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6
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具有了新的特征,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Internet网络和通讯技术等资源,创建具有地方化、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积极扮演新的角色,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师角色转变
21世纪已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角色,已不够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首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才能做到培养真正的人和真正培养人。那么,教师的角色要变什么,怎么变,变到什么程度呢?为此,结合本人的经验点滴,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究,希望能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借鉴、优化教学。
社会学家们将教师角色界定为三种类型:一,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二,教师角色即教师的社会地位;三,教师角色即对教师的期望。本文论述的教师角色转变主要针对第一种类型。我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可以从教师的备课角色、课堂角色、反思角色以及角色转变误区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教师备课角色的转变
备课,是每一位教师讲课之前都必须完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教师的备课已不再是单独备“怎样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备“怎样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应转变自己的备课角色,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学生的需要。
1、变教材执行者为课程的组织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信息时代教育中,除了教材,还有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和通讯技术等丰富的资源,加上统一教材的内容往往具有普遍性、基础性,对每个地区的学生存在着很多的差异。这时,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要求自主选择知识载体和教学资源,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课件,促进课程向地方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方面发展,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拓展延伸的内容比教材内容还要多,同时还须合理使用多媒体网络与课件进行教学。可见,教师要变为课程组织和教学研究的主体。
2、变单一的书写教案者为多样的备课制作者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要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随着各种资源的出现,教师备课的方式不只是传统的书写教案,灵活结合实际制作形象生动的课件、直观易懂的教具,有选择地写课堂实录、教学片断、教育随笔、教育随想甚至教育评论等,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淋漓尽致,这将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现代教学中,经常提倡多媒体教学,实施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正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例如,我在教学信息技术课的Flash绘画及动画制作时,经常使用自制教学视频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掌握每一步操作;在教学金山文字的排版时,用语文课中诗画并茂的课件以及现实中的壁画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学习图文混排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诗画审美能力。
3、充当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角色
在多媒体计算机、Internet网络和通讯技术的现代教育中,要求教师的技术与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必须与时俱进,要求教师要树立一种创新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同时自己要学会在网上查找信息,能够设计开发先进的教学资源和资源集成,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因此,教师需要以丰富的工具来支持各类媒体对象的创作和合成,并将它们融于教学活动中,为学习者创设必要的,最佳的学习环境。其次,教师要根据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差别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为学习过程中满足每一位学习者的需要,帮助学习者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意义建构作准备,从而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周平儒《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二、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各种媒体的出现,要求教师既要熟练掌握各种现代化设备的使用,还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方法、新特征。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变化实际,灵活扮好课堂的角色,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1、变主导者为引导者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常是“主演+导演”式的教师主导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习,传统的课堂,重结果,轻过程,忽视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过程和应用过程。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那么,应该引导什么,怎么引导,引导到什么程度呢?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中,“愤悱”和“启发”揭示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相互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激活起来;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
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教师要引在关键处、引在抽象概括处、引在知识的联系处、引在加深理解处、引在知识的运用处。
例如,在学习查找文件时,我先让学生竞赛猜二个谜语,但学生一个猜了出来,另一个猜不出来。我说:“同学们想知道第二个谜语的谜底吗?”同学们响亮的回答“想!”。这时,我引导说谜底就在大家的电脑里面,看谁最先找到?(上课前我先把谜语和谜底发放在学生电脑的文件夹里)然后让学生带着兴趣,小组竞赛去找谜底,这便使课堂活跃起来了;接着,请找到谜底的同学来介绍查找方法;最后,加以总结及练习寻找一些有趣的图片、动画片或小游戏等,学生在快乐中也就掌握了查找文件的方法了。
“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别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变传授者为参与者、协作者和促进者
在技术支持的环境下,由于知识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学生懂得的,教师并不一定都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参与学生的学习与讨论,与学生一起学习,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变传授者为参与者、协作者是一种必然。学生在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多元智能以及培养学习兴趣等方面,必须依靠教师的促进和鼓励,因此,教师的促进角色成为角色特征中的核心。
如在学习金山文字软件中插入图片教学时,我先利用广播系统让学生欣赏一些图文综合处理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美景等。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哇……好漂亮哦!”“怎样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这时我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我们学的软件‘金山文字’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的更好。”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真正促进了学生的激情。接下去,再引导小组协作去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也就达到教学的目标了。
3、变教学管理者为情感的支持者
信息化、数学化时代的发展使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性。为此,教师要理解、信任、同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开展平等对话,才能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例如,在课堂上,发现违反纪律的学生,用特殊的眼神给予警告或客观的指出,利用课后时间再对该学生进行教育往往比当场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4、变信息的提供者为信息的咨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