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缴、少交税款的账务处理【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2
事业单位易遗漏的纳税事项及其会计处理分析事业单位在纳税事项上易遗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增值税的适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一般纳税人应按照法定税率进行增值税申报和缴纳。
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多数与公益事业相关,其销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大多属于免税或者减免税范畴,因此很容易忽视增值税的申报和缴纳工作。
根据税收法规,事业单位也需要对其应税行为进行申报和纳税。
为了避免漏报、误报和滞纳,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税收法规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增值税的申报和缴纳工作,确保增值税的合规性和及时性。
事业单位易遗漏的纳税事项之一是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和申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事业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所得应当按照法定税率进行纳税。
由于事业单位的盈余多数用于公益事业的支出,其盈余额较大时才需要纳税,这就容易导致事业单位忽视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和申报。
实际上,事业单位也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期限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否则就会触犯税收法规,面临滞纳金和罚款的风险。
事业单位易遗漏的纳税事项之一是其他与税收有关的法定申报事项。
除了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之外,事业单位还需要按照法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提交、税务证明的申请和取得等税收相关的申报工作。
这些申报事项虽然并不直接产生税款,但是却对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税务合规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事业单位必须依法履行这些申报义务,以免因为疏忽而引发税务风险和纳税纠纷。
针对上述易遗漏的纳税事项,事业单位在会计处理上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规避风险和确保合规。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和纠正因为疏忽而导致的漏报、误报等问题。
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税收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和了解,确保全面掌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其他税收相关事项的申报和缴纳要求,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经营。
事业单位应当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及时咨询和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和法规,尽量避免因为对税收政策和法规的不了解而导致的纳税风险。
事业单位易遗漏的纳税事项及其会计处理分析
事业单位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在纳税方面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和要求。
以下是事业单位易遗漏的纳税事项及其会计处理分析:
1. 增值税
事业单位通常不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因此可能会忽视增值税的申报和缴纳。
如果事业单位有购买进项税额,应按规定进行增值税的申报和缴纳,以确保遵守税收法律法规。
会计处理方面,应当在会计凭证中增加增值税的应交税金科目,并按时缴纳。
2. 所得税
事业单位通常享有免税或减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但仍然需要按照规定进行所得税的申报工作。
易遗漏的纳税事项包括租赁、出售资产取得的收入以及与非事业性经营相关的收入。
会计处理方面,应在会计凭证中增加所得税的应交税金科目,并按规定进行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
3. 土地使用税
事业单位在使用国有土地时,需要缴纳土地使用税。
易遗漏的纳税事项包括土地使用税的计算和缴费。
会计处理方面,应在会计凭证中增加土地使用税的应交税金科目,并按规定进行土地使用税的申报和缴纳。
事业单位易遗漏的纳税事项主要包括增值税、所得税、土地使用税、资产税以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
在会计处理方面,要及时增加相应的应交税金科目,并按规定进行申报和缴纳。
事业单位应密切关注税务政策的更新和变化,确保及时了解纳税义务和税率变动,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合规。
事业单位易遗漏的纳税事项及其会计处理分析事业单位在纳税事项中容易遗漏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1. 资产转让所得税:事业单位在资产转让过程中,如出售固定资产或长期投资,产生的所得需要缴纳资产转让所得税。
事业单位经常会忽略这一项税费的缴纳,或是对于转让的资产计算错误,导致未缴纳或缴纳不足。
会计处理方面,应将资产转让所得纳入当期损益表,并按照相关税法进行计税,增加应交税费的金额,同时记入当期利润和财务费用。
2. 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事业单位应为其员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费。
由于管理不善或是工资核算错误,事业单位可能会忽视这一项费用的缴纳。
会计处理方面,应将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费纳入当期工资、薪金和福利支出,并计提相应的预提费用,在支付工资时扣除员工个人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费。
3. 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事业单位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可以抵扣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减少应纳税额。
由于对增值税政策的理解不足或是发票管理不善,事业单位往往会忽略这一项税额的抵扣。
会计处理方面,应将增值税的进项税额记入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项中,同时将其记入当期损益表,并计提增值税的应交税费。
4. 减免税款:根据相关税法规定,事业单位有时可以享受一定的减免税款。
事业单位在申请减免税款时,可能对相关政策不了解,或是缺乏必要的申请文件和证明材料,导致减免税款的机会被忽视。
会计处理方面,应将减免税款纳入当期损益表,并将其减少应交税费的金额。
对于这些易遗漏的纳税事项,事业单位应加强纳税政策的学习和了解,做好相关的会计核算和申报工作。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审计和税务审计的监督,确保纳税事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纳税人未缴或少缴税款被查补税款的会计处理阴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纳税人未缴或少缴税款被查补税款的会计处理辽宁辽东学院田淑华在实际工作中,纳税人未缴或少缴税款有许多原因。
税务掌握不准确,以为不确认收入就不应该有销项税额。
这就造成机关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在纳税人未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对纳了企业未缴或少缴增值税,但未影响损益的情况。
税人进行补税、加收滞纳金和罚款。
由于纳税人少缴的税款涉税务机关在税务稽查中发现该问题,根据《税收征收管理及的税种较多,有的税种影响损益,有的税种只影响现金流量法》的规定,将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增值税及相关的城市维不影响损益,同时还可能存在会计核算错误,因此,在补缴税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滞纳金,并处以罚款。
企业对查补的款及支付滞纳金和罚款的同时相关会计处理也比较复杂。
笔增值税应通过“增值税检查调整”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并对会者结合实际情况,归纳出不同情况下纳税人由于未缴或少缴计核算进行更正。
由于查补的增值税不影响损益,则不需要进税款被税务机关查补税款的会计处理,期望对实际工作有所行会计利润的调整。
帮助。
例1:某企业自建工程领用产品一批,成本1<>0<>0<>0<>0<>0元,市一、企业未缴或少缴增值税,但未影响损益场售价2<>0<>0<>0<>0<>0元。
该企业会计处理为:借:在建工程1<>0<>0<>0<>0<>0企业未缴或少缴增值税,但未影响损益的情况,主要是指元;贷:库存商品1<>0<>0<>0<>0<>0元。
企业的资产发生转移,但所有权属未发生变化的情况,如企业税务机关在税务稽查中发现该笔业务核算错误,未缴增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tips】本文是由梁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值得借鉴学习!
【老会计经验】未缴或少缴增值税的财税处理
企业未缴或少缴增值税,但未影响损益的情况,主要是指企业的资产发生转移,但所有权属未发生变化的情况,如企业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2008年10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明确规定,资产转移但所有权属未发生改变的情形不确认收入,只按成本转账,没有产生所得,不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于增值税,如果转移的是存货,则涉及增值税的进项税额转出和销项税额的问题。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明确了视同销售的情况,即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应该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
对于以上移送资产未发生所有权属改变的情况,相关的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不确认收入。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对税法掌握不准确,以为不确认收入就不应该有销项税额。
这就造成了企业未缴或少缴增值税,但未影响损益的情况。
税务机关在税务稽查中发现该问题,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将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增值税及相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滞纳金,并处以罚款。
企业对查补的增值税应通过“增值税检查调整”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并对会计核算进行更正。
由于查补的增值税不影响损益,则不需要进行会计利润的调整。
【例】某企业自建工程领用产品一批,成本100000元,市场售价200000元。
该企业会计处理为:借:在建工程 100000贷:库存商品100000税务机关在税务稽查中发现该笔业务核算错误,未缴增值税34000元。
税务机关责令该企业补缴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并根据具体情。
事业单位易遗漏的纳税事项及其会计处理分析首先是增值税方面。
事业单位根据税收法律的规定,对从事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和转让不动产等纳税行为需缴纳增值税。
事业单位可能忽视了以下几个纳税事项。
1. 抵扣境外增值税:事业单位在与境外企业进行跨境交易时,可能会支付境外增值税。
这部分增值税可以通过抵扣方式进行退税,但事业单位往往缺乏对这个规定的了解,可能会忽视申请退税,导致资金的浪费。
2. 零税率销售:事业单位对出售的某些特定商品或服务可以享受零税率销售政策,即销售额为零税率。
因为不熟悉相关政策或程序复杂等原因,事业单位可能会遗漏对这部分销售额的申报,导致缴纳了不必要的增值税。
针对上述问题,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增值税相关法规的学习和了解,确保对可抵扣境外增值税、零税率销售和进口等纳税事项的申请和申报。
其次是企业所得税方面。
1. 非营利性事业收入:事业单位通常从承揽委托或提供服务获得收入。
根据税收法律规定,非营利性事业收入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免税的。
由于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复杂性和条款的变动性,事业单位可能会忽略了对这部分免税收入的核实和申报,导致缴纳了不必要的企业所得税。
2. 捐赠收入:事业单位通常会接收社会捐赠,这部分收入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由于对相关法规不熟悉或捐赠者提供的证书不齐全等原因,事业单位可能会错过享受税收优惠的机会,导致纳税金额增加。
最后是印花税方面。
1. 合同中的印花税:事业单位通常会签订各种与经营相关的合同,根据税收法律规定,这些合同需要缴纳印花税。
事业单位可能忽视了合同中存在的印花税,导致未按规定缴纳税款。
事业单位易遗漏的纳税事项主要包括境外增值税的抵扣、零税率销售和进口、非营利性事业收入的免税、捐赠收入的优惠、合同中的印花税和捐赠合同中的印花税等。
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相关税收政策的学习和了解,并制定相应的会计处理措施,以避免纳税风险和资金损失的发生。
事业单位易遗漏的纳税事项及其会计处理分析事业单位在纳税事项方面易遗漏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 资金收入来源不清晰:事业单位通常有多种收入来源,包括政府拨款、服务收费、捐赠款等。
但是由于收入来源的多样性,很容易导致某些收入被遗漏纳税。
一些事业单位可能忽略了自主创收的部分收入,未进行纳税申报。
对于这种情况,事业单位需要及时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收入来源的准确记录,并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申报。
2. 免税政策适用范围认定不清:事业单位可能会根据相关法规规定享受一些免税政策,如免税进口设备、免税捐赠款等。
但是由于对免税政策适用范围的认定不清,事业单位容易遗漏某些免税项,导致纳税申报不准确。
事业单位需要了解相关的免税政策,明确适用的范围,并在纳税申报时按照规定进行申报。
3. 间接税税负计算不准确:事业单位在纳税申报时需要计算间接税税负,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
但是由于税负计算的复杂性,事业单位很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现误差,导致申报的税负不准确。
对于这种情况,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内部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纳税申报能力,确保税负的准确计算。
在资金收入来源不清晰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会计信息系统,完善收入核算,确保收入来源的准确记录。
事业单位需要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相关收入的纳税规定,确保纳税申报的准确性。
在免税政策适用范围认定不清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应及时了解相关的免税政策,并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明确适用范围。
在纳税申报时,事业单位需要清楚地将符合免税政策的项进行单独记录,并按照规定进行免税申报。
事业单位易遗漏的纳税事项及其会计处理需要事业单位加强对相关纳税规定的了解,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纳税申报能力,确保纳税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事业单位易遗漏的纳税事项及其会计处理分析事业单位作为纳税主体,其纳税事项和会计处理需要高度重视和严格遵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易被忽视的纳税事项,导致税务风险增加。
本文将就事业单位易被遗漏的纳税事项及其会计处理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相关单位的重视,并加强相关纳税事务管理。
一、事业单位易被遗漏的纳税事项1. 交纳个人所得税事业单位在向工作人员发放薪酬时,往往容易忽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
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所有取得报酬的自然人都应当依法纳税。
事业单位在支付工资薪金前,需要先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的金额,并在发放薪酬时及时进行代扣代缴。
否则,将面临个人所得税未缴纳的风险,造成不必要的财务和税务风险。
2. 资产处置所得税在事业单位日常运营中,可能涉及到资产的处置,如不动产、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等。
而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资产处置所得税的纳税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资产处置所得应当纳税。
事业单位在处置资产并取得处置所得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计算处置所得税,并及时依法缴纳。
否则将面临资产处置所得税未缴纳的风险,带来不良后果。
3. 跨地区税收申报事业单位若在多个地区从事经营活动,就需要关注跨地区税收申报的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相关规定,涉及多地纳税的事业单位需要分别向各地税务局进行税收申报,并按规定履行纳税义务。
但在实际操作中,跨地区税收申报的事项往往被忽略,导致可能产生的税收风险。
1. 交纳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事业单位在交纳个人所得税时,需要做相应的会计处理。
具体操作包括计提应交所得税费用、设置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的应付账款、记载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凭证等。
在会计处理中,需要注意将个人所得税费用及时计入成本、费用或损益,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 资产处置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对于资产处置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事业单位需要在税务核定处置所得税的金额后,计提应交资产处置所得税费用,并设置相应的应付账款。
1、如果是补交以前年度的所得税(1)做提取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所得税(2)结转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补交税金分录借:应交税金--所得税贷:银行存款2、如果是补交本年度的所得税(1)做提取分录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所得税(2)结转分录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3)补交税金分录借:应交税金--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相关的收入、成本也需做调整。
2009-01-21 09:32 补充问题谢谢老师详解,如果是企业08年瞒报收入,相关收入的调整分录应怎样做呢?是不是还要补交增值税呢?如税务局没要求补增值税呢?1、如果08年瞒报收入,也就是说会计帐没有登记收入,帐务处理(1)补作收入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2)补作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或产成品)2、补作收入就要缴纳增值税。
补税账务处理】补缴往年税金的账务处理方法和技巧【补税账务处理】补缴往年税金的账务处理方法和技巧有不少企业对税务检查出的往年税金补缴不做账务调整,导致出现很多问题:一是诱发新的会计核算不实。
补缴往年税金本来就是税务机关对企业以往年度错漏税金作出的税务处理,如果企业不按照会计核算及税收征管的有关规定,及时把查补的往年税金账务调整过来,就会造成新的账证差错。
二是容易造成纳税混乱。
对税务机关查补的往年税款,如果企业只补缴税款,不将企业错漏的账项纠正调整过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会计难免会遗忘,分不清楚哪些事项已纳过税,哪些事项未纳税,会有意无意地把补缴的往年税款抵顶当年税款,导致“明补暗退”少缴税款,造成国家税收流失。
另外,也容易造成重复征税的现象。
不管出现哪种现象,都会给企业或国家的利益造成损害。
三是容易影响税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每一次税务检查,都要耗费税务人员和会计人员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企业不及时把账务处理好,势必会对已检查的事项再次检查,浪费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
事业单位易遗漏的纳税事项及其会计处理分析一、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税事业单位因工程建设、改造、租赁及不需要时出售所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应当缴纳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税。
对于易忽视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会计处理措施:1. 记载为其他应付款,按照规定缴纳税款后进行核销。
2. 记载为预收款项,按照规定缴纳税款后进行账务调整。
二、劳务报酬所得税事业单位从外部获取的劳务报酬所得,应当缴纳劳务报酬所得税。
易遗漏的纳税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忽视支出与劳务报酬相关的证据,导致未主动扣缴所得税。
2. 扣缴所得税时,没有按照规定及时缴纳税款。
对于以上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会计处理措施:1. 在劳务报酬支付时,直接计提扣减劳务报酬所得税,确保在税源付款时及时缴纳税款。
2. 如发生未及时缴纳的情况,应当将其纳入应交税费科目中,并按照实际支付的税款进行确认。
三、资产损失的会计处理事业单位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
由于管理不善,容易出现盗窃、损坏、灭失等情况导致资产损失,而对于此类损失往往容易遗漏纳税事项及其会计处理:1. 对于固定资产的盗窃、损坏,应当及时报备公安机关,并编制《资产盗窃、损坏凭证》,根据实际情况确认损失金额;2. 对于无形资产的灭失,应当报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并编制《无形资产灭失凭证》,根据实际情况确认损失金额;3. 对于长期待摊费用的损坏,应当根据实际损坏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同时折旧计提金额减少相应比例。
四、捐赠收入的会计处理事业单位常常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而对于捐赠收入的会计处理往往容易出现遗漏纳税事项和会计处理的情况:1. 对于非货币性捐赠,应当按照实际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办理完税手续;2. 对于货币性捐赠,应当按照实际金额确认捐赠收入,并及时缴纳相关税款。
五、出售自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会计处理事业单位在自身业务范围内销售自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得,往往容易忽略纳税事项及其会计处理:1. 对于自产产品的销售所得,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增值税,并将销售收入记入应收账款中;2. 对于提供劳务的收入,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增值税,并将收入记入应收账款中;事业单位在纳税事项及其会计处理方面要加强管理,确保纳税义务的履行和会计处理的准确性。
赠送礼品代扣代缴个税的会计处理【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2017-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 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 企业在促销展业中赠送礼品区分不同情况确定是否代扣代缴个人所得说, 对于需要代扣代缴个税的礼品赠送, 会计处理是怎样的呢?一、理论处理:根据不同情况, 计入销售费用(如广告宣传)、管理费用(公关支出)等。
例如:某乳业公司(一般纳税人)在母亲节期间, 为树立品牌形象, 开展了赠送奶粉活动, 活动期间共赠送奶粉6 000箱, 每箱市场价格为105元, 实际成本60元。
会计处理:(1)结转成本:借:销售费用 467100贷:库存商品 36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7100(2)计提个人所得税, 收到款项并交税:借:其他应收款 12600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2600借:银行存款 12600贷:其他应收款 12600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2600贷:银行存款 12600实际操作在实际工作中, 赠送礼品的个人所得税, 往往不可能向礼品接受者收取, 故代缴的个税实际上还是由赠送礼品的单位承担, 礼品的价值也就成为税后所得。
会计处理的原则是代缴的个税随礼品本身所计入的会计科目入账。
上述例子的会计处理就变成:(1)结转成本:借:销售费用 467100贷:库存商品 36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7 100(2)计提个人所得税借:销售费用 12600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600后语点评:会计学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每一笔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基本理论的指导。
为此, 要求我们首先要熟悉基本会计准则, 正确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并在每一会计业务处理时遵循一般原则的要求。
会计学的学习, 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 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
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 通过分析实质, 找出核心要点。
从其他应收款发现漏缴税金的案例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其他应收款是指除了应收账款之外的一些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应收款项。
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其他应收款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有时也会存在一些风险。
本文将从其他应收款发现漏缴税金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该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案例描述:某公司作为一家小型企业,主要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务。
在年度财务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发现该公司的其他应收款账户中存在一些异常情况。
通过进一步调查,审计师发现这些异常情况是由于一些客户未按时支付货款,导致了其他应收款账户余额的增加。
然而,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未收回的货款中包含了一部分应该缴纳的税金。
问题分析:1. 应收款项管理不到位:公司没有建立规范的应收款项管理流程,导致了客户未按时支付货款的情况发生。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其他应收款中存在着大量的欠款,并且难以追回。
2. 税收管理漏洞:公司未能及时发现和核对其他应收款中的漏缴税金情况,导致了税收流失。
这不仅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还可能引发税务部门的罚款和调查。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该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进其他应收款管理,避免漏缴税金的情况发生:1. 建立完善的应收款管理流程:制定并执行一套规范的应收款管理流程,包括客户信用评估、合同签订、货款催收等环节。
通过提前预警和及时跟进,降低应收款欠款的风险。
2. 严格的税收管理:建立一个专门的财务部门或雇佣专业的会计师来负责税收管理工作。
核实其他应收款中的欠款是否包含了应缴税金,并及时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
3. 定期进行应收款调查:定期对其他应收款进行调查和核对,确保账户余额的准确性。
对于长期未收回的应收款,应及时采取追偿措施,包括法律手段(如起诉)、债务转移等。
4. 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对其他应收款账户的内部控制,限制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操作账户,避免内外勾结导致资金的非法流失。
5. 培训员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其他应收款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老会计经验】未缴少缴税款的追征期处理税款追征期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可以征缴入库的期限。
未缴税款是指纳税人没有履行纳税义务而未缴纳的应纳税款、扣缴义务人未解缴已扣缴的税款;少缴税款是指纳税人没有全部履行纳税义务只缴纳了部分税款而少缴的应纳税款、扣缴义务人未全部解缴已扣税款而少缴的部分税款。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明确规定了未缴少缴税款的追征期, 如法国规定4年, 属偷税行为的再延长2年, 英国规定为6年, 但对偷税和欠税犯罪的, 可以无限期追征, 对纳税人漏税的, 税务机关可以在20年内追征;美国可以无限期追征;日本、香港都规定为6年。
我国《税收征管法》第52条及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80条至83条也对税款的追征期进行了规定, 不同原因造成的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追征期分为四种情况:一、因税务机关的责任造成未缴少缴税款的追征期《税收征管法》第52条第1款规定,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 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 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 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这里, 税务机关的责任决定了税务机关是否可以加收滞纳金及税款的追征期。
对此, 实施细则第80条规定:税收征管法第52条所称税务机关责任, 是指税务机关适用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不当或者执法行为违法。
可见, 税务机关的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适用法律、行政法规不当;二是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违法。
所谓适用不当, 是指税务机关在应用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时, 应用的规定不对, 或者虽然应用的规定正确但在使用时发生错误, 导致纳税人未缴少缴税款。
所谓执法行为违法是指税务机关执法不规范, 在执法程序、权限、主体上发生了错误, 甚至导致无效执法行为的发生。
所以, 税务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执法中, 因能力不够未能发现或检查出纳税人少缴未缴税款的情况不能认定为税务机关的责任。
对税务机关责任造成的未缴少缴税款, 3年内可以追征, 但不加收滞纳金。
补缴所得税的会计分录补缴所得税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税项被漏缴或计算错误,需要补缴的情况。
当企业意识到漏缴或错误后,应立即进行补缴,并对其进行会计处理。
本文将为您介绍补缴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所得税。
所得税是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税法规定,根据其应纳税额计算并支付给国家的一种税收。
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将利润作为所得税支付给国家。
如果企业漏缴或计算错误,就需要及时补缴。
在进行补缴所得税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1.如果是漏缴所得税的情况,会计分录如下: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所得税2.如果是计算错误导致的所得税补缴,会计分录如下: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所得税需要注意的是,借:所得税费用的科目,一般是利润表的费用科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为借方科目;而贷:应交所得税的科目,一般是负债科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为贷方科目。
补缴所得税的过程中,会计人员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按照国家税务局的规定,补缴所得税的额度是根据漏缴或错误计算的税款来确定的。
因此,在进行会计分录时,应以实际补缴的金额为基础进行核算。
2.需要准确记录补缴所得税的时间。
在实际操作时,通常会在所需的税款支付前一段时间内进行计提。
因此,在确定补缴所得税的时间时,要结合实际操作情况,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操作。
3.会计人员在进行补缴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时,要与财务部门紧密合作,确保正确记录相关的会计科目,并填写相关的报表。
总结起来,补缴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包括借:所得税费用和贷:应交所得税两个科目。
在实际操作中,要准确记录补缴所得税的金额和时间,并与财务部门紧密合作,确保准确填写报表。
同时,也提醒各位会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遵循国家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补缴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和操作过程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只有及时进行补缴并正确处理会计分录,才能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合法性,避免可能的法律和财务风险。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可以打赏购买全文!本WORD版下载后可直接修改漏缴、少交税款的账务处理【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补交税款的账务处理
企业常会遇到漏缴或少交税款。
如果是税务局检查后涉及补税的,应当设置“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科目。
就增值税检查中涉及增值税补退税金的,在税务给开出的“增值税检查调账通知书”中逐笔进行调整,作为企业调整账户的依据。
1、补缴当年的增值税:
补缴当年的增值税及滞纳金罚款会计分录:
借:相关科目(根据补税原因而定)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营业外支出(滞纳金、罚款)
贷:银行存款
借方相关科目取决于补税原因,可能有很多原因,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例如1:应作销售而未作导致少记销项税额的调整分录:
借:应收账款(库存现金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例如2:将购买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非应税项目而多抵进项税额的调整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例如3:因取得假发票,虚开、代开发票以及其他不符规定发票须转出进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