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讲与练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方法策略随文练笔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练习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练笔,能够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方法策略。
一、阅读文章前的引导在进行随文练笔之前,教师可以先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文章结构。
具体方法包括:1. 了解标题:学生首先应该读懂文章的标题,并通过解读标题来预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2. 看结构:学生应该注意文章的段落结构,了解每个段落主要讲述哪些内容和段落之间的联系。
3. 猜词意:遇到不理解的生词,可以参照上下文中的其他信息来猜测意思,而不是一味地查字典。
通过以上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并为随文练笔打下基础。
二、随文练笔的形式与方式随文练笔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如依据文章话题进行自由发挥、逐段概括文章内容、进行问题思考等。
以下是其中几种比较常见的方法:1. 内容总结: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以句子或者段落的形式表述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核心内容,概括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2. 问题思考: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内容并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如“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作者对某一观点持何态度?”等。
3. 自由发挥: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话题,要求学生结合文章进行自由发挥,进行文字创作并阐述自己的思考,这种方式最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注意事项1. 注意语言规范:随文练笔虽然侧重于学生的创意和表达,但是在进行练笔过程中,也应该注重语言规范,不断巩固基础知识,避免产生不良语言习惯。
2. 注意时间控制:在进行随文练笔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时间控制,避免时间过长影响课堂进度,同时也需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表述。
3. 注意多样性:在选择随文练笔的形式和方式时,需要注意多样性,让学生能够尝试各种不同的练习方式,从而综合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必须做到精讲多练,以精讲为多练赢得时间,以精讲为多练指导方法,结合我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一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精讲”“多练”。
一、教师在课堂上怎样进行“精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进行“精讲”。
1.选择重点讲要保证精讲中的“精”,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去枝取干,从而选择教学重点。
2.选择难点讲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这是讲解围绕难懂句子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学生顺利地理解这一关键句子的内涵,对其内容的理解也深刻了,就能取得“省时高效”的效果。
3.选择疑点讲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选择比较精当,有些课文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有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不同的疑问,这样就要求语文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找到课文中学生的疑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样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能力。
二、怎样把“多练”真正落实到阅读教学中1.练口这里的练口专门指读书,尤其强调读好以下内容:一是重点段落要多读,从读中概括主要内容;二是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深读,抓住关键词语深入读,体会句子暗含的意义;三是感情强烈的句段和总结句段要齐读,从齐读中唤起学生与文章情感的共鸣;四是课文巧妙的构思、感人的情节、优美的词句要通读,加深理解,体会作者的用心,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五是人物行为要细读,了解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特点;六是文道相融的句段要研读,让学生学业品德双丰收。
2.练手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3.练笔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予以适当拓展,给学生练笔的机会,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教研浅谈我的语文教学观黑龙江省嫩江市墨尔根小学李艳[摘要]在语文越来越受重视的情况下,探求好的教学方法是所有语文教师必须尝试的。
根据经验,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第一,学习语文要学得扎实,练得深入;第二,学习语文要注重课外阅读,让学生爱上读书;第三,采取有趣的形式,让学生爱上作文;第四,利用作文评讲,引学生学会写作。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书积累;习作语文不好教,精读课、略读课、口语交际、作文课,这里面的学问太多了,尤其是作文教学,不管怎么费尽心力,学生还是会犯各种错误。
即使课前指导很到位,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干启不发,无动于衷。
教师应如何攻破重难点,教好语文呢?一、要学得扎实,练得深入语文知识本就面面俱到,如果基础学得不够扎实,练得不够深入,那么阅读和习作就更别提了。
记得有次外出学习,听了《圆圆的世界》一课,受益匪浅。
上课伊始,教师选用一首儿歌导入新课。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为了引入情景,教师一遍一遍,反复带领学生边分析边说了至少十遍后才往下进行。
后面的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但这个独特的导入方式却让我久久难忘。
我相信这些学生若干年以后再想到这首儿歌时,一定会想到这位老师,想起她的这节课,因为印象太深刻了。
当时还有一节课也同样引起了我的思考,是《上学去》,课前,为了让学生对教师不陌生,拉近彼此的距离,教师反复让学生练习打招呼,“老师好”说完,教师不满意:“你再向所有老师问好,不是向我问好。
”学生又说:“你好,宋老师!”“您好,宋老师!”老师还不满意,继续引导:“换一下词序!”学生又说“宋老师好!”“宋老师,您好!”本以为教师应该进行下一环节了。
没想到教师继续引导:“再想想,还能怎么打招呼?”于是,学生再次思考:“宋老师,早上好!”“宋老师,辛苦了!”……仅打招呼就用了六七分钟。
现在想来,专家这样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目的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拉近师生距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甚至是礼仪方面都会有所收获,而且重要的是印象深刻。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精讲”“多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必须做到精讲多练,以精讲为多练赢得时间,以精讲为多练指导方法,结合我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一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精讲”“多练”。
一、教师在课堂上怎样进行“精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进行“精讲”。
1.选择重点讲
要保证精讲中的“精”,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去枝取干,从而选择教学重点。
2.选择难点讲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这是讲解围绕难懂句子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学生顺利地理解这一关键句子的内涵,对其内容的理解也深刻了,就能取得“省时高效”的效果。
3.选择疑点讲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选择比较精当,有些课文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有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不同的疑问,这样就要求语文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找到课文中学生的疑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样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能力。
二、怎样把“多练”真正落实到阅读教学中
1.练口
2.练手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3.练笔
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予以适当拓展,给学生练笔的机会,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精讲”是有目的地讲,“精练”是有针对性地练,留下一部分时间一是让学生质疑问难,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讲与练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坐得端正,听得认真,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的往往只是课文内容的琐碎分析,而非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样无助学生各种技巧和能力的形成。
精心设计讲和练,是处理教和学关系的具体实施过程,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
因此,摆正阅读教学中讲和练的关系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阅读教学;讲与练;语文教材一、讲和练的关系出现了偏颇的现象目前对语文阅读教学,大家普遍赞同掌握语言文字训练,训练的意识普遍有所加强,并已经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训练什么和怎样训练上面,重视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扩大训练面,增强训练量,使大部分的学生受到训练,学有所得,但同时存在一些偏颇的现象。
1.语言文字训练意识不够强学生所学知识主要靠教师讲授,引导获得,扶多放少,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
阅读教学过程不充分、不完整,侧重于理解语言、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忽视学习语言文字表达的形式、方法及其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
2.对以学生为主体的认识形成形式主义理解,造成片面的、形而上学的现象强调学生训练,而忽视了教师教授。
小黑板、小卡片充斥课堂;口头的、笔头的漫无边际,使学生的训练处于无目的、无交流、无检查的失控状态。
强调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开始就把学习方法和盘托出,让学生照着教师写出的条条框框进行自学,把学生的学习引上呆板、单一的形式上。
二、正确处理讲与练的关系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讲与练即是教与学的关系具体处理实施的过程。
“讲”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精心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
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摆正自己“导”的位置。
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教学方法得当,教学重点突出。
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教学重点应放在感受居里夫人内在的“美丽”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让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共同补充,体会居里夫人执著的探究精神和信念追求,她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和淡泊名利,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与感悟,切不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
229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涵盖了许多的方法,例如精读法、泛读法、诵读法,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阅读文章更是如此。
教师应该将这些阅读方法都交给学生,并将各种方法针对的不同文章类型搞清楚,这样学生可以针对不同文章来选择阅读方法,一旦学生应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将阅读题目做对,他们必将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阅读文章与已经学过的文章作对比,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新接触的文章,比如学生已经在课本上学习了鲁迅《少年闰土》一文,已经掌握了分析人物特点的能力,当他们在接触到《顶碗少年》时就知道应该从何下手,怎么找人物特点,这样就能很容易读懂文章,同时也会增加阅读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4.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阅读练习中也讲究“熟能生巧”,面对有限时间的阅读任务,只有经常练习增加课外拓展练习才能够准确地掌握答题方法,在阅读任务中才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去应对。
另外,多阅读课外读物不仅能够提高阅读能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例如包括《鲁滨孙漂流记》在内国内外十大名著非常经典,假如小学高年级学生养成了阅读国内外杂志的习惯,必将对文中主人公的经历和意志有所触动,这样学生就会将阅读从一种负担转变为一种兴趣。
当学生阅读了经典名著《西游记》时,他们不用刻意去理解什么,其中的人物特点就会很明确,所以这也是一种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生可以多去学校图书馆,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阅读,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寻找乐趣。
总之,在国家大力实施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并让其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使其做到自主阅读,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受益,同时也会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
另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真负责地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以独特有效的方式为学生讲解阅读中的难点,必要时应该举例说明使学生能够真正听懂文章中要传达的情感。
另外教师可以将各种阅读技巧教给学生,使其在面对不同题材文章时能够有效地去应对。
此外还要加强学生课外拓展阅读,使其自身知识得到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在新课标下需要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传统阅读教学中的机械灌输,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成果事倍功半。
浅谈阅读与习作教学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浅谈阅读与习作教学的心得体会1一个人是怎样学会写作的呢?毫无疑问,写作能力只能是在阅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之密切,前人已有定论,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心揣摩,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久而久之,自然会摸出一些门道。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分三个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给出了“写话”、“习作”两个提法。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指要》(赤峰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里,关于“习作”做了如下说明:结合阅读教学适当渗透感知一些习作常识。
“例如,这些习作常识不要专题讲给学生听,而要结合典型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有所注意,为自由习作进行写法暗示、渗透。
”因此,小学中高年级,要结合阅读课引导学生领悟一些常用的写作知识,可以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少走弯路,提高实践效果。
到了高年级,“适当进行‘增量、保质、加速’的训练。
”“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必须按上述要求去做,多读、多说、多背、多写,加强指导。
”读了以上的指要,感觉不论是对课程标准的说明,还是做出的规定,提出的要求。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恐怕还是要打折扣。
看看这些年我们小语的习作教学实际就会知道。
现在就本人最赞同的观点谈点个人的见解。
课程标准对习作只是做了数量、质量、成文速度上的一些规定,并没有说明怎样达到这些要求。
所以,我特别赞同“指要”中的一些建议,特别是“结合阅读教学适当渗透一些写习作常识,”“多读、多说、多背、多写。
”可谓深得习作指导的精髓。
把阅读和习作结合起来,在多读、多背的基础上,多说、多写。
学生才会说,才会写。
否则,不论他的生活经验积累得多么丰富,也不会说、不会写,最起码不会说得好、写得好。
就像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也道不出。
读《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颇有体会:抓住典型材料认真研读,推荐的课外阅读作品必须精选:《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欲学诗,幸亏她遇见了一个写诗和指导别人写诗的高手──林黛玉,使她很快就写出了不错的诗歌,这真是她的造化。
小学语文课中的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字和语言的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快速准确地回答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语文课中进行阅读理解教学的方法和要点。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阅读理解教学之前,老师应该对教学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和准备。
选择的文章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材料的难易程度要适中,既不能太简单以至于无挑战性,也不能太难以致于让学生望而却步。
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二、阅读策略的引导在阅读理解教学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例如,可以教授学生使用标题、段落标志词、关键词等来迅速捕捉文章的主旨和核心信息。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问题意识,鼓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并通过回答问题来巩固对文章的理解。
除此之外,鼓励学生进行预测和推理,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研读,相互讨论,互相提问和解答问题。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还能提高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老师还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四、巩固与评估在阅读理解教学的最后阶段,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巩固和评估。
这可以通过布置阅读练习题、作文或口头表达等方式来完成。
同时,老师还可以展开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帮助他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评估结果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小学语文课中的阅读理解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056-2021年第02期(总第254期)课堂KETANG JIAOXUE引 言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多方面地讲求阅读方法也就是多方面地养成写作习惯。
技术拙劣与思路不清的毛病自然渐渐减少,一直减到没有。
所以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
”换言之,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小学生在阅读与写作方面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下面,本文对有效结合阅读与写作教学展开阐述。
一、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一)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普遍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除课本教材外,很少进行课外阅读。
对于教材课文的阅读,学生也仅停留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引导上。
特别是对于小学低龄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无法深入体会课文的深层含义,认为学好语文就是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就可以了,对课外书很少涉猎。
二是学生即使进行课外阅读,也是被动阅读。
这部分学生的课外读物都是家长安排的。
父母认为哪些书好或者语文教师推荐哪些书,他们就监督学生阅读这些书。
这样的阅读不是以学生自身兴趣为基础的,导致学生很难有阅读的积极性,更别说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了。
三是部分学生虽然阅读了很多书籍,但都是浅阅读。
笔者在教学中就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们读课外书一般都是大声朗读,但读完后,却不知道书中主要讲了什么,以及自己有什么收获等。
这样的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阅读,学生只停留在“读”的层面,并没有深入头脑,形成自己的思考。
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与语文教师不重视阅读、不注重学生阅读技巧和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1]。
(二)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学生缺乏写作思路。
一些学生没有写作思路,无法独立完成自己的习作,要么请父母帮忙,要么借助网络范文和文选,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较强的依赖心理。
还有一些学生写作思路较窄,在写作时总限制在一个模式里。
比如,教师告诉学生记叙文的开头最好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那么学生就严格按照这个顺序写作文,模式比较固化。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五读法”我们在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根据不同“ 教学条件”,摸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使学生保持自由开放和积极探究的阅读心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语文阅读教学开辟出广阔的空间。
近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用“ 五读法”指导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小结如下,求教于方家。
一、“有我之境” ——读标题“ 题者,额也”。
目,则为眼睛。
人的额头和眼睛,都在最显眼的位置,所以作者对题目的要求是醒目显眼的。
纵观中学语文教材,有的题目新颖别致,如《为了忘却的纪念》;有的题目平中见奇,如《药》;有的则朴实无华,如《纪念刘和珍君》、《荷塘月色》、《我与地坛》。
对于课文题目,一般来说,教师比较注重分析讲解;但没有注重指导学生如何看题目,如何看到题目后,把学生自己与所面对的题目处于一个参照系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去假想、推测、分析、构思这个题目。
假如是我,我会怎么处理,我会写成怎样的文章。
实际上,学生对题目涵咏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所学文章自学解剖的过程,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过程。
有了这种设身处地的体验,就为后面的吸收借鉴、批判舍弃扫清了障碍,作了心理准备。
二、“目有全牛” ——读“预习提示”现行语文课本,每单元前都设有“ 学习提示”,课文前都设有“ 预习提示”、“ 自读提示” 等。
单元提示一般为阅读者确定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课文提示基本上是从写作背景、思想内容、结构特色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简介课文。
如高中第二册第一单元的提示是:“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把握,筛选信息。
??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
阅读文章,常常以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目的,或汲取观点,或搜集证据,或感受文章情感。
筛选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准确、迅速。
要在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抓住关键语句的基础上筛选信息。
” 第一篇课文《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提示是:“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筛选重要语句。
”在研读课文文本之前,通读这些提示,本单元和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就了然于胸了。
小步走,不停步——浅谈阅读教学中的随文小练笔作者:林春桃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4年第23期林春桃(福建省建瓯市房道中学)摘要:针对初中生写作文苦恼的问题,提出随文练笔的方法,从字词句入手,小步走,不停步地练习,日积月累,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令人最苦恼的莫过于学生的作文教学,虽然老师对写作要求、内容、方法等进行一番细致讲述,可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着作文本苦思冥想、一筹莫展,一直坐到下课,也没写出几行字来。
面对这些基础不好的学生,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作文的要求,读几篇范文,然后叫他们写作,这样效果肯定不好。
因此,要注意平时基础训练,从字词句入手,小步走,不停步地练习,日积月累,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因此,随文练笔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好方法。
“随文练笔”,即通常所说的课堂练笔,小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相机的写作训练。
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把读和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作文素质的提高。
同时,这种练笔题材单一,内容简短,选材角度小,材料贴近生活,而且形式多样,思维空间大,学生易于驾驭。
有教材中课文做例子,便于学生模仿或创作,写作难度降低,写起来得心应手,往往5~10分钟即可完成,即使较差的学生也能写得像模像样。
随文练笔能使学生容易尝到成功的喜悦,丰富学生作文的色彩,提高了对作文的兴趣。
叶圣陶说:“教材是个例子。
”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不仅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而且语言丰富、生动、规范,布局谋篇独具匠心。
任何语言的习得当从一字一词入手,一篇习作最基本的要求是语句通顺,用词准确,表达清楚,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文就不可忽视遣词造句的练习,由熟读课文中的原句着手,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强化语感,然后运用词语说句子。
如,现行教材中,每课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就是一个很好的随文练笔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是语文的教学重点,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各阶段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低年级(一、二年级)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
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每学年背诵30篇以上优秀诗文。
阅读浅显的儿童读物,能大致了解内容。
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
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
中年级(三、四年级)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有一定速度。
每学年背诵30篇左右优秀诗文。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
高年级(五、六年级)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阅读其他文章,稍作准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每学年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
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
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关于阅读教学具体要注意的问题1.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3. 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重视语言的积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文练笔的策略探讨摘要:随文练笔是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依照教材中的内容来开展一系列的相关内容。
随文练笔是阅读和笔记融合所产生出来的产物,主要是帮助孩子们能够明确的解析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教育工作者们为了可以让孩子们有效的提高孩子们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要积极的施行随文练笔,使孩子们能够从中快速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本文中所说的“随文练笔”就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断地发现课本中所能使用的写作素材。
在阅读中充分的将写作融入进去,从而全面的进行锻炼,只有将读和写充分的融合在一起,才能使自己的收获变得更大。
在新的语文教育标准里,明确说明要让孩子们尽可能接触语文资料,在进行语文教学中来总结出语文随文练笔的规律。
1明确掌握随文练笔的基本要求在教育工作者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我们能够选择的随文练笔的资料是非常多的,可是当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选择时,切忌不要盲目选取,要明确掌握一些随文练笔的基本要求。
1.1 交接性可以说教育工作者是和孩子们进行知识交接,是我们当今社会最普遍的教学现象。
顾名思义交接的意思就是将教育工作者所掌握所要讲述的知识来和孩子们进行交接。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施行“随文练笔”时,教育工作者应仔细思考孩子们的因素,来通过随文练笔的方式来让孩子们明白所学知识当中的思想与感受。
1.2 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反应教育工作者的不光要注意交接,也要时刻关注孩子们在接受知识后所发生的反应。
在孩子们进行完随文练笔后,教育工作者们还要把孩子们所写的练笔进行更改与评价并及时的指出所出现的错误。
让孩子们在教育工作者的订正后反思自己所出现的错误来进行自我的经验积累,主动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经验。
如此以往孩子们就会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更正的行为习惯。
2如何使随文练笔的训练效果达到最高现实情况说明,有效的随文练习才能够激发孩子们想要练笔的积极性。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的语文课堂上,教育工作者们其实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练笔的点,导致练笔效率并不高,使孩子们也不在喜欢练笔以至于产生对语文课的一种抵触心理,所以如何使随文练笔的训练效果达到最高就是教育工作者们所要思考的事情。
⼩学语⽂教学中如何做到“精讲”“多练”2019-06-25提⾼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的语⽂能⼒,必须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必须做到精讲多练,以精讲为多练赢得时间,以精讲为多练指导⽅法,结合我多年的语⽂教学经验,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精讲”“多练”。
⼀、教师在课堂上怎样进⾏“精讲”《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努⼒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过程与⽅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语⽂素养的整体提⾼。
”这就要求我们语⽂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进⾏“精讲”。
1.选择重点讲要保证精讲中的“精”,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去枝取⼲,从⽽选择教学重点。
2.选择难点讲帮助学⽣解决学习中的难点,这是讲解围绕难懂句⼦进⾏深⼊浅出的分析,学⽣顺利地理解这⼀关键句⼦的内涵,对其内容的理解也深刻了,就能取得“省时⾼效”的效果。
3.选择疑点讲长春版⼩学语⽂教材的课⽂选择⽐较精当,有些课⽂对提⾼学⽣的阅读能⼒⾮常有帮助,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产⽣不同的疑问,这样就要求语⽂教师深⼊挖掘教材,找到课⽂中学⽣的疑点,有针对性地进⾏讲解,这样更有利于训练学⽣的语⽂阅读能⼒,培养了学⽣语⽂学习的创新能⼒。
⼆、怎样把“多练”真正落实到阅读教学中1.练⼝这⾥的练⼝专门指读书,尤其强调读好以下内容:⼀是重点段落要多读,从读中概括主要内容;⼆是含义深刻的句⼦要深读,抓住关键词语深⼊读,体会句⼦暗含的意义;三是感情强烈的句段和总结句段要齐读,从齐读中唤起学⽣与⽂章情感的共鸣;四是课⽂巧妙的构思、感⼈的情节、优美的词句要通读,加深理解,体会作者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法;五是⼈物⾏为要细读,了解⼈物内⼼,感受⼈物特点;六是⽂道相融的句段要研读,让学⽣学业品德双丰收。
2.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法多给学⽣动⼿的机会。
3.练笔教师要根据课⽂内容予以适当拓展,给学⽣练笔的机会,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培养学⽣的写作能⼒。
讲练结合是提高语文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周晓天
【期刊名称】《新职教》
【年(卷),期】2000(000)004
【摘要】职业高中的语文课意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弄清讲与练的辩证关系。
讲与练是互相依存、同时存在的。
教师的“讲”是为了学生更有效地“练”,讲是练的前提、基础,讲而不练,知识只能停留在抽象的、感性的认识阶段上,既不能形成能力。
又不能形成技能技巧。
所以,讲练相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我的基本做法是:
【总页数】1页(P)
【作者】周晓天
【作者单位】大连市金州区供销职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浅析高中语文课“讲练结合” [J], 郭昭君
2.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J], 董亚
3.精讲练讲练结合——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J], 赵琴
4.微课--提升中职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J], 李艳红
5.明晰线索夯实知识精准把脉讲练结合
——提高初三语文复习效益策略浅探 [J], 吴志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创新策略发布时间:2021-04-01T15:31:53.53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3期作者:徐秀英[导读] 随着当前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论,通过将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水平,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徐秀英黄岩区锦江小学 318020摘要:随着当前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论,通过将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水平,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并制定创新教学策略,以提升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鉴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创新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创新策略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在小学语文阶段开展阅读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1、利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由于小学生处于初级的语文学习阶段,这是奠定语文学习基础的良好时机,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升十分关键。
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要注重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语文材料,巩固他们所学到的语文汉字、词语知识,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涉猎语文材料,帮助提升他们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阅读教学中的教师指导可以快速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
2、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的把握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提炼其中的信息,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此外阅读一些积极向上的材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也有帮助。
3、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之后可以不断扩展阅读范围,提升阅读能力,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讲与练
作者:雷上坤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3年第03期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坐得端正,听得认真,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的往往只是课文内容的琐碎分析,而非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样无助学生各种技巧和能力的形成。
精心设计讲和练,是处理教和学关系的具体实施过程,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
因此,摆正阅读教学中讲和练的关系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阅读教学;讲与练;语文教材
一、讲和练的关系出现了偏颇的现象
目前对语文阅读教学,大家普遍赞同掌握语言文字训练,训练的意识普遍有所加强,并已经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训练什么和怎样训练上面,重视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扩大训练面,增强训练量,使大部分的学生受到训练,学有所得,但同时存在一些偏颇的现象。
1.语言文字训练意识不够强
学生所学知识主要靠教师讲授,引导获得,扶多放少,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
阅读教学过程不充分、不完整,侧重于理解语言、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忽视学习语言文字表达的形式、方法及其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
2.对以学生为主体的认识形成形式主义理解,造成片面的、形而上学的现象
强调学生训练,而忽视了教师教授。
小黑板、小卡片充斥课堂;口头的、笔头的漫无边际,使学生的训练处于无目的、无交流、无检查的失控状态。
强调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开始就把学习方法和盘托出,让学生照着教师写出的条条框框进行自学,把学生的学习引上呆板、单一的形式上。
二、正确处理讲与练的关系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讲与练即是教与学的关系具体处理实施的过程。
“讲”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精心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
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摆正自己“导”的位置。
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教学方法得当,教学重点突出。
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教学重点应放在感受居里夫人内在的“美丽”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让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共同补充,体会居里夫人执著的探究精神和信念追求,她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和淡泊名利,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与感悟,切不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
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用语,尽量做到语言简洁,哪些地方提问引导,什么时候讲解,都要精心设计。
再次,
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组织思路,让学生讨论、思考、补充,总结出问题的答案,如果要让学生马上回答,教师做出纠正,实际上那就是把学生该做的事都包在教师身上了,久而久之,学生存在依赖心理,失去了自己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讲练过程要根据不同学生,教材实际情况精心设计
如何根据不同学生、教材的时间情况精心设计讲练过程,实施从扶到放,这其实是个教学方式问题。
平时,人们常常谈及教学方法问题,很少谈及教学方式问题。
而且在谈到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时,常常不自觉地把它当作一种普遍适用于教学发展阶段的方法,忽视了教学发展过程的阶段性。
于是乎大家一拥而上,竞相效仿,造成了千篇一律、千课一面的现象。
因此,摆正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寻求科学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例如,我教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时,就是讲练结合,在四、五、六自然段阅读理解时,我先抓住第四自然段这一典型的总分式段落,精讲引路。
从总领全段的总起句入手,引导读书思考:“弟弟很爱学习,也很有礼貌”表现在哪里?逐句读议,学生理解后,再提问:“整段话围绕哪句写?”让学生认识这就是总分式段落,并及时总结学法。
到五、六段,作了迁移的学法。
循法自学的训练,实施讲练结合,从扶到放的过程。
在读议总结全文过程,我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让学生思考、讨论、大胆发言,真正把课堂变成训练场。
在这堂课上,我努力做到讲练结合、有扶有放、精心引导、注重训练、讲求实效,充分调动学生的整体积极性,把课堂变成了学生的训练场。
在教学中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好讲与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素质就会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