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连贯实现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9
论语言学习者的语篇能力论文导读::语篇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不管是口头交际依旧书面语交际,语篇能力直截了当阻碍着交际的成效。
语篇能力包括把握语篇衔接能力、连贯的能力、语篇模式和语篇类型的能力、语境适切能力,从这四个方面动身探究语篇能力的内涵。
论文关键词:语篇能力,衔接,连贯,语篇模式,语篇类型,语境引言语篇能力,是由卡内尔和斯威恩在讨论交际能力模式时第一提出来的(Can ale &Swain,1980: 1-47;Canale,1983:2-27)。
它用来描述语言运用者对语篇规则、语篇的组织方法、以及对阻碍语篇组织的各种因素的知识把握程度。
自语篇能力提出之后,学者们对它的具体研究并不多见,只是在讨论交际能力时作简要述及(Skehan, 1998:158; Stern,1992:75,164,174; Cook&Seidl hofer,1995:92)。
一样认为,它是交际能力的一个方面,依照不同的交际目的,把语言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组成统一的、具有衔接和连贯特点的并符合一定语篇模式和语篇类型的连续语篇的能力。
本文认为,语篇能力包括把握语篇衔接能力、连贯的能力、语篇模式和语篇类型的能力、语境适切能力,从这几个方面动身探究语篇能力的内涵。
一、语篇衔接能力语篇衔接的能力是指使语篇具有语篇性的各种语言手段。
衔接的概念是由韩礼德和哈桑第一提出并加以系统研究的(Halliday&Hasan,1976:4)。
他们认为, 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假如对语篇中某一语言成分的明白得取决于同一语篇中另一语言成分的明白得,那么这两个语言成分之间所结成的关系便是一种衔接关系。
英语语篇中表示语义联系的语法和词汇衔接有以下五类:照管、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
照管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用作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的现象。
假如关于一个词语的说明不能从词语本身获得,而必须从该词所指的对象中寻求答案,这就产生了照管关系(Halliday&Hasan,1976:31)。
浅谈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作用作者:张金花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3年第04期大学外语教学中,语篇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笔者在此阐述了语篇的两个重要特征——衔接与连贯,及二者在大学外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语篇衔接连贯阅读一、什么是语篇语篇通常使一些意义相关的句子通过一定的连结手段,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为达到一定交际目的而结合起来的语意整体。
从语篇的组成来看,其间的语言成分是连续性的。
语篇语言学者认为,语篇作为一种“交际活动”,它必须具有七项标准:衔接性、连贯性、意向性、可接受性、语境性、信息和互文性。
在七项标准中,“衔接”和“连贯”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实现其他标准的基本手段。
二、衔接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语义概念,它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
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的使用,都可以表现结构上的粘着性。
从这一点看,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
(一)词汇衔接语篇的衔接分为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
词汇衔接是指通过词汇选择在篇章中建立一个贯穿篇章的链条,从而建立篇章的连贯性。
词汇衔接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1.复现关系指的是某一词以原词、近义词、同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概括词或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语篇的句子通过这种复现关系达到相互衔接。
词汇的复现分成四种:(1)原词复现,指同一主题词或关键词的重复出现。
(2)同义或近义词复现,指同义词、近义词重复出现在语篇中,语篇中的句子通过这种关系达到了相互衔接。
2.同现关系又叫搭配性衔接,意指一系列相关的词项在篇章中的经常共现。
搭配性衔接对语言信息的生成和解释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对篇章的潜在的语义演进做出预测和推测。
词汇同现是通过经常共同出现的词项的联系来实现衔接功能的。
(二)语法衔接语法衔接指篇章中通过语法手段达到语义上的衔接连贯。
这种联系表现为以下几种:1.时态的衔接是语篇中最为普通的一种衔接方式。
请看下面的例子:My father once bought a Lincoln convertible. He did it by saving every penny he could. That car would be worth a fortune nowadays. However, he sold it to help pay my college education. Sometimes I think I’d rather have the convertible.上述语篇中运用了几种衔接方式,其中一种就是时态衔接。
新编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新编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语篇是由一系列句子组成的,这些句子之间需要有一定的衔接和连贯性,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语篇。
新编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指在写作过
程中,如何使句子之间有机地连接起来,使整个语篇更加流畅、连贯。
首先,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写作时,需要考虑句子之间的
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
通过使用适当的连
词和过渡词,可以使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从而使整个语篇
更加连贯。
其次,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重复和变化。
在写作时,可以通过重复某些
关键词或短语,来强调某个观点或思想。
同时,也需要注意在句子之
间进行适当的变化,避免出现重复或单调的表达方式,从而使整个语
篇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还需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在写作时,需要使用适当
的过渡词和短语,来使句子之间更加自然地连接起来。
例如,可以使
用“然而”、“另一方面”等过渡词,来引导读者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语篇更加连贯。
最后,还需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在写作时,需要使用适当的过渡句,来使段落之间更加自然地连接起来。
例如,可以使用“总之”、“综上所述”等过渡句,来引导读者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语篇更加连贯。
总之,新编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重复和变化、衔接和过渡,以及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可以使整个语篇更加流畅、连贯,从而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浅谈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谭玉洁2009111602)摘要:街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也是话语分析的重大课题。
衔接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 而连贯则存在于语篇的深层结构。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中固有的两种语义关系, 都有各自的实现手段, 分别在语篇的微观和宏观层次上起着连接篇章成分的作用, 相互影响, 共同赋予语篇以篇章性。
在过去的30多年中,语言学界在如何看待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这一问题上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
本文从语篇的视角来研究衔接和连贯的关系,先就各自的概念意义进行分别论述,然后通过归纳语言学家在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这一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语篇;衔接;连贯;关系一. 引言语篇、篇章和话语是语篇研究中三个重要概念, 国内语言学界对这三个概念持有不同的理解, 这种分歧源于text 和discourse 两个单词的不同译名, text 被称为语篇或篇章, discourse 被译为话语或语篇。
篇章(text) 和话语(discourse) 是两个经常交替使用的术语, 在定义上, 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两个概念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一种观点认为篇章和话语所表达的概念没有大的差别, 另一种观点认为话语是篇章和情景语境的结合体, 话语是动态的语言交际, 篇章是话语的静态的脱离语境的书面记录。
简单地说, 篇章和话语的关系就好象是书面语篇和口头语篇的关系。
本文中所讨论的语篇(text/discourse) 是个广泛的概念, 包括篇章(text) 和话语(discourse)。
语篇是指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单位的语段, 简单地说, 就是连贯的话。
它可以是自述、独白、对话、众人交谈、演讲;可以是文字标志;也可以是诗歌、散文、小说以及其它文章。
语篇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 都必须合乎语法, 语义连贯。
语篇往往是由若干句子组成的。
语篇分析的界限不应小于单句。
语篇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 语义连贯、衔接就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
教育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论教育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在教育环境中运用的学科,它涉及到语言习得、语言教学和语言评估等方面。
语篇分析是教育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论,通过对语言使用的整体结构和语境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语言的含义和功能。
本文将探讨教育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论,并阐述其在语言教学和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语篇是一个整体,它具有内部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语篇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和使用的,语言的含义和功能是依赖于语境的。
语篇的语言结构和语境是相互作用的,二者相互影响并共同决定了语篇的意义和效果。
语篇是具有交际目的的,它是为了满足特定的交际需要而产生和使用的。
二、语篇分析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语篇分析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语篇的结构和语境。
语篇的结构包括语法结构、语义结构和篇章结构等方面,而语篇的语境包括语言使用的情境、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交际目的等方面。
语篇分析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对语篇的文本内容和语境进行归纳和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语言规律和特点;定量分析则是通过统计和计量的方法,对语篇的结构和语境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在语篇分析的实际操作中,研究者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工具,例如文本分析、逻辑分析、语义分析、语用分析、话语分析、话题分析、语篇标记分析等。
这些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挖掘语篇的内在规律和结构特点,从而揭示语篇的意义和功能。
三、语篇分析在教育语言学中的应用语篇分析在教育语言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语言的实际运用情况,推动语言教学从传统的形式主义转向实际语言使用的规律和要求,提高语言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语篇分析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和制定更为贴近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语篇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交际意义,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和交际能力。
语篇分析可以帮助教育研究者了解语言教学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推动教育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
摘要篇章理论的研究成为近几年来语言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是对衔接理论的探索还是对应用领域的考究,成果都很多。
但是如何利用篇章衔接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语段训练,目前没有太多可行性的策略。
本文主要是从汉语衔接方式在连句成段的语段训练中运用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希望对课堂教学有所裨益。
理论阐述部分主要是参考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方式理论,同时根据汉语的特点做了局部的修正和补充。
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的:指称(人称指称、指示指称、零指称)、替代与省略(名词的替代与省略、动词的替代与省略)、词汇衔接(词汇的重复、词汇的关联、词汇的联想)、连接词(表示并列、逆转、因果、顺序的词语),每种衔接方式都有例句加以说明和解释。
应用部分主要是用以上四种衔接方式在连句成段的语段训练中的衔接作用,分析如何用衔接方式理论完成语段训练及应用这些衔接方式的原因。
这部分的语料来源是目前本校留学生正在使用的《汉语教程》课后连句成段练习题。
笔者认为首先通过衔接方式理论的介绍,让学生对衔接手段有一些感性上的认识,其次就是在连句成段中应用和巩固这些理论并熟练应用,从而能围绕一个中心合理的运用衔接方式组成语段,最后慢慢向篇章过渡,只有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创造篇章。
文章最后对一个篇章的衔接手段做了分析,分析表明在汉语篇章中应用最多的是指称和词汇衔接两种衔接方式。
关键词: 篇章; 衔接方式 ; 连句成段AbstractThe study of textual theor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in recent years, obtaining abundant achievements either in searching cohesion theory or exploring the field of its application. However, there is no feasible strategy in training students discourse-writing by the approach of discourse cohesion.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several applied questions in the discourse- training which connects sentences into a paragraph by the means of Chinese cohesion. The author hopes that it would be useful for classroom-teaching. The part of theoretical narration mainly borrows Halliday and Hasan’s cohesion theory as references, meanwhile, making partial amendments as well as ad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pecifically from four aspects:reference (personal reference,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zron-pronoun),substitution and ellipsis( nominal substitution and omission, verbal substitution and omission), lexical cohesion (repetition, relevance and collocation of vocabulary), conjunctions (coordinate, adversitive, causal, and order), each means of cohesion are illustrated and explained by examples. Applicative parts mainly analysis how to finish the training of discourse by the device of cohesion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cohesion effective of the above four kinds of cohesion ways in cohesion training, and the cause of applying those cohesion approaches. The source of corpora comes from after-school exercises in the text named “Chinese Course” which is using by abroad students in our universit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eachers should firstly introduce the theory of cohesion approach to students so that they can perceive the theory, and moreover, practice and apply them well in forming paragraphs, thereby, creating a paragraph by a sound applicative cohesion approach, and finally, slowly transiting to chapter-writing. Only by this kind of progressive training can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create a chapter better. The last part of this article analysis cohesion approaches of a chapter, which shows that reference and lexical cohesions are most frequently applied in Chinese chapter.Keyword:text;the approach of cohesion;connecting sentences into a paragraph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现代外语 1997年第1期(总第75期) 试论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下)朱永生2.主位推进与连贯2.1什么叫主位推进当某个语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句(clause)时,整个语篇中就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位和述位,这些主位和述位的出现和变化,推动语篇向前发展,这种现象就叫作主位推进(thematic progression)。
国内外不少语言学家(如Danes1974;Fries1978;黄衍1985;徐盛桓1982;胡壮麟1994)在研究了大量语言素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主位推进的几种基本模式,推动了主位结构的研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语篇分析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
2.2主位推进与语篇连贯的关系语篇往往是由若干句子组成的。
一个完整的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和述位。
如果在一段话语中,所有句子的主位和述位形式上和意义上都互不关联,那么这段话语就难以上下连贯。
试看下面这个例子:(8)Jim went to the theatre last night. The football match was interesting.I got a visitor from Paris.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各个句子的主位和主位(Jim,the football match,I)之间,述位和述位(went to the theatre last night,was inter2 esting,got a visitor from Paris)之间,以及这一句的主位和其他句子的述位(如Jim和was interesting,I和went to the theatre)之间,形式上不重复,意义上也不相关。
可以说,三个句子各有各的起点,各有各的谈论内容。
这类情况在真正的语言交际中是极为少见的,即使有,也属于极端的现象。
然而,在下一例中,我们却可以看到另一种情况:(9)Jim went to the theatre last night.I got a visitor from Paris.这段话由两个句子构成,主位推进模式和上例相同,主位和主位之间,述位和述位之间,上一句的主位和下一句的述位,以及上一句的述位和下一句的主位之间,形式上也不重复。
语篇连贯性分析语篇连贯性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
焦点在于:语篇连贯性是语言现象还是心理现象。
人类的交际活动大多是以文字为基础并以此来激活交际者或读者相关的认知活动。
不经过逻辑推理和认知世界的提取等心理认知活动,交际者很难进行连贯的表达,也很难获得连贯的理解。
但是离开语篇的语言形式本身,连贯的理解则根本无从谈起。
本文采取综合分析法,分别从语篇内在的连贯特征以及语篇的外部因素对语篇的连贯性进行探索,认为语篇的连贯性是语篇内在特征和外部交际者状况综合作用的结果。
标签:语篇语篇连贯语篇理解语篇是当代许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对象,如文学、哲学、符号学、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认知科学等。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角度对语篇的特性进行了探索。
语言学领域的语篇连贯性研究可以分作两派:一派是功能语言学派,把连贯看成是语言现象,认为语篇连贯主要是通过内在的语篇特征(主要是衔接)来体现;另一派是认知语言学派,把连贯看成是一种心理现象,认为语篇连贯能够依靠交际者的推理、判断以及信息填补等认知过程来生成,从而实现顺利交际。
一、文献综述(一)功能语言学派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众多方法中比较成熟且操作性较强的一种,它突破语言研究仅仅停留在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的局限,将其拓展至语篇层面,并以之为基本研究单位,提出了一整套语篇分析的新观点,把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符号系统,将语篇视为社会交际的基本表达形式,并强调语篇与语域之间的辩证关系。
Halliday &Hasan于1976年出版的Coherence in English一书中,主要分析了英语语篇内的五种衔接手段:指称(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在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o-Semantics Perspective一书中,进一步分析了衔接手段并扩大了其涵盖的范围,将衔接手段分为:结构性衔接(平行对称、主位推进、新旧信息)和非结构性衔接(成分关系衔接:指称、省略、替代、词汇衔接;有机关系衔接:连接关系、相临对、延续关系)。
A. 句子的连贯句子的完整性要求一句话必须,而且只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一个完整的意思(思想)往往有几个不同的部分构成,各部分之间存在使它们能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语义和逻辑关系——修饰与被修饰关系、因果关系、对比关系、主次关系、转折关系等等。
句子的连贯性(coherence)要求我们利用各种手段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明确地表达出来,使各个部分自然流畅的衔接在一起。
这些手段包括:1)按各部分内容排列——如时间、空间顺序,重要程度等。
2)用句法手段来表示——如利用定语、定语从句、同位语,利用并列句和复合句等。
3)充分利用各种衔接词和过渡词来明确各种关系。
4)利用其他手段,如重复、代词等。
例1 Some adults think that explaining the reasons for their decisions to a child undermines their authority, considering that a child who questions and discusses their decisions is cheeky.例2 If you want to change a person permanently, make sure that his thinking changes, and not merely his behavior. If you change only his behavior, he won’t understand why he’s made the change. It’s only superficial, and usually shortlived.B. 写好句子的基本要素如何写好句子,以达到准确无误地传递思想的目的,对文章的作者来说死对头紧要。
下面本文就探讨一下英语句子的基本要素。
1.简洁性(Conciseness)莎士比亚有句名言:“言以简洁为贵”(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所谓简洁,就是语言凝练概括,简明扼要。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伍良胜胡晓琼内容提要本文旨在通过词汇和语法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的研究,分析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目的是发现语篇的发展模式,借助对语篇表层结构特征和深层结构特征的描述和解释,寻找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内在规律性将其理论渗透到外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到更广泛的语体分析中,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词块标注”法,并结合其它的语篇手段与技巧,使学生逐步获得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阅读语篇衔接连贯理论词块标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即词汇关系和语法关系出发,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了解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从而获得语篇手段和技巧,培养语境反应和重构能力。
1阅读教学中的词汇关系词汇关系是指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或重复,或由其它词语替代,如代词代替名词,助动词(如:do)代替实义动词等,或共同出现,如factory与manager,worker 等用在一个语义场中。
只有词汇的相对集中,才能保证语篇的主题和语义场(semantic field)的统一(胡壮麟,2001)。
因此,这里所说的词汇包括许多词汇学中的词项,不仅是单词(words),它们不受形式变化的制约,如单复数 (ert/eter)es,时体(work / worked)和词等等。
这些词在形式上略有不同,基本词义不变,故具有语篇衔接力。
其他的还包括有同义、反义、上下义 (如classroom是blackboard的上义词,即blackboard是classroom的下义词)互补来使语篇达到语义上的连贯。
韩礼德和哈桑(1976)把英语词汇衔接关系分为词的复现和词的同现关系(collocation)( Halliday & Hasan, 1976)。
1.1词汇的复现关系词的复现指的是某一词以原词、同义词、近义词(near-synonym)、上义词、下义词(hyponym)、概括词(general word)或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语篇中的句子通过这种复现关系达到了相互衔接,意义统一完整。
试论语篇的连贯性与衔接手段语篇是具有一定逻辑性、结构完整、内容衔接的一个独立的文字单位,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由一系列语篇组合而成。
其中,连贯性是语篇完整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语篇构成的基础,而衔接手段则是保证语篇连贯性的关键因素。
因此,研究语篇的连贯性与衔接手段,对提高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及文学艺术创作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连贯性是形成完整语篇的重要手段。
它构成了一篇文章富有条理、有层次、思路清晰的要求,要做到语篇的连贯性,首先必须注重词语和句子的组合,使表达更加连贯有力,把一段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不让人感到生硬或断章取义。
其次,要做到语篇的连贯性,还要注重段落之间的联系。
不同的段落在语义上的衔接必须紧密。
只有通过这种衔接,才能使文章前后连贯,意义流畅,不致断断续续。
最后,要做到语篇的连贯性,还要善于运用各种衔接手段。
无论是衔接词、衔接句,还是衔接素材,都可以使文章紧凑、鲜活,使语篇间的衔接更加自然。
除了连贯性以外,衔接手段也是形成完整语篇的重要要素。
语篇间的衔接通常可以采取补充衔接、分类衔接、对比衔接等手段,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更有条理,使段落间衔接更加紧密。
例如,在书面表达中,用补充衔接可以使段落间的衔接更加自然紧凑。
补充衔接一般采用对比描述、总分法、演绎法、列举法等方式,这些手段都能使文章更加生动、更有说服力。
此外,在书面表达中还可以使用情景衔接和类比衔接以及跳跃衔接的方式,使文章的衔接更加自然。
总之,语篇的连贯性与衔接手段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也对文字表现和立意张力有重要影响。
因此,为了使书面表达更加有力、内容更有衔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要多加练习,反复调整,常思考和反思,多学习语篇的连贯性与衔接手段,从而使写作更加得心应手。
如何看待连接性词语的语篇衔接功能英语中通常用一些词来连接单词、词组、小句、句子、段落以及表达它们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
吕叔湘(1980)把这些词称作关联词语,王力(1985)称其为联结词,黄国文(1988)称其为逻辑联系语,胡壮麟(1994)称其为连接性词语,朱永生、严世清(2001)称其为连接成分。
本文中的连接性词语指用于体现小句及小句以上语义衔接关系的词语。
一般都认为,连接性词语通常分为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
Thompson(2000)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即小句内部,小句之间,句群之间)来研究连接性词语。
而夸克等人(1989)把从属连词分句的结分从表间、条件、地点、对比、让步、原因、目的、结果、相似、比较、比、优选、以分类,分类可以视为最为的分了。
因为自Halliday(1976)与Hasan (1976)在<<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将语篇的连接分为原因和间连接性词语衔接的都此分类中有所体现。
Martin把连接性词语分为表表较、表示时间、表示结果这几种四类。
本文着重探讨如何看待连接性词语的语篇衔接功能。
Martin(2003/2004)把连接性词语分为内部关系和表示外部关系的连接性词语。
内部连接性词语衔接的而说性文体中的论点和论据连接来,部连接性词语于构成语场的一系列事件活动,但是并没有说它们有衔接作用E笔者认为内部连接性词语有助于议论文语篇内部的衔接,而外部连接性词语于文语篇内部的衔接,并把这两种连接性词语作为成语连的显性衔接机制。
这一观点可以从以下分析中得到体现。
1.Halliday(1976)将语场定义为它指生的生的的性,从事的活动”,而Martin(2004)认为Halliday语的义可以将其扩展为:语场是指事件活动按相应的顺序组成的集合。
很显然,他们都认为语场是事件活动按一定的顺序的组合,并由这种组合的经验性的概念意义来实现;而概念意义又主要由及物系统成,于表的指做,因我们认为概念意义主要由及物系统中的物质过程来体现。
语篇知识点四个要素
语篇是指由一系列连续的句子或语段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具有一定的语义和逻辑关系。
在语篇中,有四个重要的要素:衔接、连贯、意图和语境。
1. 衔接是指语篇中各个句子或语段之间的连接方式。
它可以通过词汇、语法、逻辑关系等手段实现。
例如,使用连接词、代词、重复等来连接句子或语段,使语篇成为一个整体。
2. 连贯是指语篇中各个句子或语段之间的语义和逻辑关系。
它可以通过时间、空间、因果、对比等关系实现。
例如,通过时间顺序来组织句子或语段,使语篇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
3. 意图是指作者或说话者在构建语篇时所要表达的目的或意义。
它可以通过主题、观点、态度等方式实现。
例如,通过提出问题、陈述观点、表达态度等来传达作者或说话者的意图。
4. 语境是指语篇所处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
它可以通过语言使用的场合、受众、文化差异等方式实现。
例如,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考虑受众的背景和文化差异等。
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语篇的整体。
在阅读和理解语篇时,需要综合考虑这四个要素,以全面把握语篇的意义和意图。
培养英语写作中的逻辑与连贯性英语写作的逻辑与连贯性是构建一篇优秀作文的重要基石。
在撰写英语文章时,如何使文章内容有逻辑性、表达连贯,是许多学习者所关注和努力提升的方面。
本文将从逻辑性与连贯性的概念入手,探讨如何培养英语写作中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连贯性,帮助读者提升英语写作水平。
逻辑性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逻辑性,是指在表达观点、观点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结构上的严密性。
一个逻辑清晰的文章,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想法。
在英语写作中,逻辑性的体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部逻辑和外部逻辑。
内部逻辑内部逻辑是指文章内部段落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作者在构思文章时,需要确保每个段落的内容与主题相关,段落之间的过渡自然,使整篇文章呈现出一种有序、连贯的结构。
通过合理的思维布局和叙事逻辑,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外部逻辑外部逻辑主要指文章整体结构的合理性。
一篇文章通常包括引言、论点、论据和结论等部分,作者需要根据文章主题,合理安排这些部分的顺序,使整篇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良好的外部逻辑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培养逻辑思维的方法要提高英语写作中的逻辑性,首先需要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下是几点关于如何培养逻辑思维的建议:多读多写阅读是提高写作逻辑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大量优秀文章,可以了解不同作者的写作逻辑和结构,同时也能够扩展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细化论点,合理组织段落,确保文章的逻辑性。
练习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培养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解题、辩论等方式来锻炼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敏捷和严密。
逻辑推理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中更清晰地展现观点和论证。
刻意练习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
可以对自己的每篇作品进行审查,分析其中的逻辑缺陷和不足之处,以便下次写作时避免类似错误。
通过不断的刻意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逻辑表达水平。
提升英语写作连贯性的技巧除了逻辑性,连贯性也是一篇优秀作文不可或缺的品质。
语篇连贯及语篇教学的思考
语篇连贯及语篇教学的思考
一、关于语篇连贯
1. 什么是语篇连贯?
语篇连贯指一段话或一段文字中词语、词组和句子之间有脉络关系,
彼此之间相互错转,具有一定的结构形式。
语篇连贯是表达思想的连
贯性和过渡性,可以让读者清楚、容易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
2. 语篇连贯的重要性
语篇连贯是文章表达以及语言交流的必要和重要条件,是语言表达能
力的重要形式,也是衡量语言水平的标准之一。
良好的语篇连贯能够
表达思想的连贯性,过渡性,增加文章的流畅性,增加文中的语言表
达的准确性和清晰性,有助于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度,充实言语的含义,并使读者很容易理解文章。
二、关于语篇教学
1. 内容
语篇教学是语言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各种类型的语篇材料,为学习者进行语篇能力的提升提供实际的材料和活动策略,帮助
他们掌握语篇能力的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如语篇结构、情景交流、
话语技巧、语言运用等。
2. 目标
语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通过语篇学习过程掌握自然语言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基本语言应用技能和语用技能,建立一个有效的语篇意识。
3. 方法
开展语篇教学,可以通过角色扮演、问答技巧、情景对话等方式,来增强学习者之间的衔接,让学习者在实践中理解语篇的概念,进而发展其他的语言知识。
4. 价值
正确的语篇教学,能够在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自然语言交流的能力,帮助学习者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等技巧,从而起到提高语言能力的效果。
试论语篇连贯实现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连贯理论研究的发展,而后结合中外专家的观点,从语篇连贯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讨论了语篇连贯性。
关键词:语篇连贯衔接语境条件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现代语篇分析理论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要说明一篇文章中结构上彼此独立的句子(clause)是如何连接在一起构成篇章,以及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连接关系,这就是句子间的连贯性问题。
本文试从语篇连贯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来讨论语篇连贯性的实现。
一连贯理论研究的发展与论点对连贯的研究早在现代语言学诞生之前就开始了。
在修辞学中,连贯被认为是使文章获得统一性的重要前提条件,但在语篇分析领域,对连贯的研究则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
在这一方面,德国篇章语言学家harweg对语篇中各种替代手段形成的衔接与连贯关系所做的分析具有开创性意义。
较早对语篇的连贯性进行研究的还有vandijk(1972,1977)、widdowson(1978,1979)、kintsch (1974)、halliday和hasan(1976)等。
80年代是连贯理论发展的高峰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有beaugrande和dressler (1981)、brown和yule(1983)、stubbs(1983)、vandijk和kintsch (1983)、halliday和hasan(1985)等。
90年代是连贯理论向纵深发展的时期,比较引人注目的研究有tsui(1991)、blakemore(1992)、schiffrin(1994)、gernsbacher和givon(1995)等。
由于许多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语篇,他们对连贯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有所不同。
halliday和hasan(1976,1985)认为,衔接是连贯的必要条件,并指出衔接是建筑连贯大厦的基石。
reinhart (1980:161)和ehrlich(1990:29)等则将语篇的连贯性分为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两大类。
enkvist(1978)认为,衔接并不能保证语篇的连贯,并指出衔接既不是语篇连贯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二语篇连贯的外部条件语篇连贯的外部条件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来研究: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渠道;认知心理和心理过程渠道。
1 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境语境是指语篇所涉及到的社会、文化、经济、宗教、习俗和政治背景;是指任何一个语言使用者所属的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以及某个言语社团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习俗和价值标准。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对语篇的真正理解还得联系最高层次的语境,即历史文化语境。
例如:丘吉尔在二战初期曾说过一句名言:[1]“some chicken,some neck!”如果离开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谁也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因为此句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正是希特勒不可一世,公然叫嚣:“in three weeks, england will have her neck wrung like a chicken”的时候。
丘吉尔义愤填膺,针锋相对地作出响亮的回答:“some chicken,some neck!”(难以对付的小鸡,难以对付的脖子!)以示鼓舞士气。
由于语篇是交际的产物,而交际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所以在分析语篇时就必须考虑语篇产生的情景,即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情景语境是文化语境现实化的表现,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事件中支配语义选择的因素。
从书面语和口语的语篇中,某些上下文无法弄清的意思,需要参考使用语言所发生的事件、参与者和时空方式等因素,才能在语义上连贯起来。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情景语境是一个人应该注意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向什么人说什么话,如果不注意这些因素说话,就会使双方的交际难以进行,这样的语篇就是无法连贯的。
小说《红楼梦》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例子:贾宝玉与林黛玉先是发生口角,后又和好。
此后,林黛玉问薛宝钗“听了两出什么戏”。
下面是宝钗等人的对话:[2]宝钗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陪不是。
”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
这叫《负荆请罪》。
”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们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
”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
凤姐于这些上虽不通达,但只看他三人形景便知其意……。
在这段文字中,一出戏的名字之所以会使宝玉、黛玉两人脸红耳赤,是因为宝玉、黛玉,和宝钗都是书香子弟,熟悉“负荆请罪”这一典故,应用于当时的场景,即宝玉和黛玉刚发生一场冲突,则再贴切不过了。
2 认知心理和心理过程从心理认知的角度讲,语篇连贯是一种心理表象。
一个语篇是否连贯要看它是否符合人们通常对事件、事情、过程的习惯认识。
也就是说,对语篇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人们能够发现其间的合理关系,就认为它是连贯的。
讲话者一般要把语篇组织成为一个听话者能够理解的语篇,但听话者是否能够理解还要决定于听话者的实际情况。
听话者把语篇理解为连贯的语篇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即线性连贯和整体连贯。
从线性连贯的角度讲,连贯是把语篇的各部分联系起来的一种心理表现,即语篇的这一部分与那一部分是否有语义联系,上下句之间是否有联系,这种联系称为线性连贯。
当听话者发现语篇的各部分之间存在联系时,把它们视为一体,这时的语篇就是连贯的。
例如:[3] john’s car crashed into a guard-rail.when the ambulance came,it took john to the hospital.这两个句子表示了两个事件的发生:1、车撞坏了,表示发生了交通事故。
发生了交通事故就可能致死或致伤人员。
这是第一个事件;2、救护车来了,把john送进了医院。
讲话者如果能够把这两个事件联系起来,即john在交通事故中受伤,所以被送进医院,那么这两个事件就产生了因果关系,就成为一体,语篇就是连贯的。
整体连贯主导语篇的线性连贯,而线性连贯则总是以整体连贯为基础的。
三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是从语篇的意义和体现语篇意义的衔接机制的角度来影响和限定语篇连贯的。
1 语篇意义语篇连贯指的是一段话语和某个语篇的不同部分在意义上的联系。
这种意义上的联系可能是一目了然、一听便知,即显性连贯。
显性连贯可以由客观标识的装置识别,如文章表层结构的词汇语法衔接和语音系统(包括语调、语调协和、韵律)等。
另一方面,这种意义上的联系也可能是含而不露、意在言外,即隐性连贯。
我们可以根据语篇连贯的外部条件即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心理认知的角度来决定语篇的隐含意义,从而实现语篇整体意义的连贯。
2 衔接机制halliday和hasan的《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1976)一书,对语篇的衔接机制进行了探讨。
halliday和hasan认为,语篇要连贯,必须使用各种明显的衔接手段,如通过指称、省、替代和连接等语法手段与重复、同义、上义和搭配等词汇手段把语篇中各个成分从意义上连贯起来。
我们把这种具备halliday和hasan所说的连贯称作显性连贯。
许多语篇都具有显性连贯的特征,例如:[4] the schoolmaster was leaving the village,and everybody seemed sorry.the miller at cresscombe lent him the small whitetilted cart and horse to carry his goods to the city of his destination,about twenty miles off,such a vehicle proving of quite sufficient size for the departing teacher’s effects.[4]中的斜体词都是指称词,它们有一定的所指对象,这些对象可以在上文或下文中找到,也可以存在于作者和读者的共有知识中。
作者就是通过这些词使一段文章成为意义相关联的篇章,读者也是通过这些词将一段文字理解为有意义的篇章。
指称衔接关系指用代词等语法关系表示语义关系。
指称衔接关系又分为三类:人称指称关系、指示指称关系和比较指称关系。
人称指称关系的指称词一般为第三人称代词,如him、his、everybody等。
指示指称词包括this、that、these、those之类的指示代词以及定冠词the和such a一类的词,也包括there、now、then等地点指示词和时间指示词。
比较照应指的是通过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形式,以及其他一些有比较意义的词语(如same,so,as,equal,such等)表示的照应关系。
例如:[5] a:i like the blue hat.b:i prefer the green.如果只说:“i prefer the green .”而无上文语境,就不能正确理解这句话,有了上文提供的语境,理解就容易了,两句话由于hat 的省略被扭结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小小的篇章。
省略指某结构中未出现的词语可以从语篇的其他小句或句子中回找。
省略的内容可以从情景语境中推知或参照上下文才能发现。
省略可分为三类: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小句性省略。
替代指的是用替代形式去替代上下文所出现的词语。
使用替代既是为了避免重复,也是为了连接上下文。
它和省略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前者有替代词语、后者没有,因而省略被称为零位替代。
替代也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和小句性。
常用的替代词有one、do、so\not 和same 等。
[6] from a marketing viewpoint, the popular tabloid encourages the reader to read the whole page instead of choosing stories .and isn’t that what any publisher wants? 这里的and使篇章中的两个句子构成了衔接关系,表示了增加的信息。
在一个句子之内,在小句之间通常要有连接成分如连词、副词或词组等把它们联系起来。
halliday和 hasan 把连接分为4种类型:增补型、转折型、原因型和时间型。
表示增补型的词项包括and、furthermore、in addition等;表示转折型的词项包括however、on the other hand、but、等;表示原因型的词项包括because、so、for this reason等;表示时间型的词项包括 first、then、in the end、nex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