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推拉理论的农民工定居地选择意愿的实证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49.06 KB
- 文档页数:5
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动因调查分析报告——基于“推-拉”假说一、“推-拉”假说简介“推-拉”假说由伯格等人宏观分析了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原因之后提出来的。
“推-拉”假说认为人口迁移是其原住地的推力和迁移地的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工业革命使城市现代工商业兴起,为外来移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更好的文化和教育机会等构成了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而农业机械的使用、农村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环境恶化、受教育机会和发展前途受到限制等都属于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
二、对“推-拉”假说的论证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推-拉”假说进行如下论证:①“推-拉”假说是否成立②“推-拉”假说若成立,是推力还是拉力起主要作用,或两者作用相当。
③在推力或拉力中有哪些因素起主要作用a、问卷调查形式及过程本调查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分别列出了18个影响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因素,9个农村因素(推力),9个城市因素(拉力)。
被调查者勾选自己认为来到城市的因素。
第二部分是问答题,询问他们的生活现状及今后生活打算。
调查表在人流相对集中的的地点,发放给符合调查对象的人员(事前询问),当面填写。
共得到13份有效调查问卷。
以下为调查问卷第一部分中的影响因素:1、城市有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2、不愿意干农业3、农村家庭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减少,劳动力剩余。
4、城市可以提供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5、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家乡封闭保守,思想不解放。
6、城市有较好的教育条件。
7、农村环境恶化,农作物减产,收入下降。
8、城市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9、农村卫生条件差,医疗水平低。
10、城市有便利的交通,干净的生活环境。
11、农村教育机会少,教育水平低。
12、城市有较高的福利待遇,医疗条件和社会保障。
13、农村机遇少,发展前途受到限制。
14、城市有较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和文化运动场所。
15、农村总体收入不高,生活水平低。
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和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从事建筑、服务业等工作。
然而,虽然这些农民工在城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城镇落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和影响因素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一、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分析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首先,城镇化进程对农民工的吸引力。
城市化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吸引了许多农民工前往城市。
其次,个人经济条件对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影响。
在城市中,农民工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提高生活水平,因此愿意在城市中定居。
再者,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重要考量因素。
城市中更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以及更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吸引了许多农民工选择在城市中定居。
二、影响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因素分析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
首先,因素。
中国相关部门对城镇化问题高度关注,出台了一系列来推动农民工城镇落户。
然而,一些地方的执行不到位,或者不够完善,影响了农民工的城镇落户意愿。
其次,文化因素。
农民工来自农村,他们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与城市居民有所不同,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城镇落户意愿。
再者,经济因素。
城市的高成本生活,以及城市中的竞争压力,也是影响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因素。
最后,社会因素。
城市中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也对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有一定影响。
三、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实证分析为深入了解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我们发现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因素和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包括薪酬水平、生活成本等;因素包括城市户口、社会保障等;社会因素包括文化差异、人际关系等。
我们还发现,不同地区的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有所差异,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
四、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调查结果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还可以看到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在不同年龄、教育水平、职业等条件下的差异。
农民工家庭的返乡定居意愿摘要:(中)摘要使用574个农民工家庭的数据对其家庭返乡定居意愿和返乡具体定居地选择进行估计,发现:家庭人口规模、家庭社会资本和家庭经历过拆迁3个变量与家庭返乡定居选择之间显著负相关,而对家庭未来评价则正向显著影响家庭返乡定居的选择。
进一步地,使用mlogit模型对有返乡定居意愿的农民工家庭定居地选择进行回归,结果显示,与回户口所在地村居定居相比较,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和主事者年龄越大的家庭,越不愿意在大城市定居;而社会资本越多和对家庭历史自评等级越高的农民工家庭,则越期望在县城以上城市定居。
关键词:(中)关键词农民工家庭;定居意愿;城镇化中图分类号:(中)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3-0068-09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3.007Abstract:(英)摘要Based on the data of 574 rural labor migration families,this paper mainly analysis their settlement intention and specific returning settlement selection.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settlement intension is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3 variables including family size,family social capital andwhether experienced demolition,while evaluation about the future appears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ir settlement intension.Further,by using the multinomial logistic model to conduct regression analysis regarding migrant workers’willingness for the settled place,the result implied that those families with higher income levels or older head would haveless willingness to settle down in big city. In contrary,those families with more social capital and those higher selfrating families would be more willing to settle in county level city.Keywords:(英)关键词rural migrants;settlement intension;urbanization一、引言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流动人口出现了大规模的增长,其中大部分为农村居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
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述评毛丰付;卢晓燕;白云浩【摘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提高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是影响农民工迁居的关键环节.从农民工迁移定居的基本事实、理论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以及影响农民工定居的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既有文献进行梳理.文献回顾表明,进城农民工中近四成定居城市意愿强烈,三成左右在定居与返乡之间摇摆;定居意愿研究呈现多学科交融态势,Logistics类回归分析是主要定性分析工具;影响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因素可归结为经济、社会、制度、心理等诸多方面,其中非经济因素重要性在逐渐上升.采用纵向面板数据,提高全国代表性城市调查数据利用效率,多角度引进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研究方法和视角,以家庭为主要分析单元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7)005【总页数】8页(P21-28)【关键词】农民工;城镇化;市民化;定居意愿【作者】毛丰付;卢晓燕;白云浩【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杭州 310018;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杭州310018;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杭州 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6“农民工”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一类特殊的、身份与实际职业相悖离的社会群体[1]。
纵观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发展史,进城农民身份与职业背离的“半城市化”都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2]107。
早期工业化国家由于人口在乡城间转移无制度障碍,劳动力的乡城迁移和留城定居并未被分割成两部分,流动人口城市生活的物质条件改善相对容易,而社会心理方面的隔阂消除则经历了较长的时间[3]。
20世纪中叶发展中国家的“半城市化”,则表现为物质上大城市外围非法棚户区的聚居,精神上贫困文化的形成,以及制度和心理上与主流社会的疏离[4-5]。
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工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但是经济收入、居住条件、社会保障以及文化认同方面的差异,使得大多数农民工没有被界定为城市居民,不仅在物质条件上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在心理上也对城市产生疏离感,无法有效融入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中[6]。
推拉理论及理性人视角下的民工荒现象解析摘要: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省份,却出现了20年来的首次“民工荒”,且有陆续波及扩散之势。
本文从推拉理论及理性人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推拉理论;理性人;民工荒;企业文化;社会保障一、理论探讨(一)“推拉理论”与“理性人”假设“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
赫伯拉(Herberla)在1938年、米切尔(Mitchell)在1946年分别提出了这一理论。
他们指出,原住地基本生活设施的缺乏、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不佳等构成了原住地的推力,这些因素促使人们向其他地区迁移;同时。
迁移目的地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发达的基础设施等形成了目的地的拉力。
吸引人们往该地流动。
迁移就是原住地的外推力与目的地的内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将“推拉理论”系统化的则是唐纳德·博格(DJ.Bogue)。
他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了对个人因素的考虑,即在同样的推力和拉力条件下,为什么有的人选择流出原地而有的人选择留在原地。
博格首次划分了影响迁移的因素,并将其分为“推力”(push factors)和“拉力”(pull factors)。
他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可以相对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们之所以选择流动,是因为可以通过流动就业来达到改善生活条件的目的。
于是,在流入地中那些能使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
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
人口的流动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其实。
人们选择迁移与否是基于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后的一种选择决策。
因此。
本文同时借助了微观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
由亚当·斯密提出的“理性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但是应当认识到。
在斯密的观点中。
其“理性人”的概念是基本等同于“经济人”的,因此也有学者称之为“经济人”假设。
第9期2018年3月No.9March ,2018作者简介:马世玺(1975—),男,天津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土地管理。
基于“推拉理论”的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研究马世玺(天津港保税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天津300308)摘要:文章借助“推拉理论”找出影响宅基地整理潜力的各类因素并深入研究其影响机制,同时对其整理潜力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构建出可行的宅基地整理机制,为我国宅基地整理工作的推进提供思路和建议。
研究表明:(1)农村宅基地作为一种资源和资产,限制其流转和用途使其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2)农民作为宅基地的实际使用主体,其个体因素,如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因素如人口数、家庭面积等都会对其是否选择退出宅基地造成影响,也影响到其所在地区的宅基地整理潜力,因此以人为本建立合理的补偿和退出机制是宅基地整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3)合理的促进和规范宅基地流转,平衡城乡用地需求不仅解决了用地紧张的问题,还能为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推拉理论中图分类号:P224文献标识码:A 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引言中国社会当前处于转型的加速时刻,然而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却与其背道而驰,并给农民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
以“推拉”理论为基础对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以从土地作为一种有限资源的角度来分析其整体潜力,还能够从农村人口流动的角度去探索人口因素对宅基地整体潜力的重要影响,从而构建可行的宅基地整体机制。
1研究现状关于“宅基地使用权”这一名词,最先在1963年中央在《关于对社员宅基地问题作一些补充规定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自此确立了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赋予农民的基础模式,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基础模式也由此建立。
该文件对于宅基地流转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但同时也明确了其使用权可以因为随房出售的缘故转给下一任房主。
农民工未来归宿意愿的调查分析[作者:姜生贵转贴自:新农村发展研究网条点击数:490 更新时间:2007-1-22 文章录入:admin]农民工未来归宿意愿的调查分析作者:姜生贵来源:新农村发展研究网条农民工对未来归宿的意愿和倾向,可以折射和反映出他们的思想、生存状况,以及相关政策制度运行的效果,对于科学地解读农民工问题,维护农民工权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状况分析调查是山西省总工会在2005年10至11月间,在太原市矿山采掘、建筑、餐饮和机械制造加工等行业约3万名农民工中进行的。
调查运用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抽取的比例为1.5%,抽取的农民工总数为450名。
在开展问卷调查的同时还与其中的部分人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访谈,最终,共回收有效问卷44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2%。
对本次调查的主题,即农民工未来归宿意愿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主要是通过问卷所列的“长期留在城市”、“终归要回老家”、“就这样往返于城市和老家之间”、“看情况”和“没有考虑此事”等五个选项来进行。
(一)从总体上看,被调查农民工对未来归宿仍处于不确定状态者居多;仅满足于“就这样往返于城市和老家之间”的季节性流动生活、没有加入城市社会强烈愿望和明确打算者占大多数。
其中,回答打算“长期留在城市”的84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9.00%;回答“终归要回老家”的67人,占15.16%;回答“就这样往返于城市和老家之间”的30人,占6.79%;回答“看情况”的126人,占28.51%;回答“没有考虑此事”的117人,占26.47%;未回答者18人,占4.07%。
回答此问题的农民工总数为442名。
(二)从不同年龄段农民工的今后打算情况看,以45岁为界,越是年轻,打算“长期留在城市”的所占比例越大,打算“终归要回老家”的所占比例越小;越是年老,打算“长期留在城市”的所占比例越小,打算“终归要回老家”的所占比例越大。
具体为,明确打算“长期留在城市”者,在45及以下至16岁的农民工中为19.01%,在15岁及以下的农民工中为40.00%,明显呈递增之势;反之,在46至59 岁的农民工中这一比例为28.00%,在60岁及以上的农民工中为20.00%,明显呈递减之势。
基于推拉理论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小城市定居研究作者:郑永兰翟鸿健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34期摘要基于推拉理论重点研究中小城市逐渐成为定居主流趋势的内在原因。
研究表明:在定居地选择中,稀缺的资源、“大城市病”、高昂的生活成本、“排外情绪”构成了大城市的“推力”,渐趋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多的就业机会、符合预期的市民化成本、与农村较方便的对接功能构成了中小城市的“拉力”,在两种力量的合力作用下,中小城市定居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首选。
但社会资本难以延续、政策的不完善、社会支持网络的不完备和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欠缺成了现阶段中小城市定居的“阻力”,需要从中小城市自身发展、城乡二元制度改革、教育培训、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推拉理论;中小城市定居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34-274-04从国内外的实践与理论来看,现代化过程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市民化依次递进的过程。
在完全市场化的语境下,农民通过地域转移便实现了市民化身份的转变,但中国存在着户籍制度和土地非私有制度两个独特的政策变量,导致农村劳动力多数需经由“农民——农民工——市民”的过程来完成市民化。
“任何一个迁移潮流都会伴随一相反方向的反迁移潮流”[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工便开始出现顺逆两个方向并行的迁移现象,在农民工进城的大浪潮中,也同时并存着返乡的涓流。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形成高度的城市认同感,多数不愿再回到农村继续务农。
在大城市日趋饱和的容纳度和因过度集聚产生的一系列负面问题面前,结合城市落户门槛以及自身实际情况,中小城市成了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定居的现实选择[2]。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条件的政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明确提出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这也为中小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基于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在农业转移人口中的主体地位,笔者立足“推拉理论”来探索新生代农民工中小城市定居的动因,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障碍,并从多元主体角度给出对策建议。
第27卷第4期呼伦贝尔学院学报No.4Vol.27 2019年8月Journal of Huhinbeir University Published in August.2019农民工社会融合、定居意愿及提升对策——基于福州市的实证研究王敦辉1甘满堂2(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州大学社会学系福建福州350002)摘要:推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提升其定居意愿,是不断推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2018年对福州市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从经济融合、社会关系融合、政治融合、心理融合等层面,设计相应的18个指标,对农民工社会融合进行多维度分析。
农民工各个指标上的社会融合度不均衡,不同群体间的社会融合度有显著差异。
农民工对城市工作、个人收入、家庭收入、居住条件、闲暇生活的指标得分均接近比较满意,城市生活■的适应度也达到2.22,但定居城市的事实与意愿仅39.8%o实证分析定居意愿的障碍与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5个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融合;影响因素;定居意愿;福州市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一、研究背景和综述(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并逐渐发展为新的城市产业工人。
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争取到2020年解决一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问题”。
⑷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发〔2014〕40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着力推进农民工社会融合”。
⑵全国各个省市在近些年也陆续出台相应政策贯彻执行文件精神。
作为省会城市的福州市,2018年常住人口达到77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44万人,也是流动人口与农民工的重要聚集地。
⑶农民工对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作文章编号:1009-4601(2019)04-0012-06出了重大贡献,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工作。
推拉理论视角下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作者:郭贯成陈慧琴来源:《农业与技术》2020年第14期摘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于农民的利益保障至关重要。
本文从推拉理论视角研究影响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对扬州市农民进行调研,得到有效数据681份,利用SPSS 分析软件,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构建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分析模型,并得出影响农民退出意愿的关键因素。
结果表明,推拉理论视角下,外出务工情况、宅基地使用情况、家庭有收入人口数、宅基地抵押权认知等因素对于农民退出宅基地意愿的影响较为显著。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促进空闲宅基地资源有效流转的政策意见。
关键词:宅基地退出;农户退出意愿;二元Logistic模型;推拉理论中图分类号:S-0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郭贯成(1977-),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土地经济与管理;通讯作者陈慧琴。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导致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加大,同时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由此造成的宅基地闲置、田地废弃、乡村空巢等状况也越来越显著。
另外,农户居住一般比较分散,宅基地的楼层低、占地面积大,一般是一户一宅,有的甚至一户多宅,导致农村宅基地闲置的情况更加严重[1-3]。
中国面对1.2亿hm2耕地红线的巨大压力,城镇建设用地紧缺问题的解决和农村城镇化发展都需要农村空闲宅基地的有效流转[4]。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农村宅基地有偿自愿退出机制。
因此,建立科学的农户宅基地退出与城镇进入机制是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
从已有研究分析来看,目前宅基地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宅基地荒废、闲置和无秩序利用[5]。
探索更加有效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让市场经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重新配置,有利于改善农村土地利用低下的情况,提高宅基地的利用率,促进农村向城市化的转型。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推拉理论的视角本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2018年3至6月间所进行的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为2018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涉及H省的8所高校,其中重点高校2所(1所“985工程”高校、1所“211工程”高校)、一般本科高校4所、高职高专院校2所。
问卷调查采取多阶段随机概率抽样方式进行,首先从H省35所本科高校中抽取6所,从78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抽取2所;然后在每所选取高校中随机抽选6个专业,每个专业按学号随机抽取25-30名应届毕业生,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共发放问卷14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24份,有效回收率为84.4%。
本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v25.0)与Amos(v21.0)进行数据分析,各变量的均值与标准差见表1。
四、结果分析1.不同个体特征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差异分析通过统计发现,所调查的1224名大学生中有554人有到农村就业的意愿,占比为45.3%,高于已有研究结论(占比约30%)[27]。
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本研究调查的就业意愿范围(在农村就业)较已有研究调查范围(在农村基层就业)更广;二是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而先前研究调查的对象是在读低年级大学生,前者比后者更了解就业形势,所能感觉到的就业压力更大,就业意愿也更清晰。
本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个体特征差异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个体特征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差异分析个体特征农村就业意愿占比农村就业意愿占比前后差值T值性别男性58.3% 女性36.8% 21.5% 5.304****家庭社会阶层中层及以上32.4% 中层以下46.9% -14.5% -2.379**学习成绩成绩好45.8% 成绩差43.3% 2.5% 0.521 政治面貌是中共党员58.1% 非中共党员43.2% 14.9% 2.596**学校层次本科45.6% 专科44.2% 1.4% 0.318注:*表示p<0.1,**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安徽省农民工市民化推拉力效果分析饶亚会【摘要】Urba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ep urbanization. Establishing a mod-el about urbanization of the migrant rural workers regarding push,pull and friction to analyze the factors’elastic-ity with 1981 - 2012 relevant data of Anhui based on the push - pull migration theory. The preliminary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maximum elasticity is pull,push is the second and the minimum elasticity is friction. Further stud-y show that the motive power of urbanization of the migrant rural workers mainly come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and the low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What’s more,the urb an - rural dual structure negates the ef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push - pull effort.%农民工市民化是深度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推动力、摩擦力和吸拉力对农民工市民化作用效果模型。
“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3蔡 禾 王 进提要:在我国城乡户籍制度仍然存在的背景下,什么因素影响农民工选择城市户籍,做出永久迁移城市的决策,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研究发现,如果以是否愿意放弃土地作为行为性永久迁移意愿指标,那么影响农民工迁移意愿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迁移动力,相对集中在个体的人力资本和城市生活方式认同上,是一个基于经济理性的选择;如果以是否愿意将户口迁入打工城市作为制度性永久迁移意愿指标,那么影响农民工迁移意愿的主要原因则相对集中在地域性因素和制度合法性压力上,是农民工寻求制度保障来改变城市生活境遇的社会理性选择。
在不同迁移意愿的人群中,个体迁移动力与制度合法性压力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迁移意愿 制度性永久迁移 行为性永久迁移 个体迁移动力制度合法性压力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要构成,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力量,据统计,目前农民工的规模已达112亿。
但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并没有随着这一进程迅速消失,农民工在企业和城市遭遇的不平等,以及如何缩小乃至消除这些不平等,始终是政府、学者和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关注的是打破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使广大农民获得合法、平等地在城市就业的权利;90年代,人们进一步关注到与农民工城市就业相联系的如失业保险、退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权利;进入21世纪,人们的注意力开始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转向公民保障权利,如义务教育权利,生存保障权利(指最低住房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权利)等。
然而,中国的户籍制度决定了中国的公民权利实现具有“属地化”特征,即获取义务教育、生存救助等公共产品的权利是以地方户籍身份为凭证的。
所以,农民工要充分实现自己在打工城3 该研究为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05&Z D034)的阶段性成果;该研究还得到中山大学二期985“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的资助。