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与分析--活动式教学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7
初二政治课堂教学的实际案例分析在初二政治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学生们对政治课程的兴趣较低。
教师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这些枯燥的政治理论变得生动有趣,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一个成功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探讨这些方法的实际效果。
在某所中学,政治教师李老师决定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提升他们对政治课题的理解和兴趣。
课程的主题是“民主与法治”,李老师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如政府官员、民间组织、普通公民等。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模拟不同角色的观点,参与关于一个假设社会问题的辩论和解决方案制定。
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让学生们“走进”角色,体会不同社会角色的思维和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民主和法治的重要性。
每个小组在模拟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这促使他们不仅要掌握政治理论,还需要学会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李老师还特别设计了一个环节,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在班级前进行展示和辩论。
在这个环节中,其他学生不仅要听取展示,还要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通过这个实际案例,可以看到,角色扮演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政治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理论知识。
学生们在模拟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明白了民主与法治的实际运作方式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这种教学方法的成功在于它能有效地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参与和讨论中获得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也揭示了在政治课堂上,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和尝试新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结合实际案例和互动式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政治课程的理解和参与度,帮助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学习的最终目标。
初中思品活动课有效开展的教学案例案例一:走进历史感受文明――参观江南土墩墓博物馆和新四军纪念碑、纪念馆【活动目标】本次参观考察的内容结合苏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弘扬民族文化》的活动要求设计。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和纪念碑是全国著名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革命年代的精神在这里传承发扬,让学生身处革命圣地,接受传统革命精神的洗礼,是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
并且我们可以就地取材。
通过活动,学生能在领略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感悟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活动准备】1.结合学校的传统德育主题活动日进行,这样可以解决学生的出行安全问题,节省参观经费。
笔者所在学校定期会组织每届九年级学生前往茅山新四军纪念碑进行德育教育活动。
我们思品老师需跟校方协商增加参观考察的项目。
重新确定参观考察的路线和内容。
2.活动前,九年级的八名思品和历史教师准备土墩墓和纪念馆的相关资料。
参观过程中,我们担当导游的角色,引导学生参观考察。
每名教师负责两到三个班。
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布置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4.印发活动通知书和告家长书,发放给学校相关部门和学生家长。
【活动过程】1.乘车前往茅山,车内组织革命传统故事比赛,老师讲,或让学生讲,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礼物奖励。
为参观做铺垫,活跃气氛。
2.参观土墩墓博物馆。
了解江南地区的墓葬文化――土墩墓,领略传统文化。
3.在纪念碑下,进行学校德育教育。
缅怀革命先烈,学生代表献花圈。
学校德育主任进行继承和弘扬传统革命精神方面的主题教育。
4.新四军纪念馆内参观学习,纪念馆分前后两个部分,后部分为新建的将帅馆。
政史教师每人带两个班级的学生用40分钟参观纪念馆前面一部分,包括苏南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苏南新四军东进北上、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坚持、苏南人民夺取抗日斗争的最终胜利等五个部分。
后20分钟学生自由参观将帅馆,要求每名学生记录一位英雄的事迹,最后用一两句话概括从他(她)身上学习到的精神。
人教版初三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案例分析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人教版初三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旨在通过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道德难题。
本文将对人教版初三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教育意义和启示。
第一部分:案例分析一在人教版初三思想品德教材中,有一个案例讲述了小明面对班级抢劫事件的决策过程。
小明在目睹抢劫行为时,面临着保护自己还是揭发罪犯的抉择。
在教材中,小明最终选择了勇敢揭发罪犯,为正义挺身而出。
这个案例给了学生一个启示: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应该坚持正义和真理。
通过分析这个案例,学生能够认识到诚实和正直的重要性,并且明白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二另一个案例讲述了小红的偷窃行为。
小红偷走了班里同学的财物,而在事后,她感到内疚和愧疚。
通过这个案例,教材试图引发学生对自己行为后果的思考,以及对别人感受的关注。
这个案例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警示。
学生可以从中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并且体会到自己的过错应该勇于面对并承担。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自我反省,从而塑造更加良好的品德。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三在人教版初三思想品德教材中,还有一个案例描述了小张看到旁边的同学作弊,却选择了保持沉默。
这个案例旨在引发学生对于诚实和正直的思考,以及考试诚信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认识到作弊行为对自身和他人的伤害。
学生应该珍视自己的诚信,明白应该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且不应参与不正当的行为。
这个案例提醒学生在考试中遵循诚信原则,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
结论:人教版初三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教材试图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这些案例让学生深思并思考他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道德难题,并且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决策来解决问题。
然而,仅仅通过案例的分析是不够的,教育者和家长的引导同样至关重要。
七年级思想品德趣味教学案例三则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思想品德修养关键期,若能做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可以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本文将以三个教学案例,来说明如何通过趣味教学,在一段短暂的时间里,让孩子们充分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修养的知识。
第一个教学案例:以故事阅读为主题,让孩子们充分理解思想品德素质。
例如,在教学当中可以让孩子们读《小蝌蚪找妈妈》这样一个经典故事,从中让孩子们形象地了解勇敢、坚强、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孩子们学会在习惯上坚持,勇于创新、保持好心情,毅然追求自己的理想。
第二个教学案例:采用动手实践的活动,让孩子们走进实践,更好地了解思想品德素质。
比如,可以设计一份“读书任务表”,让孩子们在家中的每一天都要读一定的书籍,从中了解严谨态度,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把工作安排整齐有条,营造良好的环境,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恪尽职守,勤恳努力。
第三个教学案例:通过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游戏中体会到思想品德素质。
比如,可以准备一些图片,让孩子们在比拼游戏中感受责任心、守信用、诚实守信、勇敢等等思想品德素质,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保护环境的行为,多关心他人,增进友谊等。
总之,在短时间里,如果能通过多种有趣活动,来让孩子们充分地了解思想品德素质,可以不断地激励孩子,塑造其良好的品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乐于接受知识的态度,同时让孩子们在
日常学习中体验到快乐,逐步培养起他们的社会思想和品德素质。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案案例分析及教学解析一、引言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一个思想品德教学方案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实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并解析其教学方法。
二、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本案例发生在某初中九年级班级中,学生面临着社交压力、自我认同等问题,学校特意设计了一套思想品德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2. 教学目标教学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自我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个人责任、友谊、团队合作、感恩心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将了解到这些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4.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给学生展示真实案例,并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解决办法,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模拟实际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理解并感受他人的情感与责任,培养同理心和理解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任务或项目,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相互支持和合作的精神。
5. 教学评价通过讨论、问答、小组项目等形式,对学生的参与度、思考深度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估。
同时,还可以通过平时观察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等方式来评估他们在教学中的进步。
三、教学解析1. 教学方案的优点(1)案例分析法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责任,培养同理心和理解力。
(3)小组合作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相互支持和合作的精神。
2. 教学方案的改进空间(1)进一步完善案例的选择,确保案例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2)丰富角色扮演的情境设置,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不同角色的情感和责任。
(3)加强对小组合作的指导,提供更系统的合作项目和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效果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结论通过本案例的分析和教学解析,我们可以看出有效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案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状态的培养至关重要。
思想品德趣味教学案例三则
思想品德趣味教学,引领学生走进德行范畴,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
1、思想品德趣味教学案例一:互助为乐
在一个晚上的课堂上,老师准备了一个小游戏,学生们在小桌上
分三组,每组有一个小桌子。
三组中的学生按组的成员分别在三个桌
子上放置了五个物品,每个都有一张同样的卡片。
在一分钟的限时内,其它两组学生必须根据第一组学生形容的物品,从桌面上“感觉”到该
物品,然后再移走其它两样物品,装满卡片上的文字(也叫主题卡片)。
完成之后,将卡片放在桌上,该小队取得三分,而另外两组则
加起来才取得一分。
2、思想品德趣味教学案例二:歌和舞
歌和舞活动对于激发孩子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老师一般会组织孩
子们一起制作舞蹈,让他们从中学习节奏和歌曲的结构,孩子们一起
学习,表演。
此外,组织孩子们参加比赛,并鼓励他们去展示他们所
学到的东西,强化他们的参与感,令他们更加愿意参加学习活动。
3、思想品德趣味教学案例三:新乐章动
在班级的内部,老师经常组织“新乐章动”这样的活动。
他发放一个乐章,孩子们就要组织起来,按照老师事先说明的要求进行一系列的表演活动,可以是舞蹈、歌唱、说话等等,孩子们一起加入,品评和评判,通过活动,他们学习将不同想法和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最终赢得奖杯,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案案例分析及解析实例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培养了他们的自律、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以一则思想品德教学方案为例,对其进行分析和解析。
【引言】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下面,我们将以“珍惜水资源”的思想品德教学方案为案例,详细分析和解析其内容和实施效果。
【一、教学目标】本方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2.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引入活动:通过短视频、图片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水资源的珍贵性和丢失的后果,唤起学生对节约用水的重视。
2.知识讲授:向学生介绍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水的循环过程和节约用水的方法。
3.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入实际案例,如学校附近的水污染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解决和预防水污染问题。
4.小组活动:学生分组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实地参观、采访等方式了解社区的用水情况,并找出存在的浪费问题及改进方案。
5.展示和总结:学生们根据小组调查的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教师准备工作:准备教学素材、案例和讨论问题,确保教学流程顺利进行。
2.引入活动:播放短视频,展示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丢失的后果,引起学生的关注。
3.知识讲授: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
4.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师提出学校周边水污染问题的案例,并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分析,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5.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社区用水情况的调查研究,了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6.展示和总结:学生们根据小组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并进行展示,全班同学进行总结和讨论。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案解析及教学案例分析实例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思想品德教学方案解析和教学案例分析两个角度探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案解析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方案的制定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目标确定、内容分析和方法选择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1. 目标确定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我约束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方案应该包括明确的目标设定,例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以及合作精神等。
2. 内容分析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应该紧密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并注重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话题,如友谊、家庭关系和社交礼仪等。
同时,还应当注重传授一些实用的道德准则,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 方法选择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学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采用讨论、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二、教学案例分析实例以下是一个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的分析实例,旨在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指导和分析。
案例:小明是班级里的一名学生领袖,但他在班级活动中经常表现出不负责任的行为,影响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
请分析并指导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帮助小明改正不良行为。
分析:针对小明这一案例,首先应该通过与他的交流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
有可能是因为小明缺乏自信或者对自己的角色产生了疑惑。
在与他对话时,应耐心倾听他的心声,并对其进行正面引导,树立信心和责任感。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与领导力和责任感相关的话题,如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将案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相结合,使他们能够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思想品德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本文以某中学为例,探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案例,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中学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一所农村初中。
近年来,学校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学生法治观念淡薄,违反校规校纪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缺乏责任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爱意识不足。
2. 教学目标针对上述问题,本案例旨在通过思想品德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 教学内容(1)法治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法律地位,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2)道德教育以《中学生守则》为依据,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讲述感人至深的社会故事,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以一个贴近生活的案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某中学生因打架斗殴被学校处分,询问学生对此事件的看法。
(2)讲授新课教师结合案例,讲解法治、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3)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治、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所学。
5. 教学反思(1)注重案例选择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2)关注学生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公民权利与义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我在初三思品教学中选取了《公民权利与义务》这一课题。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本概念,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本概念,掌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认识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本概念,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法治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幅漫画,内容为一名学生被老师批评后,家长找到学校领导投诉,要求给予学生“道歉”。
2. 提问: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此类问题?3. 引入课题:公民权利与义务。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1)权利: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如言论自由、受教育权等。
(2)义务:公民依法应承担的责任,如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等。
2. 分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2)权利与义务相互制约: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案例一:某学生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被依法处罚。
(2)案例二:某公民因履行义务,获得荣誉称号。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观点。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 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漫画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初中道德教学案例一、引言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教学设计,有效地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健康的人格品质,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二、活动设计1. 主题:感恩之心通过“感恩”这一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老师、朋友等身边人对他们的关爱和帮助,培养感恩之心,增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意识。
2. 活动一:感恩父母在班级中开展“感恩父母”主题班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感恩父母的故事或心情,并通过演讲、朗诵、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 活动二:尊敬师长在道德课上进行“尊敬师长”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了解师长对他们的教育和关怀,并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体验尊敬师长的情境。
4. 活动三:关爱同学组织“关爱同学”志愿活动,让学生们结对子,通过互相帮助、关心、支持等方式,培养学生间的友爱互助精神,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升。
5. 活动四:社会实践安排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走访敬老院、义务植树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实践中的感恩与奉献,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教学评价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校可以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听取他们对活动的反馈意见、收集学生的作品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和其他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四、总结初中道德教学案例的设计旨在通过感恩、关爱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感恩、尊敬、友爱的重要性,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案例分析1. 引言思想品德课程在初中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一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 案例分析本案例选取了一节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主题为"友谊与合作"。
以下是活动具体内容的分析和总结:- 教师通过引入有关友谊和合作的真实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关注。
-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促使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这种互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友谊和合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反思和讨论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简短的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积极投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友谊和合作中。
3. 教学目标与反思通过对该案例分析,可以得到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反思:- 目标一: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互动交流和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友好合作的能力。
- 目标二: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角色扮演游戏,加深学生对团队合作的理解。
- 目标三:加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通过反思和讨论,引导学生对友谊和合作的道德价值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实施该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同时,教师还应保持对学生参与情况的观察和评价,及时进行反馈和引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4. 结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通过针对具体主题的案例教学,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与主题相关的情境,通过互动和反思,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案案例分析与解析思想品德教育是初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一所初中提出的思想品德教学方案为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解析。
1. 方案目标与背景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案旨在全面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和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该方案的背景是当前社会风气不良,青少年普遍存在着道德观念淡薄、价值取向偏差等问题。
2. 教学内容与方法该方案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全面、系统的教学内容。
首先是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包括道德原则、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
其次是通过生活、学习、活动等多种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同时,该方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思辨。
3. 实施方案与活动设计该方案的实施包括定期思想品德课的开设,以及各类相关主题活动的组织。
思想品德课将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学习和思考。
同时,每学期还将组织一次品德主题班会,通过主题演讲、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此外,学校还将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和人际交往。
4. 效果评估与改进措施为了确保思想品德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该初中制定了评估和改进的措施。
首先,学校将定期组织教师团队开展专题研讨,总结教学经验,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
其次,学校还将建立学生的评估机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
5. 现实意义与展望该思想品德教学方案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可以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与解析,可以激发教师创新教学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案案例的分析与解析,对于了解和推广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但自我意识、责任意识相对较弱。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责任意识,我校八年级思品课程开展了“培养责任意识,共建和谐校园”的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责任意识的内涵,认识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集体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视频《身边的榜样》,展示一些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责任?为什么我们要承担责任?(二)新课讲授1. 责任意识的内涵:- 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责任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对社会、对集体负责的意识和行为。
- 引用名言警句,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加深学生对责任意识的理解。
2. 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讲解承担责任对于个人成长、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能带来积极的影响。
3. 如何培养责任意识:-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自我反省,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正。
- 学会感恩,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 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为集体贡献力量。
- 遵守纪律,维护社会秩序。
(三)实践活动1. “我是班级小主人”活动:- 学生自愿报名,担任班级小主人,负责组织班级活动、管理班级事务。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责任感。
2. “我为校园添美丽”活动:- 学生分组,负责校园环境卫生的维护。
-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3. “关爱他人,传递温暖”活动:- 学生分组,走访社区,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学生普遍提高了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到班级和校园的各项活动中。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初中思品教师,如何将诚信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案例以“诚信”为主题,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诚信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定义、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诚信的表现形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诚信的热爱,树立诚信观念,形成诚信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诚信的定义、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诚信的表现形式。
2. 教学难点:诚信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何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如“考试作弊”、“说谎”、“欺骗他人”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是否体现了诚信?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
(二)新课讲授1. 诚信的定义教师讲解诚信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
2. 诚信的重要性(1)诚信对个人:诚信是立身之本,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个人形象。
(2)诚信对社会:诚信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诚信的表现形式(1)遵守诺言: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2)诚实守信:不说谎、不作弊,对人诚实,对事负责。
(3)助人为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三)活动体验1. 小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角色扮演:分组模拟生活中的场景,如考试、购物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四)总结升华1. 教师总结:诚信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践行诚信,做一个诚信的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体验诚信,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质。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分析在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教学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实际运行情况,为优化教学方法和提升教育效果提供参考。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提升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案例一:班级集体荣誉意识培养某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发现,该班同学的个人主义倾向较为突出,缺乏班级集体荣誉感。
于是,他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培养学生的班级集体荣誉意识。
首先,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班级活动,如班级合作实践项目、班级竞赛等,鼓励同学们共同为班级荣誉而努力。
在活动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班级集体的内涵和价值。
学生们逐渐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的进步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发展,于是他们逐渐培养起班级集体荣誉感。
其次,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促进同学们在班级内部形成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氛围。
通过班级会议、班级建设等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倾听、互助、合作以及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他们逐渐认识到,班级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同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教师充分发挥班级荣誉的示范作用,通过表彰先进、树立榜样,鼓励同学们向优秀进取的人们学习。
在班级荣誉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同学们逐渐形成了班级集体荣誉感,个人主义倾向得到有效改善。
这个案例从培养学生的班级集体荣誉意识出发,通过设计活动、鼓励表达、树立榜样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提升了思想品德,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案例二:道德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在某初中,学生间友谊的建立往往基于表面的交际和共同的兴趣爱好,缺乏真挚的情感和内涵。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决定从道德情感教育入手,引导学生建立起真诚友谊。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引导他们探究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学生们通过思考和交流,理解了友谊的真挚、无私和互助等特点。
同时,教师还借助名人、作品等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
嘿,咱今天就来讲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那超有趣的事儿!你知道吗,在我们的课堂上,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啊!
有一次上课,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们看到有人在大街上乱扔垃圾,你们会怎么做?”这时候,小明立马就举手了,他大声说:“我会跑过去跟他说,嘿,你不能乱扔垃圾呀!”大家都笑了,这多直接呀!然后小红说:“我可能会拿个袋子给他,让他把垃圾装进去。
”哇,多聪明的做法呀!
我们还进行过角色扮演呢!那次是关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主题。
小张演受伤的同学,小李就演去帮助他的人。
小张坐在那里哎哟哎哟地叫,小李急忙跑过去问他怎么啦,那模样,真跟真事儿似的!这不就跟生活中一样嘛,多形象生动啊!
还有一次,我们讨论网络的利弊。
大家那叫一个踊跃发言呀!有人说网络可以让我们学到好多知识,哇塞,那可真是知识的海洋啊!但也有人说网络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像沉迷游戏啥的。
这不是就像一把双刃剑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学生们是多么有想法,多么积极向上啊!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他们对道德与法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这些案例不就像一个个小窗口,让孩子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去做一个有道德、守法律的人嘛!我觉得这种教学方式真的超棒,能让孩子们真正地参与进来,而不是死记硬背那些知识。
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地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道德与法治的种子,让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啊!
以上就是我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的一些分享啦,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思想品德教育案例,探讨如何有效进行这一方面的教育。
案例一:初中英语课堂中的道德教育在一堂初中英语课中,老师讲述了关于英雄故事中的“勇气”和“互助”道德教育内容。
课堂上老师选取了多个典型案例,如雷锋、纳尔逊、抗疫英雄等,向学生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并重点强调了他们表现出的勇气和互助精神。
通过讲述这些案例,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不同英雄的历史和背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道德品质。
课堂上,老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心,让学生思考和探究英雄的行为和精神背后所体现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可以在生活中也表现出勇气和互助的精神。
这样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探究文化、提升英语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积极的道德熏陶。
案例二:小学课间活动中的助人为乐在小学信仰走廊里,一些学生中午没有带够午餐,一个三年级女生决定用自己的零食分给大家。
学生们很感动,纷纷表达了感激之情。
学校得知此事后,赞扬她的善举,并鼓励老师在以后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的品质,让他们懂得成为一个有用之人的重要意义。
学生们的行为是教育让他们体会到了分享和友爱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助人为乐的意识,以及感激和赞扬他人的心理品质。
案例三:高中课外活动中的参与感在高中的一次课外活动中,班级组织了一次义务劳动,让学生们感受到参与其中所表现的价值。
活动中,学生们帮助打扫校园里的餐厅、办公室和公共场所,让学校变得更加美好,也增强了大家的“奉献、友爱、帮助”的意识与品质。
学生们可以通过与他人合作,锻炼团结协作和协调沟通的能力,同时也为他们打下了未来的开端,去迎接多彩的未来。
以上三个案例的主题都是关于思想品德教育,每个案例都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无论是初中、小学,还是高中,都可以展示出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效果。
但在实际操作中,真正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道法实践教学活动。
本文以一次“法律知识竞赛”活动为例,介绍初中道法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二、案例目标1.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法律的作用。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 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道法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案例实施1. 活动准备(1)确定竞赛主题:以“法律知识竞赛”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法律知识。
(2)制定竞赛规则:竞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两个阶段,个人赛采用抢答形式,团体赛采用必答、抢答、风险题等形式。
(3)编写竞赛试题:试题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知识,分为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
(4)选拔参赛队伍:各班级推荐一支参赛队伍,每队5人。
2. 活动实施(1)个人赛:各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根据得分高低选出前20名进入团体赛。
(2)团体赛:20支队伍分为5组,每组4支队伍进行小组内竞赛,每组选出前两名进入决赛。
(3)决赛:5支队伍进行决赛,比赛分为必答、抢答、风险题三个环节。
3. 活动总结(1)评选出优秀选手和优秀团队,颁发奖状和奖品。
(2)组织获奖选手分享心得体会,总结竞赛中的收获。
(3)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道法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四、案例反思1. 案例优点(1)活动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紧密结合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4)活动过程有序,组织严密。
2. 案例不足(1)试题难度较高,部分学生难以适应。
(2)活动时间较短,未能充分展示学生法律知识。
(3)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男生女生》教学案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可用动画、故事、声像资料等);二、展示目标,总体感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放在第一位,目标也可问题化);三、教学过程(情境引领,师生互动)1、围绕问题组内互动;2、组际展示;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4、回扣教材,集中目标;5、识记、勾画、理解记忆;四、当堂检测,巩固目标(1、选择、判断巩固检测;2、迁移应用,升华目标);五、走进生活,升华情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师生问好。
(二)故事导入:“一次不欢而散的联欢会”的故事:七年级一班元旦晚会上,同学们唱歌、猜谜、击鼓传花……整个教室充满了热烈欢乐的气氛。
最后一个节目是跳集体舞。
一下子教室里静了下来了,欢快而有节奏的乐曲响了半天,还是男同学一堆、女同学一堆站在那里,彼此都不愿意靠近。
班长急了,一个劲地动员“大方点”,也无济于事。
“不跳了!”班长生气地离开了。
一个热热闹闹的联欢会,结果不欢而散,真使人扫兴……说到这里咱同学有没有想起什么——(三)声像提示:大屏幕提示校园集体舞。
当时有没有出现过类似这次不欢而散的联欢会的场景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青少年应怎样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呢?(四)展示课题《荡起友谊的双桨》分析:这一环节可运用动画、故事、图片、声像资料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二、展示目标,总体感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良好的心态、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发展与异性同学的友谊。
能力目标:明确男女同学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增强与异性同学交往沟通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荡起友谊的双桨,共同渡过青春期。
分析:政治学科跟其它学科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放在第一位,这也是思想品德的“思想”所在;目标也可问题化,如: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与异性同学交往应注意哪些问题?三、教学过程情境引领,师生互动: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男女交往的重要性,但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学能够和异性同学正常交往,但也有一些同学却不能够和异性同学正常交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生活中交往的几组场景,看他们的交往是否正确。
场景一:七年级一班有这样两个女生:小静性格内向,生性害羞,一和男生说话就紧张,结结巴巴,浑身不自在。
她干脆就不同他们来往。
小飞却相反,性格外向,大大咧咧,不但与同性同学打打闹闹,而且还与异性同学打打闹闹,而且还与异性同学不管时间、地点交往频繁,无拘无束。
同学为此颇有非议,但她不以为然,认为心底无私天地宽,哪来那么多规矩。
(1)你认为小静和小飞的行为可取吗?为什么?(2)就怎样用恰当的方式和男生交往,请你为小静和小飞提一两条建议。
点拔:其实男同学中也有这种现象,这些同学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受欢迎的。
如何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受欢迎的男女生应该是什么样的?”请完成下面的问题。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受欢迎的男生具备的品质:、、、受欢迎的女生具备的品质::、、、小结:与异性交往要遵循自然、适度的原则,要注意做到“六不”。
场景二:小雅是班里的学习尖子,还弹得一手好钢琴,特别是她有一副好嗓子,同学们都称她“小百灵”。
但她几乎不和男生讲话,男生问她问题,她总是说:“‘木瓜’!去问老师吧。
”小雅的这种做法对吗?(1)你对“起绰号”有何看法?(2)马克思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应怎样对待别人。
”你希望异性同学怎样对待你?小结:与异性同学交往要做到尊重、真诚。
师:前几天,有一个女同学每天上课心不在焉,经常走神,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在最近的质量检测中成绩很差,老师找她谈话,她委屈的哭了:原来最近她座位周围的几个同学不断的议论她,说她和某某好。
那么这位同学该怎么办呢?下面这两个事例,来自于我们同学们,大家读后讨论一下:场景三:牟莉性格开朗,聪明伶俐,是文娱活动的积极分子。
在同学中,她既有很多同性朋友,也有一些异性朋友。
他们在一起谈学习,做游戏,搞文娱活动,相处的非常融洽。
牟莉说,跟这些朋友在一起,拓宽里知识面,开阔了眼界,使自己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吴薇和张力经常在一起,很少参加班里的集体活动,连集体春游,他俩也悄悄地远离大家,单独在一起。
同学们开始议论起来了,认为他俩太亲密,在谈恋爱。
家长、老师也开始怀疑起他们交往不正常。
他们纯真的同学交往受到阻隔,真是人言可畏。
班主任把他俩的座位调开了。
他们也开始躲避对方,然而越是躲避,越想回到从前的正常交往。
为此,两人都情绪低落,上课心不在焉,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成绩直线下降。
两人为此非常苦恼。
学生读事例,并讨论交流(1)牟莉和吴薇张力的交往有何不同?(2)你赞成谁呢,说出理由。
小结:与异性同学交往应做到广泛,不宜只和某一位异性同学交往。
分析:情境引领,师生互动。
这环节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以下形式:1、围绕问题组内互动;2、组际展示;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设置材料时可根据实际设置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进行详实的分析,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多个材料,像本框内容就需要三个材料来体现三个原则。
在形式上可用文字材料、声像资料、图片、小品、辩论等多种形式。
五、及时总结,效果好!通过对刚才场景的分析,你认为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原则有哪些?还应注意些什么?(屏幕展示)异性交往三“要”:一要这是与异性交往的重要原则,自然:交往时,、、、、及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也不;既不、也不。
适度:交往时和要恰到好处,。
要把握分寸,,二要、这是交往的前提,男同学要尊重女同学,要,,;女同学也要尊重男同学,。
三要。
与异性交往的应相对广泛,不宜,而应异性交往六“不”:不必过分,不应过分;不宜过分,不可过分;不要过分,不能违反。
分析:这一环节旨在:1、回扣教材,集中目标;2、识记、勾画、理解记忆;可让学生打开课本自主完善。
可规定具体的时间要求。
四、当堂检测,巩固目标考考你一:1、男女同学交往的时候,要注意自然和适度,这是男女交往的重要原则,这要求()(1)言谈举止要自然顺畅(2)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分寸不应过分随便(3)嬉笑怒骂,你推我拉(4)闪烁其词,羞怯忸怩,神神秘秘A、(1)(2)B、(1)(3)(4)C、(3)(4)D、(2)(3)(4)2、与异性交往的前提是()A、宽容大度B、广泛交往C、尊重真诚D、自然适度3、男女同学保持正常健康的交往,就要坚持下列哪几项准则()(1)既保持正常交往,又不能建立友谊(2)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3)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4)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场合、方式、时间和频率考考你二:情境一:小雯收到一张纸条,打开一看,是班上的一位男生写的,内容是:“小雯,很想和你交朋友。
请你今晚9点在运动场篮球架下等我。
”你认为小雯会去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情境二:大扫除中,小丽正艰难地拎着一桶水向教室走,小明走过来接过水桶帮她拎。
小丽表示感谢,旁边有几位同学正对其他同学窃窃私语,说:“他们两个……”小丽听到了同学的谈话,一阵脸红……小丽该怎么办呢?请你帮她出主意。
窃窃私语的同学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情境三:进入初中,在我们身体悄悄变化的同时,我们的心理也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在班级里,有的男生和女生之间似乎有一条无形的界限被称之为“三八线”,在“三八线”上,男女同学不能对话,不能探讨,谁要越过“三八线”就会受到嘲讽抨击。
对此问题,有以下三种观点:观点一:有人说好,认为男女生要有界限。
观点二:有人说不好,认为男女生都是同学,没有区别。
观点三:有人说要具体分析,既要有“三八线”,但不能让“三八线”成为男女生之间正常交往的阻碍。
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分析:这一环节可运用多种形式,如:1、选择、判断做为基础巩固检测;2、材料题可做“迁移应用”,升华目标;可分小组选择不同的问题,以节省时间,扩大知识容量。
五、走进生活,升华情感。
(一)、为你们的成功鼓掌:换位做拍手小游戏(二)、与你共勉:青春阅览室刘墉在《超越自我》的《早熟》一篇中写道:“记得我有一天叫你到后园看前年的两株牡丹吗?虽然当初一样大,但是去年开花的一棵,今年却比未开花的那棵瘦小了一倍;而后者今年所开的花,则比前者两年加起来的还多。
是什么原因使它们有那样大的分别呢?因为有一棵太早绽放,虽然抢了先,却也伤了本。
”小勇和小娟是同班同学。
小勇任团支部书记,而且学习成绩非常好,小娟经常向小勇请教,小勇也乐意帮助她。
交往时间长了,小娟对小勇产生了好感,经常独自约小勇外出玩耍,小勇也乐意接受。
从此,俩人时常双双对对出现在校园内外,很少与其他同学交往,很少参加班里的集体活动,连集体春游,他俩也悄悄地远离大家,单独在一起。
同学们开始议论起来了,认为他俩太亲密,在谈恋爱。
班主任经过一番调查后也发现,两个人的关系确实不正常,他们上课心不在焉,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成绩直线下降。
班主任发现这些情况后,及时与他们谈心。
在班主任的多次引导、教育下两人又恢复了以往纯真的同学友谊,在班级工作上互相帮助,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小娟生日时,不仅邀请了许多同学去她家,也邀请了班主任和小勇,他们两人都对班主任的良苦用心表示感谢,并且委婉地表示,请老师放心,他们将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长大了。
(三)师小结:我们在和异性同学的交往中,要广泛,不要经常单独交往某个同学,否则的话,就会引起误解非议,从而影响我们的学习、情绪,更谈不上什么友谊了。
在与异性同学交往时一定要做到自然、适度、尊重、真诚、广泛交往。
最后,让我们彼此拉起手,随着音乐的节奏,唱起我们的友谊之歌《让我们荡起双桨》1、亚洲各国国名及首都中国(北京)、韩国(汉城)、朝鲜(平壤)、日本(东京)马来西亚(吉隆坡)、印度(新德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泰国(曼谷)、越南(河内)、斯里兰卡(科伦坡)、缅甸(仰光)孟加拉国(达卡)、不丹(廷布)、阿富汗(喀布尔)、柬埔寨(金边)尼泊尔(加德满都)、老挝(万象)、锡金(甘托克)、菲律宾(马尼拉)新加坡(新加坡)、马尔代夫(马累)、文莱(斯时巴加湾)、东帝汶(帝力)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伊拉克(巴格达)、伊朗(德黑兰)、约旦(安曼)沙特阿拉伯(利雅德)、阿联酋(阿布扎比)、阿曼(马斯喀特)、科威特(科威特)以色列(特拉维夫)、也门(亚丁)、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卡塔尔(多哈)巴林(麦纳麦)、叙利亚(大马士革)、黎巴嫩(贝鲁特)、蒙古(乌兰巴托)塞浦路斯(尼科西亚)、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吉尔吉斯(比什凯克)、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阿塞拜疆(巴库)、格鲁吉亚(第比利斯)、亚美尼亚(埃里温)2、欧洲各国国名及首都英国(伦敦)、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法国(巴黎)、波兰(华沙)瑞士(伯尔尼)、瑞典(斯德哥尔摩)、意大利(罗马)、德国(柏林)摩纳哥(摩纳哥)、拉脱维亚(里加)、希腊(雅典)、阿尔巴尼亚(地拉那)挪威(奥斯陆)、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保加利亚(索非亚)、荷兰(阿姆斯特丹)爱尔兰(都柏林)、捷克(布拉格)、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葡萄牙(里斯本)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土耳其(安卡拉)、马其顿(斯科普里)、克罗地亚(萨格勒布)梵蒂冈(梵蒂冈城)、比利时(布鲁塞尔)、马耳他(瓦莱塔)、丹麦(哥本哈根)卢森堡(卢森堡)、西班牙(马德里)、圣马力诺(圣马力诺)、匈牙利(布达佩斯)列支敦士登(瓦杜兹)、冰岛(雷克雅未克)、安道尔(安道尔)、芬兰(赫尔辛基)俄罗斯(莫斯科)、乌克兰(基辅)、白俄罗斯(明斯克)、法罗群岛(曹斯哈恩)摩尔多瓦(基希讷乌)、立陶宛(维尔纽斯)、爱沙尼亚(塔林)3、非洲各国国名及首都安哥拉(罗安达)、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埃及(开罗)、中非(班吉)几内亚(科纳克里)、几内亚比绍(比绍)、博茨瓦纳(哈博罗内)、布基纳法索(瓦加杜古)上沃尔特(瓦加杜古)、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马里(巴马科)、马拉维(利隆圭)扎伊尔(金沙萨)、赤道几内亚(马拉博)、冈比亚(班珠尔)、贝宁(波多诺伏)毛里求斯(路易港)、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乌干达(坎帕拉)、布隆迪(布琼布拉)卡奔达(卡奔达)、卢旺达(基加利)、乍得(恩贾梅纳)、尼日尔(尼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