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辅料进货检验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进货查验制度精选5篇进货查验制度篇一一、采购人员外出采购时,须做到按照有关规定索证、验证,严格查验食品质量和定型包装食品标签及卫生许可证或检验合格证。
二、每天有专人负责验收食品,并认真做好记录。
三、验收时,一看货源是否新鲜,有无异味;二看有无正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限(物品是否在保质期内)。
杜绝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无检验合格证明及卫生许可证厂商供应的食品进入食堂。
四、食品经验收合格后,再过磅、收货。
五、采购人员每天按制作的幼儿食谱进行采购,采购不到的'食品应经保健医生同意后方可更改。
进货查验制度篇二为了保证公司进购的原辅料符合食品标准,保证公司利益,使公司的运行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而制定本规定:1、采购人员采购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向供方索取其生产许可证的复印件(无需办生产许可证的产品除外)和与该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并交于品质部做好记录。
对于不能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品质部通知化验室,对要采购的原辅料根据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则采购,不合格则拒绝采购。
2、品质部负责对供方生产许可证等资质进行验证,并做好相应的验证记录和保管好相应的资质。
验证不合格或无生产许可证产品(无需办生产许可证的产品除外)禁止采购。
3、品质部如实记录所采购原辅料的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信息并做好归档管理。
4、对于审查发现虚假信息的原辅料应立即停止采购。
5、对于资质齐全的供方,生技部按计划采购其提供的物资。
6、物品采购进厂后,按《检验管理制度》中原辅料的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并由化验室做好相应的检验记录;品质部负责做好进货查验记录。
进货查验制度篇三目的为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加工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实记录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验货查证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凡是本单位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简称为食品原辅材料)都需遵守本制度。
原辅材料采购、查验制度一、目的为了对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的实施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符合要求,交货及时,特制订此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的原辅料及包材的采购。
三、职责:1、生技科、质检科负责对供应方的评价和采购的实施。
2、质检科负责对采购产品进行质量验证。
3、总经理负责合格供应方名单、采购计划和订货合同的审批。
四、工作程序:1、供销科应及时收集供销商档案,内容包括:供应商名称、产量、生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和供货情况等方面的资料,分类别建立档案。
供应商档案应包括:1)法人资料、资质、资信2)产品质量状况3)价格与交货期2、对合格供应商的控制1)质检员对供应商每次供货时进行检验2)供应商每次供货时对其抽检,检验结果不合格时按照公司《不合格管理制度及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如果交货期、交货数量没有按照0合同要求时由采购人员对其进行警告,严重时撤销其供应商资格。
3、采购的原料的控制所采购的产品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相关法律要求,必须有QS生产许可证的标识,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质量管理制度对产品进行验收,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拒收,合格的产品及时由供应部入库。
五、产品验收:1、供应商必须提供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在发证范围内)和出厂检验合格证明。
2、外包装是否破损,有污渍3、验证货物和相关证明材料是否相符4、标识是否清楚、正确5、质检员抽样检测微生物和理化检测指标,合格时方可使用。
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一、采购管理制度1目的确保外购物资符合规定要求,满足本企业生产、经营运作的需要,使采购过程处于受控制状态。
2范围2.1适用于本企业生产所需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等的采购。
2.2适用于本企业生产所需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等的采购验证工作。
3职责3.1供销科根据需求制定采购计划,经主管部门批准后从合格供方处采购,并对采购物资质量负责;3.2质检科负责对原辅材料进行检验或验证;3.3仓库保管员负责对检验或验证合格后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入库保管。
原、辅料库管理制度1. 原、辅料库的管理责任应落实到相关部门或个人,并明确其管理职责和权限。
2. 原、辅料库应设有专门的仓库管理员,负责库存管理、进货、出货以及库存盘点等工作。
3. 库存管理应采取先进的管理系统和技术手段,确保原、辅料的及时、准确入库、出库,以及库存的准确计算和数据更新。
4. 进货管理应制定明确的进货计划,并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原、辅料的及时供应和质量保证。
5. 出货管理应根据生产需求和订单情况,及时安排发货,以保证生产进度和客户满意度。
6. 库存盘点应定期进行,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库存差异。
7. 原、辅料库应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和管理标准,以确保原、辅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8. 库存安全保障应加强,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盗窃、损毁和损失。
9. 库存记录和档案应做好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10. 库存管理应与其他部门的协作紧密配合,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原、辅料的及时补充。
以上是原、辅料库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点,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原、辅料库管理制度(二)1. 原、辅料库管理的目的和范围:原、辅料库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原、辅料的有效管理和使用,以满足生产和业务的需求。
范围包括原、辅料的进货、入库、出库、库存管理等环节。
2. 原、辅料的进货:原、辅料的进货应符合公司的采购流程和标准,包括选择供应商、签订合同、验收等环节。
进货时要确保原、辅料的质量、数量和价格等符合要求,并保存相应的进货记录。
3. 入库管理:原、辅料进入库房后,需要经过入库管理。
入库时要对原、辅料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数量、包装等方面的检查。
验收合格后,需要标记好入库时间、批次号等相关信息,并将原、辅料妥善存放在库房中。
4. 出库管理:原、辅料的出库需要根据生产和业务的需要进行,需要有相应的出库申请和审批流程。
出库时要核对出库申请单上的信息,确保出库的原、辅料和数量与申请一致。
原辅料进货检验管理制度背景对于生产产品,原辅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合格的原辅料会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的原辅料进货检验管理制度十分重要。
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原辅料进货检验的管理流程,保障原辅料的质量安全,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原辅料进货检验管理,涵盖原辅料进货、验收、检验等环节。
3. 进货管理3.1 供应商选择与审批公司应当和可靠的供应商建好合作关系,制定供应商名单。
选择新的供应商时应当审核其资质,比如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认证等,确保供应商符合公司的采购要求。
审批通过的供应商应该在记录中。
3.2 订单确认在和供应商确定订单前,应充分说明产品的质量要求,例如检验标准、采购数量、交货期等,确保和供应商的沟通是充分的。
确定订单后,采购部门应发送采购订单到供应商,保留原本供应商的反馈信息。
3.3 物料验收物料验收应当根据采购订单和供应商提供的物料质量报告进行确实检查。
检验员应根据公司标准化检验流程进行作业。
3.4 拒收处理如果原辅料不符合质量要求,应当及时反馈给供应商,并按公司的拒收标准执行相关处理。
拒收事件需上报采购部门,并通知供应商,以便处理原因。
4. 检验管理4.1 检验计划在进货质量验收的基础上,应通过建立合理的检验计划,以便检查原辅料的生产、检验和运输。
4.2 检验标准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公司标准、以及质量目标和要求,建立原辅料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
4.3 检验项目制定原辅料检验标准时,需要考虑具体检验项目以及实验室设备,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对于不同类型的原辅料,应制定不同的检验项目。
4.4 检验记录每一次原辅料检验,都应记录检验结果和数据,以便回溯和跟踪整个原辅料进货过程。
4.5 检验评价根据检验结果,结合供应商质量等级及连续进货记录,应评估供应商原料的质量。
5. 检验单据和档案管理5.1 检验单据和档案管理检验单据和档案应按照公司标准化要求做好存档管理,以便回溯和跟踪整个检验过程。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本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司采购的所有原辅材料的进货查验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并能有效地记录和跟踪原辅材料的进货情况。
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原辅材料进货的部门和人员。
2.定义2.1 原辅材料:公司用于生产加工产品的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2.2 供应商:向公司提供原辅材料的供应商或供货单位。
3.工作流程3.1 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进行联系、洽谈和签订采购合同,明确采购的原辅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价格等细节。
3.2 采购部门收到供应商送交的原辅材料时,对原辅材料进行查验。
查验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品名、规格、数量、质量状态等。
3.3 查验结果应与采购合同中的约定进行核对,如有不符,应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商解决。
3.4 查验合格的原辅材料由采购部门领取并安排妥善存放,查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应立即退回供应商,并记录退货原因。
3.5 采购部门应将每次进货的原辅材料情况详细记录,包括进货日期、供应商信息、原辅材料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状态等。
4.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内容4.1 进货日期:记录原辅材料进货的具体日期。
4.2 供应商信息:记录供应商的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信息。
4.3 原辅材料名称:记录原辅材料的具体名称。
4.4 规格:记录原辅材料的具体规格、型号等。
4.5 数量:记录原辅材料的进货数量。
4.6 质量状态:记录原辅材料的质量状态,如合格、不合格等。
4.7 查验人员:记录进行原辅材料查验的人员。
4.8 查验结果:记录原辅材料查验的结果,如合格、不合格等。
4.9 备注:记录其他需要备注的信息。
5.查验结果处理5.1 如果原辅材料查验结果合格,采购部门应将原辅材料妥善存放,并及时将查验记录归档存档。
5.2 如果原辅材料查验结果不合格,采购部门应立即与供应商联系,并退回原辅材料。
同时,采购部门应记录退货原因,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问题。
5.3 对于多次查验结果不合格的供应商,采购部门应将其列入黑名单,不再与其合作。
进货物资检验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进货物资的检验管理,确保进货物资质量,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进货物资的检验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进货物资的检验管理流程、责任与权限、记录与报告等。
第四条本制度执行的目标是确保进货物资的质量和合规性,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
第二章进货物资检验流程第五条进货物资检验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进货物资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活动。
第六条进货物资检验流程包括以下环节:一、接收进货物资:对到货物资进行准确的登记和录入,并进行初次检查,确保数量一致且无明显损坏。
二、取样检验:对进货物资进行取样,并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和分析。
三、检验结果记录:将检验结果记录在物资检验记录表中,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合格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判定进货物资是否合格。
五、不合格处理:对不合格的进货物资按照不合格品管理流程进行处理。
六、验收支付:对合格的进货物资进行验收,并支付相应的货款。
第三章进货物资检验的责任与权限第七条企业进货物资检验的责任与权限明确如下:一、采购部门负责对进货物资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制定和管理。
二、仓储部门负责接收与储存进货物资,并对物资进行初次检查。
三、质量部门负责进货物资的取样检验和实验室测试。
四、供应链管理部门负责对进货物资的合格判定和不合格品处理。
五、财务部门负责对合格的进货物资进行验收支付。
第四章进货物资检验的记录与报告第八条进货物资检验的记录应做到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九条进货物资检验记录包括以下内容:一、进货物资的基本信息,包括供应商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
二、检验项目和标准,包括检验方法、抽样数量和频次等。
三、检验结果,包括定性或定量评价、合格或不合格判定等。
四、不合格品处理记录,包括不合格品的处理措施和结果。
五、检验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第十条检验记录应及时整理和归档,以便审计和溯源。
第十一条检验报告应根据需要进行编制和传达,以便供应商了解检验结果,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进货物资检验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进货物资的检验工作,确保进货物资的质量和安全,并适用于公司所有进货物资的检验工作。
二、术语和定义无损检测:一种通过非破坏性手段来确定物质或物体的性质、结构和组成的方法。
供应商:公司与之签订合同并向其采购物资的供应商。
三、检验资格要求1. 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2. 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公司培训,并持有有效的培训证书;3. 合作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并与公司签订协议。
四、进货物资检验程序1. 供应商送货供应商将货物送到公司指定的检验区域,并提供相应的货物清单和检测报告。
2. 检验准备检验人员按照货物清单和检测报告准备检验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材料。
3. 审核检验资料检验人员对货物清单和检测报告进行审核,确保货物符合公司的要求。
4. 检验过程4.1 外观检查检验人员对货物的包装、标识、外观等进行检查,确保货物没有破损、变形或丢失。
4.2 物理性能测试根据货物的类别和特性,进行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如强度测试、耐磨性测试等。
4.3 化学成分分析对某些特殊的物资,如化学原料、颜料等,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定其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
4.4 无损检测对具有特殊要求的物资,如焊接材料、管道等,进行无损检测,确保其无任何隐藏的缺陷。
5. 判定结果检验人员根据检验结果,判定货物是否合格,并填写相应的检验报告。
6. 处理不合格品6.1 不合格品应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退货、索赔等。
6.2 供应商必须对不合格品负责,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7. 归档和记录所有的检验报告和相关资料均应归档并妥善保管,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五、考核和改进1. 定期对检验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 将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理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3. 经常性地组织对供应商的质量进行评审和审核,确保供应商的质量体系持续稳定。
进货检查记录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进货商品的质量管理,确保进货商品符合标准和要求,维护公司形象和客户利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进货商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适用于所有从事进货检查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进货检查是指对进货商品的质量、数量、包装等进行检查和确认,确保符合标准和要求的过程。
第四条进货检查记录是对进货商品检查情况进行记录的文件,包括进货单据、检查报告、抽样检验结果等。
第五条进货检查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完整,由检查人员签字确认,并及时归档存档。
第六条进货检查记录应当保存至少三年,以备查证和追溯。
第七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进货检查制度,指导和监督进货检查工作的开展。
第八条进货检查工作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进行,不得违反规定。
第九条公司检验人员应当按照培训要求进行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方可从事检验工作。
第十条公司应当配备必要的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章进货检查流程第十一条进货检查包括验收和检验两个环节,验收由库房管理员负责,检验由检验员负责。
第十二条验收员应当按照进货单据对进货商品进行验收,包括数量、包装等,确认无误后方可放行。
第十三条检验员应当按照公司检验标准和要求对进货商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第十四条若发现问题或疑点,检验员应当及时报告,对疑点商品进行详细检查,并向上级主管汇报处理意见。
第十五条进货检查记录应当记录验收员、检验员、产品信息、检查结果等详细信息,确保真实准确。
第十六条进货检查记录应当及时上报财务部门,完成相应记账和入库手续。
第三章进货检查标准第十七条进货商品的质量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司规定,严格按照标准检验。
第十八条进货商品的数量应当与进货单据一致,确保不漏货、不滞留货。
第十九条进货商品的包装应当符合标准,包装完好无损,确保不泄露、不污染。
第二十条对于特殊商品,应当针对性地确定检查标准和要求,不得简化操作或放任漏洞。
原辅料检验验收管理制度*****************限公司文件编号:QS/BZ-ZD05原辅料检验验收制度1.1原辅材料验收1.1.1原辅料必须选择合格供应商供应。
合格供应商必须持有产品准产证或卫生许可证。
1.1.2原辅材料必须附有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产品准产证或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发证产品必须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复印件、。
1.1.3原辅材料入库由仓库负责人核对采购计划~当面检查数量~-9- 规格、型号与计划相符者予以验收~附有质量保证书者应随同验收。
1.1.4由文字的印刷品如标签、包装材料等~应按GB7718-2004《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及本厂规定的质量要求~逐字逐步检查验收。
1.1.5在原辅料验收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反映。
1.1.6保管员对入库原辅材料的验收负全面责任~未经验收合格的原辅料一律不准动用。
2.2原辅材料检验。
2.2.1原料为鲜、冻肉:2.2.1.1选用的原料肉要选用政府定点屠宰企业生产的猪肉~并应有卫生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不得使用非正常死亡的畜禽肉。
A、根据产品选用符合要求的原料肉,4号肉,~不符合要求的原料肉不得使用。
- 1 -*****************限公司B、原料肉为肉块~其肉与脂肪的比例为120:12。
C、原料肉必须无淤血、杂质等。
D、肉原料标准要求检验鲜肉冻肉检验方法项目肌肉色泽鲜红或深红,肌肉有光泽,色鲜红;脂肪呈色泽目测有光泽乳白,无霉点组织状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肉质紧密,有坚实感目测、手触态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度外表及切面湿润~不粘手手触粘手具有鲜猪肉固有的气气味具有冻猪肉正常气味味~无异味嗅觉检验 2.2.2辅料的质量-10-所需的辅料有食盐、味精、淀粉、白砂糖、香辛料、亚硝酸盐等。
验收标准如下:名称感官理化指标抽样标准备注白色、味咸、粗盐水分?无可见的外来6.4%食盐杂物、无苦涩精盐水分?每批进货随机样品全部合格味、无异味 0.8%抽取3个样品则为合格品,无色至白色结每批进货随机否则为不合格晶或粉末~无抽取3个样品品味精明显杂质~具水分<0.5% 有特殊的鲜味~无异味- 2 -*****************限公司不酸、不粘、淀粉无异味、无杂水分?14% 质晶粒应均匀、干燥松散、颜色洁白、无带白砂糖色糖粒,糖块水溶液味甜、纯正、无异味、异物白色、无可见亚硝酸盐的外来杂物2.2.3水源的检验。
进货查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消费者饮食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原物料的采购、进货管理。
第三条查验职责1. 采购部门负责合格供应商的评估、供应商档案的建立、更新。
2. 仓库部门负责采购进货产品的数量、品种核对、记录填写。
3. 质量部门负责供应档案、《合格供应商名录》的审核,进货产品票证的查验、原物料的验收。
第四条查验内容1. 供应商资质:查验供应商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资质,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经营资格。
2. 产品合格证明:查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确保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3. 产品包装标识:查验产品包装上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生产批号、产品标准号、定量包装等信息,确保包装标识齐全、清晰。
4. 保质期:查验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产品在有效期内。
5. 质量检验报告:查验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五条查验程序1. 采购部门在采购原物料时,应向供应商索取相关资质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明、质量检验报告等资料。
2. 仓库部门在收货时,应核对采购单据与实际到货产品,确保数量和品种一致。
3. 质量部门对供应商资质、产品合格证明、质量检验报告等进行审核,必要时进行现场抽检,确保供应商和产品符合要求。
4. 各项查验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地记录在案,便于追溯和管理。
第六条不良品处理1. 如发现不良品或疑似不合格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质量部门进行确认。
2. 质量部门对不良品进行确认后,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退货、更换、销毁等,并记录处理过程。
3. 对不良品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第七条培训与宣传1. 对采购、仓库、质量等部门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产品质量知识、查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查验能力。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制度编号:XXXXX制度名称: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制度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原辅材料进货的部门和人员。
制度制定依据:根据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制度制定目的:确保原辅材料的进货查验工作规范、准确、有效,防止不合格原辅材料流入生产环节,维护产品质量和公司声誉。
一、进货查验责任和权限1. 进货查验责任(1)公司采购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原辅材料的进货查验工作。
(2)进货查验员负责具体的查验工作,确保查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进货查验权限(1)进货查验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由公司授权。
(2)进货查验员有权对原辅材料进行查验、检测和评估,并作出查验结果。
二、进货查验流程1. 进货凭证(1)采购部门在进货时,应当出具正式的进货凭证,并将进货凭证交给进货查验员。
(2)进货凭证应当包括原辅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信息等相关内容。
2. 进货查验(1)进货查验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对原辅材料进行查验、检测和评估。
查验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原辅材料的外观和包装是否完好无损;b) 原辅材料的标识和标志是否清晰、准确;c) 原辅材料的数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进货凭证的要求;d) 原辅材料的质量状况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e) 原辅材料的相关证明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进货查验员应当及时记录和填写原辅材料的查验结果,并对不合格的原辅材料进行标识和处理。
三、进货查验记录1. 进货查验记录内容(1)进货查验记录应当包括查验日期、供应商信息、原辅材料名称、规格、型号、进货数量、查验结果、查验员签字等内容。
(2)对不合格的原辅材料,还应当记录相关的处理措施和结果。
2. 进货查验记录保存(1)进货查验记录应当及时整理、归档。
(2)进货查验记录的保存期限为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的期限。
不得随意销毁或篡改。
四、责任追究对于未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原辅材料进货查验的部门和人员,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
页码:文件编号:生效日期: 再版日期:第1页/共3页SMP-MM-01002-1标准管理规程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Subject题目:原辅料进货验收管理规程Issued by颁发部门:质量部Written by起草人:Date日期:Dept. Head Approval 部门主管审核:Date日期:QA Director Approval QA 主管审核:Date日期:Approved by批准:Date日期:Dispense分发:总经理、质量部、生产部、商务部、行政人事部1.目的制订原辅料进货验收管理制度,确保原辅料的进货验收规范化。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商务部采购的原辅料3.责任者公司商务部采购员、仓库管理员、QA人员,商务部负责人监督该制度的执行4.内容4.1.物料验收4.1.1.仓库管理员负责对每批进厂的原辅料进行初验。
4.1.2.核对货物凭证或合同协议,核对是否是已经质量审计合格的供应商;检查原辅料外包装标记是否与货物相符,字迹是否完好清楚。
是否注明品名、规格、数量、批号、生产厂家。
4.1.3.检查原辅料的外包装,是否牢固完好,无破损、无受潮、无污染、无混杂,并清点数量。
4.1.4.按10%抽样称量,贵重原料应逐件称重,并做好记录。
如误差超过±2%的要及时通知采购人员处理。
4.1.5.经过上述检查后,不符合规定的原辅料,应保持原样,通知采购员退货。
4.1.6.初验合格后,管理员在收料单上签字,填写SMP-MM-01002-1-R-001《物料初验记录》。
标准管理规程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Subject题目:原辅料进货验收管理规程Issued by颁发部门:质量部4.1.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仓库管理员有权拒收,并作记录,开具拒收单交供方押运员。
4.1.7.1.物料与凭证,订货合同项目(如品名、规格、数量等)不符。
进货验收记录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目的为加强公司原材料、包装材料、食品加工助剂等采购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确保所采购产品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生产原物料的采购、进货管理。
第三条职责1. 质量安全负责人负责合格供应商的评估、供应商档案的建立、更新。
2. 供销科负责采购进货产品的数量、品种核对、记录填写。
3. 质检科负责供应档案、《合格供方名单》的审核,进货产品票证的查验、原辅料、包装材料、食品加工助剂的验收。
第四条工作内容4.1 公司采购的原辅料、包装材料、食品加工助剂等均严格按照《合格供方名单》、《采购验证管理制度》选择、建立供应档案和合格供应商名录,审验供应商的经营资格(如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食品生产许可证、流通许可证、产品官方检验报告等)。
4.2 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负责原辅料、包装材料、食品加工助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
4.3 大宗原辅料、包装材料、食品加工助剂的采购应从《合格供方名单》的供应商中采购,并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或采购订单;每批原物料来货时,应由供应商提供送货单(必须包括但不限于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第五条验收程序5.1 验收准备验收前,验收人员应了解采购合同或订单中的产品要求,准备相应的验收工具和设备。
5.2 验收实施验收人员应按采购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对到货产品的数量、外观、标签、保质期等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5.3 验收记录验收人员应填写《进货验收记录表》,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供应商信息等,并将记录表归档保存。
第六条记录和凭证管理6.1 所有验收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篡改、伪造或遗失。
6.2 验收记录和凭证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食品保质期满后6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服装面辅料进厂检验制度
一、面辅料进厂后, 保管员应在2小时内通知原料质检员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 在“入库单”和“货票”上加盖检验员工章号(或签字), 保管员逐一核对品名、数量、等级、规格等项目无误后, 凭加盖检验员工章(或签字)的“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
二、面辅料还应获取相关的《检验报告》或质量证明, 检测不合格的面, 辅料不准入库, 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领导进行相应处理。
三、原辅材料质检员应在正式入库前完成抽样检查工作, 其内容是:
(1)面料、羽纱检查实际到货与标准样是否一致。
(2)色差、染色牢度、强度、弹性、拨缝、手感。
(3)各种衬样测试压力、速度、温度、色变和粘合牢度。
(4)线、带、绳、呢的颜色、规格、数量、弹性、松紧以及预缩工作。
(5)需用模具的子母扣、四合扣、金属扣以及裤勾、拉链、活动扣、活动皮等配套情况和钉后牢度。
(6)保管员贴齐“面辅料样卡”交生产技术部, 保管员注意存档留底。
(7)保管员应逐笔认真填记“原料进货台帐”。
四、做好面辅料的防潮、防霉、防虫、防盗工作。
确保库存面辅料的质量, 若发现有变质或将要变质的面辅料、保管员应立即报告上级进行处理。
五、库内所有面辅料都要做上标识。
每月盘点一次, 做到帐、卡、物一致, 若发现差错, 要查明原因落实责任, 并报上级做出处理。
六、仓库内要保持清洁卫生、无杂物堆积, 定期进行灭菌消毒。
七、在仓库内明显位置, 应设置消防器材, 保管员必须学会使用消防工具, 做好防火工作。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五篇材料]第一篇: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的检验和试验。
第3条:定义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
来料检验由品管部来料检验员具体执行。
第4条:职责(1)品管部负责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2)库房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情况。
(3)品管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第2章来料检验的规划第5条:明确来料检测要项(1)来料检验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来料检验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2)对于新来料,在明确该料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之后,将之加入《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第6条:影响来料检验方式、方法的因素(1)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2)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3)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4)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客户的要求。
第7条:确定来料检验的项目及方法(1)外观检测。
用目视、手感、嗅觉、口尝、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2)尺寸检测。
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3)结构检测。
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4)特性检测。
如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第8条: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见抽检方案)(1)全检。
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2)抽检。
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抽检比例≥3%)第3章来料检验的程序第9条:品管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由品管部经理批准后发放至检验人员执行。
检验和试验的规范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标准、方法、记录要求。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1.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上市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2.对于原材料,检验人员应记录《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原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批次,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商,以及感官检验结论。
2.索证索票制度是指为保证食品安全,在购进食品时,本单位员工必须向供货方索取有关票证,以确保食品来源渠道合法、质量安全。
3.与初次交易的供货单位交易时,应索取证明供货者和生产加工者主体资格合法的证明文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证明文件,每月初核对一次,并提前一个月索要新证。
4.在购进食品时,应当按批次向供货者或生产加工者索取以下证明食品符合质量标准或上市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食品质量合格证明;检验(检疫)证明;销售票据;有关质量认证标志、商标和专利等证明;强制性认证证书(国家强制认证的食品);进口食品代理商的营业执照、代理资料、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报关单、注册证。
5.下列食品进货时必须按批次索取证明票证:牲畜肉类: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或畜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粮食及其制品、奶制品、豆制品、饮料、酒类: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
6.对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或者省级以上安全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牌产品称号的优质食品,可凭以上称号相应标识和凭证直接销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证。
7.对实行购销挂钩的食品,可凭购销挂钩协议和供货方的销售凭证直接销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证。
8.对索取的票证要建立档案,并接受市场服务中心和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2)制度名称: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制度编号:[编号]生效日期:[日期]制定单位:[单位]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确保原辅材料进货的合规性和质量,规范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工作,确保进货的原辅材料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原料进货查验工作,确保原料质量安全,经公司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原料进货查验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原料供应商准入管理、原料进货流程、原料查验标准等。
第四条公司各部门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原料进货查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章原料供应商准入管理第五条公司建立原料供应商准入管理制度,对原料供应商进行筛选和评估。
第六条原料供应商准入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具备合法经营资格;(二)具有良好的企业信誉和财务状况;(三)具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四)具有稳定的原料供应能力;(五)原料质量符合公司的需求和要求。
第七条原料供应商准入的程序如下:(一)收集原料供应商的相关资料,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信用报告、财务报表等;(二)对原料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包括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的设施、原料质量控制系统等;(三)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原料供应商准入资格。
第八条公司建立原料供应商评估制度,对已准入的原料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和评估。
第三章原料进货流程第九条公司原料进货需经相关部门提出采购计划,并经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十条原料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制定原料采购方案,包括原料选择、供应商选择、采购数量等。
第十一条原料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原料采购合同,明确原料的品种、规格、数量等。
第十二条采购合同的签订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原料的品种、规格、数量等;(二)原料的价款和付款方式;(三)原料的交货地点和交货方式;(四)原料的验收标准和要求。
第十三条采购部门应定期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了解原料的供应情况和质量情况。
第十四条供应商交付原料后,采购部门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查验。
第十五条查验原料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原料的规格和数量是否与合同一致;(二)原料的外观是否正常,无异味、杂质等;(三)原料的包装是否完好。
第十六条查验原料的标准应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标准。
辅料品质管理制度第一部分:总则为了规范辅料品质管理工作,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部分: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辅料,包括但不限于原辅料、辅助原料、助剂等。
第三部分:管理责任1.公司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辅料品质管理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关制度。
2.质量部门负责辅料的质量检验、把关及记录。
3.采购部门负责选购合格的辅料供应商,并进行合同管理。
4.生产部门负责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使用辅料,并保障产品质量。
第四部分:采购管理1.采购部门应当按照公司的采购流程和标准选购辅料供应商。
2.在选择辅料供应商时,要充分考虑其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等因素,并签订合同。
3.采购部门应当对所购买的辅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4.如发现供应商提供的辅料存在质量问题,应当立即停止采购,并对供应商进行处理。
第五部分:质量检验1.质量部门应当对进货的辅料进行全面的检验,并建立档案。
2.对于未经检验合格的辅料,不得进入生产环节。
3.对于合格的辅料,应当按照规定的存储条件储存,并定期检验。
4.如发现辅料存在质量问题,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对产品进行追溯追查。
第六部分:生产管理1.生产部门负责按照配方要求和操作规程使用辅料,确保产品质量。
2.生产人员应当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辅料的使用方法和质量要求。
3.生产部门应当定期对辅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要求。
4.如发现使用的辅料存在质量问题,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并通知质量部门进行处理。
第七部分:投诉处理1.如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有投诉,公司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对辅料供应商进行追溯。
2.对于因辅料质量问题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并对责任部门进行追究。
第八部分:监督检查1.公司应当定期对辅料品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整改不足。
2.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辅料管理档案,保留相关记录和数据。
3.公司应当对辅料供应商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其质量管理体系健全。
原辅料检验制度摘要原辅料的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原辅料检验制度进行分析和说明。
简介原辅料检验是指在生产前对原辅料进行检验,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标准,确保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对于每一个制造企业来说,保证原辅料的质量、减少不良品率,是加强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检验流程原辅料进厂检验样品抽样检验人员应当在进货检验时,从进场的每一批次原材料中抽取样品,抽样应当从原料中随机取若干个,避免样品抽取方式有倾向性产生。
#### 样品传递检验人员应当将抽取的样品传递到实验室,并在检验单上准确的记录样品的品种、来源、批号等信息,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 样品检验实验室对样品进行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外观检测。
其中,化学成分检测是保证原辅料质量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使用相应的化验仪器确保检测结果精确可靠。
#### 检测结果根据样品检测结果,检验人员应当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仓储管理人员,并在质量检验记录单上确定是否接收或拒收原辅料。
原辅料在仓储阶段的检验在仓储阶段,每装载一次的原材料都应当进行抽样检测。
箱包检测仓储管理人员应当对每批到达仓库的原材料进行箱包检测,检验箱包是否完好无损,包装规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样品抽样在箱包检测完毕后,应当从每一批次原材料中抽取若干个样品进行检测。
抽样时应当遵循随机原则,而且不能有倾向性。
#### 样品检测样品检测包括物理性质检测、化学成分检测、微生物检测等。
其中,化学成分检测是保证原辅料质量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使用相应的化验仪器确保检测结果精确可靠。
#### 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检验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仓储管理人员,并在质量检验记录单上记录是否接收或拒收原辅料。
原辅料检验仪器原辅料检验仪器是保证原辅料检验质量的重要设备。
一般原辅料检验中常用的仪器包括以下内容: ### 条码扫描设备条码扫描设备实现原辅料的全程跟踪,减少数据处理时间,提高质检效率和数据可靠性。
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食品原料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货质量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采购必须依据生产计划及技术规范,按质、按量,配套供应生产所需的全部物资。
第三条 验明供货者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资质,相关信用档案。
第四条 采购食品原料和食品相关产品必须严明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无法提供的经检验合格方可入库,如实填制《入库单》,并保存2年。
第五条 品控部对到货物料的质量进行验收,如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记录并记录进货台账;如验收不合格则通知(说明不合格原因)综合部立即与对方联系,进行退货处理。
第六条 对于不符合质量卫生标准要求的原料,不得使用,并与合格品严格区分,防止混淆和污染食品,可依据采购合同的规定拒收或单独存放等待退换。
第七条 物资验收合格办完入库手续,及时记账、立卡及建档,必须标明码放的库号和位置,真正做到安全、方便、清楚、实效的保管物资。
第八条 储备物资验收时,要及时、准备、认真,把住数量、质量和凭证关。
第九条 物资储备部门应当监督使用部门节约物资消耗,加强定额管理,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物资单耗。
第十条 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充分发挥物资的经济效益,提高物资的周转率。
第十一条 各工序的原料接收人应按照质量保证制度的原料接收程序,对原料进行抽样检查,并且照原料的质量标准判定是否符合接受标准。
第十二条 所有的原料在使用过程中要有记录系统,使原料批号和所生产的产品能够有对应的追踪系统。
第十三条 对库存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理或实际盘存,以便掌握库存物资的变动情况,及时发现物资损坏、质变等问题,从而迅速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原辅料进货检验管理制度
公司设置品质管理部门及相关质检人员,逐批次对原辅料进行鉴别和质量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原辅料进货检验首先从原料仓库做起,然后是品质管理部门的检验。
原料仓库的管理制度如下:
( 一) 、接收原料
1接到购进原料,首先查看每个包装单位是否破损,如有破损,拒绝接收。
检查原料外包装无破损后,将本次所进原料放置在原料待验区域。
2.查看原料有无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品名、厂家、生产许可证号),是否近期生产,对于生产时间较长有变质倾向的原料,拒绝接收,坚决退回。
对于外包装没有标注生产日期的原料,不予接收。
对于验收不合格原料,应及时通知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避免原料断货。
不合格原料暂存在不合格原料存放区,等待退回。
3.对于入库原料建立台账,台账内容包括原料名、厂家、经销商、生产批号等。
( 二) 、检查
1.仓库保管人员在原料到达后,检查生产厂家是否有本批次的检验报告,如果没有,通知相关人员,向生产厂家或供货商索取。
如果有检验报告单,直接交质检部门妥善保管。
2。
填写请验单,通知质检部门检验人员,对所进原料进行取样检验。
(三)、验收方法
1.面料的验收,首先目测面料是否有着色不均、抽丝、色差等,其次用克重仪器检查克重是否达到订单要求,最后同时进行盐水和淡水浸泡24小时检验。
2.辅料的验收,金属辅料要看是否划痕、辅料边缘是否平滑、光泽度是否达到要求、最后用镍快速检测试剂涂搽检测是否环保。
塑料或树脂产品要检验光泽度,手感,尺寸是否达到要求。
新派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