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之理念》有感_读后感_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大学之理念读后感(精选5篇)《大学之理念》本书全面阐述了科学与学术的本性、精神、人的存在,理性、研究、教育与传授、交流、大学作为一种制度等内容。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份大学之理念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大学之理念读后感篇1与纽曼的《大学的理念》,加塞特的《大学的使命》相比,雅斯贝尔斯的《大学之理念》有点儿名不见经传。
然而在觅他的另一本更加出名的书《什么是教育》而未果的情况下,借得此书,原本只打算一抒心中郁闷的我,却有了阅时欣喜、阅后赞叹的意外收获。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杰出代表。
译文读来,睿智而富于激情,它像是火焰的第三层,由知与情引发,又包含着知与情,在广漠的时空中,不可扼抑地芳华璀璨。
这本小书有三点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雅氏认为,“大学之理念从人类基本的求知意志中获取它开展教育活动动力”,而“统一性(oneness)与整体性(wholeness)是人类求知意志的精髓所在”。
我服膺此论,因为它将情志与认知从人性最根源的深处结合起来了。
如果我们一生中能把认知活动与自己情感意志统合起来,就能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增加个人的幸福和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财富。
换句通俗的话就是说,“我们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要做自己擅长做的事”。
第二点是雅氏对于技术活动的判断:“所有技术活动的基础在于那种深思熟虑的意志,这种意志试图在这个世界上实现更加丰满的人类存在。
”我想这一点仍是现代每一位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所应铭记在心的。
而且,“如果说大学是服务于科学与学术的,而科学与学术又只有在它们作为整个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时才是有意义的,那么,这种精神生活无疑就是大学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如果大学生在校而不能体验和参与这种精神生活,我们也许可以判断这个学生并没有接受真正的大学教育。
第三点是他对于人才的见解。
“对于大学的生存来说,最关键的是它要依靠人,而非制度,因为制度说到底不过就是一个物质前提而已”。
唯其如是,面对目前令人颇有微词的中国大学体制我们才能始终怀抱对教育事业的美好希望和坚定信念。
读《大学之理念》有感雅斯贝斯的《大学之理念》写于希特勒专政晚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之际,当时德国大学经历了最为深重的内外灾难的洗礼,本书是作者对大学理念的一些思考的结果。
本书的主旨是:大学是一个人们可以在此自由地探索真理、教授真理的地方,也是一个人们可以为了这一目的蔑视一切想剥夺这种自由的人的地方。
为了阐述这一理念,作者首先考察了大学精神所安身立命的人类精神生活。
然后作者分析了大学的目标和必备条件:大学的任务、功能、制度和学科分类以及大学所依赖的人的因素和国家社会条件等。
书里的主要内容:在今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作为发展知识主要的地方,已经成为社会中最重要的一种机体了。
大学越变得重要,就越需要对大学之理念与功能作反思。
何谓反思?知识是否是一种或一型?大学又是否只是求真,而与美、善无涉?不夸大地说,大学之发展方向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文明之性格。
读了香港中文大学前任副校长金耀基先生的《大学之理念》,这本收录了金先生关于“大学之理念”的凝想与感悟的文集,讨论了大学的理念、专才教育和通识教育、学术自由等相关问题,视野之广阔、见解之独到,给井底之蛙的我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仅摘一些哲理警言留作回忆。
一个大学生应该对人类知识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自己民族的学术文化有一基本的欣赏与把握,同时,他应该养成一种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一种对真理、对善、对美等价值执着的心态。
大学生不是中学生,大学生对他不再、也不应提供保姆式的照顾,她应该也必然会自我寻求生命之意义和人生之目标。
在最后意义上说,人之成长(包括自我形象与自我认同之形成)是要靠他自己的。
人是不能永远没有孤独时刻的,人需要孤独以创造思想,以体认人生,但人之为人,人之成长需要靠头脑与,心灵与心灵之相遇和对话。
惟能见乎大,立乎大,然后喜爱能有狂有狷,才能有格调,也才不会沉耽于追逐短暂与细微的事物。
“我确信在教育中,你排除了专精,则摧毁了生命”——怀海德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洛尔士以为今日之“知识人”应该有能力把“不同的知识综合。
大學之理念讀後感一
讀大學的意義李世郁49531213大學起源於千年前,而它的發展因為人類思想的不斷演進,而有所不同。
但是,為什麼要讀大學?在大學的生涯中,我們應該要學到什麼?
原來,人類對於這問題的討論,也有上百年的歷史了;首先,大學存在的目的,是傳道還是發展?再者,大學應是象牙塔還是服務站?最後,大學教育應是通博或者是專精?
其實,我覺得這沒有一定的標準,因為大學的發展與轉變,確實是要跟著時代的腳步去改變,但這卻不代表大學已成了社會的服務站,而是社會發展的基石。
所以,大學不應只是傳道,還要不斷的發展,研究更至創新。
而要培養一位能夠獨立思考創新的大學生,大學應該安排一定比例的通博教育,也就像是現在的通識教育。
其實,不止只有台灣的大學,全世界的大學都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重要的是,這大學想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是知識人,專業人,通博之人,還是均衡於各項又不失專業的優秀人才?這應當是每一位學生與教師都應認真思考的問題。
最後,引用前芝加哥大學校長R.Hutchins的一句話作結:
『大學教育的目的不在訓練「人力」(manpower),而在培育「人的獨立性」(manhood)。
』。
《大学之理念》读后感2011-03-05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之理念》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之理念》读后感1我一直在思考大学的目的是什么,但是究竟是没有思考出原因,如今却没有一个好的开端,我只希望自己能够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一个朋友打来电话问我的打算,但是究竟我们是为了什么而学,毕竟对于社会我们不知道的有很多,现在的象牙塔已经渐渐透明,我不明白的太多了,如果能多一点生活的滋味该有多好。
不喜欢太安定的生后,喜欢那些无尽的遐想。
若人生活在一个没有追求的世界里该有多么荒谬。
有一个僧人每到一个地方都开始筚路蓝缕的创建一个寺庙,等到快要建成就离开。
然后到另一个地方开始创建,我愿做那个僧人,只盼望能够在我的有生之年尽到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能一直完善我的思想,我的学问,并把我所学奉献给社会。
《大学之理念》读后感2什么是大学?这是个长盛不衰的话题,特别是每年新生入学时,更是被翻出来讨论又讨论。
只是,对于什么是大学、大学该怎样做这个问题。
仁者见仁,智者见者,长久以来并无定论。
近日拜读了香港中文大学前任副校长金耀基先生的《大学之理念》,这本收录了金先生关于“大学之理念”的凝想与感悟的文集,讨论了大学的理念、专才教育和通识教育、学术自由等相关问题,视野之广阔、见解之独到,给井底之蛙的我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仅摘一些哲理警言留作回忆、一个大学生应该对人类知识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自己民族的学术文化有一基本的欣赏与把握,同时,他应该养成一种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一种对真理、对善、对美等价值执着的心态。
(page 11)大学生不是中学生,大学生对他(她)不再、也不应提供保姆式的照顾,她应该也必然会自我寻求生命之意义和人生之目标。
在最后意义上说,人之成长(包括自我形象与自我认同之形成)是要靠他(她)自己的。
(page 21)人是不能永远没有孤独时刻的,人需要孤独以创造思想,以体认人生,但人之为人,人之成长需要靠头脑与,心灵与心灵之相遇和对话。
《大学之理念》读后感读完《大学之理念》,我被书中对科学与学术的深入探讨所震撼。
作者卡尔·雅斯贝尔斯以其独特的视角,从多个方面全面剖析这些观念的本性、精神和人的存在,让我对大学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在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科学与学术的本性。
他指出,科学是对现实的客观描述和解释,而学术则是对知识的系统整理和传播。
科学与学术并不完全相同,但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知识的追求与进步。
通过对科学方法、科学研究和科学哲学的剖析,作者深入阐释了科学与学术的特点,让我对它们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我被书中对大学作为一种制度的阐述所感动。
大学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更是一种智慧的聚集地。
作者提到,大学应该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一个思想的殿堂,一个追求真理的场所。
在这里,学者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进行科学研究,无拘无束地追求智慧与知识。
大学作为一个开放的社区,应该鼓励学术自由和思想创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中。
此外,作者还对大学教育与传授、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指出,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大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而大学城的形成则是为了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场所,通过学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推动知识的进步和发展。
总的来说,这本书通过对科学与学术的全面阐述,让我对大学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知识追求的重要性,以及大学作为一个智慧的殿堂所承载的责任。
读完这本书,我对于大学的期待和对知识的追求更加坚定了。
我相信,只有在这样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中,人们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更多智慧和价值。
希望将来的大学能够更加致力于知识的研究和传播,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本书对于那些想要深入了解大学理念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
读《大学之理念》有感高辉暑期炎热,在家读书不失为让人心静的选择。
于是,买来学校暑期读书推荐书目之中的《大学之理念》细细品读。
《大学之理念》的作者是金耀基,他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对中国社会与文化、国内外大学、知识等方面均有深刻理解,在此方面的建树甚高。
这本书中,对大学的性格、大学的世界精神、剑桥书院制、大学之功能与大学生的责任观、以及大学教育的定性这些方面阐述了大学的理念。
有幸读到此书,也是感想颇多,使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大学的本质金教授在书中提到,“大学越变得重要,就越需要对大学之理念与功能作反思。
不夸大地说,大学之发展方向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文明之性格。
”在目前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在大学里学到什么也正是大学的本质所在。
“一个大学生应该对人类知识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自己民族的学术文化有一基本的欣赏与把握,同时,他应该养成一种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一种对真理、对善、对美等价值执着的心态。
”大学的本质,一直以来都被不断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大学应该是一处清净之地,帮助学生习得知识,储备能量,建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场所。
二、剑桥的书院制书中提到剑桥的书院制,“书院是剑桥的灵魂,老少居其一堂,朝夕切磋,不仅有利于校园学术气氛的培养,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
”剑桥给予学生的是时时刻刻都能实现师生相互切磋、交流、学习的场所。
在这一点上,暑期刚刚开始时,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中,谢守成教授介绍到华师大的“三个午餐会”,学生可以直接与校领导、教授、青年教师面对面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形式活泼,倍受学生欢迎,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建立一个自由的沟通平台。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平台真的很有必要,不论是剑桥的书院制,还是华师大的午餐会,都是保持大学的本质,帮助大学增强办学质量的好办法。
而且不是任由浮躁的社会风气横行于大学校园内。
现在我们的老师,很多都是上完课就走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除了上课之外,很少有与老师交流沟通的机会,你讲、我听,效果真是令人堪忧。
大学之理念读后感《大学之理念》本书全面阐述了科学与学术的本性、精神、人的存在,理性、研究、教育与传授、交流、大学作为一种制度等内容。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份大学之理念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大学之理念读后感一与纽曼的《大学的理念》,加塞特的《大学的使命》相比,雅斯贝尔斯的《大学之理念》有点儿名不见经传。
然而在觅他的另一本更加出名的书《什么是教育》而未果的情况下,借得此书,原本只打算一抒心中郁闷的我,却有了阅时欣喜、阅后赞叹的意外收获。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杰出代表。
译文读来,睿智而富于激情,它像是火焰的第三层,由知与情引发,又包含着知与情,在广漠的时空中,不可扼抑地芳华璀璨。
这本小书有三点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雅氏认为,“大学之理念从人类基本的求知意志中获取它开展教育活动动力”,而“统一性(oneness)与整体性(wholeness)是人类求知意志的精髓所在”。
我服膺此论,因为它将情志与认知从人性最根源的深处结合起来了。
如果我们一生中能把认知活动与自己情感意志统合起来,就能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增加个人的幸福和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财富。
换句通俗的话就是说,“我们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要做自己擅长做的事”。
第二点是雅氏对于技术活动的判断:“所有技术活动的基础在于那种深思熟虑的意志,这种意志试图在这个世界上实现更加丰满的人类存在。
”我想这一点仍是现代每一位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所应铭记在心的。
而且,“如果说大学是服务于科学与学术的,而科学与学术又只有在它们作为整个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时才是有意义的,那么,这种精神生活无疑就是大学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如果大学生在校而不能体验和参与这种精神生活,我们也许可以判断这个学生并没有接受真正的大学教育。
第三点是他对于人才的见解。
“对于大学的生存来说,最关键的是它要依靠人,而非制度,因为制度说到底不过就是一个物质前提而已”。
唯其如是,面对目前令人颇有微词的中国大学体制我们才能始终怀抱对教育事业的美好希望和坚定信念。
读纽曼《大学的理念》有感
“知识本身即目的”乃大学之宗旨。
纽曼在本书中强调的是一种理想的大学状态,即大学能给每一个来到此处的求知者以足够的自由,让其去自由发展,自由的求知,让其成为最好的自己。
读过此书之后,又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我国的大学教育。
仔细想来和理想状态的确有较大差距。
首先,大学之内的功利主义泛行,很多来到大学的求职者都不是抱着纯粹的求知心态而来,而是把知识看作一种获得名利,获得地位,获得高收入的一种手段。
对知识有着热情有着渴求的人越来越少。
在这种状态下,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受教都收到了很大束缚,又何谈知识的自由汲取,以及其纯粹性?其次,文化素质教育课对学生的影响不深,很多学生都把文化素质教育课当作一种任务来完成,并没有把握住其中的精髓。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的交融日益加深,“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时代早已过去,没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已越来越难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事实上,要想在目前的社会中干成任何一件事,都需要一定的哲学思想作支撑,可见学生养成“哲学习惯”的重要性。
我觉得《大学的理念》一书的写作年代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其中的很多思想仍对我们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不断摒弃大学中的不良风气,重塑正确的大学精神,为更多的求知者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方为大学之理念,大学之正道。
大学之理念金耀基读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着,这大学理念能有啥新鲜的,不就是上课、做研究、拿学位嘛。
可越读越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金耀基先生就像个神奇的导游,带着我走进了大学的“里子”,而不是仅仅让我看到那些表面的教学楼和操场。
先生提到大学是传承文化的地方,这一点可太有感触了。
就像我们学校,那些古老的校训、代代相传的学术传统,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把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和老师串在一起。
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那些从很久以前就流传下来的对学问的敬畏和探索精神。
这就好比是家族的传家宝,一代传一代,只不过这个家族是整个大学的大家庭。
他说大学要有“自由之精神”。
这让我想到了学校里那些奇奇怪怪但又特别酷的同学和老师。
有的老师上课天马行空,从古代哲学一下子能扯到现代科幻电影,我们就在这种看似“不着边际”的讲述里,思维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奔腾起来。
而同学们呢,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在社团活动里,大家各抒己见,没有什么“权威”能轻易把我们的想法打压下去。
这种自由的氛围,就像肥沃的土壤,能让各种各样的“思想种子”生根发芽。
还有大学的国际化这一点。
我发现现在的大学真的就像个小小的地球村。
走在校园里,能听到不同国家的语言,看到不同肤色的同学。
我们在交流中了解到世界其他地方的文化、思想,感觉自己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好多。
就像我参加的一次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一个外国同学给我讲他们国家的传统节日,那些独特的习俗让我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了。
而我给他们介绍我们的春节,他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这时候我就明白了,大学的国际化可不是简单的人数上的“国际”,而是思想和文化的大交融。
读着读着也有些小惆怅。
因为我发现现在的大学有时候也有点偏离这些美好的理念。
比如说,有时候感觉大家都太功利了,选专业只看好不好找工作,做研究也想着能不能快点出成果拿奖。
这就有点像把大学当成了一个“职业培训所”,而不是一个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地方。
读完这本书,我就像被打了一针“醒脑剂”。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读书笔记利用寒假时间,认真研读了香港中文大学原副校长金耀基先生所著的《大学之理念》一书,这本书是金耀基对大学的理念、性格及发展的精微论述,并涉及到人文与科学的文化观的论争、大学的世界精神、通识教育,以及在世纪之交大学理念与角色的转换、现代性、全球化与华人教育等问题。
《大学之理念》这本书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却至今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我不知道该说金耀基太有先见之明,还是我们的教育太过滞后呆板。
以下是书中所述部分内容,在我看来是十分有价值的,现摘录下来,便于今后认真消化理解,也希望能对其他感兴趣之人有益。
一、现代大学之源头与原义现代大学的直接源头是欧洲中古世纪的大学。
英文university一词的前身有二,一是studium generale,一是universitas。
studium generale是指“一个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的地方”,而非指“一个教授所有课程的地方”;中古时universitas一词则指“一群老师宿儒(masters)或一群学生所组合的学术性的行会(guild)”。
中古大学中以法国的巴黎大学和意大利的勃隆拿(Bologna)为最早,是中古大学的原型。
中古大学与宗教密不可分,大学最早是寺院形态,13世纪则是教堂形态,之后才具有行会性格,并从宗教中逐渐解放出来。
(教师之所以称为教师,应该与此密切相关)中古大学最值得一提的是其世界精神、超国界的性格。
14世界欧洲在学问上有其一统性,它有共通的语言(拉丁),共同的宗教(基督教),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地云游四方。
现代大学的超国界性格的基础则不在共同的语言或宗教,而在科学的思想,而在共认的知识性格。
此所以现代大学之间常有学术会议、交换计划等等。
二、大学理念之演进大学的理念(理想和性格)几个世纪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
19世纪(1852年)英国牛津学者纽曼认为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培养绅士的地方,认为大学之目的在“传授”学问而不在“发展”知识,纽曼心中的大学应培育之绅士乃指通达而有修养与识见之文化人。
何谓⼤学?——读《⼤学之理念》有感何谓⼤学?——读《⼤学之理念》有感观百科见⼤学之释义有三:⼀、泛指实施⾼等教育的学校,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等教育机关,包括综合性⼤学、学院、⾼职⾼专等。
⼆、特指多科系的⾼等学校,⼀般设有哲学社会科学(⽂科)和⾃然科学(理科、⼯科)⽅⾯的各种专业。
三、太学。
太学已经作古,⾃不必去较。
前两种解释乃从⼤学之专业性、功能性阐释,虽正确,但不免呆板⽚⾯。
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对⼤学的理解是“⼤学者,‘囊括⼤典,⽹罗众家’之学府也。
”1917年在北⼤就职演说上⼜提出“⼤学者,研究⾼深学问也”。
他认为“治学者可谓之⼤学,治术者可谓之⾼等专门学校”。
西⽅的红⾐主教纽曼认为⼤学是⼀个提供博雅教育,培育绅⼠的地⽅。
⼤学是教学的机构,是培育⼈才的机构。
⼤学之⽬的在传授学问,⽽不在发展知识。
⽽与之相反,德国教育家洪堡德则认为⼤学为研究中⼼,教师的⾸要任务是⾃由地从属于“创造性的学问”。
佛兰斯纳说任何成功的研究中⼼都不能替代⼤学,但他同时⼜指出“⼤学之⽬的不⽌在于创发知识,也在于培育⼈才”。
另外佛兰斯纳认为⼤学应该是时代的表征,不应该随社会的风尚、喜恶⽽乱转。
美国的教育家却⼜主张⼤学应该成为社会服务站,⼤学教授即学⽣应该紧跟时代脚步为社会进步做贡献。
此外关于⼤学之见解不胜枚举。
前⼈之述备矣,然则⼜往往相抵牾,莫衷⼀是,令后学者不知所从。
正所谓“⼀千个⼈眼中有⼀千个哈姆雷特”,是极。
近⽇拜读⾦耀基先⽣所著《⼤学之理念》,对“何谓⼤学”颇有感触,有了⾃⼰的⼀点看法,于此⼀提。
⼤学⾃有其性格、⽓质。
正如⼈有性格⽓质,⼤学亦有其性格⽓质,或狂放、或庄正、或淡雅、或质朴、或......⼤学以其之独特性格⽓质⽽⾃成⼀家,有所区别于其他,也凭此吸引学⼦,获得社会尊重。
⼤学性格、⽓质由何⽽来?⼜见之何处?⼤学初成亦是⼀死物尔,空有⼟地、建筑、设配,⼀旦教师、学⼦⼊住,校训校歌作成,⼤学便始有了灵魂,亦有了其性格⽓质。
大学之理念金耀基读后感刚翻开书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呢,这讲大学理念的书会不会特别高深、特别枯燥。
没想到金先生就像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老朋友,用一种很接地气的方式把那些关于大学的深刻思想给抖搂出来了。
以前我就觉得大学嘛,就是个上课、考试、拿学位的地方。
读完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大学的理念可复杂着呢。
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拼图,有好多块儿,比如说学术自由、通识教育、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等等。
金耀基先生讲到学术自由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这是大学的灵魂所在。
在大学里,教授们能自由地研究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学生们也能自由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
这就像在一个大花园里,每朵花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长,不用被人硬掰成什么样子。
我就想啊,这要是没有学术自由,大学就跟个被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似的,只能按照固定的程序走,那多没意思啊。
还有通识教育这一块儿。
我以前老是觉得学那些什么历史啊、哲学啊,跟我自己的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纯粹是浪费时间。
可是书里说,通识教育就像是给我们的知识体系打地基。
你想啊,如果地基打得歪歪扭扭的,上面盖的楼能稳吗?通过通识教育,我们能变成一个更全面的人,而不是一个只知道自己专业那点事儿的“小窄条”。
这就好比你吃菜,不能光吃一种菜,得啥都尝尝,这样营养才均衡嘛。
说到大学和社会的关系,这可太有趣了。
大学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它得和社会互动。
就像两个人在跳舞,得有来有回的。
大学从社会得到资源,然后又把知识和人才反馈给社会。
我想象着大学就像一个智慧的加工厂,把一个个懵懵懂懂的学生加工成能为社会发光发热的小太阳。
不过呢,金耀基先生的一些观点也让我有了新的困惑。
比如说,在现代社会,商业的力量对大学的冲击越来越大,大学怎么才能在保持自己理念的同时又能适应这种变化呢?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既要守住自己的内功心法,又要应对江湖上那些新冒出来的怪招。
读完这本书,我再看自己的大学,就有了不一样的眼光。
那些教学楼、图书馆,不再只是一堆建筑,而是承载着大学理念的神圣之地。
大学之理念读后感读了《大学之理念》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洗礼,心中涌起诸多感慨。
在书中,作者对于大学的本质、目的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那些曾经的点滴如同电影画面一般在我脑海中一一闪过。
记得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我满心欢喜,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校园里那郁郁葱葱的树木、宽敞明亮的教室、热闹非凡的操场,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和好奇。
我以为大学就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乐园,没有了高中时的繁重课业和师长的严格管束。
然而,真正开始大学生活后,我才发现并非如此。
大学并非只是轻松和自由的代名词,它更需要我们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就拿课程学习来说吧,大学的课程不再像高中那样被老师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都有详细的学习计划和作业布置。
在大学里,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去规划学习时间,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研究方向。
一开始,我还有些不知所措,面对众多的课程和丰富的课余活动,我常常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分配时间。
有一次,我因为贪玩错过了一门重要课程的预习,结果在课堂上听得云里雾里,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课后,我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自学,才勉强补上了这部分知识。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自律和规划的重要性。
大学也是一个充满各种机会和挑战的地方。
还记得那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成了一个团队。
我们的项目是关于一款环保型智能垃圾桶的设计和推广。
从最初的创意构思,到市场调研,再到方案的撰写和产品模型的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我们常常为了一个细节争论得面红耳赤,也会因为遇到技术难题而感到沮丧和无助。
但是,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们一起熬夜修改方案,一起四处奔波寻找资源,一起在失败中总结经验。
最终,虽然我们的项目没有获得一等奖,但这次经历却让我收获了远比奖项更宝贵的东西。
大学里的人际交往也让我有了许多深刻的体会。
大学之理念读后感读了《大学之理念》这本书,真的是让我思绪万千。
回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那些点点滴滴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书中对于大学的阐述,让我不断地对照着自己的经历去思考。
大学,本应是一个追求真理、培养人才、孕育创新的地方。
但真正身处其中时,才发现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记得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满心欢喜,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那时候,觉得大学就是自由的天堂,没有了父母的唠叨,没有了高中时繁重的课业压力。
然而,很快我就发现,大学的自由并非毫无约束。
大学里的课程种类繁多,不再像高中那样单一和集中。
有一次,我选了一门看似很有趣的艺术鉴赏课。
第一堂课,老师就给我们展示了各种艺术作品,从古典的绘画到现代的雕塑,从东方的书法到西方的音乐。
那堂课,我听得如痴如醉,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可是,随着课程的深入,作业也变得越来越多。
老师要求我们去参观艺术展览,然后写一篇长长的观后感。
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平时我只是欣赏,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些作品背后的意义。
于是,我硬着头皮去了学校附近的美术馆。
那天,美术馆里人不多,我慢慢地在各个展厅里穿梭。
一幅画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一幅描绘秋天景色的油画。
金黄的树叶,湛蓝的天空,还有一条蜿蜒的小路伸向远方。
我站在那幅画前,看了好久好久。
我开始想,画家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色彩?他想要表达的是秋天的宁静还是生命的流逝?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这门课的意义,它不是让我们简单地看,而是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思考。
回到宿舍,我坐在书桌前,开始动笔写观后感。
一开始,脑子还是一片混乱,但慢慢地,那些在美术馆里的感受一点点涌了出来。
我写了整整五页纸,当我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长舒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旅程。
大学里的社团活动也是丰富多彩。
我参加了学校的志愿者社团,有一次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带着水果和小礼物来到了敬老院。
老人们看到我们,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我和一位老奶奶聊起了天,她给我讲起了她年轻时候的故事。
大学之理念读后感读了《大学之理念》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触颇多。
书里提到了很多关于大学的本质、目的以及大学应该如何培养人才等方面的内容。
但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觉得有些枯燥和深奥,毕竟这些理念离我每天实实在在的大学生活好像有点远。
不过,随着深入阅读,我渐渐发现,其实这些理念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的校园生活中。
就拿我参加的一次社团活动来说吧。
那是我们学校的环保社团组织的一次校园垃圾清理行动。
原本我以为这不过就是捡捡垃圾,走个形式罢了。
可真正参与进去,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那天阳光特别好,照得人暖洋洋的,可我的心情却有点复杂。
一方面觉得这活动挺有意义,另一方面又担心会又脏又累。
到了集合地点,已经有不少同学在了,大家手里拿着各种工具,有垃圾袋、夹子,甚至还有同学自制了一些奇怪但实用的工具。
活动开始了,我们被分成了几个小组,负责不同的区域。
我所在的小组负责的是学校的花园。
一走进花园,我就傻眼了。
看起来挺美的花园,角落里居然藏着那么多垃圾!有零食包装袋、饮料瓶,甚至还有破旧的鞋子和衣服。
一开始,大家都还有点放不开,捡垃圾的动作也有些小心翼翼。
但没过多久,不知道是哪位同学开了个头,大声说:“咱们既然来了,就放开了干,别管那么多!”这一嗓子,就像给大家打了一针兴奋剂,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
我也不再犹豫,弯下腰,用夹子去夹一个藏在花丛深处的矿泉水瓶。
那瓶子好像故意跟我作对,我夹了几次都没夹住,最后不得不把手伸进花丛里去拿。
结果,被花枝划了好几道口子,疼得我直咧嘴。
但当我把那个瓶子放进垃圾袋的时候,心里居然有种莫名的成就感。
在清理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东西。
比如,有个同学捡到了一本被当成垃圾扔掉的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一看就是主人花了不少心思。
我们就在那猜测,这到底是不小心丢的,还是主人觉得学不下去了干脆扔掉。
还有个同学捡到了一个破风筝,风筝的骨架都断了,上面的图案也褪色得不成样子。
大家就开始回忆自己小时候放风筝的情景,一时间,花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大学的理念读后感大学,是一个充满智慧和知识的地方,它是一个让人们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殿堂,也是一个培养未来精英的摇篮。
读完《大学的理念》,我对大学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首先,大学是一个追求真理的地方。
在大学里,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
《大学的理念》中提到,“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发展人的智力,培养人的思维能力。
”这句话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大学教育不仅是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知识,更要求我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学会怀疑一切,不断地追求真理,而不是满足于表面的知识。
其次,大学是一个培养未来精英的摇篮。
在《大学的理念》中,作者提到,“大学的使命在于培养人才,大学的价值在于人才的培养。
”这句话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大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一个人才的培养者。
在大学里,我们不仅要学会专业知识,更要学会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精英人才,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大学是一个让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地方。
在《大学的理念》中,作者提到,“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自由、平等、民主的公民。
”这句话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大学教育不仅要求我们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更要求我们具有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
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包容不同的观点,而不是固执己见,排斥异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阅读《大学的理念》,我对大学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我相信,在大学的道路上,我会不断追求真理,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会尊重他人、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大学之理念读后感读了《大学之理念》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触良多。
书里提到了大学的种种理念,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
那时候,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和充满期待。
刚踏入大学校门,我就像一只没头苍蝇,到处乱撞。
面对各种各样的社团招新,我眼花缭乱。
记得那天阳光特别好,各个社团在校园的主干道两旁摆开了阵势,吆喝声此起彼伏。
书法社的学长学姐们现场挥毫泼墨,那一个个龙飞凤舞的字让我心生向往;音乐社那边传来悠扬的吉他声,引得不少同学驻足围观;还有动漫社,社员们穿着奇装异服,cos 着各种动漫角色,简直太酷了!我在人群中穿梭,心里纠结着到底该加入哪个社团。
最后,因为自己从小对画画的热爱,我选择加入了美术社。
在美术社的日子里,那才叫一个精彩。
我们经常组织去户外写生,有一次去了一个古村落。
那个村子安静得仿佛时间都静止了,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
村里的老房子斑驳的墙壁,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我们找好各自的角度,支起画架,开始描绘眼前的美景。
我记得我画的是一座破旧但依然美丽的石桥,桥下的溪水潺潺流淌。
我努力地想要把那种宁静和古朴的美表现出来,一笔一划都格外用心。
画着画着,太阳渐渐西斜,余晖洒在我的画上,给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大学里的课程也和高中完全不同。
不再是填鸭式的教学,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和思考。
有一门专业课,老师的授课方式特别独特。
他不会直接告诉我们答案,而是抛出一个个问题,引导我们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案。
记得有一次讨论一个案例,大家各抒己见,教室里充满了激烈的争论声。
有的同学观点犀利,有的同学逻辑严谨,而我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也时不时插上几句。
那种思想碰撞的感觉,真的太棒了!还有大学里的图书馆,那简直是知识的宝藏。
每次走进图书馆,我都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从文学名著到科学技术,应有尽有。
我经常在里面一待就是一整天,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有时候看到精彩的地方,会忍不住拍一下大腿,或者捂着嘴偷笑。
大学之理念金耀基读后感一、初读印象:原来大学有这么多奥秘。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想,大学不就是上课、考试、参加社团嘛。
但是金耀基先生却像一个探秘者,把大学的每一个角落都翻了个遍。
他从大学的历史讲起,那些古老的欧洲大学就像神秘的古堡,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知识传承的使命。
我才知道,原来大学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这样,有那么多的专业、那么多的楼、那么多的学生。
以前的大学更像是一群学者的精神家园,大家围坐在一起探讨真理,那氛围,想想就很神圣。
二、大学的灵魂:知识的传播与创新。
书中最让我感触深刻的,就是对大学使命的阐述。
大学啊,它可不是个简单的培训机构。
金耀基先生说,大学既要传播知识,又要创造知识。
就好比是一个厨师,不但要把已经做好的美味佳肴(既有知识)分给大家吃,还要自己研发新的菜品(创新知识)。
老师站在讲台上,可不是简单地把书本上的东西念一遍,而是要把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都传授给学生。
而那些教授们,还得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不断地挖掘新东西,就像探险家在未知的领域寻找宝藏一样。
这让我对那些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的教授们,又多了几分敬意。
而且啊,大学传播知识的方式也很独特。
不是那种生硬地塞给你,而是像春风化雨般,让你在各种讲座、讨论课、学术交流中慢慢吸收。
我就想起我们学校的一些讲座,有时候讲的内容我一开始都不太懂,但是听着听着,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这就是大学的魔力吧,它能让知识在不同的头脑之间跳跃、碰撞,然后产生新的火花。
三、大学人的角色:老师、学生和管理者。
说到大学,肯定离不开大学里面的人。
老师在金耀基先生的笔下,那是大学的灵魂人物之一。
好的老师就像灯塔,指引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
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学问,还得有高尚的师德。
我就碰到过这样的老师,他对专业知识的热爱简直能感染我们每一个人,上他的课就像在听一场精彩的故事。
学生呢,可不是来大学混日子的。
我们是大学的活力源泉,就像一颗颗种子,在大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汲取营养,等待着长成参天大树。
大学之理念读后感近年来,读书之风愈加兴盛。
特别是在全球资讯互通、知识传播高速发展的时代里,读书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载体,随着几乎所有行业都在探索更加高效的方式去吸收和再利用知识,在此种背景下,大学之理念的出版具有特殊意义。
作为一部重要著作,《大学之理念》通过对于这个充满着想想、态度、精神和思维体系的高等机构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给人们梳理出了一个关于高等教育和创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们理解所谓的大学理念,从而以此去拓展,提升自己和社会的发展水平。
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大学之理念”所包含的丰富性和深度。
这本书登高远视,深入剖析大学如何成为文化和思想传承的载体,以及其在社会逼迫中发挥的作用。
这让我从另一种角度去寻找大学的存在价值。
相信在这个阐述和解读的过程中,各类读者都能找到自己与书中思想相契合的东西。
《大学之理念》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对读者来说是提升个人素质和社会认知度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洞悉高等院校的根本的目的和方向,把握途径和方法,学会如何去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而使得个人能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环境中立足发展,有助于更好的解决社会热点和重大问题。
另一个就是对于教育体制的思考和借鉴。
作为一种社会造就出来的教育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智力和人才密集的时代里面,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大学的校训和办学理念,对于学院的一个发展方向和整体形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此外,读完这本书后,我也从中获得了一些个人的思考和观点。
首先我觉得,大学的校训、办学理念和教学特点无论何时都是探究人性和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大学的存在意义不止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成为一个科研机构,更重要的是把握社会核心价值和修炼学科基本素质。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到大学与学生的关系。
虽然现代社会强调多元化和平等的教育方式,但是从大学本身的特点和存在意义来看,学生应该是大学的主角,完全不能削弱学生的基础与创造能力,这会导致大学的整体价值降低和学科水平下降,应该引导学生形成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思维方式。
读《大学之理念》有感_读后感_模板读《大学之理念》有感高辉暑期炎热,在家读书不失为让人心静的选择。
于是,买来学校暑期读书推荐书目之中的《大学之理念》细细品读。
《大学之理念》的作者是金耀基,他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对中国社会与文化、国内外大学、知识等方面均有深刻理解,在此方面的建树甚高。
这本书中,对大学的性格、大学的世界精神、剑桥书院制、大学之功能与大学生的责任观、以及大学教育的定性这些方面阐述了大学的理念。
有幸读到此书,也是感想颇多,使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大学的本质金教授在书中提到,“大学越变得重要,就越需要对大学之理念与功能作反思。
不夸大地说,大学之发展方向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文明之性格。
”在目前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在大学里学到什么也正是大学的本质所在。
“一个大学生应该对人类知识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自己民族的学术文化有一基本的欣赏与把握,同时,他应该养成一种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一种对真理、对善、对美等价值执着的心态。
”大学的本质,一直以来都被不断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大学应该是一处清净之地,帮助学生习得知识,储备能量,建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场所。
二、剑桥的书院制书中提到剑桥的书院制,“书院是剑桥的灵魂,老少居其一堂,朝夕切磋,不仅有利于校园学术气氛的培养,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
”剑桥给予学生的是时时刻刻都能实现师生相互切磋、交流、学习的场所。
在这一点上,暑期刚刚开始时,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中,谢守成教授介绍到华师大的“三个午餐会”,学生可以直接与校领导、教授、青年教师面对面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形式活泼,倍受学生欢迎,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建立一个自由的沟通平台。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平台真的很有必要,不论是剑桥的书院制,还是华师大的午餐会,都是保持大学的本质,帮助大学增强办学质量的好办法。
而且不是任由浮躁的社会风气横行于大学校园内。
现在我们的老师,很多都是上完课就走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除了上课之外,很少有与老师交流沟通的机会,你讲、我听,效果真是令人堪忧。
加之,现在大学生的生理或者心理上都别具特点,遇到的问题更多,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他们也更加希望老师能给予更多生活、学业、创业发展、人生价值实现等等方面的帮助。
哪怕是引导学生读那些书、读这些书有什么收获等等都会显得有价值,也都是加强师生沟通的好方法。
这也是我们学校在升本转型后着力考虑的地方,不进则退,故步自封,那如何做好转型,办好本科院校。
三、即产即用的知识工厂金教授指出,大学已经不是象牙塔了,而是“即产即用的知识工厂”,像一个服务站一样。
市场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这样社会化、市场化的大学,实在不利于大学保持独立的学术之地。
同时,教学也像流水线一样,上课,下课,考试,毕业,而成品的质量呢?学生不是产品,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个性,有思想,有主见,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氛围里学生实在无法潜心学习,也更不会感觉到自己是被精心培养的。
“大学应该紧守住她的大门,她应该有力地保护一个‘不真世界’的存在。
只有在一个‘不真世界’里,青年才能有梦,学人才能有梦,大学是孕育伟大之梦的地方。
”我认为,针对目前我校转型期的重要阶段,在学生求学的四年内,应该给学生创造纯粹、安静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习得知识,增长智慧。
而不是过早的让学生走出教室、图书馆或者是实验室,为了那点眼前的所谓利益,而放弃遨游书海的机会。
远离浮躁,踏实学习,建构自己强大的智慧宫殿。
这对于学生一辈子漫长的人生来说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一点拙见,与各位分享,共同学习。
作者简介:高辉,男,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化工食品学院学工办主任。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学会生存对于“学会生存”这四个字,我觉得我做的不算差,可当我认真地阅读完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后,我马上觉得惭愧起来,“学会生存”我真的不够格,真的不懂得它的含义。
鲁滨孙流落到荒岛,适应了这个极其恶劣的环境,而我呢,我不能,在现在这个幸福、舒适的环境中,我早已学会了依赖、懈怠和安于现状。
鲁滨孙独立建造了房屋、种植放牧,靠自己的劳动养活了自己。
而我呢?我不行,我们现在根本不用建房、种菜、放羊,很多人已经帮我们做了这些,我们只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罢了。
鲁滨孙用自己的智慧、勇敢地救出了同伴,和他一起生活。
而我呢,我不能,现在的生活中的困难,父母和其他人总帮助我度过难关,已经成为“小皇帝”的我们,也早已习惯了安然接受别人的关爱,早已淡忘了要与人合作。
比着比着,渐渐不敢比了,越比越惭愧。
我对“学会生存”也有了新的认识。
学会生存,就要与所追求,有目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好好珍惜;学会生存,就要自强,我们不能畏惧困难,要顽强的面对他,经历挫折,也是收获一种精神财富;学会生存,就要自立,不再依赖别人。
学会生存,就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超越。
人不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顽强地面对,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积极的态度,那么,就会像鲁滨孙一样,是个永远的胜利者。
2011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今天在老师的建议下,看了看《感动中国》(本人十年以来第一次好好地看~~~)却是是被感动了......原来的时候老师让写读后感,我都是应付差事而已,但这次我经过思考后还是写这么一篇日志。
个人感觉这个节目办的还是很有意义的,央视还不愧为一个大的电视台,做出的东西还是深刻感人的,而且个人发现真是滴水不漏啊,,,和我国政治也有隐秘的关系~~少数民族通知、台湾同胞纷纷上榜啊!!不过个不重要,节目真正的意义也正是“感动中国”吧。
把这些事迹仅仅限制在作文素材中也真的是太太太狭隘了,这些人和事都不是一些材料可以说完的,节目的真正目的不是让我们考生浅显的引用而已,而是要引发我们的思考,使各界人们都受到感动与启发,让我们思考我们该如何做。
虽然每年只有十个人,但是经过今年的认真观看,个人感觉在发人深省方面也可谓是滴水不漏,讲述的是个人的或群体的感人故事,但是真正的用意是要警醒、告诫、示范给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
从退休干部杨善洲到那位刚正不阿的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告诫的是那些官员,给广大身在官位的共产党人做示范,什么叫人民公仆。
而一个个关心教育的那几位获奖人,且一白放礼老人最让我感动。
吴孟超则是告诫全国无数身为医者要做真正的白衣天使!孟佩杰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事真正的孝道!刘伟的事迹激励这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活下去,这样会让自己更精彩!“最美妈妈”吴菊萍为我们树立的一座“见义勇为”的丰碑,希望我们人人在遇到需要见义勇为是要抱有的信念“我们相信我们的选择是对的,我们拒绝袖手旁观”!这一个一个的故事看似随意编排,确实是对现在社会很多让我们不齿的行为最好批驳,每个人的世纪都是对社会丑恶的痛斥,在袖手旁观、贪污腐败、道德沦丧中,我们看到了丑恶的国人,在我们的质疑、唾骂、反抗中,仍然有这样那样的丑恶发生,但感动中国的人物却是给我们刮来一阵清风,让我们沐浴在美德之中。
虽然精神上的触动没有什么强制力,但是在这些感人事迹下,怎能不激励我们勇敢的奉献自己呢?我觉得这两个小时是很有意义的,使我的精神得到鼓舞,为自己找到许多道德的模范,人生的标杆,他们的事迹都是普通的,积微小成伟大的事业。
我们都在细小处体会到伟大的人格,“草根”情结应该是我们共同所珍藏的,小人物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是给全社会带来的一种示范却是影响深远的!我再此向十年以来的每一位获奖者致敬,向无数和他们一样但却不为我们所知道的人们致敬!!十个名额中,,有四个都是无私支持教育的,我在感动的同时,也看到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祖国的接班人的殷切希望。
但是我觉得,这些事情是不是本来就不应该发生?为什么那么多孤儿要靠福利学校,还需要志愿者来教?(读后感)贫困给学生生不起学,还要社会的捐助?盖小学要自己筹款?这一切一切都让我想到了教育体制问题,如果国家有健全的制度来保障,中央全力关心,督促地方机关,而不是让地方政府看自己的财力量力办教育的话,很多事情都是不会出现的。
中国看似繁荣飞的教育背后,在我看来隐忧有很多啊,看到那些麻风村的孩子,从来都没小学毕业,我们为什么还舔着脸说普及了义务教育?看来如果没有张平宜,那麻风村永远就成为一个教育的孤岛,普及教育的春风永远吹不到那里!!高考公平?我在这里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看过《教育能改变吗》这个纪录片后,我觉得高考不仅是个人努力的比拼也是财力的比拼啊!城市的孩子家长有足够的财力为自己的孩子请家教,老师单独教,各种课外班,先不说孩子们累不累,这样的话有老师指点,还有自己的努力,成绩是会上去的。
而农村的孩子,贫困生呢?自己在努力,也缺少不在学校的强化与点播,,竞争力自然下降,再加上迫于生计不上大学的更是不计其数。
这就是为什么大学学生城市的孩子还是多于农村的一个原因吧。
高考是要改革了,不仅是形式上要多样(这个我抱怨很多了)。
而且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还需要社会努力,体制健全。
让我们的求学之路只是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加上金钱的作弊,能让所有人能在公平的起点上竞争。
祝愿《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很好的施行,我们的未来的发展也希望体制的变革,政治改革积重难返,我不希望教育改革也是这样,不然会耽误很多很多莘莘学子的!!!!用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困难——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六(5)班吴语晨指导老师:赵丽寒假里,当我读完《鲁滨逊漂流记》这个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时,我被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的传奇经历所震撼,被他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所折服。
1659年9月30日,鲁滨逊在与同伴们一起出航去南美洲探险时,不幸遭遇风暴触礁,除鲁滨逊外,船上无一人幸免。
鲁滨逊被海浪冲上了一座小岛,从此孤身一人生活在这荒无人烟、远离大陆的孤岛上。
在克服了开始的悲观与绝望之后,他凭借自身顽强的毅力和勇气,与大自然展开了英勇卓绝的斗争,终于在岛上生活了28年后,被一位船长所救,回到了大陆。
在荒岛上独自生活了28年,相当于10220天,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鲁滨逊是凭借什么力量克服遇到的种种困难呢?我通过阅读,发现鲁滨逊身上具备了这样一些可贵品质:他很坚强,很乐观,不轻易放弃,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比如当他刚流落到荒岛上时,面临困难和不幸,并没有悲观失望,像死神认输,继而失去活下去的勇气,相反,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都列举出来,以此来激励自己,战胜困难。
他说”我陷在一个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但我还活着,没有像我同船的伙伴们一样,被水淹死。
我与人类绝隔,仿佛一个隐士;但我并未因没有粮食饿死在这个不毛之地。
我没有衣服,但我是在一个热带气候里即使有衣服也穿不着”这表现了他的乐观精神。
除了乐观,坚强执着的精神也是他能克服困难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