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效率》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5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一)简单机械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 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 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 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 2)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 1L 1=F 2L 2 或写成2112L L F F 。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 1>L 2,平衡时F 1<="" p="">(2)费力杠杆:L 1F 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G 物+G 动)8.距离关系:S=nS 0S-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S 0-重物移动的距离;n-绕过动滑轮和系在动滑轮轴框上的绳子的股数(二)机械功和机械能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受到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定义: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3.功的公式:功=力×距离;W=Fs ;单位:W →焦;F →牛顿;s →米。
1焦=1牛·米.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机械效率一、教学目标: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
2.知道总功与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理解机械效率计算公式的物理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公式η=W有/W总的物理意义。
三、学习与交流:1.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措施是()A.增大动力B.增大阻力C.增大机械重力D.在不改变机械装置的情况下增大物重2.使用斜面时,其机械效率应表示为()A.η=GS/FhB.η=GhSC.η=FS/GhD.η=Gh/FS3.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_________,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叫做_________,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做_________,即W总=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与总功的_________叫做机械效率,用公式η=________×100%来表示,η是一个比值,它的大小总小于________。
5.用一动滑轮把重为50N的物体匀速竖直提升1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克服重力做功_______J;如果所用的动力为30N,则拉力做功为______J,此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
6.用100N的物体把重为250N的物体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斜面长为9m,高为3m,则该装置的有用功为_______J,额外功为_______J,机械效率为________;若用该斜面来拉动300N的物体,且机械效率保持不变,则所用的拉力应为________N。
7.某同学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简单机械,如:手钳、剪刀、镊子、扳手、钥匙等等,当把钥匙插入锁孔开锁时,就相当于________(选填“杠杆”、“轮轴”、“滑轮”、或“斜面”),它是一个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的机械。
四、典型题列:1.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 若工人在5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_________m,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__N,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物理机械效率知识点物理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或系统所实现的有用功与输入功之间的比值。
它是衡量机械系统能量转化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和能源利用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同探讨物理机械效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定义和计算方法:物理机械效率的定义是:有用功与输入功之比,也就是机械设备或系统输出的有用功(机械工作)与输入的功(外界提供给系统的能量)之间的比率。
计算物理机械效率的方法是:利用输入功和输出功的数值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的物理量(如摩擦力、动力损耗等),通过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
具体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下面我们以简单机械系统为例加以说明。
假设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由输入功P_in、输出功P_out、摩擦力F_friction等物理量组成。
那么物理机械效率η可以表示为:η = P_out / P_in。
其中,P_out代表机械设备或系统所实现的有用功,而P_in则是外界提供给系统的总的功。
影响因素:物理机械效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1. 摩擦力:摩擦力是一种无法避免的力量,它会造成机械设备或系统的能量损耗。
摩擦力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为了提高物理机械效率,可以采用润滑剂减少摩擦,或者优化机械设备的结构和材料。
2. 热量损耗: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部分热量是能量的一种浪费形式。
多数时候,热量损耗表现为机械设备的发热,所以散热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散热系统,可以降低热量损耗,提高机械效率。
3. 机械部件的精度和质量:机械设备所包含的各种零部件的精度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机械效率。
如果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不高,容易导致摩擦增大,从而降低效率。
因此,优化机械部件的制造工艺,提高其精度和质量,可以改善机械效率。
4. 能量传输的方式:机械设备中能量的传输方式也会影响效率。
比如,通过传统的传动方式(如传统皮带传动)输送能量的机械效率往往较低,而采用先进的传动技术(如直驱技术)则能够提高效率。
机械效率知识点总结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Gh (提升重物)=W 总-W 额=ηW 总斜面:W 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 额= W 总-W 有用=G 动h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 额=f L3、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 总=W 有用+W 额=FS= W 有用/η斜面:W 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 公式: 斜 面: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通常用 百分数 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 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机械效率的测量:① 原 理: 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 、钩码提升的高度h 、拉力F 、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器 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一)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 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 。
B 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机械效率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η W 有用 W 总 = η Gh FL = η Gh FS = Gh Fh = G F = η Gh FS = Gh F2h = G 2F = η Gh FS = Gh Fnh = G nF = η W 有用 W 总 = Gh FS=(二)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有:A所拉物重越重,机械效率越B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C斜面越粗糙,机械效率越(三)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有:A杠杆的自重B摩擦。
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效率》知识点汇总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效率》知识点总结苏教版一、滑轮、竖直提升重物的典型例题例1、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某次将总重G为4000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10的楼上,用时40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为200N。
求在此过程中:有用功;拉力F的功和功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难点突破:所谓“有用功”,就是“对我们有用的功”。
在利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竖直方向提升重物时,我们的目的都是让重物升到我们所需的高度。
所以有用功就应是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和物体在此力作用下升高的高度的乘积。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我们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应是一对平衡力。
再根据功的定义,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所以,此时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就是“物重乘以重物上升高度”,即有用=G物h物。
而我们做的总功就应是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和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的乘积。
即总=F绳S绳。
机械效率η=有/总=G物h 物/F绳S绳。
在动滑轮和滑轮组中,我们要注意S绳=nh物。
通过读题,我们可以知道:G物=4000N,h物=10,t=40s,F绳=200N。
另外,从图上我们还可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n=2。
正确解法:有=G物h物=4000×10=4×104;总=F绳S绳=F×2h物=200×2×10=×104,P=/t=×104/40s=12×103;η=有/总=4×104/×104=80%。
2、水平拉动重物的典型例题例2、小勇用右上图所示滑轮组拉着物体匀速前进了0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若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N,则他所做的功是多少?如果小勇对绳的拉力F=4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难点突破:在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重物时,物体在滑轮钩的水平拉力下匀速移动。
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效率》知识点汇总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效率》知识点总结苏教版一、滑轮、竖直提升重物的典型例题例1、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某次将总重G为4000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10的楼上,用时40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为200N。
求在此过程中:有用功;拉力F 的功和功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难点突破:所谓“有用功”,就是“对我们有用的功"。
在利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竖直方向提升重物时,我们的目的都是让重物升到我们所需的高度。
所以有用功就应是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和物体在此力作用下升高的高度的乘积。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我们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应是一对平衡力。
再根据功的定义,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所以,此时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就是“物重乘以重物上升高度",即有用=G物h物。
而我们做的总功就应是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和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的乘积。
即总=F绳S绳。
机械效率η=有/总=G物h 物/F绳S绳。
在动滑轮和滑轮组中,我们要注意S绳=nh物。
通过读题,我们可以知道:G物=4000N,h物=10,t=40s,F绳=200N。
另外,从图上我们还可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n=2。
正确解法:有=G物h物=4000×10=4×104;总=F绳S绳=F×2h物=200×2×10=×104,P=/t=×104/40s=12×103;η=有/总=4×104/×104=80%.2、水平拉动重物的典型例题例2、小勇用右上图所示滑轮组拉着物体匀速前进了0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若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N,则他所做的功是多少?如果小勇对绳的拉力F=4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难点突破:在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重物时,物体在滑轮钩的水平拉力下匀速移动。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梳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方向判断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F 2L 2)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举例)O F 1L 1L 2F2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两种绳子绕法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 动)/n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l l F21Ol11O l2F F F 122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公式:W=FS 单位:J)四、功率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P=FV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W总= W有+W额。
(有用功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小于百分之一百)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有/ W总。
完整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杠杆是一根硬棒,可以绕一个固定点旋转。
支点是杠杆绕着旋转的点。
动力是使杠杆旋转的力,而阻力是阻碍杠杆旋转的力。
根据方向判断,支点、动力和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动力臂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而阻力臂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F1L1=F2L2),这被称为杠杆原理。
如果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杠杆就是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小于阻力。
如果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杠杆就是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大于阻力。
如果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杠杆就是等臂杠杆,动力等于阻力。
二、滑轮滑轮是一个绕轴旋转的轮子,是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是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而动滑轮是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滑轮组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可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当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公式为F=(G+G动)/n,其中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三、功功是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个要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公式为W=FS,单位是XXX。
四、功率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为P=W/t,单位是XXX。
五、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公式为η=W有/W总。
有用功是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而额外功是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重、滑轮自重、绳的摩擦有关,与提升高度、提升速度和绕线方式无关。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光滑程度、倾斜程度有关,而轮轴的轮越大、轴越细,机械效率越大。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一、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Ek=1/2mv²。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Ep=mgh,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h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面的高度。
知识要点归纳一:简单机械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注:支点一定是杠杆上的某一点)2.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成:F 1L 1=F 2L 2 或写成2112L L F F =。
3. 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定 滑轮)4.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5.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6.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二: 功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计算公式:W=Fs ;国际单位:W →焦;F →牛顿;s →米。
(1焦=1牛·米).3.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4. 斜面:FS=Gh (不计摩擦时)或Sh G F = 。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也是斜面的一种) 5.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100⨯=总有用W W η 6. 功率(P):物体单位时间(t)里所做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tW P =。
单位:P →瓦特;W →焦;t →秒。
(1瓦=1焦/秒) 7. 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所提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三: 机械能1.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苏版初三物理上册《机械效率》知识点总结为了关心同学们在考试前,巩固知识点,对所学的知识更好的把握,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机械效率》知识点总结,期望对大伙儿有用。
1、有用功——W有用: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也确实是人们不用机械而直截了当用手时必须做的功。
在提升物体时,W有用=Gh。
2、额外功——W额外
(1)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2)额外功的要紧来源:
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自重、容重视、绳重等所做的功。
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3、总功——W总:
(1)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的过程中实际所做的功叫总功,它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即:W总= W有用+ W额外。
(2)若人对机械的动力为F,则:W总=F•s
4、机械效率——η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公式:η= W有用/ W总。
(3)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①减小摩擦,
②改进机械,减小自重。
查字典物理网为大伙儿整理了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机械效率》知识点总结,大伙儿认真阅读了吗?期望大伙儿在考试中都能取得中意的成绩。
11.5机械效率【同步知识讲解】知识点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1、有用功:在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动滑轮对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的,是必须做的,这部分功叫做有用功;如提沙子上楼时对沙子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2、额外功:提升重物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动滑轮本身做功和克服摩擦做功,这部分功叫做额外功;如提沙子上楼时对桶、滑轮等做的功就是额外功。
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叫做总功;例如:用桶从井中打水。
由于工作目的是水,所以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人在整个提水过程中做的功是总功。
注意:①总功是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即W 有+W 额外=W 总;②额外功的产生是因为利用机械做功时,除了对工作目的物做功外,还要克服机械本身的摩擦力或重力做功。
例1、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利用机械越省力,机械效率越高B 、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C 、有用功相同、总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高D 、额外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高 例2、某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若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到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做的有用功增加了B .做的总功减少了C .做的额外功减少了D .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增大了例3、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越省力的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 有用功多的机械,效率越高C.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高D.总功一定时,有用功多的机械的效率高 知识点2:机械效率1、公式为总有用W W =η×100%,式中η表示机械效率,它是一个百分数。
η的值越大,表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做功的效率越高。
2、η的值总小于100%,由于机械本身的摩擦力或重力不可能为零,所以额外功总是存在的,即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3、知道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根据公式总有用W W =η×100%可知:如果有用功不变,我们可以通过减小额外功来增大机械效率,(例如我们用轻便的塑料桶打水,而不用很重的铁桶打水,就是运用这个道理);如果额外功不变,我们可以通过增大有用功来提高机械效率;(例如,在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我们会发现同一个滑轮组,提起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了,如果能在增大有用功的同时,减小额外功更好。
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效率》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效率》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一、滑轮
1、竖直提升重物的典型例题
例1、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某次将总重G为4000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10的楼上,用时40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为200N。
求在此过程中:(1)有用功;(2)拉力F的功和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难点突破:所谓“有用功”,就是“对我们有用的功”。
在利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竖直方向提升重物时,我们的目的都是让重物升到我们所需的高度。
所以有用功就应是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和物体在此力作用下升高的高度的乘积。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我们(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应是一对平衡力。
再根据功的定义,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所以,此时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就是“物重乘以重物上升高度”,即有用=G物h物。
而我们做的总功就应是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和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的乘积。
即总= F绳S绳。
机械效率η=有/总=G物h物/F绳S绳。
在动滑轮和滑轮组中,我们要注意S绳=nh物。
通过读题,我们可以知道:G物=4000N ,h物=10,t=40s,F绳=200N。
另外,从图上我们还可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n=2。
正确解法:
(1)有=G物h物=4000×10=4×104;
(2)总=F绳S绳=F×2h物=200×2×10=×104,P=/t=×104/40s=12×103;
(3)η=有/总=4×104/×104=80%。
2、水平拉动重物的典型例题
例2、小勇用右上图所示滑轮组拉着物体匀速前进了0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若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N,则他所做的功是多少?如果小勇对绳的拉力F=4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难点突破:在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重物时,物体在滑轮钩的水平拉力下匀速移动。
我们的目的恰好也是让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所以我们做的有用功就滑轮钩的拉力和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L的乘积。
因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滑轮钩的拉力和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拉力与摩擦力相等。
所以有做功可以这样计算:有用=fL。
特别强调此时的有用功不是有=G物h物。
总功就是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F和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的乘积。
即总=F绳S绳。
所以机械效率η=有/总=fL/F绳S绳。
此题我们读题不难知道f=9N,h物=02 ,F绳=4N。
另外从图知,动滑轮上有3段绳子,所以n=3;
正确解法:
(1)S绳=nh物=3×02=06
(2)有=fL=9N×02=18
(3)η=有/总=fL/F绳S绳=18/(4N×06)=7%
二、斜面
例3、如图所示,斜面长S=10,高h=4。
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
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的功。
求:(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推力F的大小。
难点突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斜面也不例外。
我们使用斜面推物体时,虽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
如图中S=10﹥h=4。
不管我们使用斜面做了多少功,我们的目的只是把物体提到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地方。
所以我们做的有用功实际上就是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提的力和物体被提高高度的乘积,即有用=G物h物。
因物体和斜面之间有磨擦,我们在推物体过程中还要克服摩擦力做100的功。
这个功不是我们所想要的,因此我们叫它额外功。
额外功等于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f与在斜面上移动的距离L的乘积,即额外=fL。
推力F和物体在斜面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就是总功了。
即总=F推S斜面长。
有用功加上额外功等于总功,即总=有用+额外。
一般我们用L表示斜面的长,h表示斜面的高,f表示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G表示物重,F表示沿斜面向上推(拉)物体的力。
则机械效率η=有/总=G物h物/FL= G物h物/( G物h物+FL)。
此题中,已知斜面的长L=10,斜面的高h=4,物重G=100N,额外=100。
求有用、斜面机械效率η、推力F。
正确解法:
(1)有用=G物h物=100N×4=400 ;
(2)总=有用+额外=400+100=00,η=有/总=400/00= 80%;
(3)F推=总L斜面长=00/10=0N。
三、杠杆
例4用一个杠杆提升重物。
已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重600N,手向下压杠杆的动力是210N,物体被提升20。
求:(l)手压杠杆下降的高度;(2)人做了多少总功;(3)人做了多少额外功;(4)杠杆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难点突破:根据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可知动力移动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3倍,即S=20×3=60=06。
我们的目的是把重物提升20,因此,和使用竖直滑轮、斜面提升重物一样,我们做的有作功应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即有用=G物h物。
人做的总功等于手向下压杠杆的动力乘以动力移动的距离,即总=FS。
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额外=总﹣有用),所以要先求有用功。
杠杆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除以总功,即η=有/总=G物h物/(F动力S动力移动)。
通过读题,我们可以知道,S动力移动=06,G物=600N,F动力=210N, h物=20我们要求:手压杠杆下降的高度S动力移动、人做的总功总、人做的额外功额外、杠杆的机械效率η。
正确解法:
(1)物体上升高度h=20=02,动力移动距离:S动力移动=3h=3×02=06;
(2)人做的总功:总=FS=210N×06=126;
(3)有用=G物h物=600N×02=120,额=总-额=126-120=6;(4)η=有/总=120/1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