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临床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1.80 KB
- 文档页数:2
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护士是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专业人士,护士们需要依据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开展工作。
特别是在护理中,护士们需要具备较高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因此需要培养一定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评判性思维是一种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护士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问题。
下面我们介绍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一、开放思维开放思维是指在面对新的问题和信息时,能够废除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偏见,接受并尝试理解不同的观点。
护士在工作中需要经常处理各种问题,接收来自医生、病人、家属、同事等多方面的信息。
在接收信息的同时要有开放性的思维,不能受到主观的偏见或感情的影响。
这样才能从中寻求正确的答案或解决方案。
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指一种能够从多个角度判断和评估同一个问题或现象的思维方式。
护士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准确地判断问题和情况,不能出现判断偏差乃至导致病人和医护人员出现意外后果。
因此,逻辑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应该学会分析不同的信息来源,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一种刻意的、分析性的思考过程,能够从各种因素中构建、分析和解决问题。
护士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对医学文献、医疗协议和临床指南进行深入分析,以便能够预测和指导患者的行动。
四、判断力判断力是一种能够准确判断医疗实践是否证据强有力或准确的思维方法。
护士需要建立敏锐的判断力,并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指导医疗实践。
护士应该考虑不同的因素,包括病人病情、患者的愿望、医疗工作的费用等等。
五、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护士需要在护理中遇到各种问题时能够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护士需要开展远程教育计划,学习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接受护士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适应性培训是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继续教育也有助于护士们掌握越来越复杂的技能和挑战。
护士评判性思维需要长期不断地训练和提高。
当护士们增强了自己的评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他们会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减少病人的风险。
护士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一、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及经验做支撑要想对一个事物有个初步的判断,首先就要对这个事物有个清晰的了解,而这个了解的过程,就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专业实践做支撑。
二、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慎独修养培养自己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慎独修养,有愿意站在患者及家属角度,真心实意为患者着想的那颗心,有为了病人能够最大程度康复,自己愿意竭尽所能的意愿。
护理工作是琐碎的,很多操作也都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独自完成,具有主观意识的病情观察更是如此。
所以,高度的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当一个有疑问的医嘱出现,当患者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异常,在无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你只有自己愿意去思考,去判断,愿意用心解决,才能使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如果不管出现任何情况都机械地执行,不问对错,不管是非,不总结经验教训,事后也从不进行反思,那么评判性思维能力永远也不会提高。
三、有探究精神,不只看问题表面探究精神,需要遇到问题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护理工作琐碎,但特别疑难的操作并不是很多,如果每天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只注重问题表面,看到问题解决问题,不去深究问题发生的原因,不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那么近些年来医院招聘护士要求越来越高的学历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在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利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及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而积累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打破惯性思维,不盲从所谓惯性思维,指人习惯性地循以前的思路思考问题。
惯性思维常会造成思考事情时有些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
惯性思维有时候是导致人误入歧途、阻碍人思维发展的一种绊脚石。
但凡事都有例外,护理工作也一样。
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在常规无法解除及解释的情况下,一定要打破惯性思维,开拓思维模式,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经验教训去分析判断。
如何培养临床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随着医学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如何让临床护生在各科真正学到知识,如何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并且去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根据护生的情况,提出有效的方案更好的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培养一名优秀护理人员奠定基础。
标签:培养;护生;临床思维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她成为一名优秀护士的基础,在临床上,我们会随时遇见不可预知的事件发生,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怎么把工作做好,用什么方式去解决问题。
特别是在心血管内科等,随时可能会抢救患者,发生不可预料的事,如何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是各科教学的重点,也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加强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医院的各个科室都有自己的专科特点,比如,心内科多数是老年患者,病程长,效果一次比一次差,多数患者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欠完善,随时可能发生心脏骤停等。
因此,在心内科的医护人员都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心等。
在心内科的教学中,对于新的护生在入科指导中,首先应该给她们上一堂临床沟通课程,它包括沟通的方式、技巧等,再引入心内科患者的特点(听力、视力、理解力下降等),运用恰当的语言与患者沟通。
要让护生参与到我们的护理工作中来,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执行者,而是以策划者的身份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
新的护生在刚进科室时,可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思考带教老师用不同的方式去做同一件事,对比作出来的效果等,不要一味去追求护理实践能力的多少更重要,总结带教老师的在临床上的做事方法会有更大的收获。
2培养临床护理的临床思维能力2.1教会学生观察、分析护生刚结束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某一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等,尚处于一个纵向思维状态[1],然而进入临床后我们面对的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个患者,他有可能有几种疾病,这就需要带教老师帮助学生如何针对这些整张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护理方案。
这种横向的思维转化过程是护理人员的必备条件。
我们在护理一种疾病时指导实习生进行临床症状的交叉提问,以问题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护理专业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方式探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护理专业的发展,护理专业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评判性思维是指对现实情境进行辩证、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能够帮助护生更好地分析、理解和应对复杂的护理问题。
而针对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同的培养方式也在不断地探寻中。
本文将从教育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方式。
1、启发式教育法:启发式教育是指教师通过刺激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
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启发式教育法,护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和讨论解决方案,增强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以更有效地应对实践工作。
2、案例教学法:护理专业护生需要通过研究一些真实的护理案例来了解表现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和必要的改进方法,从而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
案例教学法即是一种以先前发生的事情和现实的案例情况为基础,通过判断、解决问题来实现护生能力培养的教育方法。
3、智慧教育法:智慧教育法是一种以教育学理论及其引导方法为支撑,运用教育技术为主要途径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开发和应用各种学习策略,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
在智慧教育中,护生把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权和学习任务的具体执行过程交给个体学生,帮助他们发展获得知识的自由和变化的能力。
4、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批判性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把个人的观点和认知结合在一起,通过交流、讨论和协作来共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护理是一项团队工作,护生需要与患者、同事、医生和其他卫生人员合作,这也是为什么合作学习法适用于护理专业的原因。
5、情景模拟培训法:情景模拟培训法将学生带入一个类似真实的护理场景模拟,逼近现实,提高仿真学习效果,使得护生在此情境中承担特定的责任角色,并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及时行动,从而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在情境模拟中犯错可以很好的让护生识别自身医疗知识或技能垃圾,进而可以调整和加强这些方面的培养。
浅谈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现代护理已经进入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要求护士在工作中要独立判断、独立决策、独立执行,因此,培养求疑、实证、严谨和理性的临床思维逐渐得到重视,护士的临床思维是开展整体护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按照护理程序开展临床工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临床护理思维是护士协助医生诊治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采集、分析和归纳相关信息,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临床思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得来的。
带教老师在临床中承担着繁重的护理工作,从而导致带教老师对带教工作倾注的时间及精力不够。
带教方法仍是传统的教和帮。
使实习护生觉得自己就是会些简单的操作技能,帮助老师干活,从而使护生觉得实习就是干活,而不能真正学到知识。
从而降低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带教老师不单单是教护生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最主要还是带动护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和培养护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临床思维,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对于刚进入实习的护生,他们缺乏经验,对临床工作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害怕、焦虑等情绪,缺乏与患者交流和将理论用于实际的能力。
带教老师首先要帮助护生熟悉病房环境及工作职责,消除负面情绪,使护生适应由学生到实习护士的角色转变。
带教老师要结合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带教目标及计划。
在教学中培养护生的整体临床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实行病案教学、小组讲课、小组护理查房等,以学生为主的讨论式教学,带教老师围绕主题引导,多问为什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避免传统的课堂讲课,让护生觉得小讲课又回到了学校被动的接受知识。
比如:中毒病人护理时,除了掌握病史、主要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外,还应结合护理工作体会去思考。
如:①百草枯病人为什么不能吸氧?②一氧化碳中毒病人为什么要高压氧治疗?③有机磷中毒病人为什么要观察皮肤、有无流延等。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5月第5卷第5期 W orld Hea lth DigestMedical Pe riodical医学教育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自觉地集中精力完成从学生到医师、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
6 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1)改革落后的教学思想和考评制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中课堂教学是真正体现和落实创新教育的主要渠道。
我们医学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讲授法。
虽然传统的讲授确实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传输较多的信息,能以较少的教师而对较多的学生,把教师本人的学习心得和治学经验经总结后传授给学生,但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极不利于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因此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应成为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主要手段,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
2)培养创新型教师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索质教师队伍。
首先,应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要注重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知识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把创新素质培养作为教师教育和培养的核心任务。
其次,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①政策倾斜。
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并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给晋级、破格提拔等政策倾斜,以引导教师主动进行教育改革。
②引进竞争机制。
采取内培和外引并举原则,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自我提高,实行优胜劣汰竞争法则。
③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实现教师薪酬和津贴的岗位绩效管理④引导教师走教育科研一体化道路。
鼓励教师及时将科研领域的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运用到教学中去。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产生首先应具备创新意识,同时还要有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实现创造发明的前提和动力,它要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才能实现。
因此,教育者应注重学生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完美人格、坚定信念等观念的培养。
护理专业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方式探寻评判性思维是指在面对各种信息和问题时,通过问问题、分析、评估和推理等方式进行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护理专业护生作为面对危重病患和复杂情况的治疗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以提供准确、快速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对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方式进行探寻和研究,对于提高护生的临床能力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评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在护理教育和临床实践中渗透和融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培养方式:1. 构建适宜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是评判性思维培养的基础。
教育机构和临床实践中应为护生提供开放、自由和鼓励思考的学习环境。
培养护生主动思考、质疑和探索的习惯。
2. 授课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护生的思考和思维活动。
教师应引导护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护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 培养批判性思维:教育机构和临床实践中应重视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教授科学方法、提供相关资源和实践机会,引导护生对现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质疑和挑战,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临床实践:护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临床实践是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在实践中,护生会面对各种实际问题和情况,需要评估和判断应对策略。
通过实际操作和反思实践,可以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5. 研究笔记:鼓励护生进行研究笔记的撰写,帮助护生整理知识,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书写和整理过程,培养护生系统性思考和对知识的评判能力。
6. 医学讨论班和病例讨论会:定期组织医学讨论班和病例讨论会,让护生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观察。
通过与其他护理人员和专家的交流和互动,提高护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7. 团队合作和角色扮演:在教育和实践中,鼓励护生参与团队合作和角色扮演,通过与其他成员的合作和角色转换,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与其他成员的思路碰撞和互动,可以拓宽护生的思维视野,并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
护理专业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方式探寻护理专业是一门复杂而且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专业,所以护士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并且还需要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
评判性思维是指在面对问题或情境时,能够进行深度思考、综合分析、有逻辑地推理,并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的思维能力。
对于护生来说,评判性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因为他们要在临床实践中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问题,需要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那么,如何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呢?下面是一些可能的培养方式:1. 鼓励主动学习:护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不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还要主动了解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临床指南。
通过积极学习和探索,可以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2. 提供案例学习:护生可以通过案例学习来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
护生可以分析和讨论真实的或模拟的临床案例,了解其中涉及的问题和决策,并从中学会如何快速思考、分析和判断。
通过案例学习,可以使护生在实践中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
3. 提供机会参与团队合作:护生应该有机会参与团队合作,与其他卫生专业人员一起工作。
在团队中,护生可以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这可以培养护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同时也可以从其他专业人员身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思维方式。
4. 培养批判性思维技巧:学校可以引导护生学习和运用一些批判性思维技巧,如提问、辨别信息的可信度、推理和论证、综合分析等。
通过不断练习和运用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护生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
5. 鼓励思辨与质疑:护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思辨和质疑的态度。
他们应该学会质疑学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思考如何改进和创新。
这样可以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式包括鼓励主动学习、提供案例学习、提供机会参与团队合作、培养批判性思维技巧和鼓励思辨与质疑。
这些方式可以帮助护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医学生实习阶段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路径研究医学生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接受临床指导和培训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
本文旨在探讨医学生实习阶段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提前准备阶段在医学生即将进入实习阶段之前,学校应该组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临床实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
这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科学知识的回顾,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的介绍等。
通过提前准备,能够使学生在进入实习阶段时更好地适应临床环境,并能够更快地掌握临床思维的技巧。
二、实际操作阶段在实习阶段,学生应该积极参与临床工作,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参与医生的临床工作,学习医生如何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从而了解临床思维的具体应用。
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病例讨论、参与病例研究以及进行临床实验等方式,加深对临床思维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可以利用临床实习期间的空余时间,阅读相关临床文献和医学书籍,扩展自己的临床知识,并通过参与临床讨论和病例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三、导师指导阶段在实习阶段,学生应该积极寻求导师的指导,并与导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导师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他们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临床工作进行指导和评估,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并指导学生如何处理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四、自主学习阶段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自主学习。
学生应该利用实习阶段的时间,自主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并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加强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医学生实习阶段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包括提前准备阶段、实际操作阶段、导师指导阶段和自主学习阶段。
通过这些路径的培养,可以帮助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建立起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护理专业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方式探寻护理专业是一个高度负责而且需要高度专业技能的领域。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不断地进行评判和决策,评判性思维成为了护理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护生的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方式对于提高护理专业的水平和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护理专业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方式,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护理专业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从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入手。
护生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护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护生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地评判和决策。
护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比如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和药品等。
护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角色,对病人负责,对工作负责。
在实际护生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
可以通过案例讨论的方式,让护生参与真实的护理案例讨论,分析病人的病情和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评判思维。
可以通过实习教学的方式,让护生参与到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从实践中学习,并且在实践中培养评判性思维。
可以通过导师指导的方式,让有经验的护士或医生担任护生的导师,给予护生及时的指导和建议,培养其良好的评判性思维。
还可以通过多元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实验等,引导护生主动地思考和评判。
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还需要侧重于培养护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护理工作是一个变化多端的工作,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方式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护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为了培养护生的这种能力,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情境,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
可以通过制定一定的学习任务和问题,促使护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自主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还可以通过开展小型的科研项目或实践活动,锻炼护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析临床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本文从评判性思维的概念及临床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评判性思维进行剖析,以指导临床带教老师正确的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科及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护生;评判性思维;培养传统的实习带教模式只注重“传、帮、带”,注重护生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忽视了护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致使护生进入临床后只是一个“操作工”,不能运用动态、整体的观念来观察病情,不能灵活、有效、及时地去解决问题,不能较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不能客观正确地去评价护理过程。
因此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注重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她们获得胜任护理专业工作的能力,为护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在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促进自身发展。
1 评判性思维的概念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也译为批判性思维,来源于哲学领域,由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引入护理领域并受到护理界的高度重视,许多护理学家认为[1~4]:评判性思维是衡量护理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评判性思维是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作出合理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够正确取舍。
国内护理学者提出评判性思维就是对护理问题的确立及其解决方法的有目的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判断过程和反思推理过程。
在此过程中要求审慎广泛的收集资料、理性思考、得出结论,但也要有高度的开放性,愿意听取和交流不同观点,使所做出的结论正确、合理。
2 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1 在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前,带教老师要先认识到评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在带教过程中不但要指导护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护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是评判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