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公权力就是要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龙源期刊网 领导干部需要什么样的法治思维作者:杨小军来源:《公务员文萃》2013年第05期所谓法治思维,就是以法治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标准的思维。
所谓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就是用法治思维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法治思维主要包含了五个方面的思维内容,即合法性思维、权利义务思维、公平正义思维、责任后果思维和治官治权思维等。
第一,合法性思维。
领导干部在行使公权力时,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或者是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推动发展、深化改革,都应不断审视其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包括行为的目的是否合法,行为的权限是否合法,行为的内容是否合法,行为的手段是否合法,行为的程序是否合法……合法性思维,是规则思维,也是制度思维。
第二,权利义务思维。
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法律关系就是权利义务关系。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社会主体彼此之间,都是权利义务关系。
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行政执法、人与人交往等,都要尊重保护权利,履行义务,承担法定职责。
法治思维,必然包含权利与义务思维的内容。
第三,公平正义思维。
法治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精神和原则,法治思维自然要反映这种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
例如,领导干部在作重大决策时,程序性规则的约束往往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实质上的,公众参与决策、决策的民主化,才是决策中的实质性约束。
让公众有序参与决策,决策反映和体现公众利益和各方意见,这是公平正义在决策领域的体现。
第四,责任后果思维。
法律不仅是行为规则,还有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
法治不仅是行为之治,也是后果之治。
法治思维也不仅仅是行为规则思维,不仅仅是判断思维和行为思维,更为重要的还有责任后果思维。
因此,行为有后果,行为者要对其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这是法治思维的应有之义。
第五,治官治权思维。
法治以制约和监督公权为核心,法治思维当然是以制约和监督公权为核心内容的思维。
法治不仅要“治民”,更要“治官”,规范、约束和监督公权力,这是权力受制约和受监督的思维。
限制公权力与保护私权利:同一硬币的两个侧面作者:吴友军来源:《共产党员·上》2015年第02期中国当下的强力反腐正在通过制度性设计而使其成为一种常态。
一个很好的说法是“反腐永远在路上”,百姓普遍为之叫好。
但是,也有人产生出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
如果是贪官,产生这种心理那是自然的。
但是,笔者说的是那些与权力贪腐不太沾边的普通人。
一、约束公权和保护私权是每个人都有份的事情。
有些人产生莫名的恐惧心理,主要是看到不时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被带走调查,似乎不是在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行事。
另外一种舆论则认为党章和法律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因而也是法。
这其实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说的。
如果一般党员或普通群众也往自己身上套,以为自己也会因为涉嫌违反党章而被随时带走,那就大可不必了。
党员领导干部因为掌握党和国家的一定权力,需要受到党的纪律的严格约束,否则,就会破坏执政党的形象。
为此,我们党设立了党的纪检制度,用以约束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行为,这实际上是对公权力进行约束,而不是对个人权利的约束。
一个人如果一定程度地掌握了公权力或者成为公众人物,他的个人权利就会不同程度地溢出。
因此,他的个人权利也需要进行一定的约束。
比如,一定时期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或家庭向组织或社会公开其财产,要求有些个人隐私向社会公开,或者允许媒体实施监督,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公权力持有者的一种社会义务。
公开是为了便于公众的监督。
因为接受公众监督是公众人物的社会义务。
在这里,公权力受托人或公众人物的权利与普通大众的权利的受保护程度应该是不一样的。
后者享受法律保护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绝对的,是不能打折扣的,但前者则不然。
他们除了个人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之外,他们的行为要得到授权,没有得到授权的行为是被禁示的。
其次,因为存在权利溢出的可能性,因此,他们的有些个人行为或家庭行为须要向社会公开,从而得到社会的监督。
在这里,对于公共权力的约束和对于私人权利的保护是同一件事情。
宪法保障人民权利的法律条文1、首先,宪法为公权力的行使划定了界限。
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但有少、数、官员并没有敬畏公权力、尊重人民,如果不对其进行约束,就会造成对公民权利的侵害。
在限制公权力方面,宪法发挥着重要作用,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运行规则,并为公权力设置了多种有效的监督机制。
此外,宪法还通过列举公民基本权利的方式对公权力进行限制,公民权利的边界就是公权力止步的地方。
2、其次,宪法规定了公权力机关对人权的积极保障义务。
尊重和保障人权,既是公权力机关的首要目标,也是其拥有和行使公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因此,宪法不但禁止公权力机关侵犯公民的权利,而且规定其应当履行对公民权利的积极保障义务。
有权必有责,宪法授予公权力机关的权力既不能被滥用,也不能以不作为的方式怠于行使。
也就是说,宪法不但要让公民权利免遭侵害,还要为公民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比如,宪法第42条就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3、第三,宪法划定了公民基本权利行使的边界。
与权力相应,公民的基本权利也不能任意行使。
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通过该条规定,宪法为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使进行了必要的限制。
比如,宪法赋予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但是公民的言论一旦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或者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最后,宪法为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提供支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第5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因此,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和保障,直接关系到其他法律对公民具体权利的确认和保障。
要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确保宪法在法治体系中的至上地位。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在社会生活中,权力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
权力的正确行使对于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至关重要。
然而,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人滥用权力、腐败腐朽的问题。
因此,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成为了当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正确理解权力、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以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正确理解权力权力是指个人、组织或机构所拥有的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正确理解权力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前提。
在任何社会中,权力都应受到一定的制约和监督,不能成为滥用和独裁的工具。
权力的行使应该符合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体现公平、公正和合理。
权力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和欲望,而是为了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权力应该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感的体现。
社会中的各个权力岗位,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还是社会组织的领导者,都应该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公正、客观、务实的态度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权力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
拥有权力的人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权力的行使应该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下,为人民谋取福祉,为社会创造价值。
当权力被用于个人私利、损害他人利益或者脱离了服务社会的初衷时,权力就变成了一种负能量。
正确理解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就是要让权力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发展进步为目标。
权力的行使者应该时刻明白,权力是一种信任,是人民赋予的,应该为人民负责。
权力的行使者需要时刻自我约束,自觉接受监督,确保权力不被滥用和腐败。
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实践方法1. 推进依法治国: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重要保障。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法治意识,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行事,不得以权谋私、徇私舞弊。
公民和社会组织也要积极参与法治建设,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2. 强化权力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是有效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当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信息公开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卓泽渊专栏卓泽渊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教授尊崇法治是法治本质的要求【法理纵横】尊崇法治是法治的本质要求,是坚持法律至上的要求。
它是对社会公众的普遍要求,尤其是对公权力,在根本上是对公权力运用者的首要要求。
尊崇法治是一种对待法治的心理状态,必须从每个人做起,必须从公权力运用者做起。
法治的含义本身就包含着对法治的尊崇要求。
说到尊崇法治,不妨让我们重温一下什么叫法治。
法治的含义十分丰富,理解也多种多样。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法治是指国家或社会依法而治的体制机制,以及社会普遍坚持法律至上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秩序状态等。
具体说来,法治首先是指一个国家或者社会在法律至上原则下,依法进行治国理政的体制机制;其次是指国家公权力依法运行的基本方式;再次是指社会成员依法作出社会行为以及处理相互关系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秩序状态等。
法治的含义就是法的统治,就是要法律至上,法律要至上就必须有相关主体发自内心的尊崇。
法治的关键是约束公权力的运用。
从法治的定义可以看到,法治的核心问题或者关键问题是法律与公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
治国理政总是凭借公权力进行的,公权力的运行状况直接决定于其行使者运用的情形。
公权力的行使者,在今天就是国家机关或者准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
这些公务人员中的领导者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领导干部。
对于公权力的约束,可以具体化为对公务人员及其领导干部行使公权力行为的约束。
当然,法治并不仅仅限于对于公权力的约束,如果这样认识也就显得十分狭隘。
法治还要求一般社会成员将依法办事作为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甚至法治还应该是一种社会生活习惯、社会秩序状态等。
但就一般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讲,一是其行为会受公权力法治化程度的制约和影响。
二是其相互之间一旦发生矛盾纠纷,也还需要借助公权力运用法律来加以解决。
三是社会公众本身还可能与公权力之间发生矛盾,这就要求公权力自觉接受法律约束,依法对待和处理其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
因此,一个国家或者社会,有无法治的最根本的判断标志,就是看公权力是否受到法律的约束。
加强对公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我国的反腐败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腐败这颗毒瘤的存在关乎民心相背,国家安危。
而世界各国成功反腐经验无不是在加强力度空前的法规制度建设的同时,完善外部监督体系。
因此,我们党和人民必须拿出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找出腐败滋生蔓延的根源,制定强有力的措施,保障更大民意参与反腐体系中,铲除腐败这颗毒瘤。
一、腐败滋生的原因目前,腐败大案要案有增无减,腐败发生的范围在扩大,腐败程度上有所加深,腐败手法更加复杂,形式更加隐蔽,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主要的症结应从两个方面分析。
1.1、党员干部自身缺乏感恩、敬畏之心,底线迷失。
在众多贪官的回忆录和悔过书中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官员上任伊初誓言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培养及期望,用毕生的精力贡献社会和人民,然而现实生活中,这些干部缺乏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向养育自己的人民感恩、缺乏对党纪国法的的敬畏,相反的他们要百姓无条件地敬畏干部,视党纪国法为儿戏,自甘放纵堕落的同时对人民的感恩和对党纪国法的敬畏逐渐消失殆尽。
在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下,认为拿点不是违法,至多是违规违纪,这种政治底线上的迷失,生活上的糜烂,导致经济上的腐败,道德上的败坏。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归根结底,这些干部放松了政治素养的学习,权利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
1.2、法律法规约束不力、体制改革不到位致使公权力缺少刚性制约一方面,一些法规制度处于试行阶段,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约束力不大、震慑力不足、惩处力不强,政策层面上存在过于原则性和粗线条的缺点,一些“模糊”问题得不到具体化,故而还未施行就遭受执行难的瓶颈,甚至在执行过程中扭曲甚至违背了决策层的初衷。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近年来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相对滞后,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无形中扩充了公权力行使的范围,强化了公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渗透力度,增加了公权力的“分量”和“含金量”,从而扩大了腐败分子的“活动空间”。
当前反腐败工作必须应对的一个最大挑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缺乏、法律法规约束不力、体制改革不到位,致使公权力缺少应有的刚性制约。
1. 如何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答:(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迫切要求.2. 为什么说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答:(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已经确立;(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3)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4)司法体制不断完善;(5)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3. 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答:(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们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作出的战略抉择;(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4. 如何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答:(1)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和工作重点: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共同推进;(4)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努力方向: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如何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答:(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要求;(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6. 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答:(1)坚持党的领导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一致性;(2)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3)把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落到实处.7. 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答:(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统一的;(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3)切实保障和发挥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8. 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1)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旨在依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当贯穿法治工作始终;(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反特权、反歧视;(4)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在治官治权.9. 为什么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答:公权力是人民赋予用来处理公共事务、为人民服务的. 法律实施依靠公权力,公权力是否正确行使,直接决定着法律的公正性、权威性. 由于公权力的特殊属性,如果对公权力约束不足、监督不力,公权力被滥用、公民权益受践踏的情况就难以避免,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就无以保障. 因此,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10. 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答: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不依法治国,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的行为不受到必要制裁和惩处,人们就会放松内心的道德约束,以德治国就会失去底线和依托;同样,如果没有以德治国,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就得不到普及和信奉,法律的权威不是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遵纪守法没有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一方面,要在立法、执法、司法实践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把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11. 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答:(1)只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建成与我国国体、政体相适应的法治体系;(2)只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自觉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3)只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自觉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法治工作的根本宗旨;(4)只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使法治建设自觉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5)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从我国实际出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权力制约监督心得体会精选
权力制约监督心得体会
权力制约监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时,必须受到的制约和监督,以保证权力规范、透明、公正地行使。
以下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1.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是来自于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但是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和权力限制。
只有通过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才能更加规范、公正地行使权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维护人民的利益和权益。
2.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需要制度保障。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的行使需要特定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例如宪法和法律法规、权力机关的审批程序等等。
只有有了制度保障,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才能更加规范地行使权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防止腐败和滥用权力。
3.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需要公众的监督。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的行使受到公众的监督,公众可以通过监督机构、媒体、社交网络等方式来监督政府的工作。
这种监督能够增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能够促进政府工作的公正、透明和民主化。
4.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需要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
司法机关可以通过审判、判决等方式来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行为。
同时,司法机关还可以通过法律监督机构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需要制度保障、公众的监督和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保障权力的规范、透明、公正地行使。
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强化法治监督研究摘要:两会以来,权利要被制度关起来,我党在公权约束方面要强化监督,避免滥用权力,造成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冤假错案的产生、腐败的滋长,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让全民参与监督,使我们国家的法治水平得到更高的提升。
关键字:权利、政府、监督两会一年来,无论是《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规范权力使用,还是提高人大专题询问级别,监督权力运行。
面对“权力”二字,制度的“笼子”正编织得越来越紧密和牢固。
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
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
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
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
一、基层政府必须严格依据“权力清单”行使权力,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基层法院和检察院应该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自觉运用法律机制抵制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加强对基层政府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和监督,保证其合法性和合宪性。
通过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机制强化对基层政府行使公权力的制约。
同时,基层政府应该在增进基层人民福祉方面积极作为,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均等化、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全面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
司法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积极配合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等工作,为人大履行职权创造良好的条件。
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高度负责地办理和回应代表的议案和质询。
二、要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全面推行政府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
做好政府的立法工作,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提升政府的法治水平。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
法律是约束和规范权力运行的最基本手段,必须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确保法治的有效实施。
这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的法律教育和法制素养培养,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等。
还要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使人民群众能够依法行事、维护自身权益。
要加强对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
权力机关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公职人员作为权力机关的执行者,具有法定的管理和决策权力。
为了确保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这包括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权力机关内部的权力分立和相互制衡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还要加强外部监督,包括加强媒体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等,形成多元化的监督格局。
要加强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
司法是对权力的最后制约和监督,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是保障人民权利的基石。
要加强司法独立,建立科学合理的司法体制,确保法官能够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要加强审判公正,公正对待每一个案件,公正对待每一个当事人,保证审判工作的公正、公开和公平。
第四,要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舆论监督是社会舆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强大的影响力。
加强舆论监督,就是要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通过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推动权力运行的透明、规范和公正。
还要加强社会组织的监督,鼓励公民社会参与权力监督,提高社会监督的效力。
要加强对特定领域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特定领域的权力运行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金融领域的腐败问题、政府审批的权力过度集中问题等。
要针对这些特定领域的权力问题,加强针对性的监督和制约措施,推动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和公正。
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阮传胜2012-11-14 15:51:21 来源:学习时报2012-11-14公权力与私权利是相对应的。
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限,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被模糊,甚至被执法机关与许多公民个体所混淆。
公权力行使的边界所谓公权力,是指以维护公益为目的的国家公权力机关及其责任人在职务上的权利。
它是基于社会公众的意志而由国家机关具有和行使的强制力量,其本质是处于社会统治地位的公共意志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现代社会需要强大的公权力来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之冲突,也需要政府的公权力维护良好的社会风尚,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
“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目前还只是一种憧憬。
同时,由于公权力具有天生的强烈的自我扩张性,其行使的空间必须有边界。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经验。
有权力的人直到把权力用到极限方可休止。
”另一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从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国家权力是公民让渡其全部“自然权利”而获得的,他在其名著《社会契约论》中写道:“任何国家权力无不是以民众的权力(权利)让渡与公众认可作为前提的”。
两位启蒙思想家的经典思想涉及的核心是区分公权力行使的边界。
在我们这个崇尚法治但法治土壤仍需要继续培植的社会中,尤其需要深思与反省。
只有厘清公权力行使的边界,并杜绝肆意扩大公权力的施行领域,才能避免公权力肆意扩大化。
由于部分公权机关工作人员对公权力的行使存在认识的误区,对法律赋予的公权力的边界的认识不甚清晰,频频超越法律给其划定的“一亩三分地”而为所欲为。
从深层次来说,公权力践踏私权利是在公然挑衅法律的底线,毫无顾忌、肆无忌惮的执法是与法律的价值走向背道而驰的,是跨越了国家公权力行使的边界。
私权利行使的边界所谓私权利,意指个人权利,其与“公权力”相对应,具有“私人”(个人)性质,故常被称为“私权”或“私权利”,它涵盖了一切不为法律明文禁止的个人行为。
浅谈十八大关于反腐倡廉新要求新目标十八大报告关于反腐倡廉的新要求新目标是在十七大基础上的推陈布新,这些变化是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新形势下及时提出的,反映出党治国理政方略更加成熟,更加充满自信。
首先是对腐败危害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十八大不仅明确提出腐败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而且还提出腐败治理不好会导致亡党亡国。
这些都体现出党把反腐败放在整个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中加以考虑,更充分地认识到腐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其次是回答了中国反腐倡廉举什么旗走什么道路。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通过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坚信我们执政党有自我净化的能力。
中国特有的反腐倡廉道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腐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毒瘤,如何治理腐败是普世难题,因此反腐倡廉坚持中国特色道路的同时也强调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
报告中提出了宏观的反腐倡廉措施,既有制度方面的要求,也有借鉴国外反腐经验的要求,特别是要善于吸收人类文明史上的反腐倡廉有益做法。
再次是明确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设新目标。
十八大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目标就更明确。
最后是进一步彰显党和政府反腐倡廉决心。
十八大报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既严于利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绝不允许搞特权。
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对违反纪律的行为必须认真处理,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
这些都说明全党上下对严惩腐败达到高度认同,体现了中央反腐的坚强决心。
加强自我约束做到廉洁奉公加强自我约束,做到廉洁奉公自我约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尤其对于担任公职的人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
廉洁奉公是一种道德要求,代表着公务员应该秉持公正、诚信、廉洁的原则,为人民服务。
在当前社会,腐败问题时有发生,加强自我约束、做到廉洁奉公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自我约束,做到廉洁奉公。
首先,加强道德修养是做到廉洁奉公的基础。
只有道德水平高尚、思想道德修养深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廉洁奉公。
因此,作为公职人员,首先应该从内心深处树立廉洁奉公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行为准则。
同时,要注重自我修炼,提升道德修养。
可以通过阅读各类有关道德伦理的书籍,参加道德修养的培训班等方式,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
其次,强化法律意识是做到廉洁奉公的重要保障。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作为公职人员,要时刻牢记法律法规,并且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触犯法律的底线,要始终遵守国家法律规定,不给自己找借口。
同时,还要了解和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做到心中有法、手中有纪。
只有切实加强法律意识,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做到廉洁奉公。
最后,加强自我监督是做到廉洁奉公的重要手段。
自我监督是指个人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约束的过程。
作为公职人员,应该建立起自我监督机制,严格要求自己。
可以通过制定个人职业道德规范,明确工作标准和行为准则,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改正。
同时,还可以与同事之间相互监督,起到相互提醒、共同进步的作用。
只有做到自我监督,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纠正错误,做到廉洁奉公。
综上所述,加强自我约束,做到廉洁奉公是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
通过加强道德修养、强化法律意识和加强自我监督,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廉洁奉公意识和能力。
作为公职人员,只有通过自我约束,做到廉洁奉公,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实现公职使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论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的重要意义在任何一个社会和国家,权力的行使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权力的滥用和过度扩张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是对权力行使的一种有效约束,也是对国家治理的一种保障。
本文将就该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的重要意义。
第一,强化权力制约监督有助于维护国家宪政秩序。
宪政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政治准则,其核心要求在于对权力的限制和制衡,以确保政府不会滥用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而强化权力制约监督正是宪政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政府和公职人员行使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的滥用,推动国家向着宪政理想不断前进。
第二,强化权力制约监督有助于促进政府的廉洁和公正。
政府的廉洁和公正是国家治理的基本要求。
而在现实中,由于权力对个人的诱惑和利益的驱使,政府工作人员可能会滥用职权,以谋取个人私利。
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就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和约束,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的廉洁和公正水平,深化国家治理体系的改革,增强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强化权力制约监督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国家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而政府权力的行使直接关系到公民的切身利益。
一旦政府滥用职权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就会直接侵害到公民的合法权益。
而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可以有效地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这不仅是对个人权益的一种保障,也是对社会和谐稳定的一种维护。
第四,强化权力制约监督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
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成效和公众的满意度。
而权力的滥用和过度扩张往往会导致政府的效率低下和透明度不足。
通过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推动政府的改革和创新,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这既是对政府行使权力的一种有效约束,也是对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保障。
浅谈公权力一.引言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关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第三部分,谈到“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要求各级政府都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取利益”;同时,“三个代表”其中之一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时间“权力的制约”成为主题。
而且由于现代民主制度、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政府职能、职权的转变提出许多更新、更严的要求。
二.何谓公权力权力是特定的主体(包括个人、组织和国家)在其职责范围之内拥有的对社会或者他人的强制力量和支配力量,而其中国家权力(亦称公共权力)是现代权力的主要和典型形式,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的具有公法意义的国家权力,其突出特征是以国家权力为本位,行使时具有确定力、强制力和执行力。
一般来说,依据公法享有的权力为公权力。
但在立法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公权力渊源并不皆系“公法”——因为立法的滞后性本身与公权力来源于立法就是一对矛盾。
部分近现代学者看来,法来自于公共的意志、来源于公共利益的结合。
作为公法,同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践的产物。
因此公权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先于立法、而后为立法所确认”。
公权力的三种基本权力形态,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三.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人类社会生活可以分为两大领域,一是政治国家领域,二是市民社会领域。
对前者予以规范的法律就是公法,比如宪法、刑法、行政法等。
对后者予以规范的法律就是私法,主要就是民法。
与此相对,依据公法享有的权力为公权力,如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依据私法享有的权利为私权利,如财产权、人身权等。
公法强调国家意志,私法强调个人意志,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真正实行法治的国家,公权力与私权利处于平衡状态。
权力约束制度权力约束制度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规则、制度和程序,对行使权力的人或组织进行约束和监督,以防止滥用权力和维护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它是民主制度的基石,也是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保障。
权力约束制度的核心原则是权力分立和相互制衡。
权力分立指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独立的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约、制衡。
立法机构制定法律,行政机构执行法律,司法机构审理法律纠纷,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形成权力分立的格局。
这样一来,就可以防止行政机构滥用权力,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益。
在权力约束制度中,立法机构是最重要的监督力量。
立法机构代表人民意志,制定法律,对行政机构的权力行使进行监督。
通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的立法机构,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可以制约和监督政府的行动。
同时,立法机构还可以审查和制约政府的预算,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防止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
除了立法机构外,独立的司法机构也是权力约束的关键环节。
司法机构负责审理案件,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司法机构的独立性是确保司法公正的基础,对政府的权力行使进行监督和制约。
司法机构应当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干扰,公正司法,保障人民的权益。
此外,权力约束制度还包括选举制度、舆论监督和反腐败制度等方面。
选举制度是民主国家的基础制度,通过公开、公正的选举,确保政府及其代表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舆论监督是公众对政府行动的评价和监督,通过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防止政府滥用权力,推动政府作为的优化。
反腐败制度是对行使权力者进行约束和监督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反腐败机构和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防止滥用权力导致的腐败现象。
综上所述,权力约束制度是民主制度的核心要素,是防止滥用权力和维护公平公正的重要途径。
通过权力分立和相互制衡,立法机构的监督、司法机构的审判以及选举制度、舆论监督和反腐败制度等手段,可以有效保护公民的自由权益,确保权力的合理行使,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约束性措施行政约束性措施的相关规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九条之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以下五条:(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实践中,行政强制措施的手段多种多样,可分为限制人身自由、处分财产、进入房屋和场所三类。
二、行政强制的特征行政强制行为是一种行政行为,具备行政行为的一切特征,其具体目的特征如下:(一)强制性、具体性及法律性。
强制性是强制措施最根本的特征,它是行政主体以国家强制力对相对人的人身自由、财物、行为等采取的无法反抗或不得违抗的强制性行为;它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措施主体是法定的行政机关,且是法定的行政机关有资格的人员,其措施的对象包括涉案人、场所、财物、金钱等,就特定事项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强制措施是规范和限制公权力,它要求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内实施,这就是它的法律性。
(二)临时性、预防性、独立性、从属性。
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为防止、制止或者控制危害社会的行为的发生而对相对人施加的临时性约束。
如果强制措施本身构成行政行为的整体,则是独立的,如强制戒毒、强制治疗等。
强制措施后有行政处罚或者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从属性为查封、扣押、冻结等。
(三)程序性及公正性。
过去由于受“重实体、轻程序”的影响,在过去实施强制措施中,各地做法不一,缺乏统一的法定程序,执行中随意性大,如查封、扣押财物不制作清单等文书,或随意查扣与违法行为无关的财物,或对查扣的财物保管不当或随意处置,或随意冻结存款、汇款,或随意限制人身自由等违规行为,而《行政强制法》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规范行政强制程序,以保障实施强制的公正性。
(四)失效性、独立性及可诉性。
实施强制措施是有法定的期限,如查押、冻结的期限是30内,特殊情况经批准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30日(除法律另有规定除外),如果期限届满,或强制措施的目的已经达到,或经查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等情形,应当及时解除强制措施,因此它具有失效性;如果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从而决定了行政强制措施可诉性的特征。
约束公权力就是要“有罪推定”
2011年08月17日 09:54:18 来源:山西晚报【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一名53岁男子与人发生纠纷被打伤后赴派出所报案,在进入派出所4个多小时后,该男子在询问室自缢。
警方承认存在一定责任,向家属公布监控录像,称死者是自行进入询问室自缢。
家属提出,录像曾被剪辑过。
警方表示,这是为了节省家属观看的时间。
(8月15日《京华时报》)
警方就录像被剪辑过给出的“节省家属观看时间”的解释,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姑且让我们把警方“越俎代庖”的做法,视为的确是为“节省家属观看时间”的善意,但对于死者家属来说,他们真的在乎“节省”这点时间吗更何况,了解事件的真相是死者家属的基本权利,如果家属拒绝警方的“善意”,那么警方就应该提供完整的录像。
显然,所谓“善意”禁不起这样的拒绝来“将军”,不过是警方拒绝提供完整录像的说辞。
要解决这一问题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对警方进行“有罪推定”即可。
既然警方不肯拿出完整的录像,那就让警方直接承担死者家属所怀疑的“直接责任”。
法律已经给了警方拿出完整录像“自证清白”的机会,既然警方不愿意或者不积极地抓住这次机会,那么对不起,警方就要接受所有不利于自己的“指控”。
这种直接对警方进行“有罪推定”的做法,是否违背了基本的“无罪推定”原则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在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时,永远都处于弱势地位,如果不从法律层面确认“无罪推定”原则,那么就意味着普通人将始终生活在莫名的恐惧之中,总是担心某一个天自己被“有罪推定”了。
“无罪推定”的原则是基于“每个人都是好人”的假设,从这一前提出发,如果要证明某个人有罪,必须通过相互之间互为因果的证据链来证明,否则谁都不能认定某个人有罪。
但是,对于公权力的行使来说,这样的原则要变换成“有罪推定”,因为任何权力都是以强力作为后盾的,也因此变得容易被滥用,造成“权力伤害权利”的现象。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有罪推定”来限制权力,既先假设权力是被滥用的,只有权力行使者能够通过各种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才认定其“无罪”。
事实上,对公权力的行使进行“有罪推定”,一直都体现在我们法律的具体规定之中。
最有力的例证是,行使权力要遵循法定程序,如果违背了法定程序即是违法行为,这就是一种典
型的“有罪推定”,即先假设拥有强制力的权力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只有其证明自己遵循了法定程序,才能为自己行为的合法性找到依据。
再回到这起具体的案件,由于警方握有强制力的公权力,在其控制范围内的公民,就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一旦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公民的非正常死亡,首先要推定是警方造成的,只有警方拿出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其才能撇清干系。
可现在,警方连完整的录像都不敢公布,又怎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呢 (志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