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武1)
- 格式:ppt
- 大小:708.00 KB
- 文档页数:61
核磁共振波谱法磁矩是由许多原子核所具有的内部角动量或自旋引起的,自1940年以来研究磁矩的技术已得到了发展。
物理学家正在从事的核理论的基础研究为这一工作奠定了基础。
1933年,G·O·斯特恩(Stern)和I·艾斯特曼(Etermann)对核粒子的磁矩进行了第一次粗略测定。
美国哥伦比亚的I·I·拉比(Rabi生于1898年)的实验室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获得了进展。
这些研究对核理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受到强磁场加速的原子束加以一个已知频率的弱振荡磁场时原子核就要吸收某些频率的能量,同时跃迁到较高的磁场亚层中。
通过测定原子束在频率逐渐变化的磁场中的强度,就可测定原子核吸收频率的大小。
这种技术起初被用于气体物质,后来通过斯坦福的F布络赫(Boch生于1905年)和哈佛大学的E·M·珀塞尔(oecuar modeing)正在逐步应用于其它各种生物分子的溶液构象问题。
但在大分子与小分子或小分子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体系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在运动条件不利的体系中如何得到距离信息和距离信息的精度等。
3NMR波谱技术今后最富有前景的应用领域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继续帮助有机化学家从自然界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新颖有机化合物,今后这方面的研究重点是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即研究这些物质在参与生命过程时与生物大分子(如受体)或其它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构特征和动态特征。
②更多地用于多肽和蛋白质在溶液中高次构造的解析,成为蛋白质工程和分子生物学中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重要工具。
并朝着采用稳定同位素标记光学CIDNaging)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在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分析化学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化学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
本文将从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样品制备和应用等方面对NMR进行分析。
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波谱法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的,核磁共振是指在外加静磁场和射频磁场的作用下,原子核能级的分裂现象。
当样品中的核磁共振活性核被置于静磁场中时,它会分裂成若干个子能级,对应着不同的共振频率。
这些频率可以测量并转换为核磁共振谱图,从而确定样品中不同核的化学环境和相对位置。
仪器设备核磁共振仪包括主磁场、射频系统和梯度线圈等部分。
主磁场是核磁共振仪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过产生一个稳定且均匀的静磁场使样品中的核磁共振现象能够发生。
射频系统用于产生能与样品中核的共振频率相匹配的射频脉冲,从而激发样品中的核磁共振信号。
梯度线圈用于产生梯度磁场,使样品中不同位置的核有不同的共振频率,从而可以对核的位置进行定位。
样品制备样品的制备是进行核磁共振分析的关键步骤,其中要求样品的纯度和浓度都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通常,为了提高样品的分析效果,可以进行特定的样品制备,例如通过标记原子核来增强信号强度,或者通过选择性的核磁共振脉冲来增强特定核的信号。
应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有机化学中,核磁共振波谱法常用于确定分子的结构和化学环境,从而帮助确定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在生物化学中,核磁共振波谱法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帮助理解生物反应的机理。
此外,核磁共振波谱法还可以应用于材料科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总结通过分析化学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样品制备和应用等方面,可以看出核磁共振波谱法是一种重要而常用的分析技术。
它可以提供关于化合物结构、分子环境和分子动力学等方面的信息,对于解决化学和生物化学中的许多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11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将自旋核放入磁场后,用适宜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它们吸收能量,发生原子核能级的跃迁,同时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得到核磁共振谱。
这种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 )。
在有机化合物中,经常研究的是1H 核和13C 核的共振吸收谱。
本章将主要介绍1H 核磁共振谱。
核磁共振波谱法是结构分析的重要根据之一,在化学、生物、医学、临床等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分析测定时,样品不会受到破坏,属于无破坏分析方法。
§11-1 基本原理一、核的自旋运动有自旋现象的原子核,应具有自旋角动量(P )。
由于原子核是带正电粒子,故在自旋时产生磁矩μ。
磁矩的方向可用右手定则确定。
磁矩μ和角动量P 都是矢量,方向相互平行,且磁矩随角动量的增加成正比地增加:P ⋅=γμ (11-1) 式中γ为磁旋比。
不同的核具有不同的磁旋比。
核的自旋角动量是量子化的,可用自旋量子数I 表示。
P 的数值与I 的关系如下:()π21h I I P ⋅+= (11-2) I 可以为0,21,1,211,……等值。
很明显,当I=0时,P=0,即原子核没有自旋现象。
只有当I>0时,原子核才有自旋角动量和自旋现象。
实验证明,自旋量子数I 与原子的质量数(A )及原子序数(Z )有关,如表11-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质量数和原子序数均为偶数的核,自旋量子数I=0,即没有自旋现象。
当自旋量子数21=I 时,核电荷呈球形分布于核表面,它们的核磁共振现象较为简单,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对象。
属于这一类的主要原子核有H 11、C 136、N 157、F 199、P 3115。
其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是H 1和C 13核磁共振谱。
表11-1 自旋量子数与原子的质量数及原子序数的关系二、自旋核在磁场中的行为若将自旋核放入场强为B 0的磁场中,由于磁矩与磁场相互作用,核磁矩相对外加磁场有不同的取向。
第六章核磁共振波谱法将自旋核放入磁场中,用适宜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它们会吸收能量,发生原子核能级的跃迁,同时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得到核磁共振谱,这种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法。
(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6.1 基本原理6.1.2 自旋核在磁场中的行为6.1.3 核磁共振6.1.4 在NMR中的弛豫过程若处于高能级的核数目和低能级的核数目很快趋于相等,则不再有净的吸收,NMR信号将完全消失,即“饱和”,所以需要有一个弛豫过程:核将其获得的能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去,使核从高能态降到低能态。
自旋-晶格弛豫、自旋-自旋弛豫6.2 核磁共振波谱仪6.2.1 连续波核磁共振仪1. 磁铁:提供强、均匀、稳定的磁场永久磁铁、电磁铁、超导磁铁2. 探头:检测NMR信号试样管、发射线圈、接受线圈、预放大单元3. 波谱仪:射频源和音频调制扫描单元:扫频、扫场接收单元信号累加6.2.2 脉冲傅里叶核磁共振仪多道发射多种频率不同化学环境的核同时共振多道接收6.2.3 试样的制备1. 标准样:四甲基硅烷(TMS)六甲基二硅醚(HMDS)3-三甲基硅丙烷磺酸钠(DSS)2. 溶剂:CCl4、CS2、氯仿、丙酮、苯等 氘代衍生物与原子核外电子云密度及与原子核所处的化学环境相关6.3.2 NMR谱吸收峰的组数、化学位移、峰的分裂个数及偶合常数、积分曲线高度6.3.3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3. 磁各向异性效应:乙炔,屏蔽;乙烯,去屏蔽烯氢:δ 4.5~7.5 炔氢:δ 1.8~3.04. 氢键:通常形成氢键时,质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降低,δ变大。
例如,正丁烯-2-醇的质量分数从1%增至100%时,羟基的δ从1增加到5。
6.4 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6.4.1 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现象自旋偶合:相邻核的自旋之间的相互干扰自旋分裂:由于自旋偶合引起的谱峰增多现象例试预测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
核磁共振波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磁性原子核,比如H和C在恒定磁场中,只和特定频率的射频场作用。
共振频率,原子核吸收的能量以及信号强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
比方说,在场强为21特斯拉的磁场中,质子的共振频率为900MHz。
尽管其他磁性核在此场强下拥有不同的共振频率,但人们通常把21特斯拉和900MHz频率进行直接对应。
化学位移化学位移在一个分子中,各个质子的化学环境有所不同,或多或少的受到周边原子或原子团的屏蔽效应的影响,因此它们的共振频率也不同,从而导致在核磁共振波谱上,各个质子的吸收峰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
但这种差异并不大,难以精确测量其绝对值,因此人们将化学位移设成一个无量纲的相对值,即:某一物质吸收峰的频率与标准质子吸收峰频率之间的差异称为该物质的化学位移,常用符号'δ' 表示,单位为ppm。
而在实际应用中,四甲基硅烷常被作为参照物透过不同质子的化学位移,人们可以得出这些质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从而得出该分子的结构信息,这种过程称之为“解谱”。
比如对于乙醇分子,具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质子,即:甲基、亚甲基和羟基。
在其H谱图上,可以看到3个特有的峰信号各自处于特定的化学位移,其中位于1 ppm的峰信号对应甲基,位于4 ppm的信号对应亚甲基,位于2~3 ppm之间的信号对应羟基,其具体化学位移值和采用的NMR溶剂有关。
另外,从峰信号的强度可以得出相对应的质子数量,比如乙醇分子中的甲基拥有3个质子,亚甲基拥有2个质子,在谱图上,对应的甲基和亚甲基峰强度比为3:2。
现代的分析软件可以协助人们通过分析峰信号,从而得出究竟有几个质子形成了此信号。
这种方法称作“积分”,即通过计算面积(不单单是高度,还有峰宽度)来得出相关质子数目。
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计算方法仅适用于最简单的一维谱,对于更复杂的谱图,比如C谱,其积分还与原子核的弛豫速率和偶极耦合常数相关,而这些常常被人误解。
因此,用积分法来解析复杂核磁谱图是相当困难的。
第七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要求: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共振线、特征谱线、锐线光源、吸收线轮廓、通带、积分吸收、峰值吸收、灵敏度和检出限, 掌握原子吸收的测量、AAS 的定量关系及定量方法, 了解AAS 中的干扰及火焰法的条件选择, 通过和火焰法比较,了解石墨炉法的特点。
重点:有关方法和仪器的基本术语。
难点:AAS 的定量原理,火焰法的条件选择。
参考学时:4学时部分习题解答10、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一无机试样溶液中镉的浓度。
各试液在加入镉标准溶液后,用水稀释至50mL ,测得其吸光度如下表所示。
求镉的浓度。
解:设镉的浓度为c x μg/ml加入镉标的浓度c 0分别为:c 0 = 0, A x = 0.0422.0501011=⨯=c μg/ml A 1 = 0.080 4.0501022=⨯=c μg/ml A 2 = 0.116 8.0501043=⨯=c μg/ml A 3 = 0.190 按标准加入法作图得:c x = 0.22 μg/ml11、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中镁的含量(用mg ·L -1表示)。
取一系列镁标准溶液(1μg ·mL -1)及自来水水样于50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锶盐溶液2mL 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然后与蒸馏水交替喷雾测定其吸光度,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计算自来水中镁的含量。
解:吸光度(A )—标准溶液含镁量(μg )的标准曲线线性回归得x yˆ0484.00427.0ˆ+= γ=0.9999将A=0.135代入得自来水样中含镁量为1.91μg 。
∴ 自来水中镁的含量为095.02091.1=μg ·mL -1 即 0.095mg ·mL -1 12、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倒线色散率为1nm/mm ,狭缝宽度分别为0.1nm, 0.2mm, 1.0mm ,问对应的通带分别是多少?解:W = D ·S已知:D = 1nm/mm, S 1 = 0.1mm, S 2 = 0.2mm, S 3 = 1.0mm通带:W 1 = D ·S 1 = 1×0.1 = 0.1nmW 2 = D ·S 2 = 1×0.2 = 0.2nm W 3 = D ·S 3 = 1×1.0 = 1.0nm第八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要求:掌握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及饱和烃、不饱和烃、羰基化合物、苯和单取代苯的特征吸收,了解影响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共轭烯烃、α、β一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λmax的估算以及UV-Vis在定性和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掌握Lambert-Beer定律及其物理意义,偏离Lambert-Beer定律的原因,了解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掌握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原则,了解多组分分析、光度滴定、酸碱离解常数的测定、双波长光度法以及配合物的组成和K稳测定等方面的应用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