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翁乐平 -有效追问,深度对话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7
有效追问,深度对话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追求对话互动,其中师生对话成为架构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师生对话必然能顺利流畅地推动教学进程,而追问是师生对话中常见的形式,笔者试着从文本深入和课堂生成两方面进行有效追问,以期在课堂中抓住契机,深度对话,给课堂注入新鲜活力。
关键词:师生对话、追问、引导、文本深入、课堂生成
在对话理论框架下,阅读教学的本质被界定为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种种多边互动的对话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呈现。
其中师生对话作为阅读教学互动、交往的重要形态贯穿课堂,展现富于灵性和生命性的景观。
而有效的师生对话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更深刻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更广泛地争鸣,同时也增进教师对文本的反思。
而在师生对话中老师的肯定赞赏固然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但是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者地位也意味着引导是不容忽视的形式,引导中有升格总结,也有适时追问,可以说,追问是属于有效引导的重要方法。
那么什么是追问呢?它是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老师根据回答的情况继续提问的一种教学形式。
而有效追问就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把学生回答中存在的问题再抛给学生,让他们去发现和思考,从而灵活地匡正纠错,提升思维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也就是说有效教学强调学生在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与进步。
所以当我们用对话理论和有效教学去评价课堂时,发现师生对话中不应该是学生的独白篡位和老师的袖手旁观,也不是老师夸大其词的表扬,更不是毫无悬念的停留于表面的肤浅对话。
否则,长此以往,必然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必然造成课堂教学的无效。
因此,阅读教学上并不只有学生的话语,学生的精彩,还要有师生对话中的追问引导,追问的精彩。
然而追问并不是充斥着师生对话的每一个过程,也不是盛气凌人把学生逼问到自己既定的答案中来,而是在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基础上,为实现教学目标灵活而定的。
那么我们需
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有效追问,笔者认为从文本的深刻解读和课堂的生成处着手,能有效实现师生的深度对话。
一、从文本深入处追问
课堂上学生、教师与文本要进行多重对话交流,而师生对话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师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是说师生对话是围绕文本进行的,文本是一切对话之本,教学之源。
而阅读教学要完成真正的阅读与欣赏,只有通过文本的深入解读才能实现。
因此,师生对话中的追问也要从文本深入处设问,老师既尊重学生的看法,又要凭着自身对文本的感悟去唤醒、点化学生的言语悟性和灵性,引领他们读出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一)追问中品味语言的精妙
王尚文教授说“只有走进言语的深处,把握言语形式的丰厚的感性内涵,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达到目标。
”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品味语言,而文本的深度阅读更离不开语言的品味。
所以要深入解读文本,就在追问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从而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诗词教学是最需要通过品味语言把握意境进而理解诗人情感的。
但学生由于欣赏水平有限,也由于诗歌的含蓄蕴藉,在鉴赏诗歌时他们往往捉襟见肘,因此我们老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追问进行艺术的点拨和启发,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达给学生,引导他们深入体悟诗歌的深远意境和丰厚内涵。
如在上晏殊的《蝶恋花》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这首词哪些地方你读出了离别苦?”,学生举例之后,试着鉴赏画面,虽然他们已经感知诗句中的孤苦悲凉,但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于是我及时跟进发问,如“你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看到了凄惨画面,那么你觉得哪些字最能让你品味到悲苦”,学生在第一次追问中开始抓住重点的字词“愁”和“泣”,虽然找到了关键词,也知道运用了拟人手法,但是并未触及拟人的灵魂——意蕴和美感,于是我进行第二次追问“这一句改成“黄菊初开兰蕊吐”和“槛菊含烟兰带露”,与原文相比有何不同?”在比较中,学生知道了“黄菊初开兰蕊吐”虽也是写秋天
的景物,可是形象和意境单薄多了。
原诗用“愁”字来表达菊花在“烟”中所感,用“泣”字来解释兰花上何以有“露”,说的是菊与兰的心情,其实是自己冷落心境的写照。
比如有些同学认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最能体现离别苦。
主人公经过一夜的相思之后,清晨走出卧房,登楼望远,万般悲苦。
在肯定他们的回答之后,我通过“这一句中哪个字最有表现力”来进行追问。
有的认为是“独”字,独自一人,冷冷清清,正是思念浓厚之时,也有许多美好回忆的浮现,过往相处得越美好,对她的思念就越强烈。
有的认为“尽”字看到了天涯路的尽头,可见思念的殷切,其实身处高楼的抒情主人公是望不到天涯路的尽头,与其说他在望路,其实在望人,在期盼着梦中人的到来。
通过以上的追问,我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思考空间,他们有了个性解读和彼此思想的交流,对诗歌的阅读已不仅仅只是浮光掠影地感受,而是在字斟句酌中体会语言的精妙,在不断追问和不断明朗的过程中深切地走进诗歌,感受情感。
对语言的品味与鉴赏,在备课时,我们要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经历,也许对有些地方看得更为透彻和敏感,所以会对教材挖掘得比较深,但是那只是老师个人的感悟,而非学生的,我们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追问引导,在语言的品味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启发他们积极地思考和情感体验,提高他们语言的感悟能力。
(二)追问中加深文本的理解
文本的深入解读不仅仅只是语言的分析、还要有文本内涵的挖掘。
由于语文学习的特殊性,学生在上课之前,通过已有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阅读文章并无多大的障碍。
但是当我们花一节课的时间去开展教学时,他们的认知水平、主旨理解的深度仍然停留在原处,这也意味着他们在课堂上没有提高、进步,很难去实现与文本的深刻对话,无法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所以,当学生的思维处于阻滞时,老师的追问,能启发学生思考,读出文本的魅力。
在教学《金岳霖先生》时,学生津津乐道的是金岳霖的“有趣”,忽略了其他可以体现金先生个性的方面,对其有趣背后的思考很少。
所
以在学生谈论文中有趣的细节之后,我追加了以下几个问题“这些细节是作者亲眼所见吗”,“金先生值得写,仅仅是有趣吗?有趣的背后是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的启示,学生再次阅读文本,感受“有趣”的背后其实是他真性情、“大爱无声”的痴情所带来的精神魅力。
当学生回答:“他真诚率直天真,热爱生活,有情有义,无论是多么艰难的生活中,毅然追求真理、学问、和教书育人的执著,正是这种人格魅力才使得作者对他产生仰慕之情。
”这时我也对他们的发现感到欣喜“是的,金先生是有价值的东西可写的,西南联大还有许多教授也值得写吗?”第三次追问,学生又一次走进文本。
他们找到散落在文中的一些细节,如闻一多和朱自清的穿着,以及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的情景,这时候他们体会到这些人和金先生一样都坚守着独特的个性,体会到西南联大浓郁的人文气息。
以上的几次追问,问题由浅入深,逐渐触及到文章的深层含义,学生收获的不是一个有趣的教授,而是充满精神魅力的西南联大,同时他们也收获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因为每一个问题他们都尽力了,而问题的最终解决都离不开自己的贡献。
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关系着课堂能否成功,而追问就是提问的一种方式。
一堂课需要设计一两个主问题,起到核心的作用,而追问就是对这些主问题的细化和分解,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引领他们深入文本。
然而追问并不是多多益善,我们在追问时也要关注到一些经常会出现的弊端,如问题之间关系,几个追问的问题并不是简单重复,而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行云流水般地推动课堂进程,形成流畅的教学思路。
同时追问时要注意到教学语言的简洁性,少一些接受性的词,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提问,这些没有价值的提问不仅显示教学语言的拖沓,也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造成教学的无效。
二、从课堂生成处追问
文本的深刻解读,在追问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有些是老师在备课时预想学生的答案时设计的,体现老师备课的充分周全,或许老师只有课前准备越充分,课堂上才越游刃有余。
但是追问并不是都靠
课前预设,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意味着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每个生动活泼的个体,每个捉摸不定的头脑,总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回答,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审时度势,敏锐捕捉到生成的契机,适时追问,巧妙处理,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捕捉错误,在追问中显成熟
课堂中有时会出现学生的错误。
然而,当学生的答案偏离我们预设的轨道,甚至是南辕北辙时,我们不能含糊其词,而是利用“错误”所带来的契机,赋予它特有的价值,追问引导为我所用,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曾听到一堂课,老师要求学生背诵《六国论》的第一段,该学生却把原文的“弊在赂秦”和“弊在赂秦也”颠倒搞混了。
老师并没有批评学生的粗心大意,也没有直接纠正草草了事,而是抛出一个令人想不到的问题“这两处可以互换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对这一段的行文思路进行思考。
最后他们得出“六国破灭”是过,“弊在赂秦”是因;“非兵不利,战不善”是否定句,先否定后肯定,从而强化了自己的观点;也有同学说这四个字,简短有力,言简意赅,放在段首,正起到“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作用。
在理解苏洵行文的严谨之后,学生又重新朗读这一段,发现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弊在赂秦也”是对两个分论点总结,而且重申了中心论点的毋庸置疑,表达肯定语气和抒情意味,也表达苏洵对六国破灭的叹惋之情。
本案例中,学生背诵也许只是这堂课的序幕,然而他的这个简单的错误,老师并没有一笔带过,轻描淡写,而是通过一个问题的追加,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把文章的缜密风格读得透彻了,把“也”字的作用读得深刻了。
课堂上,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还真需要勇气,进行小题大做,把问题引向深入。
如上《蝶恋花》时,有同学回答“明月不谙离别苦”是最能体现诗人的离愁别绪,因为月亮代表着思念,残月暗淡,更加引发诗人的相思。
虽然他已经理解到诗人的情感,但是还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没有走进诗境,觉得既然是离别,眼前的月亮自然是残月,此时我又追问了:“根据诗境,你觉得这是一轮怎样的月亮?”这时候课堂上就出现了其
他声音,“我觉得这是一轮圆月,皎洁的月光倾洒大地,本是团圆之夜,所以诗人才埋怨月亮不理解他心中的苦楚。
”这时候,学生自然理解到了“谙”在诗句中的意思,本来我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因为学生的错误回答,让我敏锐地意识到需要让学生眼前展开这幅画面,去想象诗人当时的情境,于是不露痕迹地追问他们,很快他们就发现了重要词语,这时候我的总结也显得那么自然流畅了“一个人的世界已经很孤独,一个人的世界还要想着另一个人,想着也罢了,却明月不谙,燕子双飞去”,于是他们才更深入地理解诗人乐景写悲情的笔法。
学生的错误是难免的,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和不知所措,在学生的错误回答中善于捕捉富有价值的讨论点,正是一个成熟教师的课堂表现,而那些不能预约的精彩也就在追问中生成了,体现良好的动态生成教学。
(二)因势利导,在追问中显机智
有时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停留在文本的浅处,有时还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偏差,而这种偏差并不是错误的理解,而是离开文本的无效解读,于是老师就要顺势点拨和引导,给学生一把梯子,使他们的思维前进一步,跳跃一步,追问就起到了顺水推舟的作用。
比如上《品质》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进行合作探究:“格斯拉凄然地饿死了,这么高尚的一个人难道非死不可吗?如何拯救格斯拉?四人一组,设计方案。
你的方案要有理有据。
”
虽然提出的要求是设计方案有理有据,虽然学生情绪高涨,而且津津乐道,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格斯拉要改变自己,改变经营策略,因为他太傻了,太不懂得在社会中生存,有这样好的手艺却不懂创立自己的品牌,不懂宣传,当然没有多少人买他的靴子,这样的命运是自食其果。
这时候我意识到如此讨论,无法让学生真正感悟到格斯拉身上的人性光辉,无法达到文学作品审美教育的目的。
因此我及时进行了提问引导:“格斯拉的死固然有自身的原因,但是否还有其他的原因,其他方案?”一句提醒,避开了漫无边际的如何生活的“非语文”内容,同时也弱化学生的功利心态,使他们转入到对格斯拉所处社会环境的思考上
来,使他们体会到格斯拉身上的那种牺牲生命也不改其衷的品质是不能随着社会的世俗化而世俗化的。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思维的障碍、认识的偏差,这时候他们需要老师的引领与启发。
追问使原本陷入“山穷水尽”的尴尬突然有了“柳暗花明”的明朗,使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挖掘思维的深度,提升思维的高度,也使老师的教学机智尽情展现,闪烁着流动生成的变化美。
结语:课堂上师生对话的形式有很多,有效追问是其中的一种有价值的对话,也是一种阅读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课堂上需要赞扬,需要指正、点拨,需要老师在关键处的“有作为”。
追问有时是一种即时应对的方法,是一种引导的艺术,有时是课前的独具匠心,有时是课堂上灵感的绽放。
虽然有效追问是有效教学中很小的细节,但并不是无关紧要的细节,只要恰如其分地使用,就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现动态生成,激发学生思维,展现教师智慧,实现师生间的深入对话、心灵交流和智慧碰撞,从而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多方互动的教学氛围,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引向一种高妙的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3)
[2]王尚文主编.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
[3]薛哈根主编.推敲新课程课堂(语文卷).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6(1)
[4]唐桂艳.让课堂对话成为艺术.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11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