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法律思想史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303.98 KB
- 文档页数:30
2023中国法制史课件第1章•中国法制史的起源•中国法制史的发展•中国法制史的影响•中国法制史的特点目•中国法制史的未来录01中国法制史的起源氏族习惯是氏族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范,贯穿于氏族成员生活的各个方面。
氏族习惯随着部落联盟的产生,出现了部落联盟习惯,其内容涉及联盟的组成、议事规则、军事行动、公共事务等。
部落联盟习惯原始社会的法律萌芽夏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即《夏禹刑》。
夏商周的法律制度夏朝法律商朝继承了夏朝的法律制度,又有所发展,形成了以“天罚”思想为指导的刑法体系。
商朝法律周朝将礼与刑相结合,形成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制定了《周礼》、《周律》等法律文献。
周朝法律春秋时期法律春秋时期各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如郑国制定《刑书》,晋国制定《范宣子刑书》。
战国时期法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立法,以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如秦国的《秦律》,楚国的《楚律》等。
春秋战国的法律制度秦朝法律秦朝实行法家思想,推崇法治,制定了一系列严刑峻法,如《秦律》等。
汉朝法律汉朝沿袭秦朝法律制度,同时重视儒家思想,制定了《九章律》、《越宫律》等法律文献。
秦汉的法律制度02中国法制史的发展立法特点这一时期的立法工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如重视法典的编纂和法律的系统化,强调法律的实用性和政治性,注重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加强皇权等。
立法背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需要,各朝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立法工作。
法律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如强调“礼法合一”,重视“以德治国”,提倡“公正至上”等。
魏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立法背景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立法特点隋唐时期的立法工作具有全面、系统、完整的特点,形成了以《唐律》为代表的法律体系,该法律体系包括了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内容,是中国法律史上的一部重要法典。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的法律思想第一节古希腊罗马时代背景及其法律思想特点一、古希腊时代背景及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一)古希腊的时代背景1.地理范围:“古希腊”指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岸数以百计的城邦。
2.政治结构:由拥有独立主体资格的自治城邦构成,这些城邦有独立的制定法律与政策的权力。
3.文化土壤:反思性的思考和论辩的哲学发达,政治学、伦理学、文学、美学丰富多彩。
(二)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上述政治文化特点反映到法律领域,呈现出如下整体性特点:“希腊法律”并不是一个严密的表述,指希腊语言和文化之下的居民定居的众多政治单位制定的诸多法典和规则。
不存在实践性的法律学科,也未开展法学教育,也不存在针对法律问题的专门著作和理论。
具体体现为:1.城邦主义色彩:“人是城邦的政治动物”—Aristotle2.自然主义倾向:自然法,倡导与自然相一致的和谐生活。
3.相当程度的自由主义:Eg.雅典的学派、学术思想和政治讨论。
4.尚未形成独立的法学: 法律思想是在讨论政治、伦理问题时被顺带讨论的,因而有“政治法律哲学”、“政治法律伦理学”的称谓。
二、罗马时代背景及其法律思想特点(一)古罗马的时代背景1.政治: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2.经济:简单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3.文化:基督教义的影响、“君权神授论”(二)其法律思想特点1.专制主义倾向强烈“皇帝的旨意具有法律效力”——乌尔比安2. 万民法的世界主义倾向3.罗马私法繁荣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法学阶梯》、《法学汇编》)、人法与物法4.实践性:与古希腊时期相比,注重规则制度的构建5.罗马法学家集团的形成:罗马五大法学家:盖尤斯、保罗、乌尔比安、伯比尼安、莫德斯蒂努斯第二节古希腊时期有代表性的法律思想一、法律的公开问题法律被刻上石头或青铜器以颁布,从其最为原始的方式,探索公开的意义。
一旦法律被刻在石头或青铜器上公开颁布,所有人都可以知晓和运用之,他们封闭的特权阶级所做的专断规定和解释。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的法律思想第一节古希腊罗马时代背景及其法律思想特点一、古希腊时代背景及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一)古希腊的时代背景1.地理范围:“古希腊”指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岸数以百计的城邦。
2.政治结构:由拥有独立主体资格的自治城邦构成,这些城邦有独立的制定法律与政策的权力。
3.文化土壤:反思性的思考和论辩的哲学发达,政治学、伦理学、文学、美学丰富多彩。
(二)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上述政治文化特点反映到法律领域,呈现出如下整体性特点:“希腊法律”并不是一个严密的表述,指希腊语言和文化之下的居民定居的众多政治单位制定的诸多法典和规则。
不存在实践性的法律学科,也未开展法学教育,也不存在针对法律问题的专门著作和理论。
具体体现为:1.城邦主义色彩:“人是城邦的政治动物”—Aristotle2.自然主义倾向:自然法,倡导与自然相一致的和谐生活。
3.相当程度的自由主义:Eg.雅典的学派、学术思想和政治讨论。
4.尚未形成独立的法学: 法律思想是在讨论政治、伦理问题时被顺带讨论的,因而有“政治法律哲学”、“政治法律伦理学”的称谓。
二、罗马时代背景及其法律思想特点(一)古罗马的时代背景1.政治: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2.经济:简单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3.文化:基督教义的影响、“君权神授论”(二)其法律思想特点1.专制主义倾向强烈“皇帝的旨意具有法律效力”——乌尔比安2. 万民法的世界主义倾向3.罗马私法繁荣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法学阶梯》、《法学汇编》)、人法与物法4.实践性:与古希腊时期相比,注重规则制度的构建5.罗马法学家集团的形成:罗马五大法学家:盖尤斯、保罗、乌尔比安、伯比尼安、莫德斯蒂努斯第二节古希腊时期有代表性的法律思想一、法律的公开问题法律被刻上石头或青铜器以颁布,从其最为原始的方式,探索公开的意义。
一旦法律被刻在石头或青铜器上公开颁布,所有人都可以知晓和运用之,他们封闭的特权阶级所做的专断规定和解释。
因而这里面透漏出了公布的意义表现在:1.法律规则作为指引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东西,必须被人们知悉,才能被践行和遵守,起到指引行为的作用。
2.对专断权力的限制二、制定法的地位:“一个叫做法律的主人”,法治观念的最初萌生。
法律的稳定性和恒长性极受推崇,可以修改法律,但是其条件和程序受到及其严苛的限制。
三、国家和法律的起源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因其本性而成为趋于建立城邦的造物,这种观念成为“社会契约论”的发端。
苏格拉底的死最为直接鲜明地诠释了西方的契约精神。
四、正当法律程序若一个人未经审判或定罪而被处死是一种暴行;雅典法官的宣誓包括兼听两造陈述;反对对一项指控进行两次审判。
五、法律与高级标准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先验的“自然”标准?其效力如何?雅典悲剧《安提戈涅》:自然法思想的萌生“这些法律不是出自宙斯,享有尘世之神荣光的正义,也没有颁布这些人类的法律,我并不认为你的命令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于你,一个凡人,竟敢俞樾诸神不成文的、且永恒不衰的法,它们的诞生不在今天,也非昨天,它们是不死的;没有人知道其在时间上的起源……”六、法治:法律的一般性权威是希腊各自由城邦的基本特质,古希腊的思想家信仰城邦的统治者应受制于城邦的法律。
“我们许可的不是人的统治,而是法律的统治。
”“我们应该注意到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Aristotle 《政治学》后世关于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的讨论都可以在亚里士多德的表述中找到理论支撑……西方法治观念的价值定向作用。
七、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关于法治的争论(一)柏拉图的观点:柏拉图崇尚“哲学王”治国。
他相信哲学家治国的智慧,园丁观念,认为法律是强者之所好;法律是刻板的,在应变方面存在局限。
在治国问题上,柏拉图的全部主张可以概念为“人治论”。
柏拉图在其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对法律治理社会持否定态度,而竭力主张贤人(哲学家)统治。
他说:在一个理想的国家中,最佳的方法并不是给予法律以最高权威而是给予明晓统治艺术、具有才智的人以最高权威。
他讥讽立法家们是可怜虫,他们“不停地制订和修改法律,总希望找到一个办法来杜绝商业上的以及……其他方面的弊端,他们不明白,他们这样做其实等于在砍九头蛇的脑袋。
”并说,用法律条文来束缚治理国家的哲学家国王的手脚是愚蠢的,就好像强迫一个有经验的医生从医学教科书的处方中去抄袭药方一样。
他之所以反对法治,乃是因为在他看来,法律绝不可能发布既约束所有人同时又对每个人都真正最有利的命令。
法律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准确地给社会的每个成员做出何为善、何为正确的规定。
当然,柏拉图晚年意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明确提出了法治国的方案,作为未来理想国的预选方案之一。
他说,每一个城邦都应该有法律的支配。
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处于从属的地位,没有权威,我敢说,这个国家一定要覆灭;然而,我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
(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应优于一人之治。
其理论基础如下:1. 人性论基础:普遍“恶性”——“感情、欲望、冲动”2. 认识论基础:众人智慧优越于一人的智慧柏拉图之后,其学生亚里士多德在认真思考“由最好的一人或最好的法律统治,哪一方面较为有利”这个问题之后,明确主张“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并对法治的内容及其作用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他说:“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法治之所以优于人治,是因为:第一,法治代表理性的统治,而人治则难免使政治混入兽性的因素,因为即使最好的贤人也不能消除兽欲、热忱和私人情感,这就往往在执政时引起偏见和腐败,而法律正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性的体现。
第二,法治是以民主共和为基础的,民主共和政制有助于消除危及城邦幸福与和谐的某些个人的情欲或兽欲,因为群众比任何一人更可能做出较好的裁断,多数群众与少数人比较不易腐败,正如物多不易腐败,大泽水多则不朽一样。
第三,法治内含着平等、正义、自由、善德等社会价值,推行法治也就是在促进这些社会价值。
正如他说:“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和自由相对的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
”第三节古罗马时期有代表性的法律思想一、西塞罗(Cicero)(一)法律的定义及起源法既不能由人民来决定,也不能由法官或国王决定,法律起源于自然,是人的本性、理性和神明的灵智相统一。
“法律是根据最古老的,一切事物的始源自然表述的对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分,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
”(二)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1.自然法主要特点:普遍性、永恒不变、不能取消、不能废止2.自然法主要内容:恭敬尊长、尊重神、尽忠报国、孝敬父母、知恩图爱二、古罗马法学家的法律思想(一)为特权和专制辩护:1.为罗马奴隶制的辩护:人法中对自由人和奴隶的划分2.为罗马皇帝的专制辩护:皇帝旨意的法律效力,皇帝在法律约束之外(二)法的概念:“法是正义、公平、公道的表现”:“法乃是善良和公正的技巧”——杰尔苏(三)法的分类:1.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自然法:“不是为体现立法者意志而产生的法”;“自然法永远是公正和善良的东西”——保罗;自然法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神明制定的,总是保持稳定和不变。
”——盖尤斯万民法:罗马人与其他所有民族共有的法;市民法:纯粹为罗马人民所特有的法律制度的总和,调整罗马公民个人关系。
2.公法与私法:乌尔比安提出: 保护公共利益,调整政治关系及国家应实现的目的VS.保护私人利益,调整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结语:请思考下面的问题: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法律思想的异同。
2.古希腊、罗马法律思想在整个西方法律思想历史中的地位。
3.在古希腊的诸多法律问题中,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引言:从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称欧洲中世纪,在这一时期,在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和法学领域中,神权政治理论主宰一切,成为观察和解释国家和法律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直到封建末期,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和法国的布丹才完全冲破神权政治的迷网,用人的眼光观察国家和法律问题,提出早期的资产阶级政治法律要求,代表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教学内容:第二章中世纪西方法律思想第一节中世纪法律思想概述一、中世纪西方社会历史全景图(一)欧洲中世纪分期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中古早期:封建制度和封建国家产生和形成时期,公元5-10世纪2.中古中期:封建制度和封建国家发展时期,公元10-14世纪3.中古晚期:衰落时期,公元14-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二)社会历史背景1.社会状况:封建主—农民、教会—世俗的对峙,战争绵延,处境悲苦。
2.意识形态:神学世界观统治一切。
中古早期神权政治统治;中期进行了宗教改革;晚期开始挣脱宗教迷惘。
二、欧洲封建社会法律思想特点——神权政治法律观(一)教父哲学教父学也叫教父哲学,是由奥古斯丁等一批基督教父创立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创立和阐述基督教义,包括:1.(圣父、圣子、教父)三位一体说2.“创世说”3.“原罪说”4.“天国报应说”/“末日审判说”(二)“君权神授论”国王的权力来自上帝的授予,王权不受教权的支配。
(三)神法神法实际上指的是基督教圣经,强调自然法和人法都是神法的派生,都要服从神法。
第二节中世纪法律思想中的焦点问题政教矛盾和冲突贯穿了整个西欧中世纪,对西欧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对于教会权与王权之间的这场尖锐复杂、旷日持久的斗争,我们将从中古西欧历史入手,分三个阶段来分析,以期能了解两者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和对西欧历史发展的影响。
在西欧中世纪的历史中,政教矛盾一直存在,政权与教权一直是此消彼长,处于激烈的斗争中。
开始,罗马教皇和神职人员总是从属于世俗的君主或领主的。
但到十一世纪末,其地位大大改观。
教会利用世俗封建主的相互格斗和厮拼而有力的增强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希求确立对整个欧洲的统治。
不过世俗的皇帝和君主们是不甘心充当教会走卒的。
他们对教会的支持与合作,说到底,无非是个利用。
所以,一旦他们感到教会势力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时候,便要采取断然措施相抗衡,以至于不惜诉诸武力,总之,在中世纪,教会权(神权)与王权之间的斗争是尖锐复杂、旷日持久的,二者之间的斗争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是五至八世纪的酝酿期;第二阶段是九到十三世纪,教权高涨,与政权形成对垒之势,期间教权达到颠峰状态,随后便开始由胜转衰;第三阶段是随着君主国家的形成和各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萌发,王权逐步得到加强,教权节节败退,王权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