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 班级管理
- 格式:docx
- 大小:230.54 KB
- 文档页数:3
模块三班级管理1.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具备四个特征:①明确的共同目标②一定的组织结构③一定的共生活的准则④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2.班集体的发展阶段①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②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③成熟期的集体阶段3.班级组织建设:班级组织的设计、指导班级组织建设、发挥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4.班级教学管理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5.班级管理的原则①方向性原则②全面管理原则③自主参与原则④教管结合原则⑤全员激励原则⑥平行管理原则6.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①调查研究法②目标管理法③榜样示范法④情境感染法⑤规范制约法⑥舆论影响法⑦心理疏导法⑧行为训练法7.班级管理的主要理论①马卡连柯——集体教育②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③陶行知——儿童创造力、学生自治8.班级管理的模式①班级常规管理②班级平行管理③班级民主管理9.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①了解学生、研究学生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③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10.班主任工作的原则①学生主体原则②因材施教原则③集体教育原则④民主公正原则⑤严慈相济原则⑥以身作则原则11.班主任工作的方法①说理教育法(事实、道理)②榜样示范法(他人的高尚)③激励法④角色模拟法⑤暗示法(含蓄、诱导)⑥契约法12.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①主体教育活动②班队例会③班队文艺活动④班队体育活动(课外开展)⑤班队科技活动⑥班队劳动⑦班队游戏活动13.组织班队活动的有效方法:①内容选择上突出针对性②形式选择上突出趣味性③活动目的上突出教育性14.班级活动的特点:自愿性、差异性、广泛性、自主性、灵活性15.日常性班级活动:班级晨会活动、值勤活动、班级宣传活动16.课外活动的类型①社会实践活动②学科活动③科技活动④文学艺术活动⑤体育活动⑥社会公益活动⑦课外阅读活动17.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①群众性活动(集会、竞赛、参观、游览、黑板报、社会公益)②小组活动(主要形式)③个人活动(个人、独立)。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班级管理-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单选题]1.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OOA(江南博哥).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B.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的人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班级是学生全体活动的基础,是学生交往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单选题]2.下列不属于建立学生档案的环节的一项是OoA.收集B.整理C.查看D.保管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为四个环节:收集一整理一鉴定一保管。
[单选题]3.特级教师周老师的班级是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在教务会议上周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他的管理模式,他总是先对班级进行一个总体的管理,通过班集体再去影响每一个同学,反过来通过对每个学生的管理来影响整个班集体。
这种管理模式属于()。
A.目标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常规管理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故选B。
[单选题]4.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专制型B.放任型C.专断型D.民主型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放任型领导方式是指教师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对班级的正常工作起到不利的作用,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从题干中“品德差.学习差”等描述可以判断该领导方式为放任型。
故选B。
[单选题]5.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
第三章·班级管理1、班级的定义班级: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教学是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形态。
2、班级的特点I、学习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社会为其安排的教学科目隐性课程:班级组织中的各种规范、角色、人际关系等我们通常所称构成班级要素的课程指显性课程。
II、不成熟性非成人组织,因此不可能进行完全的自我管理,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成人的力量。
III、教育性班级的教育性不仅体现在学生的社会化方面,而且也表现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方面。
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具有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发展”的人。
IV、社会性社会性是班级的一个重要特点3、班级管理的概念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活动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教育目标,是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主要对象:学生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班级管理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双向活动,互动关系)教师管理 + 学生管理(班委会)= 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活动管理4、班级管理的功能和目的:I、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II、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III、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管理(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5、班级管理模式I、常规管理(制定相关班级规章制度管理)II、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III、民主管理IV、目标管理(班主任与学生的总体目标——小组目标——个人目标)6、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㈠、测不准原理——实现管理的活泼性㈡、茶叶蛋原理——实现管理的直白性㈢、跨学科原理——实现管理的方位性㈣、木桶盛水原理——实现管理的整体性㈤、马拉车原理——实现管理的合作性㈥、企业管理原理——实现管理的社会性7、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①、小学班级管理重视行为管理(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②、小学班级管理目标具有年段性(不同年级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③、小学班级管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8、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i、激励学生ii、加强常规训练(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者应该怎么做)iii、充分利用班级活动iv、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v、适度放手(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9、。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班级管理一、班级管理概述(一)班级管理的发展历史1、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也是学生接受教育影响,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2、班级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环境3、最早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着名的教育学家埃拉斯莫斯4、捷克教育学家卡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和实践基础.5、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分科课程论、教师主导论和课堂教学的原则,环节等,构筑了班级授课制的教学论模式.(二)管理的含义(三)班级管理的内涵(四)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所谓的班级管理就是指班主任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规定,采取适当的方法,组织,指导,协调各种因素,为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以及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教育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建设和发展所需的人才,所以,教师对班级的管理应该按照学校管理目标的要求,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全面开展各项管理活动.二、班级管理的功能1、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班级管理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借助课程,文化规范,交往和人际关系等载体,向小学生传授社会经验,教导社会规范,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使学生从一个自然生命体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具体来说,班级管理传递镇社会价值观.指导学生社会生活的目标,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学生的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角色的学习条件,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角色能力.2、班级管理的个性化功能学生个性化方面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概念的发展,自尊心和成熟动机的发展.以及行为、认知、智力、兴趣、情趣等所有方面的综合发展.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俄个性发展和能力特质,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品质和风格,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特长.班级管理的歌词个性化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学生各具特色的能力素质,通过各种性质的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塑造学生的性格.形成学生的个性品质,同班同学间的相互比较和评价.能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个人的独特个性.新东方网课推荐:年教师资格一次顺利提分课程!!点击免费试听>>>。
第三章班级管理一、班集体的特征1.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具有健全的组织与坚强的核心3.具有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4.具有正确的集体舆论与优良的班风5.经常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二、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1.班级组织管理班级组织管理主要针对班级组织机构的管理。
班级组织机构包括班委会制度、值周班长制、建立各种类型的小组、班级学生会议制度等。
2.班级制度管理班级制度管理主要包括班级组织制度、行为规范、集体舆论和班风等方面的管理。
3.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活动的常规管理。
4.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发展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
班级的教育管理是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的,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班主任的角色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和人生导师;班主任是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
四、班主任的职责任务1.全面了解、深入分析、关心尊重班级内每一个学生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
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3.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问题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生提出惩罚建议。
5.经常与认可教师和其他教职工、家长、社区联系与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综上,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中心任务则是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热门考点:3.1班级管理第三章班级管理内容简介本章主要考查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考生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小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队活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高频考点提要1.班集体的发展阶段;2.班集体的基本特征;3.班级管理的内容;4.班级管理的模式;5.班级管理的原则;6.班级管理的方法;7.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8.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高频考点速记一、班级的概念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在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其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一)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班集体从其初步形成到巩固成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一个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如下过程:1.组建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初进学校,全体学生尽管在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
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
班集体的目的任务都来自教师个体自身要求。
2.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
但是,班级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指挥,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班风也尚未形成。
3.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
不仅学生干部,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
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需外在监督,已能自我管理和教育。
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班级管理-第二节-班主任[单选题]1.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江南博哥)建立班集体B.组织学生活动C.抓好学生的学习D.评定学生操行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包括了解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帮助学生搞好学习,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其中首要任务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故选A。
[单选题]2.假如你是一名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D.培养优良的班风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伴随在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之中。
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就谈不上对学生的教育。
因此,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单选题]3.建立学生档案的基本步骤是()。
A.整理—收集—鉴定—保管B.保管—收集—鉴定—整理C.收集—鉴定—整理—保管D.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整理一鉴定一保管。
学生档案有两种:集体档案和个体档案。
[单选题]5.班主任工作计划中比较完整的计划是()。
A.月计划B.学期计划C.具体的活动计划D.周计划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
其中,学期计划比较完整,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基本情况;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本学期中的主要活动与安排。
[单选题]6.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级任导师B.班主任C.科任教师D.班委会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主要由班主任负责。
小学生的操行评定在低年级一般由班主任来做,到高年级可以先由学生小组互相讨论,然后由班主任写出评语。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管理一、班级管理的概念和功能(一)概念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
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资源,主要对象是学生,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二)功能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因此,运用教学技术手段来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以及组织、安排、协调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级是学生群体活动的基础,是学生交往的主要场所。
因此,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班级管理的重要功能就是不但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而且要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获得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对于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二、班级管理的模式(一)常规管理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二)平行管理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三)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参与班级管理的方法。
(四)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目标管理思想由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
三、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1、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上。
3、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有正确的学生观。
4、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
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5、班会具有集体性、自主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6、班级管理方法中最早提出目标管理的学者是德鲁克。
7、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8、小学班主任工作包括常规工作和个别工作两大类。
常规工作包括: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良好的
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学生操行评定、撰写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个别工作主要是指对先进生的教育和对后进生的教育。
此外,还包括一些班级活动的组织工作。
9、班主任如何做个别教育工作:1、个别教育工作包括各种类型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2、对优等生
的教育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处理好各方面发展的关系。
3、转变后进生的工作包括四个方面:分析落后方面及其原因,根据其特点进行耐心引导,多方配合因势利导。
4、其他类型的学生教育主要有针对性地调动积极因素,消除不良因素,促进全面发展。
5、要贯彻德育原则。
10、怎样才能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11、简述班主任的工作:1、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
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
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12、班级建设的起始阶段重点在建制。
13、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14、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15、课外活动要防止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应要求有明确目的。
16、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
康的班级风气。
主要功能是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重要功能是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17、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采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调查访问。
18、群众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方向和范围。
19、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课外活动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20、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
和个人活动。
21、小学课外活动的特点有: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和多样性。
课外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
好形式。
22、教师领导方式的类型有放任型、专断型、民主型。
勒温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
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
23、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
24、课堂学习情境的安排上应考虑班级规模的控制。
25、联合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它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
义。
26、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27、课堂纪律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28、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发展阶段。
29、课堂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课堂气氛。
30、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处于启发指导地位。
31、在抓好班级纪律工作中,班主任应实行先专政后民主。
32、校级晨会包括升旗仪式和专题讲话。
33、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成员共同意见的集中体现。
34、英国教育家斯宾塞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35、班级管理的模式:1、班级常规管理。
2、班级平行管理。
3、班级民主管理。
4、班级目标管
理。
班级管理的原则:全面管理原则、方向性原则、自主参与原则、教管结合原则等。
36、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
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
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37、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是: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关注每
位学生的发展。
38、课堂纪律的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
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与指导。
2.集体促成的纪律。
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任务促成的纪律。
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
4.自我促成的纪律。
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以后,成为个体自觉地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
39、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
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0、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
2、有利于大
面积的培养人才。
3、有利于系统的传授知识。
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41、课外活动的意义:1、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
2、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
发展。
3、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4、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课外活动的特点:自愿选择性、灵活多样性、活动自主性、过程实践性、评价多元性。
42、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师生冲突。
1、加强沟通,促进心理接近。
2、角色互换,形成互相理解
的心理氛围。
3、避免滥用惩罚。
4、适当调整任课教师。
43、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经历了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和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后进入成熟期的集
体阶段。
44、班级管理中进行目标管理,必须使目标具有认同性和可操作性。
45、班主任建立学生档案有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46、班主任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及具体的活动计划等形式。
学期计划包括三
大部分:1.基本情况、2.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3.本学期中主要活动与安排。
47、班级管理方法有调查研究法、情境感染法、心理疏导法。
48、形式的多样性、活动方法的实践性、活动组织的自主性都是课外活动的特点。
49、班级活动的功能主要有:满足交往需求的功能、学习发展功能、个性发展功能、班集体建设
功能、班主任专业提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