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语文二模定稿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9
东城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文章内容预览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只有一个错误的一项是A.应(yīng)验挫(cuō)伤沐猴而冠(guān)箪食(sì)壶浆B.瓜葛(gé)摒(bìn)弃半身不遂(suì)闭门造车(chē)C.孑(jué)孓估(gù)衣澄(chéng)清混水衣(yī)锦还乡D.丰稔(niǎn)夹(jiā)道没(mò)齿不忘不胜(shèng)酒力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廖落林荫道裁减编制精简人员B.辞藻一小搓无是生非惹是生非C.通辑寻麻疹发人深醒昏迷不醒D.偶而破天荒誓不两立势在必行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桃子渐渐摘完了。
但还有一只__________巴在枝上不愿意下来。
__________在立秋那天它还没有丝毫动摇的意思。
__________,它在继续壮大,__________长得如饭碗一般。
我们自己也有点眼馋了。
是的,除了孩子以外,我们还没有尝过一只完整的果实――我们只吃过一些夜间自动落下来,在地上跌破了的桃子。
A.始终即使而且宛然恐怕B.始终甚至相反几乎连C.仍然即使而且几乎恐怕D.仍然甚至相反宛然连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市场经济信息万变,时不我待,只有及时掌握信息,才能抓住机遇,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B.每个有出息的文艺,都应该对艺术精益求精,努力登上象牙之塔,成为观众的艺术家。
C.国际股市势如破竹的下跌势头,使已遭受金融危机重重打击的亚洲经济雪上加霜――当年的险情,可堪回首!D.外出,异地的风物固然让人迷醉,可是在商场购物时遇到的导购的劝说,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担任主编,必须具备如下条件:一是必须在某些领域造诣极深,深孚众望者;二是能运筹帷幄,统筹策划,充分调动发挥编写人员积极性。
北京东城区XX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一般人最早接触到的是儒勒?凡尔纳的作品。
他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但十分单纯,像一个个色彩醒目的符号。
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中,人类在文学中的主角地位让位于另一个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的意象——大机器。
大机器以“鹦鹉螺号”潜艇、机器岛和登月大炮的形象出现。
【甲】像《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样没有大机器出现的小说,地球本身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学形象【乙】取代了人。
同时,凡尔纳所代表的新生的科幻文学,把传统主流文学中占统治地位的人与人的关系转换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转换为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灵魂。
主流文学描写已经创造的世界,科幻文学那么创造世界再描写它。
科幻小说中的历史于作者想象中的世界。
有这样一篇名为《奇点焰火》的科幻小说,描写在一群超级意识那里,用大爆炸方式创造宇宙只是他们的一场焰火晚会,一个焰火就是一次创世大爆炸,进而诞生一个宇宙。
当我们的宇宙诞生时,有这样的描写: “这颗好!这颗好!”当焰火在虚无中炸开时,主体1欢呼起来。
“至少比刚刚几颗好,”主体2懒洋洋地说,“暴胀后形成的物理规律分布均匀,从纯能中沉淀出的根本粒子成色也不错。
”焰火熄灭了,灰烬纷纷下落。
“耐心点嘛,还有许多有趣的事呢!”主体1对又拿起一颗奇点焰火要点燃的主体2说,他把一架望远镜递给主体2,“你看灰里面,冷下来的物质形成许多有趣的微小低熵聚合。
”“嗯,”主体2举着望远镜说,“他们能自我复制。
还产生了微小的意识……他们中的一些居然推测出自己刚刚那颗焰火,有趣……”短短二百字,却在时空上囊括了我们的宇宙自大爆炸以来150亿年的全部历史,包括生命史和文明史,还展现了我们的宇宙之外的一个超宇宙的图景。
又如阿瑟?克拉克的《xx,太空奥德赛》,描述了人类从诞生直至与宇宙融为一体的全过程。
从百万年前原始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到人类对近地空间和月球的探索,直到宇航员在土星探险的终点跨超时空之门进入宇宙深处,使文明完成从个体到整体的升华。
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4.大家对文段两处横线应填入句子产生了争议,帮助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二、情景默写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诸葛亮理解:用精神的充盈战胜了物质的贫瘠,可看出作者对圣贤之道的执着追求。
13.根据上面两则文字和下面材料,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荀子、诸葛亮和宋濂这三位先贤对学习的看法。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zhònɡ)绳③,輮(róu)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注释】①青:靛青。
②蓝:植物名,其叶可制蓝色染料。
③中绳: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
④輮: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⑤规:圆规。
⑥知:同“智”,见识。
五、名著阅读六、现代文阅读22.在第②自然段画横线处补充一个论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A.在“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公众无需注册登录,就可以直接阅览敦煌遗书等珍贵资料。
不只是国内的古籍,那些流布海外、国内缺藏的珍贵汉籍,其数字化回归也令人期待。
B.上海图书馆的“典籍里的中国——上图特展”融入与展览古籍相关的历史场景,比如《史记》作者司马迁的书房,《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举办的农学堂等,让读者在“移步换景”的漫步中体味典籍的魅力。
C.辽宁省图书馆“继往开来,国韵书香”古籍保护与传承特展,除大规模展出珍本古籍原件外,还设计了古籍修复展示、名家诵读、论坛讲座等活动,做到了线上研讨与线下展览的有机融合。
23.有人认为,古籍晦涩难懂,编辑整理亦存在困难,难以融入当今生活。
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七、作文24.对“志”的谈论,我国传统文化里一直都存在。
2024届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排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与辞賦、律诗、词曲等诸多传统文体相比,对联在现代生活条件下依然保持旺盛的活力。
②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③随着对联试题进入中高考的语文试卷,对联文化越来越受到教学界重视。
④它是由汉字音、形、义特性发展出来的独特文体。
A.①④②③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2.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隘.口(ài) 与日具增孤僻.(bì)兴致勃勃B.砚.台(yàn)韬光养晦热忱.(chén) 不言而谕C.忌讳.(huì) 笑容可掬鄙薄(bǐ) 煞有介事D.称.职(chēn) 安之若素许诺.(nuò) 顶礼膜拜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达州美术家画展在达州市图书馆开幕了,来自本市各区县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B.中心广场的各珠宝专卖店的柜子里,各种式样的名贵宝石俯拾即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C.贪官的蜕变大多是这样的: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
D.如果你们坚持与人民为敌的政策,一意孤行....,制造事端,那么最后必然会被人民消灭。
4.古诗文阅读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词一开头,便展现出一幅瑰奇雄伟的海天一色图卷。
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奠定了基调。
东城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3.5一、基础·运用(共14分)非选题题部分:(共9分)1.答案:jì评分:1分。
3.示例:选乙。
乙项用篆书书写。
所列字体中,篆书诞生最早,该字体圆润修长,古朴典雅,与我国农耕文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贴合。
评分:3分。
结合该部分文字内容、字体主要特点阐述理由2分,表达1分。
6.示例:分号。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前后两个并列关系分句的停顿。
方框前后说的是中举与否给人生活带来的变化,二者为并列关系。
评分:3分。
标点1分,理由2分。
7.答案:①记承天寺夜游②老舍评分:2分。
每空1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默写(4分)8.答案:⑴晓驾炭车辗冰辙⑵羌管悠悠霜满地⑶其中往来种作⑷示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竹外桃花三两技,春江水暖鸭先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评分:4分。
第⑴~⑶题,每题1分;第⑷题2分。
每错一字扣1分,扣完该题分为止。
(二)古诗理解与欣赏(5分)9.答案:①弯弓征战(作男儿)②女儿情怀/对美的追求……评分:2分。
每空1分。
10.示例:⑴人物志趣有不同。
《木兰诗》中写木兰不要天子的巨额赏赐,一心思归,见其对家园的眷恋、名利的淡泊。
《题木兰庙》写木兰把酒思乡,想到汉朝和亲的明妃,意指两人都承载着国家、民族的重大责任。
此诗凸显木兰为国家远赴战场的担当。
⑵两首诗都有思归内容,但人物志趣没有太大不同。
《木兰诗》中的木兰是战争结束后胜利归来,虽然初衷是替父从军,但也达成了保家卫国的结果。
《题木兰庙》中的木兰,思归时联想到明妃,更凸显她对国家、民族的担当。
评分:3分。
结合诗歌内容1分,人物志趣2分。
(三)文言文阅读(7分)11.答案:①增长②在腰间佩戴评分:2分。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高三语文2024.5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在民族众多、疆域广袤的中华大地,汉字在统一思想文化观念、传承发扬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字的维系。
汉字形成和发展的时代,正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
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文明阶段。
汉字记录夏商周的历史文化,传承先秦经典和诸子百家学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主色调。
秦汉大一统,“车同轨、书同文”巩固了中央集权;汉代以后形成的经学阐释传统,使得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广泛传播,进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系统,汉字能够适应汉语多方言区交际的需要,形成了跨方言区的汉语书面语系统——雅言。
从雅言到官话再到民族共同语,汉字推动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向心力和中华文明的持久影响力。
当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因。
(取材于霍志刚的文章)材料二“一笔一画皆学问。
”静态地观察每一个汉字,其字形本身就积淀着中华文化的深幽奥秘。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文”指独体字,字形本身不能再分割;“字”指合体字,字形可以再分割。
因此,“文”只能“说”,而“字”却可解,“说文解字”之名诚不虚也。
被誉为“文宗字祖”的许慎很早就洞悉了“文字”的奥秘。
越是古老的汉字,尤其是甲骨文、金文等先秦文字,其象形或表意成分越是浓厚,因此蕴含着更多造字时代的文化信息。
比如,彩虹的“虹”字,象形字,甲骨文中作形,像前后两首蜿蜒向下的大虫的样子。
东城区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5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6.D7.A8.C9.B10.答案要点:①能领会先王的用意、陛下的意旨(施恩于百姓)。
②能适应形势的变化。
③能忠实推行朝廷法令。
④不侵扰百姓,使百姓都能获得改革的好处。
11.(1)参考答案:①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②拿恩惠来回答怨恨(2)答案示例:①与人交往一定要观察这个人的行为。
②与人交往要公正、直率、光明磊落。
③与人交往要正派、合群但不组成小利益集团。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2.C13.D14.参考答案:(1)《新柳》表达了诗人对柳树柔中有刚的赞美之情。
“轻轻须重不须轻”“柔性定胜刚性立”两句中柳树轻飘而庄重,性柔而胜刚。
尾句将柳树与周亚夫将军的英名相关联,暗示柳树柔中有刚。
(2)《咏柳》将柳树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嘲讽。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表现出初春柳树借东风恣意狂摆、得意忘形的形象。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警告了依势逞狂的小人。
15.(1)①青冥浩荡不见底②日月照耀金银台③佳期如梦④忍顾鹊桥归路⑤吴质不眠倚桂树⑥露脚斜飞湿寒兔(2)⑦见贤思齐焉⑧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它符合题意的语句均可)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6.D17.C18.答案要点:①引用“海东青”的史料,生动再现“海东青”捕猎天鹅的过程,表现了它的凶猛,象征女真人敢于挑战强大对手的勇气和实力。
②引用“萨满舞”的史料,再现了女真人跳萨满舞时奇妙的创意和画面,体现了女真人率性、狂野、虔诚的民族文化特征。
19.答案要点:①是“金史”的形象补遗和“金源文化”的生动例证。
②展现出金代社会风俗、民间日常生活景象和审美趣味。
③反映出各民族融合之路。
④通过金代民间私铸铜镜成风,反映经济动力推动历史发展。
⑤铜镜背后的纹饰揭示了历史真相,解密了岁月变迁中的民族发展史。
东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语文2023.5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北京冬奥火炬“飞扬”的设计惊艳了世界,背后的原因之一是开创性地使用了“碳纤维”。
碳纤维是由聚丙烯腈等有机纤维在高温环境下碳化形成的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纤维,被誉为“黑金”。
碳纤维生产工艺极其复杂,制备流程非常长。
以制备聚丙烯腈碳纤维为例,人们需要先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制得丙烯,经氨氧化后得到丙烯腈。
丙烯腈经聚合和纺丝后,获得聚丙烯腈原丝。
原丝经过预氧化、低温和高温碳化,再经过浆料表面处理,然后上浆,才能得到碳纤维。
整个流程包括上百个细分的工序,有两千多个要控制的参数,获取高质量碳纤维的难度可见一斑。
碳纤维细如发丝,轻如鸿毛,强似钢铁,是新一代增强纤维。
作为“新材料之王”,碳纤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基础建设等多个领域。
用碳纤维制造运载火箭、航天卫星外壳、民用飞机受力较大部件,可以让它们轻装上阵,从而降低能耗;用碳纤维制作的海上风机叶片,在减重瘦身的同时,还能增大叶片长度,提升机组发电效率;用碳纤维制作的网球拍框可以承受更强的网线拉力,使网球获得较大的初速度,碳纤维网球拍现在已经成为冠军选手必备的装备;碳纤维也可用于修复道路、桥梁和海堤,加固混凝土和建造弹性结构等等。
碳纤维一般不单独使用,通常会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质复合,制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易加工、耐冲击等优点。
然而与其他基质复合时,碳纤维也有其自身的限制性。
碳纤维表面官能团较少,化学性质不活泼且表面平滑,导致碳纤维与树脂基质之间的界面结合力较弱,限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碳纤维直径较细,存在碳原子数目少、表面能低等缺点,影响了碳纤维与基质之间的粘结性。
东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二)初三语文参考答案2024.5一、基础·运用(共13分)1.略(1分)2.答案:C(2分)3.答案示例:花园城市的规划积极回应了人民群向往美好生态环境的愿望。
(2分)4.答案:B(2分)5.答案:D(2分)6.答案:B(2分)7.答案示例一:花园城市建设,不仅要“大地植绿”,而且还要“心中播绿”。
答案示例二:因为城市处处如花园,所以生活时时散芬芳。
(2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 (共4分)8.答案:黄发垂髫(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9.答案: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10.答案示例一:①闲来垂钓碧溪上②忽复乘舟梦日边答案示例二:①持节云中②何日遣冯唐(共2分。
共2空,每空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使用试卷中出现的句子不得分)(二)(共5分)11.答案示例:①留②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共2分。
共2空,每空1分)12.答案示例:诗人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道道水,眺望前方,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艰难地寻找着去山西村的道路;又走过一排排浓密的柳树,望见一丛丛明艳的鲜花,眼前猝不及防地出现了一个小山村,于是脚步变得轻快,笑意也在脸上洋溢起来。
(共3分。
内容,1分;想象,1分;表达,1分)(三)(共8分)13.答案:B(2分)14.答案:D(2分)15.答案示例:①车如果没有车辕和车衡衔接处的销子就不能行走②王之不王(4分)三、名著阅读 (5分)16.答案示例一:名著的主题影响深远。
《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浴血奋战的历史,表现了他们为民族解放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为追求幸福、实现理想和报效国家而不懈奋斗。
答案示例二:名著塑造的形象是不朽的。
《水浒传》塑造的宋江、吴用、林冲等108位梁山英雄好汉,豪侠仗义,除暴安良,成为“侠肝义胆”的不朽代表;《西游记》塑造的唐僧师徒,历经磨难,取回真经,成为“执着追求理想”的不朽代表。
2023北京市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参考内容如下:题目:从鲁迅先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探讨,谈谈你对文化传承的理解【引言】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以尖锐的笔触和深刻的洞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鲁迅先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探讨,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引发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积极传承文化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正文】1. 鲁迅先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探讨鲁迅先生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通过小说、散文等形式,展现了对于语言文字的独特理解。
他主张语言应该达到直观、准确的表达效果,而非只追求华丽的辞藻。
他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应该体现真实和清晰。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提出“白话文”思想,主张用白话文进行文字表达,以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并呼吁将白话文作为正式文体来应用。
2. 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传承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命线,是传递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方式。
文化传承可以使我们了解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文化的传承也是我们对于历史文化的一种尊重和承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3. 文化传承与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也变得更加复杂。
现代社会的快速节奏和信息爆炸,使得传统文化逐渐被忽视和遗忘。
不少人更愿意追逐时尚和个人利益,而缺少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认同。
这给文化传承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然而,正是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我们更加需要弘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以此作为我们前进的基础和根本。
4. 如何积极传承文化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
通过设置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古代文化遗产与传统价值观念。
其次,家庭应该成为文化传承的基本单位,家长要给予孩子正确的文化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再次,社会应该举办更多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023北京初三东城二模语文2023北京初三东城二模语文朝阳初升的时刻,明媚的阳光洒在我的窗前,宛如天上仙子的微笑。
我伸出懒洋洋的双手,推开窗户,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开始新一天的旅程。
走进教室,同学们早已在座位上迎接着新的考试。
这次二模考试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检验,更是一次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我带着期待与紧张的心情坐在座位上,审视着桌上整齐的试卷。
首先是语文考试,这门学科是我们整个人文阅读和表达能力的重要基础。
考试开始后,试卷展现在眼前的第一道题目是阅读理解。
我心中暗自庆幸,作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这个环节应该不会成为难关。
文章的标题是《梅花》。
篇幅较短,但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淡然洒脱的意境,让人对梅花的品性和生命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我静下心来,通读全文,用心品味每一个字句。
梅花的坚韧与纯洁,以及对寒冷的抵抗,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一种对人生的坚守和追求。
接下来是写作部分,题目是《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这个题目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既是一次写作训练,也是一次对于自身生活规律的反思和总结。
我端坐在座位上,思绪渐渐安定,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有意义的假期画面。
我写了如何利用假期进行读书的计划。
在假期里,通过阅读各类优秀的文学作品,我能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而同时,还能借助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培养自己的情感和道德观。
读书不仅可以打开智慧的大门,也能调节情绪,让心灵沉淀。
此外,我写道如何参与公益活动,关心他人,传递爱心的重要性。
假期是我成长的舞台,也是我展示社会责任感的机会。
参与公益活动,让我了解到社会的不公与需要帮助的人们,通过付出和奉献,能够为他人带来希望,同时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满足。
最后,我写了如何运动和保持身体健康。
假期是放松的时刻,但却并不意味着躺在家里沉迷于电子产品。
我计划通过户外运动,比如慢跑、打球等,让自己的身体得到锻炼,并且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同时,还可以邀请好友一起运动,增进友谊,共同成长。
东城二模语文范文前几天,我经历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这事儿和语文还真有点关系。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心血来潮决定去公园溜达溜达。
公园里那叫一个热闹,有跳广场舞的大妈,有遛狗的大爷,还有一群嬉笑打闹的孩子。
我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准备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就在这时,我听到旁边传来一阵争吵声。
好奇的我忍不住凑过去看了看,原来是两个小学生在争论一道语文题。
其中一个小男孩涨红了脸,手里拿着一本语文练习册,大声说道:“这道题就应该选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句诗明显是描写边疆战场的萧瑟景象。
”另一个小女孩也不甘示弱,双手叉腰反驳道:“你胡说,这明明是在写景色的壮美,哪有什么萧瑟!”我在一旁听得有趣,不禁想起自己当年做语文题的时候,也是这般较真儿。
看着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我忍不住插了一句嘴:“小朋友,咱们先别着急争论,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这道题怎么样?”两个小家伙先是一愣,随后点了点头。
我接过练习册,仔细看了看题目。
这道题是让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我对他们说:“咱们先来看看这诗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你们想想,沙漠里的沙子像雪一样洁白,燕山上的月亮像钩子一样弯弯,这画面多美呀。
”小男孩眨了眨眼睛,说:“可是老师说边塞诗都很凄凉的。
”我笑了笑说:“不是所有的边塞诗都是凄凉的呀,这得结合具体的诗句来看。
你们看这沙子像雪,月亮像钩,是不是有一种奇特的美感?”小女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好像是哦,感觉很壮观。
”我接着说:“再想想,诗人李贺写这首诗,难道只是为了让我们看到边疆的凄凉吗?他其实是在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出自己的壮志豪情呢。
”两个孩子听了,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好像明白了什么。
最后,他们不再争吵,而是一起认真地讨论起来。
看着他们认真的模样,我心里特别欣慰。
从公园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语文这门学科可真是充满了魅力。
它不仅仅是那些枯燥的字词和语法,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思想的传递。
就像那两个孩子争论的诗句,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正是这种多样性,让语文变得丰富多彩。
东城二模1. 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使得中小学生的学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为了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素质,各个地区普遍推行了二模考试。
东城区作为北京市中心城区之一,也积极推动二模考试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竞争的机会。
本文将对东城二模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考试内容、考试安排、结果分析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教育改革举措的重要性和意义。
2. 东城二模的背景与意义二模考试是指学生在学期末进行的一次模拟考试,主要目的是为了评估学生在学期内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素养的提高程度。
在学生学习中,二模考试起到了一次总结和复习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提高学习效果。
东城区作为北京市的中心城区之一,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也相对较高。
因此,引入二模考试制度,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质。
3. 东城二模的内容和考试安排3.1 考试内容东城二模考试的内容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
这些科目的考试内容基本覆盖了中小学的主要学科,旨在评估学生的综合学科素质。
3.2 考试安排东城二模考试一般在学期末进行,以模拟真实考试的形式进行。
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卷,并按照要求填写答题卡。
考试时间和地点由学校统一安排,以确保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4. 东城二模的结果分析与应用4.1 结果分析东城二模考试结束后,学校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汇总和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和比较,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学习建议和指导。
4.2 应用意义东城二模的结果分析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素养的提高情况。
这样一来,学校和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 总结东城二模是东城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科素质。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
东城二模语文范文前几天,我经历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和语文这门学科还沾上了边儿。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溜达着去了家附近的小公园。
公园里人不少,有遛弯儿的大爷大妈,有嬉戏的小朋友,还有像我这样想找个安静角落偷会儿懒的。
我找了个长椅坐下,准备享受一下这片刻的悠闲。
就在这时,旁边来了一对母子。
小男孩看起来也就七八岁的样子,虎头虎脑的特别可爱。
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本语文书,愁眉苦脸的样子就好像那书是个大累赘。
他妈妈在旁边耐心地说:“宝贝,咱们再复习复习这几首古诗,明天老师可是要检查的。
”小男孩不情愿地嘟囔着:“哎呀,妈妈,我不想背,这太难了。
”妈妈轻轻拍了拍他的头说:“不难不难,你看这首,多简单啊,床前明月光……”小男孩跟着念了几句,可没一会儿就又走神了。
我在旁边看着,忍不住笑了。
这场景多熟悉啊,小时候的我不也这样嘛,总觉得学习语文是件苦差事。
小男孩的妈妈可没放弃,她指着书上的字,一句一句地给孩子讲解着诗的意思。
“你看啊,诗人在晚上看到床前的月光,以为是地上的霜,这说明他很想念家乡啊。
”小男孩眨眨眼睛,好像有点懂了。
接着,妈妈又说:“那你想想,如果你在外面很久很久,看不到爸爸妈妈,晚上看到月亮的时候,会不会也想起咱们家呀?”小男孩用力地点点头,说:“会!”妈妈笑着说:“对呀,这就是诗人的心情。
”看着这对母子,我不禁想起自己当年学习语文的点点滴滴。
那时候,背课文、写作文,对我来说就像是翻山越岭,每一步都走得特别艰难。
尤其是文言文,那些之乎者也的,简直能把我绕晕。
还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背诵一篇很长的文言文。
我回家后读了好多遍,可就是背不下来。
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在嘴里念叨着,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自己梦里都在背课文,可还是磕磕绊绊的。
到了学校,老师检查的时候,我紧张得手心出汗,背得结结巴巴的,还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当时觉得可委屈了,心里想:这语文怎么这么难啊!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发现了语文的魅力。
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是真正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和美好。
语文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10小题,共3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10题。
【材料一】中药命名的文化意蕴“厚朴”是一味中药.中医药书称其因“本质朴而皮厚”得名。
但这看似简单的药名却实在不简单。
厚,是淳厚的厚;朴,是质朴的朴。
淳厚与质朴是中国人一向赞美的品德,巧妙地落在了一味药草上。
在数千种中草药中,有很多这样粗看自然质朴,细品却韵味十足的药名.“百合”的意趣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记录了这样一种病:患病者精神、饮食、行动皆异于常人,沉默少言,欲睡难眠,不思饮食,此为“百合病”。
中医认为这个病多由心神失养,或情致不调等引起.治疗这个病常用“百合”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病情及时调整。
那么,“百合”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说来没什么稀奇,罗大佑歌中的“野百合”和近年被阿宝唱响的“山丹丹”就是这味百合良药。
娇艳的百合花在山野蓬蒿.中亭亭玉立,其生于地下的鳞茎由近百块鳞瓣抱合而成,古人将其视为“百年好合”的吉兆,花也因此得名。
不过,治疗百合病的不是美丽的花朵,而是那抱合的鳞茎。
百合具有滋阴润肺、镇静安神之功效,在中医看来,精神、情绪上的问题,就要用“百合”去治.因此,就有了百合病是“因以百合为主药才得名"的说法,百合也有了“因治百合病才叫百合"的另一种得名原因.中草药中,像百合一样拥有美妙、独特的名字的还有很多。
比如《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将一种主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的“玉竹”列为上品,但此草并非竹类,它还有个名字叫“葳蕤”,有华美之意.不过,..“玉竹”之名更雅。
李时珍说“其叶光莹像竹,其根长而多节”,故名玉竹。
药名的诗情比起西药以化学分析为起点命名的科学和理性,中药本草的命名则大都感性。
有的药名本身就极富诗意,成为可以寄喻.情思的对象.我国古代以中药名连缀拟就的对联、诗歌多不胜数,历史上很多文学大师都精通医药知识。
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在中西方古典建筑里,要找出“凝固的舞蹈”的例子来,似乎比较困难。
这是因为古代人们的思路不像如今这么多元狂放,更因为建筑设计手段与施工技术远没有今天这么先进,所以难以“舞动”;现在更有各种新型建筑材料接踵出现,建筑设计师们好比巧妇拥有庞大的米粮库,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炊事中大显身手,因此,舞蹈性思考进入了某些建筑师的大脑,一些“舞蹈的建筑”也便应运而生。
最先把舞蹈建筑揉进设计中的,可能是某些大型运动场馆的天棚。
德国慕尼黑奥运会运动场把天棚设计成仿佛往巨人肩膀后甩去的风衣,呈舞动的姿态,生动活泼,奇诡醒目,此种设计后来渐成范式,只是新的设计不断花样翻新,韩国为世界杯足球赛新建的比赛场,就是最新的一个变体。
这种揉进舞蹈元素的设计方式也在世界各地的机场设计中流行开来,美国中部丹佛空港的天棚就恍如一大匹在风中呈曲波状舞蹈的银缎。
如果不仅仅是揉进舞蹈元素,而是完全地“舞蹈化”,这样的建筑是可能的吗?回答是肯定的。
美国建筑师O·盖里就为西班牙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做出了这样的设计。
他所设计的这座博物馆几乎完全由“扭动的肢体”构成,没有一个立面是规整的,所有的使用空间,充满了舞蹈的曲面和曲线。
建成后的博物馆,通体仿佛是几个穿着紧身衣的舞蹈家在忘情的舞动中绞缠在一起。
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地球上的出现,是建筑艺术的新胜利,但这种“舞蹈的建筑”恐怕只能作为一种流派存在。
这一流派的设计,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机缘凑迫。
但特别看重建筑设计的艺术创造内涵的中国建筑师,尤其是年轻一代,有的一直在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舞蹈性思维”。
中国传统艺术里,跟舞蹈最相通的是书法里的狂草,舞剑器与挥毫墨绝对是异曲同工。
舞蹈是动的绘画和活的雕塑,具有人体动作姿态的造型美和画面的构图美。
而书法像舞蹈一样,千姿百态、飞舞跳跃;像建筑一样,具有丰富的形体和造型。
中国建筑师在借鉴舞蹈时也借鉴书法,这构成一种创新优势。
北京市东城区2008—2009学年度综合练习(二)高三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考生作答第Ⅰ卷和第Ⅱ卷时,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定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中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项。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题号顺序答在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痕迹.结束.挫.折影片.档.案A.jīsùcuòpiàn dàngB.jìsùcuōpiān dǎngC.jìshùcuòpiàn dàngD.jīshùcuōpiān dǎng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刚健抄近路甘拜下风大快朵颐B.脉搏大拇指出奇不意不记其数C.凋蔽口头禅蛛丝蚂迹如愿以偿D.按装拌脚石吉人天相平添烦恼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老舍先生虽然获得过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获奖,这不能不说是国人的一大遗憾。
②当今社会,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WAP平台越来越及时、越来越立体化地为人们提供着各种。
③这个年轻人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工作能力强,对自己要求严,深得老领导们的,很快就独当一面了。
A.题名资信尊重B.提名资讯器重C.提名资信尊重D.题名资讯器重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让美丽的青春放射出最鲜艳的光彩,我们的生命才更有意义。
B.魔术的魅力在于它能营造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神秘感,给观众带来一种奇特的享受。
C.如果不能解决资金不足、剧本单一等问题,一度火爆的小剧场话剧难免遭遇“倒春寒...”。
D.合唱队获得全市一等奖的喜讯传来,全校同学欢呼雀跃,一片哗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只能接受掌声和鲜花、一遇到反对意见就暴跳如雷的人,是不成熟的;真正成熟的人,会冷静睿智地对待各种不同的意见。
B.面对和平而不太平的价值多元化的世界,国与国的主要竞争方式从残酷的军事对抗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综合实力的比拼。
C.在国外,围绕《魔戒》《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金刚》等小说进行的边缘产品开发,已经渗透到人们文化生活的多个层面。
D.千万考生所命运攸关的高考作文不再有意回避社会热点,引导考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林类①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
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
‛子贡请行。
逆之垅端,面之而叹曰:‚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
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
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
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
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
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
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
‛仲尼曰:‚生无所息。
‛子贡曰:‚然则赐②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
望其圹③,则知所息矣。
‛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
‛仲尼曰:‚赐!汝知之矣。
人胥④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
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
’死也者,德之徼⑤也。
古者谓死人为归人。
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
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
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
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
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
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
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
‛(选自《列子⑥·天瑞》)【注】①林类:古代隐士,事迹不详。
②赐:子贡之名。
③圹:坟墓。
④胥:皆,都。
⑤徼,求取。
⑥列子:战国时期郑国人,学说属于道家之流。
《列子》为道教经典之一。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且百岁,底春被.裘被.:穿着B.子贡闻之,不喻.其意喻.:明白C.一人失家,一世非.之非.:不是D.有人钟贤世、矜.巧能矜.:自夸7.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B.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C.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水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子贡)乃仰而应(林类)曰 B.而(人)反以(之)为忧C.(子贡)以(之)告(于)夫子 D.吾知其可与(之)言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古人对待死亡的达观认识的一组是①死期将至,亦有何乐②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③死之与生,一往一反④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⑤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⑥死也者,德之徼也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10.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列子用林类的故事告诉人们,以求生为快乐,也许正是人们忧虑的根源;超越生与死来看待人生,也许才能像林类那样充满快乐。
B.人们恋生惧死是因为留恋这属于自己的唯一一次生命,而在林类看来,人人都会死,死后还会在别处重生,所以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
C.列子用子贡倦于学的故事告诉人们,生命是与辛劳相伴的,唯有死亡才是彻底的休息和解脱,才能使人回到和谐安宁的状态之中。
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过失的,只有圣人才知道要赞扬其中的哪一种人,反对其中的哪一种人。
第Ⅱ卷(共120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5分)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①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②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
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
③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
游者悚焉,遂还。
(取材自清姚鼐《游媚笔泉记》)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10分)临高台萧衍①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
草树无参差,山河同一色。
仿佛洛阳道,道远难别识。
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
临高台沈约②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
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
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
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
【注】①萧衍:梁武帝。
在位四十八年,年八十六。
有集三十二卷。
②沈约: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西)人。
与萧衍同属“竟陵八友”。
(1)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萧衍沈约二人同登一座高台,采用同一视角观望,同怀念远在洛阳的情人,诗中都有借景抒情的妙笔。
B.萧诗中,作者登高怀远,思念之切竟使眼前的丛莽幻化出一条通往洛阳的道路,延伸到远方的情人身边。
C.玉阶通常是古代淑女伫立凝望之所,萧衍用玉阶来暗示自己期望故情人同样满怀思念,为下文“共相忆”埋下了巧妙的伏笔。
D.两首诗的开头都用“望”字,但两人诗中的“望”字却不同解:萧诗中“望”字做仰望解,沈诗中“望”字却做远望解。
E.两首诗的结尾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情人的相思,这增强了诗歌情感的感染力,也增加了诗歌的穿透力。
(2)同为登高怀人,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却有一定的差别。
请你结合诗句谈一谈。
(3分)(3)萧衍诗的前两句是如何表现高台之“高”的?请从作品语言或者修辞手法中任选一个角度,具体说明。
(3分)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7分)⑴令初下,,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⑵,乐琴书以消忧。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⑶,二情同依依。
(《孔雀东南飞》)⑷细草微风岸,。
(杜甫《旅夜书怀》)⑸,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⑺两情若是久长时,!(秦观《鹊桥仙》)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中国与西方的古建筑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着不同的情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
中国的建筑是儒家文化的反映,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
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西方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
中国人为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的和谐,‚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建筑讲究背靠大山、面对平川,体现了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
西方人则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
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的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的关系。
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
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上平面铺开,体现一种‚集体‛的美。
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的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追求个性化,形成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
这庄严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的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
西方建筑美的构形其实就是几何形体,甚至于像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