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汇总(1)
- 格式:pdf
- 大小:327.35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地图版】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1. 自然资源的含义、内容(6个方面)、分类(2个方面)分别是什么?(P4) 答: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 淡水资源的存在形式有哪些?(P5)答: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
[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3. 简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P6) 或:⎩⎨⎧)6P ?(B :)6P ?(A :有何特点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 答: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降水的影响,表现出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1)时间分布特点:与降水的季节变化一样,我国的河川径流夏秋季节丰沛,春冬季节水量减少。
(2)空间分布特点:水资源的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总体呈现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态。
4. 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有哪些措施?(P8)答:(1)首先要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
(2)为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的状况,实施调水工程。
(3)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问题的主要措施是修建水库。
(4)要防治水污染。
[我国著名的“南水北调”工程分三线:西线工程、中线工程、东线工程。
]5.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有哪些?(P13)答:常见的有: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节区;草地、难利用土地如戈壁、石山、高寒荒漠等集中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6.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什么?(P14)答:(1)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2)山地多、平地少,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又一特点。
(3)中国农耕历史悠久,可供开垦的土地为数不多,后备耕地资源缺乏且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7. 农业包括哪几业?(P15)答: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
七下地理知识点整理(中图版)七下地理知识点整理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气候、矿产、生物、水、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和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少一些)两大类,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非可再生资源要注意节约使用。
2、我国的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地球日:4月22日。
世界环境日:6月5日。
4、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XXX、冬春少。
空间上,南多北少,XXX少。
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我国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
5、解决我国水资源严重的状况,第一要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路子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路子是:建筑水库。
6、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山地多,平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7、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常见的有:耕地、林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农业类型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
9、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部和南北方的差异。
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有我国的四大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都是著名的畜种)(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
(种植业: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西南、东南;渔业: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10、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分布呈现“南稻北麦”格局。
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七年级下中图版地理知识点中图版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地球与地球的运动地球是太阳系中第三颗行星,也是人类居住的星球。
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地球绕自己的轴旋转,地球每自转一周为一天;公转是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动,地球每公转一周为一年。
地球环境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地球有三个大气圈:大气层、臭氧层和电离层。
大气层对人类有保护作用,能吸收部分紫外线和宇宙线等有害物质。
但同时,人类活动也对大气层造成了严重影响,排放的工业废气和交通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臭氧层的破坏也对人类造成了极大影响,会导致皮肤癌等疾病。
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淡水和咸水。
淡水是指可用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水,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冰川等地方。
南北极冰帽是地球上储存最多淡水的地方。
但现在人类活动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等问题已经愈发严重,需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
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资源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资源分布广泛,但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某些地区。
岩石和矿物资源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开采和利用这些资源也会对环境造成威胁,例如煤炭和石油的燃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地球上的植被和动物资源地球上的植被和动物资源丰富多样,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野生的植被和动物遭到了破坏,导致了物种灭绝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因此,保护野生植物和动物资源,推广环保理念,成为当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我们必须加强对地球的保护和治理,保护地球资源,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地理一、中国地理1.中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南临南海,南以海峡与台湾相望,西南与印度、不丹等国相邻,西接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朝鲜相邻。
2. 中国地形:中国地形起伏变化,东部大部分为低洼平原和丘陵地带,中部为高原和丘陵地带,西部为高山地带。
3. 中国气候:中国地处副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多样,有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冷气候等。
4. 中国自然资源: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元素、金属矿产和水资源等。
5.中国的地理分区:中国地理可以按照地势和气候特点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理区域。
二、世界地理1.各大洲的地理位置:世界上共有六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区域。
2. 世界的气候带:世界的气候带包括热带气候带、亚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不同气候带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和植被生态。
3. 世界上的自然灾害:世界上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龙卷风、飓风、洪水、干旱等,它们给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4. 主要国际河流:世界上主要的国际河流有尼罗河、美索不达米亚河、黄河、长江、亚马逊河等,它们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水资源。
5. 世界的自然资源:世界上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它们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三、环境保护1. 环境异化:环境异化是指环境由于人类活动而发生的恶化和变坏,包括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等。
2.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它们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3.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能量流动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护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
4.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未来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模式,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之道。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不断更新,而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例如矿产资源)。
2.淡水资源淡水资源存在于江河、淡水湖泊、积雪、冰川和地下水等形式。
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不平衡,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为解决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可以进行调水工程。
为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可以修建水库,在丰水期蓄水,在枯水期防水,保持下游较稳定的流量。
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包括华北和西北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水调往华北和西北的一项工程,其中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运河输送至天津和北京,可调水量最大;中线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自流供水至北京和天津;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至黄河上游,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水质最好。
节水措施包括农业用水的喷灌、滴灌,工业用水的循环使用和污水达标排放,以及生活用水的一水多用。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1.我国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包括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草地、戈壁、石山和高寒荒漠主要分布于西部内陆地区。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居世界第四位,林地居世界第五位。
山地多,平地少。
后备耕地资源匮乏,而且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我国的农业类型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地理知识总结第一章1、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P42、自然资源的分类:分为可再生资源(阳光、空气)和非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金属矿产)。
P43、淡水资源的构成:江河以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构成。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主要受降水的影响,表现出时间上分配不均匀(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空间上分布不均衡(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P5—p6(三峡、葛洲坝)。
5、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措施:首先要节约用水和合理用水。
针对空间分布不均衡要实施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引黄济青),针对时间分配不均衡要修建水库P6-p86、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草地、林地、耕地、沙漠,戈壁(这是按照利用面积从大到小进行排列的)。
P117、土地资源的特点:总量大人均少;山地多平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匮乏。
8、在土地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部门包括:P129、我国在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不少于18亿亩)P1510、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11、工业的血液——石油;工业的粮食——煤炭。
P1813、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主要油田有塔里木油田(新疆)胜利油田(山东)、大庆油田(东北)。
P19,要知道地图上的位置、P17P18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确保我国耕地P11P4—p5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
12、我国的煤炭资源居世界首位,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煤炭资源最为丰富。
23、我国铁路干线的五纵:京沪线(北京——济南——徐州——南京——上海)京九线(北京——南昌——香港)京哈京广线(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焦柳线(焦作——襄阳——怀化——柳州)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p2724、我国铁路干线的三横:京包包兰线(北京——包头——银川——兰州)陇海兰新线(连云港——徐州——郑州——宝鸡——兰州——乌鲁木齐)连接东中西部的铁路干线,很重要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上海——杭州——怀化——贵阳——昆明)p27第二章1、自然环境对于民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气候影响民居的建筑形式,地形影响民居的建筑外观,资源影响民居的建筑材料。
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陆地和海洋的划分•陆地:指地球表面不被水覆盖的部分,分为大陆和岛屿两种形式。
•海洋:指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部分,包括五大洋和一些较小的海洋。
1.2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最外层的地球固体壳体,分为大陆壳和海洋壳。
•地幔: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固体岩石层,大部分由较浓稠的岩石构成。
•地核:地球的内部最深处,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1.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约为24小时完成一次,导致地球昼夜的交替。
•公转: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约为365.25天完成一次,导致季节的变化。
1.4 物质的循环•水循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等,是维持地球水资源平衡的重要机制。
•碳循环:指地球上碳元素的循环过程,包括生物呼吸、光合作用等,在维持生物圈稳定性和气候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指某个区域或国家的居民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
•人口分布: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受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政治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2 灾害与防灾减灾•灾害:指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或现象。
•防灾减灾:指采取各种手段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并降低灾害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2.3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资源:指自然界中人们可以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可持续发展: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需求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4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指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和社会功能集中的地区。
•城市化: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过程,包括人口的迁移、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等。
3. 地理技能知识点3.1 地图阅读与制作•地图阅读:指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获得有关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图制作:指利用地理数据和技术绘制出具有一定比例和准确度的地图。
七年级中图版地理下知识点中图版地理下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并掌握其中的知识点。
在七年级地理下册中,中图版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全面而又详细的知识点,并为我们深入学习地理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细致介绍中图版地理下册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球运动1. 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地壳最外层是被称为板块的部分,它们时刻在不断运动,形成了地球上的各种地貌。
地幔位于地壳下面,它是地球内部的大部分。
地核则位于地球内部最深处。
2. 地球的运动地球主要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个完整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
而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公转一个周期为一年。
这两种运动不断变化,导致了不同季节的变化和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二、地球上的自然地理环境1. 大气和水圈的作用大气层是包围地球在外部的气体体层,它可以起到保护地球、调节气温、减缓紫外线辐射等作用。
水圈是地球上的水资源,其中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冰川等,也起到了调节气温、洪涝灾害防治等作用。
2. 地理分区地球上的不同地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原因而有所不同。
根据环境类型、经济等级等各种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地球划分为各种不同的区域。
其中包括少数民族聚居地、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
三、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的活动长期以来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其中包括城市化、工业化、生态破坏等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的大量建筑、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堵塞等都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四、维护地球和谐发展的责任人们需要清晰认识到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和天然资源。
这不仅需要全球合作、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还需要每个人的自我认知和实际行动。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认真对待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才能将地球打造成一个和谐、美丽、宜居的家园。
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地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地貌、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环境问题和资源分布等的学科。
地理知识点的掌握对我们的学业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地理教材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地理教材的知识点。
一、地图与地球
1. 地球的构造:地球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为最内部,是地球的重要部分。
2. 大地图与小地图:大地图通常指世界地图,小地图指的是地区之间的比较小的地图例如中国地图。
3. 地理位置与纬度:地理位置即是地球上一个地点的经度和纬度的具体位置。
二、自然环境
1. 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大气的包围层,能够起到保护和屏障作用。
2. 水资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
3.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气温、降雨、风向等等,气象则是指具有短暂性的气象现象。
三、人文环境
1. 人口与婚育:人口是指地球上居住的人的总数,婚育则是指人口数量的增减。
2.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现象。
3.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价值。
四、地图制作与应用
1. 地图制作:地图制作是指将地球的结构通过绘图方式呈现出来,地图制作不仅是一门科学技术,也是艺术。
2. 地图应用:地图应用是指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使用地图进行导航、出行规划等。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地理教材的部分知识点。
学习地理不仅能够拓展我们的知识面,还能够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加关注。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知识点概述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表面,包括大气、水和陆地等方面的科学。
在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将学习有关地理的一些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进行概述。
一、地球和地球的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的直径约为12756千米,在太阳系中排名第三。
地球的形状是近乎球形,但在极地附近略微扁平。
我们也要学习有关地球的运动,例如自转和公转。
二、气候与气候区气候是某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量和风向等方面。
在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将研究气候和气候区。
气候区是有相似气候特点的地区的划分。
气候因素主要包括纬度、海洋和陆地等。
三、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淡水和咸水。
在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将学习地球上的水资源、水循环和水污染等方面的知识。
人类应该如何正确利用水资源并保护水资源?四、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天灾人祸皆难免,其中自然灾害对人类影响尤为深远。
在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将学习有关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例如火山、地震、台风、泥石流等。
它们的发生原因、特点和预防措施也将被详细介绍。
五、区域经济与文化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会对某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产生影响。
在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将学习区域经济与文化,包括工业、农业、旅游业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区域经济和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
六、自然环境的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改变。
在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将研究这些改变的原因和影响。
为了保护地球,我们也需要采取措施,例如节约能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等。
七、现代交通与通讯现代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带来了方便和快捷性。
在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将学习有关现代交通和通讯的知识。
例如,道路、铁路、航空、水路交通工具的种类和使用,以及电话、互联网等通讯设施的使用方法和发展历程。
总结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涵盖了很广泛的地理知识。
在学习时,我们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地球。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理解概念,能够区...分哪些是自然资源........。
)比如:微生物、阳光、空气是;纸张,钢铁等不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阳光、空气、土地、水、生物等;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煤、铁、铜、天然气、石油等)3、水资源:①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它由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水及地下水等组成。
(而且地球上的淡水主要以冰川和永久积雪为主)②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
4、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五位,人均水资源只占世界的34%。
5、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表现出时间上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时间上:夏秋季节多,冬春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洪灾和旱灾)空间上(地区上):总体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即东南多,西北少。
(所以华北和西北缺水)67调水到华北、西北地区。
8、引黄济青,把黄河水引入青岛;引滦入津,把滦河水调入海河水系,供天津使用。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1、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的利用类型:林地、耕地、草地、沙漠和戈壁等。
其中,草地比重最大。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
②总量丰富,人均少。
③山地多,平地少。
④后备耕地资源不足,而且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3、农业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也叫水产养殖业)等4、分布:①耕地和林地主要在东部季风区;其中耕地分为旱地(北方)和水田(南方)②草地和难利用的土地在西部内陆地区;③林地主要分布东部的山地地区,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5、东部:种植业区:南方——水田——水稻;北方——旱地——小麦、棉花、玉米6、西部非季风区:草地——畜牧业;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最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自然地理
1.气候与天气
气候类型、常见天气现象、气象仪器
2.水资源
水循环、地下水、水的污染与防治、节水措施
3.地貌与防灾
地貌类型、山地灾害、防灾减灾措施
4.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土地退化与治理、耕地保护与利用
二、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城市聚集、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交通
2.交通与通信
交通运输、信息技术、新能源交通
3.文化与旅游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旅游发展
4.经济与环境
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
三、地理技能
1.地图的使用
地图类型、地图符号、地图制作、地图阅读
2.测量与制图
方位角、高程角、地图比例尺、制图技能
3.计算与分析
经纬度、区域比较、空间分析
以上是最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的全面知识点归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技能是此书的三个主要部分。
该书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地球与人类文明、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实践技能,丰富身心世界,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成绩。
中图版七下地理知识点总结1、地理位置:① 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② 亚洲的纬度边线:亚洲大致坐落于10°S——80°N 之间,地横跨热带、温带和寒带,就是世界上横跨纬度最广泛的大洲③ 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大小:亚洲就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洲(原因就是1) 面积最小 2) 横跨纬度最甚广3) 东西距离最久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东亚的国家存有: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3、亚洲地形的特点:1)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 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3) 地面起伏大4、亚洲地横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东、北、南三面频临大洋,西面深入细致至亚欧大陆内部.5、亚洲气候的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与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显著)。
3)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地域辽阔,南北的温差极大,沿海和内地的干湿差异悬殊);6、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缺乏的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7、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常受旱涝灾害的影响8、亚洲河流的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圆形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长江、黄河、湄公河(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注入太平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9、世界人口最少的大洲:亚洲人口占到61% ;世界上人口少于l亿的国家共计10 个,其中,存有六个坐落于亚洲(东亚的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就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10、按人口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
七下地理知识点汇总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的地理现象和特点,七年级的地理学习将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组成、地球上的物质和生命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以下是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的汇总: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1.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天体,其直径约为12756km,通过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了白昼和黑夜的现象。
2.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地幔和地核则构成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的高温和压力产生了地质活动和地震。
二、地球的自然环境1. 气候和气象: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而气象是对短期天气现象的研究。
气候的形成受到纬度、海拔、地形、陆地和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2. 地形和地貌:地球表面有很多不同的地形和地貌,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河流和湖泊等。
3. 水资源和水循环:水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淡水和海水,水循环是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
三、地球上的生命1. 植被和土壤:植被是地球上生长的植物总称,不同的气候和地形条件适合不同类型的植被,土壤是植物的生长基础,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各不相同。
2. 动物: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的动物,它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分布于不同地区,与植物一样,动物也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地形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
四、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 工业活动和能源资源:工业生产活动会带来大量污染,影响大气和水资源的质量,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地球上的重要能源资源。
2. 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了大量垃圾和污染物,影响了地球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是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
3. 城市和人口:人类生活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城市是人类聚集居住的地方,人口的集中分布对地球环境产生了影响。
五、地理技能1. 地图阅读:地图是地理学研究的工具,学会阅读地图对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非常重要。
中图版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学好地理对于我们了解世界、探究自然及社会发展规律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学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地理所涉及的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球运动1. 地球的构造和特征地球是一个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部分组成的球形天体。
地表主要由陆地和海洋构成,其特征包括赤道线、南北极、经线和纬线等。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呈现出日夜交替的现象,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和形成地球的气候带。
此外,地球轴向倾斜也是影响季节变化和气候带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地球的气候和植被1. 气候气候是地球大气层中的天气现象在长期时间下的表现。
地球的气候带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四种。
2. 植被植被是指生长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
它由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共同影响形成,主要包括草原、森林、沙漠和腐殖质土等。
三、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1. 人类定居和分布人类的定居和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
主要包括气候、水资源、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状况等。
2.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往往会对地理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气候变化、用地变化等。
因此,保护环境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世界城市和区域发展1. 城市和城市化城市是人口密集、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的地方。
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面积的扩大以及城市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2. 区域发展区域是指地理空间上一定的范围,区域发展主要是指该区域内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总结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地理学的基本知识,深入了解地球及其各个方面的情况和特点,并且了解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因此,学好地理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结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是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下面将围绕这两部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自然地理1.地球运动地球运动指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运动。
公转一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自转一天24小时。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是地球形成的基本原因,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大气层和气象大气层是包裹在地球表面的气体层,在大气层中发生的天气现象称为气象。
地球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其中氮气和氧气的比例最大,水蒸气含量不断变化。
3.水文地理水文地理是研究地球上水文环境的学科。
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三个方面。
地表水指降雨和融雪后形成的水在地表上的汇集和流动。
地下水指地面以下岩石裂缝或土壤中的水。
大气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的形式存在。
4.地球内部结构与地震地貌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地壳最外层,由岩石、水和气体组成,包括陆壳和海壳。
地幔是地球内部的中间部分,由炽热的熔岩组成,厚度约为2,900千米。
地核由金属铁和镍组成,是地球内部最中心的部分。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能量释放造成的震动,可以导致地表上的地形发生变化,形成地震地貌,如断裂、地裂缝、滑坡等。
二、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人口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居住的人口总数。
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和分布特点会影响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
城市是指人口聚集、经济发达、文化交汇,具有地区性和社会功能的人口聚居地。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与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2.海洋经济和港口海洋经济是指在海洋上进行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
港口是海岸线上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可以进行装卸运输的地方。
港口的发展和运营对于国家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
3.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旅游资源是指供人们休闲和观光的各种资源。
如自然风景区、人文景观等。
七年级地理中图版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是一门考察地球表面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而图版则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一种辅助工具。
七年级地理中图版的知识点众多,本文将对其进行总结归纳,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一、地图的制图方法地图是地球的缩影,通过具体的制图方法,可以将地球的真实情况表现出来。
主要的地图制图方法有等经纬度网格制图法、投影法和分区制图法。
等经纬度网格制图法是将地球的表面按照等间距的经度和纬度网格进行划分,形成一个一个的小方格,再将地理要素绘制到相应的位置上。
投影法是将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投影到一个二维平面上,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观察和研究。
分区制图法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多个区域,然后将每个区域进行绘制,以展现各个地区的特点和差异。
二、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地图上常常标示着各种地理要素,比如山脉、湖泊、河流、城市等。
这些地理要素的分布和特点对于地理学习和空间认知非常重要。
1. 山脉山脉是地球表面上的高耸地形,常常由一系列丘陵、山峰组成。
地图上可以通过颜色、线条或符号来表示各个山脉,从而展现山脉的位置和高度。
2. 湖泊湖泊通常是淡水聚集的地方,地图上可以通过蓝色表示湖泊的位置和形状。
湖泊的大小和水体的深浅都可以通过地图来展示。
3. 河流河流是地球上的水系之一,地图上可以通过流向的箭头和河岸线来表示河流。
河流的长度和宽度也可以通过地图来展示。
4. 城市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图上通常用点标记城市的位置。
通过地图,可以了解到各个城市的分布、规模和距离。
三、人口、资源和经济的分布地图不仅可以展示自然地理要素,还能反映人类活动的分布。
人口、资源和经济活动的分布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和地域特点非常重要。
1. 人口分布地图可以通过颜色或符号来表示人口密度的高低,从而反映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通过人口分布地图,可以看到哪些地区人口众多,哪些地区人口稀少。
2. 资源分布地球上的资源分布广泛而多样,地图可以用特定的符号或颜色展示各种资源的位置和类型。
七年级地理知识要点总结1. 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大约4万千米。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纬线。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900N和900S。
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2.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
3. 所有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4.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
5. 国际上习惯用20oW和160o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通过,避免把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
6. 人们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经纬网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7.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和时间的差异。
8.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o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9.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其分界线分别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10. 五带的特点:热带-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分明;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11.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2.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形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13.比例尺大小与图幅内容详略关系: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X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14. 在地图上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