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8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第一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背景与环境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
1.1.2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1.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兴趣和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1.2.1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社会背景:农耕社会的特点与科技需求。
1.2.2 古代科技成就的国际背景:与西方科技发展的比较。
1.2.3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分类概述:数学、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主要成就。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背景和环境。
1.3.2 比较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西方科技发展的异同。
1.3.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背后的原因。
1.4 教学评估1.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古代科技发展背景的理解。
1.4.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比较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西方科技发展时的分析能力。
第二章:中国古代数学成就2.1 教学目标2.1.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2.1.2 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概念和方法。
2.1.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兴趣和自豪感。
2.2 教学内容2.2.1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从甲骨文算术到《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著作。
2.2.2 古代数学成就举例:分数、小数、代数、几何等方面的创新和贡献。
2.2.3 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实用性、创新性、传承性等。
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
2.3.2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具体例子。
2.3.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及其影响。
2.4 教学评估2.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历程的理解。
2.4.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分析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时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3.1 教学目标3.1.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纸的发明和雕版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
2. 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三、教学难点:1. 四大发明的意义。
2.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
2. 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成就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展示古代科技成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古代科技成就?环节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环节三:课堂讲解1. 讲解纸的发明和雕版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分析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环节四:小组讨论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背后的社会环境。
环节五:课堂小结2. 强调科学技术发展需要良好社会环境,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为我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环节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教材,思考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启示。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科技博物馆、古今科技对比调查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2. 邀请科技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未来趋势,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对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思考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思考和启示。
八、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指的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节的内容,其核心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掌握四大发明的发明和使用过程及影响。
学生已经学过通史中的相关知识,本节课的内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它是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密切联系,所以在本专题中有一定的地位,但与其它专题联系不是很大,是本学科次要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四大发明的科技成就和影响,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结合具体的发明进行分析。
二、目标及其解析1、教学目标:(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2)认识中国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目标解析:(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就要指要掌握古代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和使用以及影响;掌握古代中国指南针发明以及使用,理解指南针发明的影响;了解古代中国火药的发明和使用状况;掌握古代中国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影响;(2)认识中国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就是要了解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尤其要注意四大发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发挥的作用。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长期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到明清时代会落伍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缺乏正确的唯物发展史观进行分析。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的原因,(科技发展的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推进的结果。
所以在分析古代科技发展原因的时候,要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对外对内交往、科技继承与发展、科技人员素质、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去分析。
也可以运用比较法,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比较,得出结论。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科技的不同,其中关键是运用唯物史观,辩证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纸的发明1.发明最新考古表明中国可能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同时证明西汉时期帛、竹、木、纸四种书写材料同时存在。
2.改进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被称为“蔡侯纸”。
3.传播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掌握中国发明的造纸技术,之后传往欧洲。
4.影响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原理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
2.功能方向测定。
3.过程4.传播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5.意义(1)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①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②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发明(1)商周时期,中国人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
(2)春秋时期,中国人掌握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3)东晋时期,火药开始出现。
2.应用(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了火炮。
(2)明代的火器制作工匠创造了早期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传播12、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影响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四、印刷术的进步1.雕版印刷术公元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1)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2)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发明转轮排字盘。
(3)明代中期出现铜活字,清代用铜活字印制了《古今图书集成》。
3.传播中国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14世纪末,欧洲开始出现印刷品。
4.影响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初中历史教案: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导语: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早在古代,中国人民就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并探讨其对今天世界的影响。
一、农业技术与工具的发展1. 农田水利:古代中国人通过开凿运河、修筑灌溉系统等方式改善水资源分配,提高了农田灌溉效率,增加了粮食产量。
2. 农作物种植和育种:中国古代农民培育了许多重要的农作物品种,如稻米、小麦和棉花等。
他们还研究出肥料使用方法和灭虫药剂,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3. 农具改进:古代农民发明并广泛使用了许多农具,比如犁、耙、锄等。
这些农具提高了耕作效率,并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二、医药卫生方面的创新1. 防疫措施:古代中国人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开展了水源净化、粪便处理等卫生改善措施。
此外,他们还研究使用草药治疗疾病。
2. 中药发展:中国古代医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中医药体系。
中药以其天然植物原料及其人体作用方式而闻名于世,对世界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3. 针灸疗法:中国古代人还创造了针灸疗法,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刺激来调整身体机能。
这一技术至今仍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三、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1. 纸张发明: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纸张,将之前使用的竹简、木牍替代为更易于书写和保存的材料。
纸张不仅提高了书写效率,而且成为文化传播和知识积累的基础。
2. 造纸工艺与技术改进:中国古代制作纸张的工艺十分精湛,采用天然纤维材料,如麻、糜烂等,并进行了多次技术改进。
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3. 木活字印刷术:中国古代人还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通过使用雕刻好的木质印版印刷文字。
这项技术使书籍和文化作品得以快速复制和传播。
四、工艺品制作与发展1. 瓷器制作: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使用瓷器的国家之一。
古代中国人掌握了精湛的瓷器制作技艺,在陶瓷工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广为流传至今。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第一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2. 掌握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2.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1.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和特点的阐述。
2. 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2.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相关论文和书籍。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包括数学、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贡献。
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的影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4. 总结:总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意义,强调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 掌握中国古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 中国古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难点:1.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的阐述。
2. 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2.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数学史,相关论文和书籍。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古代数学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主要成就,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等方面的贡献。
3. 举例: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5. 总结:总结中国古代数学的主要成就和意义,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天文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掌握四大发明的相关史实,认识它们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2)运用比较法,研究四大发明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科学家创新精神的敬佩,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2)四大发明的相关史实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四大发明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2)引发学生对四大发明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四大发明的时间、发明者和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四大发明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2)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原因。
5. 总结反思:(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强调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
四、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整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形成简要概述。
2. 选择一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深入了解其对世界的影响,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四大发明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古代科学技术特点的认识。
3. 学生对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重视程度。
4. 学生合作探讨、拓展延伸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农业技术与农学著作1.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世界农业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川大附中历史教研组廖勇【课题名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对象】:高二(10)班【上课时间】:20XX年11月1日【教学分析设计】:1、教材分析教材的宏观立意: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站在文明发展的高度,以8个专题板块,通过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成果等内容来折射人类求生存、求发展而不断进行能动创造的历史过程。
单元的中观着眼: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主要从科学技术发展、文字绘画流变、文学作品嬗变、戏剧种类演进等视角,多角度、全方位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
本课的微观投射: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新课标的要求是“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领域广、数量多,人民版教材选择了以四大发明为主要教学内容,是因为它们最能代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也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
2、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新方法的求知欲较高。
但他们的历史学习多数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认为学历史就是“背书”,缺乏动手能力和独立创新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易生搬硬套书上的观点,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久而久之失去历史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更体会不到历史学科的魅力所在。
本课内容难度中等,学生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尤其是四大发明比较熟悉,但是对于这些发明的发展历程并不十分清楚。
这些发明对于人类发展进程的影响,学生更是思考甚少。
所以高二的学生还需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考分析问题的学科能力。
3、设计思想根据《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本学期校本教研的主题“促进学生深度体验的核心问题教学策略研究”,在设计本课时,作了以下思考:(1)教材的深度研究:除了上述“教材分析”中从学科角度理清教学内容的脉络外,我还注意从教育角度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将四大发明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地认识这些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历史1002班陈乐1005014238一、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过这一课的内容,但大部分是以基础知识为主,而高中的历史学习更注重思维能力和综合知识的储备。
因此通过老师引导学习,应扩大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使学生能独立解决历史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和掌握四大发明,并能认识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括出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提出问题,然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形成初步的认识。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地位、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后来滞后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三、知识重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2、难点:(1)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四、教学方法图例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五、教学资源教材课本、网络六、课型综合课七、课时1-2课时八、教学手段、教具多媒体九、教学设计1、导入: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段视频2、讲授新课:引入:(大家都听说过东方朔吧?他曾给汉武帝上书,上书用了三千片竹简,两个人才扛得起,武帝读了二个月才读完。
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当时东方朔不把上书内容写在纸上就像我们交作业本一样,实在不行就出本书交上去呢?下面,我们共同学习纸的发明。
)(一)纸的发明(教材第28页)1、原因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曾经使用过哪些材料来记录信息书写文字?这些材料有什么样的缺点?⑴(甲骨文是写在什么上面的?)龟甲、兽骨,(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有这样一句话:“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课标对本课内容提出了两个层次的要求:识记层次: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理解层次: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基于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与学情分析,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并整合为以下三点:1、了解四大发明等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理解农耕文明是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基础以及古代中国的科技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运用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意义,提高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基本方法。
3、体会古代中国科技的辉煌灿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并树立为提高国家科技力量、实现国家科技进步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中西科技特点的理解及提取信息分析信息题型的锻炼。
2.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技术的原因分析。
四、课时安排:高三复习课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英国东边的剑桥镇坐落着英国最高学府剑桥大学。
在剑桥大学中有着一个人的传说。
他就是李约瑟。
李约瑟是谁?一位英国绅士、毕业于剑桥大学、在剑桥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后九个月再拿到博士学位、担任剑桥大学学院的院长、抗日战争时来到中国,对中国科技赞叹有佳。
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一文,第一次向西方提出了让中国科学扬眉世界的四大发明。
但随着对中国古代科技研究的深入。
其也越发不解。
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何为李约瑟难题?如何破解该难题?让我们走进《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文来一探究竟。
课堂探究(一)李约瑟难题的提出根据表格概括“李约瑟难题”?学生归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世界,为何近代科技却没发生在中国呢?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世界的史实?生:四大发明、哈雷彗星、《石氏星表》、太阳黑子、月食、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授时历》师:西方近代科技的史实?生:“太阳中心说”、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师:中国传统科学与近代西方科学相比,各自有何特点,让我们定位于两个人两本书一探究竟。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指的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节的内容,其核心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掌握四大发明的发明和使用过程及影响。
学生已经学过通史中的相关知识,本节课的内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它是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密切联系,所以在本专题中有一定的地位,但与其它专题联系不是很大,是本学科次要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四大发明的科技成就和影响,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结合具体的发明进行分析。
二、目标及其解析1、教学目标:(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2)认识中国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目标解析:(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就要指要掌握古代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和使用以及影响;掌握古代中国指南针发明以及使用,理解指南针发明的影响;了解古代中国火药的发明和使用状况;掌握古代中国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影响;(2)认识中国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就是要了解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尤其要注意四大发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发挥的作用。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长期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到明清时代会落伍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缺乏正确的唯物发展史观进行分析。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的原因,(科技发展的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推进的结果。
所以在分析古代科技发展原因的时候,要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对外对内交往、科技继承与发展、科技人员素质、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去分析。
也可以运用比较法,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比较,得出结论。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科技的不同,其中关键是运用唯物史观,辩证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一、导入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们探寻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科技成就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将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包括数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成就。
2.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如何影响世界。
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内容1.古代中国的数学成就:介绍古代中国对数学的研究,包括简单的筹算、勾股定理和十进制等概念,以及秦汉时期的天元术、韦达定理等重要数学理论。
2.古代中国的天文学成就:讲述古代中国人如何建立严密的天文观测体系,发明浑仪、地球仪、星座图等重要天文仪器,并制定准确的历法。
3.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介绍古代中国的中医理论和实践,包括针灸、草药、黄帝内经等重要著作和理论。
四、教学方法1.讲解:通过讲解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使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理解和看法。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成就的重要性和影响。
4.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图片和文献资料,引起学生对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兴趣。
2.讲解内容: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逐一讲解古代中国的数学、天文学和医学成就。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理解和看法。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成就的重要性和影响。
5.总结反馈:通过学生提问和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估。
六、作业布置1.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更多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2.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写一篇短文介绍其重要性和影响。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三、教学难点1.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原因。
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3.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原因,分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科学技术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认识和感受。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讲解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地理、物理、化学等领域的成就。
2. 分析中国古代医学、农学、建筑学等领域的贡献。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2.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讨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八、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地理、物理、化学等领域的成就,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性。
2.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古代医学、农学、建筑学等领域的贡献,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四大发明为代表一)造纸术:1、书写材料的演变:⑴秦汉:竹木简牍和丝织品⑵西汉;最早发明纸。
帛竹木纸并存。
⑶东汉: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用植物纤维造纸即蔡侯纸。
2、意义:⑴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也最为显著。
⑵作用: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⑴战国:司南。
《韩非子》中提到“司南”。
⑵北宋:①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
②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⑶南宋:《事林广记》中介绍民间流行指南装置——木刻指南鱼和指南龟。
2、指南针的传播: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
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1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①北宋《萍州可谈》和南宋《梦梁录》都有中国海船使用指南针进行航行的记载。
②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运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③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⑴实践经验: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⑵知识积累:①春秋战国: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②汉代:《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发明创造条件。
③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2、火药的应用⑴唐末至宋初: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出现火炮。
⑵北宋时:发明家唐福将发明的火炮、火球、火蒺藜献给朝廷;石普用火球、火箭为宋真宗表演。
《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3种火药配方。
⑶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影响:⑴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⑵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人民版(优秀教案)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习内容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曾经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造纸术的发明、改进,使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大约从战国到明清时期,指南针制造技术不断提高,为远洋航行和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火药的发明和各种火药武器的问世,使中国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文化传播和欧洲社会的进步。
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和古代科学思想的自身局限,中国古代科技没有发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世纪以后,古代中国的科技逐渐落后于世界。
教学目标设定()知识与技能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
收集和处理科学技术以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培养和训练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通过对科技知识的了解,学习中国古代科学家坚韧刻苦的精神,踏实细致的作风,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追求真理的思想。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重点: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教学难点: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教学过程设定新课导入:以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中国—发明的国度》中一句话导入。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开放式设问:你觉得我国古代的哪些科技发明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对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讲授新课:一、造纸术【成语故事】“学富五车”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吗?战国时有个思想家叫惠施,人称他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原来,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爱看的书。
其实这些书是一捆一捆的竹简和木牍,一共装了辆车,“学富五车”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一【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
了解、认识科学领域中的其他相关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
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判断分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实验法等来学习了解相关问题。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历史材料的同时,要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
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体验,主动探究,独立思考。
能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材料解释相关的现象,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的想法和自己的观点。
教师应随时关注并予以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通过对科技知识的了解,及积极主动的观察、感受、体验,学习到坚韧刻苦的精神,踏实细致的作风。
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的掌握,可以利用图表法整理。
以四大发明为主线辅以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建筑、农学、发展进步的情况。
形成古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网络结构,系统地掌握科技发展的多方面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提纲:一、教学内容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四、重点与难点五、课时计划六、教学准备七、教具八、教学过程九、教师总结十、评价十一、教学结构流程图姓名:颜小华学号:40703084院系:历史文化学院07级历史学2班2010年5月25日【教学内容】人民出版社2004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二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材主要以“四大发明”为例来讲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学情分析】学习者是高中二年级学生,储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在这之前已学过政治、经济专题的两本教材的内容,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前后所学的知识没有形成体系,缺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所以老师仍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创设情景等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和点拨。
这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增强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和相关资料进行判断分析,学会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2、运用阅读法、讨论法、推理法、讲授法、实验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注重“发现式”与“传递——接受”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3、注重启发式教学,能运用已学知识和掌握的材料解释相关现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独立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科学工作者坚忍不拔、严谨细致的作风。
【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运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科技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要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的双重性问题。
【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a、预习课本,了解相关知识;b、考虑到学生已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课前让学生自己先查阅、收集指南针的相关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制作一个简易的指南针(材料、样式不限);c、在讲火药时,因为涉及化学知识,考虑到老师可能还没有同学们在这方面储备的知识多,所以让学生准备“火药的发明和使用”这部分内容,使学生成为主角,老师注意补充历史方面的相关知识。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预设教学环境,并考虑到课堂生成性问题,做好各项准备。
【教具】多媒体电脑【教学过程】1、导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与所学知识的距离,首先让同学们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片段,然后展示从中截取的四张图片:“中国画卷”、“活字粒表演”、“焰火脚印”、“郑和下西洋”图片。
说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而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四大发明”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本节课就将以“四大发明”为例,讲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2、讲授新课课本上分为“纸的发明”、“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印刷术的进步”、“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五个标题,因为考虑到纸与印刷术有一定的承接关系,所以这两个部分放在一起讲,且主要由老师来讲,而指南针、火药则主要由同学们来讲,“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在专题一中已系统学习,这里仅简单梳理。
标题一:纸的发明教师:要求学生思考纸出现之前的记事材料有哪些。
屏幕显示:商:甲骨;西周:青铜器;春秋:竹简、木牍、缣帛。
提问:这些记事材料有哪些不足和缺点。
学生:书写比较麻烦,且大部分不易携带,缣帛虽携带方便,但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
由这些记事材料的不足,引出蔡伦和造纸术。
教师:简单介绍蔡伦和“蔡侯纸”,强调“蔡侯纸”并不是最早的纸。
屏幕显示:考古发现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座古墓中出土的一幅纸质地图,经测定该纸比蔡伦造的纸要早300多年,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纸质实物。
另外,还可以展示老师在参观博物馆时照的一些有关古代纸的照片,鼓励同学们多参观博物馆。
教师:介绍造纸术的传播动画显示:造纸术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探究纸的影响是什么。
屏幕显示:有利于信息的记录、传播、继承;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最杰出的成就。
标题二:印刷术的进步屏幕显示:手工抄写——石版拓印——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教师: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进行文化学习时,主要靠手工抄写,为了提高效率,避免抄错,汉灵帝的大臣蔡邕借鉴图章的办法,把文章刻在石头上,再涂上墨,然后用纸印成书。
由于石版拓印仍然易出错,效率不高,再加上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到隋代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屏幕显示:雕版印刷术的工艺图教师:简单介绍该工艺,帮助学生理解该项技术。
举宋初印《大藏经》的例子,“历时12年才雕印完工,有13万块雕版”,说明雕版印刷术虽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发明,但仍有不足。
通过所举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雕版印刷术的缺点。
学生:费时、费力、费料、费空间过渡:中国古代人们非常善于经验总结,既然我们发现雕版印刷术有这些缺点,那么我们聪明的先人们一定也注意到了它的缺陷。
由此引出活字印刷术。
屏幕显示:活字印刷术的工艺流程图教师:介绍毕升和活字印刷术对比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引导学生总结雕版印刷术的优点。
学生:省时、省力、省料、省空间教师:介绍印刷术的传播由此学生探究其影响学生: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印刷术的发明对于文化、教育、科技的宣传普及,对世界的文明和进步都有重要意义。
标题三: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学生: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组内通过协作制作的指南针,并简单说明制作过程和运用原理、应用领域。
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予以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将指南针与之前学习的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等章节联系起来,启发学生得出指南针的影响。
学生: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环球航行等提供了技术保证。
教师小结: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容前后串联起来,并且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标题四: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学生: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解火药的化学反应原理(不占很多时间),以及在古今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双重性,如火药的正负两方面的作用。
小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领先世界,如产生了四大发明,随着它们传播到世界各地,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教师:思考有哪些原因促进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学生:国家的统一;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文化传播;教育的进步;个人对科技的探索。
学习探究屏幕显示:鲁迅在《电的利弊》中的一段材料,详见教材P26,为什么“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阻碍了科技推广和进一步发展。
”由此过渡到“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由于专题一已经学习过中国古代的思想,所以这部分主要由学生介绍,达到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回顾与复习的目的。
学生:孔子——“多闻阙疑,慎言其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注重社会人文问题。
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承认自然规律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只能顺应自然规律。
《老子》强调“无为”,可以理解为不违反自然的行为。
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得出中国古代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比较注重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课堂练习1、在西汉存在的用于书写文字的材料有()(1)帛 B(2)竹(3)木(4)纸A (1)(2)(3)(4) B(1)(2)(3) C(2)(3) D(2)(3)(4)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最早在()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元代3、材料解析题材料一永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准敕禁断印历日版。
剑南、西川及淮南道,皆以板印鬻于市。
每岁司天台未奏颁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
有乖敬授之道,故命禁之。
——《册府元龟》卷160《帝王部•革弊1》材料二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紧。
……若仅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梦溪笔谈》卷18材料三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做印盗,削竹片为行,雕木版为字,用小细锯锯之,各做一字……——王祯《农书》卷22请回答:1 材料一中的板印指的是什么?2 毕升是哪个朝代的人?3 “今又有巧便之法”指的是什么?【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需要掌握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思考为什么后来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落后了。
学会将所学知识前后串联起来,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历史思维,以及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当然,老师也需要反思教学中自身的表现。
【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注重课堂师生互动、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的合作学习,以及教师的自我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进步和教师成长。
【教学结构流程图】符号说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评价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