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政府公信力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1
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1.引言背景和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指出要“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201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而《建议》的最大亮点是充分认清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淡化GDP,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2011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称:“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
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我们社会就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
”这些都说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当前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紧迫形势已经有了准确的把握与高度的重视。
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提升政府公信力、进一步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矛盾的突发期,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和提升,不但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地方政府改革的深入,同时也有利于执政合法性的巩固,树立公众的信心、实现政府和公众的良好互动。
重塑和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过程,也是执政为民、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过程。
2.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2.1政府公信力的内涵政府公信力简单来说,即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能力。
具体来说,政府公信力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在划清责任界限的基础上,通过及时回应民众诉求、积极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运用多种资源获取民众普遍、广泛信任的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影响力和号召力是政府公信力的表现形式。
第二,政府与公众在信息的掌握方面存在不对称性。
第三,政府公信力影响的广泛性。
2.2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在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政府的法制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和有序,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所有这些昭示政府理应得到民众的信任和广泛支持,然而,根据有关的调查数据显示,事实却并不乐观。
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地方政府公信力是行政管理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是地方政府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其构建与完善是国家和社会繁荣进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当今社会,地方政府公信力作为衡量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焦点。
在享受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带来的成果之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地方政府公信力存在的诸多问题。
本文对于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标签:地方政府;公信力;信任一、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概念分析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
“地方政府公信力是指某一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的法制化程度,在其辖区内公民的民主化程度,以及国内、国际上所享有的公众信任度和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综合评价。
”二、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现实状况及成因分析(一)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进程1.地方公共服务质量提高。
“地方公共服务指的是提供的在地方的层次上被消费者共同地且平等地消费的物品。
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是因为地方政府更了解本地居民的偏好,因而所提供公共服务的质和量更符合本地居民的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近年来,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公共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率。
2.依法行政水平逐步提高。
具体来讲,各级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应认真贯彻落实宪法和法律,要规范政府行为,必须切实做到严格规范文明执法,维护公共利益,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1.缺乏法律法规的制约,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行政权违法现象频发。
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过程中,缺乏法律法规制约,易出现地方政府“乱作为”现象,大大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2.政府职能履行不当,公共服务供给乏力。
中国政府的机构改革中,如何把握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是关键,要转变观点,确立“小政府”“大服务”的理想格局。
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第一篇: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政府公信力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核心, 也是建设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要素。
然而, 现实中, 某些政府失信事件成为政府失信于民、公信力下降的潜在因素。
本文先以说明政府公信力的现状起点, 指出中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 然后从政府角度和社会公众角度分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如何加强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个人看法。
全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重建公信政府。
关键词: 政府公信力公信力现状公信力建设一、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政府公信力即政府获得公众的信任度,是政府能力在公众心中的综合评价和公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公众对诚信政府建设*+的愿望愈加迫切,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有限政府成为社会公众的普遍期待,推进诚信政府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成为社会公众的共识。
政府公信力是衡量现代政府是不是有效政府的重要指标,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服务性政府建设息息相关。
建国以来,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建立了相关制度,这些制度相互衔接、相互联系,形成了一套制度体系。
这套制度体系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
国家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这也构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背景条件。
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冲突、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外来文化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与社会和公民的价值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
多种非理性行政行为的存在,又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行政能力,损害了政府权威, 影响了政府形象,降低了行政效益,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与公众不断增长的行政需求之间形成了矛盾。
公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和不信任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总体来说,我国政府公信力还是比较高的。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一)从政府角度分析1.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有待健全。
浅谈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及转变第一篇:浅谈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及转变浅谈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及转变摘要:社会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现实生活中,诚信的普遍缺失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成因悠久危害深远.分析表明,社会诚信的缺失源于政府公信的丧失,社会诚信的重建必先以恢复政府公信为前提.新的历史时期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公信作为社会诚信的前提,理应得到求真务实的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我个人认为,在要想使公共政策切实有效的实行,政府公信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政府在处置公共事件中面临着“以人为本,诚信至上”的新观念、新体制、新机制的挑战。
根据党中央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总要求,各级政府只有进行全面改革创新,加强行政诚信建设,从根本上提高社会公信度,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增强诚信意识,完善制度保障,理顺行政体制,坚持民主决策,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沟通协调,完善责任机制,强化监督制约,全面公开信息。
政府在公共事件中诚信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公众心理期望的变化,各种信息的作用和社会舆论的发展,公众对政府的诚信要求会越来越高。
政府诚信水平、服务水平、公共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一、诚信之必要性(一)诚信是在市场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的自律与他律的制度当我们要研究诚信体系建设的时候,有必要先对诚信的起源进行一些探讨。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所谓诚实,即人的言行和内心思想一致,为人处事不说谎、不虚伪,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教化和价值取向等非正式制度环境中形成的。
诚实是人类交流的原始基础。
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初期,由于地壳的变动,热带丛林的减少,类人猿开始由丛林走向地面生活,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
因为人一开始就是集体的动物,离开丛林到地面后,环境更加危险,不集体劳动,就无法生存。
政府公信力民调工作总结近年来,政府公信力民调工作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开展和重视,旨在了解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和满足度,为政府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我们发现政府公信力民调工作具有以下几点亮点和不足。
起首,政府公信力民调工作在提升政府形象和改进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民调,政府能够了解民众对政府工作的评判和意见,准时调整政策,解决问题,提升公信力。
同时,民调结果也能为政府部门改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使政府更加高效、透亮、负责。
其次,政府公信力民调工作在推动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上起到了乐观作用。
通过民调,政府能够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期望,准时回应民众关切,加强与民众的互动和沟通,增加民众对政府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增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干系。
再次,政府公信力民调工作在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上发挥了乐观作用。
通过民调,政府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民意,防止政策的片面性和偏颇性,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合理,符合民众的利益和期待,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可行性。
然而,政府公信力民调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起首是民调样本的选择问题,民调样本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民调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因此,民调样本的选择应更加科学和公正,防止出现样本偏差。
其次是民调结果的反馈问题,政府应准时向民众反馈民调结果,告知民众政府对民调结果的重视和实行的措施,增加民众对民调工作的信任和参与度。
最后是民调结果的运用问题,民调结果应作为政府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政府应乐观接受民调结果中的意见和建议,不息改进工作,提升公信力。
综上所述,政府公信力民调工作在提升政府形象、改进治理、推动政府与民众互动和沟通、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民调样本的选择、民调结果的反馈以及民调结果的运用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期望政府能够继续重视和推动政府公信力民调工作的开展,不息提高工作水平宁质量,为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成人教育专科毕业作业题目:浅谈地方政府公信力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学号:0943004454343姓名:谭连生分校:株洲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点:攸县电大工作站指导教师:彭祖德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目录内容摘要关键词 (2)一、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及其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作用 (3)1.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4)2.地方政府公信力是提升政府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执行力的关键 (4)二、地方政府公信力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被弱化的表现及原因 (5)1.管理理念的滞后性导致了地方政府公信力被弱化 (5)2.农民话语权的缺失使地方政府公信力被削弱 (6)3.强调“经济人”角色的地方政府使其公信力备受质疑 (6)4.不健全的社会保障法规体系使地方政府公信力减弱 (7)三、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加固和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策略选择 (7)1.转变管理理念,秉承科学发展观思想构建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7)2.尊重民意,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生成与执行的公民参与机制 (8)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准确定位其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角色 (9)4.完善立法监督,增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制度刚性与公正性 (9)参考文献 (10)【内容摘要】地方政府公信力是指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所获辖区内社会公众普遍信任而拥有的权威性资源,它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地方政府,由于其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一些不当行为,导致了其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
化解这种危机的有效方法是秉承科学发展观的治世理念,完善制度建设的公民参与机制,定位政府角色和保证制度建设的制度刚性与公正性。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信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浅谈地方政府公信力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加强政府公信力实现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满意加强政府公信力实现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满意政府公信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满意度。
一个拥有较高公信力的政府可以赢得民众的支持和配合,进而有效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加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以及实现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满意的途径。
一、公信力的重要性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树立威信和赢得民众认可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政治价值。
首先,高度的政府公信力能够增加政府在法律实施、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有效性,提高政府决策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其次,强大的政府公信力有助于凝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增进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和沟通。
最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也有利于改善政府形象,增强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认可和尊重。
二、加强政府公信力的途径1. 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和程序政府决策的透明度是提高公信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政府应加强信息公开,充分向公众解释决策背后的考虑和理由,避免外界产生猜疑和误解。
此外,政府决策的程序应当公正公平,遵循法律法规,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民意的参与。
2. 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的问责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官员勤勉尽责,防止滥用职权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对于违法法规、滥用职权等失职行为,应追究责任,实行严肃的纪律处分和法律惩处。
3. 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公共服务是政府与民众直接接触的重要环节,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是重塑政府形象和增加公信力的关键措施。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完善服务设施和便民措施,提高服务效率和便利性。
同时,建立投诉和反馈机制,及时解决民众的问题和困扰,回应民众关切,赢得民众的满意。
4. 推进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政府应落实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确保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加强法官和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司法水平,加强对司法实践的监督和评估。
5. 加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和参与政府需要加大与民众的沟通和互动,倾听民意、了解民情,增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浅谈政府公信力建设摘要:政府会信力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反映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及其原因,探讨了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政府行为路径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行政管理必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制度上、法律上规范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加强道德以及各种规范的约束,真正树立政府真诚守信、恪守诺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建构现代信用政府。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尤其是政府公信力提升,显得特别重要和紧迫。
那么,什么是公信力呢?唐铁汉认为,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1]可见,政府公信力关系到政府在多大程度上赢得公民的信任和认可,而公民的信任和认可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政府合法性的基础。
美国政治学家迈克尔·罗斯金指出,合法性“最初的含义是指国王有权即位是由于他们的‘合法’出身,中世纪以来合法性的意思增加了,它不再只指‘统治的合法权利’,而且指‘统治的心理权利’”。
[2]一、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人们常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衰。
”这里的“政”就是指政府。
在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和政府诚信组成的社会诚信体系中,政府的诚信是最大的诚信。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诚信的保障,是信用体系最后的保障线。
打造信用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是当前解决诚信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的重点。
所谓“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依据于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
它体现的是政府的信用能力,反映的是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
浅析如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温家宝总理日前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
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我们社会就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
”可见随着公众民主法制意识的提高,人民对政府的要求也在提高。
虽然政府在公开透明、依法行政、打击腐败、功能转型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但与公众的要求和期望仍相去甚远。
应该说,是政府变革的速度跟不上公众意识觉醒的速度,导致政府公信力呈现下降趋势。
一、政府公信力的含义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
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
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
二、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公信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完善的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不讲信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存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的遵守和信任。
政府是社会秩序与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不守信用,就会破坏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
由此可见,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
政府公信力实质上是人民群众对政府履行公共职责情况的评价,同时也是对政府合法性的检验。
信用政府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政府失信则会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从而造成社会普遍失信,削弱政府的合法性。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政府公信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公信力”一词被列入新词范畴,其意是指使公众信任的力量。
而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的信用能力,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普遍信赖所产生的认同力和信服力,是政府行政活动的公正、诚实、廉洁、负责精神和在国民中、国际上所享有的公众信任度。
它有两层含义: 一方面是指政府行为的公正、公平、公开性和守诺、践约、信誉度, 另一方面是指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认同、信赖、拥戴感或政府对公众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并要求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政府工作的准则之一;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要“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 可见,党和政府对公信力的建设极为重视。
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说明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总体上是比较强的,但是,毋庸讳言,我国政府的公信力,离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不能依法行政,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甚至违法违规、失信于民和政令不畅、执行不力;有些政策和工作部署缺乏深入调研,不完全符合实际,缺乏合法性、稳定性、连续性,影响执行效果;有的工作有布置、无检查,工作不落实;行政决策缺乏科学性;行政行为缺乏公开透明,存在某些环节暗箱操作问题;一些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执法不公,滥用权力、贪污腐败等问题,都在不同层面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从而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因此,提高提高政府公信力显得更为迫切。
论政府公信力[摘要]目前,我国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政府失信现象,政府对公信力的认识还很不够,滥用权力失信于民的现象不断发生,严重损坏了政府的整体形象,造成了政府公信力较大规模的流失,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政府公信力申论作文政府公信力是一个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一国政府的公信力,直接影响着政府的稳定性、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国家的声誉。
因此,一国政府必须认真对待并重视自身的公信力,努力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首先,政府应加强执政透明度,让公众了解政府工作、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的过程。
公众有权知道政府的决策依据以及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如何得到平衡。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发布信息公开每一个环节的决策和行动,建立政策执行过程的透明化机制。
其次,政府应重视对公众意见的听取和采纳。
面对重大决策和政策制定,政府应充分考虑民众的意见和需求,形成民主决策的共识。
可以通过开展公众听证会、征求意见、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和了解公众的观点和建议,以此为依据进行决策,并及时向公众反馈决策结果。
第三,政府应保证媒体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加强与媒体的互动合作。
媒体是社会舆论的重要渠道,对政府公信力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为媒体提供独立而公正的报道环境,尊重媒体的监督职责,并主动与媒体进行沟通、解释政策,及时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在实现透明度的同时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最后,政府应主动回应公众关切,解决问题,改善民生。
政府是为民服务的,只有切实解决人们关心的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
政府应加强履行职责的执行力,加强问题导向的工作理念,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保障。
综上所述,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需要政府自身的努力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加强执政透明,重视公众意见,保证媒体的独立与公正,主动回应公众关切,并着力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政府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地方政府公信力内涵及提升的必要性2.1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2.1.1 地方政府的内涵地方政府是相对于中央政府而得出的概念,指的是管理一个国家行政区事务的政府组织的总称,只依靠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管辖无疑是不可能的,所以地方政府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地方政府本身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第一,地方政府可以有效的维护地方的稳定,从而促进地方的发展,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保驾护航。
第二,地方政府作为联通中央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桥梁,在将中央政府的决策向社会公众推行的同时,也将社会公众的诉求反馈给中央政府,为中央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中央政府作为公众将自身权利让渡的集合体,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而地方政府所执行的是部分中央政府的职能,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也有着这样的性质,其所做出的言行影响着公众对政府能力的判断。
2.1.2 公信力的内涵公信力是一个中国化的词语,是对西方所研究和关注的“公信度”的改造[8]。
其中心在于“信”,而获取信任的根源在于诚实,诚实的表现则是有信用,只有公信力的主体做到真诚待人,才会获取别人的信任,从而获得影响力和支配力。
2.1.3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内涵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地方政府公信力指的就是政府通过自己的行为获得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也就是公众通过对地方政府所行使行为的评价来决定自己是否对地方政府进行信任。
2.2 增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性地方政府是行政金字塔的基石,地方政府公信力就是影响基石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建国较晚,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建设还处于较弱的阶段,再加上我国的特殊国情,加强地方政府公信力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2.2.1 加强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发展社会经济的需要人无信不立,一个没有信用的商人或企业没有人会与其进行交易往来,一个没有信用的经济市场也没有其他的市场会与其进行商品交易,再加上近些年来我国市场诚信问题频出,严重影响力消费者对我国企业的信任程度,所以诚信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浅谈政府公信力一什么是政府公信力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
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
二中国政府公信力现状及原因分析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 社会的复杂性、开放性和多变性已经很突出, 国家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 这也构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背景条件。
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冲突、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外来文化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 与社会和公民的价值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
多种非理性行政行为的存在, 又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行政能力, 损害了政府权威, 影响了政府形象, 降低了行政效益, 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与公众不断增长的行政需求之间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矛盾。
公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和不信任感有了相当程度的增长。
概括起来, 主要是由于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时代及社会因素。
如今的时代不仅是一个反官僚的时代, 也是一个反政府, 抗税, 反制度的时代。
另外, 社会信用缺失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成为我国目前经济乃至社会整体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
信用是中国目前最稀缺的资源。
表现为假冒伪劣、合同欺诈、偷税漏税、地方保护、学术腐败等。
失信行为涉及范围从商品生产者到销售者, 从普通老百姓到政府要员, 从政治、经济到科学、文化和艺术, 从国内到国外,其足迹可以说是遍及社会的角角落落, 方方面面。
在社会诚信缺失的大环境下, 政府信用也必然呈现出下降趋势。
二、政府因素。
第一、政府行为缺乏公开性, 透明度差, 暗箱操作使行政神秘化。
政府信息的透明度是一个基础性的条件, 因为缺乏真实信息的政府工作或政府行为, 社会公众是无法判断其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诚实度的。
浅谈新媒体时代的政府公信力建设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政府公信力建设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信誉、声誉和形象,是衡量政府是否值得信赖的重要指标。
在新媒体时代,政府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公信力建设:
1. 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政府应该加强对政策和事务的信息公开,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渠道和制度,确保信息及时透明,方便公众了解政府工作和政策。
政府还应该及时回应公众的疑问和关切,建立健全的与公众沟通的机制。
2. 强化依法行政
政府应该加强依法行政,遵守法律法规,推行公正、公平、公开的行政管理,避免行政过错和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 推行互动性服务
政府应该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实现真正的互动性服务。
政府应该注重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政策和服务的方式,让社会各界的声音得到充分的反映和回应。
4. 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政府在实施公信力建设时,应该坚持服务人民、保障民生、推进社会共同发展的理念,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政府的职责和使命。
总之,政府公信力建设是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政府需通过信息公开、依法行政、践行社会责任、加强与公众的互动等多种方式来加强公信力建设,提升政府形象,实现政府与民众的良好关系。
浅谈地方政府公信力摘要:近年来, 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 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隐患。
然而, 频频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凸显出的是政府公信力的不足, 政府在公正、诚信、服务、法治、民主等各个层面都已暴露出公信力存在的问题。
因而, 如何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以增进政府公信力已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西方哲学家史里斯·博克说:“信任是我们必须保护的东西,因为它就像空气和水源一样,一旦受损,我们所居住的社会就会土崩瓦解。
”[1]如何建立政府公信力,已成为世界性命题。
2007年联合国举办的第七届“政府创新”全球论坛,其主题就是“建立对政府的信任”。
可见,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是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当下所要面对的问题。
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又有所区别。
2007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对全国28个省市居民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民众对中央政府信任度最高,而地方政府则次之。
根据《小康》杂志2007年8月发布的《2006~2007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报告,2006~2007年我国政府公信力指数为60.6分,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
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很相信中央政府,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隐瞒真实情况,报喜不报忧”的现象。
这表明民众对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上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的担忧。
近年来, 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 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隐患。
频频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凸显出的是政府公信力的不足, 政府在公正、诚信、服务、法治、民主等各个层面都已暴露出公信力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都从不同程度反映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
一、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第一,政府现代诚信意识不强,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政府中存在官本位思想传统浓厚、行政人治色彩浓重的现象。
“家长制”作风和“个人专断”往往被作为行政的推动力,领导的人格权威凌驾于机构权威和法律权威之上;行政中公私不分,血缘关系和个人忠诚关系等非理性因素发挥着极大的影响。
在传统观念作用的同时,我国的信用管理制度也不健全。
第二,公共政策缺乏稳定性、连续性,产生政策信任危机。
政府决策的实质是政府对重大利益的一种权威性的分配。
作为公共管理机关的政府,其行政决策是指导人们经济、社会活动的指挥棒。
政府每出台一项政策,就意味着与社会其他体立下了一个约定,这个约定必须符合社会公众利益并得到共同遵守。
但在实践当中,由于利益关系的调整以及遗留下来的“人治”色彩,我们有些地方政府的政策朝令夕改,脆弱多变;另外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地方招商引资当中,地方政府急功近利,为“筑巢引凤”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凭空许诺,“开空头支票”,结果却难以兑现,“出尔反尔”,严重地影响了政府的信用形象。
第三,政府经济监管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带来经济信任危机。
许多地方政府在对市场的管理方面随意承诺,弄虚作假。
第四,行政执法不严,执法权限混乱,造成执法信任危机。
表现主要有:一是执法主体的不规范。
二是执法行为不规范。
如某些执法者的不作为,以及执法存在随意性及野蛮性;三是执法权限混乱。
部门之间、地方之间执法权限不规范,有利可图的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和地方之间都争着办,而无利可图的,都互相推诿;四是滥用职权、违法执法。
存在以权压法、以权谋私甚至拘私舞弊、贪赃枉法的现象。
第五,服务意识淡薄,腐败行为滋生,引发官员信任危机。
一些政府的官员以权谋私,将追求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最大化行为渗入政府管理行为当中,欺上瞒下,到处“设租”、“寻租”,严重地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削弱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二、地方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一)政府管理理念缺乏民本服务意识我国政府将政府职能的全能化等同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政府垄断资源的生产和分配视同为替人民着想,为人民作主;将政府包办社会生活与需求视同为共产党人的高度责任感,这样却导致政府的无限责任变成对人民的无限限制,公民自主性的严重缺失,主人翁地位实际上被忽视,为人民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党和政府政治宗旨的张扬, 而没有成为活生生的制度化现实。
(二)政府管理行为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政府应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在任何行为中,政府都应当根据宪法、法律、法规以及法律精神来为人民服务。
我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了行政过错的具体表现、责任追究方式及程序等,但是因为约束政府管理行为的制度不完善,加之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政府行为中以个人利益为目的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职业道德滞后,导致在实际的生活中缺乏精益求精的执行者, 公务员不能根据法律和法规为人民服务,导致公务员的行为超越法制法规。
(三)公民期望满意度与现实的差距公民对政府的期望值与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值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当公民对政府的期望值过高时,在政府能力有限的前提下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值会低于其期望值,致使公民产生心里落差感和不信任感。
随着小康社会的物资生活的不断满足,公民开始不仅仅满足于物资单方面的发展,而开始向政治生活、社会环境质量、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等价值追求,当政府不能及时的满足公民需求的转变时,公民对现实构想的差距往往导致公民对政府满意度和信任感大大折扣。
三、群体性事件频发与地方政府公信力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 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增加和激化。
尤其是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劳资纠纷、国有企业改制、环境污染、移民安置补偿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数量迅速增长。
全国群体性事件在2005年曾一度呈下降趋势, 但从2006年起又开始上升, 2006年全国发生各类群体事件6万余起, 2007年上升到8万余起。
再以信访为例, 信访量日益增多, 仅全国民政部, 2007年为81万人次, 2008年升至90万人次[2]。
2008年, 群体性事件依然层出不穷,先后发生贵州瓮安事件、陕西府谷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多起重大群体性事件。
受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失业率激增等多种因素影响, 我国将面临着群体性事件高发的危险。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出现极大地扰乱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 进而破坏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 危及社会的稳定, 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 同时它也凸显了政府公信力的严重不足。
四、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路径选择(一)确立现代政府理念现代政府理念之下的政府是有限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利益中立政府,而传统的政府理念则是无限或叫全能政府、神秘政府、权力政府、管制政府、利益政府。
转变观念就是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神秘政府向透明政府、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利益政府向利益中立政府转变。
第一,政府权力必须是有限的。
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解决好政府管理中的错位、越位和缺位问题,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放权于基层,还权于社会和企业,弱化微观管理权力,强化宏观管理与服务。
第二,政府工作是透明的。
除机密和隐私不能公开外,凡与社会公众权益相关的信息应及时地向社会公开。
所以,政府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便捷的信息发布系统来保证信息的弱势方取得信息,以突出行政的公开公正,提高政策透明度,保证政府信息渠道的畅通,促进政府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增强政府的社会公信力。
第三,政府的责任是到位的。
承担责任是政府的第一要义,也是服务于民取信于民的基本要求,为此,要完善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机制,建立失信追究和赔偿制度。
第四,政府是依法行政的。
对政府行为的约束而言,关键是行政程序的法典化,给政府立规,给公民的民事权利提供基本保障,这是政府信誉的根本所在。
(二)加强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程度公共利益是现代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来源。
公众参与有利于实现和扩大公共政策体系合法性基础。
当人民对终极权威尽政治义务时,这一权威就具有合法性。
在一定意义上,公众参与是以公众对现存政策体系合法性的基本认同为前提的,公众参与就是政策体系合法性的来源和根据。
在参与过程中,公众已经在一定意义上直接或间接地同意和认可了政策体系的权威,并且直接显示出了公众的政策倾向,而这种政策倾向则是政策体系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市场经济的发展确认了公众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性,增强了公众的利益意识和参与意识,人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参与政策过程,关心政策过程对自身利益的影响,并能够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从而增强对政策体系的认同感,增强政策体系权威的合法性,也从根本上提高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政府可以从拓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渠道、加强政策研究组织建设、建立有效的政府回应机制等方面着手,提高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程度。
(三)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信用监督机制我国现行的监督机制还存在不少的缺陷,尤其是现有的监督制约制度存在着它不能企及的特权领域。
很多监督制度一旦涉及到政府特别是高级公务员就形同虚设,对于高级公务员,在理论上有监督,实际上却处于无制约状态,因此,除了应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建立起针对政策损害的行政诉讼制度外,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对行政权监督与制约的力度都还有待强化。
第一,强化地方人大的政治监督和管理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政府及其官员的失信行为加强约束和监督。
第二,加强地方司法机关的监督和执行。
第三,完善地方政府内部的自我监督。
必须合理划分行政内部监督权限,明确各监督机构的职责,排除长官意志、政治解决等各种不利因素对监督的干扰,提高监督的效率。
第四,重视社会舆论监督。
社会舆论的监督,即通过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大众宣传媒介对地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进行的有效监督。
(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政府要严格依法办事, 不得滥用权力,政府的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既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最基本要求, 也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和中心环节。
因此, 各级政府必须提高依法执政能力, 做到依法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
首先, 要严格区分性质不同的群体性事件, 坚持“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原则,及时有效地平息事态。
其次, 对事件参与者区别对待, 根据他们的参与动机、参与形式及参与程度等情况作出合理、合法的处理。
最后, 建立有效的政府问责机制, 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落实调查和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法律和相关规定, 严肃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者责任。
(五)推进信息公开机制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是一个具有良好公信力政府的应有之义, 这可以增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最大限度地进行信息公开的价值在于规范政府的自身行为, 使非正式信息的伤害减少到最小,即“谣言止于公开, 谣言止于真相”。
首先,要加强信息公开监督。
加大上级政府的监督义务和督促责任, 对于下级政府应当公布而未公布的, 应当顺应民众的要求, 及时强力推进信息公开, 避免引发社会的负面情绪和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