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讽刺形象分类
- 格式:pdf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2
《儒林外史》人物丑态标准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讽刺小说,其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既有正面的形象,也有丑态的人物。
对于《儒林外史》中的人物丑态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贪图名利:在《儒林外史》中,许多人物都为了追逐名利而失去了自我,甚至背叛了道德和人性。
比如严贡生,他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贪污受贿、敲诈勒索,无所不用其极。
2. 虚伪矫情:许多人物在小说中表现出虚伪矫情的丑态。
他们表面上一本正经,内心却充满了虚伪和矫情。
比如匡超人,他原本是一个纯朴善良的农家子弟,但在结交了一些所谓的“名士”之后,变得虚伪矫情,言行不一。
3. 昏聩无能:在小说中,也有一些人物表现出昏聩无能的丑态。
他们缺乏判断力和决策力,对事物一知半解,甚至毫无了解。
比如鲁编修,他对自己的女儿婚姻大事缺乏了解,盲目同意了与权贵的婚事,最终导致了家庭的悲剧。
4. 道德败坏:在《儒林外史》中,一些人物的道德观念十分败坏,他们没有是非观念,没有责任感,甚至对自己的亲人也毫无感情。
比如娄氏兄弟,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对自己的亲妹妹也毫不关心,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
总的来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丑态标准主要表现在贪图名利、虚伪矫情、昏聩无能、道德败坏等方面。
这些丑态人物的存在,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儒林外史刻画人物的讽刺手法儒林外史是一部被誉为中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具有极高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
在小说中,作者采用了讽刺手法,将社会中各种怪诞、荒唐的现象,通过人物的塑造展现出来,以下是本文就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手法作详细分析。
一、雍正皇帝——变态的权力欲雍正皇帝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具有巨大权力,却又极其变态的权力欲望,这通过作者刻画其行为特征而淋漓尽致。
比如,他与豆得儿之间的性爱故事,是小说中最让人震惊的部分,雍正皇帝将豆得儿变成了美人像,不仅要对她进行各种玩弄,还丧心病狂地规定她必须随时待命,无论任何时候皇帝都可以召唤她。
这样的变态欲望,让人怒吼不已,也使得皇帝的形象被强烈讽刺。
二、孔府家丁——奴性崇拜的奇谈儒林外史中孔府家丁的奴性崇拜形象,也是一大讽刺。
在这部小说中,孔府家丁对孔子家族极其崇拜,他们不仅在得知孔子家族垮台之后,依旧忠诚,而且对鲁国官吏的态度很是敬畏,任人拍马屁,甚至竟然为了爬高攀权,不惜投降满清政府。
这种奴性崇拜的态度,一反儒家立身之本的人伦思想,深得嘲讽之道。
三、胡适——狂妄自大的豪言壮语胡适是儒林外史中一个颇为讽刺性的人物,他是一个狂妄自大的愚夫,以批判传统文化为荣,打算推翻孔子的儒家文化精神。
然而,他的理论很快在世人中就崩塌了,毫无成果,让人觉得他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他人的精力。
再加上其商业本能和自恋的特质,如身披绿帽子,以一己之力去“救”谢道韫等人的故事,在小说中也被揶揄不已。
四、颜真卿——病态的追求颜真卿是康熙时期一位重要的书画家,然而,在小说中却变成了一个患有许多怪病的怪人,通过他的刻画,我们看到了一种病态的追求。
比如他酷爱西洋风情,连西洋剃须刀都自己造,但又因为“三缺一”而打了一个德国人,自认为是容易冷静又能“冷静思考”的唐瑛,实则拙劣自大、失态口齿不清。
颜真卿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如何失去自我,从而完全沉迷于自己的病态追求中。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归类
《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以下是对其中一些主要人物形象的归类:
1.腐儒形象:这类人物代表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虚
伪与堕落。
比如周进和范进,他们醉心于科举考试,不顾
一切地追求功名富贵,即使面对财富和地位的诱惑,他们
也不愿放弃对功名的追求。
2.贪官污吏形象:这类人物形象体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道
德沦丧。
例如汤奉和王惠,他们以权谋私,草菅人命,是
封建社会中腐败官僚的代表。
3.八股迷形象:这类人物形象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思
想的禁锢。
马静和鲁编修等人是典型的八股迷,他们视科
举文章为人生最高追求,不顾一切地想要获得名利和地位。
4.正直知识分子形象:这类人物代表了有良知和正义感的读
书人。
王冕和杜少卿是这类形象的代表,他们秉持高尚的
道德情操,不畏权贵,坚持自我。
5.其他形象:还有一些其他的人物形象,如匡超人原是淳朴
孝顺的质朴少年,但在马二先生和名士的影响下,他逐渐
堕落成了只追求名利的庸人;牛布衣以诗结交诸官府,但
客死异乡,结局凄惨;沈琼枝是一个刚柔相济的女子,她
果断出走,没有被物质所掣肘;鲁小姐是顾家的贤妻,她
在丈夫去世后一直处于悲伤之中;严监生和严贡生兄弟二
人都不是好相与的主儿。
《儒林外史》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特点。
_儒林外史_的讽刺艺术及其意义《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之一、以描写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科举考试为背景,讽刺儒家文化的荒谬与封建社会的腐败。
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讽刺儒家文化。
小说通过主要人物秀才父子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的虚伪、假大空和虚无缥缈。
小说中,秀才父子追求功名利禄,拜师讲究官运,这种人云亦云、追求虚荣的行为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功名利禄的过分强调,暗示了虚伪的儒家精神。
同时,小说通过描写科举考试中的陈述文的空洞与虚妄,批判了官僚文化中所主张的空洞、形式主义的虚无缥缈,讽刺了科举制度对于真才实学的无视与削弱。
其次,讽刺官僚体制。
小说中以主人公秀才父子的遭遇为线索,描述了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全过程,揭示了官僚体制中的腐败、拜爷吃爷、狼狗相咬等现象。
秀才父子为了取得功名,不择手段地向上投降,屈从于权贵势力,暗示了官僚体制中的腐败与丑陋。
同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特点,讽刺了官僚体制中相互攀附与利用的关系,通过让读者对这些人物的嘲讽与鄙视,间接地嘲讽了整个官僚体制。
再次,讽刺社会道德沦丧。
小说通过描述秀才父子追求功名利禄、追求虚荣和阿谀奉承等行为,表现了封建社会中道德沦丧的现象。
秀才父子不顾个人的道德底线和良知,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这种道德沦丧的行为在整个小说中得到了极大的讽刺。
通过对个人道德底线的突破,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道德观念的扭曲与腐化,也对当时社会的道德风气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它揭示了儒家文化的假大空与虚伪,呼唤了新文化的崛起与发展。
其次,它对官僚体制和科举制度的讽刺,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权力寻租、腐败现象的丑恶,为后来的提供了借鉴。
再次,它对道德的讽刺与警示,提醒人们重视个人道德底线,促进社会的道德进步。
最后,它还对人生的无奈和社会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刻思考,激发了人们对社会秩序的反思和探索。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具体表现《儒林外史》是中国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它以“儒林”为背景,讽刺了当时的士人庸俗贪婪,矫揉造作,形成了一定的讽刺艺术。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表现。
一、渗透毒瘤式的讽刺手法贯穿全书《儒林外史》以王良、胡世安等人的形象,将当时的士人生活方式及其上层机构剖析得淋漓尽致。
书中主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他们的行为表现,通过抡弄笔杆式的文字,将士人的庸俗与媚俗等滥觞之心展露无余。
读者很容易看穿士人的虚伪和丑陋。
二、透过讽刺来揭示了社会问题《儒林外史》讥讽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存在的种种问题。
船场骗局,应试制度中的“塞翁失马”式的变故,茶肆的风月场所……种种丑恶的现象使人不得不深思。
作者在揭示这些问题的同时,以笔为刀,在揭示问题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批判,展现了儒林虚伪、庸俗的一面,使人们洞察到人性黑暗的一面。
三、巧妙地运用讽刺的手法《儒林外史》通过巧妙的讽刺手法,使人物故事更具魅力和生动性。
讽刺尤其体现在人物与道德的冲突上。
例如,“卖国奴”、”市井儒雅”等等等。
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作者对各种生活习惯、观念的讽刺,也可以看到实际的生活中,个人的真实面貌。
这既是对人物刻画的一种追求,也是对文化历史的反省、对现实的一种批判。
四、细节入微的写作风格更让讽刺生动而深刻嘲讽还有一种风格,那就是细节入微。
在《儒林外史》里,作者也是这样写的。
例如,小说中讲到了古时候的夜馆。
然而,这个夜馆却不是一个餐馆,而是一个进行嫖娼的场所。
小说描绘了夜馆的一切,从菜单到人们吃的方式,到场所的布置和服务等等。
通过将这些表现得细节化,让讽刺更加生动、突出。
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类对人性的深度思考,《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是深入人心的,教人深深感受到了士人的生活、“诗经国风”中的古风雅俗,创作者通过娓娓叙说,展现了当时的风俗不对与真实人性的不同层次,由此呈现出的《儒林外史》以及众多同类作品都应被奉为经典,塑造了“讽刺小说”的典范形态。
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们的虚伪面孔。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手法。
首先,儒林外史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进行讽刺。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各种各样的文人士子,他们以儒家经典为依据,自诩为道德的守护者。
然而,在小说中,这些士子们却常常表现出虚伪、贪婪、懦弱等不堪的品质。
例如,书中的主人公孙文台,他虽然是一个读书人,但却为了自己的前途地位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出卖朋友。
这种对文人形象的讽刺,暗示了当时社会上一些士子们道貌岸然、见利忘义的现象。
其次,儒林外史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写来进行讽刺。
小说中描绘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弊端和荒唐现象。
例如,书中有一段描写士子们参加科举考试的情节,他们为了考取功名地位,不惜出卖人情、贿赂官员。
这种对科举制度的讽刺,揭示了科举制度下腐败现象的普遍存在。
此外,小说还揭示了当时士人们虚伪的言谈举止,以及对于权势的追逐和奉承。
这些描写都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判。
再次,儒林外史通过对语言的运用来进行讽刺。
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讽刺、夸张、反讽等修辞手法,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来揭示人们的虚伪和荒唐。
例如,书中有一段描写孙文台与朋友商议如何出卖朋友的情节,其中使用了大量夸张和反讽的修辞手法,使得读者不禁发笑,同时也能看到其中蕴含的讽刺意味。
这种运用语言来进行讽刺的手法,使得小说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加深入人心。
最后,儒林外史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改编来进行讽刺。
小说中虽然以清代为背景,但却改编了一些历史事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解读和改编,来揭示社会上种种弊端和人们的虚伪面孔。
例如,书中改编了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和李自成称帝的历史事件,通过对这一事件进行改编,暗示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权臣和官员对于权力的渴望和追逐。
这种对历史事件进行改编的手法,使得小说更具有讽刺意味和思考价值。
总之,儒林外史通过对人物形象、社会现象、语言运用和历史事件的讽刺手法,揭示了清代社会上种种弊端和人们的虚伪面孔。
《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手法解析介绍《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所著的一部章回小说,以官场为背景,描写了当时社会风貌、政治黑暗和人性的种种弱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儒林外史》中运用的讽刺手法,展示其对社会和人性的批判。
喜剧化形象描写《儒林外史》在描写角色时常常采用夸张和喜剧化的手法。
无论是王仲任曾经被学者推崇却被阉党排斥,还是王明阳父子以及其他多个角色都被塑造成丑陋可笑、虚伪龌龊的形象。
这样的描写不仅能让读者对这些角色产生反感,也尽显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的讽刺。
反语与言辞作者也巧妙地运用了反语与言辞来进行讽刺。
通过使用相反意义或含糊其辞的表达方式,作者向读者传递出一种戏谑、幽默的讯息。
例如,在小说中出现的“正邪”用字,表面上是称赞某人正直而有道德的,实际上却是在嘲笑其虚伪和伪善。
叙事语气转折《儒林外史》叙事语气常常转折,并用冷嘲热讽来揭示角色的真实面目。
通过这种手法,作者展示了社会风气的变幻无常和人性的不可靠。
同时,这种转折也能让读者对故事情节产生新鲜感和惊喜,增强了对批评对象的讥笑效果。
对象直接批判《儒林外史》并不回避对具体个人或事件进行直接批判。
作者以江山代指朝廷、权势代指官场,通过描述个别角色和事件来暗示整个体制存在的问题。
例如,《儒林外史》中所描述的各类官员贪污腐败、自私虚伪等情况都是对当时官场风气的严厉批判。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儒林外史》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来揭示封建社会及其人性的弱点。
喜剧化形象描写、反语与言辞、叙事语气转折以及直接批判等手法都成为作者表达讽刺的有力工具。
《儒林外史》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讽刺洞察力,为后世留下了一部批评社会和人性的经典之作。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前言《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一部重要的纪实小说。
小说通过对儒者的讽刺和揭示,剖析了当时社会上种种现象,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众多弊端。
本文将从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展开讨论,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寓言故事,探讨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一、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手法1. 善用夸张手法在《儒林外史》中,吴敬梓善于运用夸张手法来描绘人物特征和社会现象。
比如,在小说中,他将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塑造得像个学问渊博的大儒,以此来讽刺当时学者的虚伪和假装。
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得讽刺更加生动有力,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荒诞和荒谬。
2. 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形象和行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展现了明显的讽刺意味。
他将那些拥有实际才华和思想的人塑造成不为世俗所容的形象,而那些空有虚名和伪装的人则被描述得光彩照人。
这种对比手法让人们看到了虚伪现象的本质和荒谬之处。
3. 采用讽刺的对话和行动小说中的讽刺不仅在描写上有着独特的手法,而且在对话和行动中也达到了一个高度。
通过对话和行动中的揶揄和戏谑,吴敬梓成功地展现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虚伪和谄媚。
这种对话和行动的讽刺手法,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犀利批判。
二、小说中的寓言故事1. 《禽兽故事》《禽兽故事》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寓言故事,通过故事中的动物形象,讽刺了社会上的强权和欺压。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燕子被一只老鹰所欺负,最终在其他动物的帮助下,成功打败老鹰。
这个故事通过动物之间的斗争,折射出人们对抗欺凌和压迫的决心和智慧。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吴敬梓批判了封建社会中的不公正和压迫。
2. 《雀鼠之辈》《雀鼠之辈》是《儒林外史》中的另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雀儿和一只老鼠的故事。
在故事中,雀儿相当于高官显贵,老鼠相当于平民百姓。
故事通过雀儿和老鼠之间的交往,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鸿沟和不公平。
儒林外史批判讽刺的人物及章节《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讽刺了儒家学术圈和士人怀才不遇的现实,以及这个圈子中的一些荒诞和虚伪之处。
本文将从讽刺的角度来探讨《儒林外史》中的一些人物和章节。
一、田文昌的伪善在小说中,田文昌是儒林学子中的佼佼者,拥有博学多才的才华。
然而,他却因为虚伪而备受讽刺。
田文昌善于伪装自己,他以虚伪的道德伦理标准来评价别人,并通过巧妙的口舌之辩来维护自己的形象。
他还对他人的功劳进行窃取,自己却不劳而获。
这种虚伪的行为引发了读者对于士人圈子中人心险恶和虚伪面目的思考。
二、王念交的无能与庸碌王念交是《儒林外史》中的另一个讽刺人物。
他是一个无能而庸碌的人物,懒散而不思进取。
尽管他拥有儒家经典的渊博知识,却缺乏应用和实践的能力。
这在小说中被描述为他对酒色的沉迷和儒家学问的牵绊。
王念交的形象提醒了读者,仅仅拥有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三、章节《青石老人因学问扰民》的讽刺《青石老人因学问扰民》是《儒林外史》中的一章,它通过讽刺和批评士人学问的异化和脱离实际的现象。
在这一章中,主人公青石老人想要通过分享他的学问来帮助农民,然而,由于他对农民自身情况的无知和思维的僵化,他的所谓帮助不仅无济于事,反而给农民带来了困扰。
这一章揭示了士人学问的空洞和脱离实际的问题,是对当时士人学问盲目追求的讽刺。
四、章节《皂户外孟尝君因酉阳徐公饪茗与宾客饮之》的讽刺《皂户外孟尝君因酉阳徐公饪茗与宾客饮之》是《儒林外史》中的一章,它以夸大和讽刺的手法描述了饮茶时的荒诞和虚浮。
在这个章节中,徐公煮茶的过程被描绘成一个十分繁琐和仪式化的过程,宾客们则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而纷纷展示自己的茶具和对茶的知识。
这一章节通过对士人圈子中茶道仪式化的嘲讽,暗示了士人们对于身份地位的过度追求和荒诞行为。
总结:《儒林外史》通过对儒家学术圈和士人怀才不遇的讽刺,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的缺陷。
简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讽刺既是一种文学手法,也是小说观念的因素之一。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想: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作品为‘讽刺’”(《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
清朝后期,“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吴敬梓讽刺意识的形成还与当时的社会思潮紧密相关。
随着知识分子批判自我意识的觉醒,吴敬梓从儒林入手,对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解剖。
那些封建文化中积淀很深的腐烂因素被他揭露的淋漓尽致,批判的体无完肤。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常常表现出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抨击以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是抨击科举,揭示儒士内心世界,再现世态炎凉情况的一大关目。
文章曲曲折折,其中有无限烟波。
当时的文人为什么热衷于“举业”呢?就是为了做官。
马二先生的一段话说得明明白白。
他说:“‘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
……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信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
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
”鲁编修对他的女儿灌输八股取士的思想,对“代圣贤立言”的八股文推崇备至。
他说:“八股文章若做得好,认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作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
”在他的影响下,鲁小姐的晓妆台畔,刺绣床前,摆满了一部部的文章,每日丹黄烂然,蝇头细批。
她的丈夫蘧公孙对八股文“不甚在行”,他便认为是耽误了自己终身。
这种追求功名富贵的科举制度,不但腐蚀了士子们的灵魂,也污染了社会风气。
二、剖析封建道德的虚伪和罪恶吴敬梓创造性的运用白描手法,以冷静客观:不动声色的态度描绘了范进装模作样的虚伪行径,并不加以评论,也不在修饰上表现得过于主观倾向化。
儒林外史讽刺的例子:
《儒林外史》讽刺手法赏析如下:
1、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
作者往往让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待同一对象采取不同的甚至完全矛盾的态度,造成强烈对照,从而产生喜剧效果。
如,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描写就尤为鲜明。
2、运用艺术夸张,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
比如,范进中举发疯,胡屠户打了范进一巴掌,再也回不过手指来,都是寓讽刺于夸张之中。
3、吴敬梓用幽默而又带着冷嘲热讽的笔调,写出了当时人们的趋炎附势。
同时也抨击了当时的科举制度,反映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
作品主旨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
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烂的现状。
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
作者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入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人民灵魂的扭曲。
吴敬梓的讽刺显然给了封建社会有力的一击,宣泄了大多数心有同感的读书人对人性卑劣、社会黑暗的控诉。
儒林外史讽刺人物的例子《儒林外史》以其对封建社会士大夫阶层的深刻讽刺而著称,书中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每个形象都承载着作者对特定类型人物的批判与嘲讽。
一、迂腐无能的科举狂徒范进:一个屡试不中却心怀远大的秀才,一次偶然的考试被主考官赏识,中了举人后欣喜若狂,发疯。
淋漓尽致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的盲目和荒谬。
周进:一个苦读多年却屡次落榜的穷老儒,偶然得到一篇时文,竟中了举人。
他的经历揭示了科举考试的偶然性和不公正。
马二先生:一位自以为博学多才的书生,却不知自己学问浅薄,夸夸其谈,贻笑大方。
讽刺了那些虚有其表的伪君子。
二、阿谀奉承的势利小人虞博士:一个趋炎附势的官僚,为了巴结上司,不惜歪曲事实,助纣为虐。
他代表了封建社会官场中的投机分子。
严贡生:一个吝啬贪婪的恶霸,横行乡里,欺压百姓。
他的丑恶面目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牛浦郎:一位善于察言观色的谄媚者,通过拍马逢迎,钻营到了县尉的位置。
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官场小人。
三、迂腐守旧的腐朽文人王引之:一个固执己见,墨守成规的大学士,沉迷于考据训诂,对社会现实漠不关心。
他的形象讽刺了那些脱离实际的迂腐文人。
唐仁甫:一位饱读诗书却不知变通的迂夫子,自诩清高,拒绝与世俗同流。
他的固步自封反映了封建末期士大夫阶层的保守思想。
杜少卿:一位自命不凡的诗人,恃才傲物,不拘小节。
他的放荡不羁揭露了封建社会文人中的消极颓废思想。
四、贪生怕死的胆小懦夫季苇萧: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临阵退缩,让同僚陷入险境。
他的怯懦无能讽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虚伪和软弱。
范进之子:范进中了举人后,膝下之子也趾高气扬,欺压百姓。
他的跋扈与父亲的迂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讽刺了科举制度培养出的一代纨绔子弟。
余大先生:一位不堪风雨的懦夫,在逆境中争相逃命,不顾同僚安危。
他的自私自保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士大夫阶层的苟且偷安心理。
五、虚伪自私的伪君子牛布衣:一个道貌岸然的江湖骗子,利用儒家思想招摇撞骗,敛取钱财。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儒林外史》是一部古代小说,以描写儒林之内、外的各色人等为主线,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巧妙的情节安排,揭示了当时社会上的虚伪、势利和物欲,以及人性中的贪婪、自私和虚伪等丑恶面。
艺术是一种表达方式,而讽刺艺术则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端的嘲讽和揭露,来引起人们反思和警醒。
在《儒林外史》中,作者通过描绘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展现了儒林内外的种种现象和人性弊端,旨在让读者反思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有的贪婪好色,有的虚伪势利,有的阿谀奉承,有的阳奉阴违,种种行为无一不在讽刺当时社会上的势利和虚伪。
例如,书中的主人公柳下惠,为了升官发财,不惜与人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展现了当时社会上的势利和明哲保身的现象。
而书中的其他人物,如严嵩、郑居中等,则通过各自的行为和言谈,揭示了当时朝廷政治和官场黑幕的丑恶。
除了人物形象外,小说中的情节设置也十分巧妙。
作者通过各种离奇的事件和巧妙的安排,让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展现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勾心斗角和明争暗斗。
例如,书中的柳下惠与严嵩之间的明争暗斗、郑居中与柳下惠之间的明哲保身,以及各种宫廷阴谋等情节,都让读者看到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丑恶和人性的扭曲。
通过对《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巧妙的情节安排,揭示了当时社会上的虚伪、势利和物欲,以及人性中的贪婪、自私和虚伪等丑恶面。
通过讽刺艺术,作者引起了读者对当时社会风气和人性弊端的反思和警醒,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从而引导人们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儒林外史》作为一部讽刺小说,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端的揭露和讽刺,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和反思,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通过艺术的手法,作者成功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虚伪和势利,让人们对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功名外衣下,体味士林悲喜人生《儒林外史》这部作品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内容,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种种丑恶现象。
本书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第二部分描绘了理想文士的探求;最后的部分描写了“市井奇人”的发现。
本书人物性格的刻画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读书方法指导讽刺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几千年来,讽刺作家们以笔为武器,无情地揭破虚伪,鞭挞丑恶,在笑声中批判社会现实,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
阅读这些作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体会批判精神。
讽刺作家塑造人物,叙述故事,锋芒所向并非个别的人,而是以之为典型,针砭时弊,揭露某种社会现象背后的荒谬本质,从而间接地表达对理想的向往。
(2)欣赏讽刺笔法。
讽刺作品的笔法是多种多样的。
在看似子虚乌有的情节和夸张变形的描写中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这是讽刺作品常见的一种手法。
另一种常见的手法则是抓住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书其事。
不同的讽刺笔法,让作品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同时透露出的作者对讽刺对象的感情、立场和观点,值得在阅读时细加品味。
(3)联系现实深入理解。
讽刺作品包含着深刻的批判精神,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
阅读时,要注重联系现实,深入思考。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讽刺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是人们针对社会生活中不合理的、错误的或腐朽的人或事,用讥讽、嘲笑的手法,突出其矛盾的所在,以达到贬斥、否定、批判的目的。
1.运用“真实”进行讽刺。
《儒林外史》塑造人物形象是以真实为最高原则的,即按照人物所处的特定情景,符合真情实理,并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
《儒林外史》它所讽刺的种种丑恶的人物和事情,都是当时封建社会里实际存在着或者曾经出现过的事实。
儒林外史中的恶人形象《儒林外史》中的恶人形象《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撰写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当时官场、学术士林为主要内容。
在小说中,吴敬梓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不乏一些极具代表性的恶人形象。
这些人物通过各种手段欺骗、破坏、伤害其他人物,成为小说中鲜明的反面形象,其形象特点和行为特征也都值得深入探讨。
一、刘大夫刘大夫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骗子形象。
他本是个底层医生,却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狡猾心计,混迹于官场学术中,并通过各种手段谋取利益。
他甚至将自己的女儿出卖给有权有势的人物,以换取自己的官职和地位。
刘大夫的卑鄙阴险、见利忘义、不择手段的形象,既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反派形象,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深刻揭示。
二、滕子京滕子京是一位有文化修养的士人,但却在官场上行事卑劣,屡屡破坏他人前程。
他把自己的女儿推荐给当朝宰相,以图获得官位、名声和财富,而在步步紧逼的关键时刻,他却远走他乡,让自己女儿独自承受宰相的猥亵。
滕子京的残忍、无耻、冷酷形象,深刻揭示了当时的官场黑暗和道德沦丧。
三、李提摩夫妇李提摩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富商,他连累了许多人,最终落到了自己不得善终的下场。
而他的妻子则是一个居心叵测的女子,欺骗、伤害自己的丈夫和家庭,成为《儒林外史》中另一个令人深恶痛绝的恶人形象。
李太太的女性形象是小说中的另一大亮点,她聪明狡黠,冷酷无情,是当时男尊女卑思想的一种反映,也是对当时妇女地位和待遇的反思。
四、韩文长韩文长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学生形象,他原本天真活泼,但在资质不佳的情况下仍然想方设法出人头地。
他虚伪、精明,打着满脸诚实的旗号却不择手段地争取名利。
他对学业不积极,却能假借别人的功绩博得荣誉,是当时学术士林荒唐现象的一种反映,也是对当时社会虚伪现象的讽刺。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中的恶人形象各具特色,他们或者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或者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者是因性格使然而行事恶毒,在小说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儒林外史中六大类人物形象分析《儒林外史》中人物众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类:1.腐儒形象:- 周进:他是一个年老的书生,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直到花甲之年仍未考中秀才。
未中举前,他受尽屈辱,如在学生的庆酒席上遭梅玖凌辱。
后来靠捐监生获得入场资格,最终考中举人,从此命运发生转折。
他发达后并无报复或炫耀的念头,是我国厚道善良还略有点迂腐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反映了科举时代的社会环境对读书人的影响。
- 范进:他将自己的青春都耗在科举上,把中举取得功名利禄当作唯一目标,几十年屡试不第,也不愿劳动养家。
中举前,他穷困潦倒,50 多岁还是童生,家中穷苦不堪,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
中举时,他因喜极而癫狂。
中举后,他的岳丈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大变,同县的“名流”也纷纷巴结,充分体现了他“一朝得志,语无伦次”的悲剧性格以及当时社会各名流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
他在获得统治地位后,又成为科举毒害的帮凶。
2.贪官污吏形象:- 汤奉:典型的贪官污吏,做事一丝不苟,但其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鱼肉百姓。
朝廷有禁杀耕牛的禁令,他却不问因由,将做牛肉生意的回民老师父活活枷死,闹得群众义愤填膺、鸣锣罢市。
事发后,按察司不仅没处罚他,反而将受害的回民问罪,他一年下来搜刮了八千两银子。
- 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后,上任第一件事不是关心治安、民生等,而是查询地方人情、特产以及案件中可通融之处,并定做头号库戥,让六房书办将钱财归公。
衙门内整天是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和百姓被打得魂飞魄散。
他的信条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朝廷考察时,竟被认为是“江西的第一能员”。
后来宁王叛乱,他降敌,叛乱被镇压后又借他人帮助脱身,体现出封建迷信、官僚作风以及贪鄙的性格。
3.八股迷形象:- 马静(马二先生):为举业耗尽终生,始终把举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甚至迷信八股到认为孔子在当时也要念文章、做举业,不然就没有官做。
他出入考场二十四载,仍以“生员”终身,但仍执着地做举业的热衷鼓吹者,还“劝导”匡超人,充分体现了封建文人受科举制度毒害而不自知,也揭示了以科举选拔人才的不合理性。
儒林外史刻画人物的讽刺手法
《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代表作品,其以讽刺为主要手法,对当时的社会风貌、人情世故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在刻画人物方面,其讽刺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贴切生动的细节描写:吴敬梓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其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比如,他描写黄机的饮食生活,描写了孔子后裔孔方兄的衣食住行,这些描写既切合人物形象,又揭示了他们的一些弱点和缺陷。
夸张和反讽的比喻:吴敬梓通过夸张和反讽的比喻手法,对人物的言行进行了嘲讽和揭露。
比如,他用“飞黄腾达”来形容田晓霞,暗示她是不择手段的人物;用“学富五车”来形容郑光祖,暗示他虚伪自大。
对照和对比的刻画:吴敬梓通过对照和对比,将人物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比如,他将吕洞宾和高士奇对比,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仙风道骨;将谢天谢地和范进中的各种缺点对比,暗示了二者的人生境遇。
转化和颠覆的刻画:吴敬梓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转化和颠覆,进行
了深刻的讽刺。
比如,他将儒者形象从高贵圣洁的形象转变为贪婪世俗的形象,将庸俗之人形象从丑陋低贱的形象转变为机智狡猾的形象。
总之,《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手法丰富多彩,通过各种手法对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世道风气。
儒林外史中的对比讽刺例子
在《儒林外史》中,情节对比是最基础,也是最明显的讽刺方式。
比如范进中举前胡屠户嘴脸——行为: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屠户横披了衣服,挺著肚子去了;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还有语言上的侮辱:“像你这尖嘴猴腮” “撒抛尿照照”“你那老不死的娘”……这些动作描写处处可以体现胡屠户的傲慢,居高临下;而他所用的语言更是充满市井小人的恶臭不堪。
而范进中举后的胡屠户简直成为了范进的一条温顺的狗——他前后点头哈腰,举手投足间体现着他对范进的过度的,别有用心的关切乃至于毫无客观地吹捧。
比如被要求给范进一耳光时“被众人拗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著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千恩万谢,低著头笑眯眯的去了。
”……还有“贤婿老爷” “天上的星宿” “你老太太” “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前后的反差之明显,讽刺之尖锐,令人拍案叫绝。
类似的桥段,还有周进作为童生时仅仅是秀才的梅玖对他爱理不理;而周进当了官后,梅玖甚至给他离了牌位,朝他磕头。
这些尖锐而又令人发笑的讽刺,在好笑之余,更是自然而然地将读者引向了思考。
从这些鲜明的对比中。
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八股取士制度对文人的残害之深和人们在这个可怕的社会下社会各个阶级附炎趋势的现象。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之探窥——兼析范进艺术形象《儒林外史》讽刺艺术之探窥——兼析范进艺术形象《儒林外史》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中国小说史略》)这种讽刺艺术的形成与作家所处的时代及其生活的遭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吴敬梓出生在安徽全椒县的“名门望族”,他的先代以八股文起家,在明清易代之际亦曾“家门鼎盛”。
他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清朝的统治地位虽已巩固,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依然尖锐、激烈。
封建统治集团采取专制与怀柔双管齐下的政策,制造骇人听闻的文字狱与提倡“八股取士”的制度兼施并用。
吴敬梓二十岁时考得秀才,三十六岁时安徽巡抚赵国麟荐举他应“博学鸿词”的考试,但他未赴试。
吴敬梓中年以后,由于家道中落,加上“性耽挥霍”,生活日趋贫困。
《儒林外史》写于他寄居秦淮的乾隆时期,大约完成于乾隆十五年(1750)。
吴敬梓的著作,除《儒林外史》外,还有《文木山房集》及《金陵景物图诗》。
《儒林外史》的创作正是他生活贫困的后期,作品思想内容的鲜明深刻,也与他否定功名富贵是分不开的。
吴敬梓生活的时代,文士们除热心于八股举业之外,其它全不在意,吴敬梓厌恶这种社会风气,他继承了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等谴责科举的进步传统,通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把对科举的批判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他在作品中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安排在明朝中叶,实际上写的正是他生活的社会现实,即清统治下的十八世纪的中国社会。
他采取“旨微而语婉”的表现方式,表达了他反对科举轻视功名富贵的基本思想,作品剖析了在科举制度毒害下,各类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对当时的官僚制度,人伦关系乃至整个社会风尚都做了无情的揭露与讽刺。
小说最主要的成就是描写了封建社会中各种典型的知识分子,抨击了科举制度对人们的麻醉与毒害,讽刺了那些利禄熏心热衷功名的学子。
30《儒林外史》的讽刺形象分类黄傲雪 渤海大学摘要:《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小说的代表之作。
作者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众多儒生形象,在这些形象中有些在与社会碰撞时保持本心,寄予了作者美好的理想,有些则被社会同化负责展现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
作者用大量白描来临摹这些文人的日常生活,表象这些儒生乃至当时社会的鄙陋之处。
关键词:儒林外史;人物;讽刺伊恩杰克说“讽刺源于批评的本能;它是变成了艺术的批评”。
《儒林外史》作为一本讽刺社会的小说,实质上就是对社会的畸形发展进行批评。
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代暴露出了封建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不合理的社会等级制度、扭曲变形的科考选拔制度、日渐腐化的人心……这些都给吴敬梓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伟大的作品大多诞生与苦难之中,故吴敬梓执笔写下了《儒林外史》,对封建王朝的黑暗现实进行嘲讽。
其中文人儒生是吴敬梓借以讽刺社会表达内心最锋利的武器,我主要将其分成三类。
一、作者推崇的不仕者。
作为具有些自传性质的杜少卿,是作者对当时时代最直接的反抗。
第一次了解杜少卿这一形象是通过其堂兄杜慎卿之口:是个呆子。
如何“呆”呢?“伯父去世后,他不上一万银子家私,他是个呆子,自己就像十几万的。
纹银九七,他都认不得,有最好做大老官。
听见人向他说些苦,他就大捧出来给人家用”。
杜少卿真的如杜慎卿所言是个“呆子”吗?其实我认为并不完全是,从杜少卿的所作所为上看,这只是人生的追求方向不同罢了。
杜少卿是个淡泊名利之人,从其对于科举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一个科举世家子弟,举业应是毕生追求,但杜少卿却不愿在科举路上继承前人意愿,在考取了秀才后不再继续应试。
讨论人物形象要看他所处的时代,杜少卿所处的是一个人人盼望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取名利的封建时代,社会风气污秽不堪。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杜少卿能做到脱离俗事,不受名与利的蒙蔽特立独行,可见其睿智。
二、作者鄙视的科举狂人。
周进是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狂人。
卧评对周进撞号板进行这样评价“见了号板,痛哭至于呕血,乃穷老腐儒受尽毕生辛苦”。
周进正是这样一个一生为了考取功名受尽辛苦的穷老腐儒的代表。
所以作者戏剧性的安排周进在跟随商队的过程中看到了贡院,引起了其又撞号板又痛哭呕血的桥段。
一生所求的功名到了最后也不得实现,走向现实后却又绕不过这个贡院。
这不仅是周进个人的遭遇,也是大时代下多数穷老儒生的尴尬处境。
在与魏好古的对话中,作者将周进这样一个被封建八股制度束缚思想的腐儒形象刻画的更加深刻。
“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用心举业,休学杂览”,句句离不开文章举业,好似只有做文章才是正道。
事实也并非如此,通过八股考试的官员也并非都是学富五车的才人,在周进反复阅读范进的作品时也不禁发出感叹“这样的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的糊涂试管,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作者用最简答的白描,不仅将周进也是将封建王朝的八股制度给与沉重一击。
再一位科举狂人形象就是被周进提拔起来的范进。
小说中的范进与周进相同也是个不知变通,只想走上科举容身之路的科举狂人。
在二十多次的尝试后终于被周进选中,但其实在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范进其实是个连苏轼是谁都不知的“高才”。
吴敬梓这里虽只有简短的几句话,但却将范进愚昧的形象营造的很是生动。
范进在乡试回来后见老母亲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急忙抱着老母鸡去集市上卖鸡,“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向他道喜后“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范进这些举动逼真的传达出范进因多年考学都不中产生的失望及怕被街坊邻居嘲笑的精神状态。
故在见到报帖后,范进两手一拍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六字三顿,饱含着十几年来困顿场屋的辛酸回忆,以及受人冷遇、人穷志卑扥痛苦体验。
同时又充满了对未来荣华富贵的更大企图和无限向往。
错综复杂的感情一时涌上心头,这是他屡遭挫折的脆弱神经所受不起的,以致他痰壅而疯、狂走不已。
[1]多少年来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事情成了真,喜急而疯也是可以理解的。
吴敬梓先生用这一看似荒诞可笑的笔法,实则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下,儒生不再将儒学当成修身养性的准则,而是变成了通向功名富贵之路的奠基石,将考取功名当成了人生的唯一追求。
如此这样深刻的揭露了科举制度对士人心灵上的沉重压迫。
三、寡廉鲜耻的鄙陋儒生。
匡超人是小说中人物性格变化最大的形象之一。
作者用五回的内容将匡超人从一个淳朴的青年而堕落成无耻的势利之徒。
[2]小说第十五回,马二先生送走洪憨仙后,在茶室看见一拆字少年,少年虽瘦小,但还有些精神。
交谈一番后发现这少年流落他乡,却一心惦记着在家生死未知的父亲。
感念其孝心,马二先生分了几两银子送给匡超人做路费,并给匡超人值了一条“光明”之路。
从此匡超人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了改变。
回到家中的匡超人白天做生意维持家用,古代文学晚上挑灯夜读学习文章,将科举视作人生唯一出路。
被李本瑛“提拔”后,匡超人开始迈入了腐朽阶级。
在考上秀才后,先是与一群“斗方名士”交往。
在与这群名士交往的过程中,匡超人了解到了马二先生所谓科举外的世界。
知道了许多名士虽不曾发过,但也是可以和发过的官员结成“文字至交”;知道了考中进士是为了名为了利。
习得诗句也是为了名为了利。
从此追逐名利成了目标。
卧闲草堂本曾评价过这群名士“斗方名士自己不能富贵,而慕人之富贵;自己绝无功名,而羡人之功名。
大则为记名狗吠之徒,小则受残杯冷炙之苦。
人间有个活地狱,正此辈当之,而尤欣欣然自命为名士,岂不悲哉”。
使得匡超人性情最终发生变化的是要数潘三。
因为潘三的教导,匡超人远离了这些名士,开始“做些有想头的事”,自此赌博、买卖妇女、科场替考,凡是能获得一笔可观财富的,都可以做。
从此习得些作奸犯科的伎俩。
此时的匡超人吹牛撒谎,停妻再娶,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
当匡超人本性变了时,他获得的是荣耀与幸福。
这是一个人品度堕落的社会,因而只有人品堕落的人才能在这个人生舞台上得到施展。
[3]作者借匡超人短短几年堕落的经历,展示了这个社会对于人性腐蚀的速度之快,同样暗示了一个纯良之人是无法在这样腐坏黑暗的时代有所作为的。
第四回出场的严贡生是小说中言行不一暴露最快的一位。
在与第一次见面的张静斋、范进二人交谈时,严贡生这样评价自己“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刚说完一席话,家里小厮就来说早起关别人猪一事。
作者真真是半分钟都等不及要将虚伪小人的嘴脸展现在读者面前。
紧接着作者又安排了两人喊冤的情节。
以为是被严贡生关猪的王小二,一位是被严贡生勒索钱财的黄梦统,要说刚才小厮所言严贡生还可以狡辩,这一来严贡生就毫无还口的余地。
只得卷着行李,溜到省城去了。
一个道貌岸然,欺软怕硬的形象被吴敬梓塑造的“有血有肉”。
人物的发展离不开所在的社会环境,匡超人等人的发展变化是所处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代产物的一个代表。
作者吴敬梓通过对这几个儒生生活经历的描写,看似是在讽刺一些儒生虚假丑陋的行径,实则作者是通过这一些扭曲的人物形象来映射整个社会的畸形与腐坏。
造成这类人物性格上产生虚伪性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受着科举制度的荼毒。
这种荼毒深入人的灵魂,成为了这些人物的标签,同时也是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将丑陋现实展现的直白又清晰。
参考文献:[1]陈美林.儒林外史人物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8.35.[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286.[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286.之外,具有推动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的积极意义。
电影《孔子》借“挑逗门”吸引观众,也不过是日益开放、日益市场化的当代中国文化产业中眼球经济的一个极其正常的文化娱乐现象而已。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言行举止都与中国文化的主流缠绕不清,尤其是在社会、文化的转型时期,孔子更是一个不断被回顾、不断被想象、也不断被建构的人物。
“我们每当面临文化和社会的巨大转变,总难免回到孔子去寻找自己的精神支柱。
在现代中国,一面是民族的危机导致的全面反传统的精神总以对于孔子的批判和否定作为一个新的社会出现的前提;另一面,去又不断将孔子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来看,试图从孔子汲取精神的力量。
这种矛盾性的现象凸显了孔子乃是中国人精神最深处的东西,有关他的截然两极的判断正是中国的‘现代性’历史的矛盾性的表征。
”[12]近年以来,声势极其浩大的缅怀先圣的祭孔盛典,全球首发“孔子标准像”引发的巨大争议,国家博物馆北广场形似高山、目视远方的孔子青铜雕像岂不都是明证?同样,我们也完全可以期待孔子的故事、“子见南子”的故事在将来有更多、更有意味的书写方式。
毕竟孔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观看自己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参考文献:[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钱穆.孔子传[M].北京:三联书店,2002.[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597.[4]林语堂.子见南子[J].上海:奔流,1928,1(1).[5]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8.[6]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7]杜维明.论儒家知识分子[M].钱文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58.[8]郭沂.《孔子》:银幕应该如何表现和传播孔子[J].北京:电影艺术,2010 (2).[9]张涛.列女传译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102-103.[10]刘宝楠.论语正义[A].见:十三经清人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0:254.[11]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46.[12]张颐武.一个人的阅读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7.上接(第25页)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