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第9课
- 格式:doc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1
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古代商业的发展4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5开辟新航路6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7第一次工业革命8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6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7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8罗斯福新政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3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2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课宋明理学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课启蒙运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第23课美术的辉煌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高中历史教材课程目录必修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6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必修I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18课罗斯福新政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修III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课宋明理学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课启蒙运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第23课美术的辉煌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目录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第六单元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第2课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课改革的后果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第3课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第3课百日维新第4课戊戌政变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2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1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第2课法国《人权宣言》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第3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第2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第3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第1课英国宪章运动第2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第3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第4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民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学习编辑历史报纸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1课巴黎和会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第3课华盛顿会议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2课冷战的开始第3课美苏争霸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1课朝鲜战争第2课越南战争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第6课两伊战争第7课海湾战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目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第2课美国国父华盛顿第3课一代雄狮拿破仑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2课圣雄甘地第3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探究活动课二春天的故事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知识纲要导引答题术语导学(1)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此后,君主制与共和制相互较量,最终颁布了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政体。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德意志帝国建立。
(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
知识点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背景(1)18世纪时,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封建势力强大。
(2)资产阶级的反抗日趋激烈。
(3)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2.历程(1)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1870年,普法战争使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历时近百年法国才最终确立共和政体,一方面体现了民主与专制斗争具有长期性、曲折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成熟不可抗拒。
知识点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确立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宪法内容(1)议会①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大权。
②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决议案。
(2)总统①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②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
3.历史影响: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轻巧识记法国1875年宪法一个制度:议会制共和制。
二个权力:立法权—众议院和参议院、行政权—总统和内阁。
三个职责:总统、国民议会、内阁。
知识点三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帝国建立(1)背景: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过程: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3)结果: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
2.颁布宪法(1)君主立宪政体①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3.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通过曲线图,了解法兰西艰难的共和之路。
2.运用表格法,比较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综合认识英、美、法、德代议制的不同特点,探究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背景(1)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
(2)以封建贵族和教会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十分强大,他们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3)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2.历程(1)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2)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3)1870年,普法战争使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确立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宪法内容立法权议会参议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可以否决众议院的决院议案,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众议院议员由普选方式选出,任期四年,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行政权总统(1)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2)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3)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1)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确立。
(2)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建立帝国(1)背景: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俾斯麦领导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大业。
(3)结果: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
2.颁布宪法君主立宪制行政权(1)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人教新课标)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1875年法国制宪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各派争执不休,共和派议员瓦隆提出一项修正案:“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一个国民议会,选举以绝对多数进行,总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
”该修正案以353∶352票获得通过,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
这反映了( ) A.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 B.各派别间有斗争有合作
C.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 D.共和制度最终得以巩固
答案:A
2.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
”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
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
A.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B.国民议会中有多数议员希望恢复君主制
C.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D.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缔结条约和特赦权力
答案:A。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
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反映了(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答案:C解析:法国从大革命开始到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度,“平均每7年一部宪法”正说明了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2.1875年,国民议会只是以一票的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法国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法国共和政体最终得以确立主要是( )A.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B.共和派保皇派相互妥协的结果C.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D.君主制已经不适合法国的国情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得以确立的主要因素,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法国由于国内封建势力强大;小农经济发达等原因,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使共和政体的确立十分艰难。
但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商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使共和制得以确立,并巩固下来。
分析各选项,本题应选A项。
3.1792年法国称共和国,1804年法国称帝国,在这一变化中,没有改变的是( ) A.阶级基础 B.国家政体C.内外政策 D.与人民的关系答案:A解析:1804年法国虽建立帝国但它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专政,与1792年共和国一样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所以阶级基础没有变。
知识点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4.1875年1月30日,法国国民议会表决,共和派议员投了赞成票,君主派议员投了反对票,双方势均力敌。
尚博隆将军最后一个表态,他犹豫不决、行动迟缓,最后投下赞成票。
最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353∶352票获得通过。
该材料表明( )A.尚博隆成为共和国之父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终于建立C.守旧势力还十分强大D.共和派势力占据绝对优势答案:C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一票的微弱优势得以通过,表明君主派的势力还很大,与共和派势力旗鼓相当,所以C项正确、D项错误。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是在1870年,故B项错误;由材料不能得出尚博隆为共和国之父,A项错误。
5.法国宪法规定了众议院普选的选民财产资格,这说明( )A.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B.法国宪法根本没有什么民主性C.众议院议员需要上层人士担任D.选举制度日益完善答案:A解析:财产限制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故为迅速崛起的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提供了条件。
6.李老师在某课件里展示了下列宪法条文: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该课件讲的是( )A.《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C解析:根据“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选出”等可知,该课件讲的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7.“宪法”所保证的是比较温和的共和制度,它甚至具有某些保守的特点,而正是由于它具有这样的特点,才让它存在近七十年。
这是在评价( )A.1215年英国《大宪章》B.美国1787年宪法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C解析:法国君主派势力强大,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之所以能够通过,是因为双方的妥协,如果这部宪法不温和、不保守的话,它就没法通过,所以C项符合这个评价。
A项并没有确立共和制度;D项虽具有保守的特点,但是德国确立的并不是共和制;美国1787年宪法建立的虽然是共和制,也具有妥协的特点,但它至今还在使用,故B项错误。
知识点三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8.1795年,德国著名诗人、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曾发出“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的感叹。
1830年,世界文学史上的泰斗歌德则干脆地说道,“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
”他们发出如此感叹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现状B.德意志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C.德意志君主专制的黑暗D.德意志面临异族入侵、领土被分割的问题答案:A解析:联系18—19世纪德国的历史及材料中“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可知,他们感叹的是德意志分裂的现状,故A项正确。
9.在西欧国家确立近代民主制度的过程中,有一个国家是“通过剑,由一个邦支配其余各邦”完成的。
这是在描述( )A.英国宫廷政变B.美国确立联邦宪法C.法兰西共和之路D.德意志统一之路答案:D解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并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故有“由一个邦支配其余各邦”之说。
所以本题选D。
10.右图为历史漫画《辞退俾斯麦》。
根据当时德意志帝国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 A.帝国议会B.内阁成员C.联邦议会D.帝国皇帝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的宰相由皇帝任命而不是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故能辞退俾斯麦的只能是德国皇帝。
故本题选D。
11.有学生认为19世纪70年代初是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开端。
该学生这样认为的理由有( )①出现“铁血宰相”俾斯麦②德国完成统一大业③君主立宪政体确立④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并颁布了宪法,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推动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而使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故C项正确。
宰相俾斯麦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已经推行铁血政策了,故①不符合题意;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20世纪初,与题中“19世纪70年代初”不符,排除④。
12.以下内容不能证明马克思所说的“(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论断的是( )A.皇帝有权召集、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B.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C.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的批准D.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专制色彩,A项表明皇帝权力高于议会权力,故可以证明马克思的论断;B项表明掌握行政权的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也可以证明马克思的论断;C项更能证明马克思的论断。
D项说的是国家结构形式,与马克思的论断无关,所以答案为D项。
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
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利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法国……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利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2)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答案:(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2)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才真正踏上工业革命的道路。
……到70年代末,德国工业革命终于宣告完成。
……普鲁士……国王在1848年和1850年前后颁布两部宪法,成立两院制议会,上院议员由国王任命,下院议员通过选举产生。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材料二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出台的背景。
(2)分析材料二,归纳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及意义。
(3)许多学者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西方代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材料二概括西方民主代议制的核心内容。
答案:(1)政治: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建立),普鲁士代议制的奠基;经济:德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特点: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实行联邦制;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
意义:巩固了德国统一;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选举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制。
课后作业——提能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以英国为例,英国工业生产方式确立是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仍保留着君主制的形式,故A、B、D均错误。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宣告了旧制度的结束和新制度的胜利。
2.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过程的曲折与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的称号。
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 ) A.英国 B.德国C.美国 D.法国答案:D解析:法国政体在确立的过程中,经历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资产阶级帝制等,可谓材料中“各种政体的试验场”,故本题选择D。
3.“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这项规定( )A.使总统独揽大权B.用法律阻断了保皇派的复辟图谋C.确立了法国的责任内阁制D.使法国的共和政体从此得以巩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时,法国的君主派势力还很强大,而宪法的这项规定阻断了保皇派的复辟图谋,使法国的共和政体得以确立,所以B项说法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