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课件文化交流与文化主体意识上定稿版
- 格式:docx
- 大小:33.51 KB
- 文档页数:8
干部学习课件: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发展(下)孙熙国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二、文化自信与文化发展(一)价值、价值观和价值体系辨析对于文化的自信我们自信什么?我想我们自信的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文化能够给世界贡献什么?也就是我们讲的中国的精神,这个地方我希望大家区分价值、价值观、价值体系,这是三个概念,现在好多人一些教授讲课把这三个概念都混了。
有一个大家在讲课的时候在讲中国价值,在讲中国价值体系,我说什么叫中国价值?你知道什么叫价值?价值就是客体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
比如说我的价值,据我所举的能够满足你们需要的那些积极的功能和属性,我坐在这我的价值就是属于你,你的价值是什么?这个杯子的价值是什么?苹果的价值是什么?日光灯的价值是什么?价值仍然是一个客体,一个东西它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那些积极的功能和属性,这叫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是什么?从大学你就开始学人的价值两个方面,第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第二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
这两个方面被有些人概括为第一是贡献,第二是索取,所以现在的年轻人首先想的是你能够给我什么,到了你的单位首先想你能够给我什么,到北大我们的学生才说北大能够给我什么。
为什么?学生就认为我的价值一是贡献,二是索取,但是他首先想的是索取,所以他想到家里我的爸爸妈妈给了我什么,我有价值。
我的一个学生26000块钱买了一个lv包,我问她谁给你钱?爸爸给的。
我说你爸爸贪污的吗?结果把这个学生说哭了,她说不是,我爸挣的钱,我说挣的钱你怎么省得吗?他省得吗?不省得。
你怎么省得?她说因为我有价值,我这样有价值。
我说那是你的价值吗?那是你爸爸的价值,你的价值是你能给你爸爸做什么,你能够给你家庭做什么,能够给你亲人做什么,能够给你朋友做什么,能够给你单位做什么,能够给民族国家做什么,这是你的价值。
所以有的人说你干吗不讲自我价值,我自己能够满足我什么,你自己能够满足你自己什么那是你的价值,那叫自我价值。
干部学习课件:文化交流与文化主体意识(上)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人简介楼宇烈,浙江省嵊县人,一九六零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专业本科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
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主要作品有《十三堂国学课》、《中国的品格》、《佛教与中国文化》等。
一、文化概说第一部分文化概说第一节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主体性今天我们来探讨怎么样来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我们有些想法,首先做一些概论性的对传统文化的介绍,然后下面会有一系列的读原始经典的这样一些讲座和活动。
那么我呢先来开个头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性方面的一个系列讲座,计划可能要讲八次,那今天第一次准备讲一下文化交流与文化主体意识的问题。
因为在当今这个世界这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间,包括我们的国际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文化的开放和交流是势不可挡,而且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也将是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而我们也知道文化交流它的前提是多元文化的共存,如果世界文化的发展都趋向一元的话,那么既无法交流也无需交流。
但现在我们无可否认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面,文化也存在着一个全球化的趋势,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为文化它跟一个国家的历史、民族精神和传统它是紧密相关的。
那么我们讲什么叫文化?文化它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它就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和理论的一种结晶。
那么文化它有物质性的文化也有非物质性的文化,所以我们现在世界有一个文化保护的这样一项工作,那么这样一项工作里面就包括了物质性的文化的保护和非物质性的文化的保护。
那么我们知道我们在世界的遗产保护里面,这中间我们国家属于物质文化保护方面一共有30项,我们有的时候也叫做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这个保护我们国家到现在为止列入的有3项半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么因此这个文化它实际上特别是这种非物质的文化,它是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的方式、生活的样式包括民俗啊风俗,各种各样的风俗等等在内。
干部学习课件文化交流与文化主体意识上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干部学习课件:文化交流与文化主体意识(上)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人简介楼宇烈,浙江省嵊县人,一九六零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专业本科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
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主要作品有《十三堂国学课》、《中国的品格》、《佛教与中国文化》等。
一、文化概说第一部分文化概说第一节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主体性今天我们来探讨怎么样来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我们有些想法,首先做一些概论性的对传统文化的介绍,然后下面会有一系列的读原始经典的这样一些讲座和活动。
那么我呢先来开个头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性方面的一个系列讲座,计划可能要讲八次,那今天第一次准备讲一下文化交流与文化主体意识的问题。
因为在当今这个世界这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间,包括我们的国际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文化的开放和交流是势不可挡,而且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也将是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而我们也知道文化交流它的前提是多元文化的共存,如果世界文化的发展都趋向一元的话,那么既无法交流也无需交流。
但现在我们无可否认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面,文化也存在着一个全球化的趋势,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为文化它跟一个国家的历史、民族精神和传统它是紧密相关的。
那么我们讲什么叫文化文化它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它就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和理论的一种结晶。
那么文化它有物质性的文化也有非物质性的文化,所以我们现在世界有一个文化保护的这样一项工作,那么这样一项工作里面就包括了物质性的文化的保护和非物质性的文化的保护。
那么我们知道我们在世界的遗产保护里面,这中间我们国家属于物质文化保护方面一共有30项,我们有的时候也叫做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这个保护我们国家到现在为止列入的有3项半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么因此这个文化它实际上特别是这种非物质的文化,它是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的方式、生活的样式包括民俗啊风俗,各种各样的风俗等等在内。
那么文化它是一个历史的载体,我们讲一个国家的历史,这个历史的长短,这个历史的长短都是看它的文化积淀有多深,所以文化它是一个历史的载体。
但是呢到了1894年刚才讲的,我们知道鸦片战争1840年,到了1894年发生了甲午战争,洋务运动大概从一八六几年开始搞的,发生的甲午战争,那么我们都看过电影甲午战争,一场甲午战争中国的北洋水师经过30年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这一仗就垮台了。
因此人们就反思就认识到光是有器具文明的改革,向西方学习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没有一个好的政治制度来保证的话,仅仅有器物文明也是不行的。
所以1894年以后到1895年我们近代有一个着名的思想家、学者叫做严复,严复就发表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叫做《原强》。
这篇文章里面就提出来西方之所以船坚炮利能够取得这样一个成绩,不是仅仅是器物文明,它还有它的制度,就是西方近代的制度的文明。
他们有一个现代的、民主的、平等的这样一种政治制度,或者是用共和的形式或者用君主立宪的形式来保证。
所以这个之后就推动文明制度上面的改革,这就是从当时开始的戊戌变法的准备工作。
那么当时中国的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把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一批人物都来推动制度的改革,所以当时制度的改革,显然是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主张学法国的大革命以后建立起来的那种共和制度,有的人主张向英国学习搞那个君主立宪,那么因为后来日本,日本明治维新搞的也是君主立宪,所以当时有这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主张搞共和制,有的主张搞君主立宪制。
那么推动戊戌变法的这一批思想家,他们都是主张君主立宪的。
后来主张共和制度后来就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就是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领导的革命,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是想君主立宪。
那么推动这样一种政治制度的改革,至少要搞君主立宪。
那么我们也可以大家都知道戊戌变法推动了很多的新政,但是最后呢失败了,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有的现在把简单地把它归结为慈禧太后的(原因),我看也不够,整个我想是一个很复杂的情况。
这个国外的势力国内的各种不同的势力,结果戊戌变法失败了,其中有一些人也牺牲了,谭嗣同被推倒菜市口给砍头了,那么其他一些人都流亡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等都流亡到日本去了,所以戊戌变法也失败了。
那么戊戌变法失败说明什么呢,也就意味着这个制度改革,仅仅有制度改革也还是不够的,器物改革是不行,光有器物上面的改革是不行的,但是制度改革,仅仅停留在制度本身也是不行的。
戊戌变法结束以后,整个的新政改革当时有人说整个的戊戌变法的新政改革最后就剩下了一个成果,什么成果啊,京师大学堂,现在的北京大学,其他的都烟消云散一切照旧。
当然这个也是一个说法而已,其实也不能说没有一点点都没有变化,因为一个事情推动以后它不可能完全又都回到原来那个情况去,一定会有所变化。
但是人们已经意识到单纯的制度革命也还是不够,所以又反思,在这个反思的这个过程中间,那么当然还有一些推动,刚才讲的推动共和制度的就是民主革命的。
但是我们就称为一派是改良派,一派是革命派,革命派就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但是孙中山代表的民主革命派他最后是打倒了推翻了清王朝的帝制。
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呢,也没有能够保持下来,后来被袁世凯窃国,袁世凯复辟帝制,还有张勋的复辟。
所以整个辛亥革命也是只是赶走了清朝的皇帝,把他推翻了,但是整个中国可以说整个中国的改革还是没有成功。
第三节思想运动所以人们就反思怎么回事,那么感觉到这个是在人们的深层的思想意识里面的问题,所以进行改革一定要彻底地从思想观念上面去改造,然后才有可能改变制度,改变我们的器物。
所以这个时候就开始酝酿发动新文化运动,我们现在一般提出可能新文化运动都是1919年,其实它在1915年就已经开始了新文化这样一个运动。
那么新文化运动就是要彻底地来检讨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么当时的人们就认为这是由于中国的这个传统文化它自身存在的这种宗法的血缘的封建专制的这样一种观念,这些观念如果不破除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进行彻底的制度改革,更不能够彻底地改变我们物质的文明。
所以新文化运动就深入到了意识形态这个层次的改革,那么因此这个时候就大量地向西方的文明来学习。
所以这个时候开始人们就是要创办新式学校,要引进西方的各种各样的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文明啊,对传统进行一个彻底地批判。
所以当时最核心的当时是集中在从形式上来看,是集中对儒家的批判,那么也就是所谓打倒孔家店。
那么当时有一位着名的四川的学者叫做吴虞,口天吴,这个吴虞,他当时写了好几篇文章激烈的批判中国的落后,中国的贫穷,主要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这种顽固的宗法血缘制度宗法血缘的观念所造成的,极力地来批判,由于这个就造成了中国长期以来的这种封建专制主义。
那么这个文章影响很大,所以当时胡适就称吴虞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四川老英雄,他是一位只手打倒孔家店的四川老英雄。
所以从这个时候就开始来批判我们传统的儒家的思想三纲五常,对三纲五常发起了激烈的批判,所以整个就是要破除这样一种道德的观念吧,认为只有破除了这样一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我们才可以有一个新生的这样一个机会。
那么同时在新的教育制度的推进下面,我们整个的学科的构建也跟传统上面发生了一个可以说是根本的变化,我们研究学问的方式方法也通通发生了变化。
那么这个时候就是有很多人也在反思我们这样批判传统是不是有它的片面,或者是有它的这个不够慎重的地方。
特别是到1914年欧洲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就引起了许多欧洲学者的反思,就是欧洲文明既然是那么好,怎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一个残酷的这样一个世界大战呢,同时也就引起了中国的许多的学者们的反思。
所以这个时候很多人就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很多人到欧洲区进行考察,那么其中比如说梁启超他是戊戌变法的一个主将,康有为的大弟子,他到欧洲去考察了以后回来就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欧游心影录》,去欧洲游历他所见所闻啊,《欧游心影录》这么一本小册子。
那么他看到从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这样一个社会的情况,从这里面反映出来欧洲文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所以他就反思他说我们过去,梁启超就说我们过去这些人思想里面想的就是说,一切都是欧洲的好,西方的好,中国的没有一无是处。
中国的如果有什么好的东西,当时他们脑子里想就是先秦的那些诸子还可以,汉唐以后中国的学问都不行,所以他们就希望用西方的思想来改造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文化。
那么到了欧洲世界大战以后,他们考察回来以后他们有很多的变化,感觉到不能够这样简单地看,我们自己也有我们自己的一些优秀的传统,那么西方他们也有他们的优秀的方面,我们应该怎么样有所鉴别地来学习。
但是应该说在那个时候整个的思潮,整个社会的思潮是向西方西化发展的这样一个思潮。
所以很多人在所以这个像刚才我讲到这个情况,回来以后那么很多人也在中国掀起当时在20年代左右,在中国也开始掀起一个国学热,所谓的我们现在也讲国学热,当时我们也有一个国学热,很多觉得也要反过来经过几次这样一个对传统的批判,也反过来看看觉得中国的东西也不是一无是处,也应该认真的对待,所以当时有很多人也办起了国学的讲堂也有这样的情况。
但是整个来讲人们还是觉得应该主要的向西方学习,所以像有些人对传统的研究,你比如说胡适,胡适也是很早提出来整理国故,胡适提倡整理国故,而且他确实也写了不少传统文化的方面的研究的东西啊很多,而且有一些也应该说很有见地的写东西。
他讲中国哲学史,他亲自讲中国哲学史,但是胡适的目的很清楚,他自己也讲得很清楚,他说我研究国故这个目的是要从国故里面去找它那些垃圾,把这些垃圾给它找出来,然后最后彻底地把它给推翻掉。
所以当时这个来讲这个目的性是很不相同的,这种对研究传统文化这种他们的目的是很不相同的。
当时当然也有很多学者采取了一种比较客观的、公允的一种看法,比如说有的就提出来我们不但要学习西方的,那么同时也要认真地来研究中国传统的,那么使得这两者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
但是我刚才讲到,整个来讲这个时期的社会的思潮是有一种全盘西化的倾向。
二、文化主体意识的提出第二部分文化主体意识的提出第一节全盘西化虽然当时人们还没有明确地提出一个全盘西化这样一个口号或者是这样一个旗帜,但是人们的心中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