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调控:数量型还是价格型?——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637.50 KB
- 文档页数:18
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非对称效应研究r——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郭娜;刘镇林;章倩【摘要】货币政策作为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合理的房地产价格调控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构建了包含房地产商部门的DSGE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5-2016年的数据,分别考察了宽松和紧缩货币政策实施期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冲击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货币政策实施期,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存在非对称效应,宽松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要大于紧缩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要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年(卷),期】2017(031)011【总页数】9页(P94-102)【关键词】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控;非对称效应;DSGE模型【作者】郭娜;刘镇林;章倩【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大公信用管理学院,天津 300222;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222;天津财经大学大公信用管理学院,天津 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3.3;F830.3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平稳、合理的价格是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我国房地产价格一路攀升,形成了非理性的上涨局面,2005年-2015年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黄金期,全国房价累计上涨超过80%,2015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更是达到了20%至30%的涨幅。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提及房地产问题,提出要“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房地产去库存”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五大任务之一。
2016年初,由于国家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以及调低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宽松政策,我国各地房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6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57个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一线城市房价更是呈现失控局面,环比涨幅超过了4%,同比增幅更是达到18.06%,创下历史新高。
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一、引言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实现经济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影响力。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是货币政策制定的基础,通过对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分析,可以深入理解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路径和传导机制。
本文将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为依据,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研究,探究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经济的影响及其机制。
二、DSGE模型介绍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基于一系列经济学理论和数学模型,可以模拟经济系统中的各种关系。
DSGE模型包含了许多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变量和行为规律,可以用于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三、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概述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宏观审慎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主要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边际借贷规模等控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以达到调控金融机构信贷供应、稳定金融市场的目的。
数量型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整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影响市场上的货币供应和需求,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
四、DSGE模型建立本文将建立一种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模型,以反映中国经济体系的结构和特点。
模型包括多个变量和决策规则,以描述货币政策的影响路径和机制。
1. 变量设定在本模型中,包括GDP、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宏观经济指标和市场变量。
通过设定这些变量的初始值和相应的决策规则,可以在模拟过程中观察到宏观经济计量变量的变化。
2. 决策规则设定本模型将考虑中国央行决策过程中重要的指标和政策工具。
如对于利率的调整,可以设定央行通过观察经济变量的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调整利率。
五、仿真分析及讨论本文将基于建立的DSGE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仿真分析,并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讨论。
1.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的设置和参数调整,我们可以观察到在不同的货币政策设定下,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数量型还是价格型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问题,特别是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之间的权衡。
通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分析,本文深入研究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效果。
本文首先概述了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及其对经济的作用机制,然后介绍了DSGE模型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并阐述了选择数量型或价格型工具的理论依据。
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DSGE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比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经济情境下的表现,并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建议。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选择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对于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DSGE模型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系统的多个方面,为货币政策分析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视角。
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理解,也为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实施对于各国央行来说都至关重要。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对于全球经济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货币政策的实施中,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是两种主要的选择。
数量型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而价格型工具则主要是利率。
关于这两种工具的选择,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其中,一些学者主张使用数量型工具,认为数量型工具可以更加直接地控制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从而有效地调控通胀和经济增长。
例如,(年份)的研究指出,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数量型工具可以更好地控制通胀水平。
然而,也有学者支持使用价格型工具,认为价格型工具可以通过调整市场利率来影响经济的整体需求,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
我国DSGE模型的开发及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我国DSGE(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开发过程及其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DSGE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经济分析工具,能够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通过模拟经济系统的动态响应,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因此,研究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DSGE模型,对于提升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DSGE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构建方法,包括模型的基本结构、参数设定、数据校准等步骤。
然后,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详细阐述我国DSGE模型的开发过程,包括模型的设定、参数的估计和校准、模型的验证等。
接着,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DSGE模型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包括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优化等问题。
本文还将对DSGE模型在我国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决策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我国经济的运行规律,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以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DSGE模型的理论基础DSGE模型,即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用于理解和分析经济系统动态行为的重要工具。
DSGE模型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将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程和宏观经济总量方程结合在一起,构建一个包含多种经济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闭环系统。
一般均衡理论:DSGE模型在本质上是一种一般均衡模型,它假设经济中的所有市场都是出清的,即供给等于需求。
这意味着模型中的所有价格都是内生决定的,而不是外生给定的。
微观经济主体行为方程:DSGE模型详细描述了不同类型经济主体(如家庭、厂商、政府等)的行为方程,包括消费、投资、生产、劳动供给等决策过程。
货币政策调控:数量型还是价格型?作者:唐文进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年第01期唐文进、刘增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徐晓伟,河北银行。
通信作者及地址:唐文进,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邮编:430073;E-mail:wjtang@.本文系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突发公共事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优化管理研究”(70773119)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非常规金融突发事件的动态演变规律研究” (NCET-10-0828)的阶段性成果。
刘增印徐晓伟摘要通过将货币政策工具分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将它们纳入DSGE模型,可以讨论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
研究表明:在抑制经济过热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技术冲击和国际贸易冲击时效率更高,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消费需求冲击时更有效果;当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拉动经济增长时,就应该分别采用另一种类型的货币政策工具。
为了预防产出的波动,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下,应该避免来自于投资、技术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冲击;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下,应该避免来自于投资、技术和消费方面的冲击。
关键词货币政策数量型价格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一、引言2012年9月17日发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逐步健全货币政策操作体系,推进货币政策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
那么,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分别在哪些领域进行调控更有效果?本文即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关于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果的研究中,Taylor对美、加、德、法、日、意、英7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进行研究后发现,消费和投资对利率都是敏感的,所以他认为利率工具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是有效果的。
[1]Nuno & Morana对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工具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欧元区的货币政策传导具有较强的利率渠道,因而他们认为欧元区的利率工具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