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44
第八章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护理习题及答案(总3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护理1.儿童生理性流涎多发生于()~6个月 ~8个月 ~10个月岁后 E.岁后2.患儿,女,出生4天,生后一直未排便,患儿可能是( E )A.正常现象B.胆道梗阻C.消化道梗阻D.消化道出血E.先天性巨结肠3.鹅口疮的病原体是( B )A.链珠菌B.白色念珠菌C.腺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E.大肠埃希菌4.引起夏季婴儿腹泻的主要是(E)A.腺病毒B.金黄色葡萄球菌C.轮状病毒D.变形菌E.致病性大肠埃希菌5.婴儿腹泻的治疗原则不包括(C)A.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B.合理用药C.严格禁食D.纠正水、电解质紊乱E.控制感染6.婴幼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是(C)A.恶心、呕吐B.发热39℃以上C.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D.每日大便超过10次E.蛋花汤样大便7.急性腹泻是指病程短于( B)周周个月个月个月8.婴幼儿腹泻的病因,不正确的是(B)A.肠道内感染B.胃肠道SigA较高C.肠道外感染D.肠道菌群失调E.对食物过敏9.引起婴儿溢乳的原因不包括(B)A.胃呈水平位B.胃酸分泌少C.喷门括约肌较松弛D.幽门括约肌发育好E.喂奶时吞咽较多空气10.生理性腹泻的临床特点不包括(D)A.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B.外观虚胖,常伴湿疹C.大便次数增多D.生长发育低于正常E.添加换乳期是午后大便多逐渐转为正常11.轮转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是(B)A.好发于夏、秋季B.多发生于6个月~2岁C.全身中毒症状重D.不易并发脱水、酸中毒E.病程多迁延不愈12.下列不符合轻型腹泻的表现是(B)A.发热B.中、重度脱水C.腹泻每日10次以下D.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E.大便镜检见少许脓球13.关于口炎的护理,不正确的是(B)A.保持口腔清洁B.局部涂药应在饭后立即进行C.饮食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D.局部涂药时动作应轻、快、准E. 局部涂药后勿立即饮水或进食14.新生儿胃容量约为(B)~30ml ~60ml ~90ml ~150ml ~300ml15.牛奶在胃内的排空时间是(C)~2小时 ~3小时 ~4小时 ~5小时 ~6小时16.引起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E)A.流感病毒B.埃可病毒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轮状病毒17.治疗鹅口疮,常选用的药物是(B)A.利巴韦林B.制霉菌素甘油C.青霉素D.激素E.锌氧油18.婴儿肠套叠的大便特点是(A)A.黏液果酱样血便B.黏液和脓血便,有特殊臭味C.赤豆汤样血水便,有特殊臭味D.粪色由浅黄转为白色陶土样E.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19.患儿,男,1岁,因腹泻呕吐引起脱水需补液,在250ml的葡萄糖溶液中加10%氯化钾,最多不得超过(C)患儿,女,2个月,口腔黏膜出现白色乳凝块状物,不易拭去,患儿最可能发生了(A)A.鹅口疮B.疱疹性口腔炎C.单纯性口腔炎D.疱疹性咽峡炎E.溃疡性口腔炎21.患儿,男,1岁,呕吐,腹泻5天,近1天来尿量减少,精神不振,皮肤弹性差,前囟和眼窝凹陷,血清钠125mmol/l,请判断该患儿脱水的程度和性质(C)A.中度等渗性脱水B. 轻度等渗性脱水C. 中度低渗性脱水D. 重度高渗性脱水E. 轻度低渗性脱水22.患儿,女,8岁,因呕吐、腹泻5天,无尿4小时入院。
儿科学——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
多由感染引起,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其次是肠道病毒。
一、发病机制
1.毒素性肠炎
※发病机制:产毒性细菌粘附在肠上皮刷状缘,产生不耐热毒素和耐热毒素。
不耐热毒素与小肠细胞上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继而抑制小肠吸收Na、Cl、H20。
不耐热毒与小肠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转化为GTP,继而减少Na、H2O 的吸收,促进Cl的吸收。
2.侵袭性肠炎
3.病毒性肠炎
※发病机制:病毒侵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破坏,导致绒毛脱落(细胞裸露水电解质渗漏)、双糖酶不足(乳糖堆积短链有机酸肠腔渗透压增高),葡糖与钠偶联转运功能障碍,最后导致腹泻水样便。
二、临床表现
㈠急性腹泻的共同临床特点
1.轻型: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次数增多(10次以内)、黄绿色稀水样便,无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2.重型:急性起病,多因肠道内感染引起。
①胃肠道症状
②全身中毒症状
③脱水,多伴有中-重度脱水
④代谢性酸中毒
⑤水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
轻中重度脱水程度的鉴别
观察指标。
今天介绍消化系统疾病。
本部分“腹泻病”中的液体疗法之前已有详述,链接如下,此处不再重复。
基础知识整理——儿科学(2)一、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有几个数据简单了解即可。
①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多,5~6个月后唾液量明显增多,常发生生理性流涎。
②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调控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
③新生儿胃容量30~60ml,1~3个月为90~150ml,1岁为250~300ml,5岁时为700~850ml,成人约2000ml。
④小儿肠系膜柔软而长,活动度大,容易患肠套叠和肠扭转。
⑤胎粪由浓缩的消化液、脱落的上皮细胞及胎儿时期吞入的羊水和毳毛所组成,出生24h内排出,黏稠,深绿或黑绿色,无臭味。
⑥1~3岁小儿肝下缘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1~2cm,4~5岁以后渐进入肋缘内。
二、胃食管反流病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甚至口咽部引起的一种疾病,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无特殊知识点,主要注意检查方法:①食管钡剂造影:5min内>3次钡剂反流至食管提示反流;②食管pH动态监测:24h连续动态监测食管下端pH,下降则表明有酸性胃食管反流,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可参见内科学的相关内容。
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由于先天性的幽门环状括约肌增生、肥厚,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
病理表现为幽门肌全层增生、肥厚,环肌更为明显。
临床表现有:①呕吐:首发症状和特征性表现。
出生后吃奶与大小便均正常,多于2~4周开始出现喂奶后呕吐,渐加重,呕吐奶汁,不含胆汁。
②右上腹肿块:本病特有体征。
右上腹肋缘下与右侧腹直肌间可扪及橄榄形、光滑、质稍硬、可移动的实质性包块。
③胃蠕动波:不是特有体征。
在喂奶时或呕吐前容易见到,轻拍上腹部常可引出,方向自左季肋下向右上腹部。
④其他:黄疸(不常见),消瘦、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可有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循环衰竭时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腹部B超可诊断本病,标准为幽门肌厚度≥4mm、幽门前后径≥13mm、幽门管长≥17mm。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题1 ・小儿唾液腺发育完善的时间是OA , 1 ~2个月B-3~4个月(正确答案)C・5~6个月D-7~12个月E-12~18个月2・婴儿开始添加淀粉类食物的月龄是()A・2个月B-3个月C • 4个月(正确答案)D・5个月E・6个月3・婴儿容易发生溢乳最主要的原因是()A-贲门松弛(正确答案)B・幽门痉挛C-胃呈水平位D・胃酸分泌少E・消化能力差4-母乳在胃排空的时间是()A • 1 ~2小时B・2〜3小时(正确答案)C・3〜4小时D • 4〜5小时E-5〜6小时5.母乳喂养儿肠道的主要细菌是()A.链球菌B.大肠杆菌C.双歧杆菌(正确答案)D.变形杆菌E.嗜酸杆菌6.人工喂养儿肠道的主要细菌是()A.链球菌B.大肠杆菌(正确答案)C.金黄色葡萄球菌D.变形杆菌E白色念珠菌7♦小儿易发生肠套叠的主要原因是()A•肠道吸收面积大B・肠壁通透性较大C-肠系膜较长且固定差(正确答案)D・直肠粘膜粘膜下层固定差E•植物神经调节功能不成熟8・幼婴易发生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OA•肠道吸收面积大B-肠壁通透性较大(正确答案)C-肠系膜较长且固定差D・直肠粘膜粘膜下层固定差E・植物神经调节功能不成熟9・新生儿胎粪的特点是()A •粘冻状、深绿色、无臭味(正确答案)B •软膏状、金黄色、有酸味C•成形、淡黄色、有臭味D •稀糊状、黄绿色、每日4-5次E•成形、白陶土色、无臭味IO・母乳喂养儿粪便的特点是OA-粘冻状、深绿色、无臭味B •软膏状、金黄色、有酸味(正确答案)C-成形、淡黄色、有臭味D •稀糊状、黄绿色、每日4~5次E・成形、白陶土色、无臭味11 -如带有大量奶瓣(乳凝块)的大便提示()A・对淀粉类不消化B •对脂肪不消化(正确答案)C-对蛋白质不消化D-消化道出血E・先天性胆道梗阻12・不符合生理性腹泻的特点是()A-多见于6个月以上母乳喂养儿(正确答案)B-多见外观虚胖,面有湿疹C -出生后不久大便每天4~6次D・一般食欲、精神良好E-体重增长正常13 •患儿6个月,患鹅口疮5天。
第10节:消化系统疾病一、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1.婴幼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幽门紧张度高,所以很容易吐奶。
2.口腔黏膜嫩,血管丰富。
3.唾液腺不完善,唾液分泌少,黏膜干燥,易胺损伤和细菌感染。
(二)、生理特点新生儿唾液分泌少,3-4个月开始增加,5-6个月明显增多。
婴儿胃排空时间:水为1.5-2小时母乳为2-3小时牛乳为3-4小时二、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由于幽门环肌肥厚,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
(一)、临床表现(右上腹肿块+呕吐)1.呕吐无胆汁的喷射性呕吐(由于幽门梗阻,胆汁上不来),呕吐物为凝块的奶汁。
2.胃蠕动波3.右上腹肿块特有体征。
呈橄榄形、光滑、质较硬的肿块还可以有黄疸、消瘦、脱水以及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表现(二)、辅助检查1.腹部B型超声检查:可发现幽门肌厚度≥4mm,前后径≥13mm,管长≥17mm.2.X线钡餐检查,幽门胃窦呈典型的鸟嘴状改变,(还有一个病也是呈鸟嘴状改变:贲门失弛缓症)管腔狭窄如线状。
(三)、治疗幽门环肌切开术三、先天性巨结肠(排便延迟)。
又称为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
也就是小肠远端无神经调节,持续痉挛,粪便在近端出不去,使这一段结肠肥厚扩张。
一、临床表现1.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和腹胀患儿出生后3天不排便,以后形成不灌肠不排便的情况。
2.呕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3.直肠指检直肠壶腹部空虚。
4.容易并发:小肠结肠炎。
(二)、辅助检查腹部立位平片、内镜(三)、诊断和鉴别诊断1.先天性肠闭锁:完全不通气了,腹部直立位平片可见整个下腹部无气2.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平片示肠壁有气囊肿和(或)门静脉积气。
四、小儿腹泻病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好发于6个月-2岁婴幼儿。
(6个月以前的多为生理性腹泻,6个月-2岁,好发秋季腹泻,2岁以后好发菌痢)(一)、病因1.易感因素婴幼儿的各个系统发育还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