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设1113-王芸-35
- 格式:doc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26
庞加莱猜想-前言Wir m\"u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 David Hilbert两年前科学版举行过一次版聚,我报告了低维拓扑里面的一些问题和进展,其中有一半篇幅是关于Poincar\'e 猜想。
版聚后,flyleaf 要求大家回去后把自己所讲的内容发在版上。
当时我甚至已经开始写了一两段,但后来又搁置了。
主要是因为自己对于低维拓扑还是一个门外汉,写出来的东西难免有疏漏之处,不敢妄下笔。
两年过去,我对低维拓扑这门学科的了解比原先多了,说话的底气也就比原先足了。
另外,由于Clay 研究所的百万巨赏,近年来Poincar\'e 猜想频频在媒体上曝光;而且Perelman 最近的工作使数学家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已经充分接近于这一猜想的最后解决。
所以大概会有很多人对Poincar\'e 猜想的来龙去脉感兴趣,我也好借机一偿两年来的宿愿。
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使各学科之间的鸿沟加大,不同学科之间难以互相理解,所以非数学专业的读者在阅读本文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但限于篇幅和文章的形式,我也不可能对很多东西详细解释。
一些最基本的拓扑概念如“流形”,我将在本文的附录中解释。
还有一些“同调群”、“基本群”之类的名词,读者见到时大可不去理会它们的确切含义。
我将尽量避免使用这一类的专业术语。
作者并非拓扑方面的专家,对下面要说的很多内容都是道听途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作者更不善于写作,写出来的东东总会枯燥无味,难登大雅之堂。
凡此种种,还请读者诸君海涵。
问题的由来Consid\'erons maintenant une vari\'et\'e [ferm\'ee] $V$ \`a trois dimensions ... Est-il possible que le groupe fondamental de $V$ ser\'eduise \`a la substitution identique, et que pourtant $V$ ne soit pas simplement connexe?—— Henri Poincar\'e在拓扑学家的眼里,篮球、排球和乒乓球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同胚于三维空间中的球面S^2. (我们把n+1维欧氏空间中到原点距离为1的点的集合记作S^n,称为n维球面(sphere)。
《基于Linux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姓 名:王芸 班 级:嵌设1113班 学 号:1102593135 课程名称:《基于Linux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训》 指导教师:崔群 柴锁柱 提交日期:2013年06月XX日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技术报告
2 摘 要 综合应用ARM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一个典型嵌入式系统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学习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本次实训通过一个典型的嵌入式系统方案的设计、硬件平台的搭建、项目完成后的评估总结报告的撰写等完整工作过程的训练,培养学生完成一个实际嵌入式系统产品设计开发项目的综合职业能力。 每个学生应通过本实训项目课程的学习,培养自己系完整、具体的完成一个嵌入式系统设计项目所需的工作能力,通过信息收集处理、方案比较决策、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计划任务和自我检查评价以达到各种能力的训练,以及团队工作的协作配合,锻炼学生自己在今后职场应有的团队工作能力。 对此我们对于嵌入式系统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有力的了解我们的专业,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有了更一步的了解。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技术报告
3 目 录 第1章 概述 .............................................. 4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 5 第3章 系统硬件电路分析 ................................... 6 第4章 软件功能设计 ....................................... 8 4.1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8 4.2 u-boot的分析与移植 ............................... 8 4.2.1 u-boot的分析 ................................. 8 4.2.3 u-boot的步骤 ................................. 8 4.2.4 烧写u-boot.bin到开发板的nand flash .......... 9 4.3 Linux内核的移植 ................................. 13 4.3.1嵌入式Linux的简介 ........................... 13 4.4.2 linux内核源代码 ............................. 13 4.4.3交叉工具链介绍 ............................... 14 4.4.4移植linux-2.6到gec2410b .................... 15 第5章 软件的下载与调试 .................................. 17 5.1软件的下载 ........................................ 17 5.2软件的调试 ........................................ 20 结 论 .................................................... 23 致 谢 .................................................... 24 参考文献 ................................................. 25 附 录 .................................................... 26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技术报告
4 第1章 概述
本实训项目是以嵌入式系统为目标的一次平台操作。所谓嵌入式系统就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实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ARM嵌入式芯片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RISC芯片,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半导体生产商都生产基于ARM体系机构的通用芯片,且基于ARM内核的嵌入式处理器已经成为市场主流。而且Linux是免费发行的、快速高效的操作系统,在过去的几年中,基于开源组织的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嵌入式Linux是按照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要求设计的一种小型操作系统。由一个内核以及一些根据需要进行定制的系统模块组成。 本实训项目是综合应用基于Linux的ARM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完成U-Boot、Linux内核的移植。通过一个典型的基于Linux嵌入式系统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学习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流程。 本学期实训进一步将在课程中已初步掌握的嵌入式系统的相关知识、Linux下的编程能力融合在一起,通过一个典型的基于Linux的ARM嵌入式系统的方案的设计、硬件平台的搭建、软件系统的建立、产品的调试与项目完成后的评估总结报告的撰写等完成工作过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技术报告
5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首先对GEC2410B实验箱教学平台硬件电路进行分析,其次进行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了解如何建立交叉编译环境,学会获得和安装工具链的步骤;之后进行U-boot的分析与移植:理解bootloader和U-boot的概念以及有什么特点?u-boot的移植过程;最后进行Linux内核的移植,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再移植Linux-2.6到GEC2410B。 步骤如下 : 八、测试U-Boot
六、编译U-Boot 七、烧写U-Boot 二、建立板级支持包 三、添加代码,从Nand Flash启动
一、获得U-Boot源码
五、交叉编译工具的安装 四、开发板的配置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技术报告
6 第3章 系统硬件电路分析
1、关于GEC2410B实验箱 第一步:连接PC 机与实验箱, GEC2410B 实验箱接上电源,接上交叉串口线(串口线连接到实验箱的P1),连上USB 线(USB 线连接到实验箱的J14),连上交叉网线。 第二步:将光碟提供的DNW 工具拷贝到PC 机上,启动dnw.exe 串口通信工具。 第三步:点击DNW 菜单栏Configuration,设置DNW 的串口参数。 第四步:点击DNW 菜单栏Serial Part 下的Connect,连接串口。 第五步:打开实验箱上的电源,就可以在DNW 上看到启动信息。 2、GEC2410B 的BIOS 功能 GEC2410 实验箱所带的 BIOS 主要功能有文件下载 (USB 和串口)FLASH 烧写(NOR 和NAND)、启动存储在 FLASH 中的程序、设置启动参数(针对linux),设置 Wince 或 Linux的自启动的功能。 0 号功能:通过USB 从PC 机下载文件到实验箱的SDRAM 中,该功能要配合 DNW 这个程序使用;1 号功能:通过串口从PC 机下载文件到实验箱的SDRAM 中,该功能要配合 DNW 这个程序使用;2 号功能:执行 NAND FLASH 的烧写。3 号功能:主要用来从 NAND FLASH 启动 Linux 系统;4 号功能:可以擦除 NAND FLASH 分区。5 号功能:可以烧写 NOR FLASH(SST39VF160),此功能只在 NOR FLASH 启动后才可用,是用以更新 NOR FLASH 中的启动程序,如果用户自编了启动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技术报告 7 序,可以在下载完后用此功能烧写 SST39VF160,注意:如果启动失败后,只能用 JTAG方式重新烧写SST39VF160 了。烧写 NOR FLASH 的时候,要保证核心板上的JP1 的跳线帽要取掉,即工作在NOR FLASH 启动模式。6 号功能:可设置启动参数,主要是对 linux 调试用。7 号功能:是设置自启动参数, 1:自启动 Linux ;2:自启动wince ;其他:不进入自启动模式。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技术报告
8 第4章 软件功能设计
4.1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mkdir /usr/local/arm * #cp cross-3.3.2.tar.bz2 /usr/local/arm * #tar zxvf cross-3.3.2.tar.bz2 * 添加环境变量 * 在文件/etc/profile 文件最后添加: #export PATH=/usr/local/arm/3.3.2/bin:$PATH
* 工具链安装完成。
4.2 u-boot的分析与移植 4.2.1 u-boot的分析 Uboot是德国DENX小组的开发用于多种嵌入式CPU的bootloader程序, UBoot不仅仅支持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引导,当前,它还支持NetBSD, VxWorks, QNX, RTEMS, ARTOS, LynxOS嵌入式操作系统。UBoot除了支持PowerPC系列的处理器外,还能支持MIPS、 x86、ARM、NIOS、XScale等诸多常用系列的处理器。 uboot的源代码的下载地址是:HTU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ubootUTH。 u-boot的源代码是通过GCC和Makefile组织编译的,顶层目录下的Makefile首先可以设置开发板的定义,然后递归调用子目录下的Makefile,最后把编译过的目标文件链接成u-boot映象。
4.2.2 u-boot 的环境 PC机安装的系统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3 工具链2.95.3
4.2.3 u-boot的步骤 1.建立工作目录: #mkdir /root/build_ub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