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及敏感元件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传感器及敏感元件什么叫传感器?从广义上讲,传感器就是能感知外界信息并能按一定规律将这些信息转换成可用信号的装置;简单说传感器是将外界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所以它由敏感元器件(感知元件)和转换器件两部分组成,有的半导体敏感元器件可以直接输出电信号,本身就构成传感器。
敏感元器件品种繁多,就其感知外界信息的原理来讲,可分为①物理类,基于力、热、光、电、磁和声等物理效应。
②化学类,基于化学反应的原理。
③生物类,基于酶、抗体、和激素等分子识别功能。
通常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可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还有人曾将传感器分46类)。
下面对常用的热敏、光敏、气敏、力敏和磁敏传感器及其敏感元件介绍如下。
一温度传感器及热敏元件温度传感器主要由热敏元件组成。
热敏元件品种教多,市场上销售的有双金属片、铜热电阻、铂热电阻、热电偶及半导体热敏电阻等。
以半导体热敏电阻为探测元件的温度传感器应用广泛,这是因为在元件允许工作条件范围内,半导体热敏电阻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精度高的特点,而且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低廉。
1半导体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按温度特性热敏电阻可分为两类,随温度上升电阻增加的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反之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⑴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此种热敏电阻以钛酸钡(BaTio3)为基本材料,再掺入适量的稀土元素,利用陶瓷工艺高温烧结尔成。
纯钛酸钡是一种绝缘材料,但掺入适量的稀土元素如镧(La)和铌(Nb)等以后,变成了半导体材料,被称半导体化钛酸钡。
它是一种多晶体材料,晶粒之间存在着晶粒界面,对于导电电子而言,晶粒间界面相当于一个位垒。
当温度低时,由于半导体化钛酸钡内电场的作用,导电电子可以很容易越过位垒,所以电阻值较小;当温度升高到居里点温度(即临界温度,此元件的‘温度控制点’一般钛酸钡的居里点为120℃)时,内电场受到破坏,不能帮助导电电子越过位垒,所以表现为电阻值的急剧增加。
1、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是指 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 的元件。
2、传感器中弹性元件的弹性特性是指作用在弹性元件上的 与相应 之间的关系,通常用 或 表示。
3、传感器中弹性元件的灵敏度是指在 ,弹性元件产生的 。
灵敏度大的弹性元件,表明该元件 。
4、电阻应变片有 、 、 和 等部分组成。
其中 是应变片的核心部分。
5、由于 而引起导电材料 变化的现象,叫应变效应。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受 和 两项变化的影响,而半导体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则主要受 变化的影响。
6、应变片线路补偿法最常用的是 补偿法,它是将 应变片和 应变片接到电桥的 桥臂,利用它们对电桥输出电压 这一原理,而引起温度补偿作用。
7、通常采用 或 作为电阻应变片桥路。
该电路不仅没有 ,而且 也比单臂应变电桥时高,同时还能起 作用。
8、应变式传感器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 、 、 传感器等等。
9、按工作原来的不同,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第一种常用于测量 ,第二种常用于测量 ,第三种常用于测量 。
10、解决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提高0k 与0 间的矛盾,可采用 电容传感器,后者与前者相比,不仅灵敏度 ,而且非线性误差也 。
但是,它还受电容极板间 的限制,为此,常采用 的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
11、差动式面积电容式传感器的主要优点是 和 。
12、电容式传感器配用的 测量电路很多,诸如 、 、 、 和等等。
13、利用 原理,将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 (或 )变化的装置,叫电感式传该器。
该传该器可分为 和 两大类。
14、自感式有 式和 式。
以上每种形式又可再分为 式与 式两种结构。
15、 电动测微仪的测量电路有 电桥、 电桥和 电桥等,而应用最多的为 的交流电桥。
16、当电动测微仪采用变压器式交流电桥时,不论衔铁向哪个方向移动,电桥输出电压总是 。
因此,不论采用 ,还是 都无法判别该输出电压的 ,即无法判别衔铁 。
而 的交流电桥,则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用途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在现代科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们能够感知和测量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和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理解的电信号,从而实现各种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敏感元件是指能够对某一刺激或参数作出敏感反应的元件,其作用是将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敏感元件及其主要应用。
1. 光敏元件(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敏元件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常用于照明控制、光电传感器、光电开关、摄像头等领域。
2. 压敏元件:压敏元件是一种能够根据外界压力变化产生电信号的敏感元件,主要应用于力学测量、电子称重、压力传感器等领域。
3. 温敏元件(热敏电阻、温敏电容器):温敏元件的电阻或电容值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常用于温度测量、恒温控制、温度补偿等领域。
4. 湿敏元件:湿敏元件根据湿度变化产生电信号,主要应用于湿度监测、湿度控制等领域。
5. 气敏元件:气敏元件是根据气体浓度变化产生电信号的敏感元件,常用于气体浓度监测、空气质量检测等领域。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和测量某种参数或信号的装置,常用于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中。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传感器及其主要应用。
1.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能够感知物体的加速度变化,常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手机屏幕旋转、运动监测等领域。
2. 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能够感知和测量物体的压力变化,常用于工业自动化、气压控制、汽车制动系统、石油钻探等领域。
3. 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能够感知物体的距离、位置、形状和颜色等信息,常用于自动门开关、光电反射器、物体检测等领域。
4.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够感知和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常用于室内恒温控制、电子设备散热监测、医疗仪器等领域。
5. 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能够感知和测量空气中的湿度变化,常用于气象监测、室内湿度控制、农业温室等领域。
以上只是敏感元件和传感器的一部分应用场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们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
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制造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作为这些领域的关键组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性能和成本。
当前,我国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依然存在技术瓶颈、低附加值、高成本等问题,亟待产业结构改革和升级。
二、工作原理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将待测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光照等)转化为可被电子系统识别的电信号。
具体来说,这些元器件会根据某种特定效应或规律,将待测物理量转化为电阻、电容、电感等可测量电路元件的参数,再通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输出为所需的电信号。
三、实施计划步骤1.技术研发: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相关领域人才,针对当前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制造中的技术瓶颈进行突破。
2.产业链整合: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整合上下游企业,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自动化生产: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4.质量管控: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5.市场推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市场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对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有需求的企业。
五、创新要点1.技术创新:开发新型敏感材料和制造工艺,提高传感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2.模式创新:结合互联网思维,探索新的销售模式和商业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3.组织创新:构建高效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
六、预期效果预计通过本方案的实施,企业将实现以下预期效果:1.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满足市场需求。
2.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拓展新的市场领域,增加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4.提升品牌影响力,树立行业地位。
5.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七、达到收益本方案的实施将带来以下收益:1.提高企业利润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专用材料研发制造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对传感器及敏感元器件的需求持续增长。
其中,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专用材料的研发制造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及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方案旨在推动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专用材料的研发与制造,以适应市场需求,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工作原理本方案采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结合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的特定需求,进行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主要工作原理基于材料科学、微电子学、物理学等学科知识,通过精确控制材料的成分、结构及微观组织,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敏感材料。
同时,结合传感器及敏感元器件的制造工艺,实现材料的规模生产。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深入调查市场需求,明确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专用材料的技术指标与性能要求。
2.材料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材料成分、结构及微观组织的设计,预测其性能。
3.材料制备:采用先进的制备技术,如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溶胶凝胶法等,进行材料的规模制备。
4.性能检测:对制备得到的材料进行性能检测,包括电学性能、光学性能、机械性能等,确保其达到预期指标。
5.器件制造:将所得材料制作成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结合现有制造工艺,进行批量生产。
6.测试与分析:对制造完成的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进行性能测试,确保其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中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专用材料的研发与制造。
同时,对于传统制造业中的传感器及敏感元器件升级改造也具有指导意义。
五、创新要点1.提出了基于材料科学、微电子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专用材料设计制备方法。
2.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实现了材料的规模制备,降低了生产成本。
3.结合市场需求,实现了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专用材料的定制化研发与制造。
传感器技术及敏感元件(Ⅰ)
一.概述
(一)传感器技术概述
传感器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并大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
在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传感器技术已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主要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传感器是现代信息系统和各种装备所必需的信息采集手段,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国防实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感器的作用类似于人的感官。
电子计算机相当于人的大脑,执行器相当于人的肌体。
人的五官如果出了毛病,大脑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行为就会陷入盲目性,体现在军事上,就会出现判断与指挥错误,武器装备失灵,由此可见传感器的重要性。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在从事生产和科学实验等活动中,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获取、传输和处理,传感器便处于研究对象与测控系统的接口位置,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手段,它提供系统赖以进行决策和处理所必需的原始数据。
一切科学实验和生产过程,特别是在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系统中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传感器转换为容易传输与处理的信号。
如果没有传感器对原始参
数进行精确可靠的测量,如果传感器不能灵敏地感受被测量,或者不能把感受到的被测量精确地转换成电信号,则其他仪表和装置的精确度再高也无意义。
不难看出,传感器是自动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关键基础器件,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自动化系统、信息系统和武器装备系统的水平,自动化技术水平越高,现代武器装备越先进,对传感器技术依赖程度越大。
所以传感器技术的日新月异必将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国防实力的提高以及向未来空间的拓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归纳起来传感器具有以下作用与功能:
1.测量与数据采集。
这是传感器最基本的功能,绝大多数的传感器都能实现测量与数据采集。
如科学研究中的实验测量、产品制造所需的计量等都需要传感器来完成。
2.检测与控制作用。
检测控制系统处于某种状态的信息,并由此来跟踪和控制系统的状态。
如在现代飞行器上,装备着多种多样的显示与控制系统,以保证各种战斗和飞行任务的完成。
在这些系统中,传感器首先对反映飞行器的飞行参数和姿态、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各个物理参数加以检测,显示在各类显示器上,提供给驾驶和领航人员去控制和操纵飞行器,或者传输给各种自动控制系统,如自动驾驶仪、自动领航仪和发动机调节器,进行飞行器的自动驾驶和发动机的自动调节。
3.诊断与监测作用。
传感器对所关心的信号进行采集,然后判断装备是否正确工作。
高度自动化的工厂、设备、装置或系统,可以说是传感器的大集合地。
例如,工厂自动化中的柔性制造系统(FMS),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K),几十万千瓦的大型发电机组,连续生产的轧钢生产线,无人驾驶的自动化汽车装备指挥系统,直至宇宙飞船或星际、航海、海洋探测器等等,均需配置数以千计的传感器,用以检测各种工况参数,以达到运行监控的目的。
4.辅助观测仪器。
仪器仪表是科学研究和工业技术的“耳目”,在基础科学和尖端技术的研究中,大到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小到10-13cm的粒子世界;长到数十亿年的天体演变,短到10~24s的瞬间反应;高达5×104~108℃的超高温,或3×108Pa的超高压,低到0.01K的超低温,或10-13Pa的超真空;强到25T以上的超强磁场,弱到10~11T的超弱磁场……要检测如此极端巨微的信息单靠人的感官或一般电子设备已
无能为力,必须借助配有相应的高精度传感器或大型检测系统才能奏效。
因此,某些传感器的发展是一些边缘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的先驱。
5.资源探测与环境保护。
这类传感器可用于陆地、海洋、太空资源,以及空间环境、气象等方面的测量,以便于开发与利用,如测定农田土地实际状态、作物分布,预防判断灾情;掌握森林资源、海洋资源、渔业资源等。
在环境保护方
面,可用于对大气、水质污染的检测、放射性和噪声测量等。
6.医疗、人体、生物监测。
现在利用医用传感器可以对人体表面和内部温度、血压及腔内压力、血液及呼吸流量、肿瘤、血液分析、脉波及心音、心脑电波等进行高准确度的诊断,还能实现对病患的自动监测与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