意:第一、保持双方高层交往,增进政治互信。
第二、深化务实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应结合中国“十二五”规划和“欧洲2020战略”契合点,扎扎实实推进合作,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
为对方企业赴当地投资兴业提供良好条件。
第三、大力开展人文交流,积极推动青年、地方省市、专家学者交流。
第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
首次中欧战略对话于2010年9月1日在中国贵阳举行。
下一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明年将在中国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